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顶升装置及输送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18:24


顶升装置及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顶升装置及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电池在新能源领域应用甚广,例如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趋势。良品率高低对于电池生产的经济效益影响巨大,然而,目前电池生产的良品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升装置及输送系统,其旨在改善相关技术中电池生产的良品率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顶升装置,所述顶升装置包括顶升架和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架用于承载运输件;所述顶升机构连接于所述顶升架,所述顶升机构被配置为顶升所述顶升架;其中,所述顶升架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被配置为沿所述顶升机构的顶升方向与所述运输件定位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顶升装置的顶升架上设置有定位件,当顶升机构顶升顶升架时,定位件能够沿顶升机构的顶升方向与运输件定位配合。这样,在顶升过程中,运输件不易与顶升架产生相对移动,降低运输件在顶升过程中脱离顶升架的风险,提升对运输件顶升的可靠性。同时,有利于使顶升后运输件与其他操作机构精准配合,从而提升运输件的良品率。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运输件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件包括锥部和杆部,所述杆部的一端与所述顶升架连接,所述杆部的另一端与所述锥部的大端连接,所述锥部和/或所述杆部用于与所述定位孔插接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定位孔和定位件出现一定的错位时,顶升机构顶升顶升架,定位件的锥部能够与定位孔的孔壁接触,使得定位孔的孔壁沿着锥部的锥面移动,使得锥部和/或杆部能够准确地插入到定位孔内,使得运输件与定位件精准配合。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顶升架设置有多个所述定位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多个定位件,多个定位件能提升对运输件转动的限制效果,进一步提升对运输件定位的可靠性。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顶升装置包括止挡机构,所述止挡机构与所述顶升架沿第一方向排布,所述止挡机构被配置为沿所述第一方向止挡所述运输件,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顶升方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止挡机构设置于顶升架沿第一方向的一侧,止挡机构能够止挡输送机构输送的运输件,使得运输件停在第一预设位置。停在第一预设位置的运输件正好位于顶升架的上方,当顶升机构顶升顶升架时,定位件能够沿顶升机构的顶升方向与运输件定位配合。通过设置止挡机构,实现了对运输件的粗定位。而在顶升过程中,定位件与运输件的配合,实现了运输件的精定位,不仅有利于降低运输件在顶升过程中脱离顶升架的风险,提升对运输件顶升的可靠性,还有利于使顶升后运输件与其他操作机构精准配合,从而提升运输件的良品率。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止挡机构包括固定座和多个止挡部,所述止挡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多个所述止挡部沿第二方向排布,所述止挡部用于止挡所述运输件,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顶升方向两两垂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止挡部设置固定座,使得止挡部具有足够的高度,能够对运输件进行止挡。通过设置多个止挡部止挡运输件,有利于提升对止挡件的阻挡效果,降低运输件与止挡部接触时发生转动或偏移的风险。另外,止挡部可以与固定座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在止挡部发生损坏时更换止挡部。或者在止挡不同尺寸的运输件时,可以通过更换止挡部快速换型,提升顶升装置对不同形状尺寸的运输件的适应性。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底座和顶升件,所述顶升件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顶升架,所述顶升件用于顶升所述顶升架;所述固定座安装于所述底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顶升件安装在于底座,顶升件动作能够带动顶升架相对于底座上升或下降。通过将固定座安装于底座,一方面,固定座的稳定性较高,不易受到干扰。另一方面,顶升件无需顶升固定座,有利于降低顶升件的能量消耗。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顶升架包括多个顶升部,多个所述顶升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顶升部用于承载所述运输件,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顶升机构的顶升方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多个顶升部,多个顶升部均能够对运输件进行顶升,对运输件具有较好的支撑效果。多个顶升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顶升部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能够容纳或避让输送机构的部件,使得顶升装置容易与输送机构安装配合,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顶升部包括两个第一顶升部,两个所述第一顶升部上均设置有所述定位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两个第一顶升部上分别设置有定位件,能够提升对运输件的定位效果,提升对运输件顶升的可靠性。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第一顶升部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定位件,多个所述定位件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顶升方向两两垂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每个第一顶升部上设置多个定位件,多个定位件能提升对运输件转动的限制效果,进一步提升对运输件定位的可靠性。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顶升部还包括第二顶升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顶升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顶升部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两个第一顶升部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顶升部,第一顶升部和第二顶升部均能够对运输件进行顶升,有利于提升对运输件的支撑效果。