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53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雾化芯是一种用于在通电时加热并雾化气溶胶产生基质以形成可供用户食用的气溶胶的装置。

目前,雾化芯一般包括基座、导液件和发热元件。其中,基座形成有安装腔,导液件设置于安装腔内,以对进入安装腔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导流。发热元件贴合于导液件的一侧表面,用于在通电时加热并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以形成气溶胶。

然而,导液件因受热或液体浸泡等因素容易造成其锁液能力下降,进而导致雾化芯出现漏液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旨在解决现有雾化芯中的导液件因受热或液体浸泡等因素容易造成其锁液能力下降,进而导致雾化芯出现漏液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芯。该雾化芯包括:基座和导液件;其中,基座具有进液孔和固定部;导液件覆盖所述进液孔,用于对从所述进液孔进入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导流;其中,所述固定部抵接于所述导液件,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导液件抵接的部分在所述进液孔的边缘的投影环绕所述进液孔,以使所述导液件与所述进液孔的边缘紧密接触。

其中,所述固定部覆盖所述进液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进液孔对应的部分的整个表面也与所述导液件抵接。

其中,所述基座包括:

第一座体,所述进液孔形成于所述第一座体;

第二座体,与所述第一座体相对设置;所述固定部形成于所述第二座体与所述进液孔相对的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座体朝向所述第二座体的一侧表面还形成有若干引流槽;所述若干引流槽分别与所述进液孔连通;且每一所述引流槽沿所述第一座体的周向方向延伸,用于通过毛细作用力对从所述进液孔流入的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在第一座体的周向方向进行引流。

其中,所述第一座体朝向所述第二座体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导液件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进液孔形成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并连通所述容置槽,所述若干引流槽形成于所述容置槽的至少侧壁上。

其中,所述固定部嵌入所述容置槽,以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配合,从而夹持所述导液件。

其中,所述第二座体与所述第一座体还配合形成有出气通道;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出气通道的一侧。

其中,所述进液孔和所述固定部的数量分别为二,两个所述固定部与两个所述进液孔一一对应设置,且两个所述固定部分别位于所述出气通道的两侧。

其中,所述雾化芯还包括发热元件,设置于所述导液件背离所述进液口的一侧,用于在通电时加热并雾化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两个所述进液孔对称设置于所述发热元件在所述第一座体上的正投影的中轴线两侧。

其中,两个所述固定部分别抵接于所述发热元件的两端,以固定所述发热元件于所述导液件。

其中,所述导液件呈弧形,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导液件接触的表面的曲率与所述导液件的曲率一致;和/或,

所述发热元件呈弧形,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发热元件接触的表面的曲率与所述发热元件的曲率一致。

其中,所述第二座体还包括连接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部,并与两个所述固定部以及所述导液件配合形成所述出气通道。

其中,所述第二座体还包括止挡环,设置于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口,并与所述导液件的端部抵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该雾化器包括:壳体和雾化芯;其中,雾化芯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配合形成储液腔;该雾化芯为上述技术方案所涉及的雾化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三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和电源组件;其中,雾化器为上述技术方案所涉及的雾化器;电源组件与所述雾化器电连接,用于向所雾化器供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四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壳体、雾化芯和电源组件;其中,雾化芯为上述技术方案所涉及的雾化芯;电源组件与所述雾化芯电连接,用于向所述雾化芯供电;所述雾化芯和所述电源组件均位于所述壳体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该雾化芯通过设置基座和导液件,将导液件覆盖基座上的进液孔,以通过导液件对从进液孔流入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导流。同时,通过在基座上设置固定部,使固定部抵接于导液件,且固定部与导液件抵接的部分在进液孔的边缘的投影环绕进液孔,以使导液件的部分与进液孔的边缘紧密接触,使得该对应位置处的导液件在固定部与基座的夹持力作用下被压紧,减小了导液件的孔隙率,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增强了导液件的锁液能力,减少了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导液件流出的漏液量,从而有效降低了雾化芯发生漏液问题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的拆解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雾化器的A-A向剖视图;

图5a为图3所示的雾化器的一拆解示意图;

图5b为图3所示的雾化器的另一拆解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雾化芯的B-B向剖视图;

图8为图6所示的雾化芯除底座和密封座外的D-D向剖视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进液孔与发热元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部在进液孔所在平面的投影与进液孔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座体的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座体的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子雾化装置的拆解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可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以形成供用户抽吸的气溶胶。其中,气溶胶生成基质可为植物草叶类基质或膏状基质等;本申请优选含有甘油、丙二醇和香精香料等组成的液态基质。具体的,电子雾化装置100包括雾化器101和电源组件102。

