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胶囊下料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16:08


胶囊下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囊下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胶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胶囊的生产过程中,对于其检测、封装、或者其他工序,大多先将胶囊一粒一粒的排列的下料通道中,然后从下料通道的最下方下料并改变胶囊的方向,以流向下一道工序。

目前市场上的胶囊下料变向技术可分为两种方案:

其中一种为:在下料滑道底部第一粒胶囊倾倒同时,使用挡板拦住下料滑道底部的第二粒胶囊,使其不下落,此种方案挡板在拦住第二粒胶囊时,会对胶囊的侧上方施加作用力,上方胶囊还会对第二粒胶囊产生向下的压力,另外第二粒胶囊被挡板截留时会向上上升一段距离,此过程不可避免的还存在摩擦力,这些作用力极易使得胶囊在滑道内被破坏,对胶囊造成二次伤害;

另外一种,采用设计机械结构,比如顶针,扣留滑道内的倒数第二粒胶囊,但由于胶囊比较脆,胶囊壁比较薄,胶囊容易被扣留的装置戳破;另外,如果存在半粒胶囊的情况,由于机械结构的作用比较慢,而且半粒胶囊质地较软,扣留装置顶在胶囊壁上,胶囊极易变形,故而机械结构的扣留装置往往很难扣留住半粒胶囊,半粒胶囊与成品胶囊的长度尺寸不同,往往半粒胶囊会与后一粒胶囊会同时下落,这个时候两粒胶囊同时变向并被推出,两者相互挤压,容易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胶囊下料装置,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胶囊下料装置包括:

壳体,具有至少一个下料通道,每一所述下料通道均设有出料口和吸附孔,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设有胶囊倾倒区域,所述吸附孔设置于所述下料通道的距离所述出料口至少一粒待下料胶囊长度的位置;

分料模组,所述分料模组包括至少一组一一对应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各个所述出料口处均设有一组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以使

所述第二挡板从所述出料口承接位于所述出料口的胶囊移动至所胶囊倾倒区域,同时所述第一挡板移动至所述胶囊倾倒区域以抵挡待倾倒胶囊,

或,所述第二挡板移动至所述出料口的下方以推倒位于所述胶囊倾倒区域的待倾倒胶囊并从所述出料口承接下一粒胶囊,同时所述第一挡板移动离开所述胶囊倾倒区域以释放所述待倾倒胶囊倾倒方向的空间;

吸嘴,所述吸嘴连通所述吸附孔,以使所述吸嘴抽气时所述下料通道内与所述吸附孔对应位置的待下料胶囊被吸附在所述吸附孔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挡板设有推倒端和承接面;

所述推倒端用于在所述第二挡板移动至所述出料口下方时,将位于胶囊倾倒区域的胶囊推倒;

所述承接面用于在所述第二挡板移动至所述出料口下方时,承接下一粒胶囊;

所述承接面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挡板移动离开所述出料口下方时,承接所述胶囊下落。

可选地,所述承接面为第一弧面,所述第二挡板承接所述胶囊从所述出料口下方移动离开所述出料口时,所述第一弧面的最低点位于所述出料口竖直的下方或从所述出料口竖直的下方远离所述第一挡板的位置,以使当所述第二挡板向所述出料口下方移动以承接下一粒胶囊时,所述胶囊下落与所述第一弧面的非最低点位置先接触,并当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胶囊接触后继续向所述第一挡板方向移动时,所述胶囊沿所述第一弧面下降。

可选地,所述推倒端用于推倒所述待倾倒胶囊的外侧面为第二弧面。

可选地,所述壳体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盖合后的中间区域形成多个所述下料通道,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盖合后的底端,所述吸附孔位于所述第二面板上。

可选地,所述胶囊下料装置还包括真空腔体,所述真空腔体的外侧壁设有连通所述真空腔体的真空吸嘴,多个所述吸附孔均连通所述真空腔体。

可选地,所述真空腔体包括真空腔盖板,所述第二面板上设有凹槽,多个所述吸附孔均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真空腔盖板设于所述凹槽内以形成所述真空腔体,所述真空腔盖板的外侧壁设有真空源接口,所述真空源接口用于连接抽真空设备。

可选地,所述真空腔盖板与所述凹槽之间设有密封垫。

可选地,所述第一挡板设有抵挡面,所述抵挡面用于在所述第一挡板移动至抵挡所述待倾倒胶囊位置时抵挡所述待倾倒胶囊。

可选地,所述抵挡面为平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挡板移动至抵挡所述待倾倒胶囊位置时,所述抵挡面与所述下料通道靠近所述第一挡板的内壁面位于同一平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的多个所述下料通道沿所述第二面板的长度方向排布;

