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降镉富硒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48:15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富硒降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镉富硒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自然资源,但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已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硒是一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是人体生命之源,素有“生命元素”之美称,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系统功能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抗癌物质。

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的方式是额外加入富硒有机肥并加入Cd钝化剂/调理剂,但是,富硒有机肥在分解过程中会降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进而会导致有机肥分解产生的无机硒活性显著降低,因此如何保活土壤中硒活性是一个技术难题。此外,现有的Cd钝化剂/调理剂往往也会将硒连同镉一并钝化,大大影响了富硒的效果。因此,现有技术总体而言并没有真正实现阻隔富硒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镉富硒土壤调理剂,具体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降镉富硒土壤调理剂(一般来说,全硒含量大于0.4mg/kg为富硒土壤),其原料按照重量份包括: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5-20份,石灰石粉或白云石粉35-55份,富硒有机肥30-50份,聚磷酸盐10-25份,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10-30份;

所述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由以下过程制得:将经包含Mn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难题,本发明一方面通过添加富硒有机肥以提高土壤中硒的含量,另外一方面,发明人发现添加特定量的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后,其能够降低土壤中Cd含量的同时,还能够防止土壤中的有效硒与铁、锰氧化物结合而被固定(避免硒与Cd同时被钝化),从而可以提高土壤有效硒含量,有效保持土壤硒活性,促进作物对土壤硒的吸收。此外,本发明通过设计二元NaClO-NaOH溶液(碱度优选为8%,活性氯优选为3%)的体系用以制备得到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其纳米氧化锰颗粒的尺寸能够达到10nm-100nm,制得的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能够通过表面吸附等作用与Cd金属元素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实现降镉的效果。

而添加的石灰石/白云石粉能快速调节土壤pH达到6.2以上,一方面通过与添加的聚磷酸盐(为聚磷酸铵或聚磷酸钾)形成碳酸镉、磷酸镉等难溶性化合物,降低土壤镉有效性;另一方面通过降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提高有效硒含量;而添加的聚磷酸盐还能够通过释放磷酸根阴离子以离子置换效应的方式有效保活土壤中有效硒含量;从而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内将土壤有效态硒镉摩尔比维持相对较高的水平,真正实现阻隔富硒的目标。

其中,所述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的具体过程包括:将生物炭(BC)加入至0.25mol/L四水硫酸锰溶液中,在25℃的条件下连续搅拌24h;然后将Mn

所述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由以下过程制得:将稻田土壤风干后加入柠檬酸钠溶液震荡30min-60min,离心取上清液,浓缩后即为所述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具体过程为:S1、将稻田土壤风干后加入至离心管中,加入摩尔浓度为50mmol/L、pH为7.0的柠檬酸钠溶液,震荡30min-60min,然后在121℃、0.1MPa的条件下灭菌60min,冷却至常温,于4000r/min-5000r/min条件下离心8min-15min,取上清液;S2、重复S1的操作2-3次,合并上清液,即为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溶液;S3、将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溶液在相对低温条件下进行浓缩用量为1倍即为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

所述富硒有机肥由以下过程制得:将粉碎后的富硒秸秆(优选粉碎至1cm-2cm;一般来说硒含量大于0.2mg/kg)、富硒禽畜粪便(一般来说硒含量大于0.5mg/kg)、尿素和活化硒矿粉(占其他物料总重量的30%-50%)混匀作为预混料,所述预混料中的C:N=20-30:1;然后向所述预混料中喷洒菌液,控制所述预混料中的含水量为30%-50%,发酵3-4周后得到所述富硒有机肥;所述菌液由红糖溶解后加入EM菌原露中得到;所述预混料、EM菌原露和红糖的质量比为500-1000:1:1。

其中,活化硒矿粉的制备过程如下:将富硒板岩或富硒煤矸石(硒含量≥50mg/kg)粉碎,然后与占其10%-20%重量的CaO吸附剂混匀,在500℃-600℃焙烧3h,冷却后即为活化硒矿粉。采用的富硒秸秆为富硒油菜秸秆、富硒水稻秸秆等农作物秸秆中的至少一种;采用的富硒畜禽粪便为富硒鸡粪、富硒猪粪和富硒鸭粪中的至少一种。所述EM菌原露为德氏乳杆菌、乳酸链球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组成的复合菌剂原露,有效活菌数≥10

