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6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终端在接入小区后,会收到小区级别的时分双工(TDD,TimeDivision Duplexing)上行下行配置,或者称作TDD帧结构配置,然而,该配置无法实现为终端配置全双工模式下的上下行传输情况,即无法实现在同一时隙,同一个小区内部部分频域资源上发送,部分频域资源上接收的配置,或者无法实现同样时隙,同样频域资源上同时收发的配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相关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接收基站下发的第一配置;所述第一配置包括应用于第一子带资源的至少一种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

所述终端还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表征小区级别的TDD上行下行配置。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为第二子带资源应用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所述第二子带资源表征小区内除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之外的子带资源。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子带资源包括小区级别的子带资源或终端级别的子带资源。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位于部分带宽(BWP,BandWidth Part)内;或者,

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位于BWP外。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配置还包括时隙偏移值;所述时隙偏移值表征所述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的周期起始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的周期起始位置的时隙偏移。

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基站下发的第一配置,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系统消息或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令下发的所述第一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配置还包括所述第一子带资源关联的至少一个第一BWP;其中,

当所述终端的激活BWP为第一BWP时,所述终端为所述第一子带资源应用所述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为所述第一BWP应用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与所述第一BWP的频域资源重合。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

向终端下发第一配置;所述第一配置包括应用于第一子带资源的至少一种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其中,

所述基站还向所述终端下发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表征小区级别的TDD上行下行配置。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为第二子带资源应用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所述第二子带资源表征小区内除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之外的子带资源。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子带资源包括小区级别的子带资源或终端级别的子带资源。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位于BWP内;或者,

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位于BWP外。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配置还包括时隙偏移值;所述时隙偏移值表征所述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的周期起始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的周期起始位置的时隙偏移。

上述方案中,所述向终端下发第一配置,包括:

通过系统消息或RRC信令向所述终端下发所述第一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配置还包括所述第一子带资源关联的至少一个第一BWP;其中,

当所述终端的激活BWP为第一BWP时,所述终端为所述第一子带资源应用所述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为所述第一BWP应用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与所述第一BWP的频域资源重合。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资源配置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下发的第一配置;所述第一配置包括应用于第一子带资源的至少一种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

所述终端还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表征小区级别的TDD上行下行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资源配置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下发第一配置;所述第一配置包括应用于第一子带资源的至少一种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其中,

所述基站还向所述终端下发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表征小区级别的TDD上行下行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第一处理器及第一通信接口;其中,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用于接收基站下发的第一配置;所述第一配置包括应用于第一子带资源的至少一种第一上行下行配置;其中,

所述终端还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表征小区级别的TDD上行下行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第二处理器及第二通信接口;其中,

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向终端下发第一配置;所述第一配置包括应用于第一子带资源的至少一种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其中,

所述基站还向所述终端下发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表征小区级别的TDD上行下行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终端侧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第二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基站侧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终端侧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上述基站侧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的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中,终端接收基站下发的第一配置;所述第一配置包括应用于第一子带资源的至少一种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此外,所述终端还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表征小区级别的上行下行配置。这样,终端配置有不同的TDD上行下行配置,对应不同的子带资源,基于此,基站可以在一个TDD载波的不同子带上同时进行上行和下行传输,由此提高了用户的上行覆盖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小区级别的TDD上行下行配置示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资源配置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资源配置示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资源配置示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三种资源配置示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第四种资源配置示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五种资源配置示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资源配置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资源配置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资源配置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基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TDD传输模式中,上下行工作在相同的频率上,上下行时分复用,无论上行还是下行都无法获得连续的传输机会。考虑到终端的发射功率较小,因此在宏网部署中上行时隙分配较少,由此限制了上行的传输机会,导致边缘用户的传输速率受限。随着物联网场景下数据采集、监控、在线游戏等各类业务对上行速率要求的提高,需要进一步提升上行速率,且随着高清视频通话、扩展现实(XR,Extended Reality)等业务类别的提出,也对业务时延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终端的上行覆盖性能,降低业务时延,提升上行速率。

