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为一种集成反应检测管。

背景技术

免疫层析检测技术是应用抗原-抗体免疫学反应和层析反应,并以干片法试纸的形式,达到快速、准确地显色以检测待测物之目的。如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公开号为CN114578045A的中国专利申请中,记载了一种集成式反应检测管,能够满足免疫层析的检测要求。

现有的检测管内包括用于储存液体药剂的药剂腔并用密封膜密封以避免药剂泄露到药剂腔外。在加样前,需要将检测管的管盖取下后解除密封膜进行加样,加样完成后再在管体上盖上管盖。现有技术中,由于密封膜与管体粘附在一起,解除密封膜时需要用手指抠出密封膜边缘,而后才能用手捏住施力来解除密封膜,不仅不易操作,而且在抠出密封膜边缘的过程中,容易导致存放在药剂腔内的药剂泄露,存在安全风险。

另外,现有的检测管还存在以下不足:

1)在从管体上取下管盖时,由于缺乏着力点,只能依靠手部与管盖之间的摩擦力将管盖从管体上取下,即存在管盖难以从管体上取下的问题;

2)在加样过程中,管盖从管体上取下后,管盖容易丢失,不同的检测管的管盖也存在容易混用的情况;

3)由于药剂腔的腔口位置处容易出现加工不平整以及毛刺等加工缺陷,导致密封膜与药剂腔之间的密封效果较差,存在漏液的风险;

4)加样完成后盖上管盖的时候,管盖不能快速对准管体上端,导致管盖难以盖入到管体上,操作不变;

5)试纸条预装在管体内,试纸条容易出现扭曲、卡涩等缺陷;当试纸条出现卡涩时,可能导致试纸条无法安装到位;当试纸条产生扭曲时,可能导致试纸条安装姿态出现偏差,使用者无法通过观察口辨识检测结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反应检测管,能够方便地接触密封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成反应检测管,包括管体和管盖,所述管体包括管体本体,所述管盖包括管盖本体,所述管体本体内设有用于存放液体药剂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顶面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管体本体的外壁上设有便于解除所述密封膜的封膜解除结构,所述封膜解除结构用于使所述密封膜的边缘与所述管体本体的外壁之间形成便于解除所述密封膜的间隙。

进一步,所述封膜解除结构包括向外凸起并用于使所述密封膜边缘向上翘起的支撑凸筋;或,所述封膜解除结构包括向内凹陷并以使所述密封膜边缘与所述管体本体的外壁之间具有所述间隙的解除槽。

进一步,所述第一腔体的顶面上设有用于与密封膜配合的封膜筋,所述封膜筋向上凸起并围绕所述第一开口延伸一周;所述封膜筋的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形成封膜面。

进一步,所述管体本体包括管体上部和管体下部,所述管体上部包括用于引导管盖盖入所述管体上部的引导段和用于与管盖配合的盖合段,所述盖合段位于所述引导段面向所述管体下部的一侧;所述引导段的外壁的几何尺寸沿着所述管体下部指向所述管体上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管盖本体盖在所述管体上部上并与所述盖合段配合;

所述支撑凸筋或解除槽设置在所述引导段的外壁上。

进一步,所述管体上部和所述管体下部之间设有位于所述管体本体外壁上用于与管盖限位配合的限位筋。

进一步,所述管盖本体的底面上设有向下凸起并围绕所述盖槽的槽口延伸一周的密封筋,所述密封筋与所述限位筋配合。

进一步,所述限位筋上设有缺口;和/或,所述管盖本体的外壁上设有凸块。

进一步,所述管盖本体内设有底面开口的盖槽,所述盖槽内壁上设有至少一道用于与所述盖合段之间过盈配合的凸筋;和/或,所述盖合段的外壁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盖槽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之间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

进一步,所述管体本体内还设有用于放置试纸条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面上设有用于所述试纸条进出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腔体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用于限位所述试纸条的第一限位筋,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筋的其中一侧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试纸条的容纳区;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容纳区相对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防止所述试纸条进入到所述容纳区范围以外的区域的第二限位筋。

进一步,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的腔底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筋和第二限位筋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二开口内设有用于定位所述试纸条的管塞,所述管塞内设有用于定位试纸条的定位通道;

所述定位通道包括位于上端用于引导所述试纸条进入的引导段和位于下端用于与所述试纸条定位配合的定位段;所述引导段的几何尺寸沿着下端指向上端的方向逐渐增大;和/或,所述定位通道为设置在所述管塞侧壁上用于所述试纸条穿过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包括靠近其槽口用于引导所述试纸条进入的外段和靠近其槽底用于定位所述试纸条的內段,所述外段的两侧壁之间的宽度沿着槽底指向槽口的方向逐渐增大。

