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口罩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03:41


一种口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品,以纱布或无纺布等制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所以口罩与佩戴者面部之间的密合性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口罩,密合性较好的有N95口罩,但是存在价格高,设计性较差、呼吸困难等问题。而普通的口罩,即便设由鼻夹或海绵条,依然存在口罩与佩戴者面部密合不严、空气泄漏的问题。

传统口罩在穿戴时与人体面部的密合性不足,主要原因在于:口罩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完全适应千差万别的人体面部轮廓,从而在使得口罩主体两侧的竖边存在向外的隆起U,口罩主体两侧竖边与面部之间形成较大的空隙D,如图1所示。进一步分析前述隆起U和空隙D形成的力学原因如下:

图1至图5示出了一种典型的平面口罩,其口罩主体1具有:横向两侧的两条竖边——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上下两侧的两条横边——上横边1c和下横边1d。一般情况下,竖边的尺寸短于长边,所以业内通常将口罩主体1的竖边称为短边,横边称为长边。口罩主体1上还设有三个褶皱100,并且这三个褶皱100自上而下依次紧挨布置,每个褶皱100的各条折边在口罩主体的左右侧边(竖边)位置热压固定。为让使用者在穿戴时,口罩能在面部形成一个相对外界独立存在的呼吸腔,口罩主体1上一般都会设计有多个褶皱100。如图3所示,人们在穿戴该口罩的动作过程中,口罩主体1两侧的竖边会受到耳带2的拉力F1和F2,其中拉力F1可分解为在向下的竖向分力F1y和向后对的水平分力F1x,拉力F2可分解为在向上的竖向分力F2y和向后对的水平分力F2x。分力F1y使口罩主体1左右侧竖边的顶部下移,分力F1x使口罩主体1竖边的顶部后移,分力F1y使口罩主体1竖边的底部上移,分力F2x使口罩主体1竖边的底部后移。这样,口罩主体1的竖边就会发生如图4所示的变形,穿戴完成的口罩主体1因受到反向的面部作用力(静摩擦力)而基本保持在图4和图6所示的形态。相比于图3所示的穿戴初期,图4中耳带2两端的距离靠近,耳带2对口罩主体1的拉力方向发生了变化。在图4和图5中,口罩主体左竖边1a的顶部和底部因直接受到耳带2的拉力而与穿戴者面部5紧密贴合,但是左竖边1a的中部,也即褶皱所在部位,却形成了很高的隆起U,并在左竖边1a与穿戴者面部5之间存在很大的空隙D。这是因为:

该口罩上相邻两褶皱100紧挨布置,每个褶皱100中的多个折边(或称口罩段)在竖边位置热压固定。比如在图3中,在口罩主体1的左竖边1a位置,最上方褶皱100的三个口罩段11,13,14相互叠合并热压固定。褶皱100在竖边部位的厚度较大,质地较硬,穿戴时不能自然弯曲。上已述及,当人们穿戴口罩时,左竖边1a、右竖边1b的顶部和底部在耳带2拉力作用下会相互靠近,而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处硬度较大的褶皱100又难以弯曲,所以相邻两个褶皱100的衔接处便会产生向外的隆起U,不能与面部5很好的贴合,在左、右竖边与穿戴者面部5之间存在大的空隙D。

再参照图6和图7所示,因为口罩主体1的特性使呼吸时存在一定的阻力,而口罩主体的竖边与穿戴者面部之间存在大的空隙D,气流流动特性决定了穿戴者在做吸入和呼出动作时,气体会因为竖边与面部之间的空隙D溢进和溢出。这种现象无疑会降低平面医用口罩的防护效果,增加使用者之间发生感染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密闭性较好的口罩,以增加防护效果,减少被感染的可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的第一种方案是:

一种口罩,包括覆盖口鼻的口罩主体,所述口罩主体包括:

分别位于该口罩主体横向两侧的左竖边和右竖边,

分别位于该口罩主体竖向两侧的上横边和下横边,

横向贯穿该口罩主体、且在该口罩主体展开后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和第四折痕,

形成于所述第一折痕和所述第二折痕之间的第一罩段,

形成于所述第三折痕和所述第四折痕之间的第二罩段,

形成于所述第二折痕和所述第三折痕之间的第三罩段,

自所述第一折痕向上延伸的第四罩段,以及

自所述第四折痕向下延伸的第五罩段;

在所述左竖边和所述右竖边处,所述第一罩段固接于所述第三罩段和所述第四罩段之间,所述第二罩段固接于所述第三罩段和所述第五罩段之间;

所述第一罩段和所述第二罩段分别位于所述第三罩段的相对两侧,在所述左竖边或/和所述右竖边处,所述第一罩段与所述第四罩段之间形成有自所述第一折痕连续向上延伸的不连接的第一分离区。

该第一种方案还可以包含下述优选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第一分离区在竖向方向的宽度≥2.5mm。

所述第一分离区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为2.5~6mm。

所述口罩主体还包括:

横向贯穿该口罩主体、且在所述口罩主体展开后处于所述第四折痕下方的第五折痕,

横向贯穿该口罩主体、且在所述口罩主体展开后处于所述第五折痕下方的第六折痕,

形成于所述第五折痕和所述第六折痕之间的第六罩段,以及

自所述第六折痕向下延伸的第七罩段;

所述第五罩段形成于所述第四折痕和所述第五折痕之间,在所述左竖边和所述右竖边处,所述第六罩段固接于所述第五罩段和所述第七罩段之间。

所述第二罩段和所述第六罩段分别位于所述第五罩段的相对两侧,在所述左竖边或/和所述右竖边处,所述第二罩段与所述第五罩段之间形成有自所述第三折痕连续向上延伸的不连接的第二分离区。

在所述左竖边或/和所述右竖边处,所述第六罩段与所述第五罩段之间形成有自所述第六折痕连续向下延伸的不连接的第四分离区。

所述第二分离区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四分离区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之和不小于3.5mm。

所述第二分离区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四分离区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之和为3.5-11mm。

所述第二分离区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四分离区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之和为5-9mm。

所述第二罩段和所述第六罩段位于所述第五罩段的同侧,所述口罩主体还包括:

横向贯穿该口罩主体、且在该口罩主体展开后处于所述第六折痕下方的第七折痕,

横向贯穿该口罩主体、且在该口罩主体展开后处于所述第七折痕下方的第八折痕,

形成于所述第七折痕和所述第八折痕之间的第八罩段,以及

自所述第八折痕向下延伸的第九罩段;

在所述左竖边和所述右竖边处,所述第八罩段固接于所述第七罩段和所述第九罩段之间;

所述第七罩段形成于所述第六折痕和所述第七折痕之间,所述第七罩段和所述第九罩段分别位于所述第八罩段的相对两侧;

在所述左竖边或/和所述右竖边处,所述第六罩段与所述第七罩段之间形成有自所述第五折痕连续向上延伸的不连接的第五分离区。

在所述左竖边或/和所述右竖边处,所述第七罩段与所述第八罩段之间形成有自所述第八折痕连续向下延伸的不连接的第六分离区。

在所述左竖边或/和所述右竖边处,所述第三罩段与所述第二罩段之间形成有自所述第四折痕连续向下延伸的不连接的第三分离区。

所述第一分离区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三分离区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之和不小于3.5mm。

所述第一分离区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三分离区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之和为3.5-11mm。

所述第一分离区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三分离区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之和为5-9mm。

在所述左竖边和所述右竖边处,所述第一罩段热压、缝合或铆接于所述第三罩段和所述第四罩段之间,所述第二罩段热压、缝合或铆接于所述第三罩段和所述第五罩段之间。

在所述左竖边和所述右竖边处,所述第一罩段热压固接于所述第三罩段和所述第四罩段之间,所述第二罩段热压固接于所述第三罩段和所述第五罩段之间;

