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0:50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摄像头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可以应用于视频会议、监控、人脸识别等场景中。

相关技术中,对于电视等大尺寸的显示设备,通常将摄像头及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简称ISP)外置,ISP处理器对于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进行滤波、降噪等优化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待显示的图像信号通过USB线输出至系统级芯片控制器(System-on-a-Chip,简称SOC),以进行显示。

然而,在显示设备安装过程中,外置的摄像头及ISP处理器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独立的安装,这样使得安装过程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用于解决大尺寸的显示设备的安装过程较为复杂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主控制模块;摄像头模组,被配置为基于采集的图像,输出所述图像的初始图像信号;信号增强器,与所述摄像头模组连接,被配置为确定目标补偿量,基于所述目标补偿量对接收的初始图像信号进行补偿,生成补偿后的图像信号;图像信号处理器,设置在所述主控制模块上,并与所述主控制模块及所述信号增强器连接,被配置为对所述补偿后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输出待显示图像信号;所述主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将所述待显示图像信号输出至所述显示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制模块,还与所述信号增强器连接,还被配置为获取不同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下的补偿后的图像信号的误码率,并将最低的误码率对应的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作为目标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信号增强器;所述信号增强器,具体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目标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确定所述目标补偿量;不同的目标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对应不同的目标补偿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制模块包括:误码计算单元,与所述信号增强器连接,被配置为计算所述补偿后的图像信号的误码率;SOC控制器,与所述误码计算单元、所述图像信号处理器、所述信号增强器及所述显示屏连接,被配置为将不同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下的误码率中最低的误码率对应的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作为所述目标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以及将所述待显示图像信号输出至所述显示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制模块还包括状态寄存器,所述状态寄存器存储有多个状态标识位及多个状态补偿位,所述状态标识位中的第一状态标识位用于表征信号增强器的校准状态;所述信号增强器包括多个补偿引脚;一个补偿引脚对应一个状态标识位及一个补充标识位;所述SO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多个补偿引脚连接,具体被配置为:若所述多个状态标识位中的第一状态标识位为第一值,则确定所述多个补偿引脚对应的状态标识位的第一目标值及状态补偿位的第二目标值,根据状态标识位的不同值和状态补偿位的不同值与不同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的第一对应关系,获取所述补偿引脚在第一目标值和所述第二目标值下的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作为所述补偿引脚的目标状态的补偿信号;更新所述第一状态标识位为第二值;所述第一目标值和所述第二目标值下的误码率最低。若第一状态标识位为第二值,输出各补偿引脚的第一目标值和第二目标值对应的目标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并将接收的所述待显示图像信号输出至所述显示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若所述补偿引脚对应的状态标识位为第三值,控制所述补偿引脚为浮空状态;若所述补偿引脚对应的状态标识位为第四值,且所述补偿引脚对应的补充标识位为第五值时输出第一电平的补偿控制信号;若在所述补偿引脚对应的状态标识位为第四值,且所述补偿引脚对应的补充标识位为第六值时输出第二电平的补偿控制信号;所述不同电平的补偿控制信号对应不同的补偿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OC控制器,具体被配置为:若所述第一状态标识位为第一值,将所述多个补偿引脚依次作为第一补偿引脚;在设置其他补偿引脚的状态标识位的值和补充标识位的值保持为预设的恒定值的条件下,按照预设的不同的配置条件,设置所述第一补偿引脚对应的状态标识位和补充标识位;所述不同的配置条件包括:将所述第一补偿引脚对应的状态标识位设置为第三值、且设置所述第一补偿引脚对应的补充标识位为第五值、以及将所述第一补偿引脚对应的状态标识位设置为第四值且设置所述第一补偿引脚对应的补充标识位为第六值;以及,获取所述不同的配置条件下的误码率;将最低的误码率对应的状态标识位的值作为第一目标值,以及将最低的误码率对应的补充标识位的值作为第二目标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OC控制器具体被配置为:若所述第一状态标识位为第一值,控制所述图像信号处理器处于不工作状态;以及,若所述第一状态标识位为第二值,控制所述图像信号处理器处于工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向所述摄像头模组发出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的工作控制信号,以所述摄像头模组在接收第一状态的工作控制信号时进入工作状态,在接收第二状态的工作控制信号时进入待机状态,以及接收第三状态的工作控制信号时进入关机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多条前端通讯线路及多条后端通讯线路,所述前端通讯线路的一端与所述摄像头模组连接,所述前端通讯线路的另一端与所述信号增强器;所述后端通讯线路的一端与所述信号增强器连接,所述后端通讯线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图像信号处理器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显示设备摄像头模组、信号增强器、图像信号处理器及主控制模块,所述图像信号处理器设置在主控制模块上,与所述主控制模块及所述信号增强器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摄像头模组,基于采集的图像,输出所述图像的初始图像信号;所述信号增强器,对接收的初始图像信号进行补偿,生成补偿后的图像信号;所述图像信号处理器,对所述补偿后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输出待显示图像信号至所述主控制模块;所述主控制模块,将所述待显示图像信号输出至所述显示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中,信号增强器与摄像头模组连接,用于对接收的初始图像信号进行补偿,生成补偿后的图像信号,图像信号处理器设置在主控制器上,并与主控制器及信号增强器连接,用于对所述补偿后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输出待显示图像信号至所述主控制器。本方案中摄像头模组内置于显示设备中,图像信号处理器设置在主控制器上,且摄像头模组与图像信号处理器之间设置了信号增强器,通过信号增强器则可以补偿摄像头模组与图像信号处理器之间的信号衰减量,这样对于大尺寸的显示设备,则可以避免信号衰减导致的图像显示不稳定,因而基于本方案能够实现大尺寸显示设备的摄像头内置,从而能够简化大尺寸的显示设备的安装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实施例中显示设备与控制装置之间操作场景的示意图;

