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绝缘穿丝板、电场单元及电场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1


绝缘穿丝板、电场单元及电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领域,涉及一种绝缘穿丝板、电场单元及电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受静电除尘电场结构的限制,它的生产方式受限:包括需要用到众多不同种类的零件和绝缘材料,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其次,现有的结构很多地方要为装配零件、绝缘材料留出空间,而这些空间往往没有除尘效果,导致其除尘效率大打折扣。

最后,位置度对电场效率有极大影响,传统的结构、生产工艺难以保证精确的位置度,装配配合精度受限,且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绝缘穿丝板、电场单元、高效电场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场单元,包括第一极部和第二极部,所述第二极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极部内,其中,所述第一极部具有第一框架以及与所述第一框架相连的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极,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极之间的距离是相同,所述第二极部具有第二框架以及与所述第二框架相连的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二极,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极之间的距离是相同,所述第一极和所述第二极均为平板,多个所述第一极和多个所述第二极平行交错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一极与所述第二极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极和所述第二极用于形成电场,所述电场为直流电场,所述第一极与零电位相连,所述第二极与电源正极或负极相连。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极部和所述第二极部均采用一体成型制成,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之间通过绝缘部件进行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极和所述第二极均为金属板。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框架的剖面为矩形、圆形、梯形或椭圆形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一框架的剖面为矩形,所述第一框架为矩形,包括第一上盖板、第一下盖板、第一左侧板和第一右侧板,所述第一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盖板和所述第一下盖板相连,所述第一极包括依次相连的上端部、中部以及下端部,所述第二框架为矩形,包括第二上盖板、第二下盖板、第二左侧板和第二右侧板,所述第二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上盖板和所述第二下盖板相连,所述上端部与所述下端部的宽度均小于所述第一极的中部的宽度,所述第一左侧板与第二左侧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极与所述第二极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所述第一右侧板与第二右侧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极与所述第二极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上盖板的宽度大于所述上端部的宽度,所述第一下盖板的宽度大于所述下端部的宽度,所述第二上盖板、第二下盖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极的宽度,所述第二上盖板位于所述第一上盖板下方时,所述第二上盖板与所述上端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下盖板与所述下端部之间具有间隙。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极的中部两端均设有第一绝缘套,所述第二极的两端均设有第二绝缘套。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绝缘部件包括螺栓、螺母以及绝缘子,所述绝缘子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绝缘穿丝板,用于固定电极丝,包括均匀设有多个与所述电极丝相配的穿丝通孔,所述穿丝通孔的外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环绕所述穿丝通孔布置。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凸起呈圆环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绝缘穿丝板,用于固定电极丝,包括均匀设有多个凹陷,所述凹陷内设有与所述电极丝相配的穿丝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场单元,用于对气体进行电场处理,包括上述的绝缘穿丝板。

在一个示例中,电场单元包括第一极部、第二极部以及绝缘部件,所述第二极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极部内,所述绝缘部件包括螺栓和螺母,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极部与所述第二极部,所述第一极部具有第一框架以及与所述第一框架相连的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极,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极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所述第二极部具有第二框架以及与所述第二框架相连的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二极,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极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所述第一极和所述第二极均为平板,多个所述第一极和多个所述第二极平行交错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一极与所述第二极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其中,所述螺栓头部和螺母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极和/或所述第二极,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极和/或所述第二极且不与穿过的所述第一极和/或所述第二极接触。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极和/或所述第二极上设有用于所述螺栓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螺栓的外径。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极和/或所述第二极上设有用于所述螺栓通过的缺口,所述缺口尺寸大于所述螺栓的外径。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螺栓外径是相同的,或者所述螺栓具有分段的不同大小的外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场装置,包括沿气体流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场单元和第二电场单元,所述第二电场单元为上述的电场单元,其中,所述第二电场单元包括第一极和第二极,所述第一电场单元包括第三极和第四极,第三极和第四极组成电离区,第一极和第二极组成吸附区。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极与零电位相连,所述第二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所述第三极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四极与零电位相连,或者,所述第一极与零电位相连,所述第二极与电源负极相连,所述第三极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四极与零电位相连。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电场单元包括第一极和第二极,所述第一电场单元包括第三极和第四极。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极呈平板状,所述第二极为呈平板状,所述第三极呈丝状,所述第四极呈丝状,或者,所述第三极呈丝状,所述第四极呈细条或板状,或者,所述第三极呈细条或板状,所述第四极呈细条或板状。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三极呈丝状,所述第四极为所述第一极的延伸,所述第三极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四极的中间。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极上设有至少一个尖端,所述第三极为所述尖端。