所述管体还包括用于套在管体上的套圈,所述管盖本体与所述套圈之间设有连接筋相连。

进一步,所述管体的外壁上设有标签定位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集成反应检测管,通过在管体本体的外壁上设置密封解除结构,利用密封解除结构能够使密封膜的边缘与管体本体的外壁之间形成间隙,由于该间隙的存在,操作者能够方便地握持密封膜并将密封膜从第一开口上解除下来,即能够方便地解除密封膜。

本发明的其他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设置支撑凸筋,利用支撑凸筋将密封膜的边缘撑开,从而使密封膜与管体本体的外壁之间存在间隙;通过设置解除槽,解除槽具有一定的深度,当密封膜覆盖在管体本体的外壁上时,其边缘正好位于解除槽的槽口,从而密封膜的边缘与解除槽的槽底之间具有间隙。

2)通过在第一腔体的顶面设置围绕第一开口一周的封膜筋,从而可以克服第一腔体的顶面加工不平整或由毛刺等加工缺陷导致的密封膜覆盖密封效果不佳的问题;

3)通过在管体上部设置引导段,引导段的几何尺寸沿着从下至上的方向逐渐减小,即引导段的上部尺寸较小,从而可使管盖本体能够轻松对准引导段并盖入到引导段上;在引导段的引导作用下,可方便地将管盖本体向下盖入到盖合段上,从而实现将管盖本体盖入到管体上部的技术目的;

4)通过在限位筋上设置缺口,能够将管盖的底部从缺口处露出,从而提供将管盖从管体本体上取下的着力点;同理,通过在管盖本体的外壁上设置凸块,凸块也可作为能提供将管盖从管体上取下的着力点。

5)通过在第二腔体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第一限位筋以限定试纸条的容纳区,但在安装试纸条时,试纸条可能会穿过两侧第一限位筋中间的间隙并位于容纳区外,此时的试纸条容易出现卡涩和扭曲等缺陷,导致试纸条安装不到位或发生扭曲变形;通过设置第二限位筋,使试纸条无法穿过两侧第一限位筋之间的间隙,即可确保试纸条能够进入到容纳区内,保证试纸条能够正确安装到位;

6)通过设置管塞在第二腔体的第二开口处定位试纸条,一方面使试纸条即便的检测管倒置后也不会从第二腔体内滑出,同时也可防止液体药剂飞溅进入到第二腔体内污染试纸条,确保检测结果的正确性;

7)通过设置套圈,使用时,将套圈套在管体本体上,即便将管盖本体从管体本体上取下后,也能够利用连接筋连接管盖本体,从而能够防止管盖本体丢失,也可以避免不同检测管的管盖本体混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集成反应检测管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管体的立体图;

图3为管体的正视图;

图4为管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管盖本体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施例集成反应检测管的装配图;

图7为管体的俯视图;

图8为图7的A-A剖视图;

图9为图7的B-B剖视图;

图10为管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集成反应检测管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管盖本体的剖面图;

图13为本发明集成反应检测管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10-试纸条;20-管塞;21-限位部;22-定位通道;23-引导段;24-定位段;25-第一圆弧过渡面;26-第二圆弧过渡面案;27-下段;28-上段;

100-管体本体;101-第一腔体;102-第一开口;103-第二腔体;104-第二开口;105-管体上部;105a-引导段;105b-盖合段;106-管体下部;107-限位筋;108-缺口;109-标签定位筋;110-封膜筋;111-封膜面;112-支撑凸筋;113-筋条;114-第一限位筋;115-容纳区;116-第二限位筋;117-透气孔;118-第一限位凹槽;

