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锁紧机构、电动车辆及锁紧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30:39


一种锁紧机构、电动车辆及锁紧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动汽车换电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锁紧机构、电动车辆及锁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的电池包需要牢固的锁止于电动汽车底部,而在自动换电时又要便捷、迅速的将电池包解除锁止或锁止于电动汽车。现有的螺纹锁止机构通过螺纹的旋合实现电池包的锁止,在螺纹对接旋合时可能存在螺纹头位置对接不准的问题,导致螺纹磨损,甚至出现卡滞情况,无法正常旋合,导致锁止失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要解决螺纹锁止机构在螺纹对接旋合时磨损螺纹的问题,提供一种锁紧机构、电动车辆及锁紧方法。

本公开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锁紧机构,用于将电池包锁紧于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头,包括固定件、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固定件通过螺纹连接;

锁体,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与固定件之间相对转动,使得所述转动件牵引所述连接件将所述电池包锁紧于所述车体。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活动地连接于所述转动件,在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转动件时处于锁止状态,所述转动件牵引所述连接件将所述电池包锁紧于所述车体;在所述连接件脱离所述转动件时处于解锁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件包括承载部、与所述连接件对应的进入通道,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锁舌,所述连接件沿所述进入通道移动直至所述第一锁舌的位置高于所述承载部,转动所述连接件使得所述第一锁舌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承载部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二锁舌,所述转动件还包括止挡部,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锁舌抵接于所述止挡部以带动所述转动件相对所述固定件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锁舌对应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舌的形状为一字形、十字形、Y型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进入通道为通孔或盲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容腔,所述容腔侧壁和所述转动件外壁一个设有内螺纹、另一个设有外螺纹,所述转动件和固定件通过所述螺纹连接。

一种电动车辆,包括车体、电池包,还包括上述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用于将所述电池包锁紧于所述车体,所述锁头连接于所述车体,所述锁体连接于所述电池包。

应用于电动车辆的锁紧方法,用于将所述电池包锁紧于所述车体,步骤如下:

锁头的转动件相对固定件转动,使得转动件沿固定件的轴向方向移动,其中,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固定件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转动件牵引所述连接件,以将所述电池包锁紧于所述车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的锁紧机构、电动车辆和锁紧方法通过在转动件螺纹连接于固定件,在锁紧过程中,转动件和固定件相对转动,使得转动件牵引连接件而锁紧电池包,这样锁紧过程中,不需要螺纹对接旋合步骤,避免螺纹对接旋合时可能存在螺纹头位置对接不准、螺纹磨损的问题。

而且,在需要锁紧电池包时,连接件与转动件之间容许较大的对接误差,结构简单可靠,并且生产、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池包锁紧于车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车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锁紧机构的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一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一转动件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9为转动件的俯视图;

图10为实施例一锁体在进入通道的俯视图;

图11为实施例一锁舌与第一止挡部抵接的俯视图;

图12为实施例二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二锁紧机构的剖视图;

图14为实施例二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二转动件的剖视图;

图16为实施例二转动件的仰视图;

图17为实施例二A-A截面的剖视图;

图18为实施例三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三锁紧机构的剖视图;

图20为实施例三转动件的剖视图;

图21为实施例三转动件的仰视图;

图22为实施例三B-B截面的剖视图;

图23为实施例四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实施例四锁紧机构的剖视图;

图25为实施例四固定件的剖视图;

图26为实施例三转动件的剖视图;

图27为实施例三转动件的仰视图;

图28为实施例三C-C截面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车体20;

电池包30;

实施例一:锁紧机构10;

锁头11;

固定件111;

转动件112,进入通道112a,承载部112b,止挡部112c,第一止挡部112c1,第二止挡部112c2,凹槽112d;

锁体12;

连接件121;

锁舌122,第一锁舌122a,第二锁舌122b;

实施例二:锁紧机构40;

锁头41;

固定件411;

转动件412,进入通道412a,承载部412b,止挡部412c,第一止挡部412c1,第二止挡部412c2,凹槽412d;

锁体42;

连接件421;

锁舌422;

实施例三:锁紧机构50;

锁头51;

固定件511;

转动件512,上容腔512e,下容腔512f,进入通道512a,承载部512b,止挡部512c,第一止挡部512c1,第二止挡部512c2,凹槽512d;

锁体52;

连接件521;

锁舌522;

实施例四:锁紧机构60;

锁头61;

