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镜片浇注系统的撕封胶布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2:40


镜片浇注系统的撕封胶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镜片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片浇注系统的撕封胶布装置。

背景技术

镜片模具包括A模、B模以及胶带,A模和B模之间具有模腔,胶带的一端作为根部与A模和B模粘结后,再沿着A模和B模的周面粘结一圈,使模腔形成封闭状态。

为了使胶带与A模和B模的粘结牢固,胶带绕镜片模具周面一圈后并延长出多余覆盖部并与上一层胶带粘结,多余覆盖部的长度约为70mm,这样,胶带另一端为多余覆盖部,需要向模腔内浇注镜片原料时,对胶带的另一端沿着镜片模具的周向施加拉力,使胶带的一部分与A模和B模分离并露出浇注口,通过浇注工具可向模腔内浇注液态的镜片原料,因此,胶带的另一端也常称为胶带的头部。

CN213947215U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镜片浇注机,包括模具转运模块,上料模块、撕胶布模块、浇注模块、包胶布模块和下料模块,模具转运模块包括转盘、转盘驱动件和多个模具装载架,多个模具装载架沿转盘周向依次设于转盘的边缘,转盘驱动件驱动转盘转动,以使任一模具装载架均能在全自动镜片浇注机的上料工位、撕胶布工位、浇注工位和下料工位之间依次流转。

其中,在撕胶布工位,撕胶布驱动机构先驱动模具固定件转动,进而带动浇注模具转动,寻找胶布的端部,此时胶布夹爪处于张开状态,当胶布检测件感应到胶布的一端位于胶布夹爪的两个爪体之间时,即控制撕胶布驱动机构停止动作,并控制夹持驱动件驱动胶布夹爪闭合以夹紧胶布,在胶布的一端被胶布夹爪夹紧时,即夹持驱动件停止动作时,再控制撕胶布驱动机构启动,以驱动模具固定件带动浇注模具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将胶布撕开一定长度,以露出浇注模具的注胶口。此设计存在如下缺陷:当对多个镜片模具并行操作时,由于每个夹爪夹住的胶布长度不同,会导致撕开胶布后暴露的注胶口大小不同,注胶口暴露过大则可能在注胶时溢流或者不能充满模腔,影响成品质量。并且,上述设备不能确保对多个镜片模具并行操作时,每个镜片模具露出的注胶口位置一致,将影响后续注胶操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片浇注系统的撕封胶布装置,用于对多个镜片模具并行操作时,使各镜片模具暴露的注胶口大小相同。

一种镜片浇注系统的撕封胶布装置,所述镜片浇注系统包括机架和至少两套镜片浇注设备,所述机架包括第一载台和第二载台,所述第二载台设于所述第一载台的上方;所述至少两套镜片浇注设备并排设于所述机架上并可根据需要进行增减;每套所述镜片浇注设备包括上下料装置、撕封胶布装置和浇注装置,所述上下料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载台上,所述撕封胶布装置和所述浇注装置设于所述第二载台上,所述上下料装置包括多个第一模具固定件和与第一模具固定件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模具固定件,所述第一模具固定件和所述第二模具固定件共同将镜片模具固定于所述撕封胶布装置的下方,所述撕封胶布装置用于撕开所述镜片模具上的胶布露出注胶口,所述浇注装置用于向所述注胶口注胶,所述撕封胶布装置还用于在所述镜片模具完成注胶后将所述胶布贴合于所述镜片模具并封闭所述注胶口;其中,所述撕封胶布装置包括旋转驱动机构、撕胶布机械手、撕胶布机械手驱动件和封胶布机构: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于所述第一载台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模具固定件和所述第二模具固定件同步转动,以使由所述第一模具固定件和所述第二模具固定件共同固定的镜片模具转动;

所述撕胶布机械手设于所述第二载台并位于所述第一载台与所述第二载台之间,所述撕胶布机械手与所述第一模具固定件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撕胶布机械手包括胶布夹爪、夹持驱动件和胶布检测件,所述胶布检测件用于感应所述镜片模具上的胶布头端,所述夹持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胶布夹爪开合以夹持所述胶布头端,所述夹持驱动件和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能够根据所述胶布检测件的检测结果选择性启动或停止,以夹住所述镜片模具上的胶布头端;所述撕胶布机械手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撕胶布机械手整体平移,以撕开所述胶布并露出注胶口;

所述封胶布机构包括胶布压块和压块驱动件,所述胶布压块与所述第二模具固定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压块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胶布压块平移,使所述胶布压块抵接所述镜片模具的胶布,从而配合所述镜片模具转动将所述胶布贴合于所述镜片模具并封闭所述注胶口。

