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三级均衡结构铁路运梁车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9:31


一种三级均衡结构铁路运梁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铁路施工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级均衡结构铁路运梁车。

背景技术

我国铁路桥梁建造时间较早的地方,特别是山区桥梁,桥梁老化严重,随着铁路的提速和运能的扩展,这些老化的桥梁已不能满足强度、刚度要求,必须进行更换。在既有的铁路桥梁更换或新建过程中,运梁车是必不可少的施工设备。

现有技术中的运梁车在运梁时一般针对既有铁路线以外的路面形式,很难适应既有铁路线上的大曲线半径的运梁。铁路换梁设备及简支梁均为重载货物,一级和二级均衡结构运梁车很难满足载重要求,因此三级均衡结构运梁车有很大的需求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级均衡结构铁路运梁车,解决了现有的一级和二级均衡结构运梁车很难满足载重要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三级均衡结构铁路运梁车,包括:

车架,在由所述车架的中部至所述车架两端的方向上,所述车架的宽度逐渐增大后,又逐渐减小;

中底架,所述中底架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底部,所述中底架和所述车架之间设置芯盘装置和旁承装置;

小底架,所述小底架设置于所述中底架的底部,所述小底架和所述中底架之间设置芯盘装置和旁承装置;

轨道走行装置,所述轨道走行装置设置于所述小底架的底部,所述轨道走行装置和所述小底架之间设置芯盘装置和旁承装置。

可选的,每一所述小底架底部设置两个轨道走行装置;所述轨道走行装置包括至少三个转轴,各所述转轴两端设置有轨道配合轮。

可选的,所述三级均衡结构铁路运梁车包括运输平台;所述车架上设置导轨,所述导轨沿车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运输平台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导轨,所述运输平台能沿所述导轨移动。

可选的,所述三级均衡结构铁路运梁车包括动力操作室,所述动力操作室设置于所述车架的一端。

可选的,所述三级均衡结构铁路运梁车包括两个车钩缓冲装置;两个所述车钩缓冲装置分别设置于三级均衡结构铁路运梁车上两端的两个小底架上。

可选的,所述车架包括横梁、枕梁和间隔设置的两个边梁;各所述横梁和枕梁均设置于两个所述边梁之间,且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边梁,所述枕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边梁;所述枕梁和所述中底架之间设置芯盘装置。

可选的,所述边梁下沿设置若干避让部,所述避让部用于避让所述小底架的端部枕梁。

可选的,在由所述车架的中部至所述车架两端的方向上,两个所述边梁的距离逐渐增大后,又逐渐减小。

可选的,所述边梁包括上边梁和下边梁;所述上边梁上设置供运输平台移动的导轨,所述下边梁固定于所述上边梁。

可选的,所述中底架包括中间梁、端部枕梁和中部枕梁;所述端部枕梁设置于所述中间梁的端部的两侧;所述中部枕梁设置于所述中间梁的中部的两侧;所述端部枕梁和所述小底架之间设置旁承装置,所述中间梁的端部和所述小底架之间设置芯盘装置;所述中间梁位于两个中部枕梁之间的部位和所述车架之间设置芯盘装置,所述中间梁上安装所述中部枕梁的部位和所述车架之间设置旁承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级均衡结构铁路运梁车能够实现铁路桥梁通用性的换运架施工,适用于高净空、重载、桥下、隧道等地形复杂和极端环境。相比于一级和二级均衡结构运梁车,三级均衡结构铁路运梁车的中底架下方设置了更多的轨道走行装置,使得本申请的运梁车具有低净空重载结构运输特点,能够承载和运输大截面重载梁体、货物和设备,运梁车上搭载十六米以上长度梁体、换运架工作装置和动力控制装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换梁时间和换梁费用,换梁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同时,轨道走行装置的设置也使得本申请能够在铁路轨道上进行,能够满足铁路线上的大曲线半径的运梁。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级均衡结构铁路运梁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级均衡结构铁路运梁车的车架、中底架、小底架和轨道走行装置组装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级均衡结构铁路运梁车的中底架、小底架和轨道走行装置组装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级均衡结构铁路运梁车的轨道走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级均衡结构铁路运梁车的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级均衡结构铁路运梁车的车架的边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级均衡结构铁路运梁车的中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车架;11、横梁;12、枕梁;13、边梁;131、上边梁;132、下边梁;2、中底架;21、中间梁;22、端部枕梁;23、中部枕梁;3、小底架;4、轨道走行装置;5、芯盘装置;6、旁承装置;7、转轴;8、轨道配合轮;9、运输平台;10、导轨;14、动力操作室;15、车钩缓冲装置;16、制动装置;17、端梁;18、避让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级均衡结构铁路运梁车,包括:车架1、中底架2、小底架3和轨道走行装置4,在由所述车架的中部至所述车架两端的方向上,所述车架的宽度逐渐增大后,又逐渐减小,所述中底架2设置于所述车架1的底部,所述中底架2和所述车架1之间设置芯盘装置5和旁承装置6;所述小底架3设置于所述中底架2的底部,所述小底架3和所述中底架2之间设置芯盘装置5和旁承装置6;所述轨道走行装置4设置于所述小底架3的底部,所述轨道走行装置4和所述小底架3之间设置芯盘装置5和旁承装置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级均衡结构铁路运梁车由下至上依次设置轨道走行装置4、小底架3、中底架2和车架1,轨道走行装置4和小底架3之间为一级,小底架3和中底架2之间为一级,中底架2和车架1之间为一级,总共为三级。本申请的运梁车能够实现铁路桥梁通用性的换运架施工,适用于高净空、重载、桥下、隧道等地形复杂和极端环境。相比于一级和二级均衡结构运梁车,三级均衡结构铁路运梁车的中底架2下方有更多的轨道走行装置4,较多的轨道走行装置4使得本申请的运梁车具有低净空重载结构运输特点,能够承载和运输大截面重载梁体、货物和设备,运梁车上搭载十六米以上长度梁体、换运架工作装置和动力控制装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换梁时间和换梁费用,换梁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同时,轨道走行装置4的设置也使得本申请能够在铁路轨道上进行,能够满足铁路线上的大曲线半径的运梁。其中,芯盘装置5包括上芯盘和下芯盘,上芯盘设置在上下相邻两个部件中处于上方的部件上,下芯盘设置在处于下方的部件上,上芯盘和下芯盘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旁承装置6可以包括多个滚动体,滚动体对处于其上的部件形成支撑,且当该部件相对于其下方的部件滑动时,滚动体还可以减小摩擦力,旁承装置6也是现有技术,有关旁承装置6除滚动体以外的具体结构,本申请不再赘述。

