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再生墨盒及制造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8:50


再生墨盒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打印行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墨盒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打印设备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墨盒作为打印机的耗材之一,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为适应不同的市场且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喷墨打印机厂商在设计制造的时候,会考虑模具/模具配件的通用化,实现生产模具的利用率最大化,通常是大容量型号的墨盒、小容量型号的墨盒的结构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尺寸大小不同。

对于再生墨盒来说,小容量型号的墨盒由于其中容纳的墨水量较少,使用频率高,或者市场上小容量墨盒的通用率高等原因导致再生市面上该小容量型号的墨盒空壳较多,而大容量型号的墨盒空壳较少,墨盒再生厂商苦于无法搜集到足够多的大容量型号墨盒空壳而不能满足市面上对该大容量型号再生墨盒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小容量型号墨盒再生为大容量型号墨盒的再生墨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再生墨盒,可拆卸安装于打印设备,所述再生墨盒包括:

原墨盒,所述原墨盒包括墨盒体,所述墨盒体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底面和顶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相对设置,所述底面具有出墨口;其中,所述再生墨盒的安装方向为由顶面指向底面;

把手,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

芯片,所述芯片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且所述芯片和所述把手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原墨盒的原芯片和原把手之间的间距不一致;

外置体,包括本体和连接件,所述本体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面,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本体并位于所述墨盒体的底面,使所述再生墨盒在第二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原墨盒在第二方向上的高度,其中,所述第二方向是指由所述顶面指向所述底面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再生墨盒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原墨盒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是指由所述第二侧面指向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再生墨盒还包括芯片架,所述芯片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芯片设置于所述芯片架,且安装于所述再生墨盒的芯片为安装于所述原墨盒的原芯片经改写墨水量、改写型号之后的芯片,或为更换所述原芯片上的晶元信息之后的芯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架与所述外置体一体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架与所述外置体分离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置体具有连通件和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经所述连通件与所述墨盒体的墨水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再生墨盒还包括墨量检测部件,所述墨量检测部件设置于所述底面上,且所述墨量检测部件设置在所述再生墨盒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中间区域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置体的底部上还具有第二通孔,所述墨量检测部件通过所述第二通孔裸露于所述底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把手在所述再生墨盒的位置和所述顶面的距离与所述原把手在所述原墨盒的位置和所述顶面的距离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把手具有卡合位,所述卡合位用于与打印设备相接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再生墨盒还包括卡接部件,所述卡接部件连接于所述把手,用于与打印设备相接合。

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如以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再生墨盒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原墨盒;

其中,所述原墨盒包括墨盒体,所述墨盒体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底面和顶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相对设置,所述底面具有出墨口;

将设置于所述原墨盒上的芯片取下,并对由所述原墨盒上取下的芯片进行处理;其中,对由所述原墨盒上取下的芯片进行处理包括对芯片进行改写或者更换晶元;

对所述原墨盒的第二侧面进行处理,其中,对所述第二侧面进行处理包括切掉位于所述第二侧面上的凸起,在所述第二侧面上钻孔,用于与所述外置体的连通件相匹配;

将外置体与原墨盒相接合得到再生墨盒,使所述外置体的本体位于第二侧面上,所述外置体的连接件位于底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外置体与原墨盒相接合得到再生墨盒之后还包括步骤:

清洗并对所述再生墨盒重新注墨,且用密封膜密封所述出墨口;

在所述再生墨盒上安装改写或者更换晶元后的芯片。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再生墨盒包括原墨盒、把手、芯片和外置体,原墨盒包括墨盒体,墨盒体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底面和顶面,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相对设置,顶面与底面相对设置,底面具有出墨口,把手和芯片均设置于第一侧面,且芯片和把手之间的间距与原墨盒的原芯片和原把手之间的间距不一致,外置体包括本体和连接件,本体连接于第二侧面,连接件连接于本体并位于墨盒体的底面,使再生墨盒在第二方向上的高度大于原墨盒在第二方向上的高度,即将小容量型号的原墨盒再生为大容量型号的再生墨盒,以解决了大容量型号墨盒空壳不能满足市面上的需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原墨盒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生墨盒的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视角的再生墨盒的立体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生墨盒的部分拆解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生墨盒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再生墨盒的部分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再生墨盒的拆解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卡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卡接部件接合于把手时的再生墨盒的部分示意图;

