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16:29


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装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汽车尾门(即,汽车行李箱盖)相对于车身能够开合,在装配过程中行李箱盖与车身侧围之间的间隙以及面差,均需要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行李箱盖与车身之间能够锁扣配合。为了使得装配过程中行李箱盖与所述侧围之间的装配精度满足要求,一般采用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进行辅助。具体地,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包括行李箱盖定位工装,侧围定位工装和用于连接所述行李箱盖定位工装和所述侧围定位工装的工装连接本体。所述行李箱盖定位工装定位在所述行李箱盖的尾灯安装槽处,所述侧围定位工装定位在所述侧围的尾灯安装槽处。行李箱盖定位工装的定位精度和所述侧围定位工装的定位精度,直接影响则行李箱盖与侧围之间的装配精度。而行李箱盖的尾灯安装槽处形状复杂,一般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定位不够精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定位不够精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以提高定位精度。

一种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包括主体支撑组件、移动调节组件和传动机构,所述主体支撑组件包括用于与行李箱盖外侧面抵接的主定位面,所述移动调节组件相对于所述主体支撑组件能够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主定位面的方向上移动,所述传动机构的主动端与所述移动调节组件转动连接,传动机构包括相互交叉铰接的两个从动臂,所述主体支撑组件与两个所述从动臂的铰接处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臂包括与所述铰接处错位的从动端,两个所述从动臂的从动端均位于所述主体支撑组件面向所述行李箱盖的一侧。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在所述主体支撑组件上具有主定位面,所述从动端位于所述主体支撑组件上面向所述行李箱盖的一侧,在定位过程中可以通过所述移动调节组件的移动过程调整两个从动臂转动,从而使得至少一个所述从动端能够与所述主定位面一起将所述行李箱盖夹持在两者之间。从而即使所述行李箱盖的尾灯安装槽处结构复杂,也至少能够保障一个所述从动端与所述行李箱盖抵触,实现面接触定位,提高定位精度。而且从动端的尺寸可以设置的较小,便于调节过程中能够至少将一个从动端调整到与所述行李箱盖抵触的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两个主动臂,所述主动臂与所述从动臂一一对应,所述主动臂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从动臂铰接,两个所述主动臂的另一端铰接,两个所述主动臂之间的铰接处为所述主动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动臂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主动臂铰接,所述从动臂的另一端为所述从动端,所述从动端上面向所述行李箱盖的面为抵压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支撑组件包括工装连接本体、主定位框和限位座,所述工装连接本体设有第一安装位,所述主定位框的一端面连接在所述工装连接本体的第一安装位,所述主定位框的另一端面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上背离所述主定位框的面为所述主定位面,所述工装连接本体的第一安装位设有穿孔,所述移动调节组件依次贯穿所述穿孔和所述主定位框中间的通孔,所述限位座设于所述工装连接本体上,所述限位座与两个所述从动臂的铰接处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从动端均位于第一定位块背离所述主定位框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定位框上设有所述第一定位块的端面设有第一定位销,工装连接本体的第一安装位还设有辅助支撑块,所述辅助支撑块上背离所述工装连接本体的端面设有第二定位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还包括第二定位块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两个所述从动臂的铰接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块与所述主定位框和所述固定件均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块的一部分设于所述主定位框的外周,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主定位框面向所述行李箱盖的一侧,所述第二定位块上面向所述行李箱盖的端面为预定位面,所述预定位面上设有侧限位凸起,所述侧限位凸起位于所述预定位面上靠近所述主定位框的边缘处,所述侧限位凸起上背离所述主定位框的面为侧定位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装连接本体还包括用于安装侧围定位工装的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定位块位于所述主定位框面向所述第二安装位的一侧,所述主定位框上设有辅助抵压块,所述辅助抵压块位于所述主定位框背离所述第二安装位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定位框为四边形框体,所述限位座均位于所述主定位框中,所述第一定位销和所述第二定位销分别位于所述主定位框的相对的两个转角处,所述第二定位块和所述辅助抵压块分别位于所述主定位框上相对的两侧边外,两个所述从动端分别与所述主定位框的另外两侧边相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还包括侧围定位工装,所述侧围定位工装安装在所述工装连接本体的第二安装位,所述侧围定位工装包括用于与侧围抵接的侧围压紧块,所述侧围压紧块上面向侧围的位置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侧壁面为相互之间成夹角设置Y向定位面和Z向定位面,所述Y向定位面能够贴合在所述侧围的下方,所述Z向定位面能够贴合在所述侧围的后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调节组件包括铰接件、连接件、推杆和行李箱盖工装手柄,所述铰接件与所述主动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铰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所述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行李箱盖工装手柄连接,所述连接件依次贯穿所述穿孔和所述主定位框中间的通孔,所述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还包括下安装套、上安装套、紧固件和中间过渡件,所述下安装套和所述上安装套均套在所述移动调节组件外,所述下安装套与所述工装连接本体连接,所述上安装套一端与所述下安装套连接,所述上安装套另一端与所述紧固件连接,所述紧固件中设有过孔,所述推杆贯穿所述过孔,所述中间过渡件分别与所述紧固件和所述行李箱盖工装手柄铰接。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中行李箱盖定位工装的爆炸图;

