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开关门装置及电器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23


开关门装置及电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开关门装置及电器设备。

背景技术

电器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对于具有门体的电器设备而言,自动开关门的需求越来越多。

相关技术中,自动开关门装置的体积大、传动复杂,并且难以兼顾自动开关门与手动开关门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开关门装置,兼具自动开关门和手动开关门的功能,两种功能的切换方式简单,性能稳定。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器设备。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开关门装置,包括:

驱动机构,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包括可相对于所述定子转动的输出轴;

减速机构,连接于所述输出轴;

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与所述输出轴连接;

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离合机构的离合输出部传动连接,所述连杆机构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门体或柜体的安装部;

所述离合机构可在分离位置与结合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结合位置,所述减速机构的减速输出部与所述离合机构传动连接,在所述分离位置,所述减速输出部与所述离合机构解除传动连接;其中,通过所述输出轴转动来带动所述离合机构从所述分离位置到所述结合位置,通过所述离合输出部主动运动来带动所述离合机构从所述结合位置切换至所述分离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开关门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减速机构、离合机构和连杆机构,驱动机构的转动动力可以传递到减速机构,离合机构在结合位置,通过减速机构将转动动力传递给离合机构,离合机构带动连杆机构运动,驱动门体打开或关闭;离合机构在分离位置,减速机构与离合机构解除传动关系,减速机构的转动动力不能传递给离合机构,则离合机构不能带动连杆机构运动,此时,连杆机构可主动运动,且连杆机构的运动不会受到离合机构和减速机构的干扰,使得用户可手动开门或关门。开关门装置同时兼具自动开关门和手动开关门的功能,且两种功能的切换方式简单,性能稳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减速输出部设置有配合环,所述离合机构包括运动件、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输出轴,所述第一转动件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转动件设置有第二限位部和离合输出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均设置在所述配合环的内圈,所述运动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

基于所述输出轴相对于所述定子转动,通过所述配合环转动来带动所述运动件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运动,直至所述运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配合环同步转动,所述离合机构切换至所述结合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转动件设置有限位面,在所述结合位置,所述限位面和所述配合环的内壁锁紧所述运动件;在所述分离位置,所述限位面和所述配合环的内壁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运动件可相对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向靠近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方向,所述限位面到所述配合环的内壁的径向距离逐渐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运动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在所述结合位置,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弹性形变状态,以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回复力驱动所述离合机构从所述结合位置切换至所述分离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周向的两侧均设置有一组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运动件和所述第一弹性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转动件的内圈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壁沿周向连接有若干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所述结合位置,所述安装槽的内壁、所述配合环的壁面以及所述运动件相锁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离合输出部设置有第三外齿圈,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杆和与所述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三外齿圈相啮合,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安装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杆包括相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二连杆设置有所述安装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减速机构包括外齿件和第一连接件,所述外齿件可偏心转动的连接于所述输出轴,所述第一连接件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输出轴,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有第一内齿圈,所述外齿件设置有第一外齿圈,所述第一外齿圈与所述第一内齿圈啮合传动,所述第一内齿圈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一外齿圈的齿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基于所述减速输出部设置有配合环,所述配合环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配合环与所述第一内齿圈同轴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减速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定子相固定的内齿件,所述内齿件设置有第二内齿圈,所述外齿件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齿圈同轴的第二外齿圈,所述第二外齿圈与所述第二内齿圈啮合传动,所述第二内齿圈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二外齿圈的齿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子的内圈设置所述减速机构和所述离合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子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向的感应部,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感应部与所述输出轴,所述第一壳体盖设在所述定子的轴向的至少一端,所述感应部设置在所述定子的外周。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器设备,包括柜体、门体和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开关门装置,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柜体与所述门体中的一个,所述安装部铰接所述柜体与所述门体中的另一个。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器设备,具有自动开关门和手动开关门的功能,适用范围广且用户体验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器设备安装有开关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门装置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以示意减速机构的相关结构;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门装置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与图2的区别在于,图3中未示意第一壳体;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门装置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以示意减速机构的相关结构,图中示意的是第一种离合机构的结构;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门装置的第一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门装置的第一壳体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门装置的输出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门装置的外齿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门装置的第一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示意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内齿圈;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门装置的第一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示意一种第一连接件的减速输出部;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门装置的横向剖视并向上投影的结构示意图,以示意第一种离合机构的结构;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门装置的横向剖视并向下投影的结构示意图,以示意第一种离合机构的结构;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门装置的第一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示意另一种第一连接件的减速输出部;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门装置的第二转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门装置的第二转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与图14的区别在于,图14为俯视的视角,图15为仰视的视角;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门装置的第一转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门装置的第一转动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门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以示意第二种离合机构的结构;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门装置的横向剖视的向上投影的结构示意图,以示意第二种离合机构的结构;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门装置的第一连接板或第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门装置的第二种离合机构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门装置的第二种离合机构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与图21的区别在于:图中示意了第一壳体,且视角不同;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门装置安装在柜体与门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驱动机构;110、定子;111、安装空间;112、定子框架;120、转子;121、感应部;122、第一壳体;1221、散热孔;1222、通孔;123、输出轴;124、偏心轴段;130、第二壳体;131、支架;140、第三壳体;150、支撑器件;160、第五轴承;170、第六轴承;

200、减速机构;210、外齿件;211、第一外齿圈;212、第二外齿圈;213、第一轴承;220、第一连接件;221、第一内齿圈;222、减速输出部;2221、配合环;2222、第一齿轮;2223、连接轴段;223、第二轴承;230、内齿件;231、第二内齿圈;232、定位部;

300、离合机构;310、运动件;320、第一转动件;321、第一限位部;322、限位面;323、第三轴承;330、第二转动件;331、第二限位部;332、安装槽;333、第三外齿圈;340、第一弹性件;350、连接部;351、第一连接板;352、第二连接板;3521、槽体;353、加强件;354、导向面;355、内凹部;360、第二齿轮;370、复位部;371、第二弹性件;372、导向件;373、球面部;

400、连杆机构;410、配合部;411、第三齿轮;420、第一连杆;430、第二连杆;431、第一弧形段;432、第二弧形段;440、安装部;450、第一检测件;460、第二检测件;