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件,沿所述顶升方向,所述顶升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顶升部背离所述运输件的一侧,所述第二顶升部的投影与所述顶升件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顶升件设置于第二顶升部的下方,有利于降低顶升件对相邻的两个顶升部之间的容纳空间的占用,以便于容纳空间容纳或避让输送机构的部件,使得顶升装置容易与输送机构安装配合,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沿所述第一方向,两个所述第一顶升部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顶升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两个第一顶升部之间设置多个第二顶升部,一方面,第一顶升部和第二顶升部均能够对运输件进行顶升,有利于提升对运输件的支撑效果。另一方向,多个第二顶升部下方均可以设置顶升件,多个顶升件能够提供较大的顶升力,使得顶升装置能够承载更大重量的运输件。同时,多个顶升件能够提升对顶升架顶升的稳定性,提升对运输件顶升的可靠性。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顶升部包括第二顶升部,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件,沿所述顶升方向,所述顶升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顶升部背离所述运输件的一侧,所述顶升部的投影与所述顶升件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顶升件设置于第二顶升部的下方,有利于降低顶升件对相邻的两个顶升部之间的容纳空间的占用,以便于容纳空间容纳或避让输送机构的部件,使得顶升装置容易与输送机构安装配合,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顶升架还包括连接架,多个所述顶升部连接于所述连接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连接架连接多个顶升部,能够保证多个顶升部同步升降。另外,顶升件在顶升一个顶升部时即可带动所有的顶升部向上移动,有利于减少顶升件的设置数量,降低顶升装置的成本。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顶升装置还包括在位检测机构,所述在位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顶升架上是否具有所述运输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在位检测机构,在顶升机构顶升顶升架的过程中,实时检测顶升架上是否具有运输件。当在位检测机构检测到顶升架上不具有运输件时,可以控制报警器发出警报,从而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有利于提升对运输件顶升的可靠性,有利于提升运输件的良品率。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顶升机构响应于所述在位检测机构,所述顶升机构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在位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顶升所述顶升架或复位所述顶升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在位检测机构检测到顶升架上具有运输件时,顶升机构顶升顶升架。当在位检测机构检测到顶升架上不具有运输件时,说明顶升架可能没有成功与运输件配合或者运输件脱离了顶升架,顶升机构复位顶升架,有利于提升对运输件顶升的可靠性,有利于提升运输件的良品率。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在位检测机构包括行程开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顶升架上具有运输件时,运输件挤压行程开关,将开关切换到打开状态,在位检测机构检测到顶升架上具有运输件。当顶升架上不具有运输件时,行程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在位检测机构检测到顶升架上不具有运输件。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件和调节件,所述顶升件与所述顶升架相连,所述顶升件用于顶升所述顶升架;所述调节件与所述顶升件相连,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顶升件的顶升速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调节件,能够调节顶升件的顶升速度,使得顶升架的升降速度加快或者减慢。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顶升件包括气缸。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目前电池制造厂内的气源分布较广,采用气缸时,气源容易获得,有利于降低成本。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件包括速度控制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速度控制阀可以控制气体压力,以控制气缸伸缩速度,从而实现对顶升速度的控制,简单方便,成本低廉。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输送系统,所述输送系统包括输送机构和上述的顶升装置,所述输送机构用于输送运输件;所述顶升装置用于顶升所述运输件。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滚动部,所述滚动部用于输送所述运输件;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多个顶升部,多个所述顶升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滚动部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顶升部之间,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顶升机构的顶升方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多个顶升部,多个顶升部均能够对运输件进行顶升,对运输件具有较好的支撑效果。多个顶升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顶升部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能够容纳或避让滚动部,使得顶升装置容易与输送机构安装配合,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顶升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顶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位置的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顶升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顶升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顶升装置顶升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顶升装置顶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输送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输送系统的工作示意图。