可选的,所述第一载台上设有所述第一固定件支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支架;

所述第一固定件支架与所述第一模具固定件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固定件支架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一丝杆,每个所述第一模具固定件包括第一吸盘和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安装座固定设于所述第一载台上,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吸盘,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一丝杆啮合;

所述第二固定件支架与所述第二模具固定件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固定件支架包括第二安装座和第二丝杆,每个所述第二模具固定件包括第二吸盘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安装座固定设于所述第一载台上,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吸盘,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第二丝杆啮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载台上开设有第一对接孔和第二对接孔;所述第一对接孔与所述第一丝杆一一对应,且处于所述第一丝杆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对接孔与所述第二丝杆一一对应,且处于所述第二丝杆的正下方;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旋转支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旋转驱动件和升降驱动件,所述旋转支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旋转驱动件和升降驱动件均位于所述第一载台的下方;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设于所述旋转支架上;所述升降驱动件固定在所述第一载台的下表面,所述升降驱动件的驱动杆与所述旋转支架相连,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支架靠近所述第一载台,以使所述第一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一对接孔与所述第一丝杆对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二对接孔与所述第二丝杆对接;所述旋转驱动件设在所述旋转支架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同步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模具固定件和所述第二模具固定件同步旋转。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张紧有皮带,所述旋转驱动件的驱动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或者所述第二连接杆。

可选的,所述撕胶布机械手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具有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固定在所述底板的后端,所述夹持驱动件与所述侧板相连;

所述胶布夹爪包括上夹片、下夹片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在所述底板的前端,所述下夹片具有下夹片连接端和下夹片夹持端,所述上夹片具有上夹片连接端和上夹片夹持端,所述下夹片连接端固定连接至所述支撑板的前端,所述上夹片的中部与所述支撑板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上夹片连接端连接所述夹持驱动件,所述夹持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上夹片转动,以使所述上夹片夹持端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下夹片夹持端,所述胶布检测件设在所述下夹片上并靠近所述下夹片夹持端。

可选的,所述撕胶布机械手还包括夹爪驱动件和注胶口检测件,所述注胶口检测件设于所述底板的下端,所述注胶口检测件用于感应所述镜片模具上露出的注胶口,所述底板的前端设有滑槽,所述夹爪驱动件与所述侧板相连;

所述支撑板的后端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夹爪驱动件固定连接,所述夹爪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板沿所述滑槽移动,以带动所述胶布夹爪远离或者靠近所述注胶口检测件。

可选的,所述下夹片上还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向所述上夹片凸出,所述胶布检测件位于所述限位件与所述下夹片夹持端之间并且更靠近所述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阻挡所述镜片模具的胶布头端向所述下夹片连接端移动,所述胶布检测件用于在所述胶布头端抵接所述限位件时感应所述镜片模具上的胶布头端。

可选的,所述下夹片的下部具有弧形引导面,所述弧形引导面从所述下夹片夹持端延伸至所述限位件,用于引导所述胶布头端移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载台上设有滑轨、通槽、第一座框、第二座框和固定件驱动件,所述通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一致;

所述第一座框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模具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一座框上且与所述第一模具固定件一一对应;所述固定件驱动件固定于所述第一载台的下表面,所述固定件驱动件的驱动杆穿过所述通槽与所述第一座框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座框沿所述滑轨平移,以使所述第二模具固定件与所述第一模具固定件配合;

所述第二座框套设在所述第一座框外部,所述第二座框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胶布压块设于所述第二座框上且与所述第二模具固定件一一对应;所述压块驱动件的驱动杆与所述第二座框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座框相对于所述第一座框平移,以使所述胶布压块靠近或者远离对应的所述第二模具固定件。

可选的,所述镜片浇注系统还包括支撑台、机械手升降驱动件、撕胶布机械手支架、浇注机械手支架和浇注机械手支架驱动件,

所述支撑台设于所述第一载台与所述第二载台之间,所述机械手升降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二载台上,所述机械手升降驱动件的驱动杆连接所述支撑台,用于驱动所述支撑台上下位移;

所述浇注机械手支架与所述支撑台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浇注机械手支架驱动件连接所述浇注机械手支架,用于驱动所述浇注机械手支架相对于所述支撑台平移,所述浇注机械手设于所述浇注机械手支架上;

所述撕胶布机械手支架与所述浇注机械手支架滑动连接,所述撕胶布机械手支架驱动件连接所述撕胶布械手支架,用于驱动所述撕胶布机械手支架相对于所述浇注机械手支架平移,所述撕胶布机械手设于所述撕胶布机械手支架上。

