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研磨机下盘控制机构及研磨机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55


一种研磨机下盘控制机构及研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研磨机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研磨机下盘控制机构及研磨机。

背景技术

工件在研磨加工过程中,常使用研磨机进行处理,其中就对于汽车的零部件、轴承圈、刀具等工件进行加工处理。

根据公开(公告)号:CN103831712A,公开(公告)日:2014-06-04,公开了一种用于双面精密磨削、研磨组合机床的下盘装置,该方案通过上静压盘、下静压盘、空心轴、太阳轮,来实现提高双面研磨、抛光设备加工硬脆材料的研磨、抛光精度和效率。

根据公开(公告)号:CN114473807A,公开(公告)日:2022-05-13,公开了一种研磨机或抛光机的下盘组件,该方案通过托盘定位机构能够将托盘顶住在一个平面位置,在加工时,上盘对工件加压加工时不会对下托盘造成下沉,保证产品加工时的平行度。

根据公开(公告)号:CN110774162A,公开(公告)日:2020-02-11,公开了一种研磨机下盘和研磨机,该方案在进行研磨时,能够使得放置在下盘内环和下盘外环之间的载盘能够在下盘内环和下盘外环的驱动下自转,不仅能够保证被研磨工件之间的精度,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载盘内侧和外侧受力不均匀容易发生扭曲变形的现象,保证了研磨机的正常运转。

在包括上述专利的现有技术中,当工件放置于下盘上进行研磨处理时,工件在进行研磨过程中必然产生废屑颗粒,而工件在研磨过程中为了进行冷却和加工,通常情况下会配备切削液喷洒,并使切削液流动于工件上以携带研磨所产生的大量废屑颗粒,从而实现流动的切削液将废屑颗粒向下盘边缘进行排出收集,但通常情况下下盘表面具有高度平整状态,而处于下盘边缘的废屑颗粒受流动的切削液影响而再次流向下盘表面,致使存在大量废屑颗粒的切削液长时间停留于下盘表面,造成工件在继续研磨过程中容易受切削液中所存在的废屑颗粒影响,而使工件表面受到废屑颗粒挤压出现划痕,影响工件的成品率,降低工件在研磨过程中的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研磨机下盘控制机构及研磨机,解决了下盘在研磨工件时所产生的大量废屑颗粒在切削液作用下停留于下盘表面,造成下盘在对工件继续研磨过程中容易使工件受大量废屑颗粒干扰而出现划痕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研磨机下盘控制机构,包括设置有主轴的下盘,所述下盘上开设有多个集斜道,所述下盘上开设有位于集斜道下方的回转腔;

还包括多个推液板,所述推液板上设置有位于回转腔内活动的铲液板,所述铲液板用于使回转腔内的液体反溯至集斜道内;

所述集斜道和回转腔的端口处活动设置有V型滤件。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有多个台凸的台座,所述下盘上滑动设置有塞块,所述塞块与推液板之间铰接设置有推拉杆;

所述台凸与塞块间歇性抵接,以使所述推拉杆驱使推液板往复活动。

优选的,还包括开设于下盘上的滤腔及竖流腔,所述V型滤件根据形状分为斜板和竖板;

所述竖板与推液板相配合,以使V型滤件偏转预定角度后让所述竖流腔与集斜道和回转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V型滤件上设置有塞推板,所述回转腔上设置有静置腔,所述塞推板受V型滤件驱使以靠拢静置腔。

优选的,所述滤腔内设置有多层滤板,所述下盘上插接安装有收集盒,所述竖流腔和多层滤板均与收集盒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滤腔与静置腔之间连通设置有聚排腔,所述多层滤板与推液板相配合,以使聚排腔内的液体往返于滤腔、静置腔之间。

优选的,所述多层滤板分为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所述第一滤板上设置有拨杆,所述斜板上固定安装有拨凸;

所述第一滤板与推液板相配合,以使拨杆抵接于拨凸,并使所述斜板端部朝向滤腔。

优选的,所述静置腔上连通设置有沉淀腔,所述滤腔和沉淀腔之间连通设置有泄流腔;

