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具有在线可更换底流口的旋流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1


一种具有在线可更换底流口的旋流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流器底流口在线更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在线可更换底流口的旋流器。

背景技术

在原煤分选过程中,不同时段的原煤来料,其灰分、组分、密度组成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原煤的特性对旋流器工作效率的高低存在一定的影响。

为了在分选不同特性的原煤时,旋流器能够始终处于较高的工作效率,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原煤的特性来更换不同口径的旋流器底流口。

现有的旋流器在更换底流口时,为了避免旋流器内部的料流影响底流口的更换,需要先将旋流器关停,之后再进行底流口的更换。但是,旋流器停机后再启动需要的时间较长,影响正常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一)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旋流器需要更换底流口时,需要停产后再进行更换。而设备停机后再启动需要的时间较长,影响生产效率。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在线可更换底流口的旋流器,所述旋流器包括:旋流器基体、通断机构和调节机构;

所述旋流器基体的末端设有所述底流口,所述通断机构用于控制向所述底流口方向流动的料流的通断;

所述底流口通过所述调节机构与外界连通,并且,所述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所述底流口开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排出机构;

所述排出机构连通所述旋流器基体的内部与外界;

当所述通断机构控制切断向所述底流口方向流动的料流时,所述排出机构将所述旋流器基体内部的料流排出所述旋流器基体,所述调节机构调节所述底流口的开度。

进一步的,所述通断机构包括插板;

所述旋流器基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旋流器基体内部与外界的开口,所述插板与所述旋流器基体对应设置,所述插板能够通过所述开口伸入所述旋流器基体的内部;

当所述插板通过所述开口伸入所述旋流器基体的内部后,所述插板能够切断向所述底流口方向流动的料流。

进一步的,所述旋流器包括多段所述旋流器基体,且相邻的两段所述旋流器基体之间通过喉管连通;

位于末端的所述旋流器基体上设有所述底流口,位于末端的所述旋流器基体与上一段所述旋流器基体之间的喉管为末端喉管;

所述通断机构设置于所述末端喉管上,且所述通断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末端喉管的通断。

进一步的,所述通断机构包括第一通断阀,所述第一通断阀设置于所述末端喉管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三通接头和第二通断阀;

所述三通接头通过其中两个接口接入所述末端喉管,所述第一通断阀位于所述三通接头和末端的所述旋流器基体之间;

所述三通接头的另一个所述接口与外界连通,并且设有所述第二通断阀。

进一步的,还包括溢流喉管和第三通断阀;

所述第三通断阀设于所述溢流喉管上,所述溢流喉管设于末端所述旋流器基体上游的所述旋流器基体上,并且用于连通这个旋流器基体的内部与外界。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多个第一调节口和多个连接件;

全部所述第一调节口依次设于所述底流口处,且沿所述底流口的排料方向,所述第一调节口的口径逐级减小;

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调节口一一对应,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相连,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调节口相连;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连接件转动,进而带动对应的所述第一调节口沿所述第一调节口的径向方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组件、U型导轨和多个第二调节口;

全部所述第二调节口依次设于所述底流口处,且沿所述底流口的排料方向,所述第二调节口的口径逐级减小;

所述旋流器基体与所述第二调节口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调节口之间均转动连接;

每个所述第二调节口上均设置有与所述U型导轨对应的滑动部,所述第二调节口通过所述滑动部与所述U型导轨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调节口滑动至所述U型导轨的弯曲段时,所述第二调节口能够发生翻转;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U型导轨相连,并用于驱动所述U型导轨沿预设轨迹滑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调节口在所述U型导轨上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弹性件、伸缩件和多个第三调节口;

全部所述第三调节口依次设于所述底流口处,且沿所述底流口的排料方向,所述第三调节口的口径逐级减小;

所述旋流器基体与所述第三调节口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调节口之间均铰接;

所述伸缩件包括驱动端和活塞端,所述活塞端一端与所述驱动端相连,另一端与远离所述底流口的第三调节口铰接;

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驱动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旋流器基体相连,所述弹性件用于支撑所述伸缩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在线可更换底流口的旋流器,所述旋流器包括:旋流器基体、通断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旋流器基体的末端设有所述底流口,所述通断机构用于控制向所述底流口方向流动的料流的通断;所述底流口通过所述调节机构与外界连通,并且,所述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所述底流口开度。