图5为图4所示行李箱盖定位工装中移动调节组件和传动机构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中侧围定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装配在车身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装配在车身上时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装配在车身上时又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11、工装连接本体;20、行李箱盖定位工装;21、移动调节组件;211、铰接件;212、连接件;213、推杆;214、行李箱工装手柄;215、下安装套;216、上安装套;217、紧固件;218、中间过渡件;22、传动机构;221、主动臂;2211、主动端;222、从动臂;2221、从动端;2222、第一段臂;2223、第二段臂;2224、抵压面;23、主定位框;231、第一定位块;2311、主定位面;232、第一定位销;233、辅助支撑块;2331、第二定位销;24、限位座;25、第二定位块;251、预定位面;252、侧限位凸起;26、固定件;27、辅助抵压块;30、侧围定位工装;31、侧围压紧块;311、Y向定位面;312、Z向定位面;32、主体连接座;33、连杆传动机构;331、侧围工装手柄;332、第一连杆;333、第二连杆;334、第三连杆;335、第四连杆;34、主体连杆;35、缓冲弹性件;40、行李箱盖;41、安装槽;50、侧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10,如图3至图5所示,包括主体支撑组件、移动调节组件21和传动机构22。

所述主体支撑组件包括用于与行李箱盖40外侧面抵接的主定位面2311。在使用过程中,当所述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10装配到位时,所述主定位面2311抵接在所述行李箱盖40的外侧面。

所述移动调节组件21相对于所述主体支撑组件能够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主定位面2311的方向上移动。所述传动机构22的主动端2211与所述移动调节组件21转动连接。传动机构22包括相互交叉铰接的两个从动臂222,所述主体支撑组件与两个所述从动臂222的铰接处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臂222包括与所述铰接处错位的从动端2221,两个所述从动臂222的从动端2221均位于所述主体支撑组件面向所述行李箱盖40的一侧。

当所述移动调节组件21相对于所述主体支撑组件移动时,所述传动机构22的主动端2211跟随移动。基于两个所述从动臂222的转接处于所述主体支撑组件转动连接,从而当所述传动机构22的主动段移动时,两个所述从动臂222只能够以两个所述从动臂222的铰接处的铰接轴为转轴转动,从而使得两个所述从动端2221运动。所述从动端2221在运动的过程中所述从动端2221与所述主体支撑组件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直到行李箱盖40能够被压紧在所述主定位面2311与所述从动端2221之间。

上述方案提供的一种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10,在所述主体支撑组件上具有主定位面2311,所述从动端2221位于所述主体支撑组件上面向所述行李箱盖40的一侧,在定位过程中可以通过所述移动调节组件21的移动过程,调整两个从动臂222转动,从而使得至少一个所述从动端2221能够与所述主定位面2311一起将所述行李箱盖40夹持在两者之间。从而即使所述行李箱盖40的尾灯安装槽处结构复杂,也至少能够保障一个所述从动端2221与所述行李箱盖40抵触,实现面接触定位,提高定位精度。而且从动端2221的尺寸较小,便于调节过程中能够至少将一个从动端2221调整到与所述行李箱盖40抵触的状态。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从动臂22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臂2222和第二段臂2223,两个所述从动臂222的所述第一段臂2222交叉铰接,所述从动端2221为所述第二段臂2223上远离所述第一段臂2222的一端。所述第二段臂2223相对于所述第一段臂2222向靠近所述行李箱盖40的方向弯折。当两个所述从动臂222转动到所述从动端2221与所述行李箱盖40之间压紧时,所述第二段臂2223与所述主定位面2311平行。

进一步地,如图3至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22还包括两个主动臂221。所述主动臂221与所述从动臂222一一对应,所述主动臂221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从动臂222铰接,两个所述主动臂221的另一端铰接,两个所述主动臂221之间的铰接处为所述主动端2211。

所述移动调节组件21与两个所述主动臂221之间的铰接处连接,当所述移动调节组件21移动时,两个所述主动臂221铰接的一端移动。而基于所述从动臂222与所述主体支撑组件之间转动连接,从而两个所述主动臂221之间所夹角度发生变化,进而使得两个所述从动臂222以铰接处的铰接轴为转轴转动,进而使得所述从动端2221能够压紧在行李箱盖40的内侧面。