活化硒矿粉中硒含量较高,但其原料来源比较特定,获取成本相对较高;而富硒秸秆和富硒畜禽粪便则来源广泛,但其硒含量较低,若单一添加,会造成用量过大。因此,本发明综合上述情况,将两者经科学复配后结合使用,不仅能够降低了整体用量,还避免了原料获取成本过高的问题。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情况中,上述降镉富硒土壤调理剂的原料还包括生物炭基氨基酸15-30份;所述生物炭基氨基酸由以下过程制得:将动物毛发于酸性条件下进行水解,将水解产物负载于生物炭上得到所述生物炭基氨基酸。更优选地,所述动物毛发为猪毛、鸡毛和鸭毛等。

具体过程可以为:所述生物炭基氨基酸由以下过程制得:先将猪毛或鸡毛、鸭毛洗干净,然后加入浓度为25%-35%盐酸溶液在温度为100℃-120℃条件水解12小时左右,最后将水解液用装满生物碳的过滤床(工作层厚度>1.5m)进行过滤,滤液循环使用,将过滤床中吸附氨基酸生物炭卸载后用水洗涤,直到洗涤液的pH>6.5即为生物炭基氨基酸。

本发明添加的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和生物炭基氨基酸能够共同通过官能团配体、离子交换和表面吸附等作用与Cd金属元素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而生物炭基氨基酸中的生物炭作为载体能够延长其负载的氨基酸在土壤中的作用时间,同时由于猪毛中半胱氨酸的含量更高,其水解后形成的巯基能够进一步提高阻镉效果。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情况中,上述降镉富硒土壤调理剂的原料还包括硅钙钾镁肥20-35份。通过添加硅、钙、镁和硒等元素,能够利用其对于镉的拮抗作用,更加有效的降低水稻对土壤中镉的吸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降镉富硒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除所述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外的所述原料混匀,造粒,颗粒基本成型后喷洒所述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溶液直至颗粒完全成型,烘干即为所述降镉富硒土壤调理剂。造粒中所需的粘结剂为凹凸棒粉、膨润土、消石灰、田菁粉、脱硫石膏和天然石膏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所述降镉富硒土壤调理剂的使用方法,施用方式为一次性底施,将土壤的pH由pHi上调至pHt时所需要添加的所述降镉富硒土壤调理剂的用量为Q(t/ha);当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不大于30g/kg时,Q=EXP(1.48×(pHt-4.5))-EXP(1.48×(pHi-4.5));当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大于30g/kg时,Q=EXP(1.6×(pHt-4.37))-EXP(1.6×(pHi-4.3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提出的降镉富硒土壤调理剂能显著钝化土壤有效镉,阻控水稻对土壤镉的吸收,同时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硒含量,从而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内将土壤有效态硒镉摩尔比维持相对较高的水平,真正实现阻镉富硒的目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和效果。

以下实施例中的生物炭基氨基酸、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富硒有机肥、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分别由以下过程制得:

(1)生物炭基氨基酸的制备

先将猪毛洗干净,然后加入浓度为35%的盐酸溶液中,在温度为100℃的条件下水解12小时左右,最后将水解液用装满生物炭的过滤床(工作层厚度>1.5m)进行过滤,滤液循环使用,将吸附氨基酸的生物炭用水洗涤,直到洗涤液的pH>6.5即可,干燥后即得生物炭基氨基酸。

(2)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的制备

S1、将1.00g稻田土壤风干后加入至100mL离心管中,加入摩尔浓度为50mmol/L、pH为7.0的柠檬酸钠溶液8mL,震荡30min,然后在121℃、0.1MPa的条件下灭菌60min,冷却至常温,于4750r/min条件下离心10min,取上清液;

S2、重复S1的操作3次,合并上清液,即为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溶液;

S3、将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溶液在50℃的条件下(在其他实施情况中只要在相对低温的条件下也是可行的,即45℃-60℃)进行浓缩用量为1倍即为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

(3)富硒有机肥的制备

S1、将富硒板岩(硒含量≥50mg/kg)粉碎,然后与占其20%重量的CaO吸附剂混匀,在560℃的条件下焙烧3h,冷却后即为活化硒矿粉;

