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防渗漏的组合套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38:38


一种防渗漏的组合套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给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渗漏的组合套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和《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等规范明确规定:当采用内排水时,排水管应采取防渗漏措施。设计原则通常是排水管不宜穿过室内重点房间,特别是受水影响较大的房间,例如厨房、卧室、贵重商品仓库、配电间、珍善本书库等。

但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一些特殊的需要不得不将排水管穿过室内重要房间,目前将排水管穿过室内重要房间的常规设计做法是在排水管下方增加结构硬质吊顶,通过结构硬质吊顶达到将排水管与房间隔离的作用。由于目前的排水管安装结构增加了结构硬质吊顶,排水管安装需要提前在结构施工过程中插入,即:梁柱施工→结构硬质吊顶施工→防水层施工→排水管安装→楼板施工,这使得工序复杂化、影响工期;同时结构硬质吊顶需要设置吊柱才能与上层结构连接,占用空间大且不便于检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排水管的安装结构复杂化,不便于施工、占用空间大且不便于检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防渗漏的组合套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防渗漏的组合套管装置,包括:

大径防渗漏管,通过卡箍支架与上层结构连接,所述大径防渗漏管朝向上层结构的一侧沿所述大径防渗漏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检修槽口;

排水管,沿所述大径防渗漏管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大径防渗漏管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防渗漏的组合套管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将排水管套设在大径防渗漏管内组成一体,经过卡箍支架即可将套设成一体的排水管和大径防渗漏管连接在上层结构上,简化施工工序,避免了施工阶段不必要的复杂的施工穿插,提高了施工工效;同时通过将大径防渗漏管包裹在排水管外,当排水管出现漏水时,漏出的水会积聚在大径防渗漏管内,有效的避免水滴漏在重要房间内,起到防渗漏的作用,有效的保护重要房间不受水的影响;并且由于大径防渗漏管相较于结构硬质吊顶,结构更加小型化,占用的平面空间和立体空间较小,增大建筑内部的使用空间,同时排水管和大径防渗漏管的排水路由可根据实际管线综合排布做到最优,不影响其他管线排布,使得建筑空间得到更好的利用。还通过在大径防渗漏管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检修槽口,使得大径防渗漏管的大部分区域均为开放式空间,既有利于排水管的安装施工,又利于对排水管进行维保检修和观察。

优选地,所述大径防渗漏管的管径设置为所述排水管的管径的二至三倍。

优选地,所述大径防渗漏管朝向上层结构的一侧沿所述大径防渗漏管的长度方向切除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弧长的部分形成所述检修槽口。

优选地,所述大径防渗漏管朝向至重要房间外的一端斜接有泄水管,所述泄水管位于所述大径防渗漏管背离上层结构的一侧;所述泄水管背离所述大径防渗漏管的一侧延伸至重要房间外。

优选地,所述泄水管的管径小于所述大径防渗漏管的管径。

优选地,所述排水管的一端朝朝向上层结构的方向翻折形成竖直段,所述竖直段的端口设置于上层结构的用于接雨污水的预留孔内。

优选地,所述大径防渗漏管的一端朝朝向上层结构的方向翻折形成垂直段,所述竖直段设置在所述垂直段内,所述垂直段与上层结构的连接处通过密封材料封堵。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用于安装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防渗漏的组合套管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排水管的排水路由,选定合适的大径防渗漏管,并在所述大径防渗漏管上开设检修槽口;

在上层结构上沿所述排水路由设置多个卡箍支架,将所述大径防渗漏管沿所述排水路由安装在所述卡箍支架上;

将排水管安装在所述大径防渗漏管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安装防渗漏的组合套管装置的施工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卡箍支架先将大径防渗漏管连接在上层结构上,随后将排水管套设在大径防渗漏管内组成一体,实现将套设成一体的排水管和大径防渗漏管方便且快速连接在上层结构上,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设置吊柱将结构硬质吊顶与上层结构连接,本施工方法可以简化施工阶段不必要的复杂的施工穿插,提高了施工工效;同时通过大径防渗漏管替代结构硬质吊顶将排水管包裹,排水管漏出的水会积聚在大径防渗漏管内,有效的避免水滴漏在重要房间内,起到防渗漏的作用,有效的保护重要房间不受水的影响;并且由于大径防渗漏管相较于结构硬质吊顶,结构更加小型化,占用的平面空间和立体空间较小,避免其他机电管道无法排布,为建筑节约更多使用空间。还通过在大径防渗漏管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检修槽口,使得大径防渗漏管的大部分区域均为开放式空间,既有利于排水管的安装施工,又利于对排水管进行维保检修和观察。