所述分料模组还包括第一旋板和第二旋板,所述第一旋板和所述第二旋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二面板长度方向的两侧,以使多个所述下料通道在所述第一旋板和所述第二旋板之间排列,所述第一旋板板和所述第二旋板与所述第二面板旋转连接;

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旋板和所述第二旋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胶囊下料装置还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分料模组连接,以带动所述分料模组旋转。

可选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

导轨滑槽,所述导轨滑槽设于所述第一旋板的外侧,切横向设置;

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旋板连接,另一端设于所述导轨滑槽内;

气缸,位于所述导轨滑槽的下方,所述气缸的气缸推杆与所述导轨滑槽连接,以驱动所述导轨滑槽上下运动。

可选地,所述胶囊下料装置还包括;

基板,与壳体连接,所述基板上设有直线滑动轴承,所述直线滑动轴承沿上下方向安装;

导向杆,一端设于所述直线滑动轴承内,另一端与所述导轨滑槽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下料通道设置吸附孔和吸嘴,以及分料模组,从而当开始下料时,首先吸嘴通过吸附孔可以把出料口向上第二粒胶囊吸附在下料通道的内侧壁上,从而停止第二粒及以上方的胶囊,然后第一粒胶囊在第二挡板的承接下下落,从出料口下落后,再进行倾倒动作,从而待倾倒胶囊在倾倒的过程中,不会受到上方胶囊的压力,而且在倾倒时就不会和其他胶囊之间存在任何摩擦,避免彼此摩擦而造成的损伤;另外此种停留上方胶囊的方式,无需与胶囊直接接触,避免了传统方式使用顶针等机械结构从侧壁去顶胶囊而对上方或下方胶囊造成的挤压损伤,而且吸附孔只对胶囊产生一个垂直向侧壁的力,而不会对胶囊产生向上或者向下的力,故而也避免了胶囊之间的相互摩擦,以及胶囊与下料通道内侧壁之间的相互摩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胶囊下料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胶囊下料装置的后视图;

图3为图2中的胶囊下料装置的一个运动状态下的区域A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的胶囊下料装置的另一个运动状态下的区域A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的胶囊下料装置的区域B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的胶囊下料装置的区域C的放大图;

图7为图1中的胶囊下料装置的旋转机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胶囊下料装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胶囊下料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上设有多个下料通道300,下料通道300的两端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310,胶囊600从进料口进入下料通道300后,一粒一粒排列下落,最终从出料口310 落出。

其中下料通道300的宽度要大于胶囊的直径,以保证胶囊能够顺利落下,下料通道300的侧壁可以为全封闭,也可以半封闭,如图1所示即为半封闭状态,但是在下料通道300的进料口和出料口310两端的外侧壁的一周均为封闭状态,而位于下料通道300的中间部分则为开放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开放式的下料通道300开口的宽度需要小于胶囊的直径,以防止胶囊漏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壳体有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200组成,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200盖合,盖合后两者中间形成多条下料通道300,多条下料通道300沿着第一面板100、第二面板200的长度方向水平的排列,下料通道300中间部分为开放式,两端则为封闭式,出料口310朝下,进料口朝上,胶囊从上方的进料口装料后向出料口310自由下落。

下料通道300的外侧上还设有吸附孔320,吸附孔320设置于下料通道 300的距离出料口至少一粒待下料胶囊长度的位置,本实施例中,下料通道 300竖直设置,则吸附孔320位于从出料口310向上的位置,具体向上的位置至少大于一粒胶囊的长度,吸附孔320的外侧设有吸嘴330,吸嘴330向外抽气时,位于下料通道300内吸附孔320位置的胶囊在吸力的作用下会被吸附在下料通道300的内侧壁上,从而起到停止下落的目的,而吸附孔320位于出料口310至少一粒胶囊长度的位置,所以位于最下方至少还有一粒胶囊不会被吸附,可以从出料口310向下落至胶囊倾倒区域800。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将吸附孔320设置在距出料口310 1-1.5倍胶囊长度的位置,在此位置区间,无论第一粒胶囊上方的胶囊是完整或是半粒的均可以被吸附孔320吸附,防止由于半粒胶囊长度较短不能被吸附的情况发生。

