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带有秸秆处理的大豆脱粒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19:37


一种带有秸秆处理的大豆脱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秸秆处理的大豆脱粒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大豆植株在成熟后一般是将大豆植株统一收割,之后再进行晒干或者风干,然后通过人工持拍打大豆的工具进行拍打脱粒,脱离豆粒后的秸秆则再晒干后用来当柴火或者不继续晒干用来破碎后当饲料。

但是,现有技术中对大豆植株脱粒的处理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1、现有的大豆植株脱粒自动化程度不高,需要人工对大豆植株进行拍打,这样的脱粒方式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2、现有的大豆植株脱粒后秸秆都是散乱放置,对秸秆的处理又需要人工化肥大量的时间进行捆绑和收集。

3、在大豆拍打脱粒时,采用人工的方式很容易漏拍掉一些大豆植株,使得一些大豆植株没有脱粒就和秸秆一起被捆绑,造成大豆的浪费。

在CN110063511A中公开了一种名为“一种大豆收储用豆株脱粒装置”的发明专利,该发明在对豆株进行脱粒时,电动机转动带动蜗杆转动,从而驱动蜗轮和转轮转动,转轮带动固定柱作圆周运动,从而带动摆板在嵌合槽的作用下往复摆动,对晒干后的豆株进行拍打,使得豆壳裂开将豆粒分离,同时,摆板向下摆动的行程至水平,转动的蜗杆利用传动件带动从动轴转动,进而带动锥齿轮组带动转轴和转盘转动,转动的转盘通过凸柱带动滤板往复走动,对分离的豆粒与糟粕进行筛选,从动轴转动带动风扇转动吹风,将落下的豆粒中夹杂的细小灰尘从排灰管中排出,重量较大的豆粒落入接斗中,最终从通管排出。

其不足之处在于:1、该发明在通过风扇扇风让灰尘从排灰管排出时,由于排灰管大小有限,会造成很多灰尘排不出去从而掉入接斗中和豆粒一起从通管排出,灰尘的分离效果不佳。2、该发明开始对豆株进行拍打,但是在拍打一次后豆株怎么处理也没有涉及到,如果不处理后面堆放的豆株会越来越多,会造成装置无法使用,而且豆株的上料是通过入口进入后在滤板上被拍打,拍打后的豆株秸秆会散乱放置在滤板上,就算有人工来收也不一定收得干净,而且在收的时候还浪费时间,造成该发明的使用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带有秸秆处理的大豆脱粒装置,它可以对脱粒后的秸秆进行弯折后自动进行捆绑,且捆绑时会通过打包带栓紧秸秆不会松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第一安装座、传送单元、拍打单元、豆壳分离单元、秸秆输送单元、秸秆捆绑单元;

所述传送单元和拍打单元均位于第一安装座上,第一安装座内设置有秸秆捆绑单元,所述拍打单元内设置有秸秆输送单元,所述秸秆输送单元安装在第一安装座内,所述秸秆捆绑单元位于传送单元的下方,所述第一安装座内还设置有豆壳分离单元,所述豆壳分离单元位于拍打单元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传送单元包括有第一传送带、第一挡板;

所述第一挡板横向安装在第一安装座的上端面,且位于第一安装座上端面的两侧,所述第一挡板之间水平的安装有第一传送带,且第一传送带的上端面低于第一挡板的上端面,第一传送带设置在第一安装座的上端面。

进一步,所述拍打单元包括有第一圆筒、第一开口、第一安装板、第一滑动块、第一滑槽、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一安装块、第一电机、第一拍打块、第一圆盘、第一漏孔、第二电机、第一圆柱;

所述第一圆筒安装在第一安装座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圆筒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端伸入第一开口内;所述第一圆筒的上端面固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内横向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安装板内固接有第一伸缩杆的固定端,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伸出端可伸入第一滑槽内且与第一滑槽的滑动方向相同,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伸出端固接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可在第一滑槽内滑动,所述第一滑动块固接有第二伸缩杆的固定端的侧壁,所述第二伸缩杆伸入第一圆筒内且第二伸缩杆的伸出端朝下,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伸出端固接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内固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端伸出第一安装块的侧壁且固接有第一拍打块的一端;

所述第一圆筒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一圆盘,所述第一圆盘的外侧壁和第一圆筒的内侧壁贴合,所述第一圆盘的上端面中心处固接有第一圆柱,所述第一圆盘上均匀的开设有若干第一漏孔,所述第一圆盘的下端面中心处固接有第二电机的转动端,所述第一安装座内开设有第一漏槽,第一漏槽位于第一圆盘的下方,通过第一漏孔与第一圆筒内部连通,第二电机位于第一漏槽内且第二电机的固定端固接在第一漏槽的下端面。

进一步,所述豆壳分离单元包括有第一斜面、第一传送通道、第二安装块、第二传送通道、第三电机、第一扇叶、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第二开口;

所述第一漏槽的下端面开设有第一斜面,第一安装座上开设有第一传送通道,所述第一传送通道的一端与第一斜面的最低处连通,所第一传送通道的另一端连通第一安装座对应的侧壁,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侧壁上固接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封闭住第一传送通道,且第二安装块与第一安装座的侧壁形成第二传送通道,所述第二传送通道的一端与第一传送通道连通,所述第二传送通道的另一端位于第一收集箱的上端面且与第一收集箱的上端面连通,所述第一收集箱位于第一安装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块内固接有若干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转动端伸出第二安装块的侧壁后伸入第二收集通道内,所述第三电机的转动端均固接有第一扇叶,所述第一扇叶位于第二收集通道内,第一扇叶贴合在第二安装块靠近第一安装座的侧壁,所述第二收集箱位于第一收集箱和第一安装座之间,所述第二收集箱靠近第二收集通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第一扇叶等高。