图10为本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再生墨盒的部分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中提供的卡接部件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再生墨盒的部分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墨盒剖视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再生墨盒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说明:

1、原墨盒;11、墨盒体;111、第一侧面;112、第二侧面;113、第三侧面;114、第四侧面;115、底面;116、顶面;117、出墨口;117a、底端面;12、把手;120、卡接孔;121、卡合位;121a、卡合面;122、削平面;123、定位孔;13、墨量检测部件;14、阀;2、外置体;201、第一通孔;202、第二通孔;204、第一凹部;205、第一凹部;21、本体;211、容纳腔;22、连接件;23、密封件;24、连通件;3、芯片;4、芯片架;5、密封部件;51、密封面;6、卡接部件;61、新卡合面;62、卡接本体;63、接合部分;64、接合部;65、主体;651、新卡合面;66、连接部;7、密封膜;8、弹性密封部件;81、密封面;100、再生墨盒;101、第一侧表面;102、第二侧表面;102a、凸起;103、第三侧表面;104、第四侧表面;105、底表面;106、顶表面;90、打印设备;91a、接合面;92a、供墨针底面;91、供墨针;92、第一凸部;93、第二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参照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墨盒的立体图。原墨盒1是再生之前的墨盒。原墨盒1是喷墨打印机厂商生产制造的。为适应不同的市场且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喷墨打印机厂商在设计制造的时候,会考虑模具/模具配件的通用化,实现生产模具的利用率最大化,通常是大容量型号的墨盒与小容量型号的墨盒(比如:原墨盒1为小型号的墨盒,但是其与大容量型号墨盒的结构基本相同)的结构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尺寸大小不同。

对于再生墨盒来说,小容量型号的墨盒(比如:原墨盒1)由于其中容纳的墨水量较少,使用频率高,或者市场上小容量墨盒(比如:原墨盒1)的通用率高等原因导致再生市面上该小容量型号的墨盒空壳较多,而大容量型号的墨盒空壳较少,墨盒再生产厂商苦于无法搜集到足够多的大容量型号墨盒空壳而不能满足市面上对该大容量型号再生墨盒的需求。利用小容量型号的墨盒再生为大容量墨盒是再生产厂商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继续参照图1所示,原墨盒1包括墨盒体11,墨盒体11大致呈箱状结构,其内部具有墨水腔(图中未示出),墨水腔用于容纳墨水。进一步地,墨盒体11具有第一侧面111、第二侧面112、第三侧面113、第四侧面114、底面115和顶面116。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X轴、Y轴和Z轴,X轴、Y轴和Z轴两两垂直。第一侧面111与第二侧面112相对设置,第三侧面113与第四侧面114相对设置,底面115与顶面116相对设置。第一侧面111、第二侧面112、第三侧面113和第四侧面114与底面115、顶面116相邻且相交,组成能够用于容纳墨水的墨水腔。其中,由顶面116指向底面115的方向为+Z轴方向,由第二侧面112指向第一侧面111的方向为+Y轴方向,由第四侧面114指向第三侧面113的方向为+X轴方向。

具体地,底面115设置有出墨口117,原墨盒1还包括把手12(原把手)和墨量检测部件13(图3中示出)。墨量检测部件13连接于底面115,把手12连接于第一侧面111。把手12上具有卡合位121,卡合位121上具有卡合面121a。当原墨盒1安装到对应的打印设备上时,卡合位121与打印设备相接合,通过卡合位121上的卡合面121a与打印设备相抵接,能够防止原墨盒1脱离打印设备。

