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蓄水池及冷却回路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44:28


一种蓄水池及冷却回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水池及冷却回路系统。

背景技术

油压设备(如注塑机、折弯机等)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避免油压设备因高温导致机台故障或者损坏而需要对油压设备进行冷却降温。目前,现有的油压设备降温往往采用水冷的方式进行,包括在制造工厂顶楼放置冷却水塔,通过增压泵将冷却水通过水管流向机台,通过增压泵增压的方式将换热后的冷却水循环流向冷却水塔。而在机台冷却过程中,冷却水对机台进行换热之后通常会通过设置蓄水池对换热过后的冷却水进行回收,增压泵通过将蓄水池内聚集的水进行增压以泵向冷却水塔,以此循环。然而,冷却水中混杂有砂石、杂物等杂质,蓄水池作为冷却水的聚集地,大量杂质被聚集于蓄水池中,而这些杂质逐渐累积并沉积于蓄水池的池底,长此以往会形成大量病菌,污染水源,因此,对蓄水池底的定期进行清理显得尤为重要,而现有的清洗方式往往采用人工清理的方式进行,人工清理的方式费时费力,且清理速度较慢,比较耽误蓄水池被再次投入使用,从而影响机台的正常冷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蓄水池底进行自动清理的蓄水池及冷却回路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蓄水池并具体包括具有储水腔的蓄水池本体,所述储水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储水腔的底部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来回移动的行走机构以及设置在行走机构上并用于对储水腔底臂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行走机构能够带动清理机构由第一侧壁一侧移动至第二侧壁一侧或由第二侧壁一侧移动至第一侧壁一侧,当所述行走机构带动所述清理机构移动时,所述清理机构对途经的储水腔底臂进行清扫并带走杂质,从而对蓄水池的底壁自动清理,无需人为操作,且机械化的操作能够控制清理时间、保证清理效果,同时能够保证蓄水池能够及时进行使用,从而保证机台的冷却循环。

所述清理机构包括设置在行走机构上的第一驱动部、设置在第一驱动部上并朝向储水腔的底壁延伸的刷洗部以及设置在行走机构上并与第一驱动部位于同侧的刮除部,所述刷洗部和刮除部的底部均抵靠于储水腔的底壁,刷洗部和刮除部的两端均沿垂直于行走机构的移动方向水平延伸至储水腔的两侧,从而保证刷西部和刮除部的清理效果,使清理效果更全面,所述第一驱动部能够驱动刷洗部运行以洗刷储水腔底壁,刮除部同时刮走杂质,刷洗部主要用于将储水腔底壁上易清除的杂质进行清理,对于一些粘附于储水腔底壁且刷洗部无法刷除的杂质则由刮除部铲除,从而相互配合使用,保证清理效果。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长度方向水平并平行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设置的移动座、设置在储水腔内并用于带动移动座沿垂直于移动座的方向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水平移动的第二驱动部,当第二驱动机构运行时,移动座由第一侧壁至第二侧壁或第二侧壁至第一侧壁水平移动,从而带动刷洗部和刮除部由储水腔的一侧移动至另一侧,并在移动过程中对储水腔的底壁进行洗刷和刮走堆积的杂质。

所述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传动配合,当第一驱动部运行时,第二驱动部同步运行以将储水腔底臂上的杂质由一侧聚集至另一侧,从而减少动力装置的使用,节约成本的同时,保证移动座的移动和刷洗部的运作同时进行,如此便能够保证移动座在移动过程中能够毫不遗漏的对储水腔进行刷洗,避免移动座移动时而刷洗部未运作而影响储水腔底壁的清理效果。

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固设在移动座上且沿移动座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储水腔两侧的连接架、分别转动连接于连接架并沿连接架的长度方向相间分布的若干第一齿轮、转动设置在移动座内并与各第一齿轮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以及用于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刷洗部与各第一齿轮相对应并相连接,且各刷洗部和与之对应的第一齿轮同轴设置并延伸至储水腔的底壁;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沿移动座的移动方向设置在储水腔内壁上的第一齿条以及转动设置在移动座内并与第一齿条啮合配合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同轴设置并通过一连接轴传动连接以同步转动。

