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烘干焙烧炉热风循环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18:24


烘干焙烧炉热风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焙烧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烘干焙烧炉热风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载体焙烧采用的成熟设备有:1、回转炉翻转动态焙烧,优点是物料受热均匀,缺点是温度控制精度不高,物料破碎多,收率低。2、网带窑静态焙烧,优点是温度控制精度高,物料破碎少,收率高,缺点是料层有一定温差。3、辊道窑静态焙烧,优点是温度控制精度高,物料破碎少,收率高,缺点是料层有一定温差,装卸料回车等附属设备多,维护量偏大。国内厂家基本采用连续网带焙烧炉,其特点是处理能力大,载体磨损小,温度可实现自动控制。为了提高烘干效率,一般在载体的上方设有多个倾斜的导风板,炉内热风循环模拟效果如图1所示,实际温度检测如图2所示,载体前进方向截面、左右较为均匀,然而载体前后的热风均匀性较差,导致载体的合格率依旧不高,加热时间长、加热耗损严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烘干焙烧炉热风循环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焙烧炉内热风均匀性差,加热时间长、加热耗损严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的烘干焙烧炉热风循环系统,包括焙烧网带炉和循环风机;所述焙烧网带炉内设有物料烘干区和气流循环区,所述循环风机通过管道与所述气流循环区连接,所述气流循环区内设有蜗壳,所述蜗壳的一侧为进风口,与所述管道连接,所述蜗壳的另一侧为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分风板,所述蜗壳的上端还设有多个加热管;

所述物料烘干区内设有网带组件,于所述网带组件的上方设有风道提升机构;所述风道提升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物料烘干区顶部的风道,以及用于调节所述风道高低的提升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提升组件运作的驱动装置;所述风道具有下端开口的型腔,两端与所述物料烘干区的侧壁接触,于所述型腔内设有多个风刀吹风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网带组件包括固定在物料烘干区内的网带托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网带托架内底部的辊棒,以及设置在所述网带托架的上端且与所述辊棒配合的网带,物料放置在所述网带的上端,并沿所述辊棒的滚动方向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分风板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蜗壳固定连接的横向板,以及交错设置在所述横向板上的多个纵向板,多个所述纵向板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与所述蜗壳内的风流方向适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物料烘干区与所述气流循环区之间的中墙上设有托架,所述托架具有两个安装面,靠近所述气流循环区的安装面为第一安装面,靠近所述物料烘干区的安装面为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蜗壳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面上设有连接件,并与所述网带托架连接;

所述第二安装面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网带托架的下端设有回流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托架采用金属板分段折弯,纵向截面为“几”字形,所述托架的两个安装面固定在所述物料烘干区与所述气流循环区之间的中墙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托架的第二安装面与所述物料烘干区相贯通,所述加热炉炉体内的热风通过所述蜗壳依次进入所述托架、所述物料烘干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槽钢、吊杆、链轮、风道提升轴、套管和轴承;所述槽钢贴合设置在所述托架的第二安装面上,所述风道提升轴横向设置在所述物料烘干区的上端,所述槽钢上设有所述套管,所述套管套接于所述风道提升轴的一端,所述轴承套接于所述风道提升轴的另一端,并与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轴连接,所述风道提升轴上设有所述链轮;

所述风道的上端设有所述吊杆,所述吊杆通过链条与所述链轮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驱动装置为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驱动轴通过所述轴承连接所述风道提升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有轴承安装板,所述轴承通过所述轴承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焙烧网带炉的炉壳上,所述轴承安装板与所述焙烧网带炉炉壳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网带的底部两边与所述物料烘干区的侧壁之间采用滑板密封。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蜗壳的出风口处设有分风板,根据蜗壳内热风流向,分风板设计有多个间隔、倾斜角度不一的纵向板,热风经过托架吹至风道内,风道底部设有多个风刀吹风嘴,将热风竖直吹向载体,保证热风从上而下均匀的穿过载体,可以对载体各个面进行快速风干,提高烘干效率。提升机构可以根据不同规格的载体调节风道的高低,从而改变风道出风口与载体之间的距离,通过控制风道与载体之间的距离,提高烘干效率。减速器配有刻度盘,通过MES系统控制,可以根据不同规格的载体实现自动调节风道高低的功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图1为背景技术中炉内热风循环模拟效果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实际温度检测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炉内热风模拟效果图一;

图4为实施例一中炉内热风模拟效果图二;

图5为实施例二中炉内热风模拟效果图;

图6为烘干焙烧炉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中墙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向示意图;

图9为分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风道及提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焙烧网带炉,2、循环风机,3、驱动装置;

11、蜗壳,12、托架,13、连接件,14、回流板,15、分风板,17、加热管,21、管道;

151、纵向板一,152、纵向板二,153、纵向板三,154、纵向板四,155、横向板一,156、横向板二,161、槽钢,162、风道,163、套管,164、链轮,165、风道提升轴,166、轴承安装板,167、轴承,168、吊杆。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如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3-图4、图6-图7、图10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烘干焙烧炉热风循环系统,包括焙烧网带炉1和循环风机2,焙烧网带炉1内设有物料烘干区和气流循环区,循环风机0通过管道21与气流循环区连接。气流循环区内设有蜗壳11,蜗壳11的一侧为进风口,与管道2连接,蜗壳11的另一侧为出风口,蜗壳11的上端还设有多个加热管17。物料烘干区内设有网带组件,在网带组件的上方设有风道提升机构,包括设置在物料烘干区顶部的风道162,以及用于调节风道162高低的提升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提升组件运作的驱动装置。风道162的尺寸与物料烘干区相适配,两端与物料烘干区的侧壁接触,风道162具有下端开口的型腔,型腔内竖向设有多个风刀吹风嘴。