固定件611,通孔611a;

转动件612,第一容腔612e,第二容腔612f,进入通道612a,承载部612b,止挡部612c,第一止挡部612c1,第二止挡部612c2,凹槽612d;

锁体62;

连接件621;

锁舌6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现有的电池包螺纹锁止机构在螺纹对接旋合时可能存在螺纹头位置对接不准的问题,导致螺纹磨损,甚至出现卡滞情况,无法正常旋合,导致锁止失败。为此,本申请将螺纹连接的转动件设在锁头内,无需螺纹旋进、旋出,从而避免螺纹对接旋合的磨损及误差问题。

图1为电池包锁紧于车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车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公开用于将电池包30锁紧在车体20上,锁紧机构10包括锁头11和锁体12,锁头11连接于车体20,锁体12转动地连接于电池包30,锁体12活动的连接锁头11以使锁头11牵引连接锁体12将电池包30锁紧于车体20。

实施例一:

图4为实施例一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一锁紧机构的剖视图。如图4、图5所示,锁头11包括固定件111、转动件112。

固定件111固定连接于车体20的底部,固定件111包括容腔,容腔的侧壁设有内螺纹,该容腔可以是底部开孔的盲孔结构,也可以是通孔结构。固定件111的外部还包括法兰,法兰的目的在于便于安装、拆卸及减少加工成本,当然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基础上,可以想到也可以不设置固定件111,而是直接在车体20上设置内螺纹,其未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

转动件112的外壁设有外螺纹,转动件112通过螺纹连接于固定件111。通过螺纹配合,转动件112可以在固定件111内做旋转上升或旋转下降的动作。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11和转动件112的螺纹均为右旋螺纹,即当转动件112在固定件111内顺时针旋转时,转动件112会上升,当转动件112在固定件111内逆时针旋转时,转动件112会下降。

图6为实施例一锁体1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图5、图6所示,锁体12包括连接件121,连接件121转动地、垂直连接于电池包30的上表面。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21的主体为杆状结构。

连接件121包括第一锁舌122a和第二锁舌122b,第一锁舌122a和第二锁舌122b沿连接件121的表面向外延伸。第一锁舌122a用于连接转动件112以使转动件112将连接件121承载,第二锁舌122b用于连接转动件112以使连接件121带动转动件112转动。

第一锁舌122a和第二锁舌122b可以是同一个部件,也可以是分别独立的两个部件。当它们为同一个部件时,该锁舌122兼具第一锁舌122a和第二锁舌122b的功能,当它们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时,第一锁舌122a用于连接转动件112以使转动件112将连接件121承载,第二锁舌122b用于连接转动件112以使连接件121带动转动件112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舌122a和第二锁舌122b是同一个部件,如图6所示,该锁舌122为杆状,呈一字形连接于连接件121的侧壁表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第一锁舌122a和第二锁舌122b仅用于区别它们的不同功能,并不表示两个不同的部件。

图7为实施例一转动件112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一转动件112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9为转动件112的俯视图。如图7、图8、图9所示,转动件112包括沿轴线方向的进入通道112a,该进入通道112a与所述连接件121外形对应,以供连接件121在进入通道112a内移动。在本实施例中,进入通道112a的形状近似为长方形。

转动件112还包括承载部112b,承载部112b用于承载第一锁舌122a,使转动部依次通过承载部112b、第一锁舌122a、连接件121将电池包30承载。在本实施例中,承载部112b为紧邻进入通道112a的块状结构。

转动件112还包括止挡部112c,止挡部112c用于与第二锁舌122b连接,以使连接件121带动转动转转动。止挡部112c包括第一止挡部112c1和第二止挡部112c2,连接件121通过第二锁舌122b与第一止挡部112c1抵接而带动转动件112旋转上升,连接件121通过第二锁舌122b与第二止挡部112c2抵接而带动转动件112旋转下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止挡部112c1和第二止挡部112c2均为平面,且相互垂直。

承载部112b的上表面设有凹槽112d,该凹槽112d的形状对应于第一锁舌122a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舌122a为圆柱状结构,凹槽112d形状为弧形,该弧形凹槽112d刚好容纳第一锁舌122a。

凹槽112d位于靠近第一止挡部112c1的位置,具体的,当第一锁舌122a与第一止挡部112c1抵接时,凹槽112d位于第一锁舌122a的正下方。

锁舌122与第一止挡部112c1抵接时,连接件121可带动转动件112转动上升,且当转动件112上升合适的高度后锁舌122与承载部112b上的凹槽112d抵触;锁舌122与第二止挡部112c2抵接时,连接件121可带动转动件112转动下降。

