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提高压铸件降温效果的模具油路组件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8:50


一种提高压铸件降温效果的模具油路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模具油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压铸件降温效果的模具油路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减震器上有很多零件装配是用旋铆工艺的,一般旋铆部位是在模具的深腔,模具在生产压铸件的过程中,由于模具内部温度对于成型的压铸件的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固常常会配备油路组件,利用油路传递温度至模具内部深处,使模具内部较低温度处升温,进而以方便模具有一个稳定的加工制造温度。

在模具油路传递温度时,利用油路将温度传递至模具深处,使模具深处较低温度处升温,以确保模具生产的压铸件,相较于深处低温外部高温的模具,压铸件的性能更好,但由于油路为管路设计,经过模具内深处时,常常存在着传递温度效率较低的问题,无法及时的将热量经过油路组件传递至模具深处,现采用导热效果更好的温皿,使皿内开设双腔,腔底相连通,油经过管路输送至皿双腔中循环,再回流至管路中,让更薄的温皿,快速加热升温,快速将热量传递至模具深处,以提高模具深处温度,让模具内外温差小,进而提高模具所成型的压铸件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压铸件降温效果的模具油路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模具油路传递温度时,利用油路将温度传递至模具深处,使模具深处较低温度处升温,以确保模具生产的压铸件,相较于深处低温外部高温的模具,压铸件的性能更好,但由于油路为管路设计,经过模具内深处时,常常存在着传递温度效率较低的问题,无法及时的将热量经过油路组件传递至模具深处,现采用导热效果更好的温皿,使皿内开设双腔,腔底相连通,油经过管路输送至皿双腔中循环,再回流至管路中,让更薄的温皿,快速加热升温,快速将热量传递至模具深处,以提高模具深处温度,让模具内外温差小,进而提高模具所成型的压铸件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压铸件降温效果的模具油路组件,包括模具,所述模具的内部开设有油道,且油道的内侧安装有连管口,所述连管口的底部安置有分管,且分管的侧端安装有横管,所述横管的底部安置有竖管,且竖管的侧端壁开设有管侧槽,所述管侧槽的内侧安装有内贴机构,所述竖管的底部安置有底管,且底管的侧端安置有温润机构,所述导热片的内部开设有片道,所述隔板的底部穿设有底口,所述竖管的端壁开设有管连孔。

优选的,所述内贴机构包括贴套和套腔,且贴套的内部开设有套腔。

优选的,所述贴套为橡胶材质,且贴套通过管侧槽与竖管相卡接。

优选的,所述管连孔关于竖管的竖直方向呈等距离分布,且管连孔与管侧槽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分管与连管口、横管均相连通,且横管与竖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竖管与底管相连通,且底管与温皿相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温润机构包括温皿、片道、内流腔、隔板、底口、外口和导热片,所述温皿的内部开设有内流腔,且内流腔的内部安装有隔板,所述温皿的侧端壁开设有外口,且外口的内侧安置有导热片。

优选的,所述片道、内流腔相连通,且导热片的数量与片道的数量相同,同时隔板与温皿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导热片以及片道均关于温皿的端壁呈等距离分布,同时温皿与导热片相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贴套的套腔可填充活性炭粉,赋予贴套吸湿效果,再将贴套卡入管侧槽内,使附有简单吸湿效果的贴套,对竖管端壁干燥防护,在使用时让竖管端壁,简单防潮,更加耐腐蚀。

2、本发明通过两个连管口可分别接入油的进出管,其中连管口、分管、横管、竖管设置有两组,油液经过其中一组的连管口入分管,沿分管、横管、竖管,流入底管,再经过温皿的两个内流腔循环,回流至底管内,最后从另一组底管、竖管、横管、分管、连管口回流至油路出口管处。