图2示例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的配置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硬件配置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实施方式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于术语的简要说明,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接下来描述的实施方式,而不是意图限定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术语应当按照其普通和通常的含义理解。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件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设备可以具有多种实施形式,例如,可以是电视、智能电视、激光投影设备、显示器(monitor)、电子白板(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电子桌面(electronic table)等。图1和图2为本申请的显示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根据实施例中显示设备与控制装置之间操作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用户可通过智能设备300或控制装置100操作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可以是遥控器,遥控器和显示设备的通信包括红外协议通信或蓝牙协议通信,及其他短距离通信方式,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来控制显示设备200。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上按键、语音输入、控制面板输入等输入用户指令,来控制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智能设备300(如移动终端、平板电脑、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以控制显示设备200。例如,使用在智能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控制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可以不使用上述的智能设备或控制设备接收指令,而是通过触摸或者手势等接收用户的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还可以采用除了控制装置100和智能设备300之外的方式进行控制,例如,可以通过显示设备200设备内部配置的获取语音指令的模块直接接收用户的语音指令控制,也可以通过显示设备200设备外部设置的语音控制设备来接收用户的语音指令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还与服务器400进行数据通信。可允许显示设备200通过局域网(LAN)、无线局域网(WLAN)和其他网络进行通信连接。服务器400可以向显示设备200提供各种内容和互动。服务器400可以是一个集群,也可以是多个集群,可以包括一类或多类服务器。

图2示例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的配置框图。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100包括控制器110、通信接口130、用户输入/输出接口140、存储器、供电电源。控制装置100可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指令,且将操作指令转换为显示设备200可识别和响应的指令,起用用户与显示设备200之间交互中介作用。

图3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硬件配置框图,如图3,显示设备200包括调谐解调器210、通信器220、检测器230、外部装置接口240、控制器250、显示器260、音频输出接口270、存储器、供电电源、用户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处理器,视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图形处理器,RAM,ROM,用于输入/输出的第一接口至第n接口。

显示器260包括用于呈现画面的显示屏组件,以及驱动图像显示的驱动组件,用于接收源自控制器输出的图像信号,进行显示视频内容、图像内容以及菜单操控界面的组件以及用户操控UI界面。

显示器260可为液晶显示器、OLED显示器、以及投影显示器,还可以为一种投影装置和投影屏幕。

通信器220是用于根据各种通信协议类型与外部设备或服务器进行通信的组件。例如:通信器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有线以太网模块等其他网络通信协议芯片或近场通信协议芯片,以及红外接收器中的至少一种。显示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器220与外部控制设备100或服务器400建立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用户接口,可用于接收控制装置100(如:红外遥控器等)的控制信号。

检测器230用于采集外部环境或与外部交互的信号。例如,检测器230包括光接收器,用于采集环境光线强度的传感器;或者,检测器230包括图像采集器,如摄像头,可以用于采集外部环境场景、用户的属性或用户交互手势,再或者,检测器230包括声音采集器,如麦克风等,用于接收外部声音。

外部装置接口24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高清多媒体接口接口(HDMI)、模拟或数据高清分量输入接口(分量)、复合视频输入接口(CVBS)、USB输入接口(USB)、RGB端口等任一个或多个接口。也可以是上述多个接口形成的复合性的输入/输出接口。

调谐解调器210通过有线或无线接收方式接收广播电视信号,以及从多个无线或有线广播电视信号中解调出音视频信号,如以及EPG数据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50和调谐解调器210可以位于不同的分体设备中,即调谐解调器210也可在控制器250所在的主体设备的外置设备中,如外置机顶盒等。

控制器250,通过存储在存储器上中各种软件控制程序,来控制显示设备的工作和响应用户的操作。控制器250控制显示设备200的整体操作。例如:响应于接收到用于选择在显示器260上显示UI对象的用户命令,控制器250便可以执行与由用户命令选择的对象有关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视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RAM Random AccessMemory,RAM),ROM(Read-Only Memory,ROM),用于输入/输出的第一接口至第n接口,通信总线(Bus)等中的至少一种。

用户可在显示器260上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图形用户界面(GUI)接收用户输入命令。或者,用户可通过输入特定的声音或手势进行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传感器识别出声音或手势,来接收用户输入命令。

