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高速连接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57:26


高速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连接器。

背景技术

5G平台交换机,网络设备上具有28端脚的QSFP高速连接器。QSFP高速连接器被广泛用于提供电路板与另一连接器(诸如插头连接器等)之间的接口。由于计算能力的持续提高以及最终用户端对高带宽通信信道需求的增加,日益需要能够处理更高密度的传输信道的连接器,同时对于在支撑电路板上占据较小空间的连接器的需求也在增加。随之而起地,连接器的设计方面也在继续努力提高性能同时努力增加密度。这种努力的一个主要的难题在于,更加紧密布置的通信信道会跟相邻信道发生串音,所以能够在增加切实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密度的同时改善数据传输率变得更具挑战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改善高速连接器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速连接器。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高速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和端子片,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第一插接口和安装槽,所述第一插接口用于对接高速连接器的插入,所述端子片包括绝缘片和第一导电端子对,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对包括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

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第一接触部、第一固持部及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一接触部露设于绝缘片外,所述第一固持部至少部分位于绝缘片内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一安装部连接于第一固持部的相反两端,所述第一接触部延伸于第一插接口内,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至外部电路板;

所述第一固持部包括第一水平部、第一折弯部、第一中间部、第二折弯部及第一竖直部,所述第一折弯部弯折延伸于第一水平部与第一中间部之间,所述第二折弯部弯折延伸于第一中间部与第一竖直部之间,所述第一中间部连接于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之间;

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第二接触部、第二固持部及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第二接触部露设于绝缘片外,所述第二固持部至少部分位于绝缘片内部,所述第二接触部和第二安装部连接于第二固持部的相反两端,所述第二接触部延伸于第一插接口内,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安装至外部电路板;

所述第二固持部包括第二水平部、第三折弯部、第二中间部、第四折弯部及第二竖直部,所述第三折弯部弯折延伸于第二水平部与第二中间部之间,所述第四折弯部弯折延伸于第二中间部与第二竖直部之间,所述第二中间部连接于第三折弯部和第四折弯部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中间部大致呈直线状延伸,所述第二中间部大致呈圆弧状延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高速连接器的第一中间部大致呈直线状延伸,所述第二中间部大致呈圆弧状延伸,从而能够降低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的串扰,进而能够提高高速连接器的高速性能表现。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高速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和端子片,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插接口和安装槽,所述插接口用于对接连接器的插入,所述端子片至少部分位于安装槽内,所述端子片包括绝缘片和导电端子;

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固持部及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和接触部露设于绝缘片外,所述固持部至少部分位于绝缘片内部,所述接触部和安装部连接于固持部的相反两端,所述接触部延伸于插接口内,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至外部电路板;