全双工技术通过在TDD频带上使能同一时刻的上下行传输,降低了传输时延,提升了频谱效率。现阶段主要发展的全双工技术包括子带全双工(Sub-band wise fullduplex)和完全的同频全双工(Frequency fully overlapped full duplex)。子带全双工技术中,下一代基站(gNB,the next generation NodeB)可以使用不同的子带在同一时刻进行上下行的传输,而终端不需要支持同时刻的传输,仍然是半双工的终端。完全的同频全双工技术中,gNB可以在相同的频率资源上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终端可以只具备半双工的能力。全双工技术对终端和基站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支持上述子带全双工和同频全双工的全双工技术,需要对TDD帧结构的配置方式进行增强设计。相关技术中,终端在接入小区之后,会在系统信息块(SIB,System Information Block)1消息中收到TDD-UL-DL-ConfigComm,该配置信息是小区级别的配置信息,适用于所有终端,且规定了TDD帧结构的周期长度及周期内上下行的时隙分布情况。对于小区级别的TDD帧结构配置,配置的上下行传输方向在一个周期内以下行传输为始,以上行传输为终,下行和上行中间未配置的时域资源为灵活(flexible)资源。除了小区级别的TDD帧结构配置,还存在终端专属的TDD帧结构配置,即通过在servingcellconfig中配置tdd-UL-DL-ConfigurationDedicated,进一步配置灵活时隙的上下行。然而,上述TDD帧结构配置无法在一个TDD载波内实现上下行的同时传输,限制了配置的灵活性,不利于时延和上行覆盖性能的提升。这里如果能够配置同时隙的上行和下行传输,则对于一些上行传输需求较多的业务,上行传输可以在每个时隙出现,从而降低时延。另外,也可以利用连续的上行资源进行重复传输,提升上行覆盖。

基于此,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终端接收基站下发的第一配置;所述第一配置包括应用于第一子带资源的至少一种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此外,所述终端还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表征小区级别的TDD上行下行配置。这样,终端配置有不同的TDD上行下行配置,对应不同的子带资源,基于此,基站可以在一个TDD载波的不同子带上同时进行上行和下行传输,由此提高了用户的上行覆盖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首先,对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TDD上行下行配置进行说明:首先,5G的上行下行配置支持更多种上下行切换周期,包括0.5ms、1ms、2ms、5ms和10ms的半静态上下行切换周期,并额外支持0.625ms(适用于120kHz子载波间隔)、1.25ms(适用于60kHz和120kHz的子载波间隔)及2.5ms(适用于30kHz、60kHz和120kHz的子载波间隔)的上下行切换周期。终端在SIB1消息中收到TDD-UL-DL-ConfigComm中,配置参数包括上下行切换周期、参考子载波间隔以及上下行传输配置。其中,上下行切换周期的取值为{0.5,0.625,1,1.25,2,2.5,5,10}ms。参考子载波间隔的取值,对于6GHz以下频段,取值范围为15kHz、30kHz或60kHz;对于6GHz以上频段,取值为60kHz或120kHz。基于配置的参考子载波间隔和上下行切换周期,可以确定每个周期内包含的时隙个数,进一步地,基于上下行传输配置,可以确定上下行切换周期内的下行和上行的传输比例。上下行传输配置,具体包括上下行传输时隙配置和符号配置,通过x1、y1、x2和y2这4个参数进行指示。以图1为例,参考子载波间隔为30kHz,上下行周期为5ms,那么可以确定出每个周期内包含了10个时隙。x1=3,x2=5,y1=2,y2=6,对应前三个时隙为全下行时隙,最后两个时隙为全上行时隙,时隙3的前5个符号为下行,表示为D,时隙7的最后6个符号为上行,表示为U,中间的时隙和符号为灵活时隙和灵活符号,表示为F。

为了进一步提升终端的上行覆盖性能,降低业务时延,提升上行速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应用于终端。参照图2,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接收基站下发的第一配置。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包括应用于第一子带资源的至少一种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并且,所述终端还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表征小区级别的TDD上行下行配置。

如前文所述,相关技术中,终端在接入小区之后会在SIB 1消息中收到小区级别的TDD上行下行配置,即这里的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在此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还向终端下发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有别于小区级别的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应用于第一子带资源。这里,所述第一子带资源包括小区级别的子带资源或终端级别的子带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时,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与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可以由基站通过不同的配置消息下发,也可以由基站将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与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封装在同一配置消息中下发。

考虑到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版本17(R17,Release 17)中引入了多播和广播业务(MBS,Multicast and BroadcastService),并定义了公共频率资源(CFR,Common Frequency Resource)的概念。CFR对应BWP内的一段连续的公共资源块(CRB,Common Resource Blocks),终端只在CFR定义的频域资源范围内接收广播业务。因此,实际应用时,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可以理解为CFR级别的TDD上行下行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基站下发的第一配置,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系统消息或RRC信令下发的所述第一配置。

