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双液浆同步注浆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0:50


一种双液浆同步注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液浆同步注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盾构隧道掘进施工中,由于盾构机刀盘的开挖直径大于管片外径,管片拼装完毕并脱出盾尾后,与土体间形成一个环形间隙,简称超挖间隙。超挖间隙如果不及时得到填充,势必造成地层变形,使相邻地表建、构筑物沉降或隧道本身偏移。因此,同步注浆是盾构工法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性辅助工法。同步注浆对成环隧道结构的稳定、周围土体的变形控制等起到关键作用,其分为单液同步注浆与双液同步注浆两种类型,双液同步注浆相比于单液,初凝速度快,能更有效地控制土体沉降。

现有的双液同步注浆一般是在盾尾中部或尾部混合A液与B液,此方式存在堵管的风险,而一旦发生堵管,清理较为困难。为了减少堵管的风险,有的双液同步注浆会增加反冲洗装置,但过多管道会造成盾尾厚度增加、孔加工困难、人员操作要求高等问题。

因此,亟需一种双液浆同步注浆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液浆同步注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同步注浆装置易发生堵管且造成盾尾厚度增加、孔加工困难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液浆同步注浆装置,包括:

A液注浆组件,所述A液注浆组件包括注浆主管和A液供给机构,所述注浆主管设置于盾尾壳壁内,所述注浆主管的第一端与所述A液供给机构连通,第二端与超挖间隙连通;

B液注浆组件,所述B液注浆组件包括注浆副管和B液供给机构,所述注浆副管沿所述注浆主管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注浆主管中,且所述注浆副管的第一端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注浆主管的管壁与所述B液供给机构连通,所述注浆副管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注浆主管的第二端处且与所述超挖间隙连通,所述注浆副管的第二端安装有喷头。

作为优选,所述注浆主管的第二端设置有单向阀。

作为优选,所述A液供给机构包括A液浆箱和第一注浆泵,所述第一注浆泵能将所述A液浆箱中的A液通过所述注浆主管输送至所述超挖间隙中。

作为优选,所述B液供给机构包括B液浆箱和第二注浆泵,所述第二注浆泵能将所述B液浆箱中的B液输送至所述注浆副管中,并通过所述喷头喷至所述超挖间隙中。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注浆泵为高压注浆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双液浆同步注浆装置,通过A液供给机构可将A液通过注浆主管输送至超挖间隙中,通过B液供给机构可将B液通过注浆副管并通过喷头以细小液滴斜向前喷射至超挖间隙中的A液上,且喷射范围为大角度全周喷射,从而与A液在超挖间隙中实现有效混合,以及时填充超挖间隙。通过此结构设置,使得A液和B液在盾尾外(超挖间隙)实现有效混合,在满足同步注浆要求的同时,避免了混合液堵管的风险;此外,将注浆副管设置于注浆主管中,能够有效节约管道的占用空间,无需增加盾尾厚度和在盾尾上开多个孔,结构简单,易操作,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和人员作业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双液浆同步注浆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双液浆同步注浆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中:

100、盾尾壳壁;200、超挖间隙;300、管片;400、开挖土体;

1、A液注浆组件;11、注浆主管;111、单向阀;12、A液供给机构;121、A液浆箱;122、第一注浆泵;

2、B液注浆组件;21、注浆副管;211、喷头;22、B液供给机构;221、B液浆箱;222、第二注浆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液浆同步注浆装置,包括A液注浆组件1和B液注浆组件2。其中,A液注浆组件1包括注浆主管11和A液供给机构12,注浆主管11设置于盾尾壳壁100内,注浆主管11的第一端与A液供给机构12连通,第二端与超挖间隙200连通;B液注浆组件2包括注浆副管21和B液供给机构22,注浆副管21沿注浆主管1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注浆主管11中,且注浆副管21的第一端至少部分伸出于注浆主管11的管壁与B液供给机构22连通,注浆副管21的第二端设置于注浆主管11的第二端处且与超挖间隙200连通,注浆副管21的第二端安装有喷头211。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双液浆同步注浆装置,通过A液供给机构12可将A液通过注浆主管11输送至超挖间隙200中,通过B液供给机构22可将B液通过注浆副管21并通过喷头211以细小液滴斜向前喷射至超挖间隙200中的A液上,且喷射范围为大角度全周喷射,从而与A液在超挖间隙200中实现有效混合,以及时填充超挖间隙200。通过此结构设置,使得A液和B液在盾尾外(超挖间隙200)实现有效混合,在满足同步注浆要求的同时,避免了混合液堵管的风险;此外,将注浆副管21设置于注浆主管11中,能够有效节约管道的占用空间,无需增加盾尾厚度和在盾尾上开多个孔,结构简单,易操作,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和人员作业要求。

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超挖间隙200为管片300与开挖土体400之间的间隙。

可选地,如图1所示,注浆主管11的第二端设置有单向阀111,通过设置单向阀111,能够有效防止注入超挖间隙200中的A液回流至注浆主管11中。

可选地,如图1所示,A液供给机构12包括A液浆箱121和第一注浆泵122,第一注浆泵122能将A液浆箱121中的A液通过注浆主管11输送至超挖间隙200中。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需要将A液注入超挖间隙200中时,启动第一注浆泵122,抽取A液浆箱121中的A液,并通过注浆主管11输送至超挖间隙200中,以实现将A液输送至超挖间隙200中。

可选地,如图1所示,B液供给机构22包括B液浆箱221和第二注浆泵222,第二注浆泵222能将B液浆箱221中的B液输送至注浆副管21中,并通过喷头211喷至超挖间隙200中。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需要将B液浆箱221中的B液注入超挖间隙200中,与A液混合时,启动第二注浆泵222,抽取B液浆箱221中的B液,并通过注浆副管21和喷头211将B液均匀喷射于超挖间隙200中的A液上,通过此方式A液与B液混合效果好,能够及时凝结,有效控制开挖土体400的沉降。

可选地,第二注浆泵222为高压注浆泵。通过高压注浆泵将B液输送至喷头211处时,B液可对喷头211施加液压力,使得B液通过喷头211喷至A液上时,液滴更加细小以及喷射面积更大,从而有效提高A液与B液的混合效果。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外覆盖导热固定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盒及其固定装置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盒
  •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汽车电池检测的检测系统及工作方法
  • 一种碳纤维汽车电池盒的制造方法及碳纤维汽车电池盒
  • 一种碳纤维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54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