其中,所述绝缘片具有位于导电端子宽度方向相反两侧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为通孔结构,所述第二凹部为盲孔结构,所述绝缘片包括位于其厚度方向相反两侧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凹部沿绝缘片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凹部沿绝缘片的厚度方向贯穿绝缘片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一个表面,而未贯穿另外一个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绝缘片具有位于第一导电端子宽度方向相反两侧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为通孔结构,所述第二凹部为盲孔结构,从而能够调整第一导电端子的阻抗均匀性,进而能够提高高速连接器的高速性能表现。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中间部的圆弧状呈远离第一中间部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中间部和第二中间部之间的最大间距,所述第一竖直部和第二竖直部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中间部和第二中间部之间的最大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片具有位于第一导电端子宽度方向相反两侧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为通孔结构,所述第二凹部为盲孔结构,所述绝缘片包括位于其厚度方向相反两侧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凹部沿绝缘片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凹部贯穿绝缘片的第一表面,而未贯穿所述绝缘片的第二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第二插接口,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第一插接部、第二插接部及盖部,所述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均自基部向前延伸,所述盖部自基部向后延伸,所述第二插接部位于第一插接部的下方,所述盖部相对第二插接部更靠近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口设于所述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口设于第二插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高速连接器包括第二导电端子对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对包括第三导电端子和第四导电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导电端子包括第三接触部、第三固持部及第三安装部,第三安装部和第三接触部露设于绝缘片外,所述第三固持部至少部分位于绝缘片内部,所述第三接触部和第三安装部连接于第三固持部的相反两端,所述第三接触部延伸于第二插接口内,所述第三安装部用于安装至外部电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固持部包括第三水平部、第五折弯部、第三中间部、第六折弯部及第三竖直部,所述第五折弯部弯折延伸于第三水平部与第三中间部之间,所述第六折弯部弯折延伸于第三中间部与第三竖直部之间,所述第三中间部连接于第五折弯部和第六折弯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导电端子包括第四接触部、第四固持部及第四安装部,第四安装部和第四接触部露设于绝缘片外,所述第四固持部至少部分位于绝缘片内部,所述第四接触部和第四安装部连接于第四固持部的相反两端,所述第四接触部延伸于第二插接口内,所述第四安装部用于安装至外部电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固持部包括第四水平部、第七折弯部、第四中间部、第八折弯部及第四竖直部,所述第七折弯部弯折延伸于第四水平部与第四中间部之间,所述第七折弯部弯折延伸于第四中间部与第四竖直部之间,所述第四中间部连接于第七折弯部和第八折弯部之间;

其中,所述第三中间部大致呈直线状延伸,所述第四中间部大致呈圆弧状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片具有位于第三端子宽度方向相反两侧的第三凹部和第四凹部,所述第三凹部为通孔结构,所述第四凹部为盲孔结构,所述绝缘片包括位于其厚度方向相反两侧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三凹部沿绝缘片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四凹部贯穿绝缘片的第一表面,而未贯穿所述绝缘片的第二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高速连接器还包括绝缘载体,所述绝缘载体安装于绝缘本体的底部,所述盖部和绝缘载体分别位于基部的上侧和下侧,所述绝缘片与绝缘载体固定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片包括本体部、第一凸伸部和第二凸伸部,所述第一凸伸部和第二凸伸部分别位于本体部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凸伸部和第二凸伸部分别自本体部向前延伸,所述第一凸伸部、本体部、第二凸伸部之间限定有一让位凹槽部。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片还包括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埋设于绝缘片内,所述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均呈T字形,所述第一金属板的前端露设于绝缘片的前侧面,所述第二金属板的后端露设于绝缘片的后侧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高速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高速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高速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高速连接器的另一视角分解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端子片的立体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端子片的正视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端子片的分解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端子片的剖视图。

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端子片的另一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量。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型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组件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9所示为一种高速连接器10,其包括绝缘本体11和若干端子片12及绝缘载体51。若干端子片12沿高速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组装在一起。

绝缘本体11设有第一插接口13和安装槽14,所述第一插接口13用于对接连接器的插入。如图7所示,端子片12包括绝缘片20和第一导电端子对21,第一导电端子对21包括第一导电端子31和第二导电端子32。

如图3、图7和图8所示,第一导电端子31包括第一接触部311、第一固持部312及第一安装部313,第一安装部313和第一接触部311露设于绝缘片20外。第一固持部312至少部分位于绝缘片20内部,第一接触部311和第一安装部313连接于第一固持部312的相反两端,第一接触部311延伸于第一插接口13内,第一安装部313用于安装至外部电路板。

第一固持部312包括第一水平部314、第一折弯部315、第一中间部316、第二折弯部317及第一竖直部318,第一折弯部315弯折延伸于第一水平部314与第一中间部316之间,第二折弯部317弯折延伸于第一中间部316与第一竖直部318之间,第一中间部316连接于第一折弯部315和第二折弯部317之间。第一水平部314、第一折弯部315、第一中间部316、第二折弯部317及第一竖直部318上均可以设置凹槽71,用于调整第一导电端子31的阻抗均匀性,从而提高高频电气性能。

