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30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的制热防冷风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由于空调器制热刚开机运行的时候室内换热器的管温比较低,如果直接启动室内风机,那么吹出来的风是冷的,人体感受不舒适,因此,空调器一般都设置有防冷风控制逻辑。

相关方案中空调器的防冷风控制逻辑,在设置制热模式时大部分室内风机均不会立即启动运行,此种控制是为了防止刚开机时室内换热器管温较低,室内风机开启会吹出冷风直接吹入房间或吹到人体上。然而空调器制热开机时,基于防冷风的要求,室内机开机后需要等待较长时间,等到室内换热器管温上升到一定温度后才开始开启室内风机送热风与房间空气进行换热,房间温度上升缓慢,增加了用户从开机到送热风的等待时间,用户体验感较差。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方案中空调器在制热模式开机初始阶段因防冷风逻辑等待空调器出热风时间长导致用户体验感较差的问题,达到通过在空调器开启制热模式时,使室内换热器的管温迅速得到提升以减少制热制热模式开机初始阶段的等待时间,和/或在空调器制热运行的过程中使室外换热器的管温迅速得到提升以延长制热时间,提升用户体验感。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中,所述空调器具有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具有室内换热器、室内风机、进风口和出风口,在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挡板,在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在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室内风机之间设置有电辅热装置;所述室外机具有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节流装置,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能够分为两路:一路能够经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节流装置和所述室外换热器,另一路能够直接经所述室外换热器的至少部分管路,之后两路的输出汇合后能够返回至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空调器开机并开始运行制热模式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空调器所在环境的室内环境温度,记为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并获取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管温,记为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确定所述空调器是否需要进入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若确定所述空调器需要进入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则在所述压缩机启动并运行后,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以:控制所述空调器执行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对所述挡板的动作状态、所述导风板的开启角度、所述电辅热装置的启闭、以及所述室内风机的转速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和/或,控制所述空调器执行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对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以及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至少部分管路之间直接连接的冷媒流通支路的启闭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在所述空调器已执行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和/或所述空调器已执行所述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的情况下,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确定所述空调器是否需要退出所述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若确定所述空调器需要退出所述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则在所述压缩机继续运行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在所述空调器已执行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之后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机按制热模式下的制热控制逻辑运行;和/或,在所述空调器已执行所述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之后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室外机按制热模式下的制热控制逻辑运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所述空调器执行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对所述挡板的动作状态、所述导风板的开启角度、所述电辅热装置的启闭、以及所述室内风机的转速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包括:在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下,执行以下至少之一:控制所述挡板的动作状态以关闭所述进风口,控制所述导风板的开启角度打开到预设的最小开启角度,控制所述电辅热装置开启,以及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开启并反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开启并反转,包括: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开启后,先控制所述室内风机按所述室内风机的最低风档反转运行;直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上升至第一设定温度后,再控制所述室内风机按第一设定转速反转运行;所述第一设定转速,大于所述室内风机的最低风档对应的转速;直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上升至第二设定温度后,再控制所述室内风机按第二设定转速或按所述室内风机的目标风档反转运行;其中,所述第二设定转速大于所述第一设定转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所述室内风机按第二设定转速或按所述室内风机的目标风档反转运行,包括:若所述室内风机的目标风档所对应的转速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转速,则控制所述室内风机按第二设定转速反转运行,第一设定时间之后确定所述空调器需要退出所述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若所述室内风机的目标风档所对应的转速大于所述第一设定转速,则控制所述室内风机按所述室内风机的目标风档反转运行,第一设定时间之后确定所述空调器需要退出所述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包括: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时,执行以下至少之一: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停止反转运行,控制所述挡板的动作状态以打开所述进风口,控制所述导风板的开启角度打到所述导风板的默认角度或所述导风板的目标角度,以及在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低于预设室内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辅热装置保持开启的状态,在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未低于预设室内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辅热装置关闭,以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开启并按所述室内风机的最低风档正转运行;直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三设定温度或所述室内风机按所述室内风机的最低风档正转运行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时间,则控制所述室内风机按所述室内风机的目标风档正转运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所述空调器执行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对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以及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至少部分管路之间直接连接的冷媒流通支路的启闭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包括:在所述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下,执行以下至少之一:控制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开到所述节流装置的允许最大开度,控制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至少部分管路之间直接连接的冷媒流通支路开启,以使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直接流通至所述室外换热器的至少部分管路中;在确定所述空调器需要退出所述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其中,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时,执行以下至少之一:控制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开到所述空调器的制热控制逻辑中的设定开度,控制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至少部分管路之间直接连接的冷媒流通支路关闭,以使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全部参与所述空调器的制热控制逻辑的制热循环中。