″用户界面″,是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介质接口,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用户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用户界面常用的表现形式是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是指采用图形方式显示的与计算机操作相关的用户界面。它可以是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的一个图标、窗口、控件等界面元素,其中控件可以包括图标、按钮、菜单、选项卡、文本框、对话框、状态栏、导航栏、Widget等可视的界面元素。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还包括摄像头模组、ISP处理器及主控制模块,其中摄像头模组采集图像数据,并将采集的光学信号转化为电学信号,作为初始图像信号,具体的摄像头模组可以包括图像传感器、镜头、滤光玻璃及电路板等。ISP处理器与摄像头模组连接,用于对摄像头模组输出的初始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及优化,以提供更好的图像质量和更高的性能。主控制模块作为整机的主控制器,可以实现对摄像头模组的工作状态控制,还可以控制显示屏对待显示图像的显示。

相关技术中,对于大尺寸的显示设备,通常将摄像头及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Signal Processor,简称ISP)外置,ISP处理器对于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进行滤波、降噪等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待显示的图像信号通过USB线输出至系统级芯片控制器(System-on-a-Chip,简称SOC),以进行显示。

然而,在显示设备安装过程中,外置的摄像头及ISP处理器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独立的安装,这样使得安装过程较为复杂。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若将摄像头模组及ISP处理器内置在显示设备中,安装过程中,则不需要另行安装摄像头模组及ISP处理器,因而能够简化安装程序。但对于大尺寸的显示设备,由于ISP处理器受限于安装空间及加工工艺等因素,通常设置在SOC控制器处,这样摄像头模组及ISP处理器相对位置会比较远,摄像头模组与ISP处理器之间基于移动行业处理器接口协议(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简称MIPI)传输图像信号,若传输路径过长则会因为信号的衰减量较大导致图像无法显示。由此本申请实施例在摄像头模组及ISP处理器之间设置了信号增强器,信号增强器可以补偿信号的衰减量,进而能够保证ISP处理器接收的信号质量,因而能够实现大尺寸的显示设备的摄像头模组内置,从而能够简化显示设备的安装过程。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各术语应在本领域内做广义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中示出了显示设备的部分电路,其他与本申请无关的电路未示出,如图4所示,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屏1;

主控制模块40;

摄像头模组10,用于基于采集的图像,输出图像的初始图像信号;

信号增强器30,与摄像头模组10连接,用于对接收的初始图像信号进行补偿,生成补偿后的图像信号;

图像信号处理器50设置在主控制模块40上,并与主控制模块40及信号增强器30连接,用于对补偿后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输出待显示图像信号至主控制模块40;

主控制模块40,还被配置为将所述待显示图像信号输出至所述显示屏1。

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设备包括摄像头模组10,也即摄像头模组10设置在显示设备内部,对于摄像头模组10具体安装形式,本示例中不作限制。例如,在显示设备包括背板时,显示屏1、摄像头模组10、信号增强器30、ISP处理器50、主控制模块40都安装在背板上。其中摄像头模组10可以设置为固定结构,具体可以固定于背板的边缘处,如上边缘的中间位置,以采集图像数据。也可以设置为可升降结构,工作时从背板中探出,不工作时隐藏于背板中。再例如,摄像头模组10还可以安装在显示设备的后壳上。又例如,摄像头模组10还可以安装在主板上。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摄像头模组10还可以与主控制模块40连接,摄像头模组10响应于主控制模块40发出的工作控制信号,执行采集图像、待机、关机等动作。其中主控制模块可以包括SOC控制器。

由上述示例可知ISP处理器50用于对初始图像信号进行优化处理,以提高画面的显示质量。本实施例中ISP处理器50设置在主控制模块40上,具体的可以集成在主控制模块40上,与主控制模块40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以分体的形式安装在主控制模块40上,具体设置方式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制。由于ISP处理器50设置在主控制模块40上可以快速的将处理后的待显示图像信号输出至主控制模块40。此外,ISP处理器50设置在主控制模块40上,也可方便生产加工。

本实施例中信号增强器30用于对初始图像信号进行补偿,即补偿初始图像信号在摄像头模组10至ISP处理器50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衰减量,这样则能够避免因初始图像信号的衰减量过大,导致显示画面不清晰或无法显示的问题。因而基于本实施例可以实现大尺寸的显示设备的摄像头模组10及ISP控制器内置,从而能够降低大尺寸的显示设备安装的复杂度。

在一些示例中,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显示设备还包括:多条前端通讯线路及多条后端通讯线路,

针对每个条前端通讯线路,前端通讯线路的一端与摄像头模组10连接;

针对每个条后端通讯线路,后端通讯线路的一端与信号增强器30连接。

示例性的,继续参照图5,前端通讯线路可以包括线路A-1至线路A-4,信号增强器30包括多个输入端口,每条通讯线路与一个信号增强器30的输入端口连接,如线路A-1与PortA-1端口连接,线路A-2与PortA-2端口。同理前端通讯线路可以包括线路B-1至线路B-4,每条通讯线路与一个信号增强器30的输出端口连接。

一些示例中,摄像头模组10需要采集大量的图像数据,而数据的传输效率则直接影响图像的显示质量,因而本示例中,通过多条前端通讯线路和多条后端通讯,能够提高初始图像信号由摄像头模组10传输至ISP处理器50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图像的显示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多条前端通讯线路和多条后端通讯线路,在一些示例中,多条前端通讯线路与多条后端通讯线路相对应,后端通讯线路只能传输对应的前端通讯线路传输的初始图像信号。例如,线路A-1与线路B-1为对应线路,线路A-2与线路B-2为对应线路,初始图像信号由线路A-1输出后,只能通过线路B-1传输至ISP处理器50,初始图像信号由线路A-2输出后,只能通过线路B-2传输至ISP处理器50,这样则能够保证信号的有序传输。