优选地,在将所述排水管安装在所述大径防渗漏管内之前,需要对所述大径防渗漏管进行蓄水试验。

优选地,所述蓄水试验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大径防渗漏管的两端端口封堵好,往所述大径防渗漏管的内部灌入至少三分之二高度的水;

将水静置在所述大径防渗漏管的内部至少二十四小时,同时在静置期间观察所述大径防渗漏管的外壁是否有漏水现象。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防渗漏的组合套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防渗漏的组合套管装置的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大径防渗漏管、11-检修槽口、12-垂直段;

2-卡箍支架、21-竖直板、22-连接板、23-圆弧形卡箍;

3-上层结构;

4-排水管、41-竖直段;

5-泄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渗漏的组合套管装置,应用于穿过室内重要房间布置排水结构,所述组合套管装置包括大径防渗漏管1以及排水管4,所述大径防渗漏管1通过卡箍支架2与上层结构3连接,所述大径防渗漏管1朝向上层结构3的一侧沿所述大径防渗漏管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检修槽口11;所述排水管4沿所述大径防渗漏管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大径防渗漏管1内。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表述的长度方向是指图1中所示的长度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排水管4套设在大径防渗漏管1内组成一体,经过卡箍支架2即可将套设成一体的排水管4和大径防渗漏管1连接在上层结构3上,简化施工工序,避免了施工阶段不必要的复杂的施工穿插,提高了施工工效;同时通过将大径防渗漏管1包裹在排水管4外,当排水管4出现漏水时,漏出的水会积聚在大径防渗漏管1内,有效的避免水滴漏在重要房间内,起到防渗漏的作用,有效的保护重要房间不受水的影响;并且由于大径防渗漏管1相较于现有结构中的结构硬质吊顶,结构更加小型化,占用的平面空间和立体空间较小,增大建筑内部的使用空间,同时排水管4和大径防渗漏管1的排水路由可根据实际管线综合排布做到最优,不影响其他管线排布,使得建筑空间得到更好的利用。还通过在大径防渗漏管1朝向上层结构3的一侧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检修槽口11,使得大径防渗漏管1朝向上层结构3的一侧的大部分区域均为开放式空间,既有利于排水管4的安装施工,又利于对排水管4进行维保检修和观察。

需要说明的是,排水路由是指排水管道的起点到通往每个目的地的路径,即管道的走向位置,是管道走线施工的主要依据。

为了便于将排水管4套设在大径防渗漏管1内形成一体,并便于将排水管4漏出的水充分的积聚在大径防渗漏管1内,有效的避免水滴漏在重要房间内;所述大径防渗漏管1的管径优设为所述排水管4的管径的二倍;当然了,此处仅是对大径防渗漏管1的管径和排水管4的管径的比值进行一个优选,不对两者管径的具体比值进行限制,在别的实施方式中,大径防渗漏管1的管径可以设置为排水管4的管径的二点五倍或三倍等。

为了既便于大径防渗漏管1充分的将排水管4围住,有效的避免排水管4渗漏的水滴漏在重要房间内,又便于对排水管4进行维保检修和观察,所述大径防渗漏管1朝向上层结构3的一侧沿所述大径防渗漏管1的长度方向切除三分之一弧长的部分形成所述检修槽口11;此处仅是对检修槽口11的尺寸进行一个优选,不对其具体尺寸进行限制,在别的实施方式中,大径防渗漏管1朝向上层结构3的一侧沿大径防渗漏管1的长度方向切除四分之一或七分之二等的弧长的部分形成检修槽口1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大径防渗漏管1朝向至重要房间外的一端斜接有泄水管5,所述泄水管5位于所述大径防渗漏管1背离上层结构3的一侧;所述泄水管5背离所述大径防渗漏管1的一侧延伸至重要房间外。由于大径防渗漏管1与泄水管5的连接处设为斜接,所以两者的连接处形成倾斜向下的斜坡,从而便于在排水管4出现渗漏水时,大径防渗漏管1可以将排水管4滴漏的水进行积聚并沿着倾斜向下的斜坡流经泄水管5充分排出,实现自动应急排水的功能,特别是在排水管4检修完成之前满足漏水排除,有效的避免大径防渗漏管1内积聚的水过多滴漏在重要房间内,确保发生排水管4漏水时,不影响重要房间安全。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向下是基于图1的视角进行描述。