在一个示例中,包括多个所述第一极、多个所述第二极、多个所述第三极以及多个所述第四极,其中,多个所述第三极和多个所述第四极交错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极和多个所述第二极平行交错间隔设置。

在一个示例中,取决于不同极之间的距离以及所选用的第三极的粗细或尖端所处的位置和数量,所述第一极和所述第二极之间的电压为4.5kv-9kv,所述第三极和所述第四极之间的电压为4.5kv-14kv。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场单元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个所述第一极制作成一体的第一极部,使得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极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

将多个所述第二极制作成一体的第二极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极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

将多个第一极和多个第二极平行交错间隔设置,使得相邻的所述第一极和所述第二极之间形成让所述气体通过以及进行所述电场处理的气体流道,

其中,相邻的所述第一极与所述第二极之间的距离是相同。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极和所述第二极之间的电压为4.5kv-9kv。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极部与所述第二极部均采用一体成型制成。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极部与所述第二极部均采用焊接、装配或铆接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极部与所述第二极部之间通过绝缘部件进行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极部与所述第二极部均分别采用压铸或挤压工艺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场单元,用于对气体进行电场处理,包括第一极部和第二极部,所述第二极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极部内,其中,所述第一极部具有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极,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极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所述第二极部具有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二极,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极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所述第一极和所述第二极均为金属平板,多个所述第一极和多个所述第二极平行交错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一极与所述第二极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所述第一极的至少一端呈尖端和/或所述第二极的至少一端呈尖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极和所述第二极之间形成让所述气体通过以及进行所述电场处理的气体流道,所述第一极的两端呈尖端和/或所述第二极的两端呈尖端,所述尖端沿所述气体流道方向设置。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尖端呈刀刃形。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极部还包括丝状的第三极,平行于所述第一极,所述第三极设置在所述第二极的沿所述气体流道方向的延长线上且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极的中央。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三极位于所述第二极的一端或两端且与所述第二极具有距离。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极和所述第二极用于形成电场,所述电场为直流电场,所述第一极与零电位相连,所述第二极与电源正极或负极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效电场装置,包括沿气体流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场单元和第二电场单元,所述第二电场单元为上述的电场单元,所述第一电场单元为上述的电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电场单元中的第三极位于第二极的一端且靠近所述第二电场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效电场装置,包括沿气体流向依次设置的两个第一电场单元,所述第一电场单元为上述的电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电场单元中的第三极位于第二极的一端且远离另外一个第一电场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电场单元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第一极部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带绝缘套的第一极部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第二极部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带绝缘套的第二极部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电场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绝缘穿丝板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产品实物照片;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电场单元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第一极部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第二极部立体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绝缘穿丝板立体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电场装置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在下文的描述中,出于说明各种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阐述了某些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公开实施例的透彻理解。但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无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细节的情况下来实践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下,与本申请相关联的熟知的装置、结构和技术可能并未详细地示出或描述从而避免不必要地混淆实施例的描述。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提及表示结合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包括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的出现无需全都指相同实施例。另外,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方式组合。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发明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绝缘穿丝板、电场单元及电场装置,用于提高静电装置的颗粒物去除率和净化效果,并同时提高电场生产效率。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场单元,包括用于形成电场的多个第一极和多个第二极,所述第一极和所述第二极均为平板,多个所述第一极和多个所述第二极平行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极和所述第二极之间形成让所述气体通过以及进行所述电场处理的气体流道,多个所述第一极是成一体的,多个所述第二极是成一体的,所述第一极与所述第二极之间的距离是相同。