进一步地,第二侧面112上会设置有一些凸起,这些凸起可以是:便于使用者拿取原墨盒1的手纹或者手指着力点;或者在原墨盒1安装到对应的打印设备上时,用来与打印设备的凹部相匹配来识别墨盒体11内存储的墨水的颜色、墨水量等信息的不规格的识别凸起。

参照图2、图3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生墨盒的立体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视角的再生墨盒的立体图。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再生墨盒100,该再生墨盒100与上述的原墨盒1分别适用于不同打印设备。再生墨盒100的三维直角坐标系X轴、Y轴和Z轴与原墨盒1的X轴、Y轴和Z轴一致。该再生墨盒100包括原墨盒1、外置体2和芯片3。芯片3连接于第一侧面111,芯片3可以是改写墨水量、改写型号之后的芯片,也可以是通过更换原芯片上的晶元信息之后的芯片。外置体2连接于原墨盒1的第二侧面112,并且外置体2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原墨盒1的底面115,再生墨盒100在第二方向上的高度大于原墨盒1在第二方向上的高度。具体地说,外置体2抬高了再生墨盒100,使得原墨盒1的底面115高于再生墨盒100的底表面105。外置体2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墨盒体11的底面115和第二侧面112上,使得该再生墨盒100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原墨盒1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其中,第一方向是指由第二侧表面102指向第一侧表面101的方向,第二方向是指顶表面106指向底表面105的方向。

本申请通过在墨盒体11的第二侧面112连接有外置体2,并使外置体2至少部分结构位于墨盒体11的底面115,再生墨盒100在第二方向的高度大于墨盒体11的高度,将小容量型号的原墨盒1再生为大容量型号的再生墨盒100。再生墨盒100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原墨盒1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再生墨盒100在第二方向上的高度大于原墨盒1在体第二方向上的高度。即,将小容量型号的原墨盒1再生为大容量型号的再生墨盒100,解决了大容量型号墨盒空壳不能满足市面上的需求的问题。

具体地,再生墨盒100呈箱状结构,其具有第一侧表面101、第二侧表面102、第三侧表面103、第四侧表面104、底表面105和顶表面106。第一侧表面101与第二侧表面102相对设置,第三侧表面103与第四侧表面104相对设置,底表面105与顶表面106相对设置。出墨口117凸出于底表面105设置。

进一步的,再生墨盒100的底表面105平行于原墨盒1的底面115。

进一步地,外置体2设置在墨盒体11的-Y轴侧和-Z轴侧,即,外置体2至少部分结构位于墨盒体11的第二侧面112和底面115上,使得再生墨盒100相对于原墨盒1来说Y轴方向的长度更长、Z轴方向上的高度更高。优选的,可以先将位于墨盒体11上的第二侧面112上的凸起先切掉,然后再将外置体2接合于墨盒体11的第二侧面112,形成再生墨盒100。再生墨盒100的底表面105与墨盒体11的底面115之间有间隔距离,再生墨盒100的第二侧表面102与墨盒体11的第二侧面112之间有间隔距离。更进一步地,再生墨盒100的底表面105与墨盒体11的底面115的间隔距离为第一距离D,再生墨盒100的第二侧表面102与墨盒体11的第二侧面112的间隔距离为第二距离T。

参照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生墨盒的部分拆解示意图。外置体2包括本体21、连接件22和密封件23。本体21设置在墨盒体11的第二侧面112上,外置体2内设有容纳腔211。密封件23密封连接于容纳腔211的侧壁,使容纳腔211形成能够用于容纳墨水的密封腔体,以保证如果外置体2内存储有墨水的话,不会造成墨水的泄漏。此外,也可以在外置体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流通路径且用薄膜焊接密封。连接件22连接于本体21并位于墨盒体11的底面115上,使得再生墨盒100相对于原墨盒1来说Y轴方向的长度更长、Z轴方向上的高度更高。