500、门体;510、安装座;600、柜体;700、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本发明的开关门装置,可以但不限于用于冰箱、橱柜、洗碗机、烹饪器具等需要开关门的电器设备,开关门装置可以安装在电器设备的柜体和门体中的一个,且开关门装置与柜体和门体中的另一个相连接,以驱动门体打开或关闭。结合图1至图23所示,以开关门装置安装于冰箱为例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门装置,包括驱动机构100、离合机构300和连杆机构400,驱动机构100用于提供驱动动力,离合机构300设置在驱动机构100与连杆机构400之间,驱动机构100安装在柜体600与门体500中的一个,连杆机构400连接柜体600与门体500中的另一个,驱动机构100的驱动力通过连杆机构400传递,以驱动门体500相对于柜体600打开或关闭。参考图1和图23所示,驱动机构100安装在柜体600,连杆机构400与门体500连接。

参考图2所示,驱动机构100包括定子110和转子120,驱动机构100通电后,在转子120与定子110之间产生感应电动势,在感应电动势的作用下,转子120可相对于定子110转动,以通过转子120将转动动力传递到离合机构300,进而驱动连杆机构400运动,实现开关门控制。一些情况下,驱动机构100还连接减速机构200,减速机构200连接于转子120,转子120输出的转速通过减速机构200减速后,再通过离合机构300输送给连杆机构400,以调控开关门的速度。

离合机构300可以在分离位置与结合位置之间切换,离合机构300在结合位置,驱动机构100通过离合机构300与连杆机构400传动连接,驱动机构100的驱动动力可传递到连杆机构400,以通过连杆机构400驱动门体500打开或关闭;离合机构300在分离位置,驱动机构100通过离合机构300与连杆机构400断开传动连接关系,驱动机构100的驱动动力不再传递到连杆机构400,驱动机构100和离合机构300均不会干扰连杆机构400的运动,保证用户可顺畅的手动开关门。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开关门装置,既可以实现自动开关,又可以实现手动关门。

参考图4所示,当驱动机构100包括减速机构200,减速机构200连接在转子120的输出端,转子120的转速可传递到减速机构200并通过减速机构200降低转速,减速机构200的减速输出部222的转速小于转子120输出的转速。离合机构300在结合位置,减速机构200与连杆机构400通过离合机构300传动连接,使得减速机构200的转动动力传动到连杆机构400,以通过驱动机构100的驱动力开门或关门,离合机构300在分离位置,减速机构200与连杆机构400通过离合机构300断开传动连接。

上述内容,对于开关门装置的开关门控制进行了简要说明,下面,依次对驱动机构100、减速机构200、离合机构300和连杆机构4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关于驱动机构100:

参考图1至图7所示,驱动机构100包括定子110和转子120,可以理解为通过电机提供驱动动力。

一些情况下,参考图4所示,定子110的内圈形成安装空间111,安装空间111内可以用于安装转子120、减速机构200以及离合机构300等部件中的至少一种。当然,转子120、减速机构200及离合机构300也不局限于设置在安装空间111内,转子120、减速机构200和离合机构300可以设置在定子110的外圈(图中未示意)。

定子110包括定子线圈和定子框架112,定子框架112对定子线圈进行匝间绝缘。定子框架112为绝缘框架,不会干扰定子110的内圈的部件进行动力传输。

参考图2所示,转子120包括感应部121、第一壳体122和输出轴123,第一壳体122连接感应部121和输出轴123,感应部121与定子110之间可产生感应电动势,使得感应部121相对于定子110转动,感应部121的转动动力可通过第一壳体122传递给输出轴123,使得输出轴123转动,输出轴123的转动动力可传递给连杆组件,以驱动门体500开闭。减速机构200连接于输出轴123,使得输出轴123的转速通过减速机构200减速后传递给连杆机构400。

参考图4至图6所示,感应部121可以为磁钢,磁钢可固定在第一壳体122的周向的内圈,通过第一壳体122保护磁钢,避免磁钢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第一壳体122内还可以设置有感应腔,感应腔内填充感应材料,感应腔与感应材料配合形成感应部121。

参考图4和图5所示,第一壳体122与输出轴123固定连接,第一壳体122与输出轴123可以为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或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当第一壳体122开设有通孔1222,通孔1222内穿设输出轴123,并可通过螺母将输出轴123旋拧固定在第一壳体122的一侧,以使输出轴123插设于安装空间111内。另外,第一壳体122与输出轴123还可以通过焊接、一体成型等方式固定。

一些情况下,参考图4所示,第一壳体122从定子110的外圈向定子110的一端延伸,并覆盖定子110的轴向的一端,第一壳体122开设有散热孔1221,散热孔1221可以设置在对应于定子线圈的区域,散热孔1221还可以设置在连接输出轴123的部位,散热孔1221也可以均匀分布在第一壳体122,散热孔1221的布置方式不局限于前述方式,具体可根据需要选择。

一些情况下,参考图4所示,在定子110的轴向的一端设置第一壳体122,在定子110的轴向的另一端设置第二壳体130,第一壳体122与第二壳体130配合,对定子110的内圈的部件进行保护,第二壳体130可与定子110相固定。第一壳体122与第二壳体130的结构不做限制,可根据需要选择;如第一壳体122与第二壳体130的结构相同或不同。第一壳体122与第二壳体130之间设置离合机构300与减速机构200。

结合图4、图21和图22所示,输出轴123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壳体130,如通过第五轴承160转动连接于第二壳体130,通过第二壳体130对输出轴123的径向进行支撑和限位,避免输出轴123晃动。输出轴123穿出第二壳体130的端部连接有轴用挡圈,以对输出轴123进行轴向限位。需要说明的是,输出轴123并不一定通过第二壳体130进行径向限位,输出轴123与第二壳体130之间还可以没有直接的连接关系,可通过其他方式对输出轴123进行径向的限位。