在一个示例中,一种电场单元包括第一极部和第二极部,所述第二极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极部内,其中,所述第一极部具有第一框架以及与所述第一框架相连的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极,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极之间的距离是相同,所述第二极部具有第二框架以及与所述第二框架相连的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二极,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极之间的距离是相同,所述第一极和所述第二极均为平板,多个所述第一极和多个所述第二极平行交错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一极与所述第二极之间的距离是相同。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极和所述第二极用于形成电场,所述电场为直流电场,所述第一极与零电位相连,所述第二极与电源正极或负极相连。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极部和所述第二极部均采用一体成型制成,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之间通过绝缘部件进行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极和所述第二极均为金属板。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可以采用金属材料,也可以不采用金属材料。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场单元100,包括第一极部10、第二极部20,第一极部10和第二极部20通过至少一个绝缘部件30进行连接,图中绝缘部件30的数量是4个,在其他实施例中,绝缘部件30的数量也可以是6个或8个等等。第一极部10与第二极部20只通过绝缘部件30便可实现连接,所用的绝缘部件30截面积小且数量少,因此两个极部与绝缘部件的接触面积非常小。

如图2所示,第一极部10具有第一框架以及所述第一框架相连的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极15。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框架的剖面为矩形、圆形、梯形或椭圆形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施例中,第一框架为矩形框架,包括第一上盖板11、第一下盖板13、第一左侧板14和第一右侧板12,第一极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上盖板11和第一下盖板13相连,第一极15包括依次相连的上端部151、中部152以及下端部153,中部152具有自由端,该自由端不与上端部151以及下端部153相连,中部152自由端具有中部上端1521和中部下端1522,中部上端1521和中部下端1522不与第一上盖板11和第一下盖板13接触,上端部151与下端部153的宽度均小于第一极的中部152的宽度,实施例中,第一上盖板11、第一下盖板13的宽度与中部152的宽度相同。

如图3所示,中部上端1521和中部下端1522分别设有第一绝缘套1523。

如图4所示,第二极部20具有第二框架以及与第二框架相连的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二极25,第二框架为矩形框架,包括第二上盖板21、第二下盖板23、第二左侧板22和第二右侧板,第二极2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上盖板21和第二下盖板23相连。第二极25不与第二上盖板21和第二下盖板23相连的部分是自由端,具有自由端上端251和自由端下端252。

实施例中,第二上盖板21、第二下盖板23的宽度小于第二极25的宽度。

如图5所示,自由端上端251和自由端下端252分别设有第二绝缘套253。

第二极部2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第一极部10内,实施例中,第二框架位于第一框架内。多个第一极15和多个第二极25均为平板,多个第一极15和多个第二极25平行交错设置,第一极15与第二极25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具有间隙。

其中,第一左侧板14与第二左侧板22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极15与第二极25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第一右侧板与第二右侧板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极15与第二极25之间的距离也是相同。

实施例中,第一极15和第二极25均为金属板,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采用金属板。

第一极15和第二极25之间形成让气体通过以及进行电场处理的气体流道。

在一个示例中,图2所示,第一极15的一端即自由端158或两端呈尖端,该尖端沿气体流道方向设置。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极25的一端即自由端258或两端呈尖端,该尖端沿气体流道方向设置。