所述沉淀腔端口处铰接设置有封板,所述第二滤板上设置有开合板,并使开合板与封板抵接配合,使泄流腔连通于静置腔。

优选的,所述收集盒内固定安装有内滤板,所述第三滤板与推液板相配合,使第三滤板靠拢内滤板。

一种研磨机,包括上述所述的研磨机下盘控制机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研磨机下盘控制机构及研磨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下盘在转动过程中使切削液携带废屑颗粒流向环道,使得大量废屑颗粒经环道进入到集液腔内进行暂存,同时少量废屑颗粒停留于下盘表面,当切削液流动于集斜道内时,集斜道的斜面使切削液快速流向集液腔,再配合不断拨动的推液板使集斜道内的切削液具有额外的波动撞击力,使得集斜道内摇晃的切削液对下盘表面的切削液进行附带推动,使得下盘表面的切削液能也能快速流向环道和集斜道内,降低下盘表面的切削液所残留的废屑颗粒;同时全部聚集于集液腔内的切削液受V型滤件作用进行过滤,以使过滤后的切削液进入到回转腔内,而在不断活动的推液板作用下,使得铲液板在导滑杆的连接作用下也保持不断活动,使得多个阵列布置的铲液板对回转腔内过滤后的切削液向上输送,实现过滤后的切削液能从排液口排出并进入到下盘表面,再配合转动的下盘使过滤后的切削液对下盘表面进行冲刷,并使冲刷后的切削液携带残留的废屑颗粒再次进入到环道和集斜道内,反复循环来实现对下盘表面的废屑颗粒进行去除,极大降低废屑颗粒停留于下盘表面而对工件的研磨造成干扰,提高工件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盘及主轴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盘正面及其驱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盘及主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盘、主轴及台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盘及台座的剖视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盘及台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盘正面部分及侧面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盘正面及侧面部分剖面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盘正面及侧面部分剖面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下盘;11、主轴;2、集斜道;21、环道;22、集液腔;221、隔板;222、滤腔;223、竖流腔;224、聚排腔;23、台座;231、台凸;24、推液板;240、容腔;241、导滑杆;242、铲液板;243、滑道;2431、进道;2432、退道;244、推拉杆;245、塞块;246、弹性件;25、V型滤件;250、主延杆;251、斜板;252、竖板;253、拨凸;254、塞推板;26、回转腔;260、排液口;261、横液腔;27、静置腔;271、沉淀腔;272、封板;273、泄流腔;3、多层滤板;31、第一滤板;311、拨杆;32、第二滤板;321、副延杆;322、开合板;33、第三滤板;34、收集盒;341、内滤板;342、插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11所示,一种研磨机下盘控制机构及研磨机,包括设置有主轴11的下盘1,下盘1上开设有多个集斜道2,下盘1上开设有位于集斜道2下方的回转腔26;

还包括多个推液板24,推液板24上设置有位于回转腔26内活动的铲液板242,铲液板242用于使回转腔26内的液体反溯至集斜道2内;

集斜道2和回转腔26的端口处活动设置有V型滤件25。

具体的,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主轴11使用研磨机上的电机控制驱动,并配合研磨机上的另一个电机来驱使下盘1转动,且下盘1上的研磨平面本身具有一定间隙,再将间隙扩大并开设斜面即可得到圆周阵列布置的多个集斜道2,且集斜道2上端口处具有曲面,而集斜道2下方内壁具有倾角为20°的斜面,以使下盘1表面的切削液更易流向集斜道2;而下盘1边缘开设有环道21,以使下盘1转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离心力使切削液排向环道21,且环道21和集斜道2交汇处向下凹陷,并形成集液腔22,而集液腔22处于集斜道2斜面的低位处,而集斜道2的斜面高位处朝向主轴11。

进一步的,V型滤件25周向转动于集液腔22内,以使流动于集斜道2、环道21内携带废屑颗粒的切削液均能通过V型滤件25进行过滤处理,并使处理后的切削液流向回转腔26;V型滤件25截面呈“V”字形,且由于V型滤件25在对废屑颗粒进行过滤时,废屑颗粒直径较小,以使V型滤件25的过滤面具有明显的水流冲击效果,且V型滤件25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过滤板材质,在此不作赘述。

更进一步的,多个推液板24线性阵列布置于集斜道2内,且集斜道2内开设有多个阵列布置的容腔240,并使推液板24处于容腔240内活动,同时推液板24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向集斜道2低位靠拢,而推液板24在返程时则处于容腔240内;推液板24和容腔240之间固定安装有弹性橡胶隔膜,使弹性橡胶隔膜对容腔240进行封闭,以使流动于集斜道2内的切削液不会进入到容腔240内而干扰其余部件的活动。