如图3,分料模组500包括一一对应的第一挡板510和第二挡板520,第一挡板510和第二挡板520分别位于下料通道300的前后两侧靠近出料口310 的位置,每一个下料通道300处均设有一组第一挡板510和第二挡板520。第一挡板510和第二挡板520均与壳体活动连接,以使第一挡板510释放或抵挡位于出料口310下方的待倾倒胶囊,同时第二挡板520移动至出料口310 下方以推倒待倾倒胶囊或从出料口310下方移动离开,以供下一粒胶囊下落。具体地,初始状态如图3、图5所示,第二挡板520位于出料口310的下方,以封闭出料口310,胶囊从上一工位一粒一粒的在下料通道300排列,并被出料口310下方的第二挡板520承接,第一挡板510位于胶囊要倾倒方向侧,开始下料后,吸嘴330向外抽气,将位于出料口310向上第二粒胶囊吸附在吸附孔320上,从而从第二粒胶囊向上的胶囊被停留在原位置,第一挡板510 和第二挡板520开始同步的逆时针向右旋转,出料口310的第一粒胶囊在第二挡板520的承接下向下下落,最终落在位于出料口310下方的胶囊倾倒区域800;第一挡板510和第二挡板520运动至如图4、图6所示的状态后停止旋转,此时上一状态的第一粒胶囊已从下料通道300落至胶囊倾倒区域800,第一挡板510在胶囊将倾倒的一侧抵挡胶囊,防止在下落过程,或者下落后自身任意倾倒;而后第一挡板510和第二挡板520开始顺时针向前旋转,第一挡板510向前旋转,释放待倾倒胶囊需要倾倒方向的空间,第二挡板520 从出料口310的下方穿进,将位于出料口310下方的待倾倒胶囊向前推倒,同时吸嘴330释放吸力,被吸附孔320吸附的胶囊失去吸附力后开始下落,最后被第二挡板520承接,直至回到初始状态,从而完成一粒胶囊的下料及倾倒变向,同时第二挡板520回到初始状态的位置,并承接下一胶囊,,然后重复进行上述动作,就可以保证胶囊一粒一粒的下落,并向固定方向倾倒。

在上述过程中,首先吸嘴330通过吸附孔320可以把出料口310向上第二粒胶囊吸附在下料通道300的内侧壁上,从而停止第二粒及以上的胶囊,然后第一粒胶囊在第二挡板520的承接下下落,从出料口310落出后,在进行倾倒动作,从而待倾倒胶囊在倾倒的过程中,不会受到上方胶囊的压力,从而在倾倒时就不会和其他胶囊之间产生任何摩擦,避免彼此摩擦而造成损伤;另外此种停留上方胶囊的方式,无需与胶囊直接接触,避免了传统方式使用顶针等机械结构从侧壁去顶胶囊而对上方或下方胶囊造成的挤压损伤,而且吸附孔320只对胶囊产生一个垂直向下料通道300内侧壁的力,而不会对胶囊产生向上或者向下的力,故而也避免了胶囊之间的相互摩擦,以及胶囊与下料通道300内侧壁之间的相互摩擦。

在另一实施例中,将第一挡板510用于抵挡所述待倾倒胶囊的抵挡面511 设为平面,而且当第一挡板510移动至抵挡待倾倒胶囊位置(即图6中的位置)时,该抵挡面511与下料通道300位于待倾倒胶囊倾倒方向的内侧壁在同一个平面,抵挡面511为平面避免与待倾倒胶囊接触造成损伤,另一方面抵挡面511和下料通道300内侧壁位于待倾倒胶囊倾倒方向的内侧壁在同一个平面,从而第一粒胶囊在下落的时候可以沿着抵挡面511向下滑,下落的更加稳定。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挡板520还设有推倒部,推倒部包括推倒端521和承接面522,当所述第二挡板520移动至所述出料口310下方时,所述推倒端521用于将位于出料口310下方的待倾倒胶囊推倒,同时,承接面522运动之至出料口310的下方,待吸嘴330释放吸附力后承接下一粒胶囊。在一个实施例中,推倒端521为圆弧面即第二弧面,推倒端521推倒胶囊的过程与胶囊直接接触,将推倒端521与胶囊接触的外侧面设置成圆弧面,防止与胶囊接触过程中将胶囊刺伤。

