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主动自适应驾驶室悬置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16:08


一种主动自适应驾驶室悬置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主动自适应驾驶室悬置系统。

背景技术

驾驶室悬置系统,其主要功能是用于车架与驾驶室之间的可靠连接及减振。随着商用车技术的不断发展,驾驶室悬置的作用不断扩展提升,成为实现整车诸多重要性能的一大关键系统。随着针对结构的研究,对于悬置系统的结构性连接支撑作用的研究日趋成熟,但是对于舒适性调节,驾驶室悬置仍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现有的汽车驾驶室悬置系统调节均是经过路况之后,根据驾驶室跳动量,悬置系统被动的、后续的、开环的给出相应的响应来减缓因道路路况、行驶环境以及驾驶员转动方向盘的快慢节奏、汽车行驶速度以及车辆老化状况等带来的振动,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如何能够提前的、主动的、闭环的根据车辆行驶道路状况及环境、驾驶员操作以及车辆老化程度进行预估并实时反馈调整悬置系统减震的刚性,一直是一个技术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主动自适应驾驶室悬置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1、能源系统2、车载AI处理器4、ECU数据处理中心5、响应系统6;数据采集系统1用于采集包括路况信息、行驶标志信息、车辆信息在内的车辆行驶信息,能源系统2用于为整个系统提供能源,车载AI处理器4用于将采集到的车辆行驶信息与前期设定的驾驶员舒适性标准信息进行对比并将ECU数据处理中心5前期设置的逻辑算法进行迭代升级,ECU数据处理中心5用于对采集信息进行运算处理,响应系统6用于调整驾驶室悬置的刚性;

数据采集系统1电连接能源系统2、ECU数据处理中心5,能源系统2电连接车载AI处理器4、ECU数据处理中心5,能源系统2电气连接响应系统6,ECU数据处理中心5电连接车载AI处理器4、响应系统6。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系统1包括视频采集器101、弹簧传感器102、方向盘转角传感器103、座椅振动传感器104、车速传感器105;视频采集器101采集的信息包括路况、行驶标志的视频图片信息,弹簧传感器102采集的信息包括车辆底盘弹簧的位移、震频信息,方向盘转角传感器103采集的信息包括方向盘转动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信息,座椅振动传感器104采集的信息包括座椅的振幅、振频信息,车速传感器105采集的信息包括车辆的速度、加速度;视频采集器101具有视频录制、特殊路况自动识别、特殊标志自动识别等功能;车载AI处理器4通过座椅位移及振频传感器104采集相应数据,同时接收ECU数据处理中心5传输的指令,将座椅振动传感器104采集到的数据与前期设定的驾驶员舒适性标准进行对比,针对ECU数据处理中心5传输的指令进行二次校核。

优选的,所述能源系统2包括电源201、气源202,电源201为整个系统提供电能供应,气源202为响应系统6提供气能供应;通过电气双重调节实现对响应系统的调整。

优选的,所述响应系统6包含可调变刚度弹簧601、可调变阻尼减震器602;可调变刚度弹簧601、可调变阻尼减震器602可进行分体布置,也可进行一体化布置。

更优的,所述可调变刚度弹簧601、可调变阻尼减震器602的控制方式包括电磁控制、磁流变控制。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智联网系统3,智联网系统3用于数据传输,智联网系统3网络连接车载AI处理器4、后台大数据中心;智联网系统3、车载AI处理器4、ECU数据处理中心5可集成为一体,也可分体布置,智联网系统3同时可与智能驾驶系统进行集成或者数据链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数据采集系统采集车辆行驶中的道路路况、行驶环境、驾驶员转动方向盘的快慢节奏、汽车行驶速度以及车辆老化状况等信息,并通过车载AI处理器、ECU数据处理中心对各信息进行处理后通过相应系统反馈调节车辆驾驶室悬置系统的刚性,实现提前的、主动的、闭环的车辆驾驶室悬置系统的调整,使得汽车驾驶室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根据外部情况及车辆自身状态进行动态的、实时的、主动的调整,因此,本发明填补了以往驾驶室悬置系统只能够被动的、后续的、开环的响应路况这一技术空白。

2.本发明通过智联网系统储存、传输车辆的悬置系统的信息,定期传送回大数据中心,用于后期进行新车悬置系统的标定及实时监控,因此,本发明对智能车联网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主动自适应驾驶室悬置系统的结构及控制流程图。

图中:1、数据采集系统;2、能源系统;3、智联网系统;4、车载AI处理器;5、ECU数据处理中心;6、响应系统;101、视频采集器;102、弹簧传感器;103、方向盘转角传感器;104、座椅振动传感器;105、车速传感器;201、电源;202、气源;601、可调变刚度弹簧;602、可调变阻尼减震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相关技术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一种主动自适应驾驶室悬置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1、能源系统2、车载AI处理器4、ECU数据处理中心5、响应系统6;数据采集系统1用于采集包括路况信息、行驶标志信息、车辆信息在内的车辆行驶信息,能源系统2用于为整个系统提供能源,车载AI处理器4用于将采集到的车辆行驶信息与前期设定的驾驶员舒适性标准信息进行对比并将ECU数据处理中心5前期设置的逻辑算法进行迭代升级,ECU数据处理中心5用于对采集信息进行运算处理,响应系统6用于调整驾驶室悬置的刚性;