与上述方法相匹配,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中,所述空调器具有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具有室内换热器、室内风机、进风口和出风口,在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挡板,在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在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室内风机之间设置有电辅热装置;所述室外机具有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节流装置,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能够分为两路:一路能够经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节流装置和所述室外换热器,另一路能够直接经所述室外换热器的至少部分管路,之后两路的输出汇合后能够返回至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空调器开机并开始运行制热模式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空调器所在环境的室内环境温度,记为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并获取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管温,记为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确定所述空调器是否需要进入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若确定所述空调器需要进入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则在所述压缩机启动并运行后,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以: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空调器执行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对所述挡板的动作状态、所述导风板的开启角度、所述电辅热装置的启闭、以及所述室内风机的转速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和/或,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空调器执行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对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以及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至少部分管路之间直接连接的冷媒流通支路的启闭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空调器已执行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和/或所述空调器已执行所述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的情况下,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确定所述空调器是否需要退出所述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若确定所述空调器需要退出所述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则在所述压缩机继续运行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空调器已执行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之后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机按制热模式下的制热控制逻辑运行;和/或,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空调器已执行所述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之后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室外机按制热模式下的制热控制逻辑运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空调器执行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对所述挡板的动作状态、所述导风板的开启角度、所述电辅热装置的启闭、以及所述室内风机的转速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包括:在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下,执行以下至少之一:控制所述挡板的动作状态以关闭所述进风口,控制所述导风板的开启角度打开到预设的最小开启角度,控制所述电辅热装置开启,以及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开启并反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开启并反转,包括: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开启后,先控制所述室内风机按所述室内风机的最低风档反转运行;直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上升至第一设定温度后,再控制所述室内风机按第一设定转速反转运行;所述第一设定转速,大于所述室内风机的最低风档对应的转速;直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上升至第二设定温度后,再控制所述室内风机按第二设定转速或按所述室内风机的目标风档反转运行;其中,所述第二设定转速大于所述第一设定转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室内风机按第二设定转速或按所述室内风机的目标风档反转运行,包括:若所述室内风机的目标风档所对应的转速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转速,则控制所述室内风机按第二设定转速反转运行,第一设定时间之后确定所述空调器需要退出所述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若所述室内风机的目标风档所对应的转速大于所述第一设定转速,则控制所述室内风机按所述室内风机的目标风档反转运行,第一设定时间之后确定所述空调器需要退出所述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包括: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时,执行以下至少之一: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停止反转运行,控制所述挡板的动作状态以打开所述进风口,控制所述导风板的开启角度打到所述导风板的默认角度或所述导风板的目标角度,以及在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低于预设室内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辅热装置保持开启的状态,在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未低于预设室内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辅热装置关闭,以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开启并按所述室内风机的最低风档正转运行;直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三设定温度或所述室内风机按所述室内风机的最低风档正转运行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时间,则控制所述室内风机按所述室内风机的目标风档正转运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空调器执行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对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以及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至少部分管路之间直接连接的冷媒流通支路的启闭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包括:在所述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下,执行以下至少之一:控制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开到所述节流装置的允许最大开度,控制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至少部分管路之间直接连接的冷媒流通支路开启,以使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直接流通至所述室外换热器的至少部分管路中;在确定所述空调器需要退出所述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其中,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时,执行以下至少之一:控制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开到所述空调器的制热控制逻辑中的设定开度,控制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至少部分管路之间直接连接的冷媒流通支路关闭,以使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全部参与所述空调器的制热控制逻辑的制热循环中。

与上述装置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以上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与上述方法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上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由此,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在空调器进风口处设置有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室内机的进风口的挡板,在室内机中设置电辅热装置,当空调器开启制热模式时开启电辅热装置的同时控制室内风机反转,利用室内风机反转将电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通过热风的形式均匀地吹向室内换热器,又通过控制设置在空调器进风口处的挡板关闭进风口以及打开出风口处的导风板为最小角度形成一个接近密闭的空间,以迅速提高室内换热器的管温;同时,在压缩机与室外换热器之间设置一个旁通管路,利用压缩机开启后的热气通过冷媒流动的方式提高室外换热器的管温,以迅速提升室外换热器的管温;从而,通过在空调器开启制热模式时,使室内换热器的管温迅速得到提升以减少制热制热模式开机初始阶段的等待时间,和/或在空调器制热运行的过程中使室外换热器的管温迅速得到提升以延长制热时间,提升用户体验感。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方法中确定是否需要退出所述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方法中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开启并反转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方法中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方法中控制所述空调器执行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对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以及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至少部分管路之间直接连接的冷媒流通支路的启闭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的进风口处挡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室内机的进风口与挡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b)为挡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制热模式下的冷媒流向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制热防冷风阶段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室外机的制热防冷风阶段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结合附图,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导风板;2-室内风机;3-电辅热装置;4-挡板;5-室内换热器;6-室外换热器;7-电子膨胀阀;8-压缩机;9-传动连杆;102-获取单元;104-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考虑到,空调器制热开机时,基于空调器的防冷风控制逻辑,在设置制热模式时大部分室内风机均不会立即启动运行,使得室内机开机后需要等待较长时间,等到室内换热器管温上升到一定温度后才开始开启室内风机送热风与房间空气进行换热,房间温度上升缓慢,增加了用户从开机到送热风的等待时间,用户体验感较差。另外,又因为空调器在低温制热环境运行过程中,室外环境温度越低,室外换热器越容易出现化霜的问题,从而实际制热运行时间短,再加上用户等待空调器吹热风的时间长,进而导致整个制热运行的周期短,影响用户体验的舒适感。