200-管盖;201-管盖本体;202-凸块;203-盖槽;203a-盖槽內段;203b-盖槽外段;203c-槽底;204-凸筋;205-套圈;206-连接筋;207-内孔;208-密封筋;209-第二限位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集成反应检测管,包括管体和管盖200,管体包括管体本体100,管盖包括管盖本体201。管体本体100内设有用于存放液体药剂的第一腔体101和用于安装试纸条10的第二腔体103,第一腔体101的顶面上设有第一开口102,第二腔体103的顶面上设有第二开口104。第二开口104处安装管塞20用于定位固定试纸条10。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管体本体包括管体上部105和管体下部106,管体上部105包括引导段105a和盖合段105b,盖合段105b位于引导段105a的下方,引导段105a的外壁的几何尺寸沿着从下至上的方向逐渐减小,从而可以引导管盖本体201盖入到管体上部105上。具体的,由于引导段105a的上部的几何尺寸较小,因此可以方便地将管盖本体201盖在引导段105a上,在引导段105a的引导作用下,管盖本体201继续向下盖入到盖合段105b上与盖合段105b配合。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管体上部105和管体下部106之间设有限位筋107,限位筋107用于限位管盖本体201盖入到管体本体100上的深度。本实施例的限位筋107上设有缺口108,缺口108可以露出管盖本体201的下沿,从而可以提供着力点,便于将管盖本体201从管体上部105上取下。本实施例的管体本体100的侧壁上设有标签定位筋109,本实施例的标签定位筋109设置在管体下部106的外壁上,在管体本体100上贴标签时,利用标签定位筋109进行定位。

如图2所示,第一腔体101的顶面上设有用于与密封膜配合的封膜筋110,封膜筋110向上凸起并围绕第一开口102延伸一周。封膜筋110的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形成封膜面111,以增加与密封膜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密封效果。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封膜筋110的内侧壁与第一腔体101的内壁平齐,防止第一腔体101的内侧壁与封膜筋110的内侧壁之间出现台阶而挂液。

本实施例的管体本体100的外壁上设有便于解除密封膜的封膜解除结构,封膜解除结构用于使密封膜的边缘与管体本体100的外壁之间形成便于解除密封膜的间隙。具体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封膜解除结构包括向外凸起并用于使密封膜边缘向上翘起的支撑凸筋112,在支撑凸筋112的作用下,密封膜边缘向上翘起,便于操作者捏住密封膜的边缘将密封膜从封膜筋110上解除下来。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支撑凸筋112间隔设为至少两个,使间隙的宽度更大,更加便于操作。本实施例的支撑凸筋112间隔设为两个。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封膜解除结构设置为包括向内凹陷并以使密封膜边缘与管体本体100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的解除槽(图中未示出),利用解除槽槽底与密封膜之间的间隙,也可便于操作者将密封膜从封膜筋110上解除下来。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支撑凸筋112设置在引导段105a的外壁上,当然,若设置解除槽时,解除槽也可以设置在引导段105a的外壁上。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管盖本体201的外壁上设有凸块202,凸块202设置在管盖本体201的下部边缘。该凸块202也可以用作着力点,以便于将管盖本体201从管体上部105上取下。本实施例的管盖还包括用于套在管体本体100上的套圈205,管盖本体201与套圈205之间设有连接筋206相连。具体的,套圈205用于套在管体上部105或管体下部106上,当管盖本体201从管体上部105上取下后,由于套圈205仍套在管体本体100上,能够避免管盖本体201遗失或不同检测管的管盖本体201混用。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连接筋206的两端分别与管盖本体201和套圈205之间一体设置。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连接筋206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即连接筋206可以根据管盖本体201和套圈205之间的位置关系变化而随之产生不同的形变,以满足管盖本体201和套圈205之间的灵活位置变化要求。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连接筋206与管盖本体201之间固定连接,如采用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也可以在管盖本体201上设有连接轴,连接筋206套装在连接轴上,即连接筋206可以绕连接轴转动,不再累述。同理,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连接筋206与套圈205之间固定连接,如采用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也可以将连接筋206穿过套圈205的内孔207后折返形成连接套以套装在套圈上,即此时的连接筋206可绕套圈205转动。

如图5所示,管盖本体201内设有底面开口的盖槽203,管盖本体201通过盖槽203盖入到管体上部105上。盖槽203内壁上设有至少一道用于与盖合段105b之间过盈配合的凸筋204。通过设置凸筋204,一方面可以增加与盖合段105b之间的结合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密封效果,防止漏液。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盖槽203包括盖槽內段203a和盖槽外段203b,盖槽內段203a靠近盖槽203的槽底设置,盖槽外段203b靠近盖槽203的槽口设置。具体的,盖槽外段203b用于与管体上部105配合,凸筋204设置在盖槽外段203b的内壁上,盖槽內段203a与管体本体100之间形成第三腔体,第三腔体与第一腔体101和第二腔体103之间相连通。当检测过程中,需要倒置本实施例的集成反应检测管,使第一腔体101内的样本及液体药剂进入到第三腔体,而后与安装在第三腔体103内的试纸条10接触,从而实现免疫层析检测。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盖槽203的槽底203c向下凸起,以减小第三腔体的容积,即当样本及液体药剂较少时,也可以在集成反应检测管倒置后在第三腔体内形成较高的液面,能够顺利与试纸条10接触。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同时在限位筋107上设有缺口108和在管盖本体201的外壁上设有凸块202,且缺口108和凸块202之间一一对应设置,如此,可增大着力点的面积,操作更加省力。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限位筋107上设有缺口108,或者仅在管盖本体201的外壁上设有凸块202,同样可以起到将管盖本体201从管体上部105上取下时更加省力的优点,不再累述。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缺口108设为两个并位于管体本体100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同理,凸块202也与缺口108对应设为两个。缺口108和凸块202的设置数量应当不做具体限制,如凸块202和缺口108的数量还可以设为1个、3个及3个以上等,不再累述。