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第三齿轮的轴向方向均竖向设置,且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分别设置为两个,各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分设在移动座的两端,从而从移动座的两端提供支撑和动力,保证移动座的行走稳定,所述连接轴和第二齿轮相对应设置,保证刷洗部和刮除部相对于移动座的结构稳定,所述刮除部位于刷洗部和移动座之间,以使移动座在朝向刷洗部一侧移动时,刷洗部首先对储水腔的底壁进行刷洗,然后由刮除部随其后对储水腔底壁进行清理,从而使清理效果由低至高而有条不紊的进行;所述清理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移动座内并用于带动连接架竖向移动的避让部,所述避让部包括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移动座内的滑块以及用于驱动滑块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三驱动部,所述连接架固设于所述滑块上,两所述第二齿轮分别转动连接于滑块上,以使滑块能够带动连接架和第二齿轮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刷洗部上下移动,以在不需要刷洗部洗刷储水腔底壁时进行避让;所述连接轴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二齿轮面向第三齿轮一侧面上的第一键轴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三齿轮面向第二齿轮一侧面上的第二键轴,所述第一键轴和第二键轴同轴设置,且第一键轴和第二键轴沿竖直方向平键连接,当第三驱动部运行并带动连接架竖直向上移动时,刷洗部逐渐远离储水腔底壁,同时不影响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之间的传动配合。

所述清理机构还包括用于在刷洗部竖直向上移动时冲刷刷洗部底部的清洁部;所述刷洗部包括竖直并固定穿设于第一齿轮的固定轴以及连接于固定轴底端的滚刷,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于连接架,滚刷的底面上设置有刷毛,在滚刷的刷毛接触储水腔底壁且滚刷进行转动时,滚刷的刷毛对储水腔的底壁进行刷洗以将沉淀并堆积的杂质、污垢搅散,同时刷洗储水腔底壁以防杂质继续粘黏;所述清洁部包括形成于滚刷和固定轴内并竖直向上贯通所述固定轴的空腔、设置在固定轴顶端并位于连接架上方的储水部、设置在移动座上并位于连接架正上方的固定块、形成于滚刷底面并连通空腔的若干出水孔以及固定设置在空腔底壁上呈环形分布的叶片,所述储水部与所述空腔密封连通,所述储水部由不透水材料制成并可伸缩折叠,当滚刷在第一齿轮带动下转动对所述储水腔的底壁进行洗刷时,所述叶片同步旋转以迫使所述储水腔内的水体经所述出水孔再经所述空腔进入所述储水部内,储水部内装有的水不受滚刷转动而减少,当滚刷的出水孔浸入水中时,滚刷的转动会带动滚刷内的叶片随其同步转动,叶片会使空腔内形成一定负压以将水从出水孔出吸入空腔内以逐渐填充空腔和储水部,当滚刷向上移动时,储水部抵靠于固定块并逐渐被固定块挤压,水则通过出水孔流向刷毛以对刷毛进行冲洗,防止大量杂质粘附于刷毛。

所述第一侧壁底部内凹形成有用于供移动座穿入其中且面向储水腔一侧开口的回收腔,所述回收腔的底面下凹形成有收集槽,所述收纳槽内可拆卸地设置有收集盒,所述连接架和刮除部均位于移动座面向回收腔的一侧,当行走机构由第二侧壁一侧带动清理机构移动至回收腔内时,所述移动座位于回收腔的开口处,所述刷洗部位于收集槽的上方,杂质被清扫聚集至收集盒内,从而对清理的杂质进行回收,操作人员仅需取出收集盒,即可对回收的杂质进行处理。

所述避让部还包括设置在滚刷底部的感应件,当感应件感应到滚刷移动至回收槽内并不再接触储水腔的底壁时,第三驱动部运行从而带动滚刷向上移动以避让刮除部;所述刮除部包括用于刮除杂质的刮板以及分别连接于移动座和刮板并带动刮板沿移动座的移动方向移动的第四驱动部,所述第四驱动部与第三驱动部传动配合以同步运行,以使滚刷向上移动的同时,刮板朝向靠近回收腔一侧移动以将杂质推赶至收集盒内。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回路系统并具体包括与机台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通并向机台循环输送冷却水的循环冷却水系统,所述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并连通的冷却水塔、发电机、增压泵、前述各发明内容所限定的蓄水池以及依次连通所述冷却水塔、机台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蓄水池以及增压泵的管道,所述冷却水塔内的冷却水经管道依次流向机台、蓄水池和增压泵后输送至冷却水塔内,冷却水塔内的冷却水由上至下顺流而下以冷却机台,并无需使用动力设备即可完成对机台的冷却,而增压泵则用于将换热后汇聚于蓄水池内的水输送至冷却水塔内进行冷却,从而形成冷却水循环而对机台循环冷却。

本发明的蓄水池及冷却回路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行走机构和清理机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行走机构带动清理机构在储水腔的底壁来回移动,清理机构则在移动过程中对途经的储水腔底壁进行全自动清理,无需人为操作即可完成清理工作,节省人力;同时,机械化操作的方式能够保证清理时间和清理效果在可控范围,相对于人工清理的不可控性,提升了工作效率,以便蓄水池能够尽快投入使用,且行走机构和清理机构还可在蓄水池使用过程中进行,从而不会影响机台的冷却和生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冷却回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冷却回路系统的水流回路图;