图标:10-顶升装置;11-顶升架;111-定位件;1111-锥部;1112-杆部;112-第一顶升部;113-第二顶升部;114-连接架;12-顶升机构;121-底座;122-顶升件;13-止挡机构;131-固定座;132-止挡部;141-第一导向件;142-第二导向件;15-在位检测机构;20-输送机构;21-滚动部;30-输送系统;40-运输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附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为了简洁,在不同实施例中,省略对相同部件的详细说明。应理解,附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种部件的厚度、长宽等尺寸,以及集成装置的整体厚度、长宽等尺寸仅为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

本申请中出现的“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

本申请中,电池单体可以包括锂离子二次电池单体、锂离子一次电池单体、锂硫电池单体、钠锂离子电池单体、钠离子电池单体或镁离子电池单体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电池单体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限定。电池单体一般按封装的方式分成三种:柱形电池单体、方形电池单体和软包电池单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限定。

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提到的电池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以提供更高的电压和容量的单一的物理模块。例如,本申请中所提到的电池可以包括电池模块或电池包等。电池一般包括用于封装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的箱体。箱体可以避免液体或其他异物影响电池单体的充电或放电。

目前,从市场形势的发展来看,电池的应用越加广泛。电池不仅被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以及军事装备和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随着电池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市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扩增。

良品率高低对于电池生产的经济效益影响巨大,然而,目前电池生产的良品率较低。

在输送机构上通常设置有顶升装置,顶升装置用于顶升运输件以便于对运输件进行操作(例如检测),操作完成后,顶升装置下降,运输件在输送机构的带动下被输送至下一工序。

相关技术中的顶升装置包括顶升机构和顶升架,顶升机构和顶升架连接,顶升机构用于顶升顶升架。顶升架用于承载运输件。在顶升机构顶升顶升架时,顶升架与运输件的相对位置不受限制,运输件容易在外部干扰下与顶升架相对移动,使得顶升完成后,运输件的位置出现跑偏,运输件与其他操作机构不能精准配合,导致了运输件的良品率较低。进一步地,运输件与顶升架相对移动可能会导致运输件在顶升过程中脱离顶升架,导致运输件被摔坏或者产生事故。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顶升装置,顶升装置包括顶升架和顶升机构。顶升架用于承载运输件,顶升机构连接于顶升架,顶升机构被配置为顶升顶升架。其中,顶升架设置有定位件,定位件被配置为沿顶升机构的顶升方向与运输件定位配合。

该顶升装置的顶升架上设置有定位件,当顶升机构顶升顶升架时,定位件能够沿顶升机构的顶升方向与运输件定位配合。这样,在顶升过程中,运输件不易与顶升架产生相对移动,降低运输件在顶升过程中脱离顶升架的风险,提升对运输件顶升的可靠性。同时,有利于使顶升后运输件与其他操作机构精准配合,从而提升运输件的良品率。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技术方案适用于在输送机构上对运输件进行顶升。输送机构可以是皮带输送机构、滚筒输送机构、倍速链输送机构等。运输件可以是工件,也可以是装载有工件的托盘。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顶升装置10的立体图。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顶升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位置的放大图。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顶升装置10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顶升装置10的俯视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顶升装置10,顶升装置10包括顶升架11和顶升机构12。顶升架11用于承载运输件40,顶升机构12连接于顶升架11,顶升机构12被配置为顶升顶升架11。其中,顶升架11设置有定位件111,定位件111被配置为沿顶升机构12的顶升方向与运输件40定位配合。

顶升架11是用于承载运输件40的架体结构。顶升架11可以包括载物平台,在顶升机构12顶升顶升架11的过程中,载物平台逐渐与运输件40接触,并托举运输件40,使得运输件40脱离输送机构20,并最终将运输件40顶升至第二预设位置。