承接面522设置成圆弧面即第一弧面,第二挡板520从出料口310下方承接胶囊移动离开出料口310下方时即图5状态,该第一弧面的最低点位于出料口310的正下方(此时胶囊刚好位于第一弧面的最低点位置),或者位于出料口310正下方远离第一挡板510的位置(此时胶囊位于第一弧面非最低点位置),以使当第二挡板520从外侧移动进入出料口310下方承接下一粒胶囊时,胶囊下落后首先与第一弧面的非最低点位置接触,继而当第二挡板520 继续向第一挡板510方向移动时,胶囊能够沿着第一弧面继续向下下落,从而避免了第二挡板520在移动承接胶囊时,将胶囊向上挤压,造成胶囊挤压破损。具体参照图5所示,图中P点位于出料口310的正下方,本实施例中,第一弧面的最低点位于P点位置,那么当第二挡板520从外侧移动进入出料口310下方时,胶囊首先与第一弧面位于P点左侧的上方弧面位置先接触,而后随着第二挡板继续移动,胶囊沿着第一弧面下降至P点位置。当然,第一弧面最低点还可以位于P点靠近右侧的位置,则此时胶囊最后不会停留在第一弧面的最低点位置,但依然可以沿着第一弧面下落。

进一步,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该装置还设有真空腔体 400,其中包括真空盖板410,以及设置在第二挡板520上的凹槽210,保证每一个下料通道300的吸附孔320均位于凹槽210内,吸嘴330设置在吸附孔320上,然后将真空盖板410密封的盖合在凹槽210上,从而形成一个真空腔体400,真空盖板410上的外侧壁设有真空源接口420,真空源接口420 连接气泵、气缸等抽真空设备,从而真空源接口420通过真空腔体400就与所有下料通道300的吸附孔320上的吸嘴330连通,进而就可以起到了同步控制的目的,此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操作。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真空盖板410和凹槽210的接触位置上设置密封垫,以保证密封性良好。

进一步,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分料模组500还设有第一旋板700和第二旋板710,第一旋板700、第二旋板710分别位于第一面板100 及第二面板200水平方向的左右两侧,各个下料通道300均在第一旋板700 和第二旋板710之间排列,以及位于各个下料通道300出料口310位置的第一挡板510和第二挡板520也均排布在第一旋板700和第二旋板710之间,然后将所有的第一挡板510和所有的第二挡板520均与第一旋板700和第二旋板710固定连接,再将第一旋板700和第二旋板710与第二面板200或者第一面板100旋转连接,此时只要旋转第一旋板700或者第二旋板710,与其固定连接的所有第一挡板510和第二挡板520就可以跟随一起同步旋转,从而可以保证所有的出料口310的动作均保持同步进行,此结构简单,易于控制,安装也较为方便。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胶囊下料装置还包括旋转机构,如图7所示,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导轨滑槽920、限位轴及气缸910,具体地,导轨滑槽920设于所述第一旋板700的外侧,且横向设置,可以理解为导轨滑槽920的滑动槽沿横向设置;限位轴(图中未示出)位于导轨滑槽920和第一旋板700之间,限位轴一端与第一旋板700连接,另一端设于导轨滑槽920内;气缸910设于导轨滑槽920的下方,并且气缸910的气缸推杆911与导轨滑槽920连接,从而可以驱动导轨滑槽920上下运动,导轨滑槽920上下运动时位于导轨滑槽内的限位轴的一端在水平方向沿导轨槽920滑动,竖直方向带动第一旋板 700上下旋转,从而通过气缸910、导轨滑槽920、限位轴,就可以驱动第一旋板700旋转;需要说明的是,限位轴、导轨滑槽以及气缸还可以设置在第二旋板一侧,具体结构与设置在第一旋板一侧保持一致,本技术方案对于设置在那一侧不做限制。

进一步,如图7,该胶囊下料装置还包括:与壳体连接的基板900,基板 900上设有直线滑动轴承930,直线滑动轴承930沿上下方向安装,直线滑动轴承930内设有导向杆940,该导向杆940一端设于所述直线滑动轴承930内,另一端与所述导轨滑槽920连接,从而当气缸910驱动导轨滑槽920上下运动时,可以沿着直线滑动轴承930上下运动,从而起到导向作用,使导轨滑槽920上下运动更加稳定、准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通过以上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下的技术方案,但不仅限于次:

1.一种胶囊下料装置,包括:

壳体,具有至少一个下料通道,每一所述下料通道均设有出料口和吸附孔,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设有胶囊倾倒区域,所述吸附孔设置于所述下料通道的距离所述出料口至少一粒待下料胶囊长度的位置;

分料模组,所述分料模组包括至少一组一一对应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各个所述出料口处均设有一组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以使