进一步,所述秸秆输送单元包括有第四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四转动柱、第一转动板、第一推板、第三伸缩杆、第四伸缩杆、第一滑块、第二滑槽、第二滑块、第三滑槽、第五伸缩杆、第一弧形挡板、第三开口、第六伸缩杆、第一水平通道、第一垂直通槽;

所述第一圆筒靠近第一传送带的侧壁开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位于第一开口和第一传送带的下方,所述第一安装座内竖直固接有第六伸缩杆,所述第六伸缩杆的伸出端竖直向上,所述第六伸缩杆的伸出端固接有第一弧形挡板的下端面,所述第一弧形挡板可伸入第三开口内,所述第一弧形挡板可挡住第一圆筒内的第三开口;

所述第一安装座内固接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转动端竖直向下,第四电机的转动端可转动的固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三开口的一侧可转动的设置有第四转动柱,所述第四转动柱的侧壁固接有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的下端面与第一圆盘的上端面贴合,第一转动板的上端面与第一圆柱的上端面等高,所述第一转动板可转动至远离第四转动柱的一端与第一圆柱的侧壁贴合,所述第四转动柱的上端面高于第一转动板的上端面,且第四转动柱的上端面可转动的伸入第三开口的上端面内,所述第四转动柱的下端面固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进一步,所述第三开口相对于第四转动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的上端面与第三开口的上端面等高,所述第一推板的下端面可与第一圆盘的上端面贴合,所述第一推板远离第四转动柱的一侧固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安装座内水平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推板可通过第一滑块沿着第二滑槽滑动,所述第一安装座内固接有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杆的伸出端可伸出第二滑槽的一端,所述第一安装座内固接有第四伸缩杆,所述第四伸缩杆的伸出端可伸出第二滑槽的另一端,所述第三伸缩杆的伸出端和第四伸缩杆的伸出端相对设置,且伸缩方向均与第一滑块的滑动方向一致;

所述第一推板远离第四转动柱的一侧固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安装座内竖直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一推板可通过第二滑块沿着第三滑槽滑动,所述第三滑槽的下端与第二滑槽远离第四传送带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内竖直安装有第五伸缩杆,所述第五伸缩杆的伸出端竖直向上,所述第五伸缩杆的伸出端可伸出第三滑槽的最低端,所述第三滑槽的最高端高于第一传送带的上端面,且第三滑槽位于第一传送带靠近第一圆筒的一侧,第一推板靠近第一传动带的端面可与第一传送带的表面贴合,所述第五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第二滑块的滑动方向一致;

所述第一安装座内开设有第一水平通道,所述第一水平通道的一端与第三开口连通,所述第一水平通道的另一端的下端面连通有第一垂直通槽,所述第一垂直通槽位于第一安装座内,所述第二滑槽远离第三滑槽的一端位于第一垂直通槽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秸秆捆绑单元包括有第一挡柱、第三安装块、第七伸缩杆、第八伸缩杆、第四安装块、第九伸缩杆、第一弧形块、第一弧形斜面、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第一弧形通道、第一多级伸缩杆、第一安装柱、第十伸缩杆、第一切刀、第五电机、第一转动柱、第二转动柱、第三转动柱、打包带、打包筒、第十一伸缩杆、第十二伸缩杆、第五安装块、第十三伸缩杆、第二弧形块、第二弧形斜面、第三弧形板、第四弧形板、第二弧形通道、第二多级伸缩杆、第二安装柱、第一伸出杆、第六安装块、双头伸缩杆、第四滑槽、第一夹手、第一熔接块、第十五伸缩杆、第二传送带;

所述第一安装座内横向固接有第七伸缩杆,所述第七伸缩杆的伸出端指向第三开口,第七伸缩杆的伸出端固接有第三安装块,所述第三安装块的下端面固接有第一挡柱的上端面,所述第一挡柱的下端面可与第一垂直通槽的下端面贴合,所述第一安装座内开设有第二漏槽,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的一端与第一垂直通槽远离第一水平通道的最低侧壁处连通,所述第二传送带设置在第一安装座内,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上端面与第一安装座内部开设有运输秸秆的第一运输通道,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一运输通道连通。