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腔体101内设有便于洗脱拭子上的样本的筋条113,利用筋条113对拭子的刮蹭作用,便于洗脱拭子上的样本,提高样本洗脱率。如图7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腔体103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用于限位试纸条10的第一限位筋114,两个第一限位筋114的其中一侧与第二腔体103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试纸条的容纳区115。若试纸条10能够顺利进入到容纳区115内,则试纸条10能够顺利安装到位并且不会出现扭曲等缺陷,但在一些情况下,试纸条10会穿过两侧第一限位筋114之间的缝隙,从而导致试纸条10进入到容纳区115以外,此时的试纸条10容易产生卡涩而不能安装到位,也会产生扭曲变形,导致其安装姿态出现偏差。有鉴于此,本是私立在第二腔体103与容纳区115相对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防止试纸条进入到容纳区范围以外的区域的第二限位筋116,本实施例的第二限位筋116设为两条,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二限位筋116设为1条或者3条等,也即第二限位筋116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可以不做具体的数量限制。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第二腔体103内设有透气孔117,本实施例的透气孔117设置在第二腔体103的腔底并位于第一限位筋114和第二限位筋116之间,即本实施例将第二限位筋116设为两条的其中目的之一是为了避开透气孔117设置的区域范围。通过设置透气孔117,可使试纸条处于与外界相同的压力环境下,能够有效提高层析检测的效果;另外,在生产过程中,设置透气孔117还能够避免胶冲弯模具入子导致产品穿孔等不良缺陷,并能够满足模具出模的要求。

如图10所示,第二开口104内设有用于定位试纸条的管塞20,为了定位试纸条,本实施例在管塞20内设有用于定位试纸条10的定位通道21。本实施例的管塞20的上端设有限位部21,限位部21用于与第二开口104限位配合,防止管塞20完全嵌入到第二墙体103内。为了定位试纸条10,本实施例的管塞20内设有用于定位试纸条10的定位通道22。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为了使试纸条10能够顺利穿过定位通道22,本实施例的定位通道22包括位于上端用于引导试纸条10进入定位通道22的引导段23和位于下端用于与试纸条10定位配合的定位段24。具体的,引导段23的几何尺寸沿着下端指向上端的方向逐渐增大,即引导段23上端的尺寸较大,试纸条10可轻易进入到引导段23内,在引导段23的导向作用下,试纸条10可顺利进入到定位段24并穿过整个定位通道22。使用时,可以先将管塞20安装在第二开口104内,而后将试纸条10穿过定位通道22并插入到第二腔体103内。为了进一步提高试纸条10穿过定位通道22的平顺性,本实施例的引导段23的侧壁与管塞20的上端面之间圆弧过渡并成型第一圆弧过渡面25;引导段23的侧壁与定位段24的侧壁之间圆弧过渡并形成第二圆弧过渡面26。使引导段23的侧壁与管塞20的上端面之间通过第一圆弧过渡面25平滑过渡,使引导段23的侧壁与定位段24的侧壁之间通过第二圆弧过渡面26平滑过渡。具体的,定位通道22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如可以将定位通道22设为设置在管塞20内用于试纸条10穿过的定位通孔,也可以将定位通道22为设置在管塞20侧壁上用于试纸条穿过的定位槽。本实施例将定位通道22为设置在管塞20侧壁上的定位槽。另外,为了便于将管塞20装入到第二开口104内,本实施例的管塞20包括用于引导其插入第二开口104的下段27和与第二腔体103配合的上段28,下段27的外壁的几何尺寸沿着从上至下的方向逐渐减小。本实施例的限位部21设置在上段28的上端。