图10为实施例一锁体12在进入通道112a的俯视图,图11为实施例一锁舌122与第一止挡部112c1抵接的俯视图。如图10所示,当连接件121在进入通道112a时,锁舌122紧邻第二止挡部112c2。当锁舌122的位置高于承载部112b时,连接件121带动锁舌122往第一止挡部112c1的方向转动,锁舌122移动到承载部112b的正上方并最终与第一止挡部112c1抵接,如图11所示,此时,连接件121可带动转动件112转动,使转动件112转动上升。

使用时,连接件121沿进入通道112a移动至高于承载部112b的位置,转动使锁舌122抵接第一止挡部112c1,使连接件121与转动件112连接,连接件121继续转动,转动件112相对固定件111沿其轴向方向移动上升,承载部与锁舌抵触,使转动件112牵引连接件121,将电池包锁紧于车体。

进一步地,当承载部112b与锁舌122抵触时,锁舌122落入承载部上的凹槽内112d。

当需要解锁电池包时,连接件121反向转动,锁舌122与第二止挡部112c2抵接,转动件112相对固定件111沿其轴向移动下降,连接件121与转动件112解除连接状态,电池包与车体解除锁止。

一种电动车辆,包括车体、电池包和上述的锁紧机构,锁头连接于车体,锁体连接于电池包,电池包通过锁体和锁头的连接锁紧于车体。

应用于电动车辆的锁紧方法,将电池包锁紧于车体的步骤如下:

连接件沿转动件的进入通道移动进入,直至锁舌的位置高于承载部;

连接件转动使锁舌往第一止挡部的方向转动,直至锁舌与第一止挡部抵接,使连接件与转动件连接;

连接件继续转动,使转动件相对固定件移动上升,直至锁舌抵触于承载部;

连接件继续转动,使转动件牵引着连接件相对固定件移动上升,直至电池包锁紧于车体。

将电池包从车体解锁的步骤如下:

连接件转动使锁舌往第二止挡部的方向转动,直至锁舌与第二止挡部抵接;

连接件继续转动,使转动件相对固定件移动下降;

直至连接件转动完预设的角度后,电池包可下降脱离车体,完成解锁。

实施例二:

图12为实施例二锁紧机构40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实施例二锁紧机构40的剖视图。如图12、图13所示,实施例二的锁紧机构40与实施例一类似,包括锁头41和锁体42,锁头41包括固定件411、转动件412,锁体42包括连接件421。

固定件411固定连接于车体的底部,固定件411包括容腔,容腔的侧壁设有内螺纹,该容腔可以是底部开孔的盲孔结构,也可以是通孔结构。固定件411的外部还包括法兰,法兰的目的在于便于安装、拆卸及减少加工成本。

转动件412的上半部分外壁设有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于固定件411。通过螺纹配合,转动件412可以在固定件411内做旋转上升或旋转下降的动作。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411和转动件412的螺纹均为右旋螺纹,即当转动件412在固定件411内顺时针旋转时,转动件412会上升,当转动件412在固定件411内逆时针旋转时,转动件412会下降。

转动件412的下半部分包括容腔,连接件421活动的连接于所述容腔。

图14为实施例二锁体4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锁体42与实施例一中的锁体42相同,包括连接件421,连接件421上设有锁舌422,具体信息不再赘述。

图15为实施例二转动件412的剖视图,图16为实施例二转动件412的仰视图,图17为实施例二A-A截面的剖视图。如图15、图16、图17所示,转动件412的容腔包括沿轴线方向的进入通道412a,该进入通道412a与所述连接件421外形对应,以供连接件421在进入通道412a内移动。在本实施例中,进入通道412a的形状近似为长方形。

转动件412还包括承载部412b,承载部412b用于承载锁舌422,使转动部依次通过承载部412b、锁舌422、连接件421将电池包承载。在本实施例中,承载部412b为紧邻进入通道412a的块状结构。

转动件412还包括止挡部412c,止挡部412c用于与锁舌422连接,以使连接件421带动转动转转动。止挡部412c包括第一止挡部412c1和第二止挡部412c2,连接件421通过锁舌422与第一止挡部412c1抵接而带动转动件412旋转上升,连接件421通过锁舌422与第二止挡部412c2抵接而带动转动件412旋转下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止挡部412c1和第二止挡部412c2均为平面,且相互垂直。

