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引流管固定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23:00


一种引流管固定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流管固定器。

背景技术

术后在体表切口,通过皮肤、皮下组织甚至肌肉层的通道放置引流管,为保持引流通畅,切口及通道比引流管直径稍大。引流管需要牢固的固定,目前,引流管固定的传统方法是使用丝线固定引流管,固定线容易断,固定不牢靠,容易造成脱管或者移位,影响治疗效果。引流管拔除后,留下空洞,原有固定缝线变松弛,且无法调整松紧度,无法起到闭合引流管口的作用,特别是留置时间较长的粗引流管,皮肤、皮下组织、甚至肌肉层形成窦道,体表残留引流管口,无法紧密闭合,导致长期不愈合、感染、渗出或者引流管口疝,需要长期换药或二次缝合,增加医生工作量和患者痛苦。

目前,针对固定引流管的固定器利用各种装置将引流管黏贴固定于皮肤,粘附固定效果不确切,甚至可能比传统丝线固定更容易脱管,而且引流管口及皮肤粘附处不易消毒和护理,易出现皮肤破损;

对此专利号:CN201420757735.4中提供了一种引流管口加压闭合装置,因仅作用于皮肤表面;又如专利号:CN200410033904.0提供的一种医用缝合结扣,仅可以调整未打结的缝线的松紧度,但是对于打结后的线无效。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引流管固定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引流管固定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引流管固定器不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又能深层紧密闭合引流管口的要求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引流管固定器,包括缝线和用于固定所述缝线、且两端不相连的环形的卡夹;所述卡夹包括内环部和外环部,所述内环部的侧壁上均匀连接有多个长短不一的连接带,各个所述连接带上均设有用来固定引流管的自锁式扎带;所述内环部的第一端与所述外环部的第一端连接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内环部与所述外环部的第一端之外的部位之间设有沿周向延伸、并用来供所述缝线穿过的间隙,所述内环部的第二端与所述外环部的第二端设有将所述内环部和所述外环部紧密闭合的闭合装置,所述内环部的外径侧壁设有凹槽,内环部的内径侧壁设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起;所述缝线穿过手术切口后位于所述凹槽与凸起之间,且缝线的两端由间隙引出。

进一步的,所述闭合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环部第二端的具有弹性的勾状凸起和设置在所述内环部第二端且与所述勾状凸起相配合的勾状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圆形,对应的所述凸起横截面为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内环部与所述外环部的横截面均为弧形或者多边形,对应的所述卡夹的横截面为弧形或者多边形。

进一步的,所述卡夹的内轮廓直径大于所述引流管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上设有用来防止所述缝线滑动的防滑层。

进一步的,所述卡夹、所述连接带和所述自锁式扎带均为聚乙烯或者聚氯乙烯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卡夹与皮肤相接触的一侧铺设有医用材料层。

进一步的,所述缝线的一端设有用于穿透皮肤的皮针。

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一种引流管固定器包括缝线和用于固定缝线、且两端不相连的环形卡夹;卡夹包括内环部和外环部,内环部的侧壁上均匀设有多个长短不一的连接带,各个连接带的另一端均设有用来固定引流管的自锁式扎带;内环部的第一端与外环部的第一端连接为一体式结构,内环部与外环部的第一端之外的部位之间设有沿周向延伸、并用来供缝线穿过的间隙,内环部的第二端与外环部的第二端设有将内环部和外环部紧密闭合的闭合装置,内环部的外径侧壁上与外环部的内径侧壁上的二者之一设有凹槽,另一者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凸起;缝线穿过手术切口后位于凹槽与凸起之间、且缝线的两端由间隙引出。如此术中用自锁式扎带固定引流管,达到固定引流管的作用,拆除时,剪断连接带,拔出引流管,通过闭合装置调节缝线松紧,从而深层紧密的闭合切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引流管固定器不能满足既能固定引流管,又能深层紧密闭合引流管口的要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卡夹;2、外环部;3、内环部;4、缝线;5、连接带;6、闭合装置;7、自锁式扎带;8、引流管;9、勾状凸起;10、勾状凹槽;11、凸起;1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流管固定器,术中用自锁式扎带固定引流管,达到固定引流管的作用,拆除时,剪断连接带,拔出引流管,通过闭合装置调节缝线松紧,从而深层紧密的闭合切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引流管固定器不能满足既能固定引流管,又能深层紧密闭合引流管口的要求的技术问题。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流管固定器,包括缝线4和用来固定缝线4的环形卡夹1,卡夹1的两端不相连,其整体为四分之三的圆环,整体高5mm;