因此,本发明的方案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具体是一种空调器的制热防冷风控制方法,通过在空调器进风口处设置有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室内机的进风口的挡板4,在室内机中设置电辅热装置3,当空调器开启制热模式时开启电辅热装置3的同时控制室内风机2反转,利用室内风机2反转将电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通过热风的形式均匀地吹向室内换热器5,又通过控制设置在空调器进风口处的挡板4关闭进风口以及打开出风口处的导风板1为最小角度形成一个接近密闭的空间,使室内换热器5的管温得到迅速提高,减少制热防冷风等待的时间,提升用户体验感。同时在压缩机8与室外换热器6之间设置一个旁通管路,利用压缩机8开启后的热气通过冷媒流动的方式提高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使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达到化霜温度前的整机运行时间加长,最终加长整个制热运行周期,提高用户体验的舒适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所述空调器具有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具有室内换热器5、室内风机2、进风口和出风口,在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挡板4,在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1,在所述室内换热器5与所述室内风机2之间设置有电辅热装置3。具体地,图7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进风面板、出风面板、室内风机2、电辅热装置3和室内换热器5。其中,进风面板的进风口处设置有挡板4,该挡板4可以打开或者关闭室内机的进风口。出风面板的出风口位置设有导风板1,该导风板1负责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的分布。电辅热装置3设置在室内风机2和室内换热器5之间,用于对经过电辅热装置3的空气进行加热。本发明的电辅热装置3采用非等发热片分布密度排布的陶瓷PTC电加热器,由于功率发热片密度越高,则发热量越大,所以可以根据实际出风口不同位置的温度情况来进行发热片的密度排布,以达到平衡出风温差,使得出风温度更加均匀。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所述室外机具有压缩机8、室外换热器6和节流装置(如电子膨胀阀7),所述压缩机8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能够分为两路:一路能够经所述室内换热器5、所述节流装置和所述室外换热器6,另一路能够直接经所述室外换热器6的至少部分管路,之后两路的输出汇合后能够返回至所述压缩机8的吸气口。具体地,图9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制热模式下的冷媒流向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空调器除了室内换热器5外还包括有压缩机8、四通阀、电子膨胀阀7和室外换热器6。压缩机8的排气口连通至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三通阀的第二阀口连通至四通阀的第一阀口;四通阀的第二阀口经室内换热器5、电子膨胀阀7和室外换热器6后,连通至四通阀的第四阀口。四通阀的第三阀口连通至压缩机8的吸气口。室外换热器6的盘管中,放置有管温感温包的管路,连通至三通阀的第三阀口。如图9所示,压缩机8、四通阀、室内外换热器(即室内换热器5和室外换热器6)、电子膨胀阀7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冷媒在管路内流动,并在室内外换热器中与空气形成热交换,形成冷媒循环回路,实现对空气进行制冷或制热。本发明的压缩机8与室外换热器6之间还连接有一根冷媒管路,该冷媒管路的一端与压缩机8的排气管路通过三通阀相连,该冷媒管路的另一端与室外换热器6放置有管温感温包的管路相连,以便于利用压缩机8的热气通过冷媒流到室外换热器6这段流路时,管温感温包能较快精准检测到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提升的变化。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如图1所示,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10至步骤S150。

在步骤S110处,在所述空调器开机并开始运行制热模式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空调器所在环境的室内环境温度,记为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并获取所述室内换热器5的管温,记为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

在步骤S120处,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确定所述空调器是否需要进入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

在步骤S130处,若确定所述空调器需要进入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则在所述压缩机8启动并运行后,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即执行步骤S140和/或步骤S150。

在步骤S140处,控制所述空调器执行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对所述挡板4的动作状态、所述导风板1的开启角度、所述电辅热装置3的启闭、以及所述室内风机2的转速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以使室内换热器5在接近密闭的空间里通过热风传热从而迅速提高温度,减少制热防冷风等待的时间,提升用户体验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40中控制所述空调器执行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对所述挡板4的动作状态、所述导风板1的开启角度、所述电辅热装置3的启闭、以及所述室内风机2的转速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包括:在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下,执行以下至少之一:控制所述挡板4的动作状态以关闭所述进风口,控制所述导风板1的开启角度打开到预设的最小开启角度,控制所述电辅热装置3开启,以及控制所述室内风机2开启并反转,以将热风均匀地吹向室内换热器5,以迅速提高室内换热器5的管温。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其中,在进风口处设置挡板4作为实现制热防冷风功能的一种辅助控制手段。一般情况下,中央空调器的进风口设置有风阀,而家用空调器一般不使用风阀;风阀与挡板4的作用类似,风阀调节风量,开关挡板4控制空调器进风。图8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的进风口处挡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室内机的进风口与挡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b)为挡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挡板4可以是类似格栅的结构,打开与关闭挡板4可以由传动连杆9带动挡板4,传动连杆9上有执行器与空调器的控制器相连,执行器用于在空调器的控制器的控制下控制挡板4的开合(即打开与关闭)。

具体地,图10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制热防冷风阶段的控制流程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制热防冷风阶段的控制流程,包括:

步骤11、空调器开机运行制热模式时,实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室内换热器5的管温等的运行参数信息,之后执行步骤12。

步骤12、当检测到室内环境温度、室内换热器5的管温达到防冷风阶段的预设温度条件,进入防冷风阶段,控制挡板4关闭进风口,导风板1打开到导风板1开启情况下的最小角度,开启电辅热装置3并控制室内风机2反转,将热风均匀地吹向室内换热器5,以迅速提高室内换热器5的管温,之后执行步骤13。其中,导风板1开启情况下的最小角度为导风板1打开时的最小角度,该最小角度不包括0°,以避免误导用户以为空调器运行异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所述室内风机2开启并反转的具体过程,参见以下示例性说明。