实施例2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集成反应检测管,包括管体和管盖,管体包括管体本体100,管盖包括管盖本体201。管体本体100内设有用于存放液体药剂的第一腔体101和用于安装试纸条10的第二腔体103,第一腔体101的顶面上设有第一开口102,第二腔体103的顶面上设有第二开口104。本实施例的管体本体包括管体上部105和管体下部106,管体上部105包括引导段105a和盖合段105b,盖合段105b位于引导段105a的下方,引导段105a的外壁的几何尺寸沿着从下至上的方向逐渐减小,从而可以引导管盖本体201盖入到管体上部105上。具体的,由于引导段105a的上部的几何尺寸较小,因此可以方便地将管盖本体201盖在引导段105a上,在引导段105a的引导作用下,管盖本体201继续向下盖入到盖合段105b上与盖合段105b配合。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管体上部105和管体下部106之间设有限位筋107,限位筋107用于限位管盖本体201盖入到管体本体100上的深度,本实施例的限位筋107周向环绕管体本体100一周设置,即在本实施例中,不在限位筋107上设置缺口108。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管盖本体201内设有底面开口的盖槽203,管盖本体201通过盖槽203盖入到管体上部105上。本实施例的管盖本体201的底面上设有向下凸起并围绕盖槽203的槽口延伸一周的密封筋208,密封筋208与限位筋107以提高密封效果。本实施例的密封筋208设为一道,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密封筋208设为2道、3道等,即根据实际的使用要求设置密封筋208的数量,密封筋208的数量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一一累述。

实施例3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集成反应检测管,包括管体和管盖,管体包括管体本体100,管盖包括管盖本体201。管体本体100内设有用于存放液体药剂的第一腔体101和用于安装试纸条10的第二腔体103,第一腔体101的顶面上设有第一开口102,第二腔体103的顶面上设有第二开口104。本实施例的管体本体包括管体上部105和管体下部106,管体上部105包括引导段105a和盖合段105b,盖合段105b位于引导段105a的下方,引导段105a的外壁的几何尺寸沿着从下至上的方向逐渐减小,从而可以引导管盖本体201盖入到管体上部105上。具体的,由于引导段105a的上部的几何尺寸较小,因此可以方便地将管盖本体201盖在引导段105a上,在引导段105a的引导作用下,管盖本体201继续向下盖入到盖合段105b上与盖合段105b配合。

本实施例的管盖本体201内设有底面开口的盖槽203,管盖本体201通过盖槽203盖入到管体上部105上。盖槽203内壁上设有至少一道用于与盖合段105b之间过盈配合的凸筋204,凸筋204沿周向环绕盖槽203的内壁一周设置。通过设置凸筋204,一方面可以增加与盖合段105b之间的结合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密封效果,防止漏液。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盖合段105b的外壁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盖槽203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限位结构之间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本实施例的第一限位结构为设置在盖合段105b的外壁上的第一限位凹槽118,第一限位凹槽118周向环绕盖合段105b一周设置,且第一限位凹槽118的数量设为至少一道。本实施例的第二限位结构为设置在盖槽203内壁上与第一限位凹槽118配合的第二限位凸筋209,第二限位凸筋209周向环绕盖槽203内壁一周设置,且第二限位凸筋209与第一限位凹槽118一一对应设置。利用第二限位凸筋209与第一限位凹槽118之间的限位配合关系,可以控制管盖本体201盖入到管体上部105的深度。即此时在管体本体100上可以不再单独设置限位筋107。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一限位结构设为第一限位凸筋,将第二限位结构设置在第二限位凹槽,其原理相同,不再累述。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盖槽203包括盖槽內段203a和盖槽外段203b,盖槽內段203a靠近盖槽203的槽底设置,盖槽外段203b靠近盖槽203的槽口设置。具体的,盖槽外段203b用于与管体上部105配合,凸筋204及第二限位结构设置在盖槽外段203b的内壁上,盖槽內段203a与管体本体100之间形成第三腔体,第三腔体与第一腔体101和第二腔体103之间相连通。当检测过程中,需要倒置本实施例的集成反应检测管,使第一腔体101内的样本及液体药剂进入到第三腔体,而后与安装在第三腔体103内的试纸条10接触,从而实现免疫层析检测。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盖槽203的槽底203c向下凸起,以减小第三腔体的容积,即当样本及液体药剂较少时,也可以在集成反应检测管倒置后在第三腔体内形成较高的液面,能够顺利与试纸条10接触。

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累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相关技术
  • 微装置转移中的偏移对准及修复
  • 对准检测装置及对准偏移量的检测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555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