S2、将粉碎后的富硒水稻秸秆(粒径为1cm-2cm)与富硒猪粪按照2:1的质量比混匀,然后加入尿素和活化硒矿粉(占其他物料总重量的40%)混匀作为预混料,预混料中的C/N=25左右;然后向预混料中喷洒菌液,控制预混料中的含水量为40%左右,条垛压实,塑料膜覆盖,发酵4周后得到富硒有机肥;菌液由红糖溶解后加入EM菌原露(为德氏乳杆菌、乳酸链球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组成的复合菌剂原露,有效活菌数≥10

(4)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的制备

将生物炭(BC)加入至0.25mol/L四水硫酸锰溶液中,在25℃的条件下连续搅拌24h;然后将Mn

以下实施例中采用膨润土作为粘结剂。

实施例1:

一种降镉富硒土壤调理剂,其原料按照重量份包括: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20份、石灰石粉40份、硅钙钾镁肥25份、聚磷酸钾15份、生物炭基氨基酸20份、富硒有机肥40份、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15份、粘结剂6份。

制备过程如下:将石灰石粉、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生物炭基氨基酸、硅钙钾镁肥、聚磷酸钾、富硒有机肥在搅拌机中充分混匀,在造粒机内加入粘结剂进行造粒,于颗粒基本成型后喷洒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溶液,直至颗粒完全成型,然后烘干、筛分,将粒径大于5mm和小于1mm的颗粒返回粉粹机内重新粉碎后再造粒,筛分出粒径为2-5mm的颗粒计量后包装,即为成品。

实施例2:

一种降镉富硒土壤调理剂,其原料按照重量份包括: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15份、石灰石粉45份、硅钙钾镁肥30份、聚磷酸钾15份、生物炭基氨基酸20份、富硒有机肥40份、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溶液10份、粘结剂6份。

制备过程如下:将石灰石粉、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生物炭基氨基酸、硅钙钾镁肥、聚磷酸钾、富硒有机肥在搅拌机中充分混匀,在造粒机内加入粘结剂进行造粒,于颗粒基本成型后喷洒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溶液,直至颗粒完全成型,然后烘干、筛分,将粒径大于5mm和小于1mm的颗粒返回粉粹机内重新粉碎后再造粒,筛分出粒径为2-5mm的颗粒计量后包装,即为成品。

实施例3:

一种降镉富硒土壤调理剂,其原料按照重量份包括: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10份、石灰石粉45份、硅钙钾镁肥20份、聚磷酸钾20份、生物炭基氨基酸25份、富硒有机肥40份、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溶液5份、粘结剂6份。

制备过程如下:将石灰石粉、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生物炭基氨基酸、硅钙钾镁肥、聚磷酸钾、富硒有机肥在搅拌机中充分混匀,在造粒机内加入粘结剂进行造粒,于颗粒基本成型后喷洒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溶液,直至颗粒完全成型,然后烘干、筛分,将粒径大于5mm和小于1mm的颗粒返回粉粹机内重新粉碎后再造粒,筛分出粒径为2-5mm的颗粒计量后包装,即为成品。

对比例1(将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溶液替换为土壤水溶液):

一种降镉富硒土壤调理剂,其原料按照重量份包括: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20份、石灰石粉40份、硅钙钾镁肥25份、聚磷酸盐15份、生物炭基氨基酸20份、富硒有机肥40份、土壤水溶液15份、粘结剂6份。

制备过程如下:将石灰石粉、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生物炭基氨基酸、硅钙钾镁肥、聚磷酸钾、富硒有机肥在搅拌机中充分混匀,在造粒机内加入粘结剂进行造粒,于颗粒基本成型后加入土壤水溶液(将稻田土壤风干后加入蒸馏水震荡30min,离心取上清液即为土壤水溶液),直至颗粒完全成型,然后烘干、筛分,将粒径大于5mm和小于1mm的颗粒返回粉粹机内重新粉碎后再造粒,筛分出粒径为2-5mm的颗粒计量后包装,即为对比例。

对比例2(将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替换为生物炭):

一种降镉富硒土壤调理剂,其原料按照重量份包括:生物炭20份、石灰石粉40份、硅钙钾镁肥25份、聚磷酸盐15份、生物炭基氨基酸20份、富硒有机肥40份、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溶液15份、粘结剂6份。