参考图4所示,第一壳体122在定子110的上端,第二壳体130在定子110的下端,第二壳体130固定在定子框架112,驱动机构100可通过第二壳体130安装在柜体600。第二壳体130设置有支架131,支架131从定子110的下方延伸到定子110的外侧,使得支架131可在定子110的外侧与柜体600连接,方便支架131拆装,还无需在定子110的下方预留拆装所需的空间,减小开关门装置的整体厚度。其中,第二壳体130不覆盖定子线圈,保证定子线圈的散热。

还有一些情况下,参考图4和图22所示,定子1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壳体140,第三壳体140可固定连接于定子框架112,第三壳体140位于第一壳体122与减速机构200之间,第三壳体140通过第六轴承170与输出轴123转动连接,通过第三壳体140对输出轴123进行周向的限位,保证输出轴123的转动稳定性。基于定子110的轴向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壳体130,第二壳体130与第三壳体140封盖在安装空间111的两端,对安装空间111内的部件进行保护,避免安装空间111内的部件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

第三壳体140通过紧固件、卡接、插接等方式固定于定子框架112,第三壳体140的固定方式多样,可根据需要选择。第三壳体140连接于定子框架112的内圈。

第三壳体140与第一壳体122之间设置有支撑器件150,第一壳体122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三壳体140设置有第三凹槽,支撑器件150的一端限位于第一凹槽内,支撑器件150的另一端限位于第二凹槽内,使得支撑器件150支撑在第一壳体122与第三壳体140之间,使得第三壳体140通过支撑器件150对第一壳体122进行轴向支撑,保证第一壳体122的轴向稳定性,还保证第一壳体122可相对于第三壳体140进行周向转动。其中,支撑器件150可以为轴承、光滑块等,支撑器件150需同时满足轴向支撑和周向转动,支撑器件150的结构形式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连杆机构400的主要结构位于安装空间111的外侧,连杆机构400的端部需要穿过第二壳体130,以与安装空间111内的减速机构200和离合机构300连接,实现动力传动。

参考图2和图4所示,感应部121设置在定子110的外侧,定子110与转子120组合形成外转子120电机,适合低转速的场合;定子110的内圈的安装空间111内可以安装输出轴123、减速机构200、离合机构300等,充分利用定子110的内圈的空间,有助于缩小开关门机构的体积。

需要说明的是,在定子110的内圈形成安装空间111的情况下,并不局限于感应部121设置在定子110的外圈,感应部121还可以设置在定子110的内圈(图中未示意),也就是感应部121可以设置在安装空间111内。

本发明的下述实施例,以感应部121设置在定子110的外圈、减速机构200位于定子110的内圈为例进行说明。

关于减速机构200:

参考图2至图10所示,减速机构200设置在定子110的内圈的安装空间111内,减速机构200将转子120输出的转速进行减速并输出给连杆机构400。

参考图2、图3和图4所示,减速机构200可通过行星轮系传动进行减速,行星轮系可进行一级、两级或多级减速传动,以充分减速。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2和图3所示,减速机构200包括外齿件210和第一连接件220,外齿件210可偏心转动的连接于转子120的输出轴123,外齿件210设置有第一外齿圈211,第一连接件220可转动的连接于输出轴123,第一连接件220的转轴轴线与输出轴123的转动轴线同轴,第一连接件220设置有第一内齿圈221和减速输出部222,第一外齿圈211与第一内齿圈221啮合传动,第一内齿圈221的齿数大于第一外齿圈211的齿数。输出轴123的转动动力传递给偏心连接的外齿件210,外齿件210在输出轴123的带动下绕输出轴123的轴线转动,随着外齿件210转动,沿第一内齿圈221的周向,第一外齿圈211的齿顺次啮合第一内齿圈221的齿,以将转动动力传递给第一连接件220,基于第一内齿圈221的齿数大于第一外齿圈211的齿数,第一外齿圈211转动一圈,第一内齿圈221转过的角度小于一圈,使得第一连接件220的转速小于外齿件210的转速,也就实现第一连接件220的减速输出部222减速,减速机构200实现减速。

需要说明的是,“外齿件210可偏心转动的连接于转子120的输出轴123”,输出轴123为等直径的圆轴,输出轴123固定连接有偏心件,偏心件的外侧套设外齿件210并与外齿件210转动连接,外齿件210为绕自身的轴线等直径的圆环形结构,外齿件210通过偏心的方式连接于输出轴123,外齿件210的中心轴平行于输出轴123的转动轴线并相隔预设距离,使得外齿件210在随着输出轴123转动的情况下,还可绕其中心轴自转。与前述连接方式不同,输出轴123还可以为曲轴,输出轴123对应于外齿件210的部位设置为偏心轴段124,外齿件210转动连接在偏心轴段124的外侧,偏心轴段124与前述的偏心件的功能相同。与前述实施方式不同,输出轴123的外圈设置有传动外齿圈,外齿件210的第一外齿圈211可以在传动外齿圈与第一内齿圈221之间啮合传动,此时,外齿件210与传动外齿圈并列设置,输出轴123相当于太阳轮,外齿件210相当于行星轮,第一内齿圈221相当于输出的齿圈,需要说明的是,外齿件210的半径与输出轴123的半径的关系不做限定。

其中,偏心件(或偏心轴段124)的外圈通过第一轴承213与外齿件210连接,以通过第一轴承213减小外齿件210的转动摩擦力,保证传动精确性。偏心件或偏心轴段124:以预设半径绕预设轴线转动围成偏心件(或偏心轴段124)的外壁,预设轴线与输出轴123的转动轴线间隔预设距离,外齿件210为圆环形的结构,使得外齿件210可偏心转动的连接于偏心件(或偏心轴段124)。

第一内齿圈221和减速输出部222同轴设置,且第一内齿圈221和减速输出部222的转轴轴线均与输出轴123的轴线重合,经过减速机构200减速后,减速输出部222仍然与输出轴123同轴,可通过输出轴123对第一连接件220进行限位,方便第一连接件220的定位和安装。

其中,第一连接件220与输出轴123之间通过第二轴承223连接,以减小第一连接件220与输出轴123之间的转动摩擦。参考图9和图10所示,第一连接件220的第一内齿圈221和减速输出部222之间通过板结构连接,第一连接件220的内圈可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二轴承223,如第二轴承223可沿第一连接件220的轴向设置两个。