所述左竖边和所述右竖边分别设有沿着竖向方向间隔排布的多排熔接点,紧邻所述第一折痕且处于该第一折痕上方的至少一排熔接点未熔入所述第三罩段。

紧邻所述第一折痕且处于该第一折痕上方的两排熔接点未熔入所述第三罩段。

所述上横边设有防雾条或/和鼻夹。

所述第三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比所述第一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二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之和大。

所述左竖边和所述右竖边处分别设有于所述口罩主体固接的绑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的第二种方案是:

一种口罩,包括覆盖口鼻的口罩主体,所述口罩主体包括:

分别位于该口罩主体横向两侧的左竖边和右竖边,

分别位于该口罩主体竖向两侧的上横边和下横边,

横向贯穿该口罩主体、且在该口罩主体展开后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和第四折痕,

形成于所述第一折痕和所述第二折痕之间的第一罩段,

形成于所述第三折痕和所述第四折痕之间的第二罩段,

形成于所述第二折痕和所述第三折痕之间的第三罩段,

自所述第一折痕向上延伸的第四罩段,以及

自所述第四折痕向下延伸的第五罩段;

在所述左竖边和所述右竖边处,所述第一罩段固接于所述第三罩段和所述第四罩段之间,所述第二罩段固接于所述第三罩段和所述第五罩段之间;

所述第一罩段和所述第二罩段分别位于所述第三罩段的相对两侧,在所述左竖边或/和所述右竖边处,所述第三罩段与所述第二罩段之间形成有自所述第四折痕连续向下延伸的不连接的分离区。

该第二种方案还可以包含下述优选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分离区在竖向方向的宽度≥2.5mm。

所述左竖边和所述右竖边处分别设有于所述口罩主体固接的绑带。

所述上横边处设有防雾条或/和鼻夹。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1、本申请将口罩主体的相邻两个褶皱布置在褶皱连接段的相对两侧,并在褶皱连接段与褶皱主体部分之间设置一段连续的不连接区——分离区,进而使得相邻的褶皱在前述不连接区拥有了左右、上下、前后方向上平移的自由度。这种自由度的存在,再配合相邻两褶皱分别布置在褶皱连接段的相对两侧,使得口罩在穿戴时,竖边处相邻褶皱会产生交叉层叠现象。这种交叉层叠现象使得口罩主体的竖边与面部接触的长度变短、隆起现象消失,与面部紧密地贴合在一起,提升口罩佩戴时的密闭性,增强防护效果,减少被感染的可能。

2、只需对原本就应用于口罩制作的传统热压熔接工艺做简单而巧妙地改良,便能形成上述不连接区,工艺简单可行,容易推广。

3、将口罩主体上相邻两个褶皱隔开一定距离,进一步地提升了口罩在穿戴时的脸型适应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制。

图1是从内侧观察一种传统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传统口罩,从外侧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传统口罩在穿戴过程中,从左方观察的受力分析图。

图4是图1的传统口罩在穿戴状态下,其左竖边与穿戴者面部的侧视配合图。

图5是图1的传统口罩在穿戴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6是图5中穿戴者吸气时的气流走向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穿戴者呼气时的气流走向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一中的口罩从内侧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一中的口罩从外侧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一的口罩,从左侧观察的侧视图;其中耳带被移除。

图11是实施例一的口罩,从右侧观察的侧视图;其中耳带被移除。

图12是实施例一的口罩在穿戴状态下,口罩主体左竖边的侧视结构简化图。

图13是实施例一的口罩在穿戴状态下,口罩主体左竖边的侧视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一的口罩在穿戴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15是图14的X1部放大图。

图16是实施例一的口罩在穿戴状态下,口罩主体左竖边两种不同变形方式的侧视对比图。

图17是实施例一的口罩主体展开后,从左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18是实施例一中口罩主体左竖边上的熔接点被移除后的侧视图。