具体地,考虑到泄水管5主要是将排水管4滴漏的水排出避免积聚,水流量较小,为了在满足自动应急排水功能的基础上使得本结构更加小型化,降低卡箍支架2的负重的同时降低施工的成本;将所述泄水管5的管径设置的小于所述大径防渗漏管1的管径。

具体地,为了确保能够将排水管4滴漏的水经过泄水管5充分的排出,在所述泄水管5延伸至重要房间外的一端连通有沿竖向布置的管井立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表述的竖向是指图1中所示的竖向。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4的一端朝朝向上层结构3的方向翻折形成竖直段41,所述竖直段41的端口设置于上层结构3的用于接雨污水的预留孔内。通过竖直段41密封套接在上层结构3的预留孔内,以便将积聚在上层结构3上方的雨污水排出;同时由于竖直段41密封套接在上层结构3的预留孔内,所以雨污水基本无法经过竖直段41与预留孔的连接处进入重要房间内。具体地,为了便于雨污水在排水管4内流动,竖直段41与排水管4沿长度方向布置部分的连接处设置为圆弧过渡。

具体地,竖直段41的上端凸设于上层结构3的上端面,以便连接其他管道。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表述的上端和上端面是基于图1的视角进行描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大径防渗漏管1的一端朝朝向上层结构3的方向翻折形成垂直段12,所述竖直段41设置在所述垂直段12内,所述垂直段12与上层结构3的连接处通过密封材料(如沥青防水油膏等)封堵。通过将垂直段12将竖直段41内围住,一方面避免竖直段41出现漏滴水时将水直接滴漏在重要房间内,另一方面由于垂直段12与上层结构3的连接处通过沥青防水油膏封堵,所以可以确保即使有雨污水经过竖直段41与预留孔的连接处进入也是积聚在大径防渗漏管1内,不会滴漏在重要房间内,更加有效的保护重要房间不受水的影响。具体地,为了确保本实施例的组合套管装置的强度,竖直段41、竖直段41与大径防渗漏管1沿长度方向布置部分的连接处以及大径防渗漏管1接长位置或穿墙位置均不开设有检修槽口11。

具体地,为了有效的避免大径防渗漏管1被水腐蚀,延长大径防渗漏管1的使用寿命,所述大径防渗漏管1的外壁和内壁均设置有防锈层。

具体地,为了将雨污水经过排水管4充分的排出,所述排水管4的一端延伸至重要房间外并连通有管井立管(图中未示出)。

具体地,所述大径防渗漏管1的外壁上设置有橡塑保温层(图中未示出),橡塑保温层可以有效的防止大径防渗漏管1的外壁形成冷凝水滴落至重要房间内。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箍支架2包括有两个竖直板21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竖直板21之间的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上设置有与所述大径防渗漏管1相匹配的圆弧形卡箍23,所述圆弧形卡箍23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连接板22上。由于圆弧形卡箍23围成的形状与大径防渗漏管1的外周相匹配,所以在通过在连接板22上旋紧螺钉调整圆弧形卡箍23的位置至圆弧形卡箍23的内壁抵接于大径防渗漏管1的外壁,并配合大径防渗漏管1的外壁抵接于连接板22的上端面,从而可以将大径防渗漏管1稳定的与上层结构3进行连接。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装实施例一所述防渗漏的组合套管装置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排水管4的排水路由,选定合适的大径防渗漏管1,并在所述大径防渗漏管1上开设检修槽口11;

在上层结构3上沿所述排水路由设置多个卡箍支架2,将所述大径防渗漏管1沿所述排水路由安装在所述卡箍支架2上;