实施上述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胶布夹爪的下夹片上相近位置处设置限位件和胶布检测件,驱动机构驱动多个镜片模具同步转动使镜片模具的胶布头端沿下夹片向上移动,抵触限位件并到达胶布检测件,此时胶布检测件感应到胶布头端,触发夹持驱动件驱动上下夹片合拢以夹住胶布头端,撕胶布机械手夹住胶布头端整体移动,使各镜片模具的胶布被撕开暴露出注胶口,此时由注胶口检测件检测注胶口,当未检测到注胶口时胶布夹爪相对于注胶口检测件微调以带动胶布继续移动,从而使多个镜片模具暴露的注胶口大小相近并且位置一致,可以提高后续注胶操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镜片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镜片浇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镜片浇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具暂存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具暂存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具暂存模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具转移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模具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支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具定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旋转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撕胶布机械手与撕胶布机械手支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撕胶布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撕胶布机械手和浇注机械手与机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镜片模具,101胶布头端,

200机架,201第一载台,202第二载台,203前部区域,204后部区域,205载台支架,206滑轨,207通槽,208上料支架通孔,209下料支架通孔,210第一对接孔,211第二对接孔,212支撑台,213机械手升降驱动件,214撕胶布机械手支架,215浇注机械手支架,

300模具暂存模块,301上料装载件,302下料装载件,303上料驱动机构,304下料驱动机构,305上料支架,306下料支架,307上料吸盘,308第一转轴,309下料吸盘,310第二转轴,311上料驱动件,312上料连杆,313上料联动杆,314第一弹性片,315下料驱动件,316下料连杆,317下料联动杆,318第二弹性片,319上料止动块,320第一上料止动部,321第二上料止动部,322下料止动块,323第一下料止动部,324第二下料止动部,325上料转动块,326下料转动块,

400模具定位模块,401第一模具固定件,402定位块,404第一固定件支架,405第一安装座,406第一丝杆,407第一吸盘,408第一连接轴,409定位支架,410定位支架通孔,411底壁,412第一侧壁,413第二侧壁,414容纳空间,

500模具转移模块,501第二模具固定件,503第一座框,505第二固定件支架,506第二安装座,507第二丝杆,508第二吸盘,509第二连接轴,510套筒,

600旋转驱动机构,601旋转支架,602第一连接杆,603第二连接杆,604旋转驱动件,606第一滚轮,607第二滚轮,608皮带,

700撕胶布机械手,701胶布夹爪,702夹持驱动件,703胶布检测件,704基座,705底板,706侧板,707滑槽,708上夹片,709下夹片,710支撑板,711下夹片连接端,712下夹片夹持端,713上夹片连接端,714上夹片夹持端,715夹爪驱动件,716注胶口检测件,717限位件,718弧形引导面,

800封胶布机构,801胶布压块,803第二座框,

900浇注机械手,901模具检测件,902注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镜片模具浇注系统,包括机架200和至少两套镜片浇注设备,机架200包括第一载台201和第二载台202,第一载台201具有前部区域203和后部区域204,第二载台202通过载台支架205设于后部区域204的上方,至少两套镜片浇注设备并排设于机架200上。每套镜片浇注设备可对镜片模具100实施上料、撕胶布、注胶、封胶布和下料动作。机架200上的镜片浇注设备可根据需要进行增加或减少,可扩展性好。

请参见图2和图3,每套镜片浇注设备包括上下料装置、撕封胶布装置和浇注装置,上下料装置设于第一载台201上,撕封胶布装置和浇注装置设于第二载台202上,上下料装置用于将镜片模具100固定于撕封胶布装置的下方,撕封胶布装置用于撕开镜片模具100上的胶布露出注胶口,浇注装置用于向注胶口注胶,撕封胶布装置还用于在镜片模具100完成注胶后将胶布贴合于镜片模具100并封闭注胶口。

请参见图4,上下料装置包括模具暂存模块300、模具定位模块400和模具转移模块500,模具暂存模块300设于第一载台201的前部区域203,模具定位模块400设于第一载台201的后部区域204,模具转移模块500能够在模具暂存模块300与模具定位模块400之间移动,以将未注胶的镜片模具100从模具暂存模块300搬运至模具定位模块400,以及将已注胶的镜片模具100从模具定位模块400搬运至模具暂存模块300。