图19是实施例二的口罩,从左侧观察的侧视图;其中耳带被移除。

图20是实施例三的口罩,从左侧观察的侧视图;其中耳带被移除。

图21是实施例四的口罩,从左侧观察的侧视图;其中耳带被移除。

图22是实施例四的口罩在穿戴状态下,口罩主体左竖边的侧视示意图。

图23是实施例四中口罩主体左竖边上的熔接点被移除后的侧视图。

图24是实施例五的口罩,从左侧观察的侧视图;其中耳带被移除。

图25是实施例六的口罩,从左侧观察的侧视图;其中耳带被移除。

图26是实施例六中口罩主体左竖边上的熔接点被移除后的侧视图。

其中:

1-口罩主体,2-耳带,3-鼻夹,4-防雾条,5-面部;

100-褶皱;

1a-左竖边,1b-右竖边,1c-上横边,1d-下横边,1E-内表面,1F-外表面;

101-第一折痕,102-第二折痕,103-第三折痕,104-第四折痕,105-第五折痕,106-第六折痕,107-第七折痕,108-第八折痕;

10-熔接点;

11-第一罩段,12-第二罩段,13-第三罩段,14-第四罩段,15-第五罩段,16-第六罩段,17-第七罩段,18-第八罩段,19-第九罩段;

1000-相邻褶皱的二次叠合区;

1001-第一分离区,1002-第二分离区,1003-第三分离区,1004-第四分离区,1005-第五分离区,1006-第六分离区;

T-相邻两排熔接点的距离,H-单个熔接点的高度;

W1-第一罩段的宽度,W2-第二罩段的宽度,W3-第三罩段的宽度,W5-第五罩段的宽度,W6-第六罩段的宽度;

W11-第一分离区的宽度,W12-第二分离区的宽度,W13-第三分离区的宽度,W14-第四分离区的宽度,W15-第五分离区的宽度,W16-第六分离区的宽度;

Δ1-口罩在穿戴状态下,第四折痕与第一折痕的竖向距离;Δ2-口罩在穿戴状态下,第三折痕与第六折痕的竖向距离;Δ3-口罩在非穿戴状态下,第三罩段的宽度减去第一罩段的宽度和第二罩段的宽度的差;Δ4-口罩在非穿戴状态下,第五罩段的宽度减去第二罩段的宽度和第六罩段的宽度的差;

U-隆起,D-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且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申请所说“多个”表示不少于两个。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图8至图18示出了本申请这种口罩的第一个具体实施例,其包括口罩主体1以及与口罩主体连接的绑带。前述绑带具体为耳带2,使用时,穿戴者将耳带2挂于耳部,口罩主体1覆盖口部和鼻部以过滤气体。显然,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绑带也可以是系于穿戴者头部的头部扎带。

口罩主体1大体上呈矩形,其具有:贴靠人体面部的内表面1E,背离人体面部(朝向环境)的外表面1F,分别位于该口罩主体横向两侧的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分别位于该口罩主体竖向两侧的上横边1c和下横边1d,以及六条横向延伸的折痕。前述六条折痕分别为第一折痕101、第二折痕102、第三折痕103、第四折痕104、第五折痕105和第六折痕106,每一条折痕都自口罩主体的左竖边1a一直横向延伸至口罩主体的右竖边1b,即每一条折痕均横向贯穿整个口罩主体1。并且,前述六条折痕具有这样的位置关系:当口罩主体1展开后,第一折痕101、第二折痕102、第三折痕103、第四折痕104、第五折痕105和第六折痕106自上而下依次分布,如图17。

上述六条折痕将口罩主体1分隔成多个竖向的口罩段,如图10和图11所示,这些口罩段分别是:形成于第一折痕101和第二折痕102之间的第一罩段11,形成于第三折痕103和第四折痕104之间的第二罩段12,形成于第二折痕104和第三折痕103之间的第三罩段13,自第一折痕101向上延伸的第四罩段14,形成于第四折痕104和第五折痕105之间的第五罩段15,形成于第五折痕105和第六折痕106之间的第六罩段16,自第六折痕106向下延伸的第七罩段17。

前述第一罩段11、第二罩段12、第三罩段13、第四罩段14、第五罩段15、第六罩段16和第七罩段17在横向方向的长度贯穿口罩主体1——各个口罩段的长度自口罩主体的左竖边1a一直横向延伸至右竖边1b。

