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空滤器装置及摩托车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19:37


空滤器装置及摩托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滤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滤器装置及摩托车。

背景技术

二轮摩托车等车辆的发动机部分主要包括发动机、进气系统,具体包含发动机进气管、节气阀体、空滤器出气管,空滤器本体,滤芯以及空滤器进气管。在发动机中进气冲程过程中,外部空气从空滤器进气管进入直到气缸内。对于发动机进气系统,要求进气阻力小,气体流动顺畅,且吸气音小。空滤器在进气系统中不仅起到过滤空气的作用,而且是重要的保证发动机做功性能以及降低吸气噪音的零部件。

传统技术中,发动机系统通过二次补气,将排出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回收至空滤器中,此时的废气有一定的温度,通过加入氧气,加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氧化过程,从而避免废气直接排入大气对会环境造成污染。然而,目前二次补气管直接连接空滤器净腔,存在二次补气的噪声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空滤器装置及摩托车,能够有效降低二次补气噪声。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滤器装置,所述空滤器装置包括:空滤本体,所述空滤本体开设有过滤腔与补气口,所述补气口与所述过滤腔连通,所述补气口用于连通二次补气管;隔离件,所述隔离件设置于所述过滤腔中,所述隔离件设有谐振腔及开口,所述谐振腔与所述补气口连通,且所述谐振腔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过滤腔连通。

上述空滤器装置,将隔离件设置于所述空滤本体内部,使得谐振腔与补气口连通,并且谐振腔通过开口与过滤腔连通,二次补气管连通在补气口上。在工作过程中,二次补气管通过补气口朝向过滤腔补气,期间经过谐振腔,气体在谐振腔内产生谐振,有利于降低二次补气的噪音,提高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进而提高摩托车的使用品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件与所述过滤腔的腔壁连接,所述隔离件与所述过滤腔的腔壁共同围成所述谐振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开口在所述隔离件上间隔设置,所述谐振腔通过两个以上所述开口与所述过滤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滤本体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围成所述过滤腔,所述隔离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所述补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件包括第一隔离部和第二隔离部,所述第一隔离部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第二隔离部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一隔离部、所述第二隔离部、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共同组合形成所述谐振腔,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离部和/或所述第二隔离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离部与所述第一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离部与所述第二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补气口与所述开口分别设置于所述谐振腔的相对两腔壁上,所述隔离件设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用于对所述谐振腔内的气流起导向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部为弧形面或斜面,沿气流的流动方向,从所述补气口开始到所述开口,所述谐振腔的横截面积至少一部分呈减少趋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滤器装置还包括进气管、盖体及过滤件,所述空滤本体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安装孔上并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形成密封配合,所述盖体开设有进气腔,所述进气腔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过滤腔连通,所述过滤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上,所述盖体还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管通过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进气腔连通。

一种摩托车,所述摩托车包括二次补气管及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滤器装置,所述二次补气管与所述补气口连通。

上述摩托车,将隔离件设置于所述空滤本体内部,使得谐振腔与补气口连通,并且谐振腔通过开口与过滤腔连通,二次补气管连通在补气口上。在工作过程中,二次补气管通过补气口朝向过滤腔补气,期间经过谐振腔,气体在谐振腔内产生谐振,有利于降低二次补气的噪音,提高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进而提高摩托车的使用品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空滤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空滤器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空滤器装置;110、空滤本体;111、过滤腔;112、补气口;113、第一壳体;114、第二壳体;120、隔离件;121、谐振腔;122、开口;123、第一隔离部;124、第二隔离部;125、缓冲部;130、进气管;131、盖体;132、过滤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与图2,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空滤器装置10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空滤器装置10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的一种空滤器装置100,空滤器装置100包括:空滤本体110与隔离件120。空滤本体110开设有过滤腔111与补气口112。补气口112与过滤腔111连通,补气口112用于连通二次补气管。隔离件120设置于过滤腔111中,隔离件120设有谐振腔121及开口122,谐振腔121与补气口112连通,且谐振腔121通过开口122与过滤腔111连通。