图3为本发明的蓄水池的局部侧面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蓄水池的局部正面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清理机构移动至回收腔内的局部正面剖视图;

图6为滚刷处的正面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机台-1;水力发电机-2;蓄水池-3;蓄水池本体-31;储水腔-32;行走机构-33;移动座-331;第二驱动部-332;第一齿条-3321;第三齿轮-3322;清理机构-34;第一驱动部-341;连接架-3411;第一齿轮-3412;第二齿轮-3413;刷洗部-342;固定轴-3421;滚刷-3422;刷毛-3423;刮除部-343;刮板-3431;第四驱动部-3432;螺杆-34321;避让部-344;滑块-3441;第三驱动部-3442;第二齿条-34421;第五齿轮-34422;清洁部-345;空腔-3451;储水部-3452;固定块-3453;出水孔-3454;叶片-3455;固定轴-3456;第一侧壁-35;第二侧壁-36;回收腔-37;收集盒-38;连接轴-39;第一键轴-391;第二键轴-392;增压泵-4;管道-5;冷却水塔-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中所述的机台1指如注塑机、折弯机等油压设备,本发明的冷却回路系统用于冷却机台1。机台1上具有用于冷却水对机台1进行降温的水道,水道具有用于输入的输入端以及用于输出的输出端,本发明的冷却回路系统包括与机台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通并向机台1循环输送冷却水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用于向机台1的输入端输送冷却水,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机台1位于冷却水循环的中部位置,位于中部位置的机台1在水压的作用下冲刷机台1的水道,冷却水中携带的砂石、杂物等则被带离于机台1而不会堵塞于机台1中。

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用于对水进行降温以形成冷却水的冷却水塔6、用于通过流动的冷却水进行水力发电的水力发电机2、用于回收换热后的冷却水的蓄水池3、用于将蓄水池3内换热后的冷却水输送至冷却水塔6内的增压泵4以及依次连通冷却水塔6、机台1的输入端、机台1的输出端、水力发电机2、蓄水池3以及增压泵4的管道5,冷却水塔6内的冷却水经管道5依次流向机台1、水力发电机2、蓄水池3以及增压泵4后继续输送并流向冷却水塔6内以形成水流回路。

具体的,冷却水塔6、机台1、水力发电机2以及蓄水池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以使冷却水塔6位于最高位,冷却水塔6一般置于楼顶,而机台1则位于楼中层中,蓄水池3则优选位于楼底层,因此,冷却水塔6位于机台1的上方,水力发电机2位于机台1的下方,而蓄水池3则位于水力发电机2的下方,冷却水塔6内的水通过高低水位差的原理,通过高位水压使得冷却水塔6内的冷却水经管道5流向机台1、水力发电机2和蓄水池3,无需使用增压设备,在水压相对恒定的情况下实现向机台1输送冷却水,以完成对机台1的水冷降温,而通过机台1的冷却水在带走机台1的热量后继续通过管道5流向水力发电机2,由于具有高度差,因此,在机台1处换热后的冷却水在流向水力发电机2和蓄水池的过程中,水压带动水流流动而带动水力发电机2的叶片3455转动从而进行发电,产生的电力可进行回收利用,可用于增压泵4等的电力输送,不仅节约的电力的使用,且产生了电力,实现节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且在整个过程中,由于机台1处于楼层中部,因此,在水压的作用下,冷却水中的砂石等杂物被水压冲刷以随冷却水继续流动直至流向位置底部的蓄水池3内,砂石等杂物则会沉积于蓄水池3内。应当注意的是,在冷却水塔6输出冷却水的位置处设置有电动阀门,电动阀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控制电动阀门的启闭,当电动阀门开始时,冷却水塔6才会输出冷却水,当电动阀门关闭时,冷却水无法输出而存储于冷却水塔6内。