第五罩段15形成于第四折痕104和第五折痕105之间,而第五折痕105又处于第四折痕104的下方,所以第五罩段15自第四折痕104向下延伸。

上述第一罩段11和第二罩段12分别位于第三罩段13的相对两侧,第二罩段12和第六罩段16分别位于第五罩段15的相对两侧。具体地,第一罩段11位于第三罩段13的外侧,第二罩段12位于第三罩段13的内侧和第五罩段15的外侧,第六罩段16位于第五罩段15的内侧。

在口罩主体1的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位置,第一罩段11固接于第三罩段13和第四罩段14之间,第二罩段12固接于第三罩段13和第五罩段15之间,第六罩段16固接于第五罩段15和第七罩段17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二罩段12贴靠并固接于第三罩段13和第五罩段15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罩段11与第三罩段13和第四罩段14、第二罩段12与第三罩段13和第五罩段15、第六罩段16与第五罩段15和第七罩段17都采用热压方式固接,当然也可以采用织线缝合、铆接等其他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的“展开”(“当口罩主体展开后”中的展开)并不是指口罩正常使用时将口罩主体“张开”以适应穿戴者面部,即本申请所说的“展开”不同图5所示的正常使用时的“张开”,而是指将口罩主体1沿着上下方向(竖向)完全拉开,使左竖边和右竖边位置的原本热压固接在一起的相应口罩段相互分离展开,如图17所示。

上述第一罩段11所在的部位,尤其是第一罩段11与第三罩段13和第四罩段14的叠合部位,构成了口罩主体的一个业内俗称的“褶皱”100。第二罩段12所在的部位,尤其是第二罩段12与第三罩段13和第五罩段15的叠合部位,构成了口罩主体的第二个褶皱100。第六罩段16,尤其是第六罩段16与第五罩段15和第七罩段17的叠合部位,构成了口罩主体的第三个褶皱100。这样,该口罩主体1上共具有三个褶皱100。这样,该口罩主体1上一共设置有三个褶皱100,并且这三个褶皱100自上而下依次分布。前述三个褶皱100的长度横向贯穿口罩主体1——自口罩主体的左竖边1a一直横向延伸至右竖边1b。显然,第三罩段13是连接最上方褶皱100和第二个褶皱100的褶皱连接段,第五罩段15是连接第二个褶皱100和第三个褶皱100的褶皱连接段。

本实施例的关键改进在于:第一罩段11和第二罩段12分别位于第三罩段13的相对两侧。具体地,第一罩段11位于第三罩段13的外侧,即背离穿戴者面部的一侧,第二罩段12位于第三罩段13的内侧,即朝向穿戴者面部的一侧。并且,在口罩主体1的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位置,第一罩段11与第三罩段13之间形成有自第一折痕101连续向上延伸的不连接的第一分离区1001。前述的“不连接”是指:第一罩段11与第三罩段13在第一分离区1001位置互不连接。前述的“连续”,是指第一分离区是不间断的整段式结构。

此外,第二罩段12和第六罩段16分别位于第五罩段15的相对两侧。具体地,第二罩段12位于第五罩段15的外侧,第六罩段16位于第五罩段15的内侧。而且,第二罩段12与第五罩段15之间形成有自第三折痕103连续向上延伸的不连接的第二分离区1002。