在一个示例中,电场单元100中的第一极15的两端呈尖端和/或所述第二极25的两端呈尖端。

较佳地,所述尖端呈刀刃形。

较佳地,所述尖端呈一面刀刃形或两面刀刃形。

第二上盖板21位于第一上盖板11下方时,第二上盖板21与上端部151之间具有间隙,第二下盖板13与下端部153之间具有间隙。

在一个示例中,绝缘部件包括螺栓、螺母以及绝缘子,绝缘子设置在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如在第一左侧板14与第二左侧板22之间或第一右侧板与第二右侧板之间,实施例中的螺栓、螺母以及绝缘子均采用绝缘材料。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极15和第二极25用于形成电场,所述电场为直流电场,第一极15与零电位相连,第二极25与电源正极或负极连接,实施例中,第二极25与电源正极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第二极部20还包括丝状的第三极,平行于第一极15且垂直于气流流向,第三极设置在第二极25的沿所述气体流道方向的延长线上且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极15的中央。

在一个示例中,第三极位于第二极25的一端且与第二极25具有距离,沿气体流动方向,呈现丝、板或板、丝排列顺序。

在一个示例中,第三极位于第二极25的两端且与第二极25具有距离,沿气体流动方向,呈现丝、板、丝排列顺序。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场单元200,包括第一极部和第二极部。实施例中,第一极部包括多个第一极,第二极部包括多个第二极和第三极。实施例中,第三极为电离丝43,第二极部中的第三极电离丝43位于第二极的一端。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极部中的第三极电离丝43位于第二极的两端。

上绝缘穿丝板41、下绝缘穿丝板44分别设置在第一框架的上下两端,第三极电离丝43穿过绝缘套42通过绝缘穿丝板固定在第一框架上。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场装置,包括沿气体流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场单元和第二电场单元,其中,第二电场单元包括第一极和第二极,所述第一电场单元包括第三极和第四极。第三极和第四极组成电离区,第一极和第二极组成吸附区。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极与零电位相连,第二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第三极与电源负极连接,第四极与零电位相连,或者,第一极与零电位相连,第二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第三极与电源正极连接,第四极与零电位相连。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极呈平板状,第二极为呈平板状,第三极呈丝状,第四极呈丝状,或者,第三极呈丝状,第四极呈细条或板状,或者,第三极呈细条或板状,第四极呈细条或板状。

在一个示例中,第三极呈丝状,第四极为第一极的延伸。

在一个示例中,第二极上设有至少一个尖端,第三极为尖端。

在一个示例中,包括多个第一极、多个第二极、多个第三极以及多个第四极,其中,多个第三极和多个第四极交错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极和多个第二极平行交错间隔设置。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9、图10、图11所示,一种电场单元101,包括第一极部110、第二极部120以及至少一个绝缘部件130,第二极部12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第一极部110内,绝缘部件130包括螺栓131和螺母132,用于连接第一极部110与第二极部120,图9中绝缘部件130的数量是4个,在其他实施例中,绝缘部件130的数量也可以是其他数量。

第一极部110具有第一框架以及与第一框架相连的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极115,相邻的两个第一极115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框架为矩形,包括第一上盖板111、第一下盖板113、第一左侧板114和第一右侧板112,第一上盖板111、第一下盖板113上分别设有多个定位通孔1111和通孔1131,第一左侧板114和第一右侧板112上分别设有用于所述螺栓131通过的通孔1141和通孔1121。

第二极部120具有第二框架以及与第二框架相连的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二极125,相邻的两个第二极125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

实施例中的第一极115和第二极125均为平板,多个第一极115和多个第二极125平行交错设置,相邻的第一极115与第二极125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其中,螺栓131的头部和螺母132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极115和/或第二极125,螺栓穿过第一极115和/或第二极125且不与穿过的第一极115和/或第二极125接触。

本实施例中,第一极115上设有用于螺栓131通过的通孔1151,第二极125上设有用于螺栓131通过的通孔1251,通孔1151和通孔1251的内径均大于所述螺栓131的外径,所述螺栓131可穿过这些通孔将第一极部和第二极部连接,螺栓131穿过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后,再穿过一个第一极115和一个第二极125,螺栓131不与穿过的第一极115和第二极125接触。