本申请通过外置体2的设置,可以使得将小容量型号的墨盒再生为大容量型号的墨盒,解决大容量型号墨盒空壳不能满足市面上对该大容量型号再生墨盒的需求的问题。

同时参照图4、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生墨盒的剖面示意图。外置体2还包括连通件24,连通件24设置有两个,两个连通件24的一端连接于本体21,两个连通件24的另一端连接于墨盒体11,使得外置体2的容纳腔与墨盒体11的墨水腔连通。在外置体2内存储有墨水时,墨水能够通过连通件24流入到墨盒体11的墨水腔内,进而通过阀14、出墨口117将墨水供给到打印设备90内。本申请通过连通件24的设置,使外置体2内存储的墨水能够流入墨盒体11内,使得再生墨盒100的墨水量得以增加,再生墨盒100的墨水可存储量大于原墨盒1的墨水可存储量,减少了墨盒的替换次数,避免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在本实施例中,外置体2包括两个连通件24,使其通过两个连通件24与墨盒体11连通。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外置体2可以仅包括一个连通件24,或者外置体2也可以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连通件24,或者,外置体2上也可以不设置连通件,因为外置体2内不存储墨水,也可以将再生墨盒100安装到对应打印设备90上。

进一步地,再生墨盒100的底表面105与墨盒体11的底面115间隔有连接件22(连接件22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为第一距离D)。顶表面106一部分是墨盒体11的顶面116,一部分是外置体2的顶面。第二侧表面102与墨盒体11的第二侧面112间隔有外置体2的本体21(本体21在Y轴方向上的长度为第二距离T)。再生墨盒100的第一侧表面101就是墨盒体11的第一侧面111。第三侧表面103一部分是墨盒体11的第三侧面113,一部分是外置体2的侧面。第四侧表面104一部分是墨盒体11的第四侧面114,一部分是外置体2的侧面。此外,再生墨盒100在X轴方向上的宽度与墨盒体11在X轴方向上的宽度一致。第二侧表面102还可以设置凸起102a,凸起102a可以是便于使用者拿取再生墨盒100的手纹或者手指着力点。

继续参图3所示,再生墨盒100还包括密封膜7,密封膜7设置于再生墨盒100的出墨口117的底端面117a上,防止再生墨盒100在运输过程中有墨水泄漏的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再生墨盒100的把手12的卡合位121与芯片3之间的间距和原墨盒1的把手12的卡合位121与原芯片之间的间距不一致,即使使用了上述回收方法之后,再生墨盒100还是不能使用在对应的打印设备上,例如:把手12上的卡合位121可以和对应打印设备上的部件相接合,但是芯片3不能和对应打印设备上的触针相接合,进而会导致再生墨盒100无法正常的使用在对应打印设备上。

进一步地,再生墨盒100还具有芯片架4。芯片架4设置于再生墨盒100的第一侧表面101,芯片3安装到芯片架4上。即,使芯片3通过芯片架4设置在第一侧表面101上。本申请通过芯片架4的设置,可以重新调整芯片3在再生墨盒100上的位置,以解决再生墨盒100与原墨盒1之间的把手卡合位与芯片之间的间距不一致的所带来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芯片架4与外置体2为分开独立设置。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芯片架4也可以与外置体2为一体成型的(即,芯片架4可以看做是外置体2的一部分)。

继续参照图5所示,图5中打印机部分使用虚线体现。在将再生墨盒100安装到对应的打印设备90上时,出墨口117与对应打印设备90上的供墨针91相接合;卡合位121与打印设备90相接合。具体的,卡合位121上的卡合面121a与对应打印设备90的被接合面91a相抵接,防止再生墨盒100脱离打印设备。芯片3与对应打印设备90的触针相接合形成电连接,墨水可通过阀14、出墨口117、供墨针91供给到打印设备的打印头处,为打印工作做准备。

