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动态煤流煤质数据模型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15:20


一种动态煤流煤质数据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流煤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动态煤流煤质数据模型。

背景技术

煤炭供应商的多变和煤质的波动给电厂安全经济运行带来了困难,不同的煤质会给燃烧带来不同的影响。挥发分过高容易造成燃烧器喷口烧坏,太低则煤粉着火困难,炉膛燃烧不稳甚至熄火事故;硫分过高容易引起锅炉结渣脱硫效率下降,烟道腐蚀等后果;灰分过大会造成锅炉受热面磨损加剧,空预器堵灰,炉膛结渣等设备损坏情况。因此需要构建动态煤流煤质数据模型,以便于工作人员了解动态煤流的煤质,从而对相应设备进行调整,在构建动态煤流煤质数据模型时,需要实时对煤流的煤质进行检测,从而得到煤质数据,然而现有的煤质检测需要人工进行取样然后再进行检测,从而导致了煤质检测效率较差,从而影响到动态煤流煤质数据模型的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煤流煤质数据模型,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动态煤流煤质数据模型,所述动态煤流煤质数据模型由三维煤流模型以及煤质检测模型组成;

所述动态煤流煤质数据模型的构建步骤为:根据实际煤流设备数据建立煤流模型;从煤流运输设备中提取煤样进行检测;获得某区块煤质数据;将某区块煤质数据加载至煤流模型上对应的虚拟区块中;

其中所述动态煤流煤质数据模型的构建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煤质检测设备,所述煤质检测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回转输送机,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回转输送机的一侧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顶板的底部且位于固定箱内部设置有检测箱,所述顶板的顶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延伸至检测箱内部并设置有检测头,所述检测箱的一侧设置有负压泵,所述检测箱内部设置有滤板,所述负压泵的一端延伸至检测箱的内部,所述负压泵的一端位于滤板的下方,所述顶板内部且位于电动伸缩杆的外侧开设有排管,所述顶板的底部且位于连接腔的下方设置有两根排管,所述排管的一端均延伸至连接腔内部,所述顶板的底部且位于回转输送机的上方设置有吸头,所述吸头的一端延伸至排管内部,所述滤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可选的,所述检测箱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推柱,所述推柱的一端延伸至检测箱内部并设置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顶柱。

可选的,所述检测箱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的一端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一端延伸至检测箱内部,所述检测箱的另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检测箱的一侧且位于通槽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的外侧螺纹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端延伸至通槽内部。

可选的,所述检测箱的一侧且位于通槽的上方设置有输送台,所述检测箱内部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输送台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辊,所述输送台内部且位于第一传动辊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输送带,所述第二传动辊与第一传动辊通过第三输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传动辊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的外侧套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固定箱内部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三往复螺纹杆,所述第三往复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设置有齿条,所述第三往复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架的外侧并套设有离合套,所述离合套的外侧套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固定箱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与螺纹轴的外侧均套设有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第五皮带轮,所述固定箱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顶部套设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传动轴的底端延伸至限位块的底部,所述转动杆与传动轴的外侧均套设有相啮合的第一锥齿轮,所述转动杆与第二螺纹杆的外侧均套设有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第六皮带轮,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端套设有第一传动齿轮。

可选的,所述第三往复螺纹杆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均设置有离合柱,所述离合套的内侧开设有若干个离合槽,所述离合柱的一端均延伸至离合槽内部,所述移动槽内部且位于离合柱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滑块与移动槽内腔的一侧均设置有电磁铁。

可选的,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的顶部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导轨内部并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一端延伸至导轨的外侧并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输送辊,所述固定架内部且位于第一输送辊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输送辊,所述第一输送辊与第二输送辊通过第二输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推板。

可选的,所述回转输送机的一侧设置有输送箱,所述输送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传送辊,所述输送箱内部且位于第二传送辊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传送辊,所述第二传送辊与第一传送辊通过第一输送带传动连接,所述输送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传送辊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传送辊的一端延伸至输送箱的外侧。