所述第二挡板从所述出料口承接位于所述出料口的胶囊移动至所胶囊倾倒区域,同时所述第一挡板移动至所述胶囊倾倒区域以抵挡待倾倒胶囊,

或,所述第二挡板移动至所述出料口的下方以推倒位于所述胶囊倾倒区域的待倾倒胶囊并从所述出料口承接下一粒胶囊,同时所述第一挡板移动离开所述胶囊倾倒区域以释放所述待倾倒胶囊倾倒方向的空间;

吸嘴,所述吸嘴连通所述吸附孔,以使所述吸嘴抽气时所述下料通道内与所述吸附孔对应位置的待下料胶囊被吸附在所述吸附孔上。

2、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胶囊下料装置,所述第二挡板设有推倒端和承接面;

所述推倒端用于在所述第二挡板移动至所述出料口下方时,将位于胶囊倾倒区域的胶囊推倒;

所述承接面用于在所述第二挡板移动至所述出料口下方时,承接下一粒胶囊;

所述承接面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挡板移动离开所述出料口下方时,承接所述胶囊下落。

3.如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胶囊下料装置,所述承接面为第一弧面,所述第二挡板承接所述胶囊从所述出料口下方移动离开所述出料口时,所述第一弧面的最低点位于所述出料口竖直的下方或从所述出料口竖直的下方远离所述第一挡板的位置,以使当所述第二挡板向所述出料口下方移动以承接下一粒胶囊时,所述胶囊下落与所述第一弧面的非最低点位置先接触,并当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胶囊接触后继续向所述第一挡板方向移动时,所述胶囊沿所述第一弧面下降。

4.如技术方案1-3任一项所述的胶囊下料装置,所述推倒端用于推倒所述待倾倒胶囊的外侧面为第二弧面。

5.如技术方案1-4任一项所述的胶囊下料装置,所述壳体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盖合后的中间区域形成多个所述下料通道,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盖合后的底端,所述吸附孔位于所述第二面板上。

6.如技术方案1-5任一项所述的胶囊下料装置,所述胶囊下料装置还包括真空腔体,所述真空腔体的外侧壁设有连通所述真空腔体的真空吸嘴,多个所述吸附孔均连通所述真空腔体。

7.如技术方案1-6任一项所述的胶囊下料装置,所述真空腔体包括真空腔盖板,所述第二面板上设有凹槽,多个所述吸附孔均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真空腔盖板设于所述凹槽内以形成所述真空腔体,所述真空腔盖板的外侧壁设有真空源接口,所述真空源接口用于连接抽真空设备。

8.如技术方案1-7任一项所述的胶囊下料装置,所述真空腔盖板与所述凹槽之间设有密封垫。

9.如技术方案1-8任一项所述的胶囊下料装置,所述第一挡板设有抵挡面,所述抵挡面用于在所述第一挡板移动至抵挡所述待倾倒胶囊位置时抵挡所述待倾倒胶囊。

10.如技术方案1-9任一项所述的胶囊下料装置,所述抵挡面为平面。

11.如技术方案1-10任一项所述的胶囊下料装置,所述第一挡板移动至抵挡所述待倾倒胶囊位置时,所述抵挡面与所述下料通道靠近所述第一挡板的内壁面位于同一平面。

12.如技术方案1-11所述的胶囊下料装置,

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的多个所述下料通道沿所述第二面板的长度方向排布;

所述分料模组还包括第一旋板和第二旋板,所述第一旋板和所述第二旋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二面板长度方向的两侧,以使多个所述下料通道在所述第一旋板和所述第二旋板之间排列,所述第一旋板板和所述第二旋板与所述第二面板旋转连接;

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旋板和所述第二旋板之间。

13.如技术方案1-12任一项所述的胶囊下料装置,所述胶囊下料装置还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分料模组连接,以带动所述分料模组旋转。

14.如技术方案1-13任一项所述的胶囊下料装置,所述旋转机构包括:

导轨滑槽,所述导轨滑槽设于所述第一旋板的外侧,且横向设置;

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旋板连接,另一端设于所述导轨滑槽内;

气缸,位于所述导轨滑槽的下方,所述气缸的气缸推杆与所述导轨滑槽连接,以驱动所述导轨滑槽上下运动。

15.如技术方案1-14任一项所述的胶囊下料装置,所述胶囊下料装置还包括;

基板,与壳体连接,所述基板上设有直线滑动轴承,所述直线滑动轴承沿上下方向安装;

导向杆,一端设于所述直线滑动轴承内,另一端与所述导轨滑槽连接。

相关技术
  • 设能够剔除大粒径胶囊的胶囊下料机构的胶囊生产机
  • 能够剔除大粒径胶囊的胶囊下料机构
技术分类

06120112868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