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分拣装置和分拣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6:2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拣装置和分拣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业的迅猛发展,货物分拣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在物流配送中心,先依据顾客的订单要求或配送计划,将商品从其储位或其他区位拣取出来,然后再打包发送。

目前,在仓储货物分拣环节,需要从目的箱拣选商品并分拨到指定的目的箱内。这一环节都是由人工分拣完成,需要人员反复往返拿取商品,重复性工作多,易使人员产生疲倦,很难连续工作,分拣效率低下;而且,人工分拣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增大人力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分拣装置和分拣系统,可以进一步提高分拣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分拣装置,包括:

接收装置,接收箱体在接收装置上接收物品;

第一输送装置,用于输送空的接收箱体;

第二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承载有物品的接收箱体;和

第一转送装置,可选择地与第一输送装置、接收装置或第二输送装置对接,第一转送装置与第一输送装置对接时,第一转送装置从第一输送装置接收空的接收箱体;第一转送装置与接收装置对接时,第一转送装置将接收箱体转送至接收装置或从接收装置接收承载有物品的接收箱体;第一转送装置与第二输送装置对接时,第一转送装置将承载有物品的接收箱体转送至第二输送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面、接收装置的承载面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面均设置在同一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装置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布置的接收装置,第一转送装置沿第一方向可动,以使第一转送装置与多个接收装置中的一个对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相同,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且不共线,第一转送装置的运动路线与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装置还包括用于对第一转送装置的运动进行导向的第一导向件,第一导向件布置在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之间,第一转送装置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一导向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送装置包括安装架、滚筒和第一输送带,滚筒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架上,滚筒的输送方向与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相同,第一输送带可升降地安装于安装架上,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与接收装置的输送方向相同,第一输送带处于升起状态时,第一输送带的输送面高于滚筒的输送面;第一输送带处于下降状态时,第一输送带的输送面低于滚筒的输送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装置还包括第二转送装置,第二转送装置相对于多个接收装置可动地设置,第二转送装置用于将接收的物品转送至多个接收装置中的一个接收装置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装置还包括用于对第二转送装置的运动进行导向的第二导向件,第二导向件设置于多个接收装置的上方,第二转送装置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导向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装置还包括引导件,引导件设置于接收箱体的两侧,引导件具有将物品引导至接收箱体内的倾斜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分拣系统,包括上述的分拣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系统还包括第三输送装置和机械手,第三输送装置用于输送待分拣的物品,机械手用于将物品从第三输送装置转移至分拣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输送装置设置于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上方,且第三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系统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支撑板,支撑板设置于第三输送装置的上方,机械手安装在支撑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机械手通过第一通孔从第三输送装置上抓取物品,并通过第二通孔将物品分拣至预设位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转送装置可以分别与第一输送装置、接收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对接,实现了接收箱体在第一输送装置、接收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之间的转送,即实现了空的接收箱体到接收装置以及接收箱体在接收物品后离开接收装置并送走的自动化,从而提升了分拣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并显著提高了分拣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分拣装置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分拣装置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分拣装置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转送装置的运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分拣装置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转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分拣装置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转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分拣装置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转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分拣系统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分拣系统一个实施例在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分拣系统一个实施例在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分拣系统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接收装置;20、接收箱体;30、第一输送装置;40、第二输送装置;50、第一转送装置;51、安装架;52、滚筒;53、第一输送带;60、第一导向件;70、第二转送装置;71、输送本体;72、第二输送带;73、转轴;74、翻斗;75、电机;76、安装座;80、第二导向件;90、引导件;100、第三输送装置;110、机械手;120、支撑架;121、支撑架本体;122、支撑板;123、第一通孔;124、第二通孔;130、料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分拣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分拣装置包括接收装置10、第一输送装置30、第二输送装置40和第一转送装置50,接收箱体20用于承载物品,接收箱体20在接收装置10上接收物品,第一输送装置30用于输送空的接收箱体20,第二输送装置40用于输送承载有物品的接收箱体20,第一转送装置50可选择地与第一输送装置30、接收装置10或第二输送装置40对接,第一转送装置50与第一输送装置30对接时,第一转送装置50从第一输送装置30接收空的接收箱体20;第一转送装置50与接收装置10对接时,第一转送装置50将接收箱体20转送至接收装置10或从接收装置10接收承载有物品的接收箱体20;第一转送装置50与第二输送装置40对接时,第一转送装置50将承载有物品的接收箱体20转送至第二输送装置40。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转送装置50可以分别与第一输送装置30、接收装置10和第二输送装置40对接,实现了接收箱体20在第一输送装置30、接收装置10和第二输送装置40之间的转送,即实现了空的接收箱体20到接收装置10以及接收箱体20在接收到物品后离开接收装置10并被送走的自动化,从而提升了分拣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并显著提高了分拣效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转送装置50具备双重转送功能,既可以实现空的接收箱体20从第一输送装置30到接收装置10的转送,又可以实现承载有物品的接收箱体20到第二输送装置40的转送。通过提供具有双重转送功能的第一转送装置50,可以大大简化分拣装置的整体结构,同时提高分拣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分拣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装置10具有输送功能,以便接收空的接收箱体20或者将接收箱体20输出。接收装置10可以采用滚筒、输送带或输送链条等结构形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装置30的输送面、接收装置10的承载面和第二输送装置40的输送面均设置在同一高度。