下面结合图3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控制所述室内风机2开启并反转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控制所述室内风机2开启并反转的具体过程,包括:步骤S310至步骤S330。

步骤S310,控制所述室内风机2开启后,先控制所述室内风机2按所述室内风机2的最低风档反转运行。

步骤S320,直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上升至第一设定温度后,再控制所述室内风机2按第一设定转速反转运行;所述第一设定转速,大于所述室内风机2的最低风档对应的转速。第一设定温度如预设温度T

步骤S330,直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上升至第二设定温度后,再控制所述室内风机2按第二设定转速或按所述室内风机2的目标风档反转运行;其中,所述第二设定转速大于所述第一设定转速。第二设定温度如预设温度T

具体地,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制热防冷风阶段的控制流程,还包括:在步骤12中,室内风机2的转速是随着室内换热器5的管温的变化而变化的,室内风机2开启时先是按照最低风档的转速来运转,避免直接以较高的设定风档运行因风量过大导致吹向室内换热器5的管温不升反降的问题。随着室内换热器5的管温的提高,当室内换热器5的管温提高到预设温度T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330中控制所述室内风机2按第二设定转速或按所述室内风机2的目标风档反转运行,包括以下任一种控制情形:

第一种控制情形:在所述室内风机2按第一设定转速反转运行的情况下,直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上升至第二设定温度后,若所述室内风机2的目标风档所对应的转速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转速,则控制所述室内风机2按第二设定转速反转运行,第一设定时间之后确定所述空调器需要退出所述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如执行步骤S230。

第二种控制情形:在所述室内风机2按第一设定转速反转运行的情况下,直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上升至第二设定温度后,若所述室内风机2的目标风档所对应的转速大于所述第一设定转速,则控制所述室内风机2按所述室内风机2的目标风档反转运行,第一设定时间之后确定所述空调器需要退出所述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如执行步骤S230。

具体地,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制热防冷风阶段的控制流程,还包括:在步骤12中,若设定风档的转速≤室内风机2的预设速率V

在步骤S150处,控制所述空调器执行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对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以及所述压缩机8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6的至少部分管路之间直接连接的冷媒流通支路的启闭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以利用压缩机8的热气以冷媒流动的方式提高整体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使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达到化霜温度前的整机制热运行时间加长,最终加长制热运行周期,提高用户的舒适感。

本发明的方案提出一种空调器的制热防冷风控制方法,通过在空调器进风口处设置有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室内机的进风口的挡板4,在室内机中设置电辅热装置3,当空调器开启制热模式时开启电辅热装置3的同时控制室内风机2反转,以利用室内风机2反转将电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通过热风的形式均匀地吹向室内换热器5;并控制挡板4关闭空调器进风口,导风板1打开到最小角度,以通过控制设置在空调器进风口处的挡板4关闭进风口以及打开出风口处的导风板1为最小角度形成一个接近密闭的空间,使室内换热器5在接近密闭的空间里通过热风传热从而迅速提高温度,减少制热防冷风等待的时间,提升用户体验感。同时,在本发明的方案中,在压缩机8与室外换热器6之间设置一个旁通管路,以利用压缩机8开启后的热气通过冷媒流动的方式提高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该旁通管路连至有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感温包的流路上,当压缩机8的热气传至该室外换热器6的流路上,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能迅速得到提升,使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达到化霜温度前的整机运行时间加长,最终加长整个制热运行周期,提高用户体验的舒适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50中控制所述空调器执行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对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以及所述压缩机8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6的至少部分管路之间直接连接的冷媒流通支路的启闭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的具体过程,参见以下示例性说明。

下面结合图5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控制所述空调器执行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对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以及所述压缩机8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6的至少部分管路之间直接连接的冷媒流通支路的启闭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步骤S150中控制所述空调器执行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对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以及所述压缩机8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6的至少部分管路之间直接连接的冷媒流通支路的启闭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的具体过程,包括:步骤S510至步骤S520。

步骤S510,在所述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下,执行以下至少之一:控制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开到所述节流装置的允许最大开度,控制所述压缩机8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6的至少部分管路之间直接连接的冷媒流通支路开启,以使所述压缩机8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直接流通至所述室外换热器6的至少部分管路中,以尽可能地提高室外换热器6整体的温度。

步骤S520,在确定所述空调器需要退出所述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如执行步骤S240;其中,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时,执行以下至少之一:控制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开到所述空调器的制热控制逻辑中的设定开度,控制所述压缩机8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6的至少部分管路之间直接连接的冷媒流通支路关闭,以使所述压缩机8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全部参与所述空调器的制热控制逻辑的制热循环中。

具体地,图11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室外机的制热防冷风阶段的控制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室外机的制热防冷风阶段的控制流程,包括:

步骤21、空调器制热开机进入防冷风阶段,压缩机8启动后,控制电子膨胀阀7开度开到允许的最大值,同时打开三通阀,则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从压缩机8的排气口排出后兵分两路,一路经过四通阀流向室内换热器5冷凝放热为较高温的制冷剂液体,由于电子膨胀阀7开度开到最大,实现无节流或微节流,最大程度地减小热损失,可将冷媒的余热传到室外换热器6中,尽可能地提高室外换热器6整体的温度;另一路从压缩机8出来的冷媒则直接通往室外换热器6的流路中,最后与参与制热循环的冷媒汇聚在一起回到压缩机8重新开始下一轮的工作循环,之后执行步骤22。