在另一些示例中,前端通讯线路和后端通讯线路不具有对应关系,初始图像信号从前端通讯线路输出后,可以选择闲置的任一后端通讯线路进行传输,这样则可以降低后端通讯线路的闲置率,从而能够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

在一些示例中,每个前端通讯线路或后端通讯线路可以包括连接线、过孔及连接器。其中连接线、过孔及连接器的数量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如通讯线路长则需要的连接线的长度长,需要的过孔及连接器数量多。

在一些示例中,多条前端通讯线路和多条后端通讯线路可以分别设置在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s,简称PCB)上。在此基础上,连接线可以为柔性印制线缆(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

在另一些示例中,连接线还可以为柔性扁平电缆(Flexible Flat Cable,FFC),FFC线可以任意选择导线数目及间距,使联线更方便,且成本更低。

在其他一些示例中,还可以将PCB板和FFC线结合使用。例如,前端通讯线路印刷在PCB板上,基于PCB板上的FPC线连接信号增强器30和ISP处理器50,而后端通讯线路可以包括FFC线,通过FFC线连接信号增强器30和ISP处理器50。

信号增强器30通常设置同一个第一补偿量对所有的对前端通讯线路的传输的初始图像信号进行补偿,同样设置同一个第二补偿量对所有的对后端通讯线路的传输的初始图像信号进行补偿。为保证每条线路传输的初始图像信号能够得到有效的补偿,则选择合适的第一补偿量和第二补偿量是重要的。

在一些示例中,获取初始图像信号在不同前端通断线路上的多个第一衰减量,以及初始图像信号在不同后端通断线路上的多个第二衰减量。针对多个前端通断线路,确定多个第一衰减量的平均值,并将该平均值作为第一补偿量,信号增强器30基于第一补偿量对各前端通路输出的初始图像信号进行补偿。同样的,针对多个后端通断线路,确定多个第二衰减量的平均值,并将该平均值作为第二补偿量,信号增强器30基于第二补偿量对各前端通路输出的初始图像信号进行补偿。

在一些另示例中,多条前端通讯线路中任意两个前端通讯线路的线路长度的差值小于第一阈值;

多条后端通讯线路中任意两个后端通讯线路的线路长度的差值小于第二阈值。

本示例中任意两个前端通讯线路的线路长度的差值小于第一阈值,第一阈值越趋近于零,则表明多条前端通讯线路的长度越接近,这样不同的前端通讯线路的连接线的长度及过孔和连接器的数据量则近似相等,因而初始图像信号在不同的前端通讯线路的第一衰减量也近似相等。信号增强器30则可以基于多个相近的第一衰减量设定第一补偿量,与上述基于多个第一衰减量的平均值,确定第一补偿量的方法相比,本示例中的第一补偿量能够近似等于每个前路通讯线路的第一衰减量,因而本示例中能够提高对不同前端通讯线路传输的初始图像信号的补偿效果。信号增强器30对于后端通讯线路的第二补偿量与设置第一补偿量的方法类似,在此不在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信号增强器30可以将第一补偿量和第二补偿量之和作为最终的补偿量。例如,线路A-2与线路B-2为对应的线路,初始图像信号从摄像头模组10输出,通过线路A-2及线路B-2输出至ISP处理器50,其中第一补偿量为0.01dB,第二补偿量为0.02dB,则信号增强器30对接收的初始图像信号补偿0.03dB。

下面将对衰减量的获取方法做示例性的说明。

一个示例中,初始图像信号基于MIPI接口协议在摄像头模组10、ISP处理器50及主控制模块40之间传输,针对每条前端通讯线路或后端通讯线路,衰减量η的计算公式为:

η=L

其中,初始图像信号的传输频率为f

在一些示例中,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信号增强器30的接口符合MIPI接口协议;信号增强器30具有EQ引脚和PRE-CG0引脚;

显示设备还包括前端调控组件60及后端调控组件70,

前端调控组件60与信号增强器30的EQ引脚连接,前端调控组件60用于输出第一电平,第一电平的不同电平值对应不同的前端通讯线路的信号衰减量;

后端调控组件70与信号增强器30的PRE-CG0引脚连接,后端调控组件70用于输出第二电平,第二电平的不同电平值对应不同的后端通讯线路的信号衰减量。

本示例中,初始图像信号是基于MIPI接口协议传输的,信号增强器30的各接口符合MIPI接口协议的要求,信号增强器30包括EQ引脚和PRE-CG0引脚,其中EQ引脚为信号增强器30用于设定第一补偿量的引脚,PRE-CG0引脚为信号增强器30用于设定第二补偿量的引脚。具体的,信号增强器30基于EQ引脚的第一电平和PRE-CG0引脚的第二电平分别设定对应的第一补偿量及第二补偿量。本示例中的显示设备还包括前端调控组件60及后端调控组件70,其中前端调控组件60用于输出第一电平,第一电平的不同电平值对应不同的前端通讯线路的信号衰减量(为方便描述,下述称为第一衰减量);后端调控组件70用于输出第二电平,第二电平的不同电平值对应不同的后端通讯线路的信号衰减量(为方便描述,下述称为第二衰减量)。也就是说基于第一衰减量,控制前端调控组件60输出对应的电平值的第一电平,以使信号增强器30基于第一电平提供对应的第一补偿量。同样基于当前的第二衰减量,控制后端调控组件70输出对应的电平值的第二电平,以使信号增强器30基于第二电平提供对应的第二补偿量。