通过将第一输送装置30的输送面、接收装置10的承载面和第二输送装置40的输送面均设置在同一高度,便于实现第一转送装置50在第一输送装置30、接收装置10和第二输送装置40之间的转送。相比于第一输送装置30的输送面、接收装置10的承载面和第二输送装置40的输送面在不同高度的方案来说,本发明实施例节省了第一转送装置50在高度方向上的转送,因此可以大大提高转送效率,进而提高分拣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装置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布置的接收装置10,第一转送装置50沿第一方向可动,以使第一转送装置50与多个接收装置10中的一个对接。

通过设置多个接收装置10,可以实现多个订单的同时分拣,有利于提高分拣效率;在多个订单均包含某一种物品时,还可以减少物品的重复往返,实现通过一次往返即可向多个接收装置10中分别分拣该物品的目的,从而简化分拣流程,提高分拣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装置30的输送方向和第二输送装置40的输送方向相同,第一输送装置30的输送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且不共线,第一转送装置50的运动路线与第一输送装置30的输送方向平行。这样设置可以尽可能地缩短第一转送装置50的运动路程,有效提高转送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设置在同一条输送线上,且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具有预设间距,第一转送装置50在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之间运动,且第一转送装置50沿着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的输送方向运动。接收装置10则布置在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的侧面,在与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接收装置10与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邻近布置,以使第一转送装置50在转送过程中不需要沿与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发生运动,从而简化第一转送装置50的运动路径,有效提高转送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装置还包括用于对第一转送装置50的运动进行导向的第一导向件60,第一导向件60布置在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之间,第一转送装置50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一导向件60上。

通过设置第一导向件60,可以对第一转送装置50的运动进行导向,防止第一转送装置50的运动发生偏移,提高第一转送装置50的运动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向件60可以采用导向杆,第一转送装置50的底部可以设置滑槽,导向杆嵌入滑槽中,实现第一转送装置50与导向杆的可滑动连接。导向杆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输送装置30的输送方向共线。

如图3所示,为了使第一转送装置50能够实现在第一输送装置30、接收装置10和第二输送装置40之间的转送,第一转送装置50需要能够沿两个不同的方向输送物品。比如,第一转送装置50既可以沿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的输送方向输送物品,又可以沿着与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输送物品。

当然,第一转送装置50的具体结构和具体运动形式可以有多种选择。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送装置50包括安装架51、滚筒52和第一输送带53,滚筒52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架51上,滚筒52的输送方向与第一输送装置30的输送方向和第二输送装置40的输送方向相同,第一输送带53可升降地安装于安装架51上,第一输送带53的输送方向与接收装置10的输送方向相同,第一输送带53处于升起状态时,第一输送带53的输送面高于滚筒52的输送面;第一输送带53处于下降状态时,第一输送带53的输送面低于滚筒52的输送面。