模具暂存模块300,包括上料装载件301、下料装载件302、上料驱动机构303和下料驱动机构304,多个上料装载件301和多个下料装载件302交替设置,上料驱动机构303用于驱动多个上料装载件301同步转动,下料驱动机构304用于驱动多个下料装载件302同步转动。模具定位模块400包括多个第一模具固定件401。模具转移模块500包括第二模具固定件501和固定件驱动件,第二模具固定件501与第一模具固定件401一一对应设置,固定件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模具固定件501在模具暂存模块300与模具定位模块400之间移动,以使第二模具固定件501将上料装载件301上的镜片模具100搬运至第一模具固定件401进行浇注,以及在浇注完成后将镜片模具100搬运至下料装载件302。

第一载台201上设有滑轨206,滑轨206从前部区域203延伸至后部区域204,固定件驱动件能够驱动第二模具固定件501沿滑轨206移动。上料装载件301、下料装载件302和第一模具固定件401位于滑轨206的同一侧,上料装载件301和下料装载件302沿着滑轨206的长度方向交替排列成一字型,多个第一模具固定件401沿着滑轨206的长度方向排列成一字型。具体实施时,上料装载件301、下料装载件302、第一模具固定件401和第二模具固定件50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相邻两个上料装载件301之间的距离、相邻两个下料装载件302之间的距离、相邻两个第一模具固定件401之间的距离以及相邻两个第二模具固定件501之间的距离均相等,并且,相邻两个上料装载件301之间的距离大于一下料装载件302的宽度,以使上料装载件301与下料装载件302能够交替设置。如图4所示,第一载台201上并列设有两套上下料装置,每套上下料装置包含的上料装载件301、下料装载件302、第一模具固定件401和三个第二模具固定件501的数量各为三个。

本实施例通过将镜片将镜片浇注涉及的上料、撕胶布、注胶、封胶布和下料工序涉及的结构整合成模块化的镜片浇注设备,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备的增加或减少,可扩展性好。同时由于将各模组进行解耦,每套浇注设备都具有独立浇注功能,故任一模组故障均不会影响其他模组使用,确保生产效率。此外,将多个镜片浇注设备并排设于机架上,上下料结构集成在第一载台的同一区域,浇注结构和撕胶布结构集成在第二载台的同一区域,通过横向和纵向的结构布局设计,减少了空间占用,且便于管理。

请参见图5-图7,模具暂存模块300还包括上料支架305,上料支架305固定在第一载台201上表面且与上料装载件301一一对应,第一载台201上开设有与上料支架305一一对应的上料支架通孔208。上料装载件301包括上料吸盘307和第一转轴308,上料吸盘307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308上,第一转轴308与上料支架305转动连接,第一转轴308的末端连接有上料转动块325,上料支架305上设有与上料转动块325配合的上料止动块319,上料止动块319位于上料转动块325的下方,上料止动块319上具有第一上料止动部320和第二上料止动部321。

上料驱动机构303包括上料驱动件311、上料连杆312和上料联动杆313,上料驱动件311和上料联动杆313位于第一载台201的下方,上料连杆312的上端连接上料转动块325,上料连杆312的下端穿过上料支架通孔208后连接上料联动杆313,上料驱动件311固定在第一载台201的下表面,上料驱动件311的驱动杆与上料联动杆313固定连接。上料驱动件311驱动上料联动杆313上下移动,以带动第一转轴308转动,使上料转动块325与上料止动块319抵接。具体地,上料连杆312上抬,带动上料转动块325顺时针转动直至与上料止动块319的第一上料止动部320抵接,以使上料装载件301处于与第一模具固定件401配合的水平位置;上料连杆312下移,带动上料转动块325逆时针转动直至与上料止动块319的第二上料止动部321抵接,以使上料装载件301处于与外部机械手配合的竖立位置。其中,上料装载件301的水平位置与竖立位置夹角为90°。此设计使用上料联动杆313带动各个上料连杆312转动,确保翻转动作同步,并且结构紧凑、节省驱动设备。而上料转动块325与上料止动块319的配合,使上料装载件301翻转后能够停留在指定位置。

如果部分上料装载件301转动前的初始位置不是在竖立位置或者水平位置,则在上料驱动件311通过上料连杆312带动上料装载件301转动时,存在部分上料装载件301的上料转动块325已与上料止动块319抵接,而部分上料装载件301的上料转动块325未与上料止动块319抵接(即未到达指定位置)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例中,每个上料连杆312的下端通过一第一弹片连接上料联动杆313,第一弹片使上料连杆312与上料联动杆313之间软性连接,第一弹片可以吸收多余动量,带动上料装载件301与上料止动块319抵接,以使上料联动杆313连接的每个上料装载件301转动后停止位置一致。具体的,当部分上料装载件301的上料转动块325已与上料止动块319抵接(即翻转到位),而部分上料装载件301的上料转动块325未与上料止动块319抵接(翻转不到位)时,上料驱动件311继续驱动上料联动杆313动作,使未翻转到位的上料装载件301继续转动直至翻转到位,而已翻转到位的上料装载件301会通过上料连杆312带动第一弹片发生形变,吸收多余动量,确保所有上料装载件301均翻转停留在指定位置。第一弹片的设置还可以弥补各个上料连杆312之间因安装或者工艺造成的高度差异,降低上料连杆312的安装和加工要求。

