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加热器、雾化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30


加热器、雾化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本申请引用在先申请(申请号:202210806823.8,申请日:2022年07月08日,发明创造名称:加热器、雾化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器、雾化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雾化器以及电源组件,现有技术中,存在有管状的陶瓷芯雾化器,陶瓷芯雾化器包括多孔加热体以及包裹在多孔加热体外周的导油棉,导油棉吸取储液腔内的烟油再传递给多孔加热体,同时导油棉包裹在多孔加热体的外周也能进一步对多孔加热体的外周提供密封作用,减少漏油。但是在多孔加热体的外周包棉需要进行人工操作,操作难度高,并且包棉的松紧程度存在差异,进而导致不同的雾化器的导油速率存在不均,从而会产生雾化器的雾化性能存在差异。同时,陶瓷芯雾化器需要进行人工包棉,进一步影响雾化器的自动化装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陶瓷芯雾化器的多孔加热体需要进行人工包棉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

储液腔,用于储存液体基质;

多孔导液体,与所述储液腔流体连通以吸收液体基质;

加热元件,结合在所述多孔导液体上,用于雾化被所述多孔导液体吸收的液体基质;

其中,所述多孔导液体构造成具有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多孔液体包括沿其纵向依次布置的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所述第二段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一段以及第二段的壁厚,并且所述第二段的至少部分外表面配置成能够与液体基质直接接触。

上述雾化器中,由于多孔导液体的第二段配置成与液体基质直接接触,不需要经过导油棉传递,因而减少了人工包棉这一步骤,液体基质直接进入多孔导液体的第二段,液体基质的传递速率高,同时与液体基质直接接触的多孔导液体的第二段的壁厚较大,因而能够提升多孔导液体的第二段对液体基质的储存能力,进而减少液体基质的泄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的壁厚大于1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具有容置腔,所述多孔导液体收容在所述容置腔中,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孔,所述孔用于引导所述液体基质进入所述容置腔内从而被所述多孔导液体吸收;其中,所述多孔导液体相对所述支架定位,使得所述孔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多孔导液体的第二段纵向延伸的范围之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孔导液体的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形成第一外台阶面,所述多孔导液体的第二段与第三段之间形成第二外台阶面;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密封元件,所述第一外台阶面或者所述第二外台阶面用于定位所述密封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元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密封元件和第二密封元件,所述第一密封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内壁表面以及所述第三段的外侧表面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内壁表面以及所述第一段的外侧表面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孔导液体的第二段的外侧表面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隔空间,该间隔空间用于液体基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吸液元件,所述吸液元件用于吸收漏液;所述吸液元件靠近或接触所述多孔导液体的底端和/或所述吸液元件靠近或者接触所述多孔导液体的顶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液元件与所述密封元件的至少部分表面以及所述多孔导液体的至少部分表面相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液元件收容于所述容置腔的内部,并且所述吸液元件具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与所述多孔导液体的内腔纵向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支撑件,用于对所述吸液元件以及所述多孔导液体提供纵向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元件和、或所述第二密封元件与所述多孔导液体之间形成换气通道,所述换气通道用于将外部有气流引导至所述储液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元件构造成是透气的并且能够保持液体从而防止液体直接从所述密封元件和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之间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元件采用纤维材料制备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纤维材料不覆盖所述多孔导液体的第二段,或者在所述支架外部通过所述孔不可视所述纤维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孔导液体上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密封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多孔导液体上设置有换气槽,所述换气槽在所述多孔导液体的第一段上延伸,或所述换气槽在所述多孔导液体的第三段上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气槽的一部分延伸至所述多孔导液体的第二段上,从而防止所述第一密封元件或者所述第二密封元件对所述换气槽的该部分形成遮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气槽在所述多孔导液体的第一段或第三段上呈之字形或者S形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孔导液体上设置有凸缘,所述换气槽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凸缘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气槽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段换气槽和第二段换气槽,所述第一段换气槽位于所述凸缘上,所述第二段换气槽设置在所述多孔导液体的第三段上。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雾化器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多孔导液体和结合在所述多孔导液体上的加热元件,所述多孔导液体具有中空的内腔,所述多孔导液体包括沿其纵向依次布置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二段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一段或者所述第三段的壁厚,并且所述第二段的壁厚大于1mm。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上述雾化器以及为所述雾化器提供电力驱动的电源组件。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剖面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爆炸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多孔导液体的立体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组件的剖面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组件去除支架后的立体图;

图7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多孔导液体的立体图;

图8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组件去除支架后的立体图;

图9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组件的剖面图;