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座内横向固接有第八伸缩杆,第八伸缩杆位于第七伸缩杆的一侧,所述第八伸缩杆的伸出端指向第三开口,第八伸缩杆的伸出端固接有第四安装块,第四安装块上水平的固接有第九伸缩杆的固定端,所述第九伸缩杆的伸出端指向第七伸缩杆,且第九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第七伸缩杆的伸缩方向垂直,所述第九伸缩杆的伸出端固接有第一弧形块,所述第一弧形块远离第三开口的端面开设有第一弧形斜面,所述第一弧形块的弧形凹面内固接有一块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块靠近第三开口的一端水平固接有第一多级伸缩杆,所述第一多级伸缩杆的伸出端远离第三开口,且伸出端固接有一块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与第一弧形块之间可形成第一弧形通道,所述第一弧形通道的下端开口竖直向下可伸入打包带的一端,所述第一弧形块上固接有第一安装柱,第一安装柱伸出第一弧形块的下方,所述第一安装柱内水平固接有第十伸缩杆,所述第十伸缩杆的伸出端指向第七伸缩杆,且第十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第七伸缩杆的伸缩方向垂直,所述第十伸缩杆的伸出端固接有第一切刀,所述第一安装柱上还固接有两个第五电机,所述两个第五电机位于第一切刀的下方,所述第五电机的转动端伸出第一安装柱靠近第七电机的端面,且均固接有第一转动柱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柱远离第五电机的中心处固接有第二转动柱的一端,所述第二转动柱的侧壁直径小于第一转动柱的侧壁直径,所述第二转动柱远离第一转动柱的中心处固接有第三转动柱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柱和第三转动柱的端面距离与打包带的厚度相等,所述两个第二转动柱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与打包带的宽度相等,所述两个第五电机以相反的方向转动;

所述第一安装座内横向固接有第十一伸缩杆,第十一伸缩杆位于第九伸缩杆的下方,所述第十一伸缩杆的伸出方向与第九伸缩杆的伸出方向相同,且第十一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第九伸缩杆的伸缩方向水平设置,所述第十一伸缩杆的伸出端固接有打包筒,所述打包带位于打包筒内,所述打包带一端通过打包筒伸入第二转动柱、第一转动柱和第三转动柱形成的空间后进入第一弧形通道的下端开口;

所述第一安装座内横向固接有第十二伸缩杆,第十二伸缩杆位于第七伸缩杆相对于第九伸缩杆的一侧,所述第十二伸缩杆的伸出端指向第三开口,第十二伸缩杆的伸出端固接有第五安装块,第五安装块上水平的固接有第十三伸缩杆的固定端,所述第十三伸缩杆的伸出端指向第九伸缩杆,且第十三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第九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一致,所述第十三伸缩杆的伸出端固接有第二弧形块,所述第二弧形块远离第三开口的端面开设有第二弧形斜面,所述第二弧形块的弧形凹面内固接有一块第三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块靠近第三开口的一端水平固接有第二多级伸缩杆,所述第二多级伸缩杆的伸出端远离第三开口,且伸出端固接有一块第四弧形板,所述第三弧形板和第四弧形板与第二弧形块之间可形成第二弧形通道,所述第二弧形通道的下端开口竖直向下可伸出打包带的一端,所述第二弧形通道靠近第一弧形块的上端开口可与第一弧形通道靠近第二弧形块的上端开口连通后形成只有下端开口的通道;

所述第二弧形块靠近第三开口的一侧的下端固接有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二安装柱内固接有第一伸出杆,所述第一伸出杆的伸出端位于第二安装柱背离第三开口的端面上,且第一伸出杆可伸出第二安装柱背离第三开口的端面,第一伸出杆的伸缩方向与第十二伸缩杆的的伸缩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伸出杆的伸出端固接有第六安装块,所述第六安装块远离第二安装柱的端面横向开始有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内固接有双头伸缩杆,所述双头伸缩杆的两侧均固接有第一夹手的一端,所述第一夹手的另一端伸出第六安装块远离第二安装柱的端面,且位于打包带伸出第二弧形通道的下端开口的两侧;

所述第二弧形块内固接有第十五伸缩杆,所述第十五伸缩杆位于第二弧形通道的下端开口处,所述第十五伸缩杆的伸出端可伸出第二弧形块靠近第一弧形块相对的端面,所述第十五伸缩杆的伸出端固接有第一熔接块。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发明可以自动的对秸秆进行弯折后进行捆绑,以解决秸秆本身高度过高不便收集的问题,以及在捆绑时能自动通过打包带对秸秆进行锁紧处理,使得捆绑秸秆的打包带不会轻易散开,结构设计合理,前后配合巧妙,使得整体工作效率高,设备使用效果好。

2、本发明的第一推板不仅可以被推动到第一传送带的输出端处以挡住可能在第一传送带上继续传动的秸秆,也能用来推动被第一转动板转动至与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垂直后的秸秆,知道推动秸秆到第一垂直通槽内,使得推动的秸秆均横向掉入第一垂直通槽内,使得第一推板在不同的姿态能实现不同的功能,而且第一转动板和第一推板配合推动的方式方便后续的秸秆捆绑处理。

3、本发明可以模拟人工拍打的方式自动的对带有大豆的秸秆进行拍打分离、大豆和壳体废屑的分类收集,以及脱粒后的大豆秸秆的捆绑收集,前后动作联系紧密,使得装置整体工作效率高。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安装座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拍打单元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斜面和第一传送通道相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豆壳分离单元相关的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秸秆输送单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推板相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水平通道和第一垂直通槽相关的局部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秸秆捆绑单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一切刀相关的爆炸图;