举例来说,信号增强器30的第一补偿量设定为高、中、低三个补偿档位,具体的补偿量分别为ε

本示例中,第一电平的不同电平值和第一电平的不同电平值分别对应不同第一衰减量和第二衰减量,因而可以基于第一衰减量和第二衰减量,通过前端调控组件60和后端调控组件70分别控制EQ引脚和PRE-CG0引脚的电平值,使得信号增强器30能够提供对应的第一补偿量和第二补偿量,进而使能使得信号增强器30能够适用于不同结构的显示设备,从而能够提高信号增强器30的通用性。

下面对前端调控组件60做示例性的介绍:

在一些示例中,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前端调控组件60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的一端接收供电输入电压,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信号补偿单元的EQ引脚连接。本示例中,第一电阻R1为上拉电阻,使得EQ引脚的第一电平为供电输入电压。

在另一些示例中,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信号补偿单元的EQ引脚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本示例的第一电阻R1为下拉电阻,使得EQ引脚的第一电平为0。

在其他一些示例中,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前端调控组件60包括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1的一端接收电输入电压,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信号增强器30的EQ引脚及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本示例中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为分压电阻,基于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则可以设定EQ引脚的第一电平。

下面对后端调控组件70做示例性的介绍: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7所示,后端调控组件70包括:第三电阻R3,第三电阻R3的一端接收供电输入电压,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信号增强器30的PRE-CG0引脚连接。本示例中第三电阻R3为上拉电阻,使得PRE-CG0引脚的第二电平为供电输入电压。

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图8所示,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信号增强器30的PRE-CG0引脚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本示例中第三电阻R3为下拉电阻,使得PRE-CG0引脚的第二电平为0。

在又一个示例中,如图9所示,后端调控组件70包括第三电阻R3及第四电阻R4,第三电阻R3的一端接收电输入电压,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信号增强器30的PRE-CG0引脚及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本示例中,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为分压电阻,基于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则可以设定PRE-CG0引脚的第二电平。

需要说明的是,前端调控组件60和后端调控组件70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关联,也就是说,EQ引脚的第一电平与PRE-CG0引脚的第二电平相互独立,这样上述前端调控组件60的示例,可以与任一后端调控组件70的示例进行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信号增强器30还具有ERC引脚及VS-CFG1引脚,显示设备包括频率控制组件80及边沿控制组件90;

频率控制组件80与信号增强器30的ERC引脚连接,频率控制组件80用于输出第三电平,第三电平的不同电平值对应不同的初始图像信号的传输频率的衰减量(下述简称为第三衰减量);

边沿控制组件90与信号增强器30的VS-CFG1引脚连接,边沿控制组件90用于输出第四电平,第四电平的不同电平值对应不同的上升沿或下降沿的幅值的衰减量(下述简称为第四衰减量)。

本示例中,ERC引脚用于设定对信号的传输频率的补偿量,VS-CFG1引脚用于设定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的幅值的补偿量。本示例中信号增强器30基于ERC引脚的第三电平和VS-CFG1引脚的第四电平分别设定对应的第三补偿量及第四补偿量。本示例中的显示设备还包括频率控制组件80及边沿调控组件,其中频率控制组件80用于输出第三电平,第三电平的不同电平值对应不同的第三衰减量;边沿调控组件用于输出第四电平,第四电平的不同电平值对应不同的第四衰减量。也就是说基于第三衰减量,控制频率控制组件80输出对应的电平值的第三电平,以使信号增强器30基于第三电平提供对应的第三补偿量。同样基于当前的第四衰减量,控制边沿调控组件输出对应的电平值的第四电平,以使信号增强器30基于第四电平提供对应的第四补偿量。

对于频率控制组件80和边沿控制组件90的具体结构,与前端调控组件60和后端调控组件70类似。

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

频率控制组件80可以包括:第五电阻R5,第五电阻R5的一端接收供电输入电压,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信号增强器30的ERC引脚连接。

边沿控制组件90可以包括第六电阻R6及第七电阻R7,第六电阻R6的一端接收电输入电压,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信号增强器30的VS-CFG1引脚及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

本示例通过调节频率控制组件和边沿控制组件中结构,实现对信号增强器中频率补偿量的设置和幅值补偿量的设置,使得信号增强器能够适用于不同结构的显示设备,从而能够提高信号增强器的通用性。

上述实施例中,针对不同的显示设备,计算当前的显示设备的线路的衰减量,并根据当前的线路的衰减量,手动调节对应控制组件的结构,实现不同信号的接入,从而实现对信号增强器的各补偿量的调节,以使当前的补偿量适配当前的显示设备。下面将介绍另一种针对不同的显示设备,实现自动设置对应补偿量的实施例,具体如下:

另一些实施例中,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

主控制模块40,还与信号增强器30连接,配置有多个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主控制模块40,还被配置为获取不同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下的补偿后的图像信号的误码率,并将最低的误码率对应的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作为目标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

信号增强器30,具体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目标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确定目标补偿量;以及根据所述目标补偿量对所述初始图像信号进行补偿,生成补偿后的图像信号;不同的目标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对应不同的目标补偿量。

本实施例中,主控制模块40配置有多个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其中多个状态可以通过不同的电平进行区分,如:高电平为第一状态,低电平为第二状态,浮空(无信号)为第三状态。误码率是衡量数字通信系统中误码性能的指标,表示在传输过程中,接收端接收到的比特中错误比特的比例。误码率越低则表征当前的通讯质量越好。本实施例中,不同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对应不同大小的补偿量,补偿量则影响着数据的传输质量,误码率最低时对应的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则为最优的;将最优的补偿控制信号作为目标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确定目标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后,以目标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为正常工作状态下的补偿控制信号,信号增强器30,基于目标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确定目标补偿量,并根据目标补偿量对初始图像信号进行补偿,生成补偿后的图像信号。

下面结合实际场景进行说明:主控制模块40配置有三个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主控制模块40先输出第一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信号增强器30基于第一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对应的第一补偿量对初始图像信号进行补偿,主控制模块40获取当前的补偿后的图像信号的第一误码率。然后主控制模块40再输出第二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信号增强器30基于第二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对应的第二补偿量对初始图像信号进行补偿,主控制模块40获取当前的补偿后的图像信号的第二误码率;最后输出第三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信号增强器30基于第三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对应的第三补偿量,主控制模块40获取当前的补偿后的图像信号的第三误码率。其中第一误码率>第二误码率>第三误码率,将第三误码率对应的第三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作为目标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在确认目标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后,主控制模块40持续输出目标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信号增强器30将目标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确定目标补偿量。

本实施例中,主控制模块40获取不同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下的误码率,将最低误码率对应的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作为目标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并输出至信号增强器30,信号增强器30基于目标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确定目标补偿量,这样针对不同的显示设备,则能够实现对目标补偿量的自动调节。

在一些示例中,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主控制模块40包括:

误码计算单元41,与信号增强器30连接,被配置为计算所述补偿后的图像信号的误码率;

SOC控制器42,与误码计算单元41误码计算单元41、图像信号处理器50、信号增强器30及显示屏1连接,被配置为将不同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下的误码率中最低的误码率对应的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作为所述目标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以及将所述待显示图像信号输出至所述显示屏。

本实施例中,误码计算单元41可以为信号发生器或示波器,或误码率测试仪等等。SOC控制器42计算的不同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下的误码率,并将最低的误码率对应的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作为目标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还用于在ISP正常工作时,接收ISP输出的待显示图像信号,并将该待显示图像信号传输至显示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控制模块40还包括状态寄存器,所述状态寄存器存储有多个状态标识位及多个状态补偿位,所述状态标识位中的第一状态标识位用于表征信号增强器30的校准状态;信号增强器30包括多个补偿引脚;一个补偿引脚对应一个状态标识位及一个补充标识位;

SOC控制器42,分别与所述多个补偿引脚连接,具体被配置为:

若所述多个状态标识位中的第一状态标识位为第一值,则确定所述多个补偿引脚对应的状态标识位的第一目标值及状态补偿位的第二目标值,根据状态标识位的不同值和状态补偿位的不同值与不同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的第一对应关系,获取所述补偿引脚在第一目标值和所述第二目标值下的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作为所述补偿引脚的目标状态的补偿信号;更新所述第一状态标识位为第二值;所述第一目标值和所述第二目标值下的误码率最低;

若第一状态标识位为第二值,输出各补偿引脚的第一目标值和第二目标值对应的目标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并将接收的所述待显示图像信号输出至所述显示屏。

本实施例中,主控制模块40包括状态寄存器,其中状态寄存器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例如,在状态寄存器的数量为一个时,则将各状态标识位及补充标识位存储于一个寄存器内,在状态寄存器的数量为两个时,则将状态标识位存储于第一寄存器内及补充标识位位于第二寄存器内。

信号增强器30包括多个补偿引脚,由上述实施例可知,补偿引脚可以包括:EQ引脚、PRE-CG0引脚、ERC引脚及VS-CFG1引脚,每个补偿引脚实现不同的补偿功能。每个补偿引脚对应一个状态标识位及一个补偿标识位。补偿引脚在不同的状态标识位和不同的补偿标识位下输出的补偿控制信号的状态不同。其中第一状态标识位可以表征当前信号增强器30的校准状态,即在第一状态标识位为第一值时,表明未对信号增强器30中的补偿量进行校准,这样当前的补偿量可能并不适配当前的显示设备;因而需要对信号增强器30的进行校准,并在校准后,将第一状态标识位更新为第二值。示例性的,第一值可以为0,第二值可以为1,或第一值可以为1,第二值为0。

具体的校准方式,本实施例中,针对每个补偿引脚,将最低误码率对应的状态标识位的值作为第一目标值,以及将最低误码率对应的补充标识位的值作为第二目标值。基于第一对应关系,获取第一目标值和第二目标值下的状态的控制补偿信号,作为目标状态下的控制补偿信号。并在完成校准后,更新第一状态标识位为第二值。