相应的,模具暂存模块300还包括下料支架306,下料支架306固定在第一载台201上表面且与下料装载件302一一对应,第一载台201上开设有与下料支架306一一对应的下料支架通孔209,下料装载件302包括下料吸盘309和第二转轴310,下料吸盘309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310上,第二转轴310与下料支架306转动连接,第二转轴310的末端连接有下料转动块326,下料支架306上设有下料止动块322,下料止动块322位于下料转动块326的下方,下料止动块322上具有第一下料止动部323和第二下料止动部324。下料驱动机构304包括下料驱动件315、下料连杆316和下料联动杆317,下料驱动件315和下料联动杆317位于第一载台201的下方,下料连杆316的上端连接下料转动块326,下料连杆316的下端穿过下料支架通孔209后连接下料联动杆317,下料驱动件315固定在第一载台201的下表面,下料驱动件315的驱动杆与下料联动杆317固定连接。下料驱动件315驱动下料联动杆317上下移动,以带动第二转轴310转动,使下料转动块326与下料止动块322抵接。具体地,下料连杆316上抬,带动下料转动块326顺时针转动直至与下料止动块322的第一下料止动部323抵接,以使下料装载件302处于与第一模具固定件401配合的水平位置;下料连杆316下移,带动下料转动块326逆时针转动直至与下料止动块322的第二下料止动部324抵接,以使下料装载件302处于与外部机械手配合的竖立位置。其中,下料装载件302的水平位置与竖立位置夹角为90°。此设计使用下料联动杆317带动各个下料连杆316转动,确保翻转动作同步,并且结构紧凑、节省驱动设备。并且下料转动块326与下料止动块322的配合,使下料装载件302翻转后能够停留在指定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下料连杆316的下端通过一第二弹片连接下料联动杆317,第二弹片使下料连杆316与下料联动杆317之间软性连接,第二弹片可以吸收多余动量,带动下料装载件302与下料止动块322抵接,以使下料联动杆317连接的每个下料装载件302转动后停止位置一致。具体的,当部分下料装载件302翻转到位,而部分下料装载件302翻转未到位时,下料驱动件315继续驱动下料联动杆317动作,使未翻转到位的下料装载件302继续转动直至翻转到位,而已翻转到位的下料装载件302会通过下料连杆316带动第二弹片发生形变,吸收多余动量,确保所有下料装载件302均翻转停留在指定位置。第二弹片的设置还可以弥补各个下料连杆316之间因安装或者工艺造成的高度差异,降低下料连杆316的安装和加工要求。

请参见图4,第一载台201上还设有贯穿第一载台201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通槽207,通槽207的长度方向与滑轨206的长度方向一致。模具转移模块500包括第一座框503,第一座框503与滑轨206滑动连接,固定件驱动件固定于第一载台201的下表面,固定件驱动件的驱动杆穿过通槽207与第一座框503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座框503沿滑轨206平移,以使第二模具固定件501与上料装载件301、下料装载件302或者第一模具固定件401配合。

第一座框503上设有第二固定件支架505,第二固定件支架505与第二模具固定件501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二固定件支架505包括套筒510、第二安装座506和第二丝杆507,套筒510固定在第二安装座506上,第二连接轴509的一端连接第二吸盘508,第二连接轴509的另一端穿过套筒510后与第二吸盘508驱动件相连,第二丝杆507进入套筒510后与第二连接轴509啮合;第二吸盘508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连接轴509直线移动,以使第二吸盘508靠近或者远离第二安装座506。

模具定位模块400包括第一固定件支架404,第一固定件支架404与第一模具固定件401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一固定件支架404包括第一安装座405和第一丝杆406,每个第一模具固定件401包括第一吸盘407和第一连接轴408,第一安装座405固定设于第一载台201上,第一连接轴408的一端连接第一吸盘407,第一连接轴408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安装座405与第一丝杆406啮合。