冷却水塔6为现有技术,通过向塔内喷淋需要冷却的水,使得水在喷淋后与空气接触换热、蒸发的过程中带走水中的热量,而为了避免水通过蒸发流失,塔顶通过设置风扇使得水分无无法蒸发出塔外而保证水不会过度流失,详细结构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水力发电机2是实现水的位能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换装置,一般由水轮机、发电机、调速器、励磁系统等组成,水流冲向水轮机上的叶片3455使其转化为机械能以旋转,从而驱动发电机旋转以转换为电能,详细结构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增压泵4能够将蓄水池内换热后的冷却水进行抽取并输送至冷却水塔6内,而为了避免增压泵4全程开启,在冷却水塔6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水位的水位感应器,水位感应器包括高位感应器和位于高位感应器下方的低位感应器,高位感应器、低位感应器以及增压泵4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用于接收高位感应器和低位感应器的发送的信号,且控制器用于控制增压泵4的运行,当水位较高并漫至高位感应器处时,高位感应器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控制增压泵4停止运行,当水位下降至低位感应器处时,低位感应器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控制增压泵4运行以将蓄水池内积蓄的冷却水输送至冷却水塔6内进行冷却,从而有效避免增压泵4长期不间断的运行而增加电力的损耗,本实施例能够使增压泵4在需要时使用,不需要时关闭,间歇性使用,且增压泵4的电力可使用水力发电机2处储存的电力,进一步节省电力,节能减耗。

蓄水池3设置在楼层的底部,可设于底层或地下层,以使蓄水池形成低位,从而能够将位于机台1输出端后的管道5内的砂石、杂物等提供动力,使砂石、杂物等杂质随换热后的冷却水流向蓄水池内,杂质能够沉淀于蓄水池底部。

参照图3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蓄水池3包括具有储水腔32的蓄水池本体31、设置在储水腔32底部并能够沿水平方向来回移动的行走机构33以及设置在行走机构33上并用于对储水腔32底壁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34,储水腔3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35和第二侧壁36,行走机构33则在第一侧壁35和第二侧壁36之间来回移动,从而能够由储水腔32的一侧清理至另一侧,完成对底壁上杂质的自动清理。

蓄水池本体31的顶部敞口设置,并从蓄水池本体31的顶部向下凹陷形成所述储水腔32,储水腔32具有四个侧面及一个底壁,底壁为一水平的平面,如图4所示为蓄水池的正面,各侧面均为竖直平面并均包括位于左侧的第一侧壁35、位于右侧的第二侧壁36、位于前侧的第三侧壁以及位于后侧的第四侧壁。

行走机构33包括长度方向水平并平行于第一侧壁35和第二侧壁36设置的移动座331以及设置在储水腔32内并用于带动移动座331沿垂直于移动座331的方向在第一侧壁35与第二侧壁36之间水平移动的第二驱动部332,清理机构34设置在移动座331上,第二驱动部332运行能够带动移动座331在第一侧壁35和第二侧壁36之间来回移动,移动座331则在移动过程中带动清理机构34移动,从而使清理机构34对沿途的杂质进行清理,从而实现机械自动化,节省人力的同时,相对于人工清理的效率有快有慢不稳定,机械化的操作能够保持相同的清洁频率,提升清洁效率。应当注意的是,行走机构33的详细结构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也可使用其他能够带动清理机构34移动的结构进行替换,如使用推杆推动清理机构34的方式。

移动座331为一呈长方体状的盒体状,移动座331具有中空的内腔。

清洁机构包括设置在移动座331上的第一驱动部341、设置在第一驱动部341上并朝向储水腔32的底壁延伸的刷洗部342、设置在移动座331上并与第一驱动部341位于移动座331同侧上的刮除部343、设置在移动座331内并用于带动刷洗部342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避让部344以及用于在刷洗部342竖直向上移动时冲刷刷洗部342底部的清洁部345。第一驱动部341用于驱动刷洗部342运行以洗刷储水腔32底壁。刷洗部342和刮除部343的底部均抵靠于储水腔32的底壁,从而在移动部带动刷洗部342和刮除部343移动时,刷洗部342在第一驱动部341的驱动下转动,对途经的储水腔32底壁进行滚动刷洗,从而将沉积于池底的杂质、污垢刷离底壁,并在移动过程中带走被刷离下来的杂质以及堆积的砂石。刮除部343则将被刷离下来而未被刷洗部342带走的污垢、堆积的砂石刮走,甚至将刷洗部342无法刷离底壁的污垢进行铲除。作为优选的,刮除部343则位于刷洗部342与移动座331之间,以使刷洗部342进行先初步清理,刮除部343随后刮除杂质以加强清理效果,防止因刷洗部342的清理效果不佳而影响整体清理效果,层层递进的完成清理工作,能够更有效的完成对蓄水池底的清洁;刷洗部342和刮除部343的两端均沿垂直于移动座331的移动方向水平延伸至储水腔32的两侧,以在刷洗部342和刮除部343从第一侧壁35移动至第二侧壁36、或由第二侧壁36移动至第一侧壁35处时,能够将储水腔32的底壁各处均进行清理,应当注意的是,此处的清理范围在90%以上,实际范围根据刷洗部342和刮除与两端与储水腔32内壁之间的间隙决定。