参见图3和图4所示,每一所述小底架3底部设置两个轨道走行装置4;所述轨道走行装置4可以包括三个转轴7,各所述转轴7两端设置有轨道配合轮8。

该技术方案中,中底架2下方有两个小底架3,因为每个小底架3下方有两个轨道走行装置4,每个轨道走行装置4有三个轴,所以中底架2下方至少有12个轴,整个运量车共有24个轴,相对于一级和二级均衡结构运梁车,三级均衡结构铁路运梁车具有更多的轨道配合轮8,其载重能力更强。轨道走行装置4上还设置有制动装置16,制动装置16的结构现有技术公开较多,本申请对其结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三级均衡结构铁路运梁车包括运输平台9;所述车架1上设置导轨10,所述导轨10沿车架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运输平台9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导轨10,所述运输平台9能沿所述导轨10移动。

该实施例中,车架1上设置两个隔间的导轨10,导轨10可以通过焊接方式与车架1固定连接,运输平台9的数量也为两个。运输平台9用来放置待运输的简支梁,运输平台9可滑动地连接于导轨10使得运输平台9可以带着简支梁沿车架1滑行,以便简支梁被转运至换梁设备上进行后序的换梁工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三级均衡结构铁路运梁车包括动力操作室14,所述动力操作室14设置于所述车架1的一端。动力操作室14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车架1上。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三级均衡结构铁路运梁车包括两个车钩缓冲装置15;两个所述车钩缓冲装置15分别设置于三级均衡结构铁路运梁车上两端的两个小底架3上。三级均衡结构铁路运梁车还需要分别和牵引车以及小台车连接,两个车钩缓冲装置15可分别用来分别连接牵引车和小台车。

参见图5所示,所述车架1包括横梁11、枕梁12和间隔设置的两个边梁13;各所述横梁11和枕梁12均设置于两个所述边梁13之间,且所述横梁11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边梁13,所述枕梁12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边梁13;所述枕梁12和所述中底架2之间设置芯盘装置5。

该技术方案中,横梁11、枕梁12、边梁13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形成车架1,车架1由横梁11、枕梁12、边梁13组成在保证车架1结构简单的同时,也使得车架1的承载能力较好。位于边梁13两端的横梁11也可以成为端梁17。枕梁12和中底架2之间通过芯盘装置5连接,芯盘装置5包括上芯盘和下芯盘,上芯盘设置于枕梁12上,下芯盘设置于中底架2上,上芯盘和下芯盘连接实现车架1与中底架2之间的连接。有关上芯盘和下芯盘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本申请在此不做过多描述。

参见图6所示,所述边梁13下沿设置若干避让部18,所述避让部18用于避让所述小底架3的端部枕梁22。由于边梁13的下沿向下延伸的较长,已经低于小底架3的端部枕梁22,若是不设置避让部18,则在装配时,边梁13与小底架3的端部枕梁22叠加起来使得本申请的运梁车的高度较高。当设置了避让部18,且小底架3的端部枕梁22处于避让部18内,会使得本申请的运梁车的高度减小,重心下移,运梁车行进时更稳。

参见图6所示,在由所述车架1的中部至所述车架1两端的方向上,两个所述边梁13的距离逐渐增大后,又逐渐减小,这样更符合铁路的限界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边梁13包括上边梁131和下边梁132;所述上边梁131上设置供运输平台9移动的导轨10,所述下边梁132固定于所述上边梁131。导轨10焊接在上边梁131的上表面,导轨10用于对运输货物进行导向和支撑。上边梁131为横截面积不变的箱型梁结构,下边梁132为横截面积变化的箱型梁结构,也即上边梁131和下边梁132均为空心结构,这样的设计在保证承载能力的同时可以减轻车架1的重量。

参见图7所示,所述中底架2包括中间梁21、端部枕梁22和中部枕梁23;所述端部枕梁22设置于所述中间梁21的端部的两侧;所述中部枕梁23设置于所述中间梁21的中部的两侧;所述端部枕梁22和所述小底架3之间设置旁承装置6,所述中间梁21的端部和所述小底架3之间设置芯盘装置5;所述中间梁21位于两个中部枕梁23之间的部位和所述车架1之间设置芯盘装置5,所述中间梁21上安装所述中部枕梁23的部位和所述车架1之间设置旁承装置6。中间梁21可以为下凹箱型梁结构。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16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