继续参照图3所示,外置体2的底部上还具有第一通孔201、第二通孔202。出墨口117通过第一通孔201凸出于底表面105。墨量检测部件13通过第二通孔202裸露于底表面105。当再生墨盒100安装到对应的打印设备90上时,墨量检测部件13可以正常发挥墨量检测功能。此外,第一通孔201可以包裹住出墨口117,进而与芯片架4形成一体结构。

墨量检测部件13如果设置在靠近墨盒Y轴方向上的侧面时,使用者手部会接触到Y轴方向上的侧面,进而可能会将外界异物(比如,墨水、灰尘等)带到墨盒上造成墨量检测部件13的污染。本申请将墨量检测部件13设置在第一侧表面101与第二侧表面102之间的中间区域内,即,墨量检测部件13设置在再生墨盒100的第一方向(Y轴方向)上的中间区域处,减小了墨量检测部件13受到外界异物(比如,墨水、灰尘等)污染的可能性,即使使用者的手部带有异物也不会污染到墨量检测部件13。进一步地,墨量检测部件13设置在底表面105上第二通孔202内,进一步减小了墨量检测部件13受到外界异物(比如,墨水、灰尘等)污染的可能性。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外置体2也可以不具有第二通孔202,只是如此墨量检测部件13就不能发挥其墨量检测功能。

继续参照图3所示,再生墨盒100的底表面105上还具有2个凹部,分别为第一凹部204和第二凹部205。第一凹部204和第二凹部205分别设置在靠近第二侧表面102和第一侧表面101的位置上。即,第一凹部204和第二凹部205分别设置在再生墨盒100的第一方向(Y轴方向)上的两侧,两个凹部可以分别被打印设备的两个凸起插入,实现配合限位。当再生墨盒100安装到对应的打印设备90上时,第一凹部204、第二凹部205分别与打印设备上的两个凸起相匹配,两个凸起插入到再生墨盒100的两个凹部中,从而使得在安装过程中更加顺畅,避免了安装过程中卡死的情况。

参照图14所示,图1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再生墨盒100的制造方法,该制方法用于制造上述的再生墨盒,具体包括步骤:

S11、获取原墨盒。

具体地,可以从市场上买到原墨盒,原墨盒包括墨盒体,墨盒体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底面和顶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相对设置,所述底面具有出墨口。

S12、将设置于原墨盒的芯片取下,并对芯片进行处理。

其中,对由设置于原墨盒上取下的芯片进行处理包括对芯片进行改写或者更换晶元。

S13、对原墨盒的第二侧面进行处理。

具体地,对所述第二侧面进行处理包括切掉位于第二侧面上的凸起,或者在第二侧面上钻孔,用于与连通件相匹配。

S14、将外置体与原墨盒相接合得到再生墨盒。

具体地,将外置体2与原墨盒相接合,且固定或密封好,使外置体2的本体21设置在墨盒体11的第二侧面112上,外置体2的连接件22设置在墨盒体11的底面115上。

S15、清洗且对再生墨盒重新注墨,且用密封膜密封出墨口。

S16、在再生墨盒上安装改写或者更换晶元后的芯片。

具体地,根据需要,可以先在再生墨盒上安装芯片架,再在芯片架上安装改写或者更换晶元后的芯片。

S17、对再生墨盒贴标签并进行包装。

继续参照图5所示,打印设备90具有供墨针91、供墨针91的两侧具有第一凸部92、第二凸部93及供墨针底面92a,再生墨盒100沿Z轴方向安装到对应打印设备90上。当再生墨盒100安装到对应的打印设备90上时,出墨口117与对应打印设备90上的供墨针91相接合,卡合位121与打印设备90相接合。具体的,卡合位121上的卡合面121a与对应打印设备90的被接合面91a相抵接,防止再生墨盒100脱离打印设备;芯片3与对应打印设备90的触针相接合形成电连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还公开了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继续参照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再生墨盒100还包括密封部件5(密封胶圈,硅胶塞),密封部件5设置于出墨口117内。进一步地,密封部件5包括与打印设备上的供墨针91相匹配的密封面51;密封面51与出墨口117的墨水流路的底端面117a相平齐。