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动臂222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主动臂221铰接,所述从动臂222的另一端为所述从动端2221,所述从动端2221上面向所述行李箱盖40的面为抵压面2224。使用时所述抵压面2224抵压在所述行李箱盖40的内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端2221上面向行李箱盖40的面设有缓冲垫,当所述从动端2221靠近所述行李箱盖40时,所述缓冲垫能够抵压在所述行李箱盖40上。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支撑组件包括工装连接本体11、主定位框23和限位座24。所述主定位框23、所述限位座24、所述移动调节组件21和所述传动机构22均为所述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10的行李箱盖定位工装20的零部件。所述工装连接本体11设有第一安装位,所述行李箱盖定位工装20则安装在所述工装连接本体11的第一安装位。

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主定位框23的一端面连接在所述工装连接本体11的第一安装位,所述主定位框23的另一端面设有第一定位块231,所述第一定位块231上背离所述主定位框23的面为所述主定位面2311。所述工装连接本体11的第一安装位设有穿孔,所述移动调节组件21依次贯穿所述穿孔和所述主定位框23中间的通孔。从而在所述工装连接本体11上背离所述主体定位框的一侧能够对所述移动调节组件21进行操作,使得位于所述工装连接本体11另一侧的传动机构22能够进行相应运动。

所述限位座24设于所述工装连接本体11上,所述限位座24与两个所述从动臂222的铰接处转动连接。从而所述限位座24限定了两个所述从动臂222铰接处与所述工装连接本体11之间的相对位置,而所述主定位框23设置在所述工装连接本体11上,进而间接限定了两个所述从动臂222的铰接处与所述主定位框23之间的相对位置。两个所述从动端2221均位于第一定位块231背离所述主定位框23的一侧。

使用时,所述从动臂222能够通过所述行李箱盖40尾灯安装槽伸入所述行李箱盖40内侧,最终所述行李箱盖40被压紧在所述从动端2221与所述第一定位块231之间。

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先调节所述移动调节组件21使得两个从动端2221之间的间距较小,所述传动机构22的最大外周直径较小,便于将从动端2221伸入到行李箱盖40内侧,操作较便利。

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限位座24位于所述主定位框23中。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主定位框23上设有所述第一定位块231的端面设有第一定位销232。工装连接本体11的第一安装位还设有辅助支撑块233,所述辅助支撑块233上背离所述工装连接本体11的端面设有第二定位销2331。

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一定位销232和所述第二定位销2331能够插入所述行李箱盖40上的安装孔中,从而能够在X方向和Y方向进行定位,使得所述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10相对于所述行李箱盖40在X方向和Y方向上不会发生移动。

本申请中的X方向是指车身的宽度方向,Y方向是指车身的高度方向,Z方向是指车身的长度方向。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主定位框23为四边形框体,所述第一定位销232和所述第二定位销2331分别位于所述主定位框23的相对的两个转角处。具体地,在如图2所示角度下,所述第一定位销232位于所述主定位框23的右上角,所述第二定位销2331位于所述主定位框23的左下角。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10还包括第二定位块25和固定件26。所述固定件26与两个所述从动臂222的铰接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块25与所述主定位框23和所述固定件26均连接。从而所述第二定位块25和所述固定件26的设置,也使得两个所述从动臂222的铰接处与所述主定位框23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使得所述从动臂222只能进行转动。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定位块25的一部分设于所述主定位框23的外周,所述第二定位块25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主定位框23面向所述行李箱盖40的一侧。所述第二定位块25上面向所述行李箱盖40的端面为预定位面251,所述预定位面251上设有侧限位凸起252,所述侧限位凸起252位于所述预定位面251上靠近所述主定位框23的边缘处,所述侧限位凸起252上背离所述主定位框23的面为侧定位面。

当所述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10装配到所述行李箱盖40上后,如图9所示,所述侧限位凸起252插在所述行李箱盖40尾灯安装槽中,且所述侧定位面与所述行李箱盖40的尾灯安装槽的侧壁抵接,而所述预定位面251则抵接在所述行李箱盖40的外侧面。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工装连接本体11还包括用于安装侧围定位工装30的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定位块25位于所述主定位框23面向所述第二安装位的一侧。所述主定位框23上设有辅助抵压块27,所述辅助抵压块27位于所述主定位框23背离所述第二安装位的一侧。

如图7至图9所示,所述行李箱盖40上设置尾灯安装槽的位置相对于其他部分向车内凹陷,形成安装槽41,所述尾灯安装槽形成于所述安装槽41的底壁上。当所述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10装配到所述行李箱盖40上后,所述辅助抵压块27上背离所述主定位框23的面抵压在所述安装槽41的侧壁上,所述辅助抵压块27上朝向车内的面抵压在所述安装槽41的底壁上。所述辅助抵压块27和所述第二定位块25的设置,进一步实现了在X方向和Z方向的定位。