其中进一步优选的卡夹1包括内环部3和外环部2,内环部3内径为15mm,厚度为3mm,外环部2的厚度为2mm,内环部3的上端均匀设有多个长短不一的连接带5,本实施例中,连接带5呈十字状设置有四个,连接带5宽度为3mm,厚度为1.5mm,长度分别为6mm、10mm、14mm、18mm,当然连接带5的横截面也可以为多边形或者弧形,连接带5与内环部3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的,各个连接带5的另一端均设有用来固定引流管8的自锁式扎带7,自锁式扎带7的长度为30mm,宽度为2mm,厚度为1.5mm,自锁式扎带7通过粘结的方式固定在连接带5上。

为了更好地利用连接带5,连接带5绕外环部2设置四个,并且每个连接带5地上端由上而下连接一个自锁式扎带7上,其下端均延伸并固定在外环部2上。

此外,内环部3的第一端与外环部2的第一端为一体式结构,即卡夹1的第一端为一体式结构,内环部3与外环部2的第一端之外的部分之间设有沿卡夹1的周向延伸、且用来供缝线4穿过的间隙,在卡夹1的第二端设有将内环部3和外环部2紧密闭合的闭合装置6,通过此装置可以调节缝线4的松紧度;

为了完善实施例方案,内环部3的外径侧壁或者外环部2的内径侧壁,两者之一设有凹槽12,另一者设有与凹槽12间隙配合的凸起11,凹槽12的横截面可以为多边形或者弧形,对应的凸起11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或者弧形;本实施例中,凹槽12的横截面为圆形,顶端呈半圆形,其直径为0.4mm,槽深1mm,对应的凸起11的直径为0.3mm,高0.9mm;

缝线4穿过手术切口12后,其中间部位于凹槽12与凸起11之间,其两端由间隙引出。

本发明方案提供的引流管固定器在使用时:

首先用缝线4将皮肤、皮下组织、甚至肌肉深层缝合,然后垂直穿过手术切口中部,引流管8穿过两根缝线4中间,调整缝线4松紧使其既能拉紧固定皮肤切口,又不至于太紧而影响引流管8的引流;将卡夹1包绕引流管8,靠近皮肤表面,固定引流管8两侧的缝线4;通过连在内环部3上端的连接带5与自锁式扎带7固定引流管8。拔除时,剪断连接带5,调节闭合装置6,放松缝线4,拔除引流管8,再调整缝线4位置,从而使手术切口紧密闭合。

如此设置,凹槽12与凸起11间隙配合,两者闭合与分开方便,横截面均为圆形,对位方便;

连接带5设置有四根,即可满足需求,节约成本;

连接带5长短不一,这样自锁式扎带7即可固定在引流管8的不同位置,从而起到稳定固定引流管8的作用;

术中用自锁式扎带7固定引流管8,达到固定引流管8的作用,拔出引流管8后,通过闭合装置6调节缝线4松紧,从而深层紧密的闭合切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引流管固定器不能满足既能固定引流管8,又能深层紧密闭合引流管口的要求的技术问题。

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引流管固定器及应用引流管固定器的防脱落引流装置
  • 可调节引流管固定器及其构成的引流管
技术分类

06120112147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