上述空滤器装置100,将隔离件120设置于空滤本体110内部,使得谐振腔121与补气口112连通,并且谐振腔121通过开口122与过滤腔111连通,二次补气管连通在补气口112上。在工作过程中,二次补气管通过补气口112朝向过滤腔111补气,期间经过谐振腔121,气体在谐振腔121内产生谐振,有利于降低二次补气的噪音,提高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进而提高摩托车的使用品质。

可选地,隔离件120设置在过滤腔111中的连接方式可以为通过管道与补气口112连通,或者通过槽体与补气口112连通,又或者是隔离件120与过滤腔111的内壁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隔离件120与过滤腔111的腔壁连接,隔离件120与过滤腔111的腔壁共同围成谐振腔121。因此,隔离件120直接连接在过滤腔111的内壁上,有利于保证隔离件120在过滤腔111内的安装稳定性,减少振动,进一步降低谐振腔121的噪音。

可选地,隔离件120在过滤腔111的腔壁上连接的方式可为粘接、焊接、卡扣连接、插接、螺栓连接、螺纹连接、铆接或其它连接方式。又或者是,隔离件120与壳体组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具体地,隔离件120与壳体组件为一体成型结构。如此,结构稳定性强,不易发生形变断裂,有利于保证谐振腔121的工作稳定性,并且加工方便,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口122为两个以上(图中未示出),两个以上开口122在隔离件120上间隔设置,谐振腔121通过两个以上开口122与过滤腔111连通。例如,开口122为两个。如此,有利于提高谐振腔121从开口122向过滤腔111出气的速率,避免谐振腔121内的气压过大。

请参阅图3与图4,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壳体113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壳体114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空滤本体110包括第一壳体113与第二壳体114。第一壳体113与第二壳体114可拆卸连接围成过滤腔111,隔离件120连接于第一壳体113和/或第二壳体114,补气口112设置于第一壳体113和/或第二壳体114上。如此,通过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113和第二壳体114,方便生产,并且有利于提高过滤腔111内部件的维护便利性。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隔离件120连接于第一壳体113和/或第二壳体114,应理解为,隔离件120可以单独与第一壳体113连接,设置在第一壳体113上。隔离件120还可以单独与第二壳体114连接,设置在第二壳体114上。还可以是,隔离件120与第一壳体113和第二壳体114均连接。

同样需要说明的是,补气口112设置于第一壳体113和/或第二壳体114上应理解为,补气口112可以单独设置于第一壳体113上,也壳体单独设置于第二壳体114上,还可以部分设置在第一壳体113上,部分设置于第二壳体114上,使得第一壳体113与第二壳体114组合后形成补气口112。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补气口112设置于第二壳体114上。

进一步地,隔离件120为两个以上(图中未示出),两个以上所述隔离件120依次连通,补气口112通过两个以上谐振腔121与过滤腔111连通。如此,有利于实现多级谐振,进一步降低补气噪声。

可选地,隔离件120可以为壳体结构、围边结构、罐体结构或其它结构形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与图4,隔离件120包括第一隔离部123和第二隔离部124。第一隔离部123与第一壳体113连接,第二隔离部124与第二壳体114连接,第一隔离部123、第二隔离部124、第一壳体113及第二壳体114共同组合形成谐振腔121。开口122设置于第一隔离部123和/或第二隔离部124上。具体地,第一隔离部123与第二隔离部124均为凸起围边。如此,第一壳体113和第二壳体114连接后,第一隔离部123与第二隔离部124相配合,从而与第一壳体113和第二壳体114共同围成谐振腔121,结构简单,无需另外设置隔离件120,有利于充分利用壳体组件的内部空间,从而不影响摩托车整机的零部件排布,方便在原有机型上进行改造,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其中,开口122设置于第一隔离部123和/或第二隔离部124上应理解为,开口122可以单独设置在第一隔离部123上,也可以单独设置在第二隔离部124上,还可以通过第一隔离部123和第二隔离部124上的缺口共同组成开口122。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隔离部123设有半圆形槽,第二隔离部124设有半圆形槽,第一壳体113与第二壳体114连接后,两个半圆形槽组合成为圆形开口122。