在步骤21中,电子膨胀阀7全闭状态分为两种情况:全闭无流量型和全闭有流量型。无节流即电子膨胀阀7全闭无流量,微节流即电子膨胀阀7全闭有流量。在空调器的控制系统中,若要求有低脉冲流量,一般选用全闭有流量阀,比如一拖一空调器。对于一拖多的空调器,一般选用全闭无流量型。在本发明的方案中,压缩机8启动后,控制电子膨胀阀7开度开到最大,实现无节流或轻微节流,减小热损失,利用压缩机8的热气以冷媒流动的方式提高整体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使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达到化霜温度前的整机制热运行时间加长,最终加长制热运行周期,提高用户的舒适感。

步骤22、当防冷风控制逻辑满足退出条件时,即室内风机2开始停止反转的时候,联动控制室外机恢复为正常的制热模式,将电子膨胀阀7开度减小到程序控制的开度值运行,控制三通阀关闭冷媒从压缩机8直接流向室外换热器6的旁通管路,使冷媒全部进入到制热循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方案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确定是否需要退出所述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的过程。

下面结合图2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确定是否需要退出所述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确定是否需要退出所述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的具体过程,包括:步骤S210至步骤S240。

步骤S210,在所述空调器已执行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和/或所述空调器已执行所述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的情况下,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确定所述空调器是否需要退出所述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

步骤S220,若确定所述空调器需要退出所述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则在所述压缩机8继续运行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即执行步骤S230和/或步骤S240。

步骤S230,在所述空调器已执行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之后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机按制热模式下的制热控制逻辑运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30中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的具体过程,参见以下示例性说明。

下面结合图4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步骤S230中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的具体过程,包括:步骤S410至步骤S430。

步骤S410,在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上升至第二设定温度的情况下,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时,执行以下至少之一:控制所述室内风机2停止反转运行,控制所述挡板4的动作状态以打开所述进风口,控制所述导风板1的开启角度打到所述导风板1的默认角度或所述导风板1的目标角度,以及在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低于预设室内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辅热装置3保持开启的状态,在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未低于预设室内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辅热装置3关闭,以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

步骤S420,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之后,控制所述室内风机2开启并按所述室内风机2的最低风档正转运行。这里,退出防冷风逻辑后,先以最低风挡运行目的就是为了避免直接以较高的设定风挡运行因风量过大导致引入的大量冷风来不及换热完全,吹出的风有可能还是冷风,影响舒适性。

步骤S430,直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三设定温度或所述室内风机2按所述室内风机2的最低风档正转运行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时间,则控制所述室内风机2按所述室内风机2的目标风档正转运行。其中,所述室内风机2的目标风档,即用户设定的设定风档。第二设定时间如预设时间M

具体地,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制热防冷风阶段的控制流程,还包括:

步骤13、当室内换热器5的管温达到退出防冷风条件的温度时,先是控制室内风机2停止反向运转,控制挡板4打开进风口,导风板1打到默认位置或者用户设定的导风角度,若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满足开启电辅热装置3开的条件,则保持电辅热装置3开启,否则控制电辅热装置3关闭,之后执行步骤14。

步骤14、退出防冷风阶段后控制室内风机2以低风速正方向运转直到满足室内换热器5的管温≥室内换热器5的预设温度T

步骤S240,在所述空调器已执行所述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之后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室外机按制热模式下的制热控制逻辑运行。

本发明的方案,利用室内风机2反转将电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通过热风的形式均匀地吹向室内换热器5,又通过控制设置在空调器进风口处的挡板4关闭进风口以及打开出风口处的导风板1为最小角度形成一个接近密闭的空间,使室内换热器5的管温得到迅速提高,减少制热防冷风等待的时间,提升用户体验感,解决了空调器在制热模式开机初始阶段因防冷风逻辑等待空调器出热风时间长导致用户体验感较差的问题。同时利用压缩机8开启后的热气通过冷媒流动的方式提高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使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达到化霜温度前的整机运行时间加长,最终加长整个制热运行周期,提高用户体验的舒适感,解决了空调器因达到化霜温度点就开始化霜的实际制热运行时间短再加上防冷风等待时间长导致整个制热运行周期短造成用户体验不舒适的问题。