图12为本发明秸秆捆绑单元另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一夹手相关的爆炸图。

图中:1.第一安装座;2.传送单元;3.拍打单元;4.豆壳分离单元;5.秸秆输送单元;6.秸秆捆绑单元;7.第一传送带;8.第一挡板;9.第一圆筒;10.第一开口;11.第一安装板;12.第一滑动块;13.第一滑槽;14.第一伸缩杆;15.第二伸缩杆;16.第一安装块;17.第一电机;18.第一拍打块;19.第一圆盘;20.第一漏孔;21.第二电机;22.第一圆柱;23.第一漏槽;24.第一斜面;25.第一传送通道;26.第二安装块;27.第二传送通道;28.第三电机;29.第一扇叶;30.第一收集箱;31.第二收集箱;32.第二开口;33.第四电机;34.第一齿轮;35.第二齿轮;36.第四转动柱;37.第一转动板;38.第一推板;39.第三伸缩杆;40.第四伸缩杆;41.第一滑块;42.第二滑槽;43.第二滑块;44.第三滑槽;45.第五伸缩杆;46.第一弧形挡板;47.第三开口;48.第六伸缩杆;49.第一水平通道;50.第一垂直通槽;51.第一挡柱;52.第三安装块;53.第七伸缩杆;54.第八伸缩杆;55.第四安装块;56.第九伸缩杆;57.第一弧形块;58.第一弧形斜面;59.第一弧形板;60.第二弧形板;61.第一弧形通道;62.第一多级伸缩杆;63.第一安装柱;64.第十伸缩杆;65.第一切刀;66.第五电机;67.第一转动柱;68.第二转动柱;69.第三转动柱;70.打包带;71.打包筒;72.第十一伸缩杆;73.第十二伸缩杆;74.第五安装块;75.第十三伸缩杆;76.第二弧形块;77.第二弧形斜面;78.第三弧形板;79.第四弧形板;80.第二弧形通道;81.第二多级伸缩杆;82.第二安装柱;83.第一伸出杆;84.第六安装块;85.双头伸缩杆;86.第四滑槽;87.第一夹手;88.第一熔接块;89.第十五伸缩杆;90.第二传送带;91.第一连接通道;92.第一运输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所示,所述装置包括有第一安装座1、传送单元2、拍打单元3、豆壳分离单元4、秸秆输送单元5、秸秆捆绑单元6;

所述传送单元2和拍打单元3均位于第一安装座1上,第一安装座1内设置有秸秆捆绑单元6,所述拍打单元3内设置有秸秆输送单元5,所述秸秆输送单元5安装在第一安装座1内,所述秸秆捆绑单元6位于传送单元2的下方,所述第一安装座1内还设置有豆壳分离单元4,所述豆壳分离单元4位于拍打单元3的下方。

该实施例中,开始工作时,传送单元2将带有秸秆的成熟的大豆植株传送到拍打单元3内,拍打单元3对大豆植株进行拍打,将大豆从大豆秸秆中分离,脱离大豆秸秆的大豆和一部分壳体碎屑从拍打单元3进入到豆壳分离单元4内,豆壳分离单元4将大豆和壳体碎屑进行分离收集,脱离大豆后留在拍打单元3内的秸秆通过秸秆输送单元5向秸秆捆绑单元6处进行输送,输送后秸秆捆绑单元6对大豆秸秆进行折弯后捆绑,最后将捆绑好的秸秆进行集中收集。本发明可以自动的对带有大豆的秸秆进行拍打分离、大豆和壳体废屑的分类收集,以及脱粒后的大豆秸秆的捆绑收集,前后动作联系紧密,使得装置整体工作效率高。

如图1所示,所述传送单元2包括有第一传送带7、第一挡板8;

所述第一挡板8横向安装在第一安装座1的上端面,且位于第一安装座1上端面的两侧,所述第一挡板8之间水平的安装有第一传送带7,且第一传送带7的上端面低于第一挡板8的上端面,第一传送带7设置在第一安装座1的上端面。

该实施例中,开始工作时,第一传送带7将放入第一传送带7上带有秸秆的成熟的大豆植株进行传送到拍打单元3内,第一挡板8在传送的过程中挡住第一传送带7的两侧。本发明在第一传送带7传送大豆植株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挡板8的抵挡使得大豆植株在传送的过程中不会左右散落,使得本发明的传送效果好。

如图1、图2、图3、图5所示,所述拍打单元3包括有第一圆筒9、第一开口10、第一安装板11、第一滑动块12、第一滑槽13、第一伸缩杆14、第二伸缩杆15、第一安装块16、第一电机17、第一拍打块18、第一圆盘19、第一漏孔20、第二电机21、第一圆柱22;

所述第一圆筒9安装在第一安装座1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圆筒9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开口10,所述第一传送带7的一端伸入第一开口10内;所述第一圆筒9的上端面固接有第一安装板11,所述第一安装板11内横向开设有第一滑槽13,所述第一安装板11内固接有第一伸缩杆14的固定端,所述第一伸缩杆14的伸出端可伸入第一滑槽13内且与第一滑槽13的滑动方向相同,所述第一伸缩杆14的伸出端固接有第一滑动块12,所述第一滑动块12可在第一滑槽13内滑动,所述第一滑动块12固接有第二伸缩杆15的固定端的侧壁,所述第二伸缩杆15伸入第一圆筒9内且第二伸缩杆15的伸出端朝下,所述第二伸缩杆15的伸出端固接有第一安装块16,所述第二安装块26内固接有第一电机17,所述第一电机17的转动端伸出第一安装块16的侧壁且固接有第一拍打块18的一端;

