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氢氟酸废液的回收装置及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9:31


一种氢氟酸废液的回收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回收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氢氟酸废液的回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的光伏、液晶等产业中经常会使用硅及硅化合物原料,该类原料在清洗、刻蚀等工艺中经常会使用到氢氟酸,由此产生大量的氢氟酸废液,难以直接再次利用。氢氟酸废液的主要组成有氢氟酸、氟硅酸以及水等,其pH值较低,腐蚀性、氧化性强,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而,如何有效处理电子行业的氢氟酸废液,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目前,处理氢氟酸废液最常用的方法为沉淀法,通过向氢氟酸废液中投放熟石灰、氯化钙及混凝剂等药剂,使氟离子与钙离子反应生成氟化钙沉淀,以达到去除氢氟酸的目的,但该过程中需要添加钙离子,使得水的硬度增大,水质变差,且将氢氟酸转化成废渣,难以再生利用,造成资源浪费。除了沉淀法,其他可采用的方法包括蒸馏、膜分离等,通常需要多种单元操作组合使用,以实现氢氟酸的回收利用。

CN 113754121A公开了一种含氢氟酸废水的处理系统和方法,该处理方法包括:先对含氢氟酸废水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得到液相产物和第一固相产物,液相产物经膜蒸馏处理,得到富集液,富集液再经超滤处理,得到含氟离子浓缩液和过滤水,将两者进行反渗透处理,得到氢氟酸。该方法使用膜组件蒸馏分离氢氟酸,所需能耗较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且操作工艺较为复杂,对设备的耐腐蚀性要求较高,经济性不足。

CN 113955720A公开了一种BOE废液制备氟化氢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BOE废液与碱反应,生成氟化盐溶液和氨水,高温蒸出氨气,氟化盐溶液经过双极膜电渗析分解为氢氟酸稀液和稀碱液,前者蒸馏浓缩为浓氢氟酸和废水,后者加热浓缩为浓碱液和废水,浓氢氟酸与浓硫酸反应,得到氟化氢气体和稀硫酸,稀硫酸浓缩后循环使用。该方法是根据BOE废液的组成而选择的工艺,其中汽提蒸出的是氨气,此时的氟是以氟化盐形式存在的;整体工艺较为复杂,加热或蒸馏操作较多,造成能耗较高。

综上所述,对于氢氟酸废液中氢氟酸的回收,还需要寻求新的工艺或操作,便于将氢氟酸以气体形式分离出来,无需引入其他杂质离子,并简化操作工艺,降低能耗及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氢氟酸废液的回收装置及方法,所述回收装置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为功能设备,通过微纳米气泡的产生,以其为分离介质,利用微纳米气泡的特性富集氢氟酸,离开溶液后气泡破碎氢氟酸蒸发,再经冷凝使其从废液中分离出来,工艺操作简单,成本较低。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氢氟酸废液的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氢氟酸废液储存单元、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和分离单元,所述分离单元为内外层结构,外侧为壳体,内部为分离槽,所述壳体和分离槽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分离槽的上部敞口;所述氢氟酸废液储存单元的出口管路分为两支,一支与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相连,另一支与分离单元中分离槽的入口相连,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出口与分离槽的入口相连,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冷凝管路,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氢氟酸溶液出口。

本发明中,对于氢氟酸废液的回收,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为功能设备,调控微纳米气泡的产生,以其作为分离介质,由于微纳米气泡具有体积小、比表面积大、表层电位差高等特性,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水中微纳米气泡表面带有负电荷,而氢氟酸中氢和氟的结合能力较强,在水中不完全电离,因而微纳米气泡可吸附氢离子,进而吸附弱电离的氟离子,形成稳定的双电层;微纳米气泡在溶液中随压强增大气泡上浮收缩,电荷离子快速富集,到达溶液表面后温度升高,气泡破裂,氢氟酸与水分子蒸发,经冷凝回流将氢氟酸分离;为实现该功能,将分离单元设计为内外层结构,内层为分离槽,用于纳米气泡富集氢氟酸,并离开溶液,再经外壳的冷凝及回流进行收集;所述装置结构及工艺操作简单,分离效率高,成本较低,应用范围较广。

以下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可以更好地达到和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和有益效果。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氢氟酸废液储存单元包括氢氟酸储罐。

优选地,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上设有进气口和进液口,所述进气口前设气体输送泵或气体流量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气体溶解于进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氢氟酸废液中,形成饱和溶气液,经叶轮减压释放形成微纳米气泡。