其中,系统消息可以包括SIB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为第二子带资源应用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所述第二子带资源表征小区内除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之外的子带资源。举例来说,子带资源为一段连续的频域资源,例如第二子带资源可以是BWP,即除第一子带资源应用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之外,其余与第一子带资源存在资源重合或者不存在资源重合的BWP上均应用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这样,便可实现基站在一个TDD载波的不同子带上同时进行上行和下行传输。

实际应用时,第一配置可以在终端初始接入小区的阶段下发,也可以由基站为处于连接态的终端下发。

在终端初始接入小区前,基站为终端配置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这样,结合小区级别的TDD上行下行配置及终端级别的TDD上行下行配置,可以实现在初始接入阶段的子带全双工配置和完全的同频全双工配置。示例性地,在SIB 1消息中配置TDD-UL-DL-ConfigCommon,得到小区级别的TDD上行下行配置,在SIB消息中同时配置CFR及CFR对应的TDD-UL-DL-CFR,得到CFR级别的TDD上行下行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位于BWP内;或者,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位于BWP外。

其中,BWP可以为初始DL/UL BWP或者非初始BWP,包括RRC配置的BWP。

示例性地,在终端初始接入小区前,基站为终端配置小区级别的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为“DDDFU”,基站为终端配置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为“UUUUU”,其中,“D”代表下行资源,“U”代表上行资源,“F”代表灵活资源。参见图3示出的配置方式,第一子带资源位于初始的上行/下行BWP(initial DL/UL BWP)内,由于初始上行/下行BWP应用小区级别的TDD上下行配置,第一子带资源应用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因此在相同的时隙上,不同的频域位置上会出现不同的传输方向,如前3个时隙,第一子带资源为上行传输,除第一子带资源外的初始上行/下行BWP的其他资源为下行传输。参见图4示出的配置方式,第一子带资源位于initial DL/UL BWP外。通过上述配置方式,可以降低终端等待上行时隙的时间,提升随机接入速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与所述第一BWP的频域资源重合。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第一子带资源可以位于第一BWP内部,也可以位于第一BWP外部,还可以与第一BWP完全重合,从而可以实现支持同时同频上行下行传输的配置。

参见图5示例,基站为终端配置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为“DDDFU”,基站为终端配置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为“UUUUD”,通过配置第一子带资源与初始BWP的带宽相同,可以实现完全的同时同频全双工。

如前文所述,一个周期内的TDD上行下行配置以下行传输为始,以上行传输为终,也就是只支持TDD上行下行配置的起始为“D”,结尾为“U”的配置方式,因此,实际应用时,当TDD上行下行配置中同时存在上行资源和下行资源时,还需要引入时隙偏移。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还包括时隙偏移值;所述时隙偏移值表征所述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的周期起始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的周期起始位置的时隙偏移。

例如,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为“DUUUU”,再配置一个时隙偏移值4,这样,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周期的起始位置相对于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周期的起始位置向后偏移4个时隙。即如果配置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为“DDFUU”,则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的周期起始时隙D与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周期内的第4个时隙即U是对齐的。

进一步地,参见图6示例,在终端初始接入小区前,基站为终端配置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为“DFFFU”,基站为终端配置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为“FFFFU”,且第一子带资源位于initial DL/UL BWP内,此时,由于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使用灵活时隙配置,因此不需要额外配置时隙偏移值,就可以实现初始BWP的TDD上行下行配置周期的第一个时隙是下行传输,第一子带资源内的灵活时隙通过基站调度的方式调度上行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还包括所述第一子带资源关联的至少一个第一BWP;其中,当所述终端的激活BWP为第一BWP时,所述终端为所述第一子带资源应用所述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为所述第一BWP应用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

例如,对于一个第一子带资源,配置了两个第一BWP,分别为第一BWP A,第一BWPB,由于终端同一时刻只能激活一个BWP,当终端的激活BWP为A时,终端同时为BWP A应用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为第一子带资源应用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当终端的激活BWP为B时,终端同时为BWP B应用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为第一子带资源应用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此外,对于配置多个第一子带资源的情况,参见图7示例,示例了配置两个第一子带资源的情况,分别对应第一子带资源C和D。以终端处于连接态时为例,对应于第一BWP,第一子带资源C的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只有下行资源,即“DDDDD”,第一子带资源D的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只有上行资源,为“UUUUU”,当终端的激活BWP为第一BWP时,终端为第一子带资源C应用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DDDDD”,为第一子带资源D应用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UUUUU”,为第一BWP应用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