可选的,所述底板内部转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第二传送辊与固定杆的外侧均套设有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第四皮带轮,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第一输送辊与固定板的外侧均套设有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第三皮带轮,所述底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柱,所述传动杆的底端延伸至传动柱内部,所述传动柱内部且位于传动杆的外侧开设有花键槽,所述传动杆的外侧且位于花键槽的内部设置有花键件,所述传动柱的底端延伸至检测箱内部,所述固定杆与传动柱的外侧均套设有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煤流煤质数据模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动态煤流煤质数据模型,通过设置有排管、检测箱与吸头,每隔一段时间,负压泵启动,将回转输送机表面输送的煤吸入至吸头内部,然后通过连接腔与排管进入至检测箱内部,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推动检测头下移,对检测箱内部的煤质进行检测,能够在线对煤的煤质进行检测,无需人工进行采样检测,从而能够快速对煤的煤质进行检测。

2、该动态煤流煤质数据模型,通过设置有固定架、输送箱与第二推板,在需要对回转输送机表面煤质不合格的煤进行清理时,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丝杆转动,使得移动块推动固定架下移,同时传转杆带动花键件沿着花键槽内部移动,然后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第一传送辊转动,使得第一传送辊通过第一输送带带动第二传送辊转动,使得第二传送辊通过第四皮带轮带动固定杆转动,使得固定杆通过第二锥齿轮带动传动柱转动,使得传动柱通过花键件与花键槽带动传动杆转动,使得传动杆通过第三皮带轮带动第一输送辊转动,使得第一输送辊通过第二输送带带动第二输送辊转动,使得第二输送带推动积累在固定架一侧的煤落入至第一输送带的表面,进行输送,能够对回转输送机表面煤质不符合标准的煤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模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图;

图3为本发明检测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检测设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输送台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输送台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输送箱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输送箱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三往复螺纹杆与离合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图3的A处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图3的B处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图3的C处放大图;

图13为本发明图3的D处放大图;

图14为本发明图4的E处放大图;

图15为本发明图4的F处放大图;

图16为本发明检测设备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侧板;3、顶板;4、检测箱;5、滤板;6、电动伸缩杆;7、检测头;8、负压泵;9、吸头;10、连接腔;11、排管;12、第一螺纹杆;13、推柱;14、第一推板;15、顶柱;16、通孔;17、通槽;18、第二螺纹杆;19、推块;20、刮板;21、输送台;22、第一伺服电机;23、第一皮带轮;24、连接架;25、第三往复螺纹杆;26、离合套;27、第二皮带轮;28、连接块;29、齿条;30、第一传动齿轮;31、转动杆;32、固定箱;33、限位块;34、传动轴;35、第一锥齿轮;36、导轨;37、第二伺服电机;38、丝杆;39、移动块;40、固定架;41、第一输送辊;42、第一传送辊;43、第一输送带;44、输送箱;45、固定板;46、传动杆;47、第三皮带轮;48、传动柱;49、花键槽;50、花键件;51、固定杆;52、第二锥齿轮;53、第四皮带轮;54、第三伺服电机;55、第二输送辊;56、第二输送带;57、第二推板;59、第二传送辊;60、第一传动辊;61、第二传动辊;62、第三输送带;63、第二传动齿轮;64、螺纹轴;65、限位板;66、第五皮带轮;67、第六皮带轮;69、回转输送机;70、移动槽;71、滑块;72、离合柱;73、连接弹簧;74、离合槽;75、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5、图6、图9至图12与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动态煤流煤质数据模型,动态煤流煤质数据模型由三维煤流模型以及煤质检测模型组成;

动态煤流煤质数据模型的构建步骤为:根据实际煤流设备数据建立煤流模型;从煤流运输设备中提取煤样进行检测;获得某区块煤质数据;将某区块煤质数据加载至煤流模型上对应的虚拟区块中;

其中动态煤流煤质数据模型的构建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煤质检测设备,煤质检测设备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回转输送机69,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回转输送机69的一侧设置有侧板2,侧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板3,顶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32,顶板3的底部且位于固定箱32内部设置有检测箱4,顶板3的顶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杆6,电动伸缩杆6的伸缩端延伸至检测箱4内部并设置有检测头7,检测箱4的一侧设置有负压泵8,检测箱4内部设置有滤板5,负压泵8的一端延伸至检测箱4的内部,负压泵8的一端位于滤板5的下方,顶板3内部且位于电动伸缩杆6的外侧开设有排管11,顶板3的底部且位于连接腔10的下方设置有两根排管11,排管11的一端均延伸至连接腔10内部,顶板3的底部且位于回转输送机69的上方设置有吸头9,吸头9的一端延伸至排管11内部,滤板5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6。