第二导电端子32包括第二接触部321、第二固持部322及第二安装部323,第二安装部323和第二接触部321露设于绝缘片20外。第二固持部322至少部分位于绝缘片20内部,第二接触部321和第二安装部323连接于第二固持部322的相反两端,第二接触部321延伸于第一插接口13内,第二安装部323用于安装至外部电路板。

第二固持部322包括第二水平部324、第三折弯部325、第二中间部326、第四折弯部327及第二竖直部328,第三折弯部325弯折延伸于第二水平部324与第二中间部326之间,第四折弯部327弯折延伸于第二中间部326与第二竖直部328之间,第二中间部326连接于第三折弯部325和第四折弯部327之间。第一中间部316大致呈直线状延伸,第二中间部326大致呈圆弧状延伸,相较于,第一中间部和第二中间部均呈直线形状或者第一中间部和第二中间部均呈圆弧形状,具有更好的高频性能表现(SI)。第二中间部326的圆弧状呈远离第一中间部316方向延伸,进一步降低高频信号之间的串扰,从而提升高频电气性能。第二水平部324、第三折弯部325、第二中间部326、第四折弯部327及第二竖直部328均可以设置凹槽72,用于调整第二导电端子32的阻抗均匀性,从而提高高频电气性能。

第一水平部314和第二水平部324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中间部316和第二中间部326之间的最大间距,第一竖直部318和第二竖直部328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中间部316和第二中间部326之间的最大间距。第一安装部313和第二安装部323均可以为鱼眼状端脚,从而方便相应端子安装至外部电路板。

绝缘片20具有位于第一导电端子31宽度方向相反两侧的第一凹部201和第二凹部202,第一凹部201为通孔结构,第二凹部202为盲孔结构。本申请通过绝缘片20的通孔和盲孔结构,可以调整相应端子的阻抗变化,提高阻抗均匀性表现,从而提高高速连接器的整体高频性能表现。绝缘片20包括位于其厚度方向相反两侧的第一表面205和第二表面206,第一凹部201沿绝缘片20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表面205和第二表面206,第二凹部202贯穿绝缘片20的第一表面205,而未贯穿所述绝缘片20的第二表面206。

如图3所示,绝缘本体11具有第二插接口15,绝缘本体11包括基部16、第一插接部17、第二插接部18及盖部19。第一插接部17和第二插接部18均自基部16向前延伸,盖部19自基部16向后延伸,第二插接部18位于第一插接部17的下方,盖部19相对第二插接部18更靠近第一插接部17,第一插接口13设于所述第一插接部17,第二插接口15设于第二插接部18。

如图7所示,高速连接器20包括第二导电端子对41,第二导电端子41对包括第三导电端子43和第四导电端子44。

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三导电端子43包括第三接触部431、第三固持部432及第三安装部433,第三安装部433和第三接触431部露设于绝缘片20外。第三固持部432至少部分位于绝缘片20内部,第三接触部431和第三安装部433连接于第三固持部432的相反两端,第三接触部431延伸于第二插接口15内,第三安装部433用于安装至外部电路板。

第三固持部432包括第三水平部434、第五折弯部435、第三中间部436、第六折弯部437及第三竖直部438。第五折弯部325弯折延伸于第三水平部434与第三中间部436之间,第六折弯部437弯折延伸于第三中间部436与第三竖直部438之间,第三中间部436连接于第五折弯部435和第六折弯部437之间。第三水平部434、第五折弯部435、第三中间部436、第六折弯部437及第三竖直部438上均可以设置凹槽71,用于调整第三导电端子43的阻抗均匀性,从而提高高频电气性能。

第四导电端子44包括第四接触部441、第四固持部442及第四安装部443,第四安装部443和第四接触部441露设于绝缘片20外,第四固持部442至少部分位于绝缘片20内部,第四接触部441和第四安装部443连接于第四固持部442的相反两端,第四接触部441延伸于第二插接口15内,第四安装部443用于安装至外部电路板。第三安装部433和第四安装部443均可以为鱼眼状端脚,从而方便相应端子安装至外部电路板。