再进一步的,推液板24上固定安装有对称布置的导滑杆241,铲液板242固定安装于导滑杆241端部,回转腔26在竖直方向上与集斜道2保持平行,且回转腔26对称布置于集斜道2两侧,而导滑杆241延伸至回转腔26内并驱使铲液板242活动于回转腔26内;下盘1表面开设有排液口260,而回转腔26的高位端部连通于排液口260,以使回转腔26向下盘1表面输送过滤后的切削液能从排液口260排出,使得流动于下盘1表面过滤后的切削液能再次流向集斜道2内进行冲刷工作。

再进一步的,铲液板242端部具体为弹性金属板,并使铲液板242在与回转腔26内壁反复抵接滑动过程中,对回转腔26内过滤后的切削液进行向高位输送目的,并伴随着铲液板242端部出现反复形变,且铲液板242端部形变后截面呈弧形。

上述实施例中集斜道2中的切削液流向回转腔26中的液体流动驱动源可以是水泵。

通过下盘1在转动过程中使切削液携带废屑颗粒流向环道21,使得大量废屑颗粒经环道21进入到集液腔22内进行暂存,同时少量废屑颗粒停留于下盘1表面,当切削液流动于集斜道2内时,集斜道2的斜面使切削液快速流向集液腔22,再配合不断拨动的推液板24使集斜道2内的切削液具有额外的波动撞击力,使得集斜道2内摇晃的切削液对下盘1表面的切削液进行附带推动,使得下盘1表面的切削液能也能快速流向环道21和集斜道2内,降低下盘1表面的切削液所残留的废屑颗粒;同时全部聚集于集液腔22内的切削液受V型滤件25作用进行过滤,以使过滤后的切削液进入到回转腔26内,而在不断活动的推液板24作用下,使得铲液板242在导滑杆241的连接作用下也保持不断活动,使得多个阵列布置的铲液板242对回转腔26内过滤后的切削液向上输送,实现过滤后的切削液能从排液口260排出并进入到下盘1表面,再配合转动的下盘1使过滤后的切削液对下盘1表面进行冲刷,并使冲刷后的切削液携带残留的废屑颗粒再次进入到环道21和集斜道2内,反复循环来实现对下盘1表面的废屑颗粒进行去除,极大降低废屑颗粒停留于下盘1表面而对工件的研磨造成干扰,提高工件的成品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设置有多个台凸231的台座23,下盘1上滑动设置有塞块245,塞块245与推液板24之间铰接设置有推拉杆244;

台凸231与塞块245间歇性抵接,以使推拉杆244驱使推液板24往复活动。

具体的,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台座23固定安装于研磨机上的支架上,且台座23截面呈台形,而多个台凸231固定安装于台座23的斜面上,并呈线性阵列布置;台凸231两侧具有曲面,并延伸至台座23侧壁上,方便使塞块245从台座23侧壁上滑动抵接于台凸231上。

进一步的,下盘1底部开设有截面呈台形的缺口,以方便使下盘1活动于台座23上,缺口内开设有孔,并使塞块245滑动于孔内,且塞块245与孔之间固定安装有弹性件246,弹性件246环形布置于推拉杆244外侧,而弹性件246具体为弹簧,以使弹性件246在默认状态下使塞块245抵接于台座23侧壁,同时伴随着推液板24收纳于容腔240内,此时容腔240上的弹性橡胶隔膜未形变。

更进一步的,推拉杆244滑动于容腔240和孔之间,且推拉杆244一端铰接于推液板24上、另一端铰接于塞块245上,而推拉杆244所活动的范围足够;同时回转腔26侧壁位置上开设有滑道243,并使导滑杆241端部滑动于滑道243内,且滑道243截面呈椭圆形,并分为进道2431和退道2432,而容腔240和回转腔26之间开设有椭圆形孔道,来使导滑杆241活动于椭圆形孔道内,且导滑杆241和椭圆形孔道之间固定安装有弹性橡胶隔膜,以实现对容腔240和回转腔26之间的隔断,避免回转腔26内所存在的切削液所携带的极少废屑颗粒残留于容腔240内。

