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自动提升物料的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08:44


自动提升物料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提升物料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以及零部件制造企业的装配或加工车间内,通常需要一些设备来搬取物料或零部件。目前,用于搬取物料的自动提升设备价格高,设备笨重,控制系统复杂,维修也困难,并且对使用环境要求高,从而导致搬取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自动提升物料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提升设备的缺陷导致搬取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提升物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底框架;

第一侧框架,与所述底框架垂直固定连接;

第二侧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框架的相对侧,并与所述底框架垂直固定连接;

第一导轨框架,与所述第一侧框架并列设置,并且与所述底框架垂直固定连接;

第二导轨框架,与所述第二侧框架并列设置,并且与所述底框架垂直固定连接;

第一弹性构件,所述第一弹性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框架和所述第二侧框架;

第二弹性构件,所述第二弹性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框架和所述第二侧框架;

载物平台,所述载物平台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框架和所述第二导轨框架滑动连接,所述载物平台位于所述第一弹性构件和所述第二弹性构件上,以通过所述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二弹性构件驱动所述载物平台沿着所述第一导轨框架和所述第二导轨框架上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导轨框架和所述第二导轨框架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侧框架包括两根第一竖杆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杆之间的第一横梁;

所述第二侧框架包括两根第二竖杆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竖杆之间的第二横梁;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

所述第二弹性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导轨框架包括第一竖支架、第一导轨杆及连接所述第一竖支架和所述第一导轨杆的第一横支架;

所述第二导轨框架包括第二竖支架、第二导轨杆及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二导轨杆的第二横支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导轨杆上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载物平台通过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导轨杆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导轨杆上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载物平台通过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导轨杆滑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弹性构件包括第一绷带,所述第一绷带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框架和所述第二侧框架;

所述第二弹性构件包括第二绷带,所述第二绷带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框架和所述第二侧框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载物平台由多根支撑杆连接形成的方形框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导轨框架和所述第二导轨框架位于所述第一侧框架和所述第二侧框架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发明提供的自动提升物料的装置,包括:底框架、第一侧框架、第二侧框架、第一导轨框架、第二导轨框架、第一弹性构件、第二弹性构件和载物平台;其中,所述底框架上安装有滑轮;第一侧框架与所述底框架垂直固定连接;第二侧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框架的相对侧,并与所述底框架垂直固定连接;第一导轨框架与所述第一侧框架并列设置,并且与所述底框架垂直固定连接;第二导轨框架与所述第二侧框架并列设置,并且与所述底框架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框架和所述第二侧框架;所述载物平台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框架和所述第二导轨框架滑动连接,所述载物平台位于所述弹性构件上,以通过所述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二弹性构件驱动所述载物平台沿着所述第一导轨框架和所述第二导轨框架上升。该自动提升物料的装置结构简单,制造费用低,对使用环境要求低,使用也非常方便,并且能够降低搬取成本。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发明提供的自动提升物料的装置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案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提升物料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提升物料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提升物料的装置的右视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提升物料的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自动提升物料的装置;

11-底框架;

12-第一侧框架;

121-第一竖杆;

122-第一横梁;

13-第二侧框架;

131-第二竖杆;

132-第二横梁;

14-加强筋;

15-第一导轨框架;

151-第一竖支架;

152-第一导轨杆;

153-第一横支架;

154-第一滑块;

16-第二导轨框架;

161-第二竖支架;

162-第二导轨杆;

163-第二横支架;

164-第二滑块;

17-第一弹性构件;

18-第二弹性构件;

19-载物平台。

具体实施方案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案采用递进的方案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件分相互参见即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案”、“一些实施方案”、“示意性实施方案”、“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案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油箱一个实施方案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案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案结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车辆以及零部件制造企业的装配或加工车间内,通常需要一些设备来搬取物料或零部件。目前,用于搬取物料的自动提升设备价格高,设备笨重,控制系统复杂,维修也困难,并且对使用环境要求高,从而导致搬取成本高。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自动提升设备的缺陷导致搬取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提升物料的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制造费用低,对使用环境要求低,使用也非常方便,并且能够降低搬取成本。

首先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提升物料的装置,该装置10包括底框架11、第一侧框架12、第二侧框架13、第一导轨框架15、第二导轨框架16、第一弹性构件17、第二弹性构件18及载物平台19等。

其中,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底框架11位于自动提升物料的装置10的底部,用于起到支撑作用。该底框架11是由多根支架首尾连接形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框架,而其中所采用的支架通常为合金材料制成,例如铝合金、镁合金等。

继续参考图1和图2,在本发明提供的的实施例中,第一侧框架12与底框架11垂直固定连接,第二侧框架13设置在第一侧框架12的相对侧,并与底框架垂直固定连接。通过底框架11、第一侧框架12和第二侧框架13可以形成容纳载物平台19的工作空间。