制备过程如下:将石灰石粉、生物炭、生物炭基氨基酸、硅钙钾镁肥、聚磷酸钾、富硒有机肥在搅拌机中充分混匀,在造粒机内加入粘结剂进行造粒,于颗粒基本成型后土壤水溶液,直至颗粒完全成型,然后烘干、筛分,将粒径大于5mm和小于1mm的颗粒返回粉粹机内重新粉碎后再造粒,筛分出粒径为2-5mm的颗粒计量后包装,即为对比例。

效果实验:

本发明的稻田土壤养分扩容调理剂在中稻和晚稻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试验设不施调理剂(CK),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配施富硒有机肥(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富硒有机肥)、单施富硒有机肥、单施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单施生物炭(稻谷生物炭)、石灰(为目前市场流通的主流土壤调理剂产品)、对比例1(不加入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对比例2(不加入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和实施例1-3,共计11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33盆,每盆装土15kg(以烘干计),将土与化肥和调理剂混匀后装盆,装盆后灌水,浸泡1周左右移栽水稻,每盆移栽水稻3蔸,于中稻、晚稻收获后采集土壤样品和植株样品,测定水稻产量、土壤有效硒、土壤硒形态、土壤有效镉、土壤镉形态、糙米硒、糙米镉含量等指标,通过糙米中镉、硒含量计算出相对降镉率、相对富硒率;通过土壤有效镉和有效硒含量计算出土壤镉钝化率和土壤硒活化率。

供试土壤类型:中稻和晚稻均为水稻土,其中中稻季的基础土壤理化性质为:pH=4.64,有机质3.27%,全镉0.59mg/kg、全硒0.09mg/kg;晚稻季的基础土壤理化性质为:pH=5.81,有机质4.68%,全镉0.98mg/kg、全硒0.14mg/kg,依据我国《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限量值(pH<6.5,镉为0.30mg/kg),试验地土壤总镉含量是标准限值的2-3倍,属于中度污染土壤。

降镉富硒土壤调理剂施用方式为一次性底施,施加土壤调理剂调节土壤pH到6.5以上,将土壤的pH由施肥前的pHi上调至预设的pHt时所需要添加的所述富硒镉污染土壤钝化剂的用量为Q;当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不大于30g/kg时,Q=EXP(1.48×(pHt-4.5))-EXP(1.48×(pHi-4.5));当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大于30g/kg时,Q=EXP(1.6×(pHt-4.37))-EXP(1.6×(pHi-4.37)),根据该公式计算的结果为:每个处理的对比例和实施例在中稻上的施用量为127.4g/pot,在晚稻上的施用量为89.74g/pot;石灰在中稻上的施用量为36.18g/pot,在晚稻上的施用量为22.82g/pot,富硒有机肥和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在中稻和晚稻上的施用量按照实施例1的用量和其所占比例进行折算,普通生物炭与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的施用量一致,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富硒有机肥与富硒有机肥的施用量一致。

由表1可见,与不施调理剂处理相比,除单施生物炭和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处理增产效果不明显之外,其他处理均表现出明显的增产趋势。

与富硒有机肥相比,富硒有机肥配施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处理在中稻和晚稻上表现出一定增产趋势,增幅分别为0.34%和3.66%。与普通生物碳相比,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未表现出明显增产趋势。

本发明将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与富硒有机肥、石灰石粉、生物炭基氨基酸、硅钙钾镁肥、聚磷酸钾科学复配制备出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由表1可见,与不施调理剂处理相比,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在中稻和晚稻上均表现出显著增产,增幅分别达到了11.2-12.56%和12.38-14.11%。与对比例1(未添加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相比,实施例在中稻和晚稻上增产分别分别达到了2.04-3.28%和3.05-4.62%;与对比例2(未添加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相比,实施例在中稻和晚稻上增产分别为0.68-1.91%和1.04-2.59%。

与市场上销售石灰调理剂相比,本发明在中稻和晚稻上均表现出显著增产效果,其中实施例1的增产幅度分别达到了8.44%和9.23%,实施例2分别达到了7.14%和8.66%,实施例3分别达到了7.95%和10.33%。