当第二模具固定件501移动至与第二模具固定件501相对时,第一模具固定件401与第二模具固定件501之间形成镜片模具100的容纳空间414。请参见图10,模具定位模块400还包括定位块402和定位块402驱动件;定位块402设于第一载台201上,定位块402与第一模具固定件401一一对应,并位于容纳空间414的正下方,各定位块402的托载部到第一载台201的距离相等;定位块402驱动件设于第一载台201的下方,用于驱动定位块402同步靠近容纳空间414,以托载第一模具固定件401和第二模具固定件501释放的镜片模具100。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模具定位模块400还包括定位支架409,定位块402设于定位支架409上;第一载台201上开设有定位支架通孔410,定位驱动件的驱动杆穿过定位支架通孔410与定位支架409固定连接。定位驱动件用于驱动定位支架409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多个定位块402同步上下移动,确保移动前后各定位块402的托载部高度一致,进而使由托载部托举的各镜片模具100的高度一致。定位块402具有与镜片模具100的外侧壁适配的托载部,托载部包括底壁411和分别连接至底壁411两侧的第一侧壁412和第二侧壁413;定位块402托载镜片模具100时,镜片模具100的外侧壁与底壁411、第一侧壁412和第二侧壁413接触。定位块402托载镜片模具100时,镜片模具100与定位块402之间为三点式接触,确保托载稳定,同时避免从定位块402上取镜片模具100时发生卡顿。

本实施例的上下料装置的动作过程包括:

上料装载件301处于竖立位置,上料吸盘307朝上;外部机械手将待注胶的镜片模具100放置于上料吸盘307上,上料吸盘307吸住镜片模具100;上料驱动机构303驱动上料装载件301翻转90°到达水平位置。固定件驱动件驱动第二模具固定件501向上料装载件301移动,使第二吸盘508与上料吸盘307吸住的镜片模具100相对,第二吸盘508驱动件驱动第二吸盘508靠近镜片模具100,同时启动真空吸吸住镜片模具100,随后上料吸盘307断开吸力,第二吸盘508驱动件驱动第二吸盘508远离上料吸盘307,镜片模具100由上料吸盘307转移到第二吸盘508。固定件驱动件驱动第二模具固定件501向第一模具固定件401移动,使第二吸盘508与第一模具固定件401的第一吸盘407相对,第二吸盘508驱动件驱动第二吸盘508靠近第一吸盘407,第一吸盘407和第二吸盘508分别吸住镜片模具100的一个面,此时镜片模具100处于定位块402的正上方。定位块402驱动件驱动定位块402向上移动到指定位置,第一吸盘407和第二吸盘508断开吸力,使镜片模具100由定位块402托载,此时所有镜片模具100处于同一高度,启动真空吸使第一吸盘407和第二吸盘508同时吸住镜片模具100,到此上料作业完成。

当镜片模具100完成注胶并封上注胶口后,第一吸盘407断开吸力,第二吸盘508驱动件驱动第二吸盘508携带着镜片模具100远离第二吸盘508,固定件驱动件驱动第二模具固定件501向下料装载件302移动,使第二吸盘508与下料吸盘309相对,第二吸盘508驱动件驱动第二吸盘508靠近下料吸盘309,下料吸盘309吸住镜片模具100,同时第二吸盘508断开吸力,固定件驱动件驱动第二模具固定件501向上料装载件301移动,以重复上述步骤将上料吸盘307上的镜片模具100转移至第一模具固定件401,与此同时,下料驱动机构304驱动下料装载件302翻转90°到达竖立位置,外部机械手从下料装载件302上取走镜片模具100。

本实施例将上料工序和下料工序整合在一起,使上料装载件和下料装载件交替排列,以配合第二模具固定件和外部机械手进行镜片模具的转移。上料装载件和下料装载件设于同一区域,可以节省设备占用空间;同时,上料装载件和下料装载件可共用外部机械手,不必分别设置上料用机械手和下料用机械手,使用少量配置即可完成上下料动作。上料装载件和下料装载件通过转动实现与第一模具固定件和外部机械手之间的配合,动作简捷快速,提高了上下料速度,减少上下料等待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将多个上料装载件通过上料连杆连接至上料联动杆,利用上料驱动件驱动上料联动杆动作,即可实现多个上料装载件同步翻转;通过上料止动块对上料装载件进行转动限位,并上料连杆与上料联动杆之间设置第一弹片,利用第一弹片吸收多余动量,确保在上料装载件翻转过程中,各上料装载件均与对应的上料止动块抵接,翻转达到指定位置。用于对多个镜片模具进行翻转时,能够确保多个镜片翻转后停留位置一致。