顶升机构12可以与顶升架11可拆卸连接,也可以与顶升架11固定连接。在顶升机构12与顶升架11可拆卸连接的实施例中,在顶升架11或顶升机构12出现损坏时,能够便于拆卸维修或更换。在顶升机构12与顶升架11固定连接的实施例中,顶升机构12与顶升架11的连接强度较高,可靠性较好。

顶升机构12是用于将顶升架11向上顶升,以使得运输件40到达第二预设位置的结构。顶升机构12可以包括直线驱动件,例如,直线电缸、直线油缸或直线气缸等。直线驱动件能够输出直线运动,从而顶升顶升架11。顶升机构12也可以包括转动驱动件和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连接转动驱动件和顶升架11。转动驱动件输出转动运动,传动机构将转动运动转化为顶升架11的直线运动,顶升架11顶升运输件40。转动驱动件可以为电机、内燃机等。传动机构可以为丝杆螺母机构、曲柄滑块机构等。

定位件111是用于与运输件40定位配合的部件。当顶升机构12顶升顶升架11时,定位件111沿着顶升机构12的顶升方向与运输件40定位配合。定位件111与运输件40定位配合后,运输件40不易与顶升架11产生相对移动。

定位件111可以为定位销、定位凸起或者卡接部件。与之相应地,运输件40上设置有与定位件111配合的定位部。当定位部与定位件111配合时,运输件40沿着垂直于顶升方向的方向的移动被限制。

顶升方向可以是如图1中所示的Z方向。

该顶升装置10的顶升架11上设置有定位件111,当顶升机构12顶升顶升架11时,定位件111能够沿顶升机构12的顶升方向与运输件40定位配合。这样,在顶升过程中,运输件40不易与顶升架11产生相对移动,降低运输件40在顶升过程中脱离顶升架11的风险,提升对运输件40顶升的可靠性。同时,有利于使顶升后运输件40与其他操作机构精准配合,从而提升运输件40的良品率。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运输件40设置有定位孔。定位件111包括锥部1111和杆部1112,杆部1112的一端与顶升架11连接,杆部1112的另一端与锥部1111的大端连接。锥部1111和/或杆部1112用于与定位孔插接配合。

定位孔可以是设置于运输件40的通孔,也可以是设置于运输件40的盲孔。定位孔与定位件111插接以实现运输件40与定位件111的定位配合。

锥部1111具有大端和小端,其中,大端的尺寸大于小端的尺寸。小端背离大端的一端可以为尖端,也可以为平面。锥部1111可以呈圆锥状、圆台状、棱锥状或棱台状等。定位孔可以为锥部1111的仿形孔,这样锥部1111与定位孔插接配合时就能起到限位作用。

杆部1112连接于顶升架11和锥部1111的大端。杆部1112的直径可以与锥部1111的大端的直径相同。杆部1112可以呈圆柱状,也可以呈棱柱状。定位孔可以为杆部1112的仿形孔,这样杆部1112与定位孔插接配合时就能起到限位作用。

当定位孔和定位件111出现一定的错位时,顶升机构12顶升顶升架11,定位件111的锥部1111能够与定位孔的孔壁接触,使得运输件40沿着锥部1111的锥面移动,使得锥部1111和/或杆部1112能够准确地插入到定位孔内,使得运输件40与定位件111精准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升架11设置有多个定位件111。

多个定位件111可以是呈排设置,也可以是分为多排设置。可选地,至少两个定位件111分别位于一个虚拟的矩形的对角线上,这样能够对运输件40起到较好的定位效果。

通过设置多个定位件111,多个定位件111能提升对运输件40转动的限制效果,进一步提升对运输件40定位的可靠性。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升装置10包括止挡机构13,止挡机构13与顶升架11沿第一方向排布。止挡机构13被配置为沿第一方向止挡运输件40,第一方向垂直于顶升方向。

