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气密性好的注塑取胚吸筒冷却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2:18


一种气密性好的注塑取胚吸筒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瓶胚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密性好的注塑取胚吸筒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瓶胚注塑生产过程中,取胚吸筒作为从模具中取出塑料制品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由于注塑过程中吸筒需要直接接触高温塑料,因此吸筒的冷却问题成为了提高注塑效率的重要挑战。

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对注塑取胚吸筒高效冷却,保证注塑效率和瓶胚的生产质量,例如现有技术公开号CN212764609U的专利提供一种气密性好的注塑取胚吸筒冷却装置,该装置通过在吸筒外壁上绕设双道螺旋型的水路,冷却效果好,冷却效率高,有利于缩短成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并且水路中的冷却水不与瓶胚相接触,保证了瓶胚的质量;并且通过将取胚腔设置为可容纳瓶胚主体部分的前段、内径小于瓶胚主体部分的后段以及过渡段,吸筒吸取瓶胚时瓶胚圆滑底部的外圈限位抵触于过渡段上,使圆滑底部与吊环部伸入后段内而主体部分则容纳于前段内,进而在取胚腔后段内形成密封空间,实现瓶胚的顺利吸取。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通过吸筒外侧的螺旋水路可以实现对吸筒进行快速冷却的效果,但是吸筒的规格比较单一,在吸取不同直径的瓶胚时需要拆卸吸筒外部的水路再更换整个吸筒,由于吸筒分布在取胚板上,导致该更换过程比较麻烦,降低了吸筒的实用度。

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气密性好的注塑取胚吸筒冷却装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密性好的注塑取胚吸筒冷却装置,解决了吸筒通过内部水路冷却不便于拆卸更换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便于拆卸更换适应不用直径的瓶胚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气密性好的注塑取胚吸筒冷却装置,包含冷却筒,可拆卸设置于吸筒本体的内部,用于密封配合瓶胚;

所述冷却筒包括开设在外侧的螺旋槽;

所述吸筒本体包括外侧固定设置的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用于连接循环水路,所述出液接头和出液接头分别与螺旋槽的两端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拆卸吸筒本体内部的冷却筒进行更换,使吸筒本体的内侧通过冷却筒与瓶胚紧密配合,保证吸筒本体可将瓶胚从模具中吸取,并且冷却筒更换后,其外侧的螺旋槽自动与吸筒本体外侧的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连通配合,使冷却筒自动与外部的循环水路连接,进而在吸取不同直径的瓶胚时不需要拆卸吸筒本体与循环水路,单独拆卸更换冷却筒即可,简化了操作过程。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冷却筒还包括设置于内侧的密封部,用于冷却筒和瓶胚密封配合,且用于冷却筒和吸筒本体相互连通;

所述瓶胚包括瓶底,所述瓶底设置为弧形,且与密封部相互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冷却筒位于瓶胚外侧后,密封部与瓶胚一端的瓶底相互贴合,通过瓶底将冷却筒和吸筒本体之间阻隔,随着吸筒本体内部负压逐渐增加,通过吸筒本体将瓶胚吸附在冷却筒的内侧,以保证瓶胚安全从模具中取出。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瓶胚还包括设置于瓶底外侧的吊环,所述吊环的外径小于密封部的最小内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吊环经过密封部位于吸筒本体内部后,密封部再与瓶底相互配合,适应具有吊环的瓶胚取胚工作。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冷却筒还包括开设在外侧的外螺纹,所述冷却筒远离密封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螺母;