请参见图11-图13,撕封胶布装置包括旋转驱动机构600、撕胶布机械手700、撕胶布机械手700驱动件和封胶布机构800。旋转驱动机构600设于第一载台201上,用于驱动第一模具固定件401和第二模具固定件501同步转动,以使由第一模具固定件401和第二模具固定件501共同固定的镜片模具100转动。撕胶布机械手700设于第二载台202并位于第一载台201与第二载台202之间,撕胶布机械手700与第一模具固定件401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撕胶布机械手700包括胶布夹爪701、夹持驱动件702和胶布检测件703,胶布检测件703用于感应镜片模具100上的胶布头端101,夹持驱动件702用于驱动胶布夹爪701开合以夹持胶布头端101,夹持驱动件702和旋转驱动机构600能够根据胶布检测件703的检测结果选择性启动或停止,以夹住镜片模具100上的胶布头端101;撕胶布机械手700驱动件用于驱动撕胶布机械手700整体平移,以撕开胶布并露出注胶口。封胶布机构800包括胶布压块801和压块驱动件,胶布压块801与第二模具固定件501一一对应设置,压块驱动件用于驱动胶布压块801平移,使胶布压块801抵接镜片模具100的胶布,从而配合镜片模具100转动将胶布贴合于镜片模具100并封闭注胶口。

请参见图9,第一载台201上开设有第一对接孔210和第二对接孔211;第一对接孔210与第一丝杆406一一对应,且处于第一丝杆406的正下方;第二对接孔211与第二丝杆507一一对应,且处于第二丝杆507的正下方。旋转驱动机构600包括旋转支架601、第一连接杆602、第二连接杆603、旋转驱动件604和升降驱动件,旋转支架601、第一连接杆602、第二连接杆603、旋转驱动件604和升降驱动件均位于第一载台201的下方;第一连接杆602和第二连接杆603设于旋转支架601上;升降驱动件固定在第一载台201的下表面,升降驱动件的驱动杆与旋转支架601相连,用于驱动旋转支架601靠近第一载台201,以使第一连接杆602穿过第一对接孔210与第一丝杆406对接、第二连接杆603穿过第二对接孔211与第二丝杆507对接;旋转驱动件604设在旋转支架601上,用于驱动第一连接杆602和第二连接杆603同步转动,以带动第一模具固定件401和第二模具固定件501同步旋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杆602上设有第一滚轮606,第二连接杆603上设有第二滚轮607,第一滚轮606和第二滚轮607之间张紧有皮带608,旋转驱动件604的驱动杆连接第一连接杆602或者第二连接杆603。第一连接杆602与第一丝杆406对接、第二连接杆603与第二丝杆507对接之后,旋转驱动件604工作,带动第一丝杆406和第二丝杆507同步转动,第一丝杆406带动第一连接轴408和第一吸盘407转动,第二丝杆507带动第二连接轴509和第二吸盘508转动,通过皮带608传动可以确保第一吸盘407与第二吸盘508同步转动,使镜片模具100转动顺畅。

撕胶布机械手700包括基座704,基座704具有底板705和侧板706,侧板706固定在底板705的后端,夹持驱动件702与侧板706相连。胶布夹爪701包括上夹片708、下夹片709和支撑板710,支撑板710设在底板705的前端,下夹片709具有下夹片连接端711和下夹片夹持端712,上夹片708具有上夹片连接端713和上夹片夹持端714,下夹片连接端711固定连接至支撑板710的前端,上夹片708的中部与支撑板710的前端转动连接,上夹片连接端713连接夹持驱动件702,夹持驱动件702用于驱动上夹片708转动,以使上夹片夹持端714靠近或者远离下夹片夹持端712,胶布检测件703设在下夹片709上并靠近下夹片夹持端712。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撕胶布机械手700还包括夹爪驱动件715和注胶口检测件716,注胶口检测件716设于底板705的下端,注胶口检测件716用于感应镜片模具100上露出的注胶口,底板705的前端设有滑槽707,夹爪驱动件715与侧板706相连。支撑板710的后端与滑槽707滑动连接,支撑板710与夹爪驱动件715固定连接,夹爪驱动件715能够驱动支撑板710沿滑槽707移动,以带动胶布夹爪701远离或者靠近注胶口检测件716。本实施例中,夹爪驱动件715可以基于注胶口检测件716的检测结果,对胶布夹爪701进行微调,以使每个镜片模具100被撕开的胶布长度一致,暴露出的注胶口大小相同且位置一致。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下夹片709上还设有限位件717,限位件717向上夹片708凸出,胶布检测件703位于限位件717与下夹片夹持端712之间并且更靠近限位件717,限位件717用于阻挡镜片模具100的胶布头端101向下夹片连接端711移动,胶布检测件703用于在胶布头端101抵接限位件717时感应镜片模具100上的胶布头端101。设置限位件717限制胶布头端101移动,当胶布头端101与限位件717相抵时,胶布检测件703检测到胶布头端101,此时胶布夹爪701动作夹住胶布头端101,使各夹爪夹住的胶布长度一致,确保撕开的胶布长度相同,暴露的注胶口大小和位置一致。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下夹片709的下部具有弧形引导面718,弧形引导面718从下夹片夹持端712延伸至限位件717,用于引导胶布头端101移动。