通过下盘1在转动过程中,使塞块245滑动于台座23侧壁上,直至使塞块245接触到台凸231上的曲面处,并到达台凸231的高位凸起位置,此时塞块245向孔内缩回并压缩弹性件246,使得推拉杆244推动推液板24伸出容腔240,同时伴随着导滑杆241端部滑动于进道2431内,实现推液板24对集斜道2内斜面向下流动的切削液进行拨动,使得集斜道2内的切削液能具有波动撞击力而作用于集液腔22中,使得集斜道2内摇晃的切削液对下盘1表面的切削液进行附带推动,使得下盘1表面的切削液能也能快速流向环道21和集斜道2内,降低下盘1表面的切削液所残留的废屑颗粒。

其次,当塞块245处于台凸231高位凸起处,导滑杆241处于进道2431和退道2432交汇处(即导滑杆241处于往复活动的临界点位置处),而当下盘1继续转动过程中,塞块245开始从台凸231上脱离并再次抵接台座23侧壁时,弹性件246恢复弹性形变并驱使推拉杆244拉动推液板24向容腔240内缩回,同时伴随着导滑杆241端部滑动于退道2432内,使得推液板24在对集斜道2内沿斜面向下流动的切削液进行单向反复推动,不降低集斜道2内切削液的流动速率,实现到达集液腔22内的切削液具有更大的波动撞击力;且当塞块245再次抵接于台座23的侧壁时,导滑杆241端部处于退道2432和进道2431之间,并准备下一次滑入进道2431内进行循环活动工作(如图5所示,虚线表示导滑杆241的运动路线)。

再者,当推液板24伸出容腔240并进行切削液推动时,铲液板242端部远离回转腔26内壁,当推液板24缩回容腔240内时,铲液板242端部抵接于回转腔26内壁滑动,以使铲液板242将回转腔26内过滤后的切削液向上铲起输送并流出排液口260,以此实现反复交替进行向下推动携带废屑颗粒的切削液和向上输送过滤后的切削液。

上述实施例中推液板24的驱动源可以是电机驱使压盘转动,再经圆盘驱使推液板24反复活动,又或者是两个铰接设置的电动推杆分别用于驱使收缩和移动,再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机构或现有组件均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的又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开设于下盘1上的滤腔222及竖流腔223,V型滤件25根据形状分为斜板251和竖板252;

竖板252与推液板24相配合,以使V型滤件25偏转预定角度后让竖流腔223与集斜道2和回转腔26连通。

具体的,如图6、图7和图10所示,斜板251与水平面之间的倾角和集斜道2中的斜面倾角相同,以使集斜道2能将切削液直接快速排向斜板251和竖板252之间,且由V型滤件25过滤后的废屑颗粒会储存于斜板251和竖板252之间。

进一步的,V型滤件25转动位置设置有扭簧,滤腔222和竖流腔223端口处均开设有缺口,扭簧在默认状态下使斜板251用于封闭滤腔222上的缺口,竖板252用于封闭竖流腔223上的缺口,当V型滤件25偏转后,竖板252远离集液腔22,同时伴随着斜板251靠拢集液腔22,使得V型滤件25呈开口向上状态。

更进一步的,竖流腔223两侧开设有对称布置的横液腔261,并使两个横液腔261和竖流腔223呈十字状,且横液腔261用于连通竖流腔223和回转腔26。

通过推液板24对集斜道2内斜面向下流动的切削液进行拨动,使得集斜道2内的切削液能具有波动撞击力而作用于集液腔22中,以使具有撞击力的切削液作用于V型滤件25上,此时竖板252受到切削液的撞击力并驱使V型滤件25转动30°,使得竖板252将竖流腔223打开并使切削液进入,再经过横向布置的横液腔261来使部分切削液进入到回转腔26内,且在横置的横液腔261作用下减少进入到回转腔26内的切削液容量,同时伴随着进入到回转腔26内的废屑颗粒也相应减少,再通过多个铲液板242将过滤后的切削液向上输送并从排液口260流出。

其次,当V型滤件25偏转30°后,使V型滤件25将过滤下的废屑颗粒全部储存于斜板251和竖板252之间,降低废屑颗粒进入到竖流腔223内。

上述实施例中V型滤件25的驱动源可以是电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V型滤件25上设置有塞推板254,回转腔26上设置有静置腔27,塞推板254受V型滤件25驱使以靠拢静置腔27。