所述吸筒本体还包括开设在内侧的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相互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螺纹配合,使得冷却筒可螺纹装配在吸筒本体的内侧,再通过螺母配合工具以便于扭动冷却筒进行松紧,并且通过螺纹配合保证了螺旋槽和吸筒本体之间的密封性,使冷却筒在安装后其外侧自动形成螺旋通道,并且通道两端自动与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连通,使其自动与外部循环水路相互连接。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吸筒本体远离瓶胚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吸管,所述吸筒本体通过吸管固定分布在取胚板上,所述吸筒本体外侧均固定设置有与循环水路连通的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取胚板在一次取胚时可同时取出多个瓶胚,并且取胚板上的吸筒本体均通过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与循环水路连接,以保证每个冷却筒外侧的螺旋槽均与循环水路实现连通。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还包括滑动设置于吸筒本体外侧的吹管,用于在取胚前后分别对冷却筒和瓶胚风冷散热,若干个所述吸筒本体外侧均设置有吹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冷却筒位于瓶胚外侧进行取胚时,通过吹管向前滑动对瓶胚的内部输入气体,加快瓶胚转移过程中内部的空气流动,同时冷却筒对瓶胚外侧的温度进行吸收,并且通过螺旋水路进行转移,实现了在转移过程中对瓶胚同时进行内外散热的效果,提高了瓶胚和冷却筒的冷却效率,并且当瓶胚脱离冷却筒内部后,通过吹管继续向冷却筒内部输入气体,可在卸下瓶胚后快速对冷却筒冷却,加快瓶胚的取胚效率。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瓶胚还包括位于冷却筒外部的瓶嘴,所述瓶嘴外侧固定设置有撑环;

所述吹管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端的进气接头和出气头,所述进气接头与供气设备连接,所述出气头的出气端指向瓶嘴的内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外部的供气设备向吹管内部输入气体,气体通过出气头的出气端吹向瓶胚的内部,以加快对瓶胚的散热,并且通过吹管滑动带动出气头移动到不同的位置,可满足气体通过出气头进入冷却筒的内部。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还包括:

用于驱动吹管滑动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固定设置于吸筒本体外侧;

滑动架,用于连接环形阵列布置的吹管,所述滑动架固定设置于电动推杆的驱动端,所述滑动架滑动设置于吸筒本体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动推杆推动滑动架在吸筒本体外侧滑动,使滑动架带动吹管在吸筒本体外侧移动,并且可将吹管一端的出气头移动到不同位置上进行散热,此时滑动架带动环形分布的吹管一起移动,使环形分布的出气头同时向瓶胚内部输送气体进行散热,保证了散热效果,同时为瓶胚提供了向冷却筒内部靠近的推力,提高了瓶胚在冷却筒内部的稳定性。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动架外侧的感应器B,且至少一个所述滑动架外侧固定设置有感应器B,用于检测冷却筒与模具之间的距离,所述瓶胚位于模具中成型,所述感应器B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吸筒本体吸取瓶胚并且远离模具一定距离后,控制模块控制电动推杆驱动吹管移动,使吹管一端的出气头向前移动一定距离向瓶胚内部及时输入气体,使瓶胚在取胚转移过程中充分散热。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还包括用于加固若干个吹管的固定环,至少一个所述固定环外侧固定设置有感应器A,用于检测螺母和瓶嘴的位置,所述感应器A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动推杆驱动吹管移动过程中,使感应器A检测瓶胚一端的瓶嘴所在位置,使吹管带动出气头位于瓶嘴的外侧,使出气头实现向瓶嘴输入气体,并且当瓶胚下料后,电动推杆在驱动吹管复位过程中,通过感应器A检测螺母所在位置,使出气头位于螺母外侧向冷却筒内部输入气体,使得瓶胚下料后快速对冷却筒进行水冷和风冷散热。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由于采用了在吸筒本体内部可拆卸设置冷却筒,使冷却筒外侧的螺旋槽在成型时同步分离,并且当冷却筒安装后带动螺旋槽自动与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连通,以便于将冷却筒单独拆卸更换适应不同直径的瓶胚取胚工作,所以有效解决了吸筒通过内部水路冷却不便于拆卸更换的问题,进而实现了便于拆卸更换适应不用直径的瓶胚。

(2)本申请通过在吸筒本体外侧滑动设置吹管,使吹管在取胚前后分别对冷却筒和瓶胚进行风冷散热,提高了冷却筒和瓶胚的散热效率。

(3)本申请通过在吸筒本体外侧环形布置若干个吹管对冷却筒和瓶胚散热,在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为瓶胚提供了向冷却筒内部靠近的推力,使瓶胚在取胚过程中与冷却筒配合稳定安全。