将排水管4安装在所述大径防渗漏管1内。

本发明实施例的施工方法通过卡箍支架2先将大径防渗漏管1连接在上层结构3上,随后将排水管4套设在大径防渗漏管1内组成一体,实现将套设成一体的排水管4和大径防渗漏管1方便且快速连接在上层结构3上,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设置吊柱、主次梁以及楼板将结构硬质吊顶与上层结构3连接,本施工方法可以简化施工阶段不必要的复杂的施工穿插,提高了施工工效;同时通过大径防渗漏管1替代结构硬质吊顶将排水管4包裹,排水管4漏出的水会积聚在大径防渗漏管1内,有效的避免水滴漏在重要房间内,起到防渗漏的作用,有效的保护重要房间不受水的影响;并且由于大径防渗漏管1相较于结构硬质吊顶,结构更加小型化,占用的平面空间和立体空间较小,避免其他机电管道无法排布,为建筑节约更多使用空间。还通过在大径防渗漏管1朝向上层结构3的一侧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检修槽口11,使得大径防渗漏管1朝向上层结构3的一侧的大部分区域均为开放式空间,既有利于排水管4的安装施工,又利于对排水管4进行维保检修和观察。并且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是工程中常用的钢水管、排水管4、卡箍支架2等的材料部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增设吊柱、主次梁以及楼板才能结构硬质吊顶与上层结构3连接,本实施例的施工方法可以更加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排水路由是指排水管道的起点到通往每个目的地的路径,即管道的走向位置,是管道走线施工的主要依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将所述排水管4安装在所述大径防渗漏管1内之前,需要对所述大径防渗漏管1进行蓄水试验。在施工的过程中通过蓄水试验对大径防渗漏管1的防渗漏能力进行提前测试,确保施工的质量,从而确保排水管4漏出的水充分的积聚在大径防渗漏管1内不渗漏,有效的避免水滴漏在重要房间内。

具体地,所述蓄水试验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大径防渗漏管1的两端端口封堵好,往所述大径防渗漏管1的内部灌入至少三分之二高度的水;

将水静置在所述大径防渗漏管1的内部至少二十四小时,同时在静置期间观察所述大径防渗漏管1的外壁是否有漏水现象。

通过在施工过程中提前对大径防渗漏管1进行比大径防渗漏管1正常使用的防渗漏能力要求更高的蓄水试验,并通过蓄水试验的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返工,以确保最终的得到的组合套管装置可以使得排水管4漏出的水充分的积聚在大径防渗漏管1内不渗漏,有效的避免水滴漏在重要房间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对所述大径防渗漏管1进行蓄水试验之前,需要对所述大径防渗漏管1与上层结构3的连接的一端端部通过密封材料(如沥青防水油膏等)进行防水封堵;且在所述大径防渗漏管1的内壁喷涂防水涂料形成防锈层。通过这个步骤进行防水封堵以及喷涂形成防锈层,以提高大径防渗漏管1的防渗漏能力,随后再进行蓄水试验,从而提高蓄水试验的准确性。具体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径防渗漏管1的防渗漏能力,也可以在大径防渗漏管1的外壁喷涂防水涂料形成防锈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大径防渗漏管1上开设检修槽口11的过程中,无需在竖直段41、竖直段41与大径防渗漏管1沿长度方向布置部分的连接处以及大径防渗漏管1接长位置或穿墙位置开设检修槽口11;提高施工得到的组合套管装置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发明实施例的施工方法的具体操作如下:

以DN150的排水管4为例,根据BIM建模结果,配置DN377钢水管作为大径防渗漏管1;将DN377钢水管的一侧沿长度方向切割掉其截面的三分之一的弧长形成检修槽口11,并将DN377钢水管的内壁和外壁做除锈以及防锈处理;由于将DN377钢水管沿长度方向切割掉其截面的三分之一的弧长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开放式的检修槽口11,所以不需要将其全部切除,在竖直段41、竖直段41与大径防渗漏管1沿长度方向布置部分的连接处以及大径防渗漏管1接长位置或穿墙位置保留该钢水管的完整。大径防渗漏管1加工制作完成后,按照大径防渗漏管1的尺寸选择卡箍支架2的规格和数量;将选择的卡箍支架2安装在上层结构3上,随后将大径防渗漏管1安装固定在卡箍支架2上;然后将排水管4安装在大径防渗漏管1内;再然后在大径防渗漏管1朝向至重要房间外的一端通过变径连接泄水管5,以便将大径防渗漏管1内的水及时排出;最后在大径防渗漏管1的外周包裹橡塑保温层,防止大径防渗漏管1外管壁形成冷凝水滴落至重要房间内。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住宅等结构和机电管线较为简单的可不采用BIM建模。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相关技术
  • 一种楼板预留洞套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一种用于大型半潜船的组合式助浮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一种阻隔地下室外墙套管雨水渗漏的导流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一种抗拉防落梁组合隔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5983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