作为优选的,第一驱动部341和第二驱动部332传动配合,当第一驱动部341运行时,第二驱动部332同步运行以将储水腔32底壁上的杂质由储水腔32的一侧聚集至另一侧,从而完成对底壁的清理,传动配合的第一驱动部341和第二驱动部332,能够使移动座331在移动的同时保证刷洗部342运行对底壁进行刷洗,避免移动座331移动时刷洗部342未运行而使刷洗部342途经的底壁未进行滚动刷洗而降低清理效果,并避免移动部未运行而滚刷3422部运行而使滚刷3422部在原地运行而无法进一步清理,而第一驱动部341驱动滚刷3422部则需要电力,原地运行的刷洗部342则会导致电力的浪费。

具体的,第一驱动部341包括固设在移动座331上且沿移动座331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储水腔32两侧的连接架3411、分别转动连接于连接架3411并沿连接架3411的长度方向相间分布的若干第一齿轮3412、转动设置在移动座331内并与各第一齿轮3412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3413以及用于驱动第二齿轮3413转动的第一驱动件(图中未示出)。连接架3411用于支撑各第一齿轮3412,刷洗部342与各第一齿轮3412相对应并相连接以使第一齿轮3412与刷洗部342的数量一直并一一对应设置,且各刷洗部342和与之对应的第一齿轮3412同轴设置并延伸至储水腔32的底壁,在第一齿轮3412转动后,各刷洗部342在第一齿轮3412的带动下进行转动。第一驱动件运行后通过第一齿轮3412和第二齿轮3413之间的传动带动刷洗部342运行。连接架3411成长条状且长度方向平行与刮除部343设置,连接架3411的两端背向延伸以同样延伸至储水腔32的两侧上,连接架3411端部与储水腔32与之相向的内壁之间具有1cm以内的间隙,以使连接架3411能够相对于储水腔32进行移动。在连接架3411的内部具有中空的腔体,该腔体沿连接架3411的长度方向开设形成,若干第一齿轮3412沿连接架3411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在所述腔体内,且相邻第一齿轮3412之间具有间隙。应当注意的是,第一齿轮3412和第二齿轮3413的轴向方向可竖直设置、也可水平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3412和第二齿轮3413的轴向方向均竖直设置,第二齿轮3413则优选设置为两个(也可设置为一个甚至更多),两个第二齿轮3413分别设置在移动座331内腔的两端上。第一驱动件为能够正反转的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安装于移动座331的内腔中,且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竖直设置并固定套设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与其中一个第二齿轮3413啮合设置以使第一伺服电机能够对应的第二齿轮3413转动,而两第二齿轮3413以及各第一齿轮3412均通过绕设一齿带实现传动以使各第一齿轮3412同步转动,实现各刷洗部342之间的同步转动。两第二齿轮3413与第二驱动部332传动配合,以使第一伺服电机运行时能够通过第二齿轮3413带动第二驱动部332运行,从而带动移动座331移动。

第二驱动部332包括沿移动座331的移动方向设置在储水腔32内壁上的第一齿条3321以及转动设置在移动座331内并与第一齿条3321啮合配合的第三齿轮3322,第三齿轮3322与第二齿轮3413同轴设置并通过一连接轴39传动连接以实现同步转动,第一齿条3321与第三齿轮3322相对应设置,当第一驱动件运行时,第二齿轮3413转动并带动第三齿轮3322同步转动,第一齿轮3412通过与第三齿轮3322之间的啮合配合使得转动连接在移动座331上的第三齿轮3322带动移动座331移动。