实际应用时,这样的配置不仅能支持不能同时收发的终端,也支持能够同时收发的终端。对于不能同时收发的终端,服从基站调度,以确定在当前时隙工作在上行资源部分还是工作在下行资源部分。此外,由于不能同时收发的终端不需要识别CFR,而是服务基站调度,因此,如果CFR部分的资源需要避免这部分终端的干扰,可以配置速率匹配模式(ratematch pattern),避免对上行部分的干扰。

对应于本申请实施例终端侧的资源配置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应用于基站。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801:向终端下发第一配置。

所述第一配置包括应用于第一子带资源的至少一种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此外,所述基站还向所述终端下发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表征小区级别的TDD上行下行配置。

如前文所述,相关技术中,终端在接入小区之后会在SIB 1消息中收到小区级别的TDD上行下行配置,即这里的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在此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还向终端下发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有别于小区级别的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应用于第一子带资源。这里,所述第一子带资源包括小区级别的子带资源或终端级别的子带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时,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与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可以由基站通过不同的配置消息下发,也可以由基站将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与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封装在同一配置消息中下发。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为第二子带资源应用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所述第二子带资源表征小区内除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之外的子带资源。举例来说,子带资源为一段连续的频域资源,例如第二子带资源可以是BWP,即除第一子带资源应用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之外,其余与第一子带资源存在资源重合或者不存在资源重合的BWP上均应用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这样,便可实现基站在一个TDD载波的不同子带上同时进行上行和下行传输。

实际应用时,第一配置可以在终端初始接入小区的阶段下发,也可以由基站为处于连接态的终端下发。

在终端初始接入小区前,基站为终端配置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这样,结合小区级别的TDD帧上行下行配置及终端级别的TDD上行下行配置,可以实现在初始接入阶段的子带全双工配置和完全的同频全双工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带资源包括小区级别的子带资源或终端级别的子带资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位于BWP内;或者,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位于BWP外。

其中,BWP可以为初始DL/UL BWP或者非初始BWP,包括RRC配置的BWP。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还包括时隙偏移值;所述时隙偏移值表征所述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的周期起始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的周期起始位置的时隙偏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向终端下发第一配置,包括:

通过系统消息或RRC信令向所述终端下发所述第一配置。

其中,系统消息可以包括SIB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还包括所述第一子带资源关联的至少一个第一BWP;其中,

当所述终端的激活BWP为第一BWP时,所述终端为所述第一子带资源应用所述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为所述第一BWP应用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

如前文所述,一个周期内的TDD上行下行配置以下行传输为始,以上行传输为终,也就是只支持TDD上行下行配置的起始为“D”,结尾为“U”的配置方式,因此,实际应用时,当TDD上行下行配置中同时存在上行资源和下行资源时,还需要引入时隙偏移。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与所述第一BWP的频域资源重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接收基站下发的第一配置;所述第一配置包括应用于第一子带资源的至少一种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此外,所述终端还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表征小区级别的TDD上行下行配置。这样,终端配置有不同的TDD上行下行配置,对应不同的子带资源,基于此,基站可以在一个TDD载波的不同子带上同时进行上行和下行传输,由此提高了用户的上行覆盖性能,有效地降低了业务时延。

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终端侧的资源配置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资源配置装置,设置在终端上,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901,用于接收基站下发的第一配置;所述第一配置包括应用于第一子带资源的至少一种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其中,

所述终端还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表征小区级别的TDD上行下行配置。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为第二子带资源应用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所述第二子带资源表征小区内除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之外的子带资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带资源包括小区级别的子带资源或终端级别的子带资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位于BWP内;或者,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位于BWP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还包括时隙偏移值;所述时隙偏移值表征所述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的周期起始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的周期起始位置的时隙偏移。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接收单元901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系统消息或RRC信令下发的所述第一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还包括所述第一子带资源关联的至少一个第一BWP;其中,

当所述终端的激活BWP为第一BWP时,所述终端为所述第一子带资源应用所述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为所述第一BWP应用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与所述第一BWP的频域资源重合。

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一接收单元901可由资源配置装置中的通信接口实现。

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基站侧的资源配置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资源配置装置,设置在基站上,如图10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1001,用于向终端下发第一配置;所述第一配置包括应用于第一子带资源的至少一种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其中,