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器进风口处设置有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室内机的进风口的挡板4,在室内机中设置电辅热装置3,当空调器开启制热模式时开启电辅热装置3的同时控制室内风机2反转,利用室内风机2反转将电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通过热风的形式均匀地吹向室内换热器5,又通过控制设置在空调器进风口处的挡板4关闭进风口以及打开出风口处的导风板1为最小角度形成一个接近密闭的空间,以迅速提高室内换热器5的管温;同时,在压缩机8与室外换热器6之间设置一个旁通管路,利用压缩机8开启后的热气通过冷媒流动的方式提高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以迅速提升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从而,通过在空调器开启制热模式时,使室内换热器5的管温迅速得到提升以减少制热制热模式开机初始阶段的等待时间,和/或在空调器制热运行的过程中使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迅速得到提升以延长制热时间,提升用户体验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参见图6所示本发明的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可以包括:所述空调器具有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具有室内换热器5、室内风机2、进风口和出风口,在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挡板4,在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1,在所述室内换热器5与所述室内风机2之间设置有电辅热装置3。具体地,图7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进风面板、出风面板、室内风机2、电辅热装置3和室内换热器5。其中,进风面板的进风口处设置有挡板4,该挡板4可以打开或者关闭室内机的进风口。出风面板的出风口位置设有导风板1,该导风板1负责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的分布。电辅热装置3设置在室内风机2和室内换热器5之间,用于对经过电辅热装置3的空气进行加热。本发明的电辅热装置3采用非等发热片分布密度排布的陶瓷PTC电加热器,由于功率发热片密度越高,则发热量越大,所以可以根据实际出风口不同位置的温度情况来进行发热片的密度排布,以达到平衡出风温差,使得出风温度更加均匀。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所述室外机具有压缩机8、室外换热器6和节流装置(如电子膨胀阀7),所述压缩机8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能够分为两路:一路能够经所述室内换热器5、所述节流装置和所述室外换热器6,另一路能够直接经所述室外换热器6的至少部分管路,之后两路的输出汇合后能够返回至所述压缩机8的吸气口。具体地,图9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制热模式下的冷媒流向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空调器除了室内换热器5外还包括有压缩机8、四通阀、电子膨胀阀7和室外换热器6。压缩机8的排气口连通至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三通阀的第二阀口连通至四通阀的第一阀口;四通阀的第二阀口经室内换热器5、电子膨胀阀7和室外换热器6后,连通至四通阀的第四阀口。四通阀的第三阀口连通至压缩机8的吸气口。室外换热器6的盘管中,放置有管温感温包的管路,连通至三通阀的第三阀口。如图9所示,压缩机8、四通阀、室内外换热器(即室内换热器5和室外换热器6)、电子膨胀阀7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冷媒在管路内流动,并在室内外换热器中与空气形成热交换,形成冷媒循环回路,实现对空气进行制冷或制热。本发明的压缩机8与室外换热器6之间还连接有一根冷媒管路,该冷媒管路的一端与压缩机8的排气管路通过三通阀相连,该冷媒管路的另一端与室外换热器6放置有管温感温包的管路相连,以便于利用压缩机8的热气通过冷媒流到室外换热器6这段流路时,管温感温包能较快精准检测到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提升的变化。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如图6所示,所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102和控制单元104。

其中,所述获取单元102,被配置为在所述空调器开机并开始运行制热模式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空调器所在环境的室内环境温度,记为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并获取所述室内换热器5的管温,记为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该获取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110。

所述控制单元104,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确定所述空调器是否需要进入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120。

所述控制单元104,还被配置为若确定所述空调器需要进入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则在所述压缩机8启动并运行后,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即执行步骤S140和/或执行步骤S150。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130。

所述控制单元104,还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空调器执行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对所述挡板4的动作状态、所述导风板1的开启角度、所述电辅热装置3的启闭、以及所述室内风机2的转速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以使室内换热器5在接近密闭的空间里通过热风传热从而迅速提高温度,减少制热防冷风等待的时间,提升用户体验感。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14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104,控制所述空调器执行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对所述挡板4的动作状态、所述导风板1的开启角度、所述电辅热装置3的启闭、以及所述室内风机2的转速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包括: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在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下,执行以下至少之一:控制所述挡板4的动作状态以关闭所述进风口,控制所述导风板1的开启角度打开到预设的最小开启角度,控制所述电辅热装置3开启,以及控制所述室内风机2开启并反转,以将热风均匀地吹向室内换热器5,以迅速提高室内换热器5的管温。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其中,在进风口处设置挡板4作为实现制热防冷风功能的一种辅助控制手段。一般情况下,中央空调器的进风口设置有风阀,而家用空调器一般不使用风阀;风阀与挡板4的作用类似,风阀调节风量,开关挡板4控制空调器进风。图8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的进风口处挡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室内机的进风口与挡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b)为挡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挡板4可以是类似格栅的结构,打开与关闭挡板4可以由传动连杆9带动挡板4,传动连杆9上有执行器与空调器的控制器相连,执行器用于在空调器的控制器的控制下控制挡板4的开合(即打开与关闭)。

具体地,图10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制热防冷风阶段的控制流程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制热防冷风阶段的控制流程,包括:

步骤11、空调器开机运行制热模式时,实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室内换热器5的管温等的运行参数信息,之后执行步骤12。

步骤12、当检测到室内环境温度、室内换热器5的管温达到防冷风阶段的预设温度条件,进入防冷风阶段,控制挡板4关闭进风口,导风板1打开到导风板1开启情况下的最小角度,开启电辅热装置3并控制室内风机2反转,将热风均匀地吹向室内换热器5,以迅速提高室内换热器5的管温,之后执行步骤13。其中,导风板1开启情况下的最小角度为导风板1打开时的最小角度,该最小角度不包括0°,以避免误导用户以为空调器运行异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104,控制所述室内风机2开启并反转,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室内风机2开启后,先控制所述室内风机2按所述室内风机2的最低风档反转运行。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310。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直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上升至第一设定温度后,再控制所述室内风机2按第一设定转速反转运行;所述第一设定转速,大于所述室内风机2的最低风档对应的转速。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320。第一设定温度如预设温度T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直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上升至第二设定温度后,再控制所述室内风机2按第二设定转速或按所述室内风机2的目标风档反转运行;其中,所述第二设定转速大于所述第一设定转速。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330。第二设定温度如预设温度T