上述内容,对减速机构200通过外齿件210和第一连接件220配合,实现一级减速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下面,对减速机构200进行二级减速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4、图21和图22所示,减速机构200还包括内齿件230,内齿件230与定子110相固定,内齿件230设置有第二内齿圈231,外齿件210还设置有与第一外齿圈211同轴的第二外齿圈212,第二内齿圈231与第二外齿圈212啮合传动,第二内齿圈231的齿数大于第二外齿圈212的齿数。基于外齿件210可偏心转动的连接于输出轴123,第二外齿圈212与第一外齿圈211相固定,可得出,第二外齿圈212相对于输出轴123偏心转动,第二外齿圈212与第二内齿圈231啮合传动,形成行星轮系,并结合内齿件230的第二内齿圈231保持固定,第二内齿圈231的齿数大于第二外齿圈212的齿数,第二外齿圈212与第二内齿圈231啮合后减速转动,进行一级减速,且第二外齿圈212的转速与第一外齿圈211的转速相同,再通过上述的第一外齿圈211与第一内齿圈221啮合传动进行二级减速,内齿件230、外齿件210与第一连接件220配合可实现两级减速,减速效果好,传动比可到达100以上,充分减速。

其中,内齿件230与定子110相固定,内齿件230可与定子框架112或第二壳体130固定,内齿件230的固定方式多样。参考图4和图21所示,内齿件230固定于定子框架112,定子框架112对内齿件230进行固定和支撑,内齿件230的第二内齿圈231的大径接近定子框架112的内径,充分利用定子框架112内圈的空间,还有助于增加第二内齿圈231的齿数,以增大减速比,通过内齿件230与外齿件210配合充分进行一级减速。内齿件230的外周设置多个定位块232,内齿件230通过定位块232卡固在定子框架112,提升内齿件230的安装稳定性,且方便安装。

参考图4所示,第一连接件220设置在定子框架112的内圈,第一连接件220的外壁与定子框架112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避免接触摩擦。与之对应的,第一内齿圈221的内径小于第二内齿圈231的内径,内径可以理解为大径或小径。一些情况下,第一内齿圈221的齿数小于第二内齿圈231的齿数。

第一外齿圈211与第二外齿圈212同轴设置且相固定,外齿件210为双联齿轮的结构,第二外齿圈212的外径大于第一外齿圈211的外径,外径可以理解为大径或小径,例如,第二外齿圈212的大径大于第一外齿圈211的大径,以适配第一内齿圈221和第二内齿圈231。

可以理解的是,减速输出部222连接离合机构300,以通过离合机构300将减速输出部222的转动动力传递给连杆机构400。

减速输出部222可以与多种结构形式的离合机构300适配,如,参考图11至图17所示,离合机构300为超越离合器,减速输出部222包括与超越离合器相适配的配合环2221,参考图18至图22所示,离合机构300包括多个传动齿轮,离合机构300与减速输出部222、离合机构300与连杆机构400均通过啮合传动,减速输出部222包括可啮合传动的齿轮。

参考图12和图13所示,减速输出部222包括配合环2221,配合环2221与离合机构300适配,配合环2221可与离合机构300同步运动,通过配合环2221将转动动力传递给离合机构300,以实现离合机构300与配合环2221的同步转动;参考图12所示,减速输出部222包括第一齿轮2222,第一齿轮2222与离合机构300啮合传动。

一些情况下,结合图4、图9和图10所示,离合机构300与外齿件210位于第一连接件220的相对侧,第一连接件220不仅起到传动作用,还可以分隔外齿件210和离合机构300。外齿件210设置在第一连接件220的上方,离合机构300设置在第一连接件220的下方。

上述内容,对于减速机构200利用行星轮系的原理进行减速提供了相关方案,但减速机构200的减速方案不局限于前述方式,如,减速组件通过多个外齿轮依次啮合传动,进行多级减速。无论减速机构200通过何种方式进行减速,减速机构200的减速输出部222均与离合机构300进行配合,以通过离合机构300将驱动动力传递给连杆机构400,下面对离合机构300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离合机构300可以在分离位置与结合位置之间切换,离合机构300在结合位置,减速输出部222与离合机构300传动连接,离合机构300与连杆机构400传动连接,以将减速输出部222的转动动力通过离合机构300传递到连杆机构400,进行自动开关门;离合机构300在分离位置,减速输出部222与离合机构300解除传动连接关系,或,离合机构300与连杆机构400解除传动连接关系,此时,减速输出部222的转动动力不能传递到连杆机构400,连杆机构400不会接收到驱动机构100的驱动动力,连杆机构400受到外力后可自由运动,用户可通过开关门的外力带动连杆机构400运动,连杆机构400的运动不会受到驱动机构100和离合机构300的影响。

一些情况下,通过减速机构200主动转动来带动离合机构300从分离位置切换到结合位置,离合机构300在受到减速输出部222的驱动力之后,在减速输出部222的驱动力的带动下,离合机构300从分离位置切换至结合位置,再通过减速输出部222驱动门体500自动打开或关闭。

还有一些情况下,通过离合机构300的离合输出部主动运动来带动离合机构300从结合位置切换至分离位置,也就是连杆机构400主动运动会带动离合输出部切换至分离位置;或者,离合机构300的常态为处于分离位置,使得用户可随时通过手动开关门,此时,离合机构300配设有复位件,在减速输出部222停止动力输出后,通过复位件提供的复位作用力带动离合机构300恢复到分离位置。