数据采集系统1电连接能源系统2、ECU数据处理中心5,能源系统2电连接车载AI处理器4、ECU数据处理中心5,能源系统2电气连接响应系统6,ECU数据处理中心5电连接车载AI处理器4、响应系统6。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采集系统1包括视频采集器101、弹簧传感器102、方向盘转角传感器103、座椅振动传感器104、车速传感器105;视频采集器101采集的信息包括路况、行驶标志的视频图片信息,弹簧传感器102采集的信息包括车辆底盘弹簧的位移、震频信息,方向盘转角传感器103采集的信息包括方向盘转动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信息,座椅振动传感器104采集的信息包括座椅的振幅、振频信息,车速传感器105采集的信息包括车辆的速度、加速度;视频采集器101具有视频录制、特殊路况自动识别、特殊标志自动识别等功能;车载AI处理器4通过座椅位移及振频传感器104采集相应数据,同时接收ECU数据处理中心5传输的指令,将座椅振动传感器104采集到的数据与前期设定的驾驶员舒适性标准进行对比,针对ECU数据处理中心5传输的指令进行二次校核。

进一步的,所述能源系统2包括电源201、气源202,电源201为整个系统提供电能供应,气源202为响应系统6提供气能供应;通过电气双重调节实现对响应系统的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响应系统6包含可调变刚度弹簧601、可调变阻尼减震器602;可调变刚度弹簧601、可调变阻尼减震器602可进行分体布置,也可进行一体化布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可调变刚度弹簧601、可调变阻尼减震器602的控制方式包括电磁控制、磁流变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智联网系统3,智联网系统3用于数据传输,智联网系统3网络连接车载AI处理器4、后台大数据中心;智联网系统3、车载AI处理器4、ECU数据处理中心5可集成为一体,也可分体布置,智联网系统3同时可与智能驾驶系统进行集成或者数据链接。

实施例

本实施例行车为平缓路况,高速公路行驶;

根据新车调校输入ECU数据梳理中心的参数设定如下:

针对高速公路设定模式为舒适型驾驶模式,其舒适性评判标准为驾驶员位置的振幅A

针对高路公路路况判定标准为:

1.高速公路入口表示;高速公路特殊性隔离带等标识

2.弹簧10个周期内连续振幅≤10mm

当车辆行驶在道路上时,视频采集器101会实时采集路况视频,并根据系统设置对特殊路况、特殊标志等进行甄别,当碰到特殊标志,例如高速路入口收费站或者弹簧10个周期内连续振幅≤10mm,它会根据设定值,将该信息输入ECU数据处理中心5,ECU数据处理中心5根据设定,自动切换为舒适型驾驶模式,并将减震器阻尼值调整为C

当差异值≤5%时,则系统判定该优化有效,并继续执行此输入;

当差异值>5%时,则判定该优化无效,ECU数据处理中心5根据设定值,进行趋势性循环式优化,通过降低阻尼值或者刚度,进行舒适性优化,同时车载AI处理器4实时监测座椅振幅及振频进行对标,并将数据反回ECU数据处理中心5,直到舒适性达到要求。当舒适性达到要求时,车载AI处理器4会将ECU数据处理中心5的实时调校数据及此时的弹簧振频振幅进行记录,同时向ECU数据处理中心5录入新的逻辑算法,下次再遇到类似路况,弹簧振幅振频相近时,可直接调用;同时将该信息定时通过智联网系统3传回整车数据中心,用于后期新车标定的数据更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自适应驾驶室悬置系统,采用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前方路况、实时车况等信息,反馈给ECU数据处理中心,ECU数据处理中心通过编辑的逻辑计算方法给出相应的指令,响应系统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参数调调整,保证驾驶室的平顺性与稳定性,随后驾驶位的座椅振动传感器会将实时的信息反馈回ECU数据处理中心,ECU数据处理中心通过对比前期的舒适性标准结合ECU数据处理中心给出的相应指令进行迭代计算,对前期的算法进行优化,将结果反馈回智联网系统,用做后期数据处理的依据。整套系统通过闭环的数据处理,实现驾驶室悬置的自适应主动调节,解决了传统驾驶室悬置的滞后、被动适应的相应问题,同时大幅度的提升驾驶室的舒适性,实现了提前的、主动的、闭环的车辆驾驶室悬置系统的调整,因此本发明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主动自适应驾驶室悬置系统
  • 一种半主动阻尼可调驾驶室悬置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2868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