具体的,如图6、图7、图9、图10和图11所示,V型滤件25上固定安装有对称布置的主延杆250,塞推板254固定安装于主延杆250端部,且塞推板254处于回转腔26低位端口处,并使塞推板254和回转腔26之间还留有间隙,以方便塞推板254进行偏转活动;静置腔27靠拢塞推板254处设置,并使静置腔27向下凹陷,且下盘1在缓慢转动过程中使静置腔27具有足够时间使切削液中的废屑颗粒进行沉淀,使得废屑颗粒积攒于静置腔27底部,而静置处理后的切削液由多个铲液板242向上输送。

通过推液板24对集斜道2内斜面向下流动的切削液进行拨动,使得集斜道2内的切削液能具有波动撞击力而作用于集液腔22中,以使具有撞击力的切削液作用于V型滤件25上,此时竖板252受到切削液的撞击力并驱使V型滤件25转动30°,使得竖板252将竖流腔223打开并使切削液进入,同时伴随着V型滤件25经主延杆250带动塞推板254向静置腔27方向偏转30°,使得塞推板254对横液腔261内流动的切削液进行推动,增加过滤后的切削液进入到静置腔27内的容量,并使向回转腔26内输送的切削液具有初始抬升速度,方便回转腔26对过滤后的切削液进行输送。

上述实施例中塞推板254的驱动源可以是电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滤腔222内设置有多层滤板3,下盘1上插接安装有收集盒34,竖流腔223和多层滤板3均与收集盒34相配合。

具体的,如图6、图7、图8、图10和图11所示,滤腔222内固定安装有多个隔板221,隔板221上开设有孔,并使多层滤板3铰接于孔内,且多层滤板3铰接位置设置有扭簧,以使扭簧在默认状态下使多层滤板3对孔进行封闭,实现多层滤板3能进行切削液过滤工作。

进一步的,收集盒34的侧边其中一个侧边缺失,用于将切削液进行排出,且收集盒34端口处固定安装有对称布置的插片342,而下盘1上开设有供插片342滑插安装的槽体,并于槽体内安装弹性金属板件用于抵固插片342,此种插接安装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滤腔222和竖流腔223均连通于收集盒34。

通过全部聚集于集液腔22内的切削液受V型滤件25作用进行过滤,使得过滤后的切削液经过斜板251进入到滤腔222内,并在多层滤板3作用下进行再次过滤,使得受V型滤件25过滤下的废屑颗粒停留于斜板251和竖板252之间,而受多层滤板3过滤下的废屑颗粒停留于隔板221之间,使得过滤后的切削液能从滤腔222下方的端口而流向收集盒34;同时经竖板252过滤后的切削液进入到竖流腔223内,并在竖流腔223下方的端口而流向收集盒34。

其次,推液板24对集斜道2内斜面向下流动的切削液进行拨动,使得集斜道2内的切削液能具有波动撞击力而作用于集液腔22中,以使具有撞击力的切削液作用于V型滤件25上,此时竖板252受到切削液的撞击力并驱使V型滤件25转动30°,使得竖板252将竖流腔223打开并使切削液进入,从而使切削液沿着竖流腔223向下流入收集盒34内;同时当V型滤件25偏转后,斜板251将滤腔222打开,并使带有废屑颗粒的切削液进入到滤腔222内,使得具有波动冲击力的切削液作用于多层滤板3上,使得多层滤板3偏转并将隔板221上的孔打开,并使附带废屑颗粒的切削液全部排向收集盒34,从而实现下盘1上全部的切削液所携带的废屑颗粒均进入到收集盒34内,方便对废屑颗粒进行统一存储回收。

上述实施例中多层滤板3的驱动源可以是电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滤腔222与静置腔27之间连通设置有聚排腔224,多层滤板3与推液板24相配合,以使聚排腔224内的液体往返于滤腔222、静置腔27之间。

具体的,如图6、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聚排腔224开设于滤腔222和静置腔27之间,聚排腔224截面呈三角形,且聚排腔224与横液腔261在水平方向上平行布置,聚排腔224截面的顶角位置位于静置腔27处,而底边位置位于滤腔222处。