(4)本申请通过在吸筒本体外侧设置电动推杆驱动吹管移动,电动推杆在配合感应器B和感应器A时可实现瓶胚在取出和卸料后分别及时对瓶胚和冷却筒散热,实现风冷的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气密性好的注塑取胚吸筒冷却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气密性好的注塑取胚吸筒冷却装置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气密性好的注塑取胚吸筒冷却装置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气密性好的注塑取胚吸筒冷却装置中冷却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气密性好的注塑取胚吸筒冷却装置中吸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气密性好的注塑取胚吸筒冷却装置中瓶胚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吸筒本体;101、进液接头;102、出液接头;103、内螺纹;104、吸管;

20、瓶胚;201、瓶嘴;202、撑环;203、瓶底;204、吊环;

1、冷却筒;11、螺旋槽;12、密封部;13、外螺纹;14、螺母;

2、吹管;21、进气接头;22、出气头;23、固定环;24、感应器A;

3、电动推杆;31、滑动架;32、感应器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4和图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气密性好的注塑取胚吸筒冷却装置,包括可拆卸设置于吸筒本体10内部的冷却筒1,用于密封配合瓶胚20,使冷却筒1对瓶胚20吸取;冷却筒1包括开设在外侧的螺旋槽11;吸筒本体10包括外侧固定设置的进液接头101和出液接头102,用于连接循环水路,出液接头102和出液接头102分别与螺旋槽11的两端连通。当吸取不同直径的瓶胚20时,通过拆卸吸筒本体10内部的冷却筒1进行更换,使吸筒本体10的内侧通过冷却筒1与瓶胚20紧密配合,保证吸筒本体10可将瓶胚20从模具中吸取,并且冷却筒1更换后,其外侧的螺旋槽11自动与吸筒本体10外侧的进液接头101和出液接头102连通配合,使冷却筒1自动与外部的循环水路连接,进而在吸取不同直径的瓶胚20时不需要拆卸吸筒本体10与循环水路,单独拆卸更换冷却筒1即可,简化了操作过程,同时增加了吸筒本体10的实用性能。

基于上述方案,为了实现冷却筒1与瓶胚20紧密配合,以保证冷却筒1吸取时的气密性,参照图4和图7,冷却筒1还包括设置于内侧的密封部12,用于冷却筒1和瓶胚20密封配合,且用于冷却筒1和吸筒本体10相互连通;瓶胚20包括瓶底203,瓶底203设置为弧形,且与密封部12相互配合。当冷却筒1位于瓶胚20外侧后,密封部12与瓶胚20一端的瓶底203相互贴合,通过瓶底203将冷却筒1和吸筒本体10之间阻隔,随着吸筒本体10内部负压逐渐增加,通过吸筒本体10将瓶胚20吸附在冷却筒1的内侧,以保证瓶胚20安全从模具中取出;并且为了适应具有吊环204的瓶胚20,瓶底203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吊环204,吊环204的外径小于密封部12的最小内径,使得吊环204经过密封部12位于吸筒本体10内部后,密封部12再与瓶底203相互配合,以便于适应不同类型瓶胚20的取胚作业。

为了实现冷却筒1在吸筒本体10内部的安装和拆卸,参照图4、图5和图6,冷却筒1还包括开设在外侧的外螺纹13,冷却筒1远离密封部1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螺母14;吸筒本体10还包括开设在内侧的内螺纹103,内螺纹103与外螺纹13相互配合。通过外螺纹13与内螺纹103的螺纹配合,使得冷却筒1可螺纹装配在吸筒本体10的内侧,再通过螺母14配合工具以便于扭动冷却筒1进行松紧,并且通过螺纹配合保证了螺旋槽11和吸筒本体10之间的密封性,使冷却筒1在安装后其外侧自动形成螺旋通道,并且通道两端自动与进液接头101和出液接头102连通,使其自动与外部循环水路相互连接,使用更加方便;而为了保证瓶胚20取胚的工作效率,吸筒本体10远离瓶胚20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吸管104,吸筒本体10通过吸管104固定分布在取胚板上,吸筒本体10外侧均固定设置有与循环水路连通的进液接头101和出液接头102;可使取胚板在一次取胚时可同时取出多个瓶胚20,并且取胚板上的吸筒本体10均通过进液接头101和出液接头102与循环水路连接,以保证每个冷却筒1外侧的螺旋槽11均与循环水路实现连通。