具体的,第一齿条3321设置为两条,第三齿轮3322同样设置为两个以相对应,两第三齿轮3322分设在移动座331的两端上。两第一齿条3321分别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在储水腔32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上,且两第一齿条3321的两端分别抵靠于第一侧壁35和第二侧壁36,以使第三齿轮3322能够通过与第一齿条3321啮合在储水腔32的第一侧壁35和第二侧壁36之间来回移动。第三齿轮3322的轴向方向竖直设置,第三齿轮3322的轴心处竖向设置有一第一竖轴,第一竖轴的顶端向上延伸并连接于一嵌设在空腔3451顶壁上的轴承实现转动连接,两第三齿轮3322的底面均设置有前述连接轴39以使连接轴39与第二齿轮3413和第三齿轮3322相对应。第二齿轮3413的轴心处竖向设置有一第二竖轴,第二竖轴的底端向下延伸设置并转动设置。在移动座331的两端端面所在面上分别开设有连通移动座331内外腔的通孔,两第三齿轮3322的一部分均穿过对应通孔并延伸至通孔外,拉进第三齿轮3322延伸至通孔外的部分分别与两第一齿条3321相啮合,在从移动座331的两端给移动座331提供支撑以使其保持结构稳定的前提下,当两第三齿轮3322转动后通过分别与两第一齿条3321啮合使得移动座331能够沿第一齿条3321的长度方向移动,且移动座331对应于第三侧壁的一端端面与第三侧壁之间及对应于第四侧壁的另一端端面与第四侧壁之间均具有1cm左右的间隙,以能够供第三齿轮3322穿出通孔的同时,保证移动座331能够在储水腔32内移动。应当注意的是,第三齿轮3322可仅设置为一个,对应的第一齿条3321对应设置为一条,当第三齿轮3322为一个时,第三齿轮3322的轴向方向横向设置,而第一齿条3321则沿相同的方向设置在储水腔32的底壁上,优选第一齿条3321位于中部位置处,当第三齿轮3322转动后,仅一个第三齿轮3322与一条第一齿条3321同样能够带动移动座331移动。

各刷洗部342均包括竖直并固定穿设于第一齿轮3412的固定轴3421以及连接于固定轴3421底端的滚刷3422,固定轴3421转动连接于连接架3411以使第一齿轮3412相对于连接架3411转动,相邻滚刷3422之间具有间隙以互不接触,滚刷3422的底面上设置有刷毛3423,当滚刷3422在第一齿轮3412转动以随其转动后,滚刷3422上的刷毛3423对途经的底壁进行刷洗,刷毛3423可参照常规刷子的刷毛,在此不再赘述。在连接架3411的底壁上设置有将连接架3411的内外空间连通的轴承安装孔,所述轴承安装孔内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轴线竖直设置,固定轴3421的底端连接于连接架3411上的轴承并向下伸出连接架3411外,滚刷3422的顶面则与固定轴3421的底端固定连接。

参照图3至图6所示,清洁部345包括形成于滚刷3422和固定轴3421内并竖直向上贯通固定轴3421的空腔3451、设置在固定轴3421顶端并位于连接架3411上方的储水部3452、设置在移动座331上并位于连接架3411正上方的固定块3453、形成于滚刷3422底面并连通空腔3451的若干出水孔3454以及固定设置在空腔3451底壁上呈环形分布的叶片3455,储水部3452与所述空腔密封连通以使储水部3452能够储存水并位于固定块3453的正下方。当滚刷3422在第一齿轮3412带动下转动对储水腔32的底壁进行洗刷时,叶片3455同步旋转以迫使储水腔32内的水体经出水孔3454再经空腔进入储水部32内;且储水部3452内装有的水不受滚刷3422的转动而减少,出水孔3454连通空腔3451和储水腔32;且在滚刷3422转动过程中,空腔3451中的叶片3455随滚刷3422同步转动,当出水孔3454位于水中时,转动的叶片3455会产生吸力将储水腔32内的水通过出水孔3454吸向空腔3451内,从而储水部3452逐渐被装满,而当储水部3452内装满水且叶片3455仍在转动时,会使空腔3451内水压增大而将多余的水从部分出水孔3454挤出空腔3451外,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刷毛3423进行冲洗的作用,且不会超过储水部3452的装载能力。当连接架3411在避让部344的驱动下向上移动时,储水部3452受挤压而使储水部3452内的水经由出水孔3454喷出,从而对刷毛3423进行冲洗,将滚刷3422在清理过程中粘附在刷毛3423上的污垢冲洗掉,以保证刷毛3423下次能够对储水腔32的底壁进行有效刷洗,如不对刷毛3423进行冲洗,逐渐堆积在刷毛3423上的污垢会逐渐使刷毛3423变滑而无法刷除杂质,从而影响刷毛3423的刷洗效果,冲洗部的设置则能够将大量污垢冲洗掉,保证刷毛3423在后续能够正常使用,且无需人为频繁清理。

储水部3452由不透水材料制成并可伸缩折叠,储水部3452可为塑料波纹管,也可由防水布或防水软塑料制成。储水部3452可固定连接于固定轴3421的顶部并连通空腔3451,对应的,储水部3452的顶部与固定块3453之间无连接关系,当刷毛3423抵靠于储水腔32的底壁并旋转使得储水部3452充满水体并膨胀至极限位置时,储水部3452的顶面与固定块3453之间具有小于1cm的间隙,以使储水部3452能够随滚刷3422转动。储水部3452的底端也可通过连接于一固定设置在固定轴3421顶端上的流体滑环连接于固定轴3421,此时,储水部3452的顶部可固定连接于固定块3453,当固定轴3421转动时,顶部固定连接于固定块3453的储水部3452在流体滑环的作用下不会随固定轴3421转动,本实施例相对应储水部3452固定连接于固定轴3421来说,能够在滚刷3422向上移动之初可对刷毛3423进行冲洗,而固定连接于固定轴3421的储水部3452则由于储水部3452顶部和固定块3453底面之间的间隙而拉长了距离和时间,使得滚刷3422上移的范围加长,这会导致避让部344的电力使用增加,而使用流体滑环则解决了这一问题。