正如背景技术所描述的那样,在穿戴该口罩的动作过程中,口罩主体1两侧竖边1a,1b的顶部和底部因受到耳带2的拉力而相互靠近。只有耳带2对口罩主体1拉力与穿戴者面部对口罩主体1的反向作用力平衡后,口罩主体1在穿戴者头部的形状和位置才被固定,而且此时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上下两端的距离通常缩短至一个较小的平衡值。因为第三罩段13与第一罩段11在第一折痕101的上方区域(即第一分离区1001)并未固接,所以处于第一分离区1001的第三罩段13可自由变形,不会受到第一罩段11和第四罩段14的拉扯限制。同理,因为第五罩段15与第二罩段12在第三折痕103的上方区域(即第二分离区1002)也未连接,所以处于第二分离区1002的第五罩段15也可以自由变形。这样,当口罩主体1两侧竖边1a,1b的顶部和底部相互靠近时,第一分离区1001的第三罩段13以及第二分离区1002的第五罩段15因受到竖向的挤压力而发生弯曲变形,使第四折痕104向第一折痕101上方移动(或称第一折痕向第四折痕下方移动),第六折痕106向第三折痕103上方移动。如果两侧竖边1a,1b的顶部和底部的距离很小,只有当第一分离区1001的第三罩段13以及第二分离区1002的第五罩段15基本被反向拉直后,第四折痕104与第一折痕101的相对位移、第六折痕106与第三折痕103的相对位移才会停止,此时第四折痕104与第一折痕101的高度差Δ1≈W11,第六折痕106向第三折痕103高度差Δ2≈W12。相当于口罩的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在褶皱位置缩短W11与W12之和的二倍。这样,相邻两个褶皱100之间的大尺寸位移错位移动,使得两褶皱100也部分叠合——上方褶皱100的下部叠在下方褶皱100的上部外侧,从而形成如图15所示的相邻褶皱的二次叠合区1000。如此,在口罩两侧竖边的中部不再出现图4和图5所示的大的隆起U,左竖边1a与面部5之间、右竖边1b与面部5之间均不会存在如图4和图5所示的大的空隙D,两侧竖边与面部很好地贴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如果该口罩主体上仅设置第一分离区1001,即便没有设置上述第二分离区1002,只通过第三罩段13的弯曲变形同样能够达到减小甚至消除隆起U和空隙D的效果。

我们经过大量的测试发现,上述W11和W12的值如果能够达到2.5mm,穿戴时,隆起U和空隙D便可明显减小。当W11和W12达到3mm后,效果更佳。W11、W12也不宜过大,一般,W11和W12的值最好分别在2.5~6mm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3~6mm范围内,当然,这并不是必须的。

上已述及,在口罩主体1的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位置,第一罩段11采用已知的热压工艺固接于第三罩段13和第四罩段14之间,第二罩段12采用已知的热压工艺固接于第三罩段13和第五罩段15之间,第六罩段16采用已知的热压工艺固接于第五罩段15和第七罩段17之间。如图10和图11,前述“热压工艺固接”会在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分别形成沿着竖向方向等距排布的多排熔接点10——即排与排之间等距布置,每排四个,相连两排熔接点的距离T≈1mm,单个熔接点10的高度H≈1.5-2mm。褶皱100处的各口罩段就是通过前述熔接点10固接在一起的。

如果上述各排熔接点10依然按照传统方式设置——即每个熔接点10都将其所在位置的每一个口罩段固定连接,显然不可能形成上述第一分离区1001和第二分离区1002。本实施例通过对传统热压熔接工艺进行改良,从而在口罩主体1的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位置巧妙地形成了上述的第一分离区1001和第二分离区1002:

再参照图10和图11所示,紧邻第一折痕101且处于第一折痕101上方的两排熔接点10仅熔入第四罩段14和第一罩段11,而未熔入第三罩段13。从而使得这两排熔接点10只将第四罩段14和第一罩段11固接,而没有将第三罩段13与第一罩段11连接,进而在第三罩段13与第一罩段11之间形成上述的第一分离区1001。

上所谓“紧邻”,是指“最靠近”。

同样地,紧邻第三折痕103且处于第三折痕103上方的另外两排熔接点10仅熔入第三罩段13和第二罩段12,而未熔入第五罩段15。从而使得这两排熔接点10只将第三罩段13和第二罩段12固接,而没有将第五罩段15与第二罩段12连接,进而在第五罩段15与第二罩段12之间形成上述的第二分离区1002。

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可让紧邻第一折痕101且处于第一折痕101上方的仅一排熔接点10不熔入第三罩段,也可以让紧邻第一折痕101且处于第一折痕101上方的三排、四排、五排甚至更多排的熔接点10都不熔入第三罩段13,以此来减小或增大第一分离区1001的宽度W11。显然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减小或增大第二分离区1002的宽度W12。