承载部412b的上表面设有凹槽412d,该凹槽412d的形状对应于锁舌422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锁舌422为圆柱状结构,凹槽412d形状为弧形,该弧形凹槽412d刚好容纳锁舌422。

凹槽412d位于靠近第一止挡部412c1的位置,具体的,当锁舌422与第一止挡部412c1抵接时,凹槽412d位于锁舌422的正下方。

锁舌422与第一止挡部412c1抵接时,连接件421可带动转动件412转动上升,且当转动件412上升合适的高度后锁舌422与承载部412b上的凹槽412d抵触;锁舌422与第二止挡部412c2抵接时,连接件421可带动转动件412转动下降。

当连接件421在进入通道412a时,锁舌422紧邻第二止挡部412c2。当锁舌422的位置高于承载部412b时,连接件421带动锁舌422往第一止挡部412c1的方向转动,锁舌422移动到承载部412b的正上方并最终与第一止挡部412c1抵接,此时,连接件421可带动转动件412转动,转动件412转动上升,转动件412在上升过程中,锁舌422与承载部412b上的凹槽412d抵触,转动件412通过连接件421牵引电池包往车体的方向移动,直至电池包与车体锁紧,此时连接件421和转动件412均无法继续转动,此时为电池包与车体的锁紧状态。

当连接件421带动锁舌422往反方向转动,锁舌422与凹槽412d之间的摩擦力驱动转动件412旋转下降,直至锁舌422高于承载部412b时,转动件412停止动作,连接件421独自的继续反向转动,直至锁舌422与第二止挡部412c2抵接,此时连接件421可带动转动件412继续转动下降且连接件421位于进入通道412a内,连接件421转动预设的角度后,电池包可下降脱离车体。

一种电动车辆,包括车体、电池包和上述的锁紧机构,锁头连接于车体,锁体连接于电池包,电池包通过锁体和锁头的连接锁紧于车体。

应用于电动车辆的锁紧方法,将电池包锁紧于车体的步骤如下:

连接件沿转动件的进入通道移动进入,直至锁舌的位置高于承载部;

连接件转动使锁舌往第一止挡部的方向转动,直至锁舌与第一止挡部抵接,使连接件与转动件连接;

连接件继续转动,使转动件相对固定件移动上升,直至锁舌抵触于承载部;

连接件继续转动,使转动件牵引着连接件相对固定件移动上升,直至电池包锁紧于车体。

将电池包从车体解锁的步骤如下:

连接件转动使锁舌往第二止挡部的方向转动,直至锁舌与第二止挡部抵接;

连接件继续转动,使转动件相对固定件移动下降;

直至连接件转动完预设的角度后,电池包可下降脱离车体,完成解锁。

实施例三:

图18为实施例三锁紧机构50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实施例三锁紧机构50的剖视图。如图18、图19所示,实施例三的锁紧机构50与实施例二类似,包括锁头51和锁体52,锁头51包括固定件511、转动件512,锁体52包括连接件521,连接件521包括锁舌522。

固定件511固定连接于车体的底部,固定件511为杆状结构,其外壁设有螺纹。

本实施例的锁体52与实施例一中的锁体52相同,包括连接件521,连接件521上设有锁舌522,具体信息不再赘述。

图20为实施例三转动件512的剖视图,图21为实施例三转动件512的仰视图,图22为实施例三B-B截面的剖视图。如图20、图21、图22所示,转动件512的上半部分包括上容腔512e,上容腔512e设有内螺纹,转动件512通过所述螺纹连接于固定件511。

通过螺纹配合,转动件512可以在固定件511内做旋转上升或旋转下降的动作。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511和转动件512的螺纹均为右旋螺纹,即当转动件512在固定件511内顺时针旋转时,转动件512会上升,当转动件512在固定件511内逆时针旋转时,转动件512会下降。

转动件512的下半部分包括下容腔512f,连接件521活动的连接于下容腔512f。

下容腔512f包括沿轴线方向的进入通道512a,该进入通道512a与所述连接件521外形对应,以供连接件521在进入通道512a内移动。在本实施例中,进入通道512a的形状近似为长方形。

下容腔512f还包括承载部512b,承载部512b用于承载锁舌522,使转动部依次通过承载部512b、锁舌522、连接件521将电池包承载。在本实施例中,承载部512b为紧邻进入通道512a的块状结构。