通过V型滤件25偏转后,斜板251将滤腔222打开,并使带有废屑颗粒的切削液进入到滤腔222内,使得具有波动冲击力的切削液作用于多层滤板3上,使得多层滤板3偏转并将隔板221上的孔打开,同时多层滤板3在偏转过程中向下方的隔板221靠拢,以使每两个隔板221之间的切削液受到偏转的多层滤板3挤压作用而使切削液进入到聚排腔224内,从而使聚排腔224内流动的切削液在端口缩小作用下快速流向静置腔27内,以补充静置腔27内所缺少的切削液,同时当静置腔27内切削液溢满时,由于塞推板254对回转腔26低位端口处形成阻隔,使得静置腔27内多余的切削液再次进入到聚排腔224内,并使多余的切削液再次流向多个隔板221上,实现回溯的切削液对多层滤板3表面进行冲刷,并使冲刷下的废屑颗粒经滤腔222下方端口而进入到收集盒34内,使得滤腔222内存在的废屑颗粒能全部进入到收集盒34内。

上述实施例中滤腔222和静置腔27之间往返流动的切削液流动驱动源可以是水泵,又或者是电机配合叶轮正反转动,再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机构或现有组件均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多层滤板3分为第一滤板31、第二滤板32和第三滤板33,第一滤板31上设置有拨杆311,斜板251上固定安装有拨凸253;

第一滤板31与推液板24相配合,以使拨杆311抵接于拨凸253,并使斜板251端部朝向滤腔222。

具体的,如图6和图7所示,拨杆311固定安装于第一滤板31铰接位置,并呈对称布置,且拨杆311端部固定安装有凸起,第一滤板31在默认状态下使拨杆311上的凸起抵接于斜板251上的拨凸253。

通过V型滤件25偏转后,斜板251将滤腔222打开,并使带有废屑颗粒的切削液进入到滤腔222内,此时斜板251上的拨凸253和拨杆311上的凸起脱离,而具有波动冲击力的切削液作用于多层滤板3上,使得多层滤板3偏转并将隔板221上的孔打开,此时拨杆311上的凸起再度远离斜板251上的拨凸253,当推液板24收纳于容腔240内后,集斜道2内的切削液无拨动冲击力,并使V型滤件25在扭簧恢复形变作用下回到默认位置,同时伴随着扭簧未设置阻尼而使斜板251向滤腔222内靠拢,且此时的第一滤板31也在扭簧恢复形变作用下回到默认位置,并使拨杆311上的凸起再次抵接拨凸253,并使拨杆311将拨凸253向滤腔222内拉动,使得V型滤件25将开口朝向滤腔222内,使得储存于斜板251和竖板252之间的废屑颗粒倾倒于滤腔222内,并在推液板24反复活动过程中,使V型滤件25反复进行倾倒工作,直至储存于斜板251和竖板252之间的废屑能全部进入到滤腔222内,并经过滤腔222将全部废屑颗粒排向收集盒34,无需手动对V型滤件25所过滤下的废屑颗粒进行清除。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静置腔27上连通设置有沉淀腔271,滤腔222和沉淀腔271之间连通设置有泄流腔273;

沉淀腔271端口处铰接设置有封板272,第二滤板32上设置有开合板322,并使开合板322与封板272抵接配合,使泄流腔273连通于静置腔27。

具体的,如图6、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沉淀腔271开设于静置腔27底部,封板272铰接位置设置有扭簧,扭簧在默认状态下使封板272将沉淀腔271进行封闭,使得静置腔27内的切削液不进入到沉淀腔271内。

进一步的,泄流腔273开设于滤腔222和沉淀腔271之间,第二滤板32上固定安装有对称布置的副延杆321,副延杆321端部固定安装有截面呈弧形的开合板322,且第二滤板32在默认状态下使开合板322抵接于封板272上,并使封板272对沉淀腔271打开,以使静置腔27和沉淀腔271保持连通。

通过V型滤件25偏转后,斜板251将滤腔222打开,并使带有废屑颗粒的切削液进入到滤腔222内,使得具有波动冲击力的切削液作用于多层滤板3上,使得多层滤板3偏转并将隔板221上的孔打开,此时偏转的第二滤板32使开合板322脱离封板272,以使封板272对沉淀腔271进行封闭,使得多层滤板3在偏转过程中向下方的隔板221靠拢,以使每两个隔板221之间的切削液受到偏转的多层滤板3挤压作用而使切削液进入到聚排腔224内,从而使聚排腔224内流动的切削液在端口缩小作用下快速流向静置腔27内,以补充静置腔27内所缺少的切削液,从而实现封板272对沉淀腔271进行封闭来完成不干扰静置腔27进行切削液补充工作。