图10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水平、竖直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所述的“设置”、“设置于”、“设于”可以是直接设于,也可以是间接设于。

另外,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配置为电力驱动,该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雾化器100以及电源组件200,其中电源组件200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电源组件200为雾化器100提供电力驱动。雾化器100包括用于储存液体基质的储液腔121,以及将液体基质雾化生成气溶胶的雾化组件20。根据雾化器100所雾化的液体基质的不同,气溶胶生成装置被定义为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当液体基质中主要包括雾化助剂、尼古丁提取物、风味组合物中的至少两种时,气溶胶生成装置主要作为电子烟使用,以满足用户对尼古丁的需求。当液体基质中主要包括雾化助剂以及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活性功能组分时,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作为医疗器械使用,用户通过吸食气溶胶生成装置产生的气溶胶从而达到保健作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使用上述两类液体基质,在此不做限定。

雾化器100和电源组件200可配置为两个可拆分的独立组件,两个组件之间可配置为螺纹连接、磁吸连接或者卡扣连接等现有技术中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其中雾化器100配置为可更换的从而补充液体基质,电源组件200配置为可持续使用的。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示例中,参考图1所示,在雾化器100的端部设置有螺纹套131,在电源组件200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槽,两个组件之间进行螺纹连接。并且在雾化器100的连接端部以及电源组件200的连接端部都设置有电连接组件,使得两个组件进行连接之后,两个组件之间进行电连通。在可供选择的其它示例中,雾化器和电源组件可以收容于一个壳体内部,形成一体式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此类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体积较小便于携带。

上述电源组件200可配置为现有技术中的任何形式,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部分不做详细说明。如下部分主要对雾化器100的内部组件结构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大致呈圆柱状的雾化器100,参考图1至图3所示,雾化器100包括壳体,其中壳体可由多个分壳体组合而成,从外部来看,壳体沿其纵向大致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吸嘴11、储液套12以及底座13,吸嘴11与储液套12之间,储液套12与底座13之间分别形成密封连接。

储液套12的内腔的一部分形成储液腔121,用于储存液体基质,在优选的实施中,储液套12采用透明的材料制备,例如透明的塑胶材料或者玻璃,以便于用户能够直接观察到储液套12内部的液体基质的余量情况。

用户在使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过程中,嘴部主要与吸嘴11接触,因而在优选的实施中,吸嘴11采用食品级且质地较软的塑胶材料制备。吸嘴11具有沿其纵向贯通的吸嘴口110,气溶胶经吸嘴口110输出从而被用户吸食。吸嘴10设置在储液套12的一端,吸嘴10与储液套12之间设置有环形的密封套111,密封套111的一部分插入储液套12的内腔中,密封套111的顶端纵向抵接在吸嘴11上。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吸嘴从储液套12的一端拆除,从而导致储液腔121的端部暴露,不利于雾化器的安全使用,吸嘴和储液套12之间还可以设置防拆结构。

底座13设置在储液套12的另一端,底座13优选采用硬质的塑胶材料或者金属材料制备而成。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示例中,底座13采用金属材料制备而成,储液套12与底座13抵接的端部设置有浅口边缘,在底座13与储液套12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密封垫抵接在储液套12的浅口边缘上,从而将储液套12的端部进行密封。底座13的一端与储液套12密封抵接,底座13的另一端设置有螺纹套131,进一步地,底座13具有中空的内腔,在其内腔中设置有电极以及绝缘环。

雾化器100的核心部件为雾化组件20,参考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雾化组件20配置为管状的陶瓷芯雾化组件20,对于圆柱形的雾化器100,管状的陶瓷芯雾化组件20更为适用。该陶瓷雾化组件20包括多孔加热器,该多孔加热器包括多孔导液体21以及与多孔导液体21相结合的加热元件22,其中多孔导液体21与储液腔121之间配置为流体连通,液体基质进入多孔导液体21之后,一部分液体基质储存在多孔导液体21的内部,一部分的液体基质经多孔导液体21传递给加热元件22,并被加热元件22雾化生成气溶胶。

多孔导液体21具有中空的内腔,加热元件22设置在多孔导液体21的内腔中。在其中的一个示例中,加热元件22配置为螺旋状延伸的发热丝,发热丝采用铁铬镍等具有优良电阻特性的金属材料制备而成,发热丝在多孔导液体21成型的过程中嵌入多孔导液体21的内壁中,并且加热元件22大致沿多孔导液体21的纵向螺旋延伸。在可供选择的其它示例中,加热元件22也可以配置为具有网格结构的发热网。