所述第一圆筒9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一圆盘19,所述第一圆盘19的外侧壁和第一圆筒9的内侧壁贴合,所述第一圆盘19的上端面中心处固接有第一圆柱22,所述第一圆盘19上均匀的开设有若干第一漏孔20,所述第一圆盘19的下端面中心处固接有第二电机21的转动端,所述第一安装座1内开设有第一漏槽23,第一漏槽23位于第一圆盘19的下方,通过第一漏孔20与第一圆筒9内部连通,第二电机21位于第一漏槽23内且第二电机21的固定端固接在第一漏槽23的下端面。

该实施例中,开始工作时,第一传送带7将放入第一传送带7上带有秸秆的成熟的大豆植株进行传送到第一圆筒9内的第一圆盘19上,第二电机21转动使得第一圆盘19上的大豆植株在第一转盘内转动,然后第二伸缩杆15伸出配合第一电机17使得在第二伸缩杆15伸出到最低处时第一电机17旋转到第一拍打块18的下端面与第一圆盘19的上端面贴合,第一伸缩杆14可拉动第二伸缩杆15在第一滑槽13内滑动,从而拍打第一转盘处不同的位置。本发明可以通过第二伸缩杆15、第一电机17与第一拍打块18配合的方式模拟人工拍打脱离大豆粒的方式从大豆植株中分离大豆,使得本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高,分离效果好。

如图1、图4、图5所示,所述豆壳分离单元4包括有第一斜面24、第一传送通道25、第二安装块26、第二传送通道27、第三电机28、第一扇叶29、第一收集箱30、第二收集箱31、第二开口32;

所述第一漏槽23的下端面开设有第一斜面24,第一安装座1上开设有第一传送通道25,所述第一传送通道25的一端与第一斜面24的最低处连通,所第一传送通道25的另一端连通第一安装座1对应的侧壁,所述第一安装座1的侧壁上固接有第二安装块26,所述第二安装块26封闭住第一传送通道25,且第二安装块26与第一安装座1的侧壁形成第二传送通道27,所述第二传送通道27的一端与第一传送通道25连通,所述第二传送通道27的另一端位于第一收集箱30的上端面且与第一收集箱30的上端面连通,所述第一收集箱30位于第一安装座1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块26内固接有若干第三电机28,所述第三电机28的转动端伸出第二安装块26的侧壁后伸入第二收集通道内,所述第三电机28的转动端均固接有第一扇叶29,所述第一扇叶29位于第二收集通道内,第一扇叶29贴合在第二安装块26靠近第一安装座1的侧壁,所述第二收集箱31位于第一收集箱30和第一安装座1之间,所述第二收集箱31靠近第二收集通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开口32,所述第二开口32与第一扇叶29等高。

该实施例中,开始工作时,第一传送带7将放入第一传送带7上带有秸秆的成熟的大豆植株进行传送到第一圆筒9内的第一圆盘19上,第二伸缩杆15、第一电机17与第一拍打块18配合的方式在第一圆盘19旋转的过程中将拍打分离出的大豆粒和部分壳体废屑通过第一圆盘19上的第一漏孔20掉入到第一漏槽23内,通过第一漏槽23内的第一斜面24后大豆粒和一部分壳体废屑进入到第一传送通道25,然后再进入第二传送通道27,在经过第二传送通道27时第三电机28转动使得第一扇叶29转动将和分离出的大豆粒一起掉入的豆壳废屑吹入到第二收集箱31内,而由于大豆粒的质量高于豆壳废屑,所以大豆粒不会被第一扇叶29吹动竖直掉入到第一收集箱30内进行收集。本发明可以自动对分离出的大豆粒和部分壳体进行分类收集,使得后续不需要人工分离大豆粒和部分壳体,在处理时更加节省时间,整体工作更加有序。

如图2、图6、图7、图8、图9所示,所述秸秆输送单元5包括有第四电机33、第一齿轮34、第二齿轮35、第四转动柱36、第一转动板37、第一推板38、第三伸缩杆39、第四伸缩杆40、第一滑块41、第二滑槽42、第二滑块43、第三滑槽44、第五伸缩杆45、第一弧形挡板46、第三开口47、第六伸缩杆48、第一水平通道49、第一垂直通槽50;

所述第一圆筒9靠近第一传送带7的侧壁开设有第三开口47,所述第三开口47位于第一开口10和第一传送带7的下方,所述第一安装座1内竖直固接有第六伸缩杆48,所述第六伸缩杆48的伸出端竖直向上,所述第六伸缩杆48的伸出端固接有第一弧形挡板46的下端面,所述第一弧形挡板46可伸入第三开口47内,所述第一弧形挡板46可挡住第一圆筒9内的第三开口47;

所述第一安装座1内固接有第四电机33,所述第四电机33的转动端竖直向下,第四电机33的转动端可转动的固接有第一齿轮34,所述第三开口47的一侧可转动的设置有第四转动柱36,所述第四转动柱36的侧壁固接有第一转动板37,所述第一转动板37的下端面与第一圆盘19的上端面贴合,第一转动板37的上端面与第一圆柱22的上端面等高,所述第一转动板37可转动至远离第四转动柱36的一端与第一圆柱22的侧壁贴合,所述第四转动柱36的上端面高于第一转动板37的上端面,且第四转动柱36的上端面可转动的伸入第三开口47的上端面内,所述第四转动柱36的下端面固接有第二齿轮35,所述第二齿轮35与第一齿轮34啮合。