进一步地,第一隔离部123上设有第一配合部(图中未示出),第二隔离部124上设有第二配合部(图中未示出),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形成密封配合。例如,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通过插接、卡接、粘接、磁吸连接、销接等方式形成密封配合。如此,有利于保证谐振腔121的密封性能,从而提高降噪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与图4,第一隔离部123与第一壳体113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地,第二隔离部124与第二壳体114为一体成型结构。例如,第一隔离部123与第一壳体113为一体式铸造成型。第二隔离部124与第二壳体114为一体式铸造成型。如此,结构稳定性强,不易发生形变断裂,有利于保证谐振腔121的工作稳定性,并且对于第一壳体113和第二壳体114来说加工方便,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

可选地,谐振腔121的轮廓形状可以为矩形、圆形、三角形、正多边形或其它不规则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补气口112与开口122分别设置于谐振腔121的相对两腔壁上,隔离件120设有缓冲部125,缓冲部125用于对谐振腔121内的气流起导向作用。如此,通过缓冲部125能够减少气流对隔离件120的直接冲击强度,并且还能增强谐振效果,从而进一步减少噪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缓冲部125为弧形面或斜面,沿气流的流动方向,从补气口112开始到开口122,谐振腔121的横截面积至少一部分呈减少趋势。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谐振腔121的轮廓为“L型”。缓冲部125为弧形面。

需要说的是,谐振腔121的横截面积至少一部分呈减少趋势应理解为,从补气口112开设到开口122,谐振腔121的横截面积可以为先不变后减少,还可以为先增大后减小,还可以为先增大后不变后减小,还可以为其他变化方式。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谐振腔121的轮廓为“L型”,谐振腔121的横截面积先不变后减小后不变。如此设置,不仅能够增强谐振效果,还能够给过滤腔111内个缸体的出气管、稳压腔体等部件预留充分安装空间,提高结构紧凑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与图2,空滤器装置100还包括进气管130、盖体131及过滤件132。空滤本体110上开设有安装孔,盖体131盖设于安装孔上并与安装孔的孔壁形成密封配合。盖体131开设有进气腔,进气腔通过安装孔与过滤腔111连通,过滤件132设置于安装孔的孔壁上,盖体131还设有进气口,进气管130通过进气口与进气腔连通。如此,气体通过进气管130进入到盖体131内部,由于过滤件132的过滤作用,能够将杂质过滤,从而将过滤后的气体进入到过滤腔111中,供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使用。

可选地,盖体131在第一壳体113上的安装方式可以为螺栓连接、螺纹连接、焊接、铆接、粘接、插接、卡接或其它连接方式。

具体地,盖体131通过四个紧固件与第一壳体113紧固配合,使得盖体131与安装孔密封配合。例如,紧固件为螺栓。如此,拆装方便,连接稳定性强,方便组装和维护。本实施例仅提供一种盖体131与第一壳体113的具体连接方式,但并不以此为限。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摩托车(图中未示出),摩托车包括二次补气管及上述中任意一项的空滤器装置100,二次补气管与补气口112连通。

上述摩托车,将隔离件120设置于空滤本体110内部,使得谐振腔121与补气口112连通,并且谐振腔121通过开口122与过滤腔111连通,二次补气管连通在补气口112上。在工作过程中,二次补气管通过补气口112朝向过滤腔111补气,期间经过谐振腔121,气体在谐振腔121内产生谐振,有利于降低二次补气的噪音,提高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进而提高摩托车的使用品质。

进一步地,空滤器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及稳压组件(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分别与第二壳体114连接并与过滤腔111连通,稳压组件位于过滤腔111内。稳压组件开设有稳压腔,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均与稳压组件连接,并均与稳压腔连通。如此,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分别与稳压组件连通,稳压腔能够缓解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上的压力波动,降低气缸在进气过程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从而改善两缸的进气不均匀性,使得两缸的做工性能变得更加接近。

具体地,请参阅图2,稳压组件包括稳压件、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稳压件开设有稳压腔,第一出气管的侧壁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稳压腔连通,第二出气管的侧壁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稳压腔连通。如此,稳压件设置在过滤腔111内,充分利用空滤本体110的内部空间,有利于提高结构紧凑性,保证摩托车的整车布置和外观完整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相关技术
  • 用于生物样本的过滤器设备及过滤器装置
  • 摩托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 摩托车发动机点火控制及空燃比控制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1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