所述基站还向所述终端下发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表征小区级别的TDD上行下行配置。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为第二子带资源应用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所述第二子带资源表征小区内除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之外的子带资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带资源包括小区级别的子带资源或终端级别的子带资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位于BWP内;或者,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位于BWP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还包括时隙偏移值;所述时隙偏移值表征所述第一TDD行下行配置的周期起始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二TDD行下行配置的周期起始位置的时隙偏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001,用于通过系统消息或RRC信令向所述终端下发所述第一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还包括所述第一子带资源关联的至少一个第一BWP;其中,

当所述终端的激活BWP为第一BWP时,所述终端为所述第一子带资源应用所述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为所述第一BWP应用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与所述第一BWP的频域资源重合。

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001可由资源配置装置中的通信接口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资源配置装置在进行资源配置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资源配置装置与资源配置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程序模块的硬件实现,且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终端侧的资源配置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如图11所示,终端1100包括:

第一通信接口1101,能够与其他网络节点进行信息交互;

第一处理器1102,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1101连接,以实现与其他网络节点进行信息交互,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终端侧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而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第一存储器1103上。

具体地,所述第一通信接口1101,用于接收基站下发的第一配置;所述第一配置包括应用于第一子带资源的至少一种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其中,

所述终端还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表征小区级别的TDD上行下行配置。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为第二子带资源应用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所述第二子带资源表征小区内除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之外的子带资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带资源包括小区级别的子带资源或终端级别的子带资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位于BWP内;或者,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位于BWP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还包括时隙偏移值;所述时隙偏移值表征所述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的周期起始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的周期起始位置的时隙偏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1101,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系统消息或RRC信令下发的所述第一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还包括所述第一子带资源关联的至少一个第一BWP;其中,

当所述终端的激活BWP为第一BWP时,所述终端为所述第一子带资源应用所述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为所述第一BWP应用所述第二上行下行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与所述第一BWP的频域资源重合。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处理器1102和第一通信接口1101的具体处理过程可参照上述方法理解。

当然,实际应用时,终端11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10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1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1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1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104。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存储器1103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终端11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110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1102中,或者由所述第一处理器1102实现。所述第一处理器110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器110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所述第一处理器11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所述第一处理器1102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第一存储器1103,所述第一处理器1102读取第一存储器1103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11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者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基于上述程序模块的硬件实现,且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基站侧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如图12所示,该基站1200包括:

第二通信接口1201,能够与其他网络节点进行信息交互;

第二处理器1202,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1201连接,以实现与其他网络节点进行信息交互,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基站侧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而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第二存储器1203上。

具体地,所述第二通信接口1201,用于向终端下发第一配置;所述第一配置包括应用于第一子带资源的至少一种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其中,

所述基站还向所述终端下发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表征小区级别的TDD上行下行配置。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为第二子带资源应用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所述第二子带资源表征小区内除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之外的子带资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带资源包括小区级别的子带资源或终端级别的子带资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位于BWP内;或者,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位于BWP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还包括时隙偏移值;所述时隙偏移值表征所述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的周期起始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的周期起始位置的时隙偏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信接口1201,用于通过系统消息或RRC信令向所述终端下发所述第一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还包括所述第一子带资源关联的至少一个第一BWP;其中,

当所述终端的激活BWP为第一BWP时,所述终端为所述第一子带资源应用所述第一TDD上行下行配置的周期起始位置,为所述第一BWP应用所述第二TDD上行下行配置的周期起始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带资源与所述第一BWP的频域资源重合。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处理器1202和第二通信接口1201的具体处理过程可参照上述方法理解。

当然,实际应用时,基站12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20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2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2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2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204。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存储器1203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基站1200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基站120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所述第二处理器1202中,或者由所述第二处理器1202实现。所述第二处理器120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120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所述第二处理器12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DSP,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所述第二处理器1202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第二存储器1203,所述第二处理器1202读取第二存储器1203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基站12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ASIC、DSP、PLD、CPLD、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MCU、Microprocessor、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存储器(第一存储器1103、第二存储器120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即计算机存储介质,具体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1103,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终端1100的第一处理器1102执行,以完成前述终端侧方法所述步骤。再比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1203,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基站1200的第二处理器1202执行,以完成前述基站侧方法所述步骤。再比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第三存储器1403,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第二网络节点1400的第三处理器1402执行,以完成前述第二网络节点侧方法所述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术语“至少一种”表示多个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例如,包括A、B、C中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包括从A、B和C构成的集合中选择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元素。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通话切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终端
  • PRG隐式指示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 一种移动终端的基站连接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参考信号配置、接收方法、基站、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一种跳频传输的方法、终端、基站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通信及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649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