在第一状态标识位为第二值时,则主控制模块40进入正常工作模式,即持续输出各补偿引脚的第一目标值和第二目标值对应的目标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将ISP输出的待显示图像信号输出至显示屏,以完成显示。本实施例中,通过状态寄存器中的状态标识位及补充标识位的不同值,实现了对输出的补偿控制信号的状态的控制。

作为一个示例,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

若所述补偿引脚对应的状态标识位为第三值,控制所述补偿引脚为浮空状态;

若所述补偿引脚对应的状态标识位为第四值,且所述补偿引脚对应的补充标识位为第五值时输出第一电平的补偿控制信号;

若在所述补偿引脚对应的状态标识位为第四值,且所述补偿引脚对应的补充标识位为第六值时输出第二电平的补偿控制信号;所述不同电平的补偿控制信号对应不同的补偿量。

下面将结合实际场景进行说明:第三值和第四值为不同的值,第五值和第六值为不同的值,作为示例,第三值为1、第四值为0,第五值为1、第六值为0。以EQ引脚为例,EQ引脚对应第二状态标识位和第二补充标识位,若第二状态标识位为1,则不输出信号,信号增强器30在上电后,若未接收到补偿控制信号,获取对应的目标补偿量对接收的初始图像信号进行补偿。若第二状态标识位为0,且第二补充标识位为1,则输出低电平的补偿控制信号。若第二状态标识位为0,且第二补充标识位为0,则输出高电平的补偿控制信号。由此可知,本示例中,每个补偿引脚对应三种状态标识位和补充标识位的组合,对应三种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

通过本示例中的第一对应关系,实现了基于状态寄存器中的状态标识位及补充标识位的不同值,输出不同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

对于确定第一目标值和第二目标值的方案,作为一种实现方式,SOC控制器42,具体被配置为:

若所述第一状态标识位为第一值,将所述多个补偿引脚依次作为第一补偿引脚;

在设置其他补偿引脚的状态标识位的值和补充标识位的值保持为预设的恒定值的条件下,按照预设的不同的配置条件,设置所述第一补偿引脚对应的状态标识位和补充标识位;所述不同的配置条件包括:将所述第一补偿引脚对应的状态标识位设置为第三值、将所述第一补偿引脚对应的状态标识位设置为第四值,且设置所述第一补偿引脚对应的补充标识位为第五值、以及将所述第一补偿引脚对应的状态标识位设置为第四值且设置所述第一补偿引脚对应的补充标识位为第六值;以及,获取所述不同的配置条件下的误码率;

将最低的误码率对应的状态标识位的值作为第一目标值,以及将最低的误码率对应的补充标识位的值作为第二目标值。

本实施方式中,依次获取每个补偿引脚的第一目标值和第二目标值,在获取补偿引脚第一目标值和第二目标值时,则将该补偿引脚作为第一补偿引脚。例如,当获取EQ引脚的第一目标值和第二目标值时,则将EQ引脚作为第一补偿引脚。当获取PRE-CG0引脚的第一目标值和第二目标值时,则将PRE-CG0引脚作为第一补偿引脚。针对每个第一补偿引脚,设置其他补偿引脚的状态标识位的值和补充标识位的值保持为预设的恒定值,即其他补偿引脚的状态标识位和补充标识位的值在当前的第一补偿引脚下是不变的,按照预设的不同的配置条件,设置第一补偿引脚对应的状态标识位和补充标识位。并获取所述不同的配置条件下的误码率。

结合实际场景进行示例,将EQ引脚作为第一补偿引脚,配置其他补偿引脚(PRE-CG0引脚、ERC引脚及VS-CFG1引脚)的状态标识位为0,补充标识位为0。先将EQ引脚对应的第二状态标识设置为0(第三值),主控制模块40不输出补偿控制信号,EQ引脚处于浮空状态,则信号增强器30基于第一补偿量对初始图像信号进行补偿,SOC控制器42得到补偿后的图像信号的第一误码率σ1;然后将EQ引脚对应的第二状态标识设置为1(第四值),设置第二补充标识位为0(第五值),SOC控制器42输出低电平的补偿控制信号,EQ引脚处于低电平状态,则信号增强器30基于第二补偿量对初始图像信号进行补偿,SOC控制器42得到补偿后的图像信号的第二误码率σ2。最后,将EQ引脚对应的第二状态标识位设置为1(第四值),设置第二补充标识位为1(第六值),SOC控制器42输出高电平的补偿控制信号,EQ引脚处于高电平状态,则信号增强器30基于第三补偿量对初始图像信号进行补偿,SOC控制器42得到补偿后的图像信号的第三误码率σ3;其中MIN{σ1,σ2,σ3}=σ3,则EQ引脚的第一目标值为1及第二目标值为1,第三补偿量为目标补偿量。而后,依次将PRE-CG0引脚、ERC引脚及VS-CFG1引脚作为第一补偿引脚。需要说明的是,在获取第一补偿引脚的第一目标值和第二目标值时,对于已获取第一目标值和第二目标值的其他补偿引脚,可以设置该其他补偿引脚的状态标识位为其确定的第一目标值,补充标识位为其确定的第二目标值。例如,在确定PRE-CG0引脚的第一目标值和第二目标值时,EQ引脚作为其他补偿引脚,则可以将EQ引脚的状态标识位设置为1,补充标识位设置为1。ERC引脚及VS-CFG1引脚的状态标识位和补充标识位仍设为0。