当再生墨盒100安装到对应的打印设备90上时,出墨口117的底端面117a离打印设备90的供墨针底面92a会有一定的间距,有可能会因为出墨口117内的密封部件不能很好的密封住供墨针91,导致墨水会沿着供墨针91的外壁流出,造成墨水泄漏的事情发生。

本申请通过密封部件5的设置,在再生墨盒100安装到打印设备前,密封面51是封闭的面或者是有密闭切口的密封面,当再生墨盒100安装到打印设备后,密封面51可以完全的包裹住供墨针91,使得密封部件5可以更好的密封住供墨针91,减少了墨水泄漏。另外,还可以用密封膜7密封出墨口117,以避免墨水泄漏。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面51与出墨口117的墨水流路的底端面117a相平齐。可能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示,打印设备90的部分使用虚线体现。密封部件5并未展示出安装到打印设备90上时的变形的形状。出墨口117内设置有密封部件5;密封部件5包括与打印设备上的供墨针91相匹配的密封面51;密封面51凸出于出墨口117的墨水流路的底端面117a。密封面51凸出于出墨口117使得再生墨盒100通过密封部件5可以接触到供墨针91的供墨针底面92a(越接近供墨针底面92a供墨针91的尺寸越大),更进一步的可以防止墨水泄漏。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参照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再生墨盒的拆解示意图。原墨盒1的把手12上具有卡合位121,卡合位121上设置有卡合面121a。当原墨盒1安装到与其对应的打印设备上时,卡合面121a与对应的打印设备相接合,使得墨盒体11可以固定到对应的打印设备上。

再生墨盒100还包括卡接部件6,卡接部件6连接于把手12上。卡接部件6具有新卡合面61。当再生墨盒100安装到与其相对应的打印设备90上时,新卡合面61与对应打印设备90的被接合面91a相抵接,防止再生墨盒100脱离打印设备。卡接部件6定位到把手12的图示如图9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8所示,卡接部件6包括卡接本体62和接合部分63。卡接本体62上设置有新卡合面61,用于与对应打印设备90的被接合面91a相抵接。接合部分63连接于卡接本体62,用于将卡接部件6固定到把手12上。进一步地,接合部分63可以是连接于卡接本体62上的凸起。卡接部件6上设置有凸起,墨盒体11上设置有孔,凸起插入到孔中,使卡接部件6定位到墨盒体11上。优选的,参照图7所示,在把手12的+Y轴侧的表面上开设有卡接孔120,卡接部件6上的接合部分63(凸起)插入到卡接孔120中,将卡接部件6定位到墨盒体11上,具体的,将卡接部件6定位到原墨盒1的把手12上。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接部件6也可以通过粘附的方式连接于原墨盒1的把手12上,此种方式也可以达到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具体的,卡接部件6粘附在原墨盒1的把手12的卡合位121的-Z轴侧。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再生墨盒100的制造方法,该制方法用于制造上述的再生墨盒,具体包括步骤:

S101、获取原墨盒。

具体地,可以从市场上买到原墨盒,原墨盒包括墨盒体,墨盒体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底面和顶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相对设置,所述底面具有出墨口。