通过离合机构300与减速机构200的连接关系调节,实现离合机构300的状态切换。离合机构300与连杆机构400保持传动连接。

下面,参考图11至图17所示,以“离合机构300与连杆机构400保持在传动连接的状态,在结合位置,离合机构300与减速输出部222传动连接,在分离位置,离合机构300与减速输出部222解除传动关系”为例,对第一种离合机构300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离合机构300设置在定子110的内圈的安装空间111内,充分利用安装空间111,开关门装置的集成度高。但离合机构300不局限于设置在安装空间111内,离合机构300也可以设置在安装空间111的外侧。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11和图12所示,减速输出部222设置有配合环2221,离合机构300包括运动件310、第一转动件320和第二转动件330,第一转动件320和第二转动件330转动连接于输出轴123,第一转动件320设置有第一限位部321,第二转动件330设置有第二限位部331和离合输出部,第一限位部321和第二限位部331均位于配合环2221的内圈,运动件310位于第一限位部321与第二限位部331之间;基于减速机构200主动转动,运动件310在第一限位部321和第二限位部331之间运动,直至运动件310、第一限位部321、第二限位部331和配合环2221同步运动,也就是,运动件310、第一转动件320、第二转动件330和配合环2221无相对运动,则离合机构300切换至结合位置,此时,配合环2221的转动动力传递给第二转动件330,基于第二转动件330的离合输出部与连杆机构400的配合部410传动连接,在第二转动件330的带动下,连杆机构400的配合部410转动。

其中,运动件310、第一转动件320、第二转动件330和配合环2221组合形成超越离合器的结构,分离位置可以理解为超越状态。

第一转动件320位于配合环2221的内圈,第一转动件320包括本体部和第一限位部321,第一限位部321沿本体部的外壁向外凸出,本体部的外壁与配合环2221的内壁之间形成通道,第一限位部321、第二限位部331和运动件310均位于通道内。当配合环2221、第一限位部321、第二限位部331和运动件310无相对运动,离合机构300处于结合位置,配合环2221将转动动力传递给第一限位部321和第二限位部331,也就是,第一转动件320、第二转动件330均与配合环2221转向相同且转速相等,实现转矩传递。当配合环2221、第一限位部321、第二限位部331和运动件310存在相对运动,则离合机构300处于分离位置,配合环2221的扭矩不能传递给第二转动件330。

其中,配合环2221与第一内齿圈221同轴设置。运动件310可以为球形、滚珠、柱形等结构,运动件310的结构形式多样。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转动件320设置有限位面322,在结合位置,限位面322和配合环2221的内壁锁紧运动件310;在分离位置,限位面322和配合环2221的内壁中的至少一个与运动件310可相对运动。

参考图11、图12及图17所示,向靠近第一限位部321的方向,限位面322与配合环2221的内壁的径向距离逐渐增大,也就是,向靠近第一限位部321的方向,限位面322到第一转动件320的转动轴线的距离逐渐减小,运动件310越远离第一限位部321,则运动件310的运动空间越小,限位面322和配合环2221的内壁对运动件310的限位作用更大,直至运动件310限位在限位面322与配合环2221的内壁之间,离合机构300切换至结合位置。

其中,限位面322在第一转动件320朝向配合环2221的外壁,限位面322可以为直线延伸的表面,也可以为弧形曲面,限位面322的结构形式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11所示,运动件310与第二转动件330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340,在结合位置,第一弹性件340处于弹性形变状态,以通过第一弹性件340的回复力驱动离合机构300从结合位置切换至分离位置。在离合机构300从分离位置运动到结合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340发生弹性形变;在结合位置,第一弹性件340保持在弹性形变状态;在配合环2221停止提供转动驱动力之后,第一弹性件340的回复力用于驱动运动件310运动,使得运动件310运动到与第一限位部321、第二限位部331及配合环2221解除相互限位的位置,也就是离合机构300运动至分离位置。

第一弹性件340的一端抵接运动件310,第一弹性件34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转动件320,或第一弹性件340的另一端抵接第一转动件320,第一弹性件340的安装方式可根据需要选择。第一弹性件340可以为弹簧,第一弹性件340的至少一端套设有导向套,导向套抵接运动件310,导向套与运动件310的接触稳定性好;当第一弹性件340背向运动件310的一端不设置导向套,则第一弹性件340可以直接连接于第一转动件320。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11和图12所示,第二限位部331的周向的两侧均设置有一组第一限位部321、运动件310和第一弹性件340。第二限位部331的左侧的运动件310、第一限位部321、第二限位部331和配合环2221的内壁相固定;或,第二限位部331的右侧的运动件310、第一限位部321、第二限位部331和配合环2221的内壁相固定;第二限位部331向左侧转动,对应于开门与关门中的一个,第二限位部331向右侧转动,对应于开门与关门中的另一个,可实现稳定的开关门切换。

第二转接件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部331,相邻的第二限位部331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部321,第一限位部321与第二限位部331之间均设置有运动件310,运动件310与第二限位部331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弹性件340。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转动件330的内圈形成有安装槽332,安装槽332的底壁沿周向连接有若干第二限位部331,配合环2221插设于安装槽332。也可以理解为,离合输出部的内侧形成安装槽332,安装槽332的内壁位于配合环2221的外侧,安装槽332起到保护配合环2221的作用,方便将第二限位部331和离合输出部集成,简化第二转动件330的结构。

参考图14和图15所示,安装槽332的底壁向上凸出多个第二限位部331,第二限位部331位于相邻的第一限位部321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转动件330的离合输出部设置有第三外齿圈333,连杆机构400包括连杆和与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三齿轮411,第三齿轮411与第三外齿圈333相啮合,通过第三齿轮411与第三外齿圈333啮合传动带动连杆转动,连杆的另一端设置的安装部440将转动动力传递给门体500,使得门体500在连杆的传动下打开。

参考图11和图12所示,第一转动件320通过第三轴承323转动连接于输出轴123的外侧,第二转动件330通过第四轴承(图中未示意)转动连接在输出轴123的外侧,第三齿轮411转动连接在第二壳体130,第三齿轮411的轴体穿设于第二壳体130,第三齿轮411设置在第二壳体130的内侧,连杆设置在第二壳体130的外侧,连杆与第三齿轮411的轴体固定连接,以通过第三齿轮411将转动动力传动给连杆。第三齿轮411为外齿轮,第三齿轮411的转动轴线与输出轴123的转动轴线相平行且具有间距。其中,第三齿轮411的轴体可通过第六轴承170转动连接于第二壳体130。