该实施例中,开始工作时,在将大豆从大豆植株分离后,而且大豆和部分壳体掉下第一圆盘19进行后续收集后,第一圆盘19上只剩下秸秆的时候,第六伸缩杆48收缩将第一弧形挡板46下拉,漏出第三开口47,此时第四电机33转动通过第一齿轮34带动第二齿轮35转动,从而带动第四转动柱36和第一转动板37转动,使得第一转动板37从第一圆盘19内侧壁处转动到远离第四转动柱36的一端与第一圆柱22的侧壁贴合,此时第二电机21转动使得秸秆都被第一转动板37靠近第一水平通道49的端面挡住,然后第二电机21停止转动,第四电机33转动使得第一转动板37转动至与第一传送带7的传送方向垂直,然后第四电机33反转使得第一转动板37回到初始位置,然后进行后续的推动处理。本发明可以通过第一圆盘19的转动配合第一转动板37能挡住大豆秸秆,再通过第一转动板37的旋转能将分离大豆后的大豆秸秆转到想要的状态,使得后续处理大豆秸秆时能更加方便。

如图2、图7、图8、图9所示,所述第三开口47相对于第四转动柱3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推板38,所述第一推板38的上端面与第三开口47的上端面等高,所述第一推板38的下端面可与第一圆盘19的上端面贴合,所述第一推板38远离第四转动柱36的一侧固接有第一滑块41,所述第一安装座1内水平开设有第二滑槽42,所述第一推板38可通过第一滑块41沿着第二滑槽42滑动,所述第一安装座1内固接有第三伸缩杆39,所述第三伸缩杆39的伸出端可伸出第二滑槽42的一端,所述第一安装座1内固接有第四伸缩杆40,所述第四伸缩杆40的伸出端可伸出第二滑槽42的另一端,所述第三伸缩杆39的伸出端和第四伸缩杆40的伸出端相对设置,且伸缩方向均与第一滑块41的滑动方向一致;

所述第一推板38远离第四转动柱36的一侧固接有第二滑块43,所述第一安装座1内竖直开设有第三滑槽44,所述第一推板38可通过第二滑块43沿着第三滑槽44滑动,所述第三滑槽44的下端与第二滑槽42远离第四传送带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座1的内竖直安装有第五伸缩杆45,所述第五伸缩杆45的伸出端竖直向上,所述第五伸缩杆45的伸出端可伸出第三滑槽44的最低端,所述第三滑槽44的最高端高于第一传送带7的上端面,且第三滑槽44位于第一传送带7靠近第一圆筒9的一侧,第一推板38靠近第一传动带的端面可与第一传送带7的表面贴合,所述第五伸缩杆45的伸缩方向与第二滑块43的滑动方向一致;

所述第一安装座1内开设有第一水平通道49,所述第一水平通道49的一端与第三开口47连通,所述第一水平通道49的另一端的下端面连通有第一垂直通槽50,所述第一垂直通槽50位于第一安装座1内,所述第二滑槽42远离第三滑槽44的一端位于第一垂直通槽50的上方。

该实施例中,开始工作时,在将大豆从大豆植株分离后,而且大豆和部分壳体掉下第一圆盘19进行后续收集后,第一圆盘19上只剩下秸秆的时候,第六伸缩杆48收缩将第一弧形挡板46下拉,漏出第三开口47,此时第四电机33转动通过第一齿轮34带动第二齿轮35转动,从而带动第四转动柱36和第一转动板37转动,使得第一转动板37从第一圆盘19内侧壁处转动到远离第四转动柱36的一端与第一圆柱22的侧壁贴合,此时第二电机21转动使得秸秆都被第一转动板37靠近第一水平通道49的端面挡住,然后第二电机21停止转动,第四电机33转动使得第一转动板37转动至与第一传送带7的传送方向垂直,这个过程中第一推板38被第五伸缩杆45从第三滑槽44的中部推动到第三滑槽44的顶部,第一挡板8的上端面伸出第一传送带7的上端面以暂时挡住后续可能会掉入第一圆筒9的大豆植株,在第四电机33反转使得第一转动板37回到初始位置后,第五伸缩杆45缩回,第一推板38通过重力从第三滑槽44的顶部掉落到底部,然后第三伸缩杆39推动第一推板38在第二滑槽42内滑动,第一推板38依次通过第四转动柱36、第三开口47、以及第一水平通道49后被推动的秸秆从第一水平通道49的一端掉入到第一垂直通槽50内,等待后续的秸秆捆绑处理,第一推板38被第三伸缩杆39推动到第二滑槽42另一端后缩回,再通过第四伸缩杆40推动第一推板38回到第二滑槽42原始端,第五伸缩杆45在伸出将第一推板38推上第三滑槽44中部位置,从而重复的进行推动工作。本发明的第一推板38不仅可以被推动到第一传送带7的输出端处以挡住可能在第一传送带7上继续传动的秸秆,也能用来推动被第一转动板37转动至与第一传送带7的传送方向垂直后的秸秆,知道推动秸秆到第一垂直通槽50内,使得推动的秸秆均横向掉入第一垂直通槽50内,使得第一推板38在不同的姿态能实现不同的功能,而且第一转动板37和第一推板38配合推动的方式方便后续的秸秆捆绑处理。