雾化组件20还包括支架23,支架23可由金属材料拉伸形成。支架23具有中空的内腔,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示例中,支架23沿其纵向延伸具有足够的长度,使得支架23贯穿整个储液套12设置,并且支架23的一端插入吸嘴11的内腔中,支架23的另一端插入底座13的内腔中。支架23的外壁上设置有凸缘231,该凸缘231纵向抵靠在储液套12的浅口边缘上,在支架23的凸缘231与储液套12的浅口边缘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该密封圈套设在支架23的外壁上,从而为支架23与储液套12之间提供密封。

支架23沿其纵向大致分为若干个部分,支架23的一部分内腔形成容置腔232,用于收容多孔导液体21,支架23的另一部分内腔形成气流通道,该气流通道与多孔导液体21的内腔之间形成气流连通。其中支架23内部形成的气流通道包括两部分,分别为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16,在底座13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132,该进气口132与进气通道相连通,用于将外部气流引入进气通道内部。出气通道16与吸嘴口110相连通,加热元件22产生气溶胶进入出气通道16,进而经吸嘴口110逸出。在可供选择的其它示例中,支架23形成出气通道16的部分段也可以单独配置为出气管,将出气管连接在支架23的一端即可。

在支架23上设置有孔233,该孔233用于引导储液腔121内部的液体基质进入容置腔232内部,从而提供给多孔导液体21。该孔233设置在支架23的凸缘231的上端,在优选的实施中,在支架23的侧壁上沿其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有一圈孔233,使得储液腔121内部的液体基质能够经多个孔233进入容置腔232内部。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多孔导液体21,该多孔导液体21沿其纵向大致分为三段,依次分别为第一段211、第二段212和第三段213,参考图4所示,其中第二段212的壁厚大于第一段211的壁厚,第二段212的壁厚也大于第三段213的壁厚。其中,多孔导液体21的壁厚定位为沿其径向方向自多孔导液体21的内表面至多孔导液体21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或者厚度。

多孔导液体21收容于容置腔232的内部时,第二段212的外表面直接与液体基质接触。多孔导液体21相对于支架23进行定位之后,支架23上的孔233的位置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纵向延伸的范围之内,因而储液腔121内部的液体基质经孔233进入容置腔232内部之后,能直接供应给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外表面,进一步地,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外表面未被其它部件所包裹,从而液体基质经支架23的孔进入容置腔232的内部之后,液体基质聚集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外周,从而液体基质直接传递给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并经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进一步传递给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段211和第三段213,进而提供给加热元件22。

由于液体基质与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直接接触,因而液体基质传递给多孔导液体21的速率仅由多孔导液体21本身的储液能力以及对液体基质的传递能力决定。而多孔导液体21主要由通过在陶瓷材料中加入造孔剂烧结而成,并进一步模制而成,因而通过控制多孔导液体21的原料以及制备工艺,就能批量制备得到储液以及导液性能一致的多孔导液体21。通过控制多孔导液体21的制备工艺,就能控制批量生产的雾化器100的导液性能,因而上述结构的雾化器100的导液性能的一致性较好。

进一步地,上述多孔导液体21与液体基质直接接触的第二段212的壁厚配置为大于第一段211以及第三段213的壁厚,在相同的孔隙率的条件下,多孔导液体21的壁厚越厚,多孔导液体21储存液体基质的能力越强,因而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相对于第一段211和第三段213能够储存较多的液体基质,因而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外周即使未设置任何密封部件,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本身的储液能力较强,也能够有效提升多孔导液体21本身的防漏性能。

在优选的实施中,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壁厚大于1mm,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最大厚度需要根据雾化器100所需要配置的多孔导液体21的尺寸决定,雾化器100本身的尺寸越大,一般多孔导液体21的尺寸也会越大;储液腔121内部的液体基质的流动性越大,多孔导液体21的壁厚会设置相对较大,以提高多孔导液体21的储液能力减少液体泄漏;而储液腔121内部的液体基质的流动性较差,多孔导液体21的壁厚会相对较小,以降低多孔导液体21本身的传递阻力。因而对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最大壁厚不做具体限定。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示例中,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壁厚为1.5mm,第一段211的壁厚为1mm,第三段213的壁厚为1.4mm。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示例中,参考图4和图5所示,多孔导液体21大致呈规则的圆柱形状,即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段211的内径、第二段212的内径以及第三段213的内径大致相同,因而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相对于第一段211凸出设置,第一段211和第二段212的过渡处形成第一外台阶面214,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相对于第三段213凸出设置,第二段212和第三段213的过渡处形成第二外台阶面215。由于支架23的容置腔232大致呈圆柱形腔体,多孔导液体21外形也大致配置成圆柱形,而上述第一外台阶面214和第二外台阶面215的存在,则有利于将多孔导液体21固定于容置腔232的内部。其中第一外台阶面214和第二外台阶面215除了设置为平面也可以设置为斜面。在可供选择的其它示例中,多孔导液体21也可以设置为具有中空内腔的非规则的圆柱形或者多棱柱形,即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段211的内径、第二段212的内径以及第三段213的内径也可以配置为不同,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