如图4所示,通过将第一输送带53设置为相对于安装架51和滚筒52可升降,可以实现转换第一转送装置50的输送方向的目的。

在第一输送带53处于升起状态时,第一输送带53的输送面高于滚筒52的输送面,此时与物品接触的是第一输送带53,滚筒52则失去了对物品的输送功能,因此此时第一转送装置50的输送方向为第一输送带53的输送方向,即与接收装置10的输送方向相同,在第一转送装置50与接收装置10对接时,在滚筒52的输送作用下,接收箱体20可以从第一转送装置50移动至接收装置10上或者从接收装置10移动至第一转送装置50上。

在第一输送带53处于下降状态时,第一输送带53的输送面低于滚筒52的输送面,此时与物品接触的是滚筒52,第一输送带53则失去了对物品的输送功能,因此此时第一转送装置50的输送方向为滚筒52的输送方向,即与第一输送装置30的输送方向和第二输送装置40的输送方向相同,在第一转送装置50与第一输送装置30对接时,在第一输送带53的输送作用下,接收箱体20可以从第一输送装置30移动至第一转送装置50上;而在第一转送装置50与第二输送装置40对接时,在第一输送带53的输送作用下,接收箱体20可以从第一转送装置50移动至第二输送装置40上。

第一输送带5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输送带53分别布置在相邻的两个滚筒52之间的间隙中,这样可以使第一输送带53和滚筒52相对独立,避免第一输送带53和滚筒52相互影响。

安装架51可滑动地配合于第一导向件60上,以实现第一转送装置50相对于第一输送装置30和接收装置10的运动。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可以采用输送带、输送链条或者滚筒等结构形式。第一输送装置30用于接收并输送空的接收箱体20,第二输送装置40用于将承载有分拣后的物品的接收箱体20输送至预设的位置进行打包发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装置还包括第二转送装置70,第二转送装置70相对于多个接收装置10可动地设置,第二转送装置70用于将接收的物品转送至多个接收装置10中的一个接收装置10内。

通过设置第二转送装置70,可以实现将物品分拣至对应的接收装置10内的目的。后文中将第三输送装置100布置于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的正上方,也有利于为接收装置10让出接收空间,避免第三输送装置100对第二转送装置70将物品转送至对应的接收装置10的过程造成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装置还包括用于对第二转送装置70的运动进行导向的第二导向件80,第二导向件80设置于多个接收装置10的上方,第二转送装置70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导向件80上。

通过设置第二导向件80,可以对第二转送装置70的运动进行导向,提高第二转送装置70的运动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向件80可以采用导向杆,第二转送装置70的底部可以设置滑槽,导向杆嵌入滑槽中,实现第二转送装置70与导向杆的可滑动连接。导向杆与多个接收装置10的布置方向平行。

第二转送装置70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选择。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转送装置70包括输送本体71和第二输送带72,第二输送带72沿直线输送物品,第二输送带72沿直线运动以将物品输送至接收箱体20中。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转送装置70包括转轴73和可转动地安装于转轴73上的翻斗74,翻斗74处于未翻转状态时,翻斗74的开口朝上,用于接收物品;翻斗74发生翻转后,翻斗74内的物品可以滑落至接收装置10,实现将物品倒出的目的。

通过翻斗74绕转轴73的转动,可以实现翻斗74在翻转状态和未翻转状态之间的切换。在翻转状态时,翻斗74的出口倾斜至接收装置10的接收口,以便物品从翻斗74滑落至接收箱体20中。

翻斗74具有大致呈V型的容纳空间,这种结构的开口较大,可以允许较大尺寸的物品进入。而且,这种结构也有利于通过转动实现接收物品和倒出物品的切换。

第二转送装置70还包括电机75和安装座76,电机75用于驱动转轴73转动,以带动翻斗74发生翻转,转轴73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座76上,安装座76与第二导向件80滑动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装置还包括引导件90,引导件90设置于接收箱体20的两侧,引导件90具有将物品引导至接收箱体20内的倾斜面。

通过设置引导件90,可以引导物品进入接收箱体20内,防止物品掉落。引导件90具有将物品引导至接收箱体20内的倾斜面,可以适当增大接收箱体20的开口,使可能不能完全落入接收箱体20内的物品被倾斜面引导至接收箱体20内。