本发明中,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包括气泡发生器主体、进气口和进液口,启动泵,在泵前形成一定真空度,气体靠负压从进气口被吸入,经泵叶轮的高速剪切后加压溶解,形成饱和溶气液,在扩张管内进一步稳定溶气后,减压释放形成微纳米气泡。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分离槽中的液面上方设有温度调节装置。

本发明中,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设置在分离槽上部,具体位于液面的上方,对废液液面上部进行温度控制,待微纳米气泡带着氢氟酸达到液面破裂后,其加热可以蒸发氢氟酸气体和水蒸气,对比直接加热液体能够节省能耗。

优选地,所述分离槽的底部设有废液出口,直接连接至分离单元外。

优选地,所述分离槽位于壳体的中部,所述分离槽的直径占壳体直径的50~80%,例如50%、55%、60%、65%、70%、75%或80%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气体出口。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顶部为中间位置高,周围位置低的弧面结构。

优选地,所述冷凝管路在壳体的顶部均匀布置,位于壳体的内侧,呈盘管式分布。

优选地,所述壳体和分离槽之间的空隙为回流通道,氢氟酸蒸汽在壳体顶部冷凝后沿回流通道向下流动。

本发明中,所述壳体顶部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得冷凝的氢氟酸溶液向侧面流动,使其能够沿壳体的内壁向下流动,避免再直接进入分离槽中。

本发明中,所述回收装置中各结构单元的材质,尤其是与氢氟酸废液直接接触的结构,选择耐氢氟酸腐蚀的材料,例如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三氟氯乙烯等。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回收装置进行氢氟酸废液回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气体和氢氟酸废液通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中,气体溶解后减压释放,得到微纳米气泡溶液;

(2)将微纳米气泡溶液与另外通入的氢氟酸废液混合,微纳米气泡富集氢氟酸,离开液面破裂后释放氢氟酸蒸汽,冷凝后得到氢氟酸溶液,实现氢氟酸的回收。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氢氟酸废液的浓度为2~35wt%,例如2wt%、5wt%、10wt%、15wt%、20wt%、25wt%、30wt%或35wt%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步骤(1)所述氢氟酸废液的通入流量为1~30L/min,例如1L/min、5L/min、10L/min、15L/min、20L/min、25L/min或30L/min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步骤(1)所述气体包括空气和/或氮气。

优选地,步骤(1)所述气体的通入流量为5~20L/min,例如5L/min、7L/min、10L/min、12L/min、15L/min、18L/min或20L/min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气体被气体输送泵吸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

优选地,步骤(1)所述气体加压溶解得到饱和溶气液,并在扩张管中稳定溶气。

优选地,所述气体加压溶解时的压力为0.1~3MPa,例如0.1MPa、0.3MPa、0.6MPa、1MPa、1.5MPa、2MPa、2.5MPa或3MPa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步骤(1)通过叶轮减压散气成微纳米气泡。

优选地,步骤(1)所述微纳米气泡的大小为0.1~100μm,例如0.1μm、0.5μm、1μm、5μm、10μm、20μm、40μm、60μm、80μm或100μm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中,微纳米气泡生成时,通过控制溶气压力以及废液的流量可控制微纳米气泡的尺寸和密度,增加气泡与液体之间的碰撞吸附,富集氢氟酸,再通过温度调节装置调节温度,有助于微纳米气泡离开溶液破裂后氢氟酸的挥发与分离,将氢氟酸蒸汽冷凝回流得到氢氟酸溶液。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所述另外通入的氢氟酸废液与步骤(1)中氢氟酸废液的体积比为2:1~1:10,例如2:1、1:1、1:2、1:3、1:4、1:5、1:8或1:10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步骤(2)所述混合后的废液通入分离槽中。

优选地,所述分离槽中设置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设定温度为20~80℃,例如20℃、30℃、40℃、50℃、60℃、70℃或80℃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所述微纳米气泡自身带负电荷,在废液中不断富集氢氟酸,微纳米气泡上升过程中收缩,达到液面处温度升高破裂,释放氢氟酸蒸汽。

优选地,步骤(2)所述混合后的废液在分离槽中的停留时间为0.5~3h,例如0.5h、1h、1.5h、2h、2.5h或3h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所述氢氟酸蒸汽向上运动过程中,在壳体顶部的冷凝管路处冷凝,形成氢氟酸溶液。

优选地,所述冷凝管路中的冷凝介质包括冷水或冷食盐水,其温度为0~5℃,例如0℃、1℃、2℃、3℃、4℃或5℃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氢氟酸溶液沿壳体与分离槽之间的回流通道向下流动,从底部的氢氟酸溶液出口流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回收装置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为功能设备,生成微纳米气泡并以其为分离介质,再结合分离单元的结构,利用微纳米气泡的特性富集氢氟酸,到达溶液表面后气泡破裂,氢氟酸蒸发,再经冷凝得到氢氟酸溶液,氢氟酸的回收率可达到50~80%;