通过在胶布夹爪的下夹片上相近位置处设置限位件和胶布检测件,驱动机构驱动多个镜片模具同步转动使镜片模具的胶布头端沿下夹片向上移动,抵触限位件并到达胶布检测件,此时胶布检测件感应到胶布头端,触发夹持驱动件驱动上下夹片合拢以夹住胶布头端,撕胶布机械手夹住胶布头端整体移动,使各镜片模具的胶布被撕开暴露出注胶口,此时由注胶口检测件检测注胶口,当未检测到注胶口时胶布夹爪相对于注胶口检测件微调以带动胶布继续移动,从而使多个镜片模具暴露的注胶口大小相近并且位置一致,可以提高后续注胶操作的准确性。

清参见图8,封胶布机构800包括第二座框803,第二座框803套设在第一座框503外部,第二座框803与滑轨206滑动连接,胶布压块801设于第二座框803上且与第二模具固定件501一一对应。压块驱动件的驱动杆与第二座框803固定连接,用于驱动第二座框803相对于第一座框503平移,以使胶布压块801靠近或者远离对应的第二模具固定件501。本实施例在第一座框503外套设第二座框803,两个座框共用同一滑轨206,结构新颖,集成度高。胶布压块801通过一维运动即可实现与第二模具固定件501的动作配合,简化结构设计,并能确保动作的精准度。

撕封胶布装置的工作过程包括:

第一吸盘407和第二吸盘508分别吸住镜片模具100的一个面,升降驱动件驱动第一丝杆406与第连接杆对接、第二丝杆507与第二连接杆603对接;撕胶布机械手700靠近镜片模具100,胶布夹爪701打开并与镜片模具100侧面的胶布相对;旋转驱动件604驱动第一连接杆602和第二连接杆603同步转动,带动第一吸盘407和第二吸盘508共同吸住的镜片模具100旋转,镜片模具100的胶布头端101沿胶布夹爪701的下夹片709的弧形引导面718移动,直至与限位件717相抵,此时胶布检测件703感应到胶布头端101,旋转驱动件604基于胶布检测件703的检测结果停止驱动,镜片模具100停止转动,夹持驱动件702基于胶布检测件703的检测结果驱动胶布夹爪701闭合,夹住胶布头端101。撕胶布机械手700驱动件驱动撕胶布机械手700整体平移,各注胶口检测件716检测注胶口,若注胶口检测件716未检测到注胶口,则夹爪驱动件715驱动胶布夹爪701携带着胶布移动以撕开更长的胶布,在撕开胶布过程中镜片模具100被带动着转动,直至撕开胶布暴露出的注胶口位于注胶口检测件716下方,注胶口检测件716检测到注胶口时夹爪驱动件715停止驱动,使各镜片模具100暴露出的注胶口大小和位置一致,胶布夹爪701释放胶布头端101,胶布头端101由胶布压块801托载。随后,浇注装置的注胶器902向注胶口注胶。注胶完成后,压块驱动件驱动第二座框803平移,使胶布压块801抵住镜片模具100的胶布外壁,旋转驱动件604驱动第一连接杆602和第二连接杆603同步反向转动,转动过程中,胶布受胶布压块801挤压被贴合在镜片模具100上,封闭注胶口。

镜片浇注系统还包括支撑台212、机械手升降驱动件213、撕胶布机械手支架214、浇注机械手支架215和浇注机械手支架215驱动件。支撑台212设于第一载台201与第二载台202之间,机械手升降驱动件213设于第二载台202上,机械手升降驱动件213的驱动杆连接支撑台212,用于驱动支撑台212上下位移。浇注机械手支架215与支撑台212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浇注机械手支架215驱动件连接浇注机械手支架215,用于驱动浇注机械手支架215相对于支撑台212平移,浇注机械手900设于浇注机械手支架215上。撕胶布机械手支架214与浇注机械手支架215滑动连接,撕胶布机械手支架214驱动件连接撕胶布械手支架,用于驱动撕胶布机械手支架214相对于浇注机械手支架215平移,撕胶布机械手700设于撕胶布机械手支架214上。本实施例中,多套镜片浇注设备的撕胶布机械手700可以同设于撕胶布机械手支架214上,多套镜片浇注设备的浇注机械手900可以同设于浇注机械手支架215上,从而复用驱动装置,节省成本和空间。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技术分类

06120116586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