接收箱体20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倾斜面,相邻的两个接收箱体20上的倾斜面相互搭接或连接,形成“人”字形形状。

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分拣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分拣系统,该分拣系统包括上述的分拣装置。

如图8和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系统还包括第三输送装置100和机械手110,第三输送装置100用于输送待分拣的物品,机械手110用于将物品从第三输送装置100转移至分拣装置。

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输送装置100设置于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的上方,且第三输送装置100的输送方向、第一输送装置30的输送方向和第二输送装置40的输送方向平行。这样设置可以使分拣系统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节省分拣系统的总体占地空间;同时,有利于缩短机械手110的运动路程,减少机械手110单次运动的时间,从而有效降低物品从机械手110中掉落的几率,有效提高分拣效率。

如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系统还包括支撑架120,支撑架120包括支撑架本体121和支撑板122,支撑板122安装在支撑架本体121上,支撑板122设置于第三输送装置100的上方,机械手110安装在支撑板122上。

通过设置支撑架120,可以提高机械手110的稳定性。支撑板122采用平板式结构,可以为机械手110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将机械手110设置于第三输送装置100的上方,便于对物品进行抓取和分拣。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122设有第一通孔123和第二通孔124,机械手110通过第一通孔123从第三输送装置100上抓取物品,并通过第二通孔124将物品分拣至预设位置。

通过在支撑板122上设置第一通孔123和第二通孔124,可以使支撑板122上保存一部分板体作为机械手110的支撑,还可以用于接收从机械手110上意外掉落的物品,防止物品掉落到地上而受到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械手110包括机械臂和安装在机械臂的头部的第一端拾器。第一端拾器可以抓取物品,机械臂带动第一端拾器实现物品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系统还包括料箱130,料箱130用于存储待分拣的物品,第三输送装置100用于输送料箱130,同时用于将经过分拣后的料箱130运走。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系统还包括第四输送装置和第五输送装置,第四输送装置和第五输送装置均与第三输送装置100连通,第四输送装置用于将料箱130输送至第三输送装置100,第五输送装置用于从第三输送装置100上接收料箱130。

通过设置第四输送装置和第五输送装置,可以进一步提高分拣系统的自动化,同时可以利用第四输送装置和第五输送装置改变物品的输送方向。第四输送装置和第五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和数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系统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第一检测装置与机械手110信号连接,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物品的位置,机械手110被配置为根据第一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位置信息抓取物品。

第一检测装置可以用于识别料箱130内物品的位置,以辅助机械手110完成抓取物品的动作。第一检测装置可以采用视觉相机组件,包括相机组件、相机支架和显示器等。

第一检测装置还可以用于对分拣后的物品进行确认,并给出物品是否已投递至接收装置10的提示。

第一检测装置还可以监控掉落于支撑板122上的物品的位置,并协助机械手110再次抓取。支撑板122上可以设置压力传感器,以检测是否有物品掉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装置10上设有提示灯,当位于接收装置10上的接收箱体20所要投放的物品已经完成时,提示灯亮,以便第一转送装置50开始将该接收箱体20转送至第二输送装置40上。

下面结合附图1至10对本发明分拣装置和分拣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和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分拣装置包括接收装置10、接收箱体20、第一输送装置30、第二输送装置40、第一转送装置50、第一导向件60、第二转送装置70、第二导向件80和引导件90。

多个接收装置10沿第一方向布置。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沿同一输送线布置,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为第一转送装置50预留运动空间。第一方向与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的输送方向平行且不共线。多个接收装置10位于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之间的空间的侧面。而且,在与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接收装置10与第一输送装置30之间或接收装置10与第二输送装置40之间没有明显的距离,使得第一转送装置50无需在与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发生运动。

第一导向件60布置在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之间,第一转送装置50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导向件60上。第一导向件6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的输送方向相同。

第一转送装置50运动至第一导向件60的第一端时,可以与第一输送装置30实现对接,同时与距离第一输送装置30最近的接收装置10实现对接;第一转送装置50运动至第一导向件60的第二端时,可以与第二输送装置40实现对接,同时与距离第二输送装置40最近的接收装置10实现对接。第一转送装置50在从第一导向件60的第一端向第二端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与其他接收装置10实现对接。