具体的,网带组件包括固定在物料烘干区内的网带托架,以及设置在网带托架内底部的辊棒,以及设置在网带托架的上端且与辊棒配合的网带,物料放置在网带的上端,并沿辊棒的滚动方向移动。优选的,网带的底部两边与物料烘干区的侧壁之间采用滑板密封。

应理解,网带组件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已被公开,这里不做赘述。

如图7所示,物料烘干区与气流循环区之间的中墙上设有托架12,托架12具有两个安装面,靠近气流循环区的安装面为第一安装面,靠近物料烘干区的安装面为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与蜗壳11的出风口连接,第二安装面上设有连接件13,并与网带托架连接。第二安装面的底部且位于网带托架的下端设有回流板14,回流板14用于将物料烘干区底部的热风回流至气流循环区内。

具体的,托架12采用金属板分段折弯,纵向截面为“几”字形,托架12的两个安装面固定在物料烘干区与气流循环区之间的中墙上,固定方式为螺栓固定或焊接。托架12的第二安装面与物料烘干区相贯通,循环风机2内的风通过蜗壳11依次进入托架12、物料烘干区。

如图10所示,提升组件包括槽钢161、吊杆168、链轮164、风道提升轴165、套管163和轴承167。槽钢161贴合设置在托架12的第二安装面上,两个风道提升轴165平行设置在物料烘干区的上端,风道提升轴165的一端通过套管163与槽钢161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167与驱动装置3的驱动轴连接,两个风道提升轴165上均设有两个链轮164。风道162的上端对应位置设有两个吊杆168,吊杆168通过链条与链轮164活动连接。

具体的,槽钢161的一端与托架12焊接,另一端在托架12上自由膨胀,槽钢161上焊接两个套管163,配合安装风道提升轴165,风道提升轴165的另一端固定在轴承167上。还包括两个轴承安装板166,轴承安装板166焊接在焙烧网带炉的炉壳上,用于安装轴承167。

具体的,风道162具有下端开口的型腔,型腔内竖向设有多个风刀吹风嘴,风刀吹风嘴为缩口形式。不同规格涂覆载体的高度不一样,因此对应的最佳风道高度也不一样,厂方可以将不同规格载体对应的风道高度设置成多种方案存储在MES系统中。驱动装置3为减速机,两个减速机的驱动轴分别通过轴承167与两个风道提升轴165连接,减速机上配备有刻度盘。通过旋转编码器和刻度盘保证风道162高度的精准性,在调试过程中针对客户每一种规格的载体,确定好风道162的最佳高度,编程到系统中,交付使用后,客户在换产品后可直接通过系统选择该规格产品,系统会根据提前编好的系统自动调节到该规格载体所对应的最佳高度,通过控制风道162与载体之间的距离,提高烘干效率,降低加热损耗、节约成本。

本实施例中,循环风机2内的风通过蜗壳11依次进入气流循环区、物料烘干区,加热管17对循环风进行加热,热风通过风刀吹风嘴吹向载体,进行热风烘干。蜗壳11作为引流罩只是起到了粗略的导风效果,无法控制风向并且保证出风均匀,因此有大部分热风并没有吹向风道162,风道吹风嘴无法将所有的热风垂直吹向载体,大大降低了烘干效率。如图3、图4所示,物料烘干区内的热风相对混乱,无法对载体各个面进行烘干,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在试验设备的实际风速检测、温度检测中发现效果较差。

实施例2:

焙烧网带炉1内设有物料烘干区和气流循环区,循环风机0通过管道21与气流循环区连接。气流循环区内设有蜗壳11,蜗壳11的一侧为进风口,与管道2连接,蜗壳11的另一侧为出风口,出风口处设有分风板15,蜗壳11的上端还设有多个加热管17。物料烘干区内设有网带组件,在网带组件的上方设有风道提升机构,包括设置在物料烘干区顶部的风道162,以及用于调节风道162高低的提升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提升组件运作的驱动装置。风道162的尺寸与物料烘干区相适配,两端与物料烘干区的侧壁接触,风道162具有下端开口的型腔,型腔内竖向设有多个风刀吹风嘴。

具体的,如图8-图9所示,分风板15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横向板,以及交错设置在两个横向板上的四个纵向板,四个纵向板倾斜设置,与蜗壳11出风口的侧壁之间形成五个风道,横向板、纵向板均具有导风作用。

本实施例中,横向板一155与横向板二156之间的距离为150mm,纵向板从左至右的倾斜角度依次为:纵向板一151为10°,纵向板二152为25°,纵向板三153为38°,纵向板四154为50°。该分风板15可以控制风向且出风均匀,保证大部分热风吹向风道162后通过风刀吹风嘴垂直吹向载体。如图5所示,物料烘干区内的热风相对均匀,可以保证热风对载体各个面进行烘干,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在试验设备的实际风速检测、温度检测中发现效果最佳。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烘干焙烧炉热风循环系统,蜗壳的出风口处设有分风板,根据蜗壳内热风流向,分风板设计有多个间隔、倾斜角度不一的纵向板,热风经过托架吹至风道内,风道底部设有多个风刀吹风嘴,将热风竖直吹向载体,保证热风从上而下均匀的穿过载体,可以对载体各个面进行快速风干,提高烘干效率。提升机构可以根据不同规格的载体调节风道的高低,从而改变风道出风口与载体之间的距离,通过控制风道与载体之间的距离,提高烘干效率。减速器配有刻度盘,通过MES系统控制,可以根据不同规格的载体实现自动调节风道高低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烘干炉热风循环系统
  • 均匀受热的玻璃纤维隧道式烘干炉热风循环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58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