第一方向可以是如图1中所示的X方向。

在顶升机构12顶升顶升架11前,顶升架11处于最低位置,此时,止挡机构13的高度高于顶升架11的高度,以便于止挡机构13对运输件40进行止挡。

输送机构20沿第一方向输送运输件40,止挡机构13能够沿着第一方向止挡运输件40,以将输送机构20输送的运输件40挡停。由于止挡机构13与顶升架11沿第一方向排布,被止挡机构13挡停的运输件40正好能够位于顶升架11的上方,以便于顶升架11顶升运输件40。

止挡机构13设置于顶升架11沿第一方向的一侧,止挡机构13能够止挡输送机构20输送的运输件40,使得运输件40停在第一预设位置。停在第一预设位置的运输件40正好位于顶升架11的上方,当顶升机构12顶升顶升架11时,定位件111能够沿顶升机构12的顶升方向与运输件40定位配合。通过设置止挡机构13,实现了对运输件40的粗定位。而在顶升过程中,定位件111与运输件40的配合,实现了运输件40的精定位,不仅有利于降低运输件40在顶升过程中脱离顶升架11的风险,提升对运输件40顶升的可靠性,还有利于使顶升后运输件40与其他操作机构精准配合,从而提升运输件40的良品率。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止挡机构13包括固定座131和多个止挡部132,止挡部132设置于固定座131,多个止挡部132沿第二方向排布。止挡部132用于止挡运输件40。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顶升方向两两垂直。

固定座131可以安装于机架或者地面,其相对于机架或者地面固定。

止挡部132是止挡机构13上主要用于实现其止挡功能的部件。止挡部132可以固定连接于固定座131,也可以可拆卸地连接于固定座131。另外,止挡部132还可以沿着某个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固定座131。在止挡部132固定连接于固定座131的实施例中,止挡部132与固定座131的连接强度较高,可靠性较好。在止挡部132可拆卸地连接于固定座131的实施例中,在止挡部132或固定座131出现损坏时,能够便于拆卸维修或更换。

第二方向可以是如图1中所示的Y方向。

将止挡部132设置固定座131,使得止挡部132具有足够的高度,能够对运输件40进行止挡。通过设置多个止挡部132止挡运输件40,有利于提升对止挡件的阻挡效果,降低运输件40与止挡部132接触时发生转动或偏移的风险。另外,止挡部132可以与固定座131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在止挡部132发生损坏时更换止挡部132。或者在止挡不同尺寸的运输件40时,可以通过更换止挡部132快速换型,提升顶升装置10对不同形状尺寸的运输件40的适应性。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升机构12包括底座121和顶升件122,顶升件122连接底座121和顶升架11,顶升件122用于顶升顶升架11。固定座131安装于底座121。

底座121是顶升装置10的主要承力部件。顶升件122的固定端安装于底座121,顶升件122的活动端连接于顶升架11。当顶升件122动作时,能够带动顶升架11上升,以实现对运输件40的顶升。

固定座131可以固定连接于底座121,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于底座121,另外,固定座131还可以沿着某个方向可移动的连接于底座121。

顶升件122安装在于底座121,顶升件122动作能够带动顶升架11相对于底座121上升或下降。通过将固定座131安装于底座121,一方面,固定座131的稳定性较高,不易受到干扰。另一方面,顶升件122无需顶升固定座131,有利于降低顶升件122的能量消耗。

顶升件122的个数不限,顶升件122可以为1个、2个、3个、4个或者4个以上。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顶升件122为4个,4个顶升件122呈矩阵排布,以增加顶升过程的稳定性。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升架11包括多个顶升部,多个顶升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顶升部用于承载运输件40。第一方向垂直于顶升机构12的顶升方向。

顶升部是顶升架11上直接与运输件40接触并承载运输件40的部件。根据运输件40的底面的凹凸程度不同,多个顶升部的上表面(沿着顶升方向背离底座121的表面)可以位于同一平面,也可以不位于同一平面。可选地,当运输件40的底面为一个平面时,多个顶升部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通过设置多个顶升部,多个顶升部均能够对运输件40进行顶升,对运输件40具有较好的支撑效果。多个顶升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顶升部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能够容纳或避让输送机构20的部件,使得顶升装置10容易与输送机构20安装配合,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顶升部包括两个第一顶升部112,两个第一顶升部112上均设置有定位件111。