(2)本发明所述装置结构简单,工艺操作简便,无需引入混凝剂及化学药剂等杂质,避免了后续的除杂过程,处理成本低,应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说明书中所述微纳米气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氢氟酸废液的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氢氟酸废液储存单元,2-微纳米气泡发生器,3-分离槽,4-温度调节装置,5-冷凝管路,6-回流通道,7-氢氟酸溶液出口,8-废液出口,9-气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发明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以下为本发明典型但非限制性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氢氟酸废液的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氢氟酸废液储存单元1、微纳米气泡发生器2和分离单元,所述分离单元为内外层结构,外侧为壳体,内部为分离槽3,所述壳体和分离槽3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分离槽3的上部敞口;所述氢氟酸废液储存单元1的出口管路分为两支,一支与微纳米气泡发生器2相连,另一支与分离单元中分离槽3的入口相连,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2的出口与分离槽3的入口相连,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冷凝管路5,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氢氟酸溶液出口7。

所述氢氟酸废液储存单元1为氢氟酸储罐。

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2上设有进气口和进液口,所述进气口前设气体输送泵。

所述气体溶解于进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2的氢氟酸废液中,形成饱和溶气液,经叶轮减压释放形成微纳米气泡;所述气体为空气。

所述分离槽3中的液面上方设有温度调节装置4。

所述分离槽3的底部设有废液出口8,直接连接至分离单元外。

所述分离槽3位于壳体的中部,所述分离槽3的直径占壳体直径的70%。

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气体出口9。

所述壳体的顶部为中间位置高,周围位置低的弧面结构。

所述冷凝管路5在壳体的顶部均匀布置,位于壳体的内侧,呈盘管式分布。

所述壳体和分离槽之间的空隙为回流通道6,氢氟酸蒸汽在壳体顶部冷凝后沿回流通道6向下流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氢氟酸废液的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的结构参照实施例1中的装置结构,区别仅在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2的进气口前设气体流量控制器,进气口进入的气体是氮气;所述分离槽3的直径占壳体直径的6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氢氟酸废液的回收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实施例1中的装置进行,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气体和氢氟酸废液通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中,所述氢氟酸废液的浓度为10wt%,通入流量为10L/min,所述气体为空气,通入流量为5L/min,所述气体被气体输送泵吸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加压溶解得到饱和溶气液,加压溶解时的压力为0.25MPa,减压释放,得到微纳米气泡溶液,所述微纳米气泡的平均尺寸为85μm;

(2)将微纳米气泡溶液与另外通入的氢氟酸废液混合,此处通入的氢氟酸废液与步骤(1)中氢氟酸废液的体积比为1:2,混合后的废液进入分离槽中,其中的温度调节装置设定温度为40℃,微纳米气泡自身带负电荷,在废液中不断富集氢氟酸,微纳米气泡上升过程中收缩,达到液面处温度升高破裂,释放氢氟酸蒸汽,废液在分离槽中的停留时间为1h,所述氢氟酸蒸汽向上运动过程中,在壳体顶部的冷凝管路处冷凝,形成氢氟酸溶液,所述冷凝管路中的冷凝介质为冷水,其温度为0℃,所述氢氟酸溶液沿壳体与分离槽之间的回流通道向下流动,从底部的氢氟酸溶液出口流出。

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氢氟酸废液中氢氟酸的回收,氢氟酸的回收率可达到53%,工艺操作简单,无后续除杂过程。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氢氟酸废液的回收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实施例1中的装置进行,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气体和氢氟酸废液通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中,所述氢氟酸废液的浓度为15wt%,通入流量为20L/min,所述气体为空气,通入流量为10L/min,所述气体被气体输送泵吸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加压溶解得到饱和溶气液,加压溶解时的压力为0.7MPa,减压释放,得到微纳米气泡溶液,所述微纳米气泡的平均尺寸为50μm;

(2)将微纳米气泡溶液与另外通入的氢氟酸废液混合,此处通入的氢氟酸废液与步骤(1)中氢氟酸废液的体积比为1:1,混合后的废液进入分离槽中,其中的温度调节装置设定温度为60℃,微纳米气泡自身带负电荷,在废液中不断富集氢氟酸,微纳米气泡上升过程中收缩,达到液面处温度升高破裂,释放氢氟酸蒸汽,废液在分离槽中的停留时间为2h,所述氢氟酸蒸汽向上运动过程中,在壳体顶部的冷凝管路处冷凝,形成氢氟酸溶液,所述冷凝管路中的冷凝介质为冷水,其温度为1℃,所述氢氟酸溶液沿壳体与分离槽之间的回流通道向下流动,从底部的氢氟酸溶液出口流出。