其次,当推液板24收纳于容腔240内后,集斜道2内的切削液无拨动冲击力,并使V型滤件25在扭簧恢复形变作用下回到默认位置,同时伴随着滤腔222无切削液的拨动冲击力,使第二滤板32在扭簧恢复形变作用下回到默认位置,此时第二滤板32偏转回位过程中将开合板322再次抵接于封板272上,并使封板272将沉淀腔271打开,使得静置腔27内所沉淀的大量废屑颗粒送入沉淀腔271内,并使沉淀腔271内收集的废屑颗粒从泄流腔273进入到滤腔222内,并在多层滤板3作用下进行再次过滤、收集,使得静置腔27内收集的废屑颗粒能全部排向收集盒34,至此,V型滤件25、静置腔27内储存的废屑颗粒全部进入到滤腔222内,并排向收集盒34。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收集盒34内固定安装有内滤板341,第三滤板33与推液板24相配合,使第三滤板33靠拢内滤板341。

具体的,如图6、图8、图10和图11所示,滤腔222下方端口和竖流腔223下方端口均处于收集盒34和内滤板341之间。

通过滤腔222和竖流腔223在向收集盒34内注入清洗液时,先受内滤板341作用进行最终过滤处理,并使过滤后的切削液从收集盒34缺失的侧边集中排出,以使收集盒34能将下盘1上流下的切削液中所携带的全部废屑颗粒进行收集,方便在将收集盒34从下盘1上取下时能对废屑颗粒进行统一回收处理。

其次,当V型滤件25偏转后,斜板251将滤腔222打开,并使带有废屑颗粒的切削液进入到滤腔222内,使得具有波动冲击力的切削液作用于第三滤板33上,使得第三滤板33在偏转过程中向收集盒34中的内滤板341靠拢,以使第三滤板33能对堆积于内滤板341上的废屑颗粒提供压实效果,额外增加收集盒34对废屑颗粒的存储容量,降低收集盒34取下次数。

工作原理:通过下盘1在转动过程中使切削液携带废屑颗粒流向环道21,使得大量废屑颗粒经环道21进入到集液腔22内进行暂存,同时少量废屑颗粒停留于下盘1表面,当切削液流动于集斜道2内时,集斜道2的斜面使切削液快速流向集液腔22,同时下盘1在转动过程中,使塞块245滑动于台座23侧壁上,直至使塞块245接触到台凸231上的曲面处,并到达台凸231的高位凸起位置,此时塞块245向孔内缩回并压缩弹性件246,使得推拉杆244推动推液板24伸出容腔240,同时伴随着导滑杆241端部滑动于进道2431内,实现推液板24对集斜道2内斜面向下流动的切削液进行拨动,实现在不断拨动的推液板24作用下使集斜道2内的切削液具有额外的波动撞击力,使集斜道2内摇晃的切削液对下盘1表面的切削液进行附带推动,使得下盘1表面的切削液能也能快速流向环道21和集斜道2内,降低下盘1表面的切削液所残留的废屑颗粒。

其次,推液板24对集斜道2内斜面向下流动的切削液进行拨动,使得集斜道2内的切削液能具有波动撞击力而作用于集液腔22中,以使具有撞击力的切削液作用于V型滤件25上,此时竖板252受到切削液的撞击力并驱使V型滤件25转动30°,使得竖板252将竖流腔223打开并使切削液进入,同时伴随着V型滤件25经主延杆250带动塞推板254向静置腔27方向偏转30°,使得塞推板254对横液腔261内流动的切削液进行推动,再经过横向布置的横液腔261来使部分切削液进入到回转腔26内,而全部聚集于集液腔22内的切削液受V型滤件25作用进行过滤,当推液板24伸出容腔240并进行切削液推动时,铲液板242端部远离回转腔26内壁,当推液板24缩回容腔240内时,铲液板242端部抵接于回转腔26内壁滑动,以使铲液板242将回转腔26内过滤后的切削液向上铲起输送并流出排液口260,以此实现反复交替进行向下推动携带废屑颗粒的切削液和向上输送过滤后的切削液,实现过滤后的切削液能从排液口260排出并进入到下盘1表面,再配合转动的下盘1使过滤后的切削液对下盘1表面进行冲刷,并使冲刷后的切削液携带残留的废屑颗粒再次进入到环道21和集斜道2内,反复循环来实现对下盘1表面的废屑颗粒进行去除,极大降低废屑颗粒停留于下盘1表面而对工件的研磨造成干扰,提高工件的成品率。