S102、将设置于原墨盒芯片取下,并对该芯片进行处理。

其中,对由设置于原墨盒上取下的芯片进行处理包括对芯片进行改写或者更换晶元。

S103、对原墨盒的第二侧面进行处理。

具体地,对所述第二侧面进行处理包括切掉位于第二侧面上的凸起,或者在第二侧面上钻孔,用于与连通件相匹配。

S104、将外置体与原墨盒相接合得到再生墨盒。

具体地,将外置体2与原墨盒相接合,且固定或密封好,使外置体2的本体21设置在墨盒体11的第二侧面112上,外置体2的连接件22设置在墨盒体11的底面115上。

S105、清洗且对再生墨盒重新注墨,且用密封膜密封出墨口。

S106、在再生墨盒的把手上增设卡接部件。

其中,卡接部件6具有新卡合面61,当再生墨盒100安装到对应打印设备90上时,新卡合面61与打印设备90相接合。

S107、在再生墨盒上安装改写或者更换晶元后的芯片。

具体地,根据需要,可以先在再生墨盒上安装芯片架,再在芯片架上安装改写或者更换晶元后的芯片。

S108、对再生黑盒贴标签并进行包装。

外置体2的设置可以使得将小容量型号的墨盒再生为大容量型号的墨盒,解决大容量型号墨盒空壳不能满足市面上对该大容量型号再生墨盒的需求的问题。

把手12上设置卡接部件6可以解决再生墨盒100与原墨盒1之间的把手卡合位与芯片之间的间距不一致的所带来的技术问题,而且操作简便,生产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0、图11所示,图10为本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再生墨盒的部分示意图,图11为卡接部件在一实施例中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在把手12的+X轴的表面上开设有切削平面122、定位孔123。卡接部件6包括接合部64、主体65和连接部66。主体65上设置有新卡合面651,用于与对应打印设备90的被接合面91a相抵接,防止再生墨盒100脱离对应打印设备90。接合部64用于将卡接部件6固定到把手12上,连接部66连接接合部64和主体65。接合部64可以是设置在连接部66或者主体65上的凸起。卡接部件6上设置有凸起,墨盒体11上设置有定位孔123,凸起插入到定位孔123中,将卡接部件6定位到墨盒体11上,具体的,将卡接部件6定位到原墨盒1的把手12上。

此外,切削平面122、定位孔123也可以设置在把手12的-X轴表面上。

外置体2的设置可以使得将小容量型号的墨盒再生为大容量型号墨盒,解决大容量型号空壳不能满足市面上对该大容量型号再生墨盒的需求的问题。

把手12上设置卡接部件6可以解决再生墨盒100与原墨盒1之间的把手卡合位与芯片之间的间距不一致的所带来的技术问题,而且操作简便,生产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参照图13所示,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墨盒剖视图。再生墨盒100还包括弹性密封部件8,弹性密封部件8可以是与密封部件5相同或不同结构的部件。具体地,弹性密封部件8设置在出墨口117内。弹性密封部件8包括与打印设备90上的供墨针91相匹配的密封面81;密封面81与出墨口117的墨水流路的底端面117a相平齐。在再生墨盒100安装到打印设备前,密封面81是封闭的面或者是有密闭切口的密封面,当再生墨盒100安装到打印设备90后,密封面81可以完全的包裹住供墨针91,使得弹性密封部件8可以更好的密封住供墨针91,减少了墨水泄漏。另外,还可以用密封膜7密封出墨口117避免墨水泄漏。

采用了此方案后,使用弹性密封部件8将再生墨盒100固定到打印设备90上,而不需要用到把手12,因此可以取消把手12(例如:切掉把手12),或者把手12上的卡合位121不会卡合到打印设备90上。

此技术方案可以解决再生墨盒100与原墨盒1之间的把手卡合位与芯片之间的间距不一致的所带来的技术问题,而且不受把手12的影响,生产效率高。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密封部件8的密封面81凸出于出墨口117的墨水流路的底端面117a。密封面81凸出于出墨口117使得再生墨盒100通过弹性密封部件8可以接触到供墨针91的供墨针底面92a(越接近供墨针底面92a供墨针91的尺寸越大),更进一步的可以防止墨水泄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相关技术
  • 再生墨盒、电子补丁及再生墨盒形成方法
  • 墨填充方法以及墨盒的制造方法
  • 一种废旧墨盒的再生系统及其方法
  • 一种再生墨盒和再生墨盒的制造方法
  • 一种再生墨盒和再生墨盒的制造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5919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