其中,检测箱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2,第一螺纹杆1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推柱13,推柱13的一端延伸至检测箱4内部并设置有第一推板14,第一推板14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顶柱15,方便对通孔16内部的煤进行清理,防止负压泵8启动,因通孔16堵塞,导致回转输送机69上的煤无法吸入至检测箱4内部。

其中,检测箱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8,第二螺纹杆18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推块19,推块19的一端设置有刮板20,刮板20的一端延伸至检测箱4内部,检测箱4的另一侧开设有通槽17,检测箱4的一侧且位于通槽17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螺纹轴64,螺纹轴64的外侧螺纹连接有限位板65,限位板65的一端延伸至通槽17内部,方便对通槽17进行封闭或者打开。

其中,检测箱4的一侧且位于通槽17的上方设置有输送台21,检测箱4内部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22,输送台21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辊60,输送台21内部且位于第一传动辊60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输送带62,第二传动辊61与第一传动辊60通过第三输送带62传动连接,第一伺服电机22的输出端与第二传动辊61的一端相连接,第一伺服电机22输出端的外侧套设有第一皮带轮23,固定箱32内部设置有连接架24,连接架24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三往复螺纹杆25,第三往复螺纹杆25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连接块28,连接块28的顶部设置有齿条29,第三往复螺纹杆25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架24的外侧并套设有离合套26,离合套26的外侧套设有第二皮带轮27,第二皮带轮27与第一皮带轮23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固定箱32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1,转动杆31的外侧与螺纹轴64的外侧均套设有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第五皮带轮66,固定箱32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3,限位块3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34,传动轴34的顶部套设有第二传动齿轮63,传动轴34的底端延伸至限位块33的底部,转动杆31与传动轴34的外侧均套设有相啮合的第一锥齿轮35,转动杆31与第二螺纹杆18的外侧均套设有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第六皮带轮67,第一螺纹杆12的底端套设有第一传动齿轮30,方便对检测箱4内部的煤样进行清理。

其中,第三往复螺纹杆25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移动槽70,移动槽70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71,滑块71的一端均设置有离合柱72,离合套26的内侧开设有若干个离合槽74,离合柱72的一端均延伸至离合槽74内部,移动槽70内部且位于离合柱72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连接弹簧73,滑块71与移动槽70内腔的一侧均设置有电磁铁75,方便控制第三往复螺纹杆25与离合套26连接。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图4、图7、图8、图13至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顶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轨36,导轨36的顶部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37,第二伺服电机37的输出端延伸至导轨36内部并设置有丝杆38,丝杆38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移动块39,移动块39的一端延伸至导轨36的外侧并设置有固定架40,固定架40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输送辊41,固定架40内部且位于第一输送辊4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输送辊55,第一输送辊41与第二输送辊55通过第二输送带56传动连接,第二输送带56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推板57,能够对回转输送机69表面输送的煤质不符合标准的煤进行清理。

其中,回转输送机69的一侧设置有输送箱44,输送箱4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传送辊59,输送箱44内部且位于第二传送辊59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传送辊42,第二传送辊59与第一传送辊42通过第一输送带43传动连接,输送箱44的一侧设置有第三伺服电机54,第三伺服电机54的输出端与第一传送辊42的一端相连接,第二传送辊59的一端延伸至输送箱44的外侧,通过第一输送带43能够对清理下来的煤质不符合标准的煤进行输送。

其中,底板1内部转动连接有固定杆51,第二传送辊59与固定杆51的外侧均套设有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第四皮带轮53,固定架40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45,第一输送辊41与固定板45的外侧均套设有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第三皮带轮47,底板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柱48,传动杆46的底端延伸至传动柱48内部,传动柱48内部且位于传动杆46的外侧开设有花键槽49,传动杆46的外侧且位于花键槽49的内部设置有花键件50,传动柱48的底端延伸至检测箱4内部,固定杆51与传动柱48的外侧均套设有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52,使得第二传送辊59转动,能够驱动第一输送辊41与第二输送辊55转动,使得第二输送带56带动第二推板57进行工作,将回转输送机69表面不符合标准的煤清理至第一输送带43表面。