实施例中,与螺母132配合接触的第一极115或第二极125上的通孔尺寸应当与螺栓131外径相匹配,如图9、图10、图11所示,实施例中,螺母132与第二极125接触,第二极125上通孔1252的尺寸比通孔1251要小,第一框架上的通孔1141和通孔1121的尺寸比通孔1151要小。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极和/或第二极上设有用于所述螺栓通过的缺口,所述缺口尺寸大于所述螺栓的外径。

在一个示例中,螺栓外径是相同的。

在一个示例中,螺栓呈阶梯分段,每段的外径可以是不同的,比如螺栓131在穿过通孔1151和通孔1251处的直径可以变小,这样更不容易出现沿面放电的问题。

实施例中的绝缘螺栓131的长度可以根据电压的需求延长,从而解决绝缘螺栓131过短容易产生沿面放电的问题。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场装置200,包括沿气体流向设置的第一电场单元40和第二电场单元20。

实施例中,第二电场单元包括第一极15和第二极,所述第一电场单元40包括第三极组件和第四极,第三极组件包括如图7所示的上绝缘穿丝板41、下绝缘穿丝板44、第三极电离丝43以及绝缘套42,电离丝43通过绝缘穿丝板固定在第一框架上。外框(第一框架)和内框(第二框架)通过绝缘部件30连接固定。外框的第一上盖板与第一下盖板分别和上绝缘穿丝板41、下绝缘穿丝板44连接固定。第一上盖板与第一下盖板上为绝缘穿丝板预留了定位孔,上下两个定位孔的中心在一直线上且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极15的中心点,实施例中,电离丝43穿过上下两个定位孔后,正好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极15的中间,电离丝43穿过上下绝缘穿丝板的所有小孔完成连接,使得所有的电离丝43均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极15的中间,并将裸露的电离丝43用绝缘材料封住,使其不裸露在空气中。

本实施例中,外框是整体结构,相邻的板与板之间的间距一致;外框和绝缘穿丝板固定连接后,电离丝43通过上下绝缘穿丝板固定,丝与丝之间的间距也保持一致,这样丝与板的间距也能保持高度一致。

绝缘套42安装在第一极15和第二极25的端部,防止其放电过强,产生臭氧。

本实施例中,第四极就是第一极15,第三极43和第一极15组成电离区,第一极15和第二极25组成吸附区,电场通电后,前端丝与板电离空气,使空气中的颗粒带电。后端板与板产生静电场,将带电的颗粒吸附在板上,达到除尘效果。

第一极15和第二极25之间的电压为4.5kv-9kv,第三极43和第四极之间的电压为4.5kv-14kv,第三极与第四极形成的电离区和第一极与第二极形成的吸附区形成了复合电场。第一电场单元和第二电场单元进行耦合,产生比原来更高的吸附能力,显著提高了静电装置的颗粒物去除率和净化效果。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极15和第二极25的自由端的上下端部可以经过加工处理,将端部加工成弧形,降低放电强度,不用装配绝缘套。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极15和第二极25的自由端的上下端部的端部可以涂抹绝缘材料,降低放电强度,不用装配绝缘套。

在一个示例中,增加第一框架与第二极25的自由端的上下端部的端部的距离,增加第二框架与第一极15的自由端的上下端部的端部的距离,不用装配绝缘套。

在一个示例中,电离丝也可以固定在内框(第二框架)上,在相邻第二极的第二框架的上下盖板的中心点上设置定位孔,绝缘穿丝板的凸起与定位孔大小一致,丝通过绝缘穿丝板凸起的中心点将上下两个绝缘穿丝板连接,保持丝与板间距的高度一致,从而取代电离丝、绝缘穿丝板与外框(第一框架)连接的结构。