多孔导液体21借助于密封元件固定于容置腔232的内部,参考图5和图6所示,其中密封元件可采用柔性硅胶材料、纤维材料以及热塑性弹性体(TPE)中的至少一种制备而成。

密封元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密封元件31和第二密封元件32,其中第一密封元件31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三段213的外侧表面以及容置腔232的内壁之间,第二密封元件32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段211的外侧表面以及容置腔232的内壁之间,上述第一密封元件31用于密封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三段213的外侧表面与容置腔232的内壁之间的连接缝隙,第二密封元件32用于密封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段211的外侧表面与容置腔232的内壁之间的连接缝隙,从而使得多孔导液体21能够密封固定于容置腔232的内部。

第一密封元件31的外侧表面相对于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外侧表面凸出设置,第二密封元件32的外侧表面相对于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外侧表面凸出设置,第一密封元件31的外侧表面和第二密封元件32的外侧表面与容置腔232的内壁相抵接,使得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外壁表面与容置腔232的内壁表面之间存在间隔空间,该间隔空间进一步用于储存液体基质,从而有利于液体基质快速传递给多孔导液体21。

为了防止储液腔121的内部形成负压,从而阻碍液体基质提供给多孔导液体21,在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元件31和多孔导液体21之间设置有换气通道,或者第二密封元件31和多孔导液体21之间设置有换气通道,由于支架23内设置有气流通道,该换气通道与支架23内部的气流通道相连通,从而能够将气流引入储液腔121内部,防止负压的形成。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元件31和多孔导液体21之间设置有换气通道,在具体的实施中,第一密封元件31采用透气材料制备而成,例如纤维棉材料,由于纤维棉具备疏松的多孔结构,因而能够允许气流通道。将纤维棉材料裁切成片状后包裹缠绕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三段213的外侧表面,或者将纤维棉材料制备成套状体后直接套设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三段213的外侧表面上。同时,纤维棉材料具备吸液能力,因而第一密封元件31采用纤维棉材料,使得第一密封元件31同时具备吸液能力和换气能力,在有效密封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三段213的外侧表面与容置腔232之间缝隙的同时,也能将气流引导至储液腔121的内部。在可供选择的其它示例中,第一密封元件31也可以采用防水透气膜材料制备而成。

第一密封元件31基本覆盖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三段213的外侧表面,第一密封元件31的顶端面抵接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外台阶面215上。同时,由于第一密封元件31的外侧面相对于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外侧面凸出设置,因而经第一密封元件31逸出的气流能经支架23上的孔233进入储液腔121内部。在优选的实施中,第一密封元件31的顶端面靠近孔233设置,有利于将气流引导至储液腔121内部。

可理解的是,在上述示例中,第一密封元件31采用透气材料制备而成,在可供选择的其它示例中,也可以将设置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段211上的第二密封元件32设置为透气部件,即第二密封元件32采用透气材料制备而成,第二密封元件32的顶端面与支架23内部的出气通道16相连通,第二密封元件32的底端面靠近支架23的孔233设置,因而能将出气通道16内部的气流引导至储液腔121内部。

在另外的示例中,为了增加换气通道的换气能力,可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段211或者第三段213上设置换气槽,该换气槽的底部与支架23内部的气流通道相连通,该换气槽的顶部与储液腔121气流连通,从而气流可进一步通过设置在多孔导液体21上的换气槽进入储液腔121内部。

进一步地,当第一密封元件31配置为换气部件,第二密封元件32可采用柔性的硅胶材料制备,第二密封元件32大致配置为密封套的形式,第二密封元件32对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段211的外侧面以及多孔导液体21的顶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包裹,从而能够有效密封多孔导液体21与支架23的连接处的缝隙,防止液体基质泄漏。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元件31采用透气的纤维棉材料制备,第二密封元件32采用硅胶材料制备而成,多孔导液体21的顶端通过第二密封元件32抵接在容置腔232的内壁上。