下容腔512f还包括止挡部512c,止挡部512c用于与锁舌522连接,以使连接件521带动转动转转动。止挡部512c包括第一止挡部512c1和第二止挡部512c2,连接件521通过锁舌522与第一止挡部512c1抵接而带动转动件512旋转上升,连接件521通过锁舌522与第二止挡部512c2抵接而带动转动件512旋转下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止挡部512c1和第二止挡部512c2均为平面,且相互垂直。

承载部512b的上表面设有凹槽512d,该凹槽512d的形状对应于锁舌522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锁舌522为圆柱状结构,凹槽512d形状为弧形,该弧形凹槽512d刚好容纳锁舌522。

凹槽512d位于靠近第一止挡部512c1的位置,具体的,当锁舌522与第一止挡部512c1抵接时,凹槽512d位于锁舌522的正下方。

锁舌522与第一止挡部512c1抵接时,连接件521可带动转动件512转动上升,且当转动件512上升合适的高度后锁舌522与承载部512b上的凹槽512d抵触;锁舌522与第二止挡部512c2抵接时,连接件521可带动转动件512转动下降。

当连接件521在进入通道512a时,锁舌522紧邻第二止挡部512c2。当锁舌522的位置高于承载部512b时,连接件521带动锁舌522往第一止挡部512c1的方向转动,锁舌522移动到承载部512b的正上方并最终与第一止挡部512c1抵接,此时,连接件521可带动转动件512转动,转动件512转动上升,转动件512在上升过程中,锁舌522与承载部512b上的凹槽512d抵触,转动件512通过连接件521牵引电池包往车体的方向移动,直至电池包与车体锁紧,此时连接件521和转动件512均无法继续转动,此时为电池包与车体的锁紧状态。

当连接件521带动锁舌522往反方向转动,锁舌522与凹槽512d之间的摩擦力驱动转动件512旋转下降,直至锁舌522高于承载部512b时,转动件512停止动作,连接件521独自的继续反向转动,直至锁舌522与第二止挡部512c2抵接,此时连接件521可带动转动件512继续转动下降且连接件521位于进入通道512a内,连接件521转动预设的角度后,电池包可下降脱离车体。

一种电动车辆,包括车体、电池包和上述的锁紧机构,锁头连接于车体,锁体连接于电池包,电池包通过锁体和锁头的连接锁紧于车体。

应用于电动车辆的锁紧方法,将电池包锁紧于车体的步骤如下:

连接件沿转动件的进入通道移动进入,直至锁舌的位置高于承载部;

连接件转动使锁舌往第一止挡部的方向转动,直至锁舌与第一止挡部抵接,使连接件与转动件连接;

连接件继续转动,使转动件相对固定件移动上升,直至锁舌抵触于承载部;

连接件继续转动,使转动件牵引着连接件相对固定件移动上升,直至电池包锁紧于车体。

将电池包从车体解锁的步骤如下:

连接件转动使锁舌往第二止挡部的方向转动,直至锁舌与第二止挡部抵接;

连接件继续转动,使转动件相对固定件移动下降;

直至连接件转动完预设的角度后,电池包可下降脱离车体,完成解锁。

实施例四:

图23为实施例四锁紧机构60的结构示意图,图24为实施例四锁紧机构60的剖视图。如图23、图24所示,本实施例锁紧机构60包括锁头61和锁体62,锁头61包括固定件611、转动件612,锁体62包括连接件621,连接件621包括锁舌622。

本实施例的锁体62与实施例一中的锁体62相同,包括连接件621,连接件621上设有锁舌622,具体信息不再赘述。

固定件611固定连接于车体的底部。

图25为实施例四固定件611的剖视图。如图25所示,固定件611的外壁设有螺纹,固定件611还包括通孔611a。

图26为实施例三转动件612的剖视图,图27为实施例三转动件612的仰视图,图28为实施例三C-C截面的剖视图。如图26、图27、图28所示,转动件612包括第一容腔612e和第二容腔612f。

第一容腔612e的内壁设有内螺纹,转动件612通过所述螺纹连接于固定件611,通过螺纹配合,转动件612可以在固定件611内做旋转上升或旋转下降的动作。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611和转动件612的螺纹均为右旋螺纹,即当转动件612在固定件611内顺时针旋转时,转动件612会上升,当转动件612在固定件611内逆时针旋转时,转动件612会下降。