上述内容,结合图11至图17所示,对于“离合机构300与连杆机构400保持在传动连接的状态,在结合位置,离合机构300与减速输出部222传动连接,在分离位置,离合机构300与减速输出部222解除传动关系”的第一种离合机构300进行说明,下面,提供第二种离合机构300,结合图18至图22所示,第二种离合机构300中:“离合机构300与减速输出部222保持在传动连接的状态,在结合位置,离合机构300与连杆机构400传动连接,在分离位置,离合机构300与连杆机构400解除传动连接”。

离合机构300与减速机构200的减速输出部222保持传动连接,离合机构300始终能接收到减速输出部222的驱动动力;离合机构300与连杆机构400传动连接或断开传动,在结合位置,离合机构300与连杆机构400的配合部410传动连接,离合机构300可将驱动机构100的驱动动力传递给连杆机构400的配合部410,或,在分离位置,离合机构300与连杆机构400的配合部410断开传动连接。

离合机构300从分离位置切换至在结合位置,基于驱动机构100的驱动力,离合机构300的离合输出部运动至与配合部410传动连接,通过驱动机构100带动离合机构300运动至结合位置,驱动机构100启动,即可实现离合机构300自动切换到结合位置,以自动开关或关门。离合机构300从结合位置切换至分离位置,离合输出部运动至与配合部410解除传动连接,配合部410可以自主运动,也就是,用户手动开关门的情况下,连杆机构400可以随开关门而运动,连杆机构400的运动不会干扰离合机构300。

可以理解的是,离合机构300包括与离合输出部相连接的连接部350,连接部350连接减速输出部222,离合输出部传动连接于减速输出部222,连接部350和离合输出部均与减速输出部222连接。

连接部350可在起始位置与止动位置之间切换,参考图18和图19所示,在起始位置,连接部350与减速输出部222可同步转动,且减速输出部222可带动离合输出部和连接部350同步转动,此时,离合输出部与减速输出部222保持传动连接的状态,减速输出部222的动力可传递到离合输出部,但离合输出部与配合部410断开传动,离合输出部的动力不能传递到配合部410,离合输出部不能带动连杆机构400运动。

在止动位置(图中未示意),连接部350止动,连接部350不再随着减速输出部222转动,连接部350保持在止动位置,离合输出部可相对于连接部350运动,减速输出部222、离合输出部与配合部410传动连接,可通过驱动机构100的动力带动连杆机构400运动,以驱动门体500开关。

连接部350在起始位置,对应于离合机构300在分离位置,连接部350在止动位置,对应于离合机构300在结合位置。在起始位置与止动位置之间,连接部350与减速输出部222可同步转动。

其中,离合输出部与减速输出部222、离合输出部与配合部410之间的传动方式,可以相同或不同,传动方式可以为齿轮啮合传动、链轮传动、带传动、连杆传动等方式,传动方式多样,可根据需要选择。

参考图18和图19所示,减速输出部222与离合输出部、以及离合输出部与配合部410均通过啮合传动,减速输出部222设置有第一齿轮2222,离合输出部设置有第二齿轮360,配合部410设置有第三齿轮411,第一齿轮2222与第二齿轮360保持啮合传动,第二齿轮360与第三齿轮411啮合传动或解除啮合,啮合传动的方式简单,且传动稳定性好。

第一齿轮2222、第二齿轮360和第三齿轮411设置为外齿轮,第二齿轮360和第三齿轮411均位于第一齿轮2222的外周。

第二齿轮360可转动连接于连接部350,第二齿轮360与连接部350通过轴体转动连接,保证第二齿轮360可与连接部350绕第一齿轮2222的转动轴线同步转动。第三齿轮411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壳体130,第二壳体130对第三齿轮411进行径向限位,基于连接部350运动到止动位置,第二齿轮360与第三齿轮411啮合传动,第三齿轮411也对第二齿轮360进行限位,第三齿轮411阻止第二齿轮360和连接部350绕减速输出部222的轴线转动,使得连接部350保持在止动位置。需要说明的是,连杆机构400包括配合部410和连杆(连杆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下述的第一连杆420和第二连杆430),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于配合部410,使得连杆的端部与配合部410同步转动。

参考图21和图22所示,减速输出部222设置有连接轴段2223,连接轴段2223位于第一齿轮2222轴向的至少一侧,连接部350套设在连接轴段2223的外侧,连接部350可与连接轴段2223同步转动(连接部350在起始位置),连接轴段2223还可以相对于连接部350转动(连接部350在止动位置)。需要说明的是,连接轴段2223与连接部350之间具有摩擦力,以保证连接部350可与连接轴段2223同步转动,连接轴段2223与连接部350之间的摩擦力较小,摩擦力不会影响连接轴段2223与连接部350相对转动。基于第一齿轮2222与第二齿轮360保持啮合,第一齿轮2222也会将转动动力传递到第二齿轮360,以便第二齿轮360快速与第三齿轮411啮合。

参考图18至图20所示,连接部350为中空的结构,以避让减速输出部222。连接部350可以为板结构,离合输出部连接在连接部350的一侧;连接部350还可以为架体结构,连接部350包括相连接的两块连接板,两块连接板的结构相同,离合输出部夹持在两块连接板之间,离合输出部的两端均连接对应的连接板,连接板不仅可以连接离合输出部,还起到保护离合输出部的作用。两块连接板可以通过插接、卡接、铆接等多种方式固定连接。

参考图18和图19所示,连接部350连接有两个第二齿轮360,第二齿轮360设置在第一齿轮2222和第三齿轮411的中心连线的两侧,无论第一齿轮2222正转还是反转,都有一个第二齿轮360可以与第三齿轮411啮合传动,实现转动动力的传输。也就是,开关门装置可以驱动门体500的打开和关闭。

参考图18和图19所示,在第一齿轮2222和第三齿轮411的中心连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结构和尺寸相同的第二齿轮36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对于离合机构300从分离位置切换至结合位置,以及离合机构300在结合位置进行传动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下面,对离合机构300从结合位置回复到分离位置,进行说明。

参考图18、图19和图21所示,离合机构300还包括复位部370,复位部370的一端与定子110相定位,复位部370的另一端与连接部350相连接,复位部370用于驱动连接部350从止动位置切换至起始位置,以使连接部350回复到起始位置,离合机构300切换至分离位置,离合机构300不再向连杆机构400传递转动动力。