其中,雾化器101可用于不同的领域,比如,医疗、美容、休闲吸食、电子雾化等领域。该雾化器101具体用于在通电时加热并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以形成气溶胶。具体地,雾化器101可为以下任一实施例所涉及的雾化器101,其具体结构与功能可参见以下实施例中关于雾化器101的具体结构与功能的描述,且可实现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下文。

电源组件102与雾化器101连接,用于向雾化器101供电。其中,雾化器101与电源组件102可以是可拆卸式连接,以方便更换雾化器101,提高电源组件102的利用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源组件102与雾化器101也可以是一体设置,本申请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具体地,如图2所示,电源组件102包括电芯1021、气流感应件1022和外壳1023。其中,电芯1021与雾化器101电连接,以向雾化器101供电。气流感应件1022设置于电芯1021背离雾化器101的一侧,且与电芯1021电连接,用于感应抽吸气流,并控制雾化器101的电气开关,气流感应件1022具体可为压力传感器、气流传感器或咪头等能够感应气流变化的传感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咪头为例。电芯1021和气流感应件1022均位于外壳1023内,且外壳1023的底盖上具有一进气孔,进气孔与气流感应件1022对应设置,从而在用户抽吸时,外界空气从进气孔进入外壳内形成抽吸气流时,气流感应件1022能够感应抽吸气流,从而开启雾化器101。

进一步地,该电子雾化装置100还包括吸液件103,吸液件103设置于雾化器101与电源组件102之间,用于吸附雾化器101中流至该处的气溶胶冷凝液或水汽等,避免电子雾化装置100发生漏液,以及气溶胶冷凝液或水汽流至电源组件102导致其损坏的问题发生。

请参阅图3、图4、图5a和图5b,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雾化器的A-A向剖视图;图5a为图3所示的雾化器的一拆解示意图,图5b为图3所示的雾化器的另一拆解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雾化器101,该雾化器101包括:壳体10和雾化芯20。

其中,如图4和图5a所示,壳体10具有容置腔,雾化芯20设置于容置腔内,并与壳体10的内壁面配合形成储液腔11,储液腔11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在具体实施例中,雾化芯20用于在通电时加热并雾化来自储液腔1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以形成气溶胶。

具体地,参见图4,壳体10还包括吸嘴12和气雾通道13。其中,吸嘴12可沿雾化器101的长度方向C形成于雾化器101的上方;气雾通道13连通吸嘴12和雾化芯20,气溶胶生成基质经加热雾化形成的气溶胶通过气雾通道13从吸嘴12流出,以供用户抽吸。其中,雾化芯20可为以下任一实施例所涉及的雾化芯20,其具体结构与功能可参见以下相关文字描述。

请参阅图6至图8,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雾化芯的B-B向剖视图,图8为图6所示的雾化芯除底座和密封座外的D-D向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雾化芯20,该雾化芯20包括:底座21、基座22、导液件23以及发热元件24。

其中,如图7所示,底座21具有收容槽,基座22具体嵌设于底座21的收容槽内。基座22形成有安装腔224、进液孔2211以及固定部2221。

其中,进液孔2211连通储液腔11和安装腔224,储液腔1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具体通过进液孔2211进入安装腔224内。具体的,如图8所示,进液孔2211的数量可为两个,两个进液孔2211间隔设置,以通过两个进液孔2211输送气溶胶生成基质,保证安装腔224内供液充足,防止发热元件24干烧。当然,基座22上也可开设一个或更多个进液孔2211;本申请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在具体实施例中,导液件23具体设置于安装腔224内并覆盖进液孔2211,以对从进液孔2211进入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导流。其中,导液件23可呈弧形,其具体可为弧形吸液棉。具体的,导液件23的弧度范围可为20°-55°。导液件23背离进液孔2211的表面为曲面。

结合图7,发热元件24也设置于安装腔224内,并位于导液件23背离基座22的一侧表面,且发热元件24弯曲成曲面形状,发热元件24与导液件23的曲率一致,以使二者完全贴合,减少发热元件24发生干烧问题的发生几率。具体的,发热元件24可为弧形金属发热网。

在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9,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进液孔与发热元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基座22上的两个进液孔2211对称设置于发热元件24在基座上的正投影的中轴线两侧;从而进一步提升导液件23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渗透到发热元件24的均衡性。其中,发热元件24在基座上的正投影的中轴线与基座的轴向方向C平行。具体的,如图9所示,发热元件2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进液孔2211相对。