第一顶升部112特指多个顶升部中设置有定位件111的顶升部。

顶升架11包括两个第一顶升部112,两个第一顶升部112可以间隔设置,也可以紧贴设置。

在两个第一顶升部112上分别设置有定位件111,能够提升对运输件40的定位效果,提升对运输件40顶升的可靠性。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一顶升部112上设置有多个定位件111,多个定位件111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顶升方向两两垂直。

通过在每个第一顶升部112上设置多个定位件111,多个定位件111能提升对运输件40转动的限制效果,进一步提升对运输件40定位的可靠性。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顶升部还包括第二顶升部113,沿第一方向,第二顶升部113位于两个第一顶升部112之间。

第二顶升部113特指多个顶升部中沿第一方向位于两个第一顶升部112之间的顶升部。

在两个第一顶升部112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顶升部113,第一顶升部112和第二顶升部113均能够对运输件40进行顶升,有利于提升对运输件40的支撑效果。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升机构12包括顶升件122,沿顶升方向,顶升件122连接于第二顶升部113背离运输件40的一侧。第二顶升部113的投影与顶升件122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沿顶升方向,顶升件122连接于第二顶升部113背离运输件40的一侧”也即顶升件122位于第二顶升部113的下侧。

“第二顶升部113的投影与顶升件122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也即顶升件122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顶升部113的正下方。

顶升件122设置于第二顶升部113的下方,有利于降低顶升件122对相邻的两个顶升部之间的容纳空间的占用,以便于容纳空间容纳或避让输送机构20的部件,使得顶升装置10容易与输送机构20安装配合,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两个第一顶升部112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顶升部113。

通过在两个第一顶升部112之间设置多个第二顶升部113,一方面,第一顶升部112和第二顶升部113均能够对运输件40进行顶升,有利于提升对运输件40的支撑效果。另一方向,多个第二顶升部113下方均可以设置顶升件122,多个顶升件122能够提供较大的顶升力,使得顶升装置10能够承载更大重量的运输件40。同时,多个顶升件122能够提升对顶升架11顶升的稳定性,提升对运输件40顶升的可靠性。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顶升部包括第二顶升部113,顶升机构12包括顶升件122。沿顶升方向,顶升件122连接于第二顶升部113背离运输件40的一侧,顶升部的投影与顶升件122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顶升件122设置于第二顶升部113的下方,有利于降低顶升件122对相邻的两个顶升部之间的容纳空间的占用,以便于容纳空间容纳或避让输送机构20的部件,使得顶升装置10容易与输送机构20安装配合,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升架11还包括连接架114,多个顶升部连接于连接架114。

连接架114是连接多个顶升部的架体结构。连接架114可以包括框体和多根连接杆,连接杆连接框体和顶升部。为了提升顶升架11的强度,还可以在顶升架11上设置加强部件。

通过设置连接架114连接多个顶升部,能够保证多个顶升部同步升降。另外,顶升件122在顶升一个顶升部时即可带动所有的顶升部向上移动,有利于减少顶升件122的设置数量,降低顶升装置10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升装置10还包括导向结构,导向结构用于为顶升架11的移动导向。

可选地,导向结构包括第一导向件141和第二导向件142,第一导向件141连接于顶升架11,第二导向件142连接于顶升机构12,第一导向件141和第二导向件142导向配合。第一导向件141可以为导杆,也可以为滑块。与之相对应地,第二导向件142可以为套筒,也可以为滑轨。在如图1~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导向件141为导杆,第二导向件142为直线轴承。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升装置10还包括在位检测机构15,在位检测机构15用于检测顶升架11上是否具有运输件40。

在位检测机构15是用于检测顶升架11上是否具有运输件40的机构。在位机构可以安装于顶升架11,也可以安装于顶升机构12,还可以安装于其他适合的位置,例如地面或机架。