转动件612的第二容腔612f收容于第一容腔612e内部,连接件621活动的连接于第一容腔612e。包围第一容腔612e的实体部分的外部轮廓小于固定件611的通孔611a大小,以使转动件612相对固定件611升降时第一荣腔和通孔611a重叠,即第一荣腔在通孔611a内移动,连接件621可以依次通过固定件611的通孔611a、第一容腔612e连接转动件612。

第一容腔612e包括沿轴线方向的进入通道612a,该进入通道612a与所述连接件621外形对应,以供连接件621在进入通道612a内移动。在本实施例中,进入通道612a的形状近似为长方形。

第一容腔612e还包括承载部612b,承载部612b用于承载锁舌622,使转动部依次通过承载部612b、锁舌622、连接件621将电池包承载。在本实施例中,承载部612b为紧邻进入通道612a的块状结构。

第一容腔612e还包括止挡部612c,止挡部612c用于与锁舌622连接,以使连接件621带动转动转转动。止挡部612c包括第一止挡部612c1和第二止挡部612c2,连接件621通过锁舌622与第一止挡部612c1抵接而带动转动件612旋转上升,连接件621通过锁舌622与第二止挡部612c2抵接而带动转动件612旋转下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止挡部612c1和第二止挡部612c2均为平面,且相互垂直。

承载部612b的上表面设有凹槽612d,该凹槽612d的形状对应于第一锁舌622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舌622为圆柱状结构,凹槽612d形状为弧形,该弧形凹槽612d刚好容纳第一锁舌622。

凹槽612d位于靠近第一止挡部612c1的位置,具体的,当锁舌622与第一止挡部612c1抵接时,凹槽612d位于锁舌622的正下方。

锁舌622与第一止挡部612c1抵接时,连接件621可带动转动件612转动上升,且当转动件612上升合适的高度后锁舌622与承载部612b上的凹槽612d抵触;锁舌622与第二止挡部612c2抵接时,连接件621可带动转动件612转动下降。

当连接件621在进入通道612a时,锁舌622紧邻第二止挡部612c2。当锁舌622的位置高于承载部612b时,连接件621带动锁舌622往第一止挡部612c1的方向转动,锁舌622移动到承载部612b的正上方并最终与第一止挡部612c1抵接,此时,连接件621可带动转动件612转动,转动件612转动上升,转动件612在上升过程中,锁舌622与承载部612b上的凹槽612d抵触,转动件612通过连接件621牵引电池包往车体的方向移动,直至电池包与车体锁紧,此时连接件621和转动件612均无法继续转动,此时为电池包与车体的锁紧状态。

当连接件621带动锁舌622往反方向转动,锁舌622与凹槽612d之间的摩擦力驱动转动件612旋转下降,直至锁舌622高于承载部612b时,转动件612停止动作,连接件621独自的继续反向转动,直至第二锁舌622与第二止挡部612c2抵接,此时连接件621可带动转动件612继续转动下降且连接件621位于进入通道612a内,连接件621转动预设的角度后,电池包可下降脱离车体。

一种电动车辆,包括车体、电池包和上述的锁紧机构,锁头连接于车体,锁体连接于电池包,电池包通过锁体和锁头的连接锁紧于车体。

应用于电动车辆的锁紧方法,将电池包锁紧于车体的步骤如下:

连接件沿转动件的进入通道移动进入,直至锁舌的位置高于承载部;

连接件转动使锁舌往第一止挡部的方向转动,直至锁舌与第一止挡部抵接,使连接件与转动件连接;

连接件继续转动,使转动件相对固定件移动上升,直至锁舌抵触于承载部;

连接件继续转动,使转动件牵引着连接件相对固定件移动上升,直至电池包锁紧于车体。

将电池包从车体解锁的步骤如下:

连接件转动使锁舌往第二止挡部的方向转动,直至锁舌与第二止挡部抵接;

连接件继续转动,使转动件相对固定件移动下降;

直至连接件转动完预设的角度后,电池包可下降脱离车体,完成解锁。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的锁紧机构螺纹配合无需旋进、旋出,避免螺纹对接旋合时可能存在螺纹头位置对接不准、螺纹磨损的问题,本申请容许较大的对接误差,结构简单可靠,并且生产、维护成本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锁紧机构、电动车辆及锁紧方法
  • 一种锁紧机构及电动车辆
技术分类

0612011219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