基于离合机构300的常态为保持在分离位置,连接部350的常态也为起始位置,可通过复位部370使连接部350保持在起始位置,以方便用户手动开关门。

复位部370的一端与定子110相定位,可以理解为,复位部370的一端固定于定子110或第二壳体130,通过定子110或第二壳体130对复位部370进行限位,保证复位部370的一端的结构稳定性。复位部370的另一端与连接部350相连接,如抵接、卡接等方式连接,以通过复位部370的另一端相对于复位部370的一端运动而带动连接部350回复到起始位置。

复位部370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驱动连接部350回复到起始位置,如直线移动、转动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复位部370包括第二弹性件371,第二弹性件371的一端与定子110相连接,第二弹性件371的另一端与连接部350相连接,在止动位置,第二弹性件371处于弹性形变状态,通过第二弹性件371的回复力驱动连接部350从止动位置切换至起始位置。

第二弹性件371可以为弹簧、扭簧等。参考图19所示,第二弹性件371为弹簧。

需要说明的是,复位部370可以但不局限于通过第二弹性件371驱动连接部350回复到起始位置,复位部370还可以通过电机或气缸等提供回复力。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部350设置有导向面354,复位部370保持抵接导向面354,向远离起始位置的方向,导向面354到减速输出部222的转动轴线的距离增大。在连接部350运动的过程中,连接部350远离起始位置,则导向面354与定子110的内圈之间的间距缩小,复位部370被压缩并产生弹性形变,直至连接部350运动到止动位置,复位部370保持在弹性形变状态。在减速输出部222停止输出转动动力,则复位部370的回复力驱动连接部350从止动位置回复到起始位置。

在复位部370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面354,连接部350随减速输出部222正转和反转,复位部370均与导向面354相抵接。连接部350可设置有相对称的导向面354,以上述的第一齿轮2222与第三齿轮411的中心连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导向面354。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21和图22所示,连接部350包括第一连接板351、第二连接板352和加强件353,第一连接板351与第二连接板352之间连接离合输出部,第一连接板351和第二连接板352中的至少一个还连接于减速输出部222的连接轴段2223,加强件353设置在第一连接板351与第二连接板352之间,第一连接板351、第二连接板352与加强件353配合形成导向面354。加强件353既能起到连接第一连接板351和第二连接板352的作用,还能起到连接引导和限位复位部370的作用。通过在第一连接板351与第二连接板352之间设置加强件353,可加强第一连接板351与第二连接板352的连接稳定性,还可以与复位部370相适配,方便复位部370定位。

加强件353可通过插接、卡接、紧固件连接等方式与第一连接板351、第二连接板352进行连接。参考图20所示,第一连接板351和第二连接板352开设有槽体3521,加强件353插接于槽体3521并连接第一连接板351和第二连接板352。第一连接板351和第二连接板352均开设有安装孔,第二齿轮360的轴体连接于安装孔。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19所示,复位部370包括导向件372,导向件372的端部抵接导向面354,导向件372导向连接第二弹性件371,通过导向件372抵接导向面354,导向件372可起到保护第二弹性件371的作用,还能避免第二弹性件371的端部直接接触导向面354,提升复位部370与导向面354的接触稳定性。

第二弹性件371的至少一端限位于导向件372,可以理解为:第二弹性件371的一端限位于导向件372,第二弹性件37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定子框架112和第二壳体130中的至少一个,导向件372与第二弹性件371中的一个套设在另一个的外侧,使得导向件372起到引导和限位第二弹性件371的作用;或者,还可以理解为,第二弹性件371的两端均限位于导向件372,导向件372的一端抵接导向面354,导向件372的另一端抵接定子框架112和第二壳体130中的至少一个,导向件372具有伸缩功能,以适配第二弹性件371的弹性伸缩。导向件372与第二弹性件371的配合方式简单,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19所示,第一连接板351、第二连接板352与加强件353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内凹部355,在起始位置,导向件372限位在内凹部355内,以使导向件372稳定保持在起始位置,保证导向件372与连接部350的配合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导向件372的端部设置有球面部373,在起始位置,球面部373限位于内凹部355内,球面部373与内凹部355通过球面配合,可减小球面部373与内凹部355相对运动的阻力,提升导向件372的灵活性。

球面部373与内凹部355相适配,内凹部355的表面为与球面部373相适配的内凹的球面,保证球面部373与内凹部355的配合稳定性。内凹部355连接上述的导向面354,导向面354设置在内凹部355的两侧。

参考图21和图22所示,连接部350、复位部370和离合输出部均设置在第一连接件220与第二壳体130之间。

上述内容,对于离合机构300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下面对连杆机构400进行说明。

关于连杆机构400:

参考图11所示,连杆机构400的一端设置有配合部410,配合部410用于与驱动机构100相配合,驱动机构100的驱动动力通过配合部410传递给连杆机构400,连杆机构400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部440,安装部440用于连接门体500或柜体600,以推动门体500相对于柜体600打开或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连杆机构400与驱动机构100之间,可以但不局限于设置有离合机构300。在开关门装置不设置离合机构300的情况下,连杆机构400与驱动机构100可以始终保持传动连接的状态,门体500可通过驱动机构100的驱动力开关,但不能手动开关门。

可以理解的是,连杆机构400的一端设置有配合部410,配合部410与输出轴123传动连接,以通过输出轴123驱动配合部410转动,配合部410的转动轴线与输出轴123的转动轴线相平行。其中,当输出轴123连接有减速机构200,减速机构200的减速输出部222与配合部410传动连接,通过减速机构200减速后,再将转动动力传递给配合部410,以调控配合部410的转速适应于开关门的速度。当然,输出轴123也可以直接传动连接配合部410,省去减速机构200,此时,驱动机构100的输出轴123的转速需要与开关门的速度相匹配。

一些情况下,转子120的感应部121设置在定子110的外圈,输出轴123穿设于定子110内圈的安装空间111,配合部410也设置在安装空间111内,便于配合部410与减速输出部222(或输出轴123)传动配合。参考图21所示,安装空间111内设置有离合机构300,配合部410与离合机构300可传动连接,以驱动配合部410运动。