如图8所示,固定部2221抵接于导液件23,且固定部2221与导液件23抵接的部分在进液孔2211的边缘的投影环绕进液孔2211,以使导液件23与进液孔2211的边缘紧密接触;使得该对应位置处的导液件23,在固定部2221与基座22的夹持力作用下被压紧,减小了导液件23的孔隙率,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增强了导液件23的锁液能力,减少了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导液件23流出的漏液量,从而有效降低了雾化芯20发生漏液问题的概率。换个角度,以导液件23为导液棉来说,固定部2221抵接于导液棉,从而将进液孔2211边缘处的导液棉压紧,可防止导液棉因受热或液体浸泡等因素而蓬松,而且减小了导液棉内部的孔隙率,提高了导液棉的锁液能力,从而防止导液棉因蓬松或孔隙率较高而出现漏液的情况。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8,固定部2221沿雾化芯的径向方向D与进液孔2211相对设置,并覆盖进液孔2211,即,进液孔2211在固定部2221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固定部2221重合。在该具体实施例中,固定部2221与进液孔2211对应的部分的整个表面均与导液件23抵接。以防止导液件23在进液孔221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冲击下凸起变形。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10,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部在进液孔所在平面的投影与进液孔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固定部2221呈闭环状,固定部2221沿进液孔的外围周向一圈设置,以通过抵接导液件23,使导液件23与进液孔2211的边缘一圈紧密接触,防止漏液。

具体的,固定部2221与导液件23接触的表面的曲率与导液件23的曲率一致;而且固定部2221与发热元件24接触的表面的曲率与发热元件24的曲率一致。以使固定部2221与导液件23及发热元件24接触的表面能够与导液件23及发热元件24紧密贴合。

具体的,如图8所示,固定部2221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固定部2221与进液孔2211一一对应设置,以压紧导液件23,防止导液件23蓬松导致气溶胶生成基质发生通过该导液件23发生泄漏的问题。具体的,两个固定部2221还进一步分别抵接于发热元件24的两端,以同时将发热元件24固定于导液件23,使得发热元件24与导液件23贴合,能够更好地与气溶胶生成基质接触,以对其进行雾化,而且还能够对导液件23提供支撑作用,进一步避免导液件23蓬松导致其锁液能力下降。

具体的,基座22可为一体结构,也可为分体结构,本申请实施例优选分体结构的基座22,以便于雾化芯20的整体装配。其中,分体结构的基座22可为以下任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基座22,其具体结构与功能可参见以下相关文字描述。

请继续参阅图8,基座2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座体221和第二座体222。

结合图8和图11,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座体的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座体221朝向第二座体22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容置槽2212,进液孔2211具体形成于第一座体221的容置槽2212的侧壁2215上,且与容置槽2212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容置槽2212的侧壁2215是指与容置槽2212的敞口端相对的一侧的槽壁。其中,容置槽2212的侧壁2215可为弧状曲面。在该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导液件23具体收容于该容置槽2212内,且与容置槽2212的侧壁2215接触,并覆盖进液孔2211,从而将通过进液孔2211流至导液件23的气溶胶产生基质导流至导液件23背离进液孔2211的一侧。

其中,由于导液件23被固定部2221抵接的部分,在固定部2221与基座22的夹持力下,可避免导液件23蓬松,导液件23的孔隙率减小,大大增加了导液件23的锁液能力,使得气溶胶生成基质在导液件23上与进液孔2211对应的位置处向周围区域的渗透速度减慢,容易导致气溶胶生成基质在导液件23上分布不均,从而导致局部干烧或气溶胶雾化量较小的问题。

为此,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容置槽2212的槽壁,其朝向第二座体222的一侧表面还形成有若干引流槽2213,若干引流槽2213与进液孔2211连通,且每一引流槽2213沿第一座体221的周向方向延伸,用于通过毛细作用力对从进液孔2211流入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在第一座体的周向方向进行引流,从而使得气溶胶生成基质能够从进液孔2211的位置沿引流槽2213向周围区域均匀扩散,以使气溶胶生成基质在导液件23与容置槽2212的侧壁2215接触的一侧表面均匀分布并渗透至导液件23的另一侧表面,进而提高发热元件24对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加热均匀性,避免局部高温导致气溶胶生成基质被烧焦的问题发生。

具体地,引流槽2213至少形成于容置槽2212的侧壁2215上,且与进液孔2211连通,并位于两个进液孔2211之间,以使得气溶胶生产基质能够通过导液件23较为集中地渗透至发热元件24上,从而提高气溶胶生成基质的雾化率,使气溶胶生成基质能够有效雾化。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引流槽2213还可形成于容置槽2212的侧壁2215和与该侧壁2215相邻的且沿基座22径向C延伸的槽壁上,也可以理解为,引流槽2213还可形成于容置槽2212沿基座22的径向C延伸的整体槽壁上;具体可根据发热元件24覆盖导液件23的区域位置设置。