上横边1c处设有防雾条4和鼻夹5。防雾条4是具有一定厚度的海绵,固接于口罩主体1的内侧。鼻夹5为横向延伸的铝条,隐藏固定在口罩主体1内部。防雾条4与鼻夹5配合使用,填补了口罩主体内表面与鼻梁的间隙,使口罩主体1更贴合鼻子的轮廓。穿戴时鼻梁处无压迫感,同时呼吸、交谈时气流不会从上边缘溢出。

实施例二:

图19示出了本申请这种口罩的第二个具体实施例,其具有与上述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的结构,唯一区别在于:

在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处,第二罩段12与第三罩段13之间形成有自第四折痕104连续向下延伸的不连接的第三分离区1003,第五罩段15与第六罩段16之间形成有自第六折痕106连续向下延伸的不连接的第四分离区1004。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第三罩段13不仅与第一罩段11之间形成有不连接的分离区,而且与第一罩段下方的第二罩段12之间也形成有不连接的分离区。第五罩段15不仅与第二罩段12之间形成有不连接的分离区,而且与第二罩段下方的第六罩段16之间也形成有不连接的分离区。如此设置的优势在于:

假设本实施中第一分离区1001、第二分离区1002的宽度分别等于与实施一中第一分离区1001、第二分离区1002的宽度,那么当本实施例的口罩处于穿戴状态时,其两侧竖边1a,1b位置的第三罩段13和第五罩段15能够产生更大尺寸的变形,即便左竖边1a和右竖边的上下两端靠的更近,也不会出现图4和图5所示的隆起U和空隙D。

具体地,第三罩段13的可变形宽度由实施例一的W11增加到W11+W13,第五罩段15的可变形宽度由实施例一的W12增加到W12+W14。

第一分离区1001和第二分离区1002的形成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做赘述。第三分离区1003和第四分离区1004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形成:参照图19所示,紧邻第四折痕104且处于第四折痕104下方的一排熔接点10只熔入第五罩段15和第二罩段12,而未熔入第三罩段13。紧邻第六折痕106且处于第六折痕106下方的两排熔接点10仅熔入第七罩段17和第六罩段16,而未熔入第五罩段15。

不难理解,基于上述的结构设计,存在这样的数学关系:W11+W13=4H+3T,W12+W14=3H+2T。其中,H为单个熔接点的高度,T为相邻两排熔接点的距离。

一般,T≈1mm,单个熔接点的高度H≈1.5-2mm。

W11+W13如果能够达到3.5mm以上,隆起U和空隙D的消除将比较明显。W11+W13也不宜过大,一般W11+W12最好在3.5~11mm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5~9mm,当然,这并不是必须的。

实施例三:

图20示出了本申请这种口罩的第三个具体实施例,该口罩具有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的结构,区别仅在于:第一罩段11位于第三罩段13的内侧,第二罩段12位于第三罩段13的外侧和第五罩段15的内侧,第六罩段16位于第五罩段15的外侧。

实施例四:

图21至图23示出了本申请这种口罩的第四个具体实施例,该口罩的口罩主体1一共设有八条折痕,分别是当口罩主体1展开后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第一折痕101、第二折痕102、第三折痕103、第四折痕104、第五折痕105、第六折痕106、第七折痕107和第八折痕108。

上述八条折痕将口罩主体1分隔成多个竖向的口罩段,这些口罩段分别是:形成于第一折痕101和第二折痕102之间的第一罩段11,形成于第三折痕103和第四折痕104之间的第二罩段12,形成于第二折痕104和第三折痕103之间的第三罩段13,自第一折痕101向上延伸的第四罩段14,形成于第四折痕104和第五折痕105之间的第五罩段15,形成于第五折痕105和第六折痕106之间的第六罩段16,形成于第六折痕106和第七折痕107之间的第七罩段17,形成于第七折痕107和第八折痕108之间的第六罩段19,自第八折痕108向下延伸的第九罩段19,