综上,该动态煤流煤质数据模型,使用时,首先采集煤流运输的数据,构建煤流三维模型,然后将运输的煤流分成若干块大小相同的区块,然后对区块中的煤的煤质进行检测,将检测出的煤质数据加载至煤流三维模型中对应的区块中,通过回转输送机69输送煤炭,每隔一段时间,负压泵8启动,将回转输送机69表面输送的煤吸入至吸头9内部,然后通过连接腔10与排管11进入至检测箱4内部,电动伸缩杆6的伸缩端推动检测头7下移,对检测箱4内部的煤质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电动伸缩杆6的伸缩端带动检测头7上移至原来位置,然后第一伺服电机22的输出端带动第一传动辊60转动,使得第一传动辊60通过第三输送带62带动第二传动辊61转动,此时离合套26与第三往复螺纹杆25相连接,电磁铁75启动,使得两块电磁铁75之间产生互斥的磁场,使得滑块71推动离合柱72的一端插入至离合槽74内部,使得第三往复螺纹杆25与离合套26相连接,此时第二皮带轮27带动第三往复螺纹杆25转动,使得第三往复螺纹杆25带动连接块28移动,使得连接块28带动齿条29移动,使得齿条29带动第一传动齿轮30转动,使得第一螺纹杆12带动推柱13上移,使得第一推板14推动顶柱15上移,使得顶柱15将通孔16内部的煤顶出至滤板5的上方,当齿条29与第一传动齿轮30脱离接触时,顶柱15移动至指定位置,然后齿条29带动第二传动齿轮63转动,使得传动轴34带动第一锥齿轮35转动,使得转动杆31转动,使得转动杆31通过第五皮带轮66带动螺纹轴64转动,使得限位板65向检测箱4外侧方向移动,同时转动杆31通过第六皮带轮67带动第二螺纹杆18转动,使得推块19推动刮板20向通槽17方向移动,从而推动检测箱4内部的煤移动至第三输送带62表面进行输送,然后第三往复螺纹杆25继续转动,带动齿条29复位移动,然后齿条29带动第二传动齿轮63复位转动,使得传动轴34带动第一锥齿轮35复位转动,使得转动杆31复位转动,使得转动杆31通过第五皮带轮66带动螺纹轴64复位转动,使得限位板65向检测箱4内部方向移动,同时转动杆31通过第六皮带轮67带动第二螺纹杆18复位转动,使得推块19带动刮板20向检测箱4内部方向复位移动,当齿条29与第二传动齿轮63脱离接触时,限位板65与刮板20移动至原来位置,齿条29带动第一传动齿轮30复位转动,使得第一螺纹杆12带动推柱13复位移动,使得第一推板14推动顶柱15复位移动,当齿条29与第一传动齿轮30脱离接触时,顶柱15移动至原来位置,此时电磁铁75关闭,使得两块电磁铁75之间的斥力磁场消失,使得连接弹簧73推动滑块71移动,使得滑块71带动离合柱72的一端移动出离合槽74内部,使得第三往复螺纹杆25与离合套26脱离连接;在需要对回转输送机69表面煤质不合格的煤进行清理时,第二伺服电机37的输出端带动丝杆38转动,使得移动块39推动固定架40下移,同时传动杆46带动花键件50沿着花键槽49内部移动,然后第三伺服电机54的输出端带动第一传送辊42转动,使得第一传送辊42通过第一输送带43带动第二传送辊59转动,使得第二传送辊59通过第四皮带轮53带动固定杆51转动,使得固定杆51通过第二锥齿轮52带动传动柱48转动,使得传动柱48通过花键件50与花键槽49带动传动杆46转动,使得传动杆46通过第三皮带轮47带动第一输送辊41转动,使得第一输送辊41通过第二输送带56带动第二输送辊55转动,使得第二输送带56推动积累在固定架40一侧的煤落入至第一输送带43的表面,进行输送,在煤质不合格的煤清理完成后,第二伺服电机37的输出端带动丝杆38转动,使得移动块39带动固定架40上移,同时传动杆46带动花键件50沿着花键槽49内部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煤的灰分和挥发分智能检测装置及煤质检测系统
  • 一种煤中全硫智能检测装置及煤质检测系统
  • 一种煤的发热量智能检测装置及煤质检测系统
  • 一种煤中水分智能检测装置及煤质检测系统
  • 一种基于工作流引擎动态生成数据模型
  • 一种含瓦斯煤岩动态扰动流固耦合三轴伺服渗流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08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