在容置腔232的内部还设置有支撑件33从而对多孔导液体21的下端形成纵向支撑,支撑件33可采用硬质的塑胶材料或者金属材料制备而成,支撑件33上设置有通气孔331,该通气孔331与支架23内部的气流通道相连通。将多孔导液体21安装于容置腔232的内部之后,将上述支撑件33铆接于支架23的容置腔232的底部,使得支撑件33能够对多孔导液体21进行支撑。在底座13的一端设置有收容腔,上述雾化组件的底端部分收容于该收容腔的内部,并且加热元件22两端连接的导电引线与底座13内部的螺纹电极电连接。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中,在支撑件33的上端还设置有吸液元件34,吸液元件34采用具有吸液和储液能力的纤维棉材料或者海绵制备而成,该吸液元件34的顶端面与第一密封元件31的底端面以及多孔导液体21的底端面相接触,从而能够有效吸收自第一密封元件31和多孔导液体21的底端面上溢流的液体,有效提升雾化器100的防漏性能。吸液元件34大致配置成环形,在吸液元件34上设置有透气孔341,该透气孔341连通支撑件33上的通气孔331以及多孔导液体21的内腔,从而将气流引入多孔导液体21的内腔中。在优选的实施中,该透气孔341的尺寸配置成与多孔导液体21的内径尺寸大致相同,从而在优化雾化器100的防漏性能的同时优化雾化器100的吸阻。

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的多孔导液体21的结构,参考图7至图10所示,与上述示例不同的是,第一密封元件31和第二密封元件32均采用柔性硅胶材料制备而成。为了方便将第一密封元件31固定在多孔导液体21上,在多孔导液体21上设置凸缘216,其中第三段213设置在该凸缘216以及第二段212之间,该凸缘216有利于固定第一密封元件31。具体地,如果第一密封元件32配置为常规的套筒状,不具备凸沿,则第一密封元件32容易滑脱,不利于对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三段213的外侧表面以及容置腔232的内壁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通过在第一密封元件32上设置凸沿,并将第一密封元件32的凸沿固定于多孔导液体21的凸缘216的顶端面上,则有利于第一密封元件32相对于多孔导液体21保持固定。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示例中,第一密封元件31和多孔导液体21之间设置有换气通道,该换气通道可以配置为在多孔导液体21上设置有换气槽40,该换气槽40自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三段213的底端延伸至多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上,由于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的外侧表面未被密封部件所包裹,因而通过该换气槽40可将支架23的进气通道内部的气流引导至储液腔121内部。

进一步参考图7所示,该换气槽40大致包括三部分,分别为相互连通的第一段换气槽41、第二段换气槽42以及第三段换气槽43,其中,第一段换气槽41设置在多孔导液体21的凸缘216上,第一段换气槽41在多孔导液体21的凸缘216上大致呈之字形或者S形或者螺旋形纵向延伸,上述第一段换气槽41的设置方式有利于防漏。第一段换气槽41的起始端位于多孔导液体21的底端面,第一段换气槽41的终端配置为设置在多孔导液体21的凸缘216顶端处的缺口411,该缺口411大致沿多孔导液体21横向延伸。

第二段换气槽42设置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三段213上,第二段换气槽42大致沿着多孔导液体21纵向延伸,并且第二段换气槽42与第一段换气槽41错开设置,第二段换气槽42与第一段换气槽41通过缺口411相连通,第二段换气槽42和第一段换气槽41汇合形成纵横交错的气流流向,能够有效防止液体基质通过换气槽40泄漏。

第三段换气槽43设置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上,第三段换气槽43形成换气通道的气流出口,由于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未被密封部件所包裹,因而第三段换气槽43配置为设置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二段212上的一个凹点即可,气流经第一段换气槽41、第二段换气槽42引导并经第三段换气槽43进入储液腔121的内部。

上述示例中,以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三段213上设置换气槽40为例对换气槽40的具体设置形式进行说明,上述换气槽结构也可以设置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段211段上,通过在多孔导液体21的第一段211段上设置换气槽,该换气槽的起始端与进气通道相连通,该换气槽的末端与储液腔121相连通,从而将气流引导至储液腔121内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换气槽结构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密封元件31或者第二密封元件32上,但是由于第一密封元件31和第二密封元件32采用柔性硅胶材料制备,因而换气槽结构设置在柔性硅胶密封部件上,容易造成换气槽的局部因被挤压后而封堵,从而影响换气效果,而通过在多孔导液体21上设置换气槽40,由于多孔导液体21采用硬质的陶瓷材料制备而成,通过在多孔导液体21成型的过程中设置上述换气槽40结构也相对容易,同时在多孔导液体21上设置换气槽40换气效果相对稳定,因而有利于提升雾化器整体的导液能力和防漏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无源蒸汽系统能量闭环多功能测试台及控制逻辑
  • 有源无源混联闭环控制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6559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