具体地,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制热防冷风阶段的控制流程,还包括:在步骤12中,室内风机2的转速是随着室内换热器5的管温的变化而变化的,室内风机2开启时先是按照最低风档的转速来运转,避免直接以较高的设定风档运行因风量过大导致吹向室内换热器5的管温不升反降的问题。随着室内换热器5的管温的提高,当室内换热器5的管温提高到预设温度T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104,控制所述室内风机2按第二设定转速或按所述室内风机2的目标风档反转运行,包括以下任一种控制情形:

第一种控制情形: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在所述室内风机2按第一设定转速反转运行的情况下,直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上升至第二设定温度后,若所述室内风机2的目标风档所对应的转速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转速,则控制所述室内风机2按第二设定转速反转运行,第一设定时间之后确定所述空调器需要退出所述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如执行步骤S230。

第二种控制情形: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在所述室内风机2按第一设定转速反转运行的情况下,直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上升至第二设定温度后,若所述室内风机2的目标风档所对应的转速大于所述第一设定转速,则控制所述室内风机2按所述室内风机2的目标风档反转运行,第一设定时间之后确定所述空调器需要退出所述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如执行步骤S230。

具体地,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制热防冷风阶段的控制流程,还包括:在步骤12中,若设定风档的转速≤室内风机2的预设速率V

所述控制单元104,还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空调器执行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对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以及所述压缩机8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6的至少部分管路之间直接连接的冷媒流通支路的启闭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以利用压缩机8的热气以冷媒流动的方式提高整体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使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达到化霜温度前的整机制热运行时间加长,最终加长制热运行周期,提高用户的舒适感。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150。

本发明的方案提出一种空调器的制热防冷风控制装置,通过在空调器进风口处设置有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室内机的进风口的挡板4,在室内机中设置电辅热装置3,当空调器开启制热模式时开启电辅热装置3的同时控制室内风机2反转,以利用室内风机2反转将电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通过热风的形式均匀地吹向室内换热器5;并控制挡板4关闭空调器进风口,导风板1打开到最小角度,以通过控制设置在空调器进风口处的挡板4关闭进风口以及打开出风口处的导风板1为最小角度形成一个接近密闭的空间,使室内换热器5在接近密闭的空间里通过热风传热从而迅速提高温度,减少制热防冷风等待的时间,提升用户体验感。同时,在本发明的方案中,在压缩机8与室外换热器6之间设置一个旁通管路,以利用压缩机8开启后的热气通过冷媒流动的方式提高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该旁通管路连至有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感温包的流路上,当压缩机8的热气传至该室外换热器6的流路上,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能迅速得到提升,使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达到化霜温度前的整机运行时间加长,最终加长整个制热运行周期,提高用户体验的舒适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104,控制所述空调器执行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对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以及所述压缩机8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6的至少部分管路之间直接连接的冷媒流通支路的启闭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在所述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下,执行以下至少之一:控制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开到所述节流装置的允许最大开度,控制所述压缩机8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6的至少部分管路之间直接连接的冷媒流通支路开启,以使所述压缩机8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直接流通至所述室外换热器6的至少部分管路中,以尽可能地提高室外换热器6整体的温度。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510。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在确定所述空调器需要退出所述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如执行步骤S240;其中,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时,执行以下至少之一:控制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开到所述空调器的制热控制逻辑中的设定开度,控制所述压缩机8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6的至少部分管路之间直接连接的冷媒流通支路关闭,以使所述压缩机8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全部参与所述空调器的制热控制逻辑的制热循环中。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520。

具体地,图11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室外机的制热防冷风阶段的控制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室外机的制热防冷风阶段的控制流程,包括:

步骤21、空调器制热开机进入防冷风阶段,压缩机8启动后,控制电子膨胀阀7开度开到允许的最大值,同时打开三通阀,则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从压缩机8的排气口排出后兵分两路,一路经过四通阀流向室内换热器5冷凝放热为较高温的制冷剂液体,由于电子膨胀阀7开度开到最大,实现无节流或微节流,最大程度地减小热损失,可将冷媒的余热传到室外换热器6中,尽可能地提高室外换热器6整体的温度;另一路从压缩机8出来的冷媒则直接通往室外换热器6的流路中,最后与参与制热循环的冷媒汇聚在一起回到压缩机8重新开始下一轮的工作循环,之后执行步骤22。

在步骤21中,电子膨胀阀7全闭状态分为两种情况:全闭无流量型和全闭有流量型。无节流即电子膨胀阀7全闭无流量,微节流即电子膨胀阀7全闭有流量。在空调器的控制系统中,若要求有低脉冲流量,一般选用全闭有流量阀,比如一拖一空调器。对于一拖多的空调器,一般选用全闭无流量型。在本发明的方案中,压缩机8启动后,控制电子膨胀阀7开度开到最大,实现无节流或轻微节流,减小热损失,利用压缩机8的热气以冷媒流动的方式提高整体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使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达到化霜温度前的整机制热运行时间加长,最终加长制热运行周期,提高用户的舒适感。