为了加快对冷却筒1和瓶胚20的散热,提高瓶胚20的生产效率,本实施例给出以下具体方案:参照图1和图2,还包括滑动设置于吸筒本体10外侧的吹管2,用于在取胚前后分别对冷却筒1和瓶胚20风冷散热,若干个吸筒本体10外侧均设置有吹管2。当冷却筒1位于瓶胚20外侧进行取胚时,通过吹管2向前滑动对瓶胚20的内部输入气体,加快瓶胚20转移过程中内部的空气流动,同时冷却筒1对瓶胚20外侧的温度进行吸收,并且通过螺旋水路进行转移,实现了在转移过程中对瓶胚20同时进行内外散热的效果,提高了瓶胚20和冷却筒1的冷却效率,并且当瓶胚20脱离冷却筒1内部后,通过吹管2继续向冷却筒1内部输入气体,可在卸下瓶胚20后快速对冷却筒1冷却,加快瓶胚20的取胚效率。

为了实现向瓶胚20内部输入气体加快散热,参照图1、图2和图3,瓶胚20还包括位于冷却筒1外部的瓶嘴201,瓶嘴201外侧固定设置有撑环202;吹管2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端的进气接头21和出气头22,进气接头21与供气设备连接,出气头22的出气端指向瓶嘴201的内侧。通过外部的供气设备向吹管2内部输入气体,气体通过出气头22的出气端吹向瓶胚20的内部,以加快对瓶胚20的散热,并且通过吹管2滑动带动出气头22移动到不同的位置,可满足气体通过出气头22进入冷却筒1的内部,或者适应不同长度的瓶胚20。

基于上述方案,参照图1和图2,还包括电动推杆3和滑动架31,电动推杆3用于驱动吹管2滑动,电动推杆3固定设置于吸筒本体10外侧;滑动架31用于连接环形阵列布置的吹管2,滑动架31固定设置于电动推杆3的驱动端,滑动架31滑动设置于吸筒本体10外侧。当驱动吹管2滑动时,通过电动推杆3推动滑动架31在吸筒本体10外侧滑动,使滑动架31带动吹管2在吸筒本体10外侧移动,并且可将吹管2一端的出气头22移动到不同位置上进行散热,此时滑动架31带动环形分布的吹管2一起移动,使环形分布的出气头22同时向瓶胚20内部输送气体进行散热,保证了散热效果,同时为瓶胚20提供了向冷却筒1内部靠近的推力,提高了瓶胚20在冷却筒1内部的稳定性。

为了能够在瓶胚20取出后最大程度上进行散热,参照图1、图2和图3,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动架31外侧的感应器B32,且至少一个滑动架31外侧固定设置有感应器B32,用于检测冷却筒1与模具之间的距离,感应器B32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当吸筒本体10在取胚板的带动下向瓶胚20成型模具靠近时,通过感应器B32检测与模具的距离,此时控制模块控制电动推杆3带动吹管2处于初始位置,当吸筒本体10吸取瓶胚20并且远离模具一定距离后,控制模块控制电动推杆3驱动吹管2移动,使吹管2一端的出气头22向前移动一定距离向瓶胚20内部及时输入气体,使瓶胚20在取胚转移过程中充分散热。

基于上述方案,参照图1、图2和图3,还包括用于加固若干个吹管2的固定环23,至少一个固定环23外侧固定设置有感应器A24,用于检测螺母14和瓶嘴201的位置,感应器A24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当电动推杆3驱动吹管2移动过程中,吹管2通过固定环23带动感应器A24同步移动,使感应器A24检测瓶胚20一端的瓶嘴201所在位置,使吹管2带动出气头22位于瓶嘴201的外侧,使出气头22实现向瓶嘴201输入气体,并且当瓶胚20下料后,电动推杆3在驱动吹管2复位过程中,通过感应器A24检测螺母14所在位置,使出气头22位于螺母14外侧向冷却筒1内部输入气体,使得瓶胚20下料后快速对冷却筒1进行水冷和风冷散热,提高了冷却效率。

技术分类

06120116585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