在具体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1,第一座体221上还形成有下液槽2214,下液槽2214与储液腔11连通,并延伸至进液孔2211的位置(见图8),以使进液孔2211通过该下液槽2214连通储液腔11。具体的,下液槽2214的槽底沿基座22的轴向方向C可略低于进液孔2211所在的位置;即,进液孔2211位于下液槽2214靠近导液件23的侧壁底部,以减少气溶胶生成基质在下液槽2214中的残留;并且,下液槽2214与进液孔2211一一对应设置。

如图8所示,第二座体222与第一座体221配合形成安装腔224和出气通道223。在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12,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座体的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两个固定部2221具体形成于第二座体222朝向第一座体221的一侧表面,且固定部2221与进液孔2211相对设置。在第一座体221和第二座体222装配好之后,如图8所示,固定部2221嵌入第一座体221的容置槽2212,以与容置槽2212的底壁配合对导液件23进行夹持,使得导液件23与进液孔2211的周向边缘紧密接触。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二座体还包括连接部2222,两个固定部2221沿基座的轴向方向C延伸,且通过连接部2222连接,连接部2222和两个固定部2221配合界定出一凹槽2224,凹槽2224沿基座22的轴向方向C延伸。其中,连接部2222形成该凹槽2224的底壁,两个固定部2221形成该凹槽2224的侧壁。

具体的,请参阅图8,在第二座体222与第一座体221装配后之后,该第二座体222界定出的凹槽2224与导液件23配合形成有出气通道223,安装腔224内雾化形成的气溶胶具体通过该出气通道223流出,以供用户抽吸。

在该具体实施例中,两个固定部2221沿垂直于出气通道223的出气路径的方向C位于出气通道223的两侧,以避免固定部2221对出气路径造成阻碍,使气溶胶能够顺利进入气雾通道13,保证气流更加顺畅。当然,可以理解,固定部2221的数量为一个,固定部2221则设置于出气通道223的一侧。

具体的,如图8所示,第二座体222呈中空状,第二座体222朝向第一座体221的侧壁朝向第一座体221凸起,以形成两个固定部2221。具体的,第二座体222的侧壁的内表面还设有若干沿其轴向方向C延伸的条形槽。其中,通过将第二座体222设置为中空结构,能够节省材料,并存储部分从安装腔224内泄漏的气溶胶冷凝液。

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座体222还包括止挡环2223,该止挡环2223设置于出气通道223的出气口,并与导液件23的端部抵接,以对导液件23进行轴向限位,避免导液件23在轴向方向上发生位置偏移。

当然,在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6和图7,该雾化芯20还包括密封座25。密封座25设置于基座22背离底座21的一侧,并与底座21卡合形成一腔室,该腔室的形状和大小与基座22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使得基座22装配于该腔室内不会发生松动和偏移。具体地,参见图7,密封座25上设有下液口251和出气口252,下液口251与第一座体221上的下液槽2214连通,储液腔1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依次通过下液口251、下液槽2214、进液孔2211进入安装腔224,以进行雾化。出气口252连通出气通道223和气雾通道13,从而使雾化形成的气溶胶从出气通道223通过出气口252进入气雾通道13。

在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6,密封座25的底壁上还具有换气孔253,换气孔253连通储液腔11与外界大气,以通过该换气孔253控制储液腔11内的压力平衡,避免出现储液腔11因压力小于大气压而无法下液的问题。具体地,换气孔253的连接方式和结构可参见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介绍。

在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100,该电子雾化装置100包括壳体10、雾化芯20和电源组件102。其中,雾化芯20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雾化芯20,且该雾化芯20的具体结构和功能与上述实施例中的雾化芯20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类似,具体可参见上文。

其中,电源组件102与雾化芯20电连接,用于向雾化芯20供电,且该实施例中的电源组件102的结构和功能与以上实施例中的电源组件102的结构和功能类似,具体可参见上文。

具体的,壳体10具体可包括储液腔壳体和外壳;雾化芯20设置于储液腔壳体内,并与储液腔壳体10的内壁面配合形成储液腔11,储液腔11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储液腔壳体和电源组件102设置于外壳中,以装配形成完整的电子雾化装置100。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100装配完成之后,不可拆卸,用完即抛,即为一次性产品,相比于多次循环利用的产品,能够有效降低残留物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而且装配结构相对简单、使用便捷性更高。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烟
  • 加热型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 雾化器检测装置及雾化系统
  • 一种雾化组件、雾化器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雾化芯、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以及雾化芯的制造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50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