显然,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是,第五罩段15也自第四折痕104向下延伸,第七罩段17也自第六折痕106向下延伸。这与前述的“第五罩段15形成于第四折痕104和第五折痕105之间,第七罩段17形成于第六折痕106和第七折痕107之间”并不矛盾。

在口罩主体1的左竖边1a和右竖边位置,第一罩段11热压固接于第三罩段13和第四罩段14之间,第二罩段12热压固接于第三罩段13和第五罩段15之间,第六罩段16热压固接于第五罩段15和第七罩段17之间,第八罩段18热压固接于第七罩段17和第九罩段19之间。

第一罩段11所在的部位形成了口罩主体的最上方的第一个褶皱100。第二罩段12所在的部位形成了口罩主体的第二个褶皱100。第六罩段16所在的部位形成了口罩主体的第三个褶皱100,第八罩段18所在的部位形成了口罩主体最下方的第四个褶皱100。该口罩主体1一共具有前述四个褶皱100。

第一罩段11位于第三罩段13的外侧,第二罩段12位于第三罩段13内侧和第五罩段15的外侧,第六罩段16位于第五罩段15的外侧和第七罩段17的内侧,第八罩段18位于第七罩段17的外侧。可见,第二罩段12和第六罩段16处于第五罩段15的同一侧(外侧)。

本实施例中,在口罩主体1的左竖边1a和右竖边处,第一罩段11与第三罩段13之间形成有自第一折痕101连续向上延伸的不连接的第一分离区1003,第七罩段17与第六罩段16之间形成有自第五折痕105连续向上延伸的不连接的第五分离区1005。

该口罩在穿戴状态下,口罩主体左竖边的形态大体上如图22所示,能够与穿戴者面部较好地贴合。

实施例五:

图24示出了本申请口罩的第五个具体实施例,该口罩的结构与实施例四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第七罩段17与第八罩段18之间形成有自第八折痕108连续向下延伸的不连接的第六分离区1006。

根据上文的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在上述实施例一至五中,每一个实施例都可以只保留其中任何一个分离区,在穿戴时,仍然可以借助该仅存的一个分离区的弯曲变形改善竖边位置的隆起U和空隙D。

实施例六:

由上可知,相比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通过增加分离区数量的方式提升了第三罩段和第五罩段的可变形宽度,进而使得口罩在穿戴状态下,即便竖边两端靠的比实施例一更近,也能够较好地消除隆起和空隙。但是,毕竟每个分离区的竖向宽度都是有限的,而且上文也提到分离区的宽度不宜过大,如果小脸人员穿戴实施例二的口罩,口罩主体竖边的上、下两端进一步靠近,那么仍可能形成一定大小的隆起和空隙。鉴于此,图25和图26示出了本申请口罩的第六个具体实施例,以进一步增大第三罩段和第五罩段的可变形宽度。

本实施例六中,第三罩段13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3比第一罩段11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1与第二罩段12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2之和大,第五罩段15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5比第二罩段12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2与第六罩段16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6之和大。即W3-(W1+W2)=Δ3>0,W5-(W2+W6)=Δ4>0。

如此,本实施例第三罩段13的可变形宽度由实施例二的W11+W13增加到了W11+W13+Δ3,第五罩段15的可变形宽度由实施例二的W12+W14增加到了W12+W14+Δ4。相比于实施例二,即便本实施例的口罩在穿戴时竖边的上、下两端进一步靠近,仍能够与面部很好地贴合。

Δ3和Δ4的值不宜过小,也不宜过大,优选1-3mm。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所说的“竖边”,如无特别说明,是指口罩主体的左竖边和右竖边。

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上文的阐述显然能够知晓:如果仅在左竖边和右竖边之一设置分离区,便能够使得设有该分离区的那条竖边(左竖边或右竖边)较好地贴合穿戴者的面部。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相关技术
  • 一种口罩自毁装置及一种具有口罩自毁装置的口罩
  • 一种口罩过滤层和应用该口罩过滤层的口罩罩体
技术分类

0612011278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