通过本实施方式能够确定各补偿引脚的第一目标值及第二目标值,进而基于第一目标值和第二目标值获取对应的目标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从而基于目标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实现对信号增强器30的补偿量的控制。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SOC控制器42,具体被配置为:若所述第一状态标识位为第一值,控制图像信号处理器50处于不工作状态;以及,若所述第一状态标识位为第二值,控制图像信号处理器50处于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状态标识位为第一值时,则表明当前的信号增强器30处于未校准状态,控制图像信号处理器50不工作,当信号增强器30完成校准后,再控制图像信号处理器50处于工作状态,这样则能够避免ISP将处理信号质量较差的初始图像信号,进而避免显示器上显示不清楚的图像。对于控制ISP的工作状态的方式,作为示例,可以通过控制ISP供电信号的接入或断开,来控制ISP的工作状态。

又一些实施例中,SOC控制器42还被配置为:

向所述摄像头模组发出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的工作控制信号,以所述摄像头模组在接收第一状态的工作控制信号时进入工作状态,在接收第二状态的工作控制信号时进入待机状态,以及接收第三状态的工作控制信号时进入关机状态。

本实施例中,第一状态的工作控制信号可以高电平信号,第二状态的工作控制信号可以低电平信号,第二状态的工作控制信号可以为无信号。主控制模块向摄像头模组输出不同状态的工作控制信号,基于不同状态的工作控制信号,实现对摄像头模组的工作状态的控制,从而提高摄像头模组的可控性。

下面将结合实际场景对本申请做示例性的说明: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3所示,执行步骤S1001,启动显示设备后,执行步骤S1002:检测是否开启摄像头,若不开启,则执行步骤S1003,向摄像头模组输出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的工作控制信号,此时摄像头模组的状态为待机或关闭状态;若开启,则主控制模块执行步骤S1004向摄像头模组输出第一状态的工作控制信号,然后执行步骤S1005:摄像头模组启动,图像传感器采集数据。在此基础上,执行步骤S1006:检测当前的状态寄存器中的第一状态标识位是否为第一值,若为第一值,表征当前的信号增强器未被校准,因而执行步骤S1008,确定各补偿引脚的状态标识位的第一目标值和补充引脚的第二目标值,执行步骤S1009:更新第一状态标识位为第二值,并重新执行步骤S1007,若第一状态标识位不为第一值,表征当前的信号增强器已被校准,则执行步骤S1010,基于状态标识位的第一目标值和补充引脚的第二目标值获取各补偿引脚的目标状态的补偿控制信号,并输出各补偿引脚的目标状态下的补偿控制信号。在此基础上信号增强器执行步骤S1011,基于各补偿引脚的目标状态下的补偿控制信号,获取对应的目标补偿量,信号增强器执行步骤S1012基于各目标补偿量对图像传感器输出的初始图像信号进行补偿,输出补偿后的图像信号,ISP执行步骤S1013对补偿后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生成待显示图像信号,并输出至主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执行步骤S1014将待显示图像信号传输至显示屏完成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中,信号增强器与摄像头模组连接,用于对接收的初始图像信号进行补偿,生成补偿后的图像信号,图像信号处理器设置在主控制器上,并与主控制器及信号增强器连接,用于对所述补偿后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输出待显示图像信号至所述主控制器。本方案中摄像头模组内置,图像信号处理器设置在主控制器上,且摄像头模组与图像信号处理器之间设置了信号增强器,通过信号增强器则可以补偿摄像头模组与图像信号处理器之间的信号衰减量,这样对于大尺寸的显示设备,则可以避免信号衰减导致的图像显示不稳定,因而基于本方案能够实现大尺寸显示设备的摄像头内置,从而能够简化大尺寸的显示设备的安装过程。

另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设备,可以由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设备的各模块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显示设备摄像头模组、信号增强器、图像信号处理器及主控制模块,所述图像信号处理器设置在主控制模块上,与所述主控制模块及所述信号增强器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摄像头模组,基于采集的图像,输出所述图像的初始图像信号;

所述信号增强器,对接收的初始图像信号进行补偿,生成补偿后的图像信号;

所述图像信号处理器,对所述补偿后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输出待显示图像信号至所述主控制模块;

所述主控制模块,将所述待显示图像信号输出至所述显示屏。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可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设备的各模块来执行,其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为了方便解释,已经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上述说明。但是,上述示例性的讨论不是意图穷尽或者将实施方式限定到上述公开的具体形式。根据上述的教导,可以得到多种修改和变形。上述实施方式的选择和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原理以及实际的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使用所述实施方式以及适于具体使用考虑的各种不同的变形的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
  • 一种手柄轴合件的卡槽用检测工装
  • 一种呼吸器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
  • 过滤结构、手柄基座及呼吸检测手柄
  • 一种呼吸检测手柄
技术分类

0612011654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