接收装置10、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的输送面位于同一高度。

第二导向件80设置于多个接收装置10的上方,第二转送装置70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二导向件80上。第二转送装置70沿第二导向件80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将物品转送至其中一个接收装置10的目的。

第二导向件8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

引导件90安装于接收箱体20的两侧,引导件90包括用于将物品引导至接收箱体20内的倾斜面。倾斜面相对于竖直面倾斜设置。

如图3所示,第一转送装置50可以沿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的输送方向输送物品,也可以沿与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输送物品。

如图4所示,第一转送装置50包括安装架51、滚筒52和第一输送带53,滚筒52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架51上,滚筒52的输送方向与第一输送装置30的输送方向和第二输送装置40的输送方向相同,第一输送带53可升降地安装于安装架51上,第一输送带53的输送方向与接收装置10的输送方向相同,第一输送带53处于升起状态时,第一输送带53的输送面高于滚筒52的输送面;第一输送带53处于下降状态时,第一输送带53的输送面低于滚筒52的输送面。

第一输送带5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输送带53分别布置在相邻的两个滚筒52之间的间隙中。安装架51可滑动地配合于第一导向件60上。

如图5和图6所示,分别为两种第二转送装置7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第三输送装置100设置于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的正上方,第三输送装置100用于输送料箱130。

如图8和图9所示,分拣系统包括分拣装置、第三输送装置100、机械手110、支撑架120和料箱130。

第三输送装置100设置于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的正上方,接收装置10和第二转送装置70位于第三输送装置100的侧面。支撑架120横跨于第三输送装置100、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之上。支撑架120的宽度大于第三输送装置100、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的宽度,支撑架120的高度大于第三输送装置100、第一输送装置30和第二输送装置40的高度。

如图10所示,支撑架120包括支撑架本体121和安装在支撑架本体121上的支撑板122。机械手110安装在支撑板122上。支撑板122上设有第一通孔123和第二通孔124。机械手110通过第一通孔123伸入到料箱130的内部抓取物品,然后通过第二通孔124将物品分拣至第二转送装置70上。

分拣系统的工作过程为:将空的接收箱体20放置于第一输送装置30上,在第一输送装置30的作用下,空的接收箱体20被输送至靠近第一转送装置50的位置;在第一转送装置50运动至与第一输送装置30对接的位置时,空的接收箱体20被运送至第一转送装置50,然后第一转送装置50沿第一导向件60运动,到达与预设的接收装置10对接的位置;然后,第一转送装置50中的第一输送带53升起,第一转送装置50的输送方向发生改变,从而将空的接收箱体20转送到接收装置10上;接着,第三输送装置100所输送的料箱130到达机械手110的下方,机械手110从料箱130中抓取物品,并将物品移动至第二转送装置70中;第二转送装置70沿第二导向件80运动,到达与预设的接收箱体20对齐的位置,然后第二转送装置70将物品倒进接收箱体20内;接收箱体20接收物品后可以通过第一转送装置50转送至第二输送装置40,通过第二输送装置40将承载有分拣物品的接收箱体20运送至预设位置进行打包发送;而第二转送装置70在将物品倒进接收箱体20上,可以返回至第二通孔124的下方,等待接收下一个被分拣的物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转送装置每次都可以在固定的位置等待机械手投放物品,这样机械手的每次动作的路线都是固定的,而且分拣装置位于第三输送装置的下方,可以尽量缩短机械手的路程,节省机械手的运动时间,从而大大提高分拣效率;而且,由于机械手的运行路径短、时间短,可以降低端拾器因抓取不牢而产生掉货现象的概率,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另外,在一个抓取时间节拍内,第二转送装置的移动、投递和机械手返回、再次抓取新的物品在时间上是重叠的,所以可以缩短单节拍完成时间,提高分拣效率;第三输送装置设置于分拣装置的上方,实现上下双层布置,可以有效提高分拣系统的紧凑性,减小分拣系统的占地空间。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这些修改和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技术分类

0612011470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