进而,通过全部聚集于集液腔22内的切削液受V型滤件25作用进行过滤,使得过滤后的切削液经过斜板251进入到滤腔222内,并在多层滤板3作用下进行再次过滤,使得过滤后的切削液能从滤腔222下方的端口而流向收集盒34,且经竖板252过滤后的切削液进入到竖流腔223内,并在竖流腔223下方的端口而流向收集盒34,同时伴随着多层滤板3在偏转过程中向下方的隔板221靠拢,以使每两个隔板221之间的切削液受到偏转的多层滤板3挤压作用而使切削液进入到聚排腔224内,从而使聚排腔224内流动的切削液在端口缩小作用下快速流向静置腔27内,以补充静置腔27内所缺少的切削液,同时当静置腔27内切削液溢满时,由于塞推板254对回转腔26低位端口处形成阻隔,使得静置腔27内多余的切削液再次进入到聚排腔224内,并使多余的切削液再次流向多个隔板221上,实现回溯的切削液对多层滤板3表面进行冲刷,并使冲刷下的废屑颗粒经滤腔222下方端口而进入到收集盒34内,使得滤腔222内存在的废屑颗粒能全部进入到收集盒34内。

再者,V型滤件25偏转后,斜板251将滤腔222打开,并使带有废屑颗粒的切削液进入到滤腔222内,此时斜板251上的拨凸253和拨杆311上的凸起脱离,而具有波动冲击力的切削液作用于多层滤板3上,使得多层滤板3偏转并将隔板221上的孔打开,此时拨杆311上的凸起再度远离斜板251上的拨凸253,当推液板24收纳于容腔240内后,集斜道2内的切削液无拨动冲击力,并使V型滤件25在扭簧恢复形变作用下回到默认位置,同时伴随着扭簧未设置阻尼而使斜板251向滤腔222内靠拢,且此时的第一滤板31也在扭簧恢复形变作用下回到默认位置,并使拨杆311上的凸起再次抵接拨凸253,并使拨杆311将拨凸253向滤腔222内拉动,使得V型滤件25将开口朝向滤腔222内,使得储存于斜板251和竖板252之间的废屑颗粒倾倒于滤腔222内,并在推液板24反复活动过程中,使V型滤件25反复进行倾倒工作,直至储存于斜板251和竖板252之间的废屑能全部进入到滤腔222内,并经过滤腔222将全部废屑颗粒排向收集盒34,无需手动对V型滤件25所过滤下的废屑颗粒进行清除;同时当推液板24收纳于容腔240内后,集斜道2内的切削液无拨动冲击力,并使V型滤件25在扭簧恢复形变作用下回到默认位置,同时伴随着滤腔222无切削液的拨动冲击力,使第二滤板32在扭簧恢复形变作用下回到默认位置,此时第二滤板32偏转回位过程中将开合板322再次抵接于封板272上,并使封板272将沉淀腔271打开,使得静置腔27内所沉淀的大量废屑颗粒送入沉淀腔271内,并使沉淀腔271内收集的废屑颗粒从泄流腔273进入到滤腔222内,并在多层滤板3作用下进行再次过滤、收集,使得静置腔27内收集的废屑颗粒能全部排向收集盒34,至此,V型滤件25、静置腔27内储存的废屑颗粒全部进入到滤腔222内,并排向收集盒34。

最后,滤腔222和竖流腔223在向收集盒34内注入清洗液时,先受内滤板341作用进行最终过滤处理,并使过滤后的切削液从收集盒34缺失的侧边集中排出,以使收集盒34能将下盘1上流下的切削液中所携带的全部废屑颗粒进行收集,而当V型滤件25偏转后,斜板251将滤腔222打开,并使带有废屑颗粒的切削液进入到滤腔222内,使得具有波动冲击力的切削液作用于第三滤板33上,使得第三滤板33在偏转过程中向收集盒34中的内滤板341靠拢,以使第三滤板33能对堆积于内滤板341上的废屑颗粒提供压实效果,额外增加收集盒34对废屑颗粒的存储容量,降低收集盒34取下次数。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技术分类

0612011657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