步骤22、当防冷风控制逻辑满足退出条件时,即室内风机2开始停止反转的时候,联动控制室外机恢复为正常的制热模式,将电子膨胀阀7开度减小到程序控制的开度值运行,控制三通阀关闭冷媒从压缩机8直接流向室外换热器6的旁通管路,使冷媒全部进入到制热循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方案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确定是否需要退出所述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的过程,具体如下:

所述控制单元104,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空调器已执行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和/或所述空调器已执行所述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的情况下,结合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确定所述空调器是否需要退出所述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210。

所述控制单元104,还被配置为若确定所述空调器需要退出所述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则在所述压缩机8继续运行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制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即执行步骤S230和/或执行步骤S240。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220。

所述控制单元104,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空调器已执行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之后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机按制热模式下的制热控制逻辑运行。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23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104,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上升至第二设定温度的情况下,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时,执行以下至少之一:控制所述室内风机2停止反转运行,控制所述挡板4的动作状态以打开所述进风口,控制所述导风板1的开启角度打到所述导风板1的默认角度或所述导风板1的目标角度,以及在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低于预设室内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辅热装置3保持开启的状态,在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未低于预设室内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辅热装置3关闭,以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410。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内机侧控制逻辑之后,控制所述室内风机2开启并按所述室内风机2的最低风档正转运行。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420。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被配置为直至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内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三设定温度或所述室内风机2按所述室内风机2的最低风档正转运行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时间,则控制所述室内风机2按所述室内风机2的目标风档正转运行。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430。其中,所述室内风机2的目标风档,即用户设定的设定风档。第二设定时间如预设时间M

具体地,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制热防冷风阶段的控制流程,还包括:

步骤13、当室内换热器5的管温达到退出防冷风条件的温度时,先是控制室内风机2停止反向运转,控制挡板4打开进风口,导风板1打到默认位置或者用户设定的导风角度,若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满足开启电辅热装置3开的条件,则保持电辅热装置3开启,否则控制电辅热装置3关闭,之后执行步骤14。

步骤14、退出防冷风阶段后控制室内风机2以低风速正方向运转直到满足室内换热器5的管温≥室内换热器5的预设温度T

所述控制单元104,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空调器已执行所述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预设的室外机侧控制逻辑,之后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室外机按制热模式下的制热控制逻辑运行。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240。

本发明的方案,利用室内风机2反转将电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通过热风的形式均匀地吹向室内换热器5,又通过控制设置在空调器进风口处的挡板4关闭进风口以及打开出风口处的导风板1为最小角度形成一个接近密闭的空间,使室内换热器5的管温得到迅速提高,减少制热防冷风等待的时间,提升用户体验感,解决了空调器在制热模式开机初始阶段因防冷风逻辑等待空调器出热风时间长导致用户体验感较差的问题。同时利用压缩机8开启后的热气通过冷媒流动的方式提高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使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达到化霜温度前的整机运行时间加长,最终加长整个制热运行周期,提高用户体验的舒适感,解决了空调器因达到化霜温度点就开始化霜的实际制热运行时间短再加上防冷风等待时间长导致整个制热运行周期短造成用户体验不舒适的问题。

由于本实施例的装置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方法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器进风口处设置有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室内机的进风口的挡板4,在室内机中设置电辅热装置3,当空调器开启制热模式时开启电辅热装置3的同时控制室内风机2反转,利用室内风机2反转将电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通过热风的形式均匀地吹向室内换热器5,又通过控制设置在空调器进风口处的挡板4关闭进风口以及打开出风口处的导风板1为最小角度形成一个接近密闭的空间;同时在压缩机8与室外换热器6之间设置一个旁通管路,利用压缩机8开启后的热气通过冷媒流动的方式提高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使室内换热器5的管温和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得到迅速提高,减少制热防冷风等待的时间,提升用户体验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可以包括:以上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由于本实施例的空调器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装置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器进风口处设置有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室内机的进风口的挡板4,在室内机中设置电辅热装置3,当空调器开启制热模式时开启电辅热装置3的同时控制室内风机2反转,利用室内风机2反转将电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通过热风的形式均匀地吹向室内换热器5,又通过控制设置在空调器进风口处的挡板4关闭进风口以及打开出风口处的导风板1为最小角度形成一个接近密闭的空间,同时在压缩机8与室外换热器6之间设置一个旁通管路,利用压缩机8开启后的热气通过冷媒流动的方式提高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减少制热模式下开机初始阶段的等待时间,提升用户体验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上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由于本实施例的存储介质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方法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器进风口处设置有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室内机的进风口的挡板4,在室内机中设置电辅热装置3,当空调器开启制热模式时开启电辅热装置3的同时控制室内风机2反转,利用室内风机2反转将电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通过热风的形式均匀地吹向室内换热器5,又通过控制设置在空调器进风口处的挡板4关闭进风口以及打开出风口处的导风板1为最小角度形成一个接近密闭的空间,同时在压缩机8与室外换热器6之间设置一个旁通管路,利用压缩机8开启后的热气通过冷媒流动的方式提高室外换热器6的管温,提升用户体验感,解决了空调器在制热模式开机初始阶段因防冷风逻辑等待空调器出热风时间长导致用户体验感较差的问题。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 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太阳能空调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 一种空调器智能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技术分类

06120116497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