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氢氟酸废液中氢氟酸的回收,氢氟酸的回收率可达到65%,工艺操作简单,无后续除杂过程。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氢氟酸废液的回收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实施例2中的装置进行,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气体和氢氟酸废液通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中,所述氢氟酸废液的浓度为30wt%,通入流量为25L/min,所述气体为氮气,通入流量为15L/min,所述气体被气体输送泵吸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加压溶解得到饱和溶气液,加压溶解时的压力为1MPa,减压释放,得到微纳米气泡溶液,所述微纳米气泡的平均尺寸为30μm;

(2)将微纳米气泡溶液与另外通入的氢氟酸废液混合,此处通入的氢氟酸废液与步骤(1)中氢氟酸废液的体积比为1:6,混合后的废液进入分离槽中,其中的温度调节装置设定温度为80℃,微纳米气泡自身带负电荷,在废液中不断富集氢氟酸,微纳米气泡上升过程中收缩,达到液面处温度升高破裂,释放氢氟酸蒸汽,废液在分离槽中的停留时间为1.5h,所述氢氟酸蒸汽向上运动过程中,在壳体顶部的冷凝管路处冷凝,形成氢氟酸溶液,所述冷凝管路中的冷凝介质为冷食盐水,其温度为5℃,所述氢氟酸溶液沿壳体与分离槽之间的回流通道向下流动,从底部的氢氟酸溶液出口流出。

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氢氟酸废液中氢氟酸的回收,氢氟酸的回收率可达到70%,工艺操作简单,无后续除杂过程。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氢氟酸废液的回收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实施例2中的装置进行,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气体和氢氟酸废液通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中,所述氢氟酸废液的浓度为20wt%,通入流量为30L/min,所述气体为氮气,通入流量为20L/min,所述气体被气体输送泵吸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加压溶解得到饱和溶气液,加压溶解时的压力为2MPa,减压释放,得到微纳米气泡溶液,所述微纳米气泡的平均尺寸为10μm;

(2)将微纳米气泡溶液与另外通入的氢氟酸废液混合,此处通入的氢氟酸废液与步骤(1)中氢氟酸废液的体积比为1:4,混合后的废液进入分离槽中,其中的温度调节装置设定温度为70℃,微纳米气泡自身带负电荷,在废液中不断富集氢氟酸,微纳米气泡上升过程中收缩,达到液面处温度升高破裂,释放氢氟酸蒸汽,废液在分离槽中的停留时间为3h,所述氢氟酸蒸汽向上运动过程中,在壳体顶部的冷凝管路处冷凝,形成氢氟酸溶液,所述冷凝管路中的冷凝介质为冷水,其温度为3℃,所述氢氟酸溶液沿壳体与分离槽之间的回流通道向下流动,从底部的氢氟酸溶液出口流出。

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氢氟酸废液中氢氟酸的回收,氢氟酸的回收率可达到78%,工艺操作简单,无后续除杂过程。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氢氟酸废液的回收装置及方法,所述回收装置的结构参照实施例1中的装置,区别仅在于:不包括微纳米气泡发生器2。

所述方法参照实施例3中的方法,区别仅在于:不包括步骤(1)中微纳米气泡的生成,而是直接将氢氟酸废液通入分离槽中。

本对比例中,由于并未设置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即并无微纳米气泡作为分离介质,氢氟酸废液加热进行氢氟酸的分离,氢氟酸回收效果极差,回收率仅为0.5%左右。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氢氟酸废液的回收装置及方法,所述回收装置的结构参照实施例2中的装置,区别仅在于:不包括微纳米气泡发生器2。

所述方法参照实施例5中的方法,区别仅在于:不包括步骤(1)中微纳米气泡的生成,而是直接将氢氟酸废液通入分离槽中。

本对比例中,由于并未设置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即并无微纳米气泡作为分离介质,氢氟酸废液加热进行氢氟酸的分离,氢氟酸回收效果极差,回收率仅为4.5%。

综合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回收装置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为功能设备,生成微纳米气泡并以其为分离介质,再结合分离单元的结构,利用微纳米气泡的特性富集氢氟酸,到达溶液表面后气泡破裂,氢氟酸蒸发,再经冷凝得到氢氟酸溶液,氢氟酸的回收率可达到50~80%;所述装置结构简单,工艺操作简便,无需引入混凝剂及化学药剂等杂质,避免了后续的除杂过程,处理成本低,应用范围较广。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装置与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装置与方法,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装置与方法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装置的等效替换及辅助装置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2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