在图1~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在位检测机构15安装于顶升架11的第一顶升部112。

在位检测机构15可以通过控制器与报警器相连,这样,当在位检测机构15检测到顶升架11上不具有运输件40时能够向控制器发送报警信号,控制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能够控制报警器报警。

通过设置在位检测机构15,在顶升机构12顶升顶升架11的过程中,实时检测顶升架11上是否具有运输件40。当在位检测机构15检测到顶升架11上不具有运输件40时,可以控制报警器发出警报,从而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有利于提升对运输件40顶升的可靠性,有利于提升运输件40的良品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升机构12响应于在位检测机构15,顶升机构12被配置为根据在位检测机构15的检测结果顶升顶升架11或复位顶升架11。

在位检测机构15可以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顶升机构12电连接。当在位检测机构15检测到顶升架11上具有运输件40时,在位检测机构15向控制器发出第一信号,控制器控制顶升机构12顶升顶升架11。当在位检测机构15检测到顶升架11上不具有运输件40时,在位检测机构15向控制器发出第二信号,控制器控制顶升机构12复位顶升架11。

当在位检测机构15检测到顶升架11上具有运输件40时,顶升机构12顶升顶升架11。当在位检测机构15检测到顶升架11上不具有运输件40时,说明顶升架11可能没有成功与运输件40配合或者运输件40脱离了顶升架11,顶升机构12复位顶升架11,有利于提升对运输件40顶升的可靠性,有利于提升运输件40的良品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位检测机构15包括行程开关。

行程开关,位置开关(又称限位开关)的一种,是一种小电流主令电器。利用生产机械运动部件的碰撞使其触头动作来实现接通或分断控制电路,达到一定的控制目的。

当顶升架11上具有运输件40时,运输件40挤压行程开关,将开关切换到打开状态,在位检测机构15检测到顶升架11上具有运输件40。当顶升架11上不具有运输件40时,行程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在位检测机构15检测到顶升架11上不具有运输件40。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升机构12包括顶升件122和调节件,顶升件122与顶升架11相连,顶升件122用于顶升顶升架11。调节件与顶升件122相连,调节件用于调节顶升件122的顶升速度。

调节件是用于调节顶升件122的顶升速度的部件。顶升件122的顶升速度可以通过顶升架11的运动速度来表征。

通过设置调节件,能够调节顶升件122的顶升速度,使得顶升架11的升降速度加快或者减慢。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升件122包括气缸。

目前电池制造厂内的气源分布较广,采用气缸时,气源容易获得,有利于降低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件包括速度控制阀。

通过速度控制阀可以控制气体压力,以控制气缸伸缩速度,从而实现对顶升速度的控制,简单方便,成本低廉。

请参照图6和图7,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顶升装置10顶升前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顶升装置10顶升后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升装置10是这样工作的:首先,止挡机构13止挡输送机构20输送的运输件40,对运输件40进行粗定位,使得运输件40停在第一预设位置。在止挡机构13止挡住运输件40后,顶升机构12动作(可以通过外置传感器给予运输件40被止挡的到位信号,顶升机构12根据到位信号而动作),顶升顶升架11,顶升架11逐渐靠近运输件40,触发在位检测机构15,定位件111插入定位孔内,以限制运输件40在顶升过程中与顶升架11相对移动。最后,顶升架11承托住运输件40,并将运输件40顶升至第二预设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在位检测机构15实时对顶升架11上是否具有运输件40进行检测,若顶升架11上不具有运输件40,则控制顶升机构12复位顶升架11。

请参照图8和图9,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输送系统30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输送系统30的俯视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输送系统30,输送系统30包括输送机构20和上述的顶升装置10,输送机构20用于输送运输件40。顶升装置10用于顶升运输件40。

请参照图8和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机构20包括滚动部21,滚动部21用于输送运输件40。顶升机构12包括多个顶升部,多个顶升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滚动部21设置于相邻的两个顶升部之间。第一方向垂直于顶升机构12的顶升方向。