3、本发明通过导热片内的片道在流入油液时,可以快速升温导热片,同时油液进入内流腔内后,可以快速升温温皿,温皿则快速升温压铸模具,使模具内深处的低温区域快速升温,降低模具内外温度差,降低模具温差对压铸件的影响,两个内流腔通过隔板隔开,并经底口相连通的,以便于油液经过底管流入其中一个内流腔,再经过底口流入另一个内流腔,最后再回流至底管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提高压铸件降温效果的模具油路组件的模具和油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提高压铸件降温效果的模具油路组件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提高压铸件降温效果的模具油路组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提高压铸件降温效果的模具油路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提高压铸件降温效果的模具油路组件的内贴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提高压铸件降温效果的模具油路组件的管连孔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提高压铸件降温效果的模具油路组件的底管和温润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提高压铸件降温效果的模具油路组件的温润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提高压铸件降温效果的模具油路组件的温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具;2、油道;3、连管口;4、分管;5、横管;6、竖管;7、管侧槽;8、内贴机构;9、贴套;10、套腔;11、底管;12、温润机构;13、温皿;14、片道;15、内流腔;16、隔板;17、底口;18、外口;19、导热片;20、管连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提高压铸件降温效果的模具油路组件,包括模具1,模具1的内部开设有油道2,且油道2的内侧安装有连管口3,连管口3的底部安置有分管4,且分管4的侧端安装有横管5,横管5的底部安置有竖管6,且竖管6的侧端壁开设有管侧槽7,管侧槽7的内侧安装有内贴机构8,竖管6的底部安置有底管11,且底管11的侧端安置有温润机构12,导热片19的内部开设有片道14,隔板16的底部穿设有底口17,竖管6的端壁开设有管连孔20;

内贴机构8包括贴套9和套腔10,且贴套9的内部开设有套腔10,贴套9为橡胶材质,且贴套9通过管侧槽7与竖管6相卡接,管连孔20关于竖管6的竖直方向呈等距离分布,且管连孔20与管侧槽7相连通,通过贴套9的套腔10可填充活性炭粉,赋予贴套9吸湿效果,再将贴套9卡入管侧槽7内,使附有简单吸湿效果的贴套9,对竖管6端壁干燥防护,在使用时让竖管6端壁,简单防潮,更加耐腐蚀;

分管4与连管口3、横管5均相连通,且横管5与竖管6相连通,竖管6与底管11相连通,且底管11与温皿13相固定连接,通过两个连管口3可分别接入油的进出管,其中连管口3、分管4、横管5、竖管6设置有两组,油液经过其中一组的连管口3入分管4,沿分管4、横管5、竖管6,流入底管11,再经过温皿13的两个内流腔15循环,回流至底管11内,最后从另一组底管11、竖管6、横管5、分管4、连管口3回流至油路出口管处;

温润机构12包括温皿13、片道14、内流腔15、隔板16、底口17、外口18和导热片19,温皿13的内部开设有内流腔15,且内流腔15的内部安装有隔板16,温皿13的侧端壁开设有外口18,且外口18的内侧安置有导热片19,片道14、内流腔15相连通,且导热片19的数量与片道14的数量相同,同时隔板16与温皿13相固定,导热片19以及片道14均关于温皿13的端壁呈等距离分布,同时温皿13与导热片19相固定,通过导热片19内的片道14在流入油液时,可以快速升温导热片19,同时油液进入内流腔15内后,可以快速升温温皿13,温皿13则快速升温压铸模具,使模具内深处的低温区域快速升温,降低模具内外温度差,降低模具温差对压铸件的影响,两个内流腔15通过隔板16隔开,并经底口17相连通的,以便于油液经过底管11流入其中一个内流腔15,再经过底口17流入另一个内流腔15,最后再回流至底管11中。

综上,该提高压铸件降温效果的模具油路组件,使用时,通过贴套9的套腔10可填充活性炭粉,赋予贴套9吸湿效果,再将贴套9卡入管侧槽7内,使附有简单吸湿效果的贴套9,对竖管6端壁干燥防护,在使用时让竖管6端壁,简单防潮,更加耐腐蚀,通过两个连管口3可分别接入油的进出管,其中连管口3、分管4、横管5、竖管6设置有两组,油液经过其中一组的连管口3入分管4,沿分管4、横管5、竖管6,流入底管11,再经过温皿13的两个内流腔15循环,回流至底管11内,最后从另一组底管11、竖管6、横管5、分管4、连管口3回流至油路出口管处,通过导热片19内的片道14在流入油液时,可以快速升温导热片19,同时油液进入内流腔15内后,可以快速升温温皿13,温皿13则快速升温压铸模具,使模具内深处的低温区域快速升温,降低模具内外温度差,降低模具温差对压铸件的影响,两个内流腔15通过隔板16隔开,并经底口17相连通的,以便于油液经过底管11流入其中一个内流腔15,再经过底口17流入另一个内流腔15,最后再回流至底管11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591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