进一步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主定位框23为四边形框体,所述第二定位块25和所述辅助抵压块27分别位于所述主定位框23上相对的两侧边外,两个所述从动端2221分别与所述主定位框23的另外两侧边相对。

在如图2所示视角下,两个所述从动端2221分别与所述主定位框23的上侧边和下侧边相对,所述第二定位块25和所述辅助抵压块27分别与所述主定位框23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对应。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调节组件21包括铰接件211、连接件212、推杆213和行李箱盖工装手柄214。所述铰接件211与所述主动端221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212一端与所述铰接件211连接,所述连接件212另一端与所述推杆213的一端连接,所述推杆213的另一端与所述行李箱盖工装手柄214连接。所述连接件212依次贯穿所述穿孔和所述主定位框23中间的通孔。

所述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10还包括下安装套215、上安装套216、紧固件217和中间过渡件218。所述下安装套215和所述上安装套216均套在所述移动调节组件21外,所述下安装套215与所述工装连接本体11连接,所述上安装套216一端与所述下安装套215连接,所述上安装套216另一端与所述紧固件217连接。从而所述紧固件217相对于所述工装连接本体11固定。

所述紧固件217中设有过孔,所述推杆213贯穿所述过孔,所述中间过渡件218分别与所述紧固件217和所述行李箱盖工装手柄214铰接。

在使用过程中,转动所述行李箱工装手柄214,所述推杆213在自身轴向上发生移动,同时所述中间过渡件218相对于所述紧固件217转动。所述推杆213在移动的过程中,所述连接件212跟随移动,从而带着所述主动端2211移动,调整两个所述从动臂222之间所夹角度。

具体地,所述连接件212可以为螺栓。

需要说明的是,在如图3所示剖视图中,基于剖面位置的原因在此图中推杆213与所述行李箱盖工装手柄214之间为断开的状态,但是在实际产品中,如图4所示,所述推杆213上靠近所述行李箱盖工装手柄214的一端设有插销孔,所述行李箱盖工装手柄214和所述推杆213通过插销进行限位,使得所述行李箱盖工装手柄214转动时,所述推杆213能够跟随移动。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10还包括侧围定位工装30,所述侧围定位工装30安装在所述工装连接本体11的第二安装位。所述侧围定位工装30包括用于与侧围50抵接的侧围压紧块31,所述侧围压紧块31上面向侧围50的位置设有缺口,如图1所示,所述缺口的侧壁面为相互之间成夹角设置Y向定位面311和Z向定位面312,所述Y向定位面311能够贴合在所述侧围50的下方,所述Z向定位面312能够贴合在所述侧围50的后方。

所述侧围定位工装30与所述侧围50之间进行定位,所述行李箱盖定位工装20与所述行李箱盖40之间进行定位,所述工装本体连接板连接所述侧围定位工装30和所述行李箱盖定位工装20,从而实现所述行李箱盖40与所述侧围50之间的定位,使得所述行李箱盖40和所述侧围50之间的间隙和面差处于规定范围内。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6所示,所述侧围定位工装30还包括主体连接座32、连杆传动机构33和主体连杆34。所述主体连接座32设于所述工装连接本体11的第二安装位。所述连杆传动机构33包括侧围工装手柄331、第一连杆332、第二连杆333、第三连杆334和第四连杆335。所述侧围工装手柄331设有两个铰接位,所述主体连接座32与所述侧围工装手柄331的其中一个铰接位铰接,所述第一连杆332一端与所述侧围工装手柄331的另一铰接位铰接。所述第一连杆3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333铰接。所述第二连杆333和所述第三连杆334与所述工装连接本体11的同一位置铰接,所述第二连杆333与所述第三连杆334之间设有缓冲弹性件35,所述缓冲弹性件35用于将所述第二连杆333的转动传递给所述第三连杆334。所述第三连杆334和所述主体连杆3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连杆335的不同位置铰接,所述主体连杆34的另一端与所述工装连接本体11铰接。所述侧围压紧块31设置在所述第四连杆335上。

使用过程中,通过相对于所述主体连接座32转动所述侧围工装手柄331,所述第一连杆332带着所述第二连杆333转动,在所述缓冲弹性件35的抵推作用下所述第三连杆334转动,从而调整所述第四连杆335上侧围压紧块31的位置,使得所述侧围压紧块31上的所述Y向定位面311能够贴合在所述侧围50的下方,所述Z向定位面312能够贴合在所述侧围50的后方。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相关技术
  • 行李箱盖锁扣装配工装
  • 行李箱锁扣装配工装
技术分类

0612011323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