刮除部343包括用于刮除杂质的刮板3431以及分别连接于移动座331和刮板3431并带动刮板3431沿移动座331的移动方向移动的第四驱动部3432。刮板3431的长度方向沿平行于连接架341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刮板3431的两端分别背向延伸至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处,刮板3431的两端可通过滑轨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刮板3431的两端也可与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之间无连接关系而具有间隙,以使刮板3431能够相对于储水腔32的内壁移动,且刮板3431与对应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之间的间隙小于1cm,且刮板3431的底部刚好抵靠于储水腔32的底壁,以使刮板3431能够在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将95%以上的杂质带走,从而保证清理效果。第四驱动部3432沿平行于第一齿条3321的方向布置,第四驱动部3432可设置为平行于第一齿条3321且缸筒连接于移动座331的液压缸或其他能够带动刮板3431移动的装置。作为优选的,刮板3431底部朝下并沿移动座331一侧朝向滚刷3422一侧倾斜设置,从而使刮板3431与储水腔32的底壁之间形成小于90°的夹角,以使刮板3431在移动过程中与杂质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减小刮板3431与杂质之间的摩擦,从而更好的铲除粘附于底壁上的杂质和堆积的污垢,除垢效果更佳。

优选的,在第一侧壁35底部内凹形成有用于移动座331穿入其中且面向储水腔32一侧开口的回收腔37,回收腔37的底面下凹形成有收集槽,收纳槽内可拆卸地设置有收集盒38,以便于将清理的杂质堆积在一起。优选的,连接架3411和刮板3431均位于移动座331面向回收腔37的一侧并均能够穿入回收腔37内,当移动座331由第二侧壁36一侧带动滚刷3422移动至回收腔37内时,移动座331位于回收腔37的开口处,滚刷3422位于收集槽的上方,杂质被清扫聚集至收集盒38内,只需定期取出收集盒38并清理收集盒38即可,仅清理收集盒38的方式不仅操作简单,且省时省力。

而为了使刮板3431在朝向回收腔37内移动以将杂质推赶至收集盒38内时滚刷3422不会挡住刮板3431移动,为此设置了避让部344。避让部344包括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移动座331内的滑块3441、用于驱动滑块3441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三驱动部3442以及设置在滚刷3422底部的感应件(图中未示出),连接架3411固设于滑块3441上,在两滑块3441的顶面上均固定设置有一轴承,两第二齿轮3413的底部分别通过一第二竖轴连接于对应轴承以转动连接于滑块3441。在滑块3441上竖向贯通开设有滑孔,在移动座331内竖向设置有滑杆,滑块3441通过滑孔滑动套设在滑杆上以实现滑动配合。感应件则用于感应滚刷3422是否接触储水腔32底壁,当感应件感应到滚刷3422移动至回收槽内并不再接触储水腔32的底壁而悬空于收集盒38正上方时,第四驱动部3432运行以使刮板3431朝向回收腔37一侧移动,刮板3431移动的同时,被刮板3431聚集的杂质则被逐渐推赶至收集盒38内;此时,第三驱动部3442带动滚刷3422竖直向上移动,以使刮板3431在朝向回收腔37内移动时能够经过滚刷3422所处的位置处以更好的将杂质推向收集盒38内,防止因滚刷3422的遮当使得杂质可能被滚刷3422挡住而堆积与滚刷3422上,及时在滚刷3422位于收集盒38上方且刮板3431并未移动至回收腔37内时也能够将杂质推进收集盒38。感应件则为传感器,可为通过检测光线变化的传感器,也可为检测距离的传感器,当滚刷3422从接触底壁状态转变至不再接触后,传感器则通过向一外部控制器发送信号,外部控制器则控制第三驱动部3442和第四驱动部3432运行。

作为优选的,可在蓄水池本体31的外壁上对应于收集槽的位置处设置一供收集盒38穿过的开孔,开孔的一周设置密封条,当收集盒38插装于收集槽内时,收集盒38堵住开孔。在收集槽的顶部各侧壁上沿水平方向向外凹设形成凹槽,凹槽可通过一插装在蓄水池上的封堵板堵住收集槽槽口,以使收集盒38被取出后水不会从开孔处漏出。而蓄水池本体31上则设置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孔。优选的,在第二侧壁36上开设有用于供移动座331移动至其中的收纳槽,第一齿条3321的一端延伸至收纳槽内,当未进行清理时,移动座331则位于收纳槽内以避免杂质掉落于移动座331顶面而无法被滚刷3422清理。