可继续参考图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侧框架12包括两根第一竖杆121和设置在第一竖杆121之间的第一横梁122。其中,两根第一竖杆121分别位于底框架11的两个角落处,并与底框架11中的支架垂直固定连接,而第一横梁122设置在第一竖杆121之间,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横梁122用于连接两根第一竖杆121,并与第一弹性构件17和第二弹性构件18的一端连接,进而可以使第一弹性构件17和第二弹性构件18在自身弹性作用力下驱动载物平台19实现提升。

同样的,第二侧框架13包括两根第二竖杆131和设置在第二竖杆131之间的第二横梁132。其中,两根第二竖杆131分别于底框架11的两个角落处,并与底框架11中的支架垂直固定连接,而第二横梁132设置在第二竖杆131之间,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横梁132用于连接两个第二竖杆131,并与第一弹性构件17和第二弹性构件的另一端连接,进而可以使第一弹性构件17和第二弹性构件18在自身弹性作用力下驱动载物平台19实现提升。

此外,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横梁122和第二横梁132设置在竖杆的上端,这样不仅方便拿取物料,而且还能够在载物平台19上放置更多的物料。

参照图2和图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导轨框架15包括第一竖支架151、第一导轨杆152及连接第一竖支架151和第一导轨杆152的第一横支架153。载物平台19的一端与第一导轨杆152滑动连接,当载物平台19上放置有物料时,载物平台19会沿着第一导轨杆152向下滑动,直至上述加强筋14的位置。当从载物平台19上拿取物料后,第一弹性构件17和第二弹性构件18在自身弹性的作用力下驱动载物平台19沿着第一导轨杆152向上滑动,直至恢复至最高位置。

同样的,第二导轨框架16包括第二竖支架161、第二导轨杆162及连接第二支架161和第二导轨杆162的第二横支架163。载物平台19的另一端与第二导轨杆162滑动连接,当载物平台19上放置有物料时,载物平台19会沿着第二导轨杆152向下滑动,直至上述加强筋14的位置。当从载物平台19上拿取物料后,第一弹性构件17和第二弹性构件18在自身弹性的作用力下驱动载物平台19沿着第二导轨杆162向上滑动,直至恢复至最高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导轨杆152上安装有第一滑块154,该第一滑块154可以沿着第一导轨杆152上下滑动,载物平台18的一端通过与第一滑块154连接,从而实现与第一导轨杆152滑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导轨杆162上安装有第二滑块164,该第二滑块164也可以沿着第二导轨杆162上下滑动,载物平台19的另一端通过与第二滑块164连接,实现与第二导轨杆162滑动连接。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导轨杆152上设置滑槽,载物平台19中的一根支架的一端上安装有滑轮,通过滑轮在滑槽中滑动实现滑动连接,从而能够使载物平台19沿着第一导轨杆152升降。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导轨杆162上也设置有滑槽,载物平台19中支架的另一端也安装有滑轮,通过滑轮和滑槽的配合实现滑动连接,从而能够使载物平台19沿着第二导轨162升降。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对于第一侧框架12和第一导轨框架15、第二侧框架13和第二导轨框架16的位置并没有特殊限制。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侧框架12和第二侧框架13可以设置在第一导轨框架15和第二导轨框架16之间。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本发明的自动提升物料的装置10的承受负荷,第一侧框架12和第二侧框架13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4。该加强筋除了可以提高自动提升物料的装置10的承受负荷之外,还可以在低位时起到支撑载物平台的作用。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导轨框架15和第二导轨框架16可以设置在第一侧框架12和第二侧框架13之间。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本发明的装置10的承受负荷,第一导轨框架15和第二导轨框架16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4。该加强筋14除了可以提高装置10的承受负荷之外,还可以在低位时起到支撑载物平台19的作用,具体的可以参考图4。

继续参照图1和图2,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弹性构件17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侧框架12中的第一横梁122和第二侧框架13中的第二横梁132,载物平台19正好位于第一弹性构件17和第二弹性构件18上。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弹性构件17和第二弹性构件18的材料并没有特殊限制,例如,第一弹性构件17和第二弹性构件18的材料可以但不限于为可拉伸或变形的材料。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弹性构件17包括第一绷带,第二弹性构件第二绷带,其中,第一绷带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侧框架12中的第一横梁122和第二侧框架13的第二横梁132,第二绷带的两端也分别连接第一侧框架12的第一横梁122和第二侧框架13的第二横梁132,具体的可以参照图2。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弹性构件17和第二弹性构件18中的绷带数量是可以调整的,具体的数量可以根据载物平台19上物料的重量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载物平台19用于放置物料,该物料可以是一些汽车零部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载物平台18由多根支撑杆连接形成的方形框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硬度高的材料件组成,上方可铺设平板。具体的,该框架可以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在其它可能的实施方案中,载物平台19还可以是一个圆盘。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或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者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体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件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互相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件分或者全件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相关技术
  • 自动伸缩式物料提升装置及其物料搅拌提升机
  • 一种物料盘自动提升机构用提升传动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3185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