如图2、图9、图10、图11、图12、图13所示,所述秸秆捆绑单元6包括有第一挡柱51、第三安装块52、第七伸缩杆53、第八伸缩杆54、第四安装块55、第九伸缩杆56、第一弧形块57、第一弧形斜面58、第一弧形板59、第二弧形板60、第一弧形通道61、第一多级伸缩杆62、第一安装柱63、第十伸缩杆64、第一切刀65、第五电机66、第一转动柱67、第二转动柱68、第三转动柱69、打包带70、打包筒71、第十一伸缩杆72、第十二伸缩杆73、第五安装块74、第十三伸缩杆75、第二弧形块76、第二弧形斜面77、第三弧形板78、第四弧形板79、第二弧形通道80、第二多级伸缩杆81、第二安装柱82、第一伸出杆83、第六安装块84、双头伸缩杆85、第四滑槽86、第一夹手87、第一熔接块88、第十五伸缩杆89、第二传送带90;

所述第一安装座1内横向固接有第七伸缩杆53,所述第七伸缩杆53的伸出端指向第三开口47,第七伸缩杆53的伸出端固接有第三安装块52,所述第三安装块52的下端面固接有第一挡柱51的上端面,所述第一挡柱51的下端面可与第一垂直通槽50的下端面贴合,所述第一安装座1内开设有第二漏槽,所述第一连接通道91的一端与第一垂直通槽50远离第一水平通道49的最低侧壁处连通,所述第二传送带90设置在第一安装座1内,所述第二传送带90的上端面与第一安装座1内部开设有运输秸秆的第一运输通道92,所述第一连接通道91的另一端与第一运输通道92连通。

该实施例中,开始工作时,在将大豆从大豆植株分离后,而且大豆和部分壳体掉下第一圆盘19进行后续收集后,第一圆盘19上只剩下秸秆的时候,在第一转动板37和第一推板38配合推动秸秆使得秸秆横向掉入第一垂直通槽50内,在这个过程中第七伸缩杆53一直保持伸出状态,从而第一挡柱51的下端面与第一垂直通槽50远离第一水平通道49的下端面处贴合。本发明的第一挡柱51可以挡住掉入第一垂直通槽50的秸秆,使得秸秆更好的进行捆绑。

如图2、图9、图10、图11、图12、图13所示,所述第一安装座1内横向固接有第八伸缩杆54,第八伸缩杆54位于第七伸缩杆53的一侧,所述第八伸缩杆54的伸出端指向第三开口47,第八伸缩杆54的伸出端固接有第四安装块55,第四安装块55上水平的固接有第九伸缩杆56的固定端,所述第九伸缩杆56的伸出端指向第七伸缩杆53,且第九伸缩杆56的伸缩方向与第七伸缩杆53的伸缩方向垂直,所述第九伸缩杆56的伸出端固接有第一弧形块57,所述第一弧形块57远离第三开口47的端面开设有第一弧形斜面58,所述第一弧形块57的弧形凹面内固接有一块第一弧形板59,所述第一弧形块57靠近第三开口47的一端水平固接有第一多级伸缩杆62,所述第一多级伸缩杆62的伸出端远离第三开口47,且伸出端固接有一块第二弧形板60,所述第一弧形板59和第二弧形板60与第一弧形块57之间可形成第一弧形通道61,所述第一弧形通道61的下端开口竖直向下可伸入打包带70的一端,所述第一弧形块57上固接有第一安装柱63,第一安装柱63伸出第一弧形块57的下方,所述第一安装柱63内水平固接有第十伸缩杆64,所述第十伸缩杆64的伸出端指向第七伸缩杆53,且第十伸缩杆64的伸缩方向与第七伸缩杆53的伸缩方向垂直,所述第十伸缩杆64的伸出端固接有第一切刀65,所述第一安装柱63上还固接有两个第五电机66,所述两个第五电机66位于第一切刀65的下方,所述第五电机66的转动端伸出第一安装柱63靠近第七电机的端面,且均固接有第一转动柱67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柱67远离第五电机66的中心处固接有第二转动柱68的一端,所述第二转动柱68的侧壁直径小于第一转动柱67的侧壁直径,所述第二转动柱68远离第一转动柱67的中心处固接有第三转动柱69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柱67和第三转动柱69的端面距离与打包带70的厚度相等,所述两个第二转动柱68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与打包带70的宽度相等,所述两个第五电机66以相反的方向转动;

所述第一安装座1内横向固接有第十一伸缩杆72,第十一伸缩杆72位于第九伸缩杆56的下方,所述第十一伸缩杆72的伸出方向与第九伸缩杆56的伸出方向相同,且第十一伸缩杆72的伸缩方向与第九伸缩杆56的伸缩方向水平设置,所述第十一伸缩杆72的伸出端固接有打包筒71,所述打包带70位于打包筒71内,所述打包带70一端通过打包筒71伸入第二转动柱68、第一转动柱67和第三转动柱69形成的空间后进入第一弧形通道61的下端开口;

所述第一安装座1内横向固接有第十二伸缩杆73,第十二伸缩杆73位于第七伸缩杆53相对于第九伸缩杆56的一侧,所述第十二伸缩杆73的伸出端指向第三开口47,第十二伸缩杆73的伸出端固接有第五安装块74,第五安装块74上水平的固接有第十三伸缩杆75的固定端,所述第十三伸缩杆75的伸出端指向第九伸缩杆56,且第十三伸缩杆75的伸缩方向与第九伸缩杆56的伸缩方向一致,所述第十三伸缩杆75的伸出端固接有第二弧形块76,所述第二弧形块76远离第三开口47的端面开设有第二弧形斜面77,所述第二弧形块76的弧形凹面内固接有一块第三弧形板78,所述第二弧形块76靠近第三开口47的一端水平固接有第二多级伸缩杆81,所述第二多级伸缩杆81的伸出端远离第三开口47,且伸出端固接有一块第四弧形板79,所述第三弧形板78和第四弧形板79与第二弧形块76之间可形成第二弧形通道80,所述第二弧形通道80的下端开口竖直向下可伸出打包带70的一端,所述第二弧形通道80靠近第一弧形块57的上端开口可与第一弧形通道61靠近第二弧形块76的上端开口连通后形成只有下端开口的通道;