在一个示例中,电离丝也可以固定在内框(第二框架)上,在第二框架上下盖板与第二极一条直线的位置上打孔,电离丝穿过孔,保持丝与板间距的高度一致,从而取代电离丝、绝缘穿丝板与外框(第一框架)连接的结构。

如图12所示,一种绝缘穿丝板140,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用于固定电极丝,绝缘穿丝板140包括:均匀设置的多个与所述电极丝相配的穿丝通孔141,所述穿丝通孔的外部设有凸起142,所述凸起环绕所述穿丝通孔141布置,实施例中的穿丝通孔141排列呈直线形状,相邻的两个穿丝通孔141的距离为相邻的两个第二极25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的凸起142呈圆环状,该凸起142呈圆环的内径大于穿丝通孔141的直径。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起142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如椭圆形或多边形等。

在一个示例中,一种绝缘穿丝板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包括:均匀设置的多个凹陷,所述凹陷内设有与所述电极丝相配的穿丝通孔。

实施例中的穿丝通孔起定位及固定电极丝的作用,围绕穿丝通孔设置的凹陷或凸起用于增加电极丝和绝缘穿丝板之间的沿面放电距离。

在一个示例中,采用多个绝缘穿丝柱分别设置在上下盖板的定位孔中,从而代替绝缘穿丝板,达到固定电极丝的目的。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3所示的一种电场装置300,用于对气体进行电场处理,包括上述的绝缘穿丝板140、电离丝43,绝缘穿丝板140上的凸起142穿过如图9所示的上下盖板的上的定位孔1111、定位孔1131进行定位,电离丝43通过绝缘穿丝板140固定在电场装置300内。

在一个示例中,电场装置包括多个第一电场单元10和多个第二电场单元20,多个第一电场单元10和所述第二电场单元20分别沿气体流向依次设置,用于进一步提高静电装置的颗粒物去除率和净化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场单元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个所述第一极制作成一体的第一极部,使得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极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

将多个所述第二极制作成一体的第二极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极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

将多个第一极和多个第二极平行交错间隔设置,使得相邻的所述第一极和所述第二极之间形成让所述气体通过以及进行所述电场处理的气体流道,

其中,相邻的所述第一极与所述第二极之间的距离是相同。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极和所述第二极之间的电压为4.5kv-9kv。

在一个示例中,多个所述第一极是成一体的,多个所述第二极是成一体的,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极部与所述第二极部均采用一体成型制成,可以为铸件或拉模制作。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极部与所述第二极部均采用一体成型制成,可以采用压铸或挤压工艺制作。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极部与所述第二极部均采用焊接、装配或铆接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极部与所述第二极部之间通过绝缘部件进行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电场装置包括多个电场单元,多个电场单元沿气体流向依次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电场装置,包括沿气体流向依次设置的电场单元100和电场单元200,其中,电场单元200中的第三极电离丝43位于第二极25的一端且靠近电场单元100,沿气体流动方向,呈现板、丝、板排列顺序。

本实施例提供了另外一种高效电场装置,包括沿气体流向依次设置的两个电场单元200,其中,电场单元200中的第三极电离丝43位于第二极25的一端且远离另外一个电场单元200,即两个第三极电离丝43分别位于两个电场单元200的两端,沿气体流动方向,呈现丝、板、板、丝排列顺序。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产品实物照片。通过实验验证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施例的电场单元、高效电场装置及制作方法,利用整体的电场单元进行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适用于产品的批量生产;整体的电场单元极大降低了无效吸附区域面积,提高了除尘效率;减少了绝缘体的使用,降低了沿面跑电的风险。丝与板的间距都能够保证间距高度一致,电离效果好,不仅可以提高电场除尘性能,还可以提高装配精度,从而生产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进一步地,电极板的刀刃形结构提高了电场除尘性能,提高电场工作效率。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到,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相关技术
  • 电场单元及电场吸附装置以及电场装置
  • 电场单元组件及电场吸附装置以及电场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484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