连接轴39的使用则是为了在第二齿轮3413和第三齿轮3322保持传动的同时,使得第二齿轮3413能够随滑块3441竖向移动。连接轴39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二齿轮3413面向第三齿轮3322一侧面上的第一键轴391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三齿轮3322面向第二齿轮3413一侧面上的第二键轴391,第一键轴391和第二键轴391同轴设置,且第一键轴391和第二键轴391沿竖直方向平键连接。具体的,第一键轴391、第二键轴391、第二齿轮3413以及第三齿轮3322均同轴设置,在第二键轴391的外壁一周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有凸条,在第一键轴391的顶面向下凹设有与第二键轴391的外侧壁轮廓相同的键合槽,键合槽的侧壁上具有与凸条啮合的卡槽,第二键轴391能够竖直插装在键合槽内并相对于第一键轴391竖向移动,卡槽能够限制第二键轴391相对应第一键轴391转动。连接轴39的使用使第三驱动部3442运行时能够带动连接架3411竖直向上移动,滚刷3422则随连接架3411向上移动并逐渐远离储水腔32的底壁以避让刮板3431,使刮板3431面向第一侧壁35。如此,连接轴39的设置能够在第三齿轮3322和第二齿轮3413之间维持传动配合、保证第三齿轮3322和第二齿轮3413之间的同步运行,保证移动座331可以移动和保证滚刷3422的转动不收影响的同时,且不妨碍连接架3411的竖向移动,实现多功能效果,且结合巧妙。

优选的,第四驱动部3432与第三驱动部3442传动配合以同步运行。具体的,第三驱动部3442包括两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滑块3441侧壁上的第二齿条34421,第四驱动部3432包括至少两根均转动连接于移动座331并平行于第一齿条3321设置的螺杆34321、套设在其中两螺杆34321上并分别与两第二齿条34421啮合的第五齿轮34422以及与其中一第五齿轮34422轴接的第二伺服电机,第五齿轮34422的轴向方向平行与第一齿条3321设置,第二伺服电机选用能够正反转的电机。当第二伺服电机运行时,带动第五齿轮34422转动,第五齿轮34422通过与第二齿条34421的啮合使得滑块3441沿竖直方向滑动,从而实现滚刷3422的避让和刮板3431的移动,使得刮板3431和滚刷3422的竖向移动同时进行,从而实现多种功能的同时,减少电力的使用,以节约成本。螺杆34321远离移动座331的一端延伸至滚刷3422处,并可活动穿过相邻滚刷3422之间的间隙,以使刮板3431能够移动的范围更长。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中的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均做防水处理并与外部控制器连接,刮板3431、滚刷3422、螺杆34321、移动座331等均采用防水防腐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蓄水池及冷却回路系统的其中一种实施例的工作方式如下:首先通过排水孔排出储水腔32内的大部分水,并保留一部分水使出水孔3454被淹没;启动第一伺服电机,以使第二齿轮3413转动同时带动第一齿轮3412和第三齿轮3322转动,以使移动座331从第二侧壁36一侧朝向第二侧壁36一侧移动,同时滚刷3422转动对储水腔32底壁进行刷洗,滚刷3422转动过程中叶片3455同步旋转使储水部3452充满水体,刮板3431则刮走杂质,直至滚刷3422移动至回收腔37内后,感应件发送信号,第一伺服电机停止运行,同时第二伺服电机运行以使刮板3431在螺杆34321转动下朝向回收腔37内移动,同时滚刷3422向上移动以避让刮板3431,刮板3431朝向回收腔37内移动以将杂质推至收集盒38内,随后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反向转动,以使刮板3431退回、移动座331退回后,对应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停止运行,操作人员打开排水孔排出污水,取出收集盒38并进行清理,最后将清理后的收集盒38插装于收集槽内,蓄水池本体31即可投入正常使用。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也可在蓄水池本体31仍然处于使用过程中时进行使用,如此,清理仅会对砂石进行清理,对于污垢的处理效果则稍逊。

相关技术
  •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冷却回路系统
  • 一种测量一回路冷却剂温度的方法和系统
  • 一种离心机冷却系统双回路改单回路运行系统及方法
  • 一种用于冷却部件和车辆内部的使用冷却剂回路的车辆辅助暖通空调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6298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