第四固持部443包括第四水平部444、第七折弯部445、第四中间部446、第八折弯部447及第四竖直部448,第七折弯部445弯折延伸于第四水平部444与第四中间部446之间,第七折弯部445弯折延伸于第四中间部446与第四竖直部448之间,第四中间部446连接于第七折弯部445和第八折弯部447之间。第三中间部436大致呈直线状延伸,第四中间部446大致呈圆弧状延伸。第四水平部444、第七折弯部445、第四中间部446、第八折弯部447及第四竖直部448均可以设置凹槽72,用于调整第四导电端子44的阻抗均匀性,从而提高高频电气性能。

绝缘片20具有位于第三端子43宽度方向相反两侧的第三凹部203和第四凹部204,第三凹部203为通孔结构,第四凹部204为盲孔结构。绝缘片20包括位于其厚度方向相反两侧的第一表面205和第二表面206,第三凹部203沿绝缘片20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表面205和第二表面206,第四凹部204贯穿绝缘片20的第一表面205,而未贯穿所述绝缘片20的第二表面206。

如图3和图4所示,高速连接器10还包括绝缘载体51,绝缘载体51安装于绝缘本体11的底部,盖部19和绝缘载体51分别位于基部16的上侧和下侧,绝缘片20与绝缘载体51固定配合。绝缘载体51包括第一侧壁511、第二侧壁512及第三侧壁513,第一侧壁511和第二侧壁512分别自第三侧壁513宽度方向的相反两侧向前延伸形成,第一侧壁511和第二侧壁512包围于端子片12宽度方向的两侧,第三侧壁513包围于端子片12的后侧。第一侧壁511和第二侧壁512均具有向前延伸形成的凸伸臂514,绝缘本体11的侧壁设有配合凹槽111,凸伸臂514配合于配合凹槽111从而方便实现绝缘本体11和绝缘载体51之间的定位安装。第三侧壁513具有向前凸出的凸台部515,凸台部515具有若干凸部516和位于相邻凸部515之间的凹部517。绝缘片20的后侧设有定位凹槽部61,凸部516与定位凹槽部61配合实现端子片12和绝缘载体51之间的定位安装。

绝缘片20包括本体部207、第一凸伸部208和第二凸伸部209,第一凸伸部208和第二凸伸部209分别位于本体部207的上下两侧,第一凸伸部208和第二凸伸部209分别自本体部207向前延伸,第一凸伸部208、本体部207、第二凸伸部209之间限定有一让位凹槽部200。绝缘片20包括安装孔81和通孔82,安装孔81用于方便与相邻端子片12之间的固定安装,通孔82用于调整相应端子的阻抗均匀性,从而提高高速连接器10的高频性能表现。

如图7和图8所示,端子片12还包括第一金属板61和第二金属板62,第一金属板61和第二金属板62埋设于绝缘片20内,第一金属板61和第二金属板62均呈T字形,第一金属板61的前端露设于绝缘片20的前侧面,第二金属板62的后端露设于绝缘片20的后侧面。第一金属板61和第二金属板62的设置,增强了端子片12的强度和增强了端子片的屏蔽能力。第一金属板61宽度较大的部分位于绝缘片20内,第二金属板62宽度较大的部分位于绝缘片20内,第一金属板61宽度较小的部分,第二金属板62宽度较小的露设于绝缘片20外,这样方便了第一金属板61和第二金属板62一体成型与绝缘片内时的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高速连接器的第一中间部316大致呈直线状延伸,所述第二中间部326大致呈圆弧状延伸,能够提高高速连接器10的高速性能表现。

本申请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高速卡缘连接器及具有该高速卡缘连接器的高速卡缘连接器组件
  • 一种高速夹层连接器和高速夹层连接器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235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