表1土壤调理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见,与富硒有机肥相比,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配施富硒有机肥处理在中稻和晚稻上表现出明显富硒效果,相对富硒率分别增加了128.57和81.25个百分点,但降镉效果相对不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配施富硒有机肥处理主要通过提高水溶态和交换态硒含量,降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硒含量,从而增加土壤有效硒含量和硒活化率,提高稻米硒含量和富硒率(见表3、表4、表5),说明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有利于活化和促进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硒向水溶态和交换态硒转化。与普通生物碳相比,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在中稻和晚稻上表现出明显降镉效果,相对降镉率分别增加了35个百分点左右,但富硒效果相对有限。进一步研究表明,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通过减少离子交换态镉含量,增加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以及残渣态镉含量,从而降低土壤有效镉含量,提高土壤镉钝化率,实现稻米降镉的目标(见表3、表4、表5),由此说明普通生物碳经过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后能有效促进离子交换态镉向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镉的转化,增强对土壤有效镉的钝化作用。

本发明将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与富硒有机肥、石灰石粉、生物炭基氨基酸、硅钙钾镁肥、聚磷酸钾复配制备出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与对比例1(未添加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相比,实施例在中稻和晚稻上表现出明显的富硒效果,富硒率分别增加了171.43-185.71个百分点和106.25-112.5个百分点。通过对土壤硒形态和有效硒的研究表明,实施例主要通过增加水溶态和交换态硒含量,减少有机结合态硒含量,从而提高土壤有效硒含量和硒活化率,实现稻米富硒的目标(见表2、表3、表4、表5),说明添加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能促进土壤调理剂中有机态硒向有效态硒转化,增加有效硒在土壤中持续时间。与对比例2(未添加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相比,实施例在中稻和晚稻上表现出明显的降镉效果,降镉率分别增加了29.23-35.39个百分点和27.03-31.08个百分点,究其原因,实施例主要通过减少离子交换态镉含量,增加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镉含量,实现降低土壤有效镉含量和糙米镉含量,提高土壤镉钝化率和水稻相对降镉率的目标。说明在调理剂中添加一定量纳米水合氧化锰改性生物炭能进一步促进离子交换态镉向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镉的转化,有效钝化稻田土壤有效镉,降低稻米镉含量。

由表2可见,与不施调理剂处理相比,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在中稻和晚稻上均表现出显著富硒效果,其中中稻糙米中硒含量由不施调理剂处理的0.007mg/kg提高到了0.047-0.048mg/kg,晚稻糙米中硒含量由不施调理剂处理的0.016mg/kg提高到了0.058-0.06mg/kg,相对富硒率在中稻和晚稻上分别达到了571.43-585.71%和262.5-275%,根据《食品中硒限量卫生标准》(GB 13105-1991)以及《富硒稻谷》(GB/T 22499-2008)规定,富硒稻谷加工的大米硒含量应在0.04-0.30mg/kg,并且粮食(成品粮)硒含量应≤0.30mg/kg,本发明调理剂在水稻上应用后能达到富硒米标准。通过对土壤硒形态和有效硒的研究表明,实施例主要通过增加水溶态和交换态硒含量,减少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硒含量,从而提高土壤有效硒含量和硒活化率,实现水稻富硒的目标。本发明在水稻上实现富硒的同时,大幅降低了稻米镉含量,由表2可见,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中稻和晚稻糙米镉含量由不施调理剂处理的0.65mg/kg和0.74mg/kg降低到了0.12-0.16mg/kg和0.15-0.18mg/kg,相对降镉率分别达到了75.38-81.54%和75.68-79.73%。本发明能降低稻米中镉含量主要归因于通过减少离子交换态镉含量,增加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镉含量,从而降低土壤有效镉含量和糙米镉含量,提高土壤镉钝化率和稻米相对降镉率。

与市场上销售的石灰调理剂相比,本发明在中稻和晚稻均表现出明显富硒降镉效果,相对富硒率分别增加了442.86-457.14个百分点和225-237.5个百分点,硒活化率提高58.11-60.33个百分点和37.14-40个百分点。本发明实现富硒效果的同时,显著降低了中稻和晚稻糙米中镉含量,钝化了土壤有效镉,较石灰处理的相对降镉率分别增加了41.54-47.69个百分点和44.59-48.65个百分点,镉钝化率分别提高了33.33-38.1个百分点和21.57-23.53个百分点。

表2土壤调理剂对稻米镉、硒含量、降镉率和富硒率的影响

注:相对降镉率(RE)=(1-C

表3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硒形态的影响

表4土壤调理剂对土壤镉形态的影响

表5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有效镉、硒含量、镉钝化率和硒活化率的影响

注:土壤重金属镉的钝化率(IE)=(1-C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其技术方案和/或实施方式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修改和变化。

技术分类

0612011631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