滚动部21可以通过自身的滚动带动运输件40移动。通常,运输件40的尺寸较大,可同时与多个滚动部21接触,在多个滚动部21的共同作用下移动。

滚动部21可以为滚筒,此时,输送机构20为滚筒输送机构。

通过设置多个顶升部,多个顶升部均能够对运输件40进行顶升,对运输件40具有较好的支撑效果。多个顶升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顶升部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能够容纳或避让滚动部21,使得顶升装置10容易与输送机构20安装配合,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请参照图10,图10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输送系统30的工作示意图。输送机构20输送的运输件40能够被止挡机构13止挡,顶升机构12顶升顶升架11,使得顶升架11将止挡机构13止挡的运输件40顶升至第二预设位置,以便于其他操作机构对运输件40进行操作。操作完成后,顶升机构12下降顶升架11,使得运输件40重新落在输送机构20上,输送机构20反向运作,以将运输件40输送至下一工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顶升装置10,顶升装置10包括顶升架11和顶升机构12。顶升架11用于承载运输件40。顶升机构12连接于顶升架11,顶升机构12被配置为顶升顶升架11。其中,顶升架11设置有定位件111,定位件111被配置为沿顶升机构12的顶升方向与运输件40定位配合。该顶升装置10的顶升架11上设置有定位件111,当顶升机构12顶升顶升架11时,定位件111能够沿顶升机构12的顶升方向与运输件40定位配合。这样,在顶升过程中,运输件40不易与顶升架11产生相对移动,降低运输件40在顶升过程中脱离顶升架11的风险,提升对运输件40顶升的可靠性。同时,有利于使顶升后运输件40与其他操作机构精准配合,从而提升运输件40的良品率。

运输件40设置有定位孔,定位件111包括锥部1111和杆部1112,杆部1112的一端与顶升架11连接,杆部1112的另一端与锥部1111的大端连接。锥部1111和/或杆部1112用于与定位孔插接配合。当定位孔和定位件111出现一定的错位时,顶升机构12顶升顶升架11,定位件111的锥部1111能够与定位孔的孔壁接触,使得定位孔的孔壁沿着锥部1111的锥面移动,使得锥部1111和/或杆部1112能够准确地插入到定位孔内,使得运输件40与定位件111精准配合。

顶升装置10包括止挡机构13,止挡机构13与顶升架11沿第一方向排布,止挡机构13被配置为沿第一方向止挡运输件40,第一方向垂直于顶升方向。止挡机构13设置于顶升架11沿第一方向的一侧,止挡机构13能够止挡输送机构20输送的运输件40,使得运输件40停在预设位置。停在预设位置的运输件40正好位于顶升架11的上方,当顶升机构12顶升顶升架11时,定位件111能够沿顶升机构12的顶升方向与运输件40定位配合。通过设置止挡机构13,实现了对运输件40的粗定位。而在顶升过程中,定位件111与运输件40的配合,实现了运输件40的精定位,不仅有利于降低运输件40在顶升过程中脱离顶升架11的风险,提升对运输件40顶升的可靠性,还有利于使顶升后运输件40与其他操作机构精准配合,从而提升运输件40的良品率。

顶升装置10还包括在位检测机构15,在位检测机构15用于检测顶升架11上是否具有运输件40。顶升机构12响应于在位检测机构15,顶升机构12被配置为根据在位检测机构15的检测结果顶升顶升架11或复位顶升架11。当在位检测机构15检测到顶升架11上具有运输件40时,顶升机构12顶升顶升架11。当在位检测机构15检测到顶升架11上不具有运输件40时,说明顶升架11可能没有成功与运输件40配合或者运输件40脱离了顶升架11,顶升机构12复位顶升架11,有利于提升对运输件40顶升的可靠性,有利于提升运输件40的良品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顶升检测位装置及生产线高度检测系统
  • 一种顶升输送装置及顶升输送系统
  • 顶升旋转输送装置及顶升旋转输送设备
技术分类

0612011586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