所述第二弧形块76靠近第三开口47的一侧的下端固接有第二安装柱82,所述第二安装柱82内固接有第一伸出杆83,所述第一伸出杆83的伸出端位于第二安装柱82背离第三开口47的端面上,且第一伸出杆83可伸出第二安装柱82背离第三开口47的端面,第一伸出杆83的伸缩方向与第十二伸缩杆73的的伸缩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伸出杆83的伸出端固接有第六安装块84,所述第六安装块84远离第二安装柱82的端面横向开始有第四滑槽86,所述第四滑槽86内固接有双头伸缩杆85,所述双头伸缩杆85的两侧均固接有第一夹手87的一端,所述第一夹手87的另一端伸出第六安装块84远离第二安装柱82的端面,且位于打包带70伸出第二弧形通道80的下端开口的两侧;

所述第二弧形块76内固接有第十五伸缩杆89,所述第十五伸缩杆89位于第二弧形通道80的下端开口处,所述第十五伸缩杆89的伸出端可伸出第二弧形块76靠近第一弧形块57相对的端面,所述第十五伸缩杆89的伸出端固接有第一熔接块88。

该实施例中,开始工作时,在将大豆从大豆植株分离后,而且大豆和部分壳体掉下第一圆盘19进行后续收集后,第一圆盘19上只剩下秸秆的时候,在第一转动板37和第一推板38配合推动秸秆使得秸秆横向掉入第一垂直通槽50内,在这个过程中,第七伸缩杆53一直保持伸出状态,从而第一挡柱51的下端面与第一垂直通槽50远离第一水平通道49的下端面处贴合,然后第八伸缩杆54、第十一伸缩杆72和第十二伸缩杆73同步收缩,从而带动第九伸缩杆56和第十三伸缩杆75同步收缩,在收缩的过程中分别通过第一弧形块57上的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块76上的第二弧形面将在第一垂直通槽50内的秸秆从远离第一运输通道92的一端运动到第一运输通道92内,从而对秸秆进行两端的同步弯折,在运动的过程中第九伸缩杆56和第十三伸缩杆75慢慢相对伸出,在运动到指定捆绑位置后第一弧形块57和第二弧形块76上相对的端面贴合,所形成的圆槽凹槽包围住弯折后的秸秆,然后第五电机66以相反的方向转动将打包带70通过第一转动柱67和第三转动柱69转动至第一弧形通道61的下端开口后沿着第一弧形通道61进入第二弧形通道80,由于此时第一弧形通道61的上端开口和第二弧形通道80的上端开口连通,所以进入第一弧形通道61的打包带70后再进入第二弧形通道80,然后从第二弧形通道80的下端开口伸出,伸出的打包带70一端立即被第一夹手87夹住,具体是双头伸缩杆85由伸出到缩回使得第一夹手87夹住伸出的打包带70一端,夹住后第一多级伸缩杆62和第二多级伸缩杆81同步缩回第二弧形板60和第二弧形板60,使得打包带70脱离第一弧形通道61和第二弧形通道80,从而打包带70包围住秸秆,然后第五电机66反向转动,使得打包带70紧缩,第五电机66反转的同时第十五伸缩杆89伸出通过第一熔接块88第二弧形块76下端开口处伸出,然后将位于第一弧形块57和第二弧形块76下端处的打包带70推动贴合到第一弧形块57下端开口处的侧壁,在第五电机66反转使得秸秆被捆绑得够紧后第一熔接块88将贴合的打包带70熔接在一起,然后第十伸缩杆64伸出通过第一切刀65切刀熔接处下方的打包带70,从而实现了秸秆的捆绑,然后第九伸缩杆56和第十三伸缩杆75缩回,缩回的同时第八伸缩杆54、第十一伸缩杆72和第十二伸缩杆73同步伸出到初始位置,进行下次捆绑的准备,同时第七伸缩杆53缩回使得第一挡柱51进入第一连接通道91内,从而被第一挡柱51挡住捆绑住的秸秆由于重心在第一连接通道91内,所有捆住的秸秆会依次通过第一连接通道91、第一运输通道92后进入第二传送带90的上端面,第二传动带再对其进行输送后收集。本发明可以自动的对秸秆进行弯折后进行捆绑,以解决秸秆本身高度过高不便收集的问题,以及在捆绑时能自动通过打包带70对秸秆进行锁紧处理,使得捆绑秸秆的打包带70不会轻易散开,结构设计合理,前后配合巧妙,使得整体工作效率高,设备使用效果好。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带有预处理装置的VOCs在线检测仪
  • 一种带有搅拌功能的液态食品检测用预处理装置
  • 一种大豆秸秆用的脱粒的滚筒筛分装置及其筛分方法
  • 一种大豆秸秆用的脱粒的滚筒筛分装置及其筛分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13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