参考图11所示,配合部410可转动连接于第二壳体130,使得连杆机构400的一端形成第一铰接点。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11所示,连杆机构400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420和第二连杆430,第一连杆420与第二连杆430之间形成第二铰接点,第一连杆420远离第二连杆430的端部固定于配合部410,第二连杆430远离第一连杆420的端部设置有安装部440,安装部440可转动连接于门体500或柜体600,形成第三铰接点。再配合门体500相对于柜体600转动连接的门轴,形成第四铰接点,第四铰接点到第三铰接点之间可以理解为第三连杆,第四铰接点与第一铰接点之间可以理解为第四连杆,结合第一连杆420和第二连杆430,配合形成四连杆的结构,以稳定推动门体500打开或关闭。

其中,第一连杆420为直杆,第一连杆420的结构简单。第一连杆420的一端固定连接配合部410(上述的第三齿轮411),第一连杆42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430。第一连杆420与第三齿轮411均与连接轴固定连接,以通过连接轴将第三齿轮411的转动动力传递给第一连杆420,连接轴穿设于第二壳体130并转动连接于第二壳体130。

参考图11所示,第二连杆43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弧形段431和第二弧形段432,第一弧形段431与第二弧形段432的连接端相切,第一弧形段431与第二弧形段432向相背的方向弯曲,以平衡第二连杆430的受力。在图11中,第一弧形段431与第二弧形段432通过虚线划分。

第二弧形段432在第一弧形段431与安装部440之间,当安装部440连接于门体500,第二弧形段432的弧度保证其可避让门体500上的部件,避免与门体500上的部件产生干扰。

第一弧形段431在第二铰接点与第二弧形段432之间,第一弧形段431可稳定第二连杆430受力,第二连杆430还可以避让柜体600安装的部件,第一弧形段431从第二铰接点延伸到柜体600的前端。第一弧形段431的长度大于第二弧形段432。

参考图11所示,开关门装置还配设有第一检测件450和第二检测件460,第一检测件450和第二检测件460均位于第一连杆420的运动路径上,当门体500打开到最大,则第一检测件450被第一连杆420触发,驱动机构100停止提供驱动力,当门体500完全关闭,则第二检测件460被第一连杆420触发,驱动机构100停止提供驱动力。当然,第一检测件450与第二检测件460还可设置在第二连杆430的运动路径上(图中未示意),通过检测第二连杆430的位置来控制驱动机构100。第一检测件450和第二检测件460可通过接触触发,或,感应触发,第一检测件450和第二检测件460的结构多样,如设置为光电开关、接触开关等。当然,第一检测件450和第二检测件460还可安装在开关门装置,如安装在第二壳体130或定子框架112(图中未示意)。

当开关门装置安装在柜体600的顶部,连杆机构400的安装部440铰接门体500,则第一检测件450和第二检测件460可以安装在柜体600的顶面,第一检测件450和第二检测件460的安装简便,安装精度高。

上述内容的开关门装置,能够适用于柜体600与门体500通过多种铰链700连接的方式,如适用于多连杆铰链(DOD铰链)、双轴铰链和单轴铰链的自动开关门。

开关门装置包括4个部分,分别为:驱动机构100,驱动机构100利用直流无刷直驱电机的原理(DDM电机的原理)、减速机构200、离合机构300、连杆机构400,通过转子120与定子110之间的感应电动势,驱动转子120转动,转子120带动减速机构200,减速机构200通过连杆机构400将扭矩传递到门体500,实现自动开关门动作,具有成本低、集成度高、通用性高的特点,且在手动开关门过程无卡顿损坏的现象。利用DDM电机作为驱动机构100、差齿减速的减速机构200、超越离合的离合机构300以及四连杆的连杆机构400相结合,将电机、减速机、离合器集成设计为一种自动开关门的装置,可以将成本控制在100元以内的方案。

其中,驱动机构100通过采用DDM直驱超薄电机,DDM电机有4部分零件组成:定子框架112、定子绕组、定子铁芯、磁瓦、外转子120和轴承;定子绕组通电,产生磁场,带动外转子120旋转,从而带动减速机构200旋转,输出扭矩,实现低转速、大扭矩和小减速比的输出。减速机构200有3个行星齿组成:内齿件230固定在定子110上,外齿件210为双联齿,做偏心运动,带动第一连接件220做减速运动,第一连接件220将转动动力输出给离合机构300,减速机构200集成为行星差齿减速,3个齿轮就可以实现100多的减速比,成本更低与空间利用更合理。

参考图11至图17所示的离合机构300,包括4个零件:运动件310、减速输出部222的配合环2221、第一转动件320和第二转动件330,配合环2221带动第一转动件320转动,第一转动件320通过滚珠带动第二转动件330旋转,第二转动件330外圈的齿轮运动,实现扭矩传递;配合环2221、运动件310和第一转动件320之间运动,配合环2221停止,可以随时阻断扭矩传递,实现超越离合的功能。离合机构300具有双向超越离合的功能,可以实现手动与电动自由切换。

离合机构300与连杆机构400配合实现动力传输,连杆机构400及铰链700配合形成四连杆,扭矩传递依靠四连杆,无级传动,降低软件开发难度,可取消顶出机构,将顶出与旋转实现真正的二合一设计。

本发明提供的开关门装置,可以适应单轴、双轴和DOD铰链安装的门体500的开关。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器设备,包括柜体600、门体500和如上任意一项的开关门装置,驱动机构100安装在柜体600和门体500中的一个,连杆机构400的安装部440连接柜体600和门体500中的另一个,以通过连杆机构400将驱动机构100的动力传递给门体500,使得门体500相对于柜体600开闭。

电器设备可以冰箱、冰柜、展示柜、售卖柜、橱柜、洗碗机、蒸箱、烤箱等设备,电器设备的种类多样,需要开关门的电器设备均可以配设上述的开关门装置。

参考图1和图23所示,冰箱的开关门装置安装在柜体600,连杆机构400的安装部440与门体500的安装座510铰接,通过连杆机构400将驱动力传递到门体500。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相关技术
  •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视频数据处理方法、视频显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视频处理方法、视频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6550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