旋流器包括通断机构和调节机构,通断机构能够切断向底流口方向流动的料流,调节机构能够对底流口的开度进行调节。使用时,当物料的特性发生改变后,通断机构能够将旋流器基体靠近底流口的一段切出,使得料流不再向底流口的方向流动,之后即可通过调节机构对底流口的开度进行调节。相较于现有技术,设置通断机构能够实现不停机调节底流口的开度,而设置调节机构对底流口的开度进行调节,相比于对底流口更换具有更加方便快捷的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断机构为插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插板伸入旋流器基体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通接头、第一通断阀和第二通断阀配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溢流喉管、第一通断阀和第三通断阀配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溢流喉管与第三通断阀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调节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调节口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调节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导轨架与U型导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隐藏部分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隐藏部分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打开一个第二调节口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打开两个第二调节口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隐藏部分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调节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打开一个第三调节口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打开两个第三调节口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1-旋流器基体;111-底流口;112-给介口;113-入料口;12-末端喉管;

21-插板;22-第一通断阀;23-第二通断阀;24-第三通断阀;25-三通接头;26-溢流喉管;

31-第一调节口;32-连接件;33-齿轮轴;

41-第二调节口;42-U型导轨;421-直轨段;422-弯曲段;43-连接轴;44-导向杆;45-连接块;47-导轨架;48-第二驱动组件;

51-第三调节口;52-弹性件;53-伸缩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17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在线可更换底流口的旋流器,所述旋流器包括:旋流器基体11、通断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旋流器基体11的末端设有所述底流口111,所述通断机构用于控制向所述底流口111方向流动的料流的通断。所述底流口111通过所述调节机构与外界连通,并且,所述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所述底流口111开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在线可更换底流口的旋流器,其包括旋流器基体11和通断机构,旋流器基体11的内部呈锥形结构,其具有给介口112、入料口113、底流口111和溢流口等结构,其中,入料端的一端为旋流器的首端,底流口111的一端为末端。旋流器的工作原理为本领域公知技术,故而此处不再赘述。旋流器在使用过程中,当由入料口113输入至旋流器基体11内部的待分选物料的特性发生改变时,需要对旋流器的底流口111的开度进行调节,以使旋流器仍能够处于一个较高的工作效率。此时,操作人员启动通断机构,通断机构能够将向底流口111方向流动的料流切断,如此,料流便不再向底流口111方向流动,而是由其它的出口,如溢流口等排出旋流器基体11。而由于旋流器基体11内部已无向底流口111方向流动的料流,此时,操作人员通过调节机构调节底流口111的开度不会受到料流干扰,实现底流口111开度的在线调节。

进一步的,底流口111通过调节机构向外输送物料,调节机构能够调节底流口111的开度。通过设置调节机构,能够进一步提高了底流口111开度在线调节的能力。

如,在本实施例中,当上述的通断机构出现故障时,可通过调节机构实现底流口111开度的在线调节,以实现不停机调节底流口111的开度,保证分选效率。

而调节机构配合上述的通断机构,调节机构在调节底流口111的开度时,由于料流被通断机构切断,能够避免料流内的块状物料(如煤块、矸石等)卡入至调节机构内,能够对调节机构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并且,通过设置调节机构,能够通过改变底流口111的开度,进而适应待分选物料的变化,保证分选效率。

也就是说,通过设置通断机构,能够将旋流器基体11靠近底流口111的部分切出生产系统,当将这部分切出生产系统后,料流不再向底流口111的方向流动,也就无需关停生产系统,即能够实现不停机进行底流口111的更换。

以原煤的分选为例,当原煤的组分、密度组成或者灰分发生变化时,此时,操作人员启动通断机构,在通断机构下,重介悬浮液与矸石的混合物不再向底流口111的方向流动,如此,操作人员便能够顺利通过调节机构调节底流口111的开度,实现不停机、不停煤调节底流口111的开度,使旋流器仍能够处于一个较高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在线可更换底流口的旋流器,通断机构能够切断向底流口111方向流动的料流,调节机构能够对底流口111的开度进行调节。使用时,当物料的特性发生改变后,通断机构能够将旋流器基体11靠近底流口111的一段切出,使得料流不再向底流口111的方向流动,之后即可通过调节机构对底流口111的开度进行调节。相较于现有技术,设置通断机构能够实现不停机调节底流口111的开度,而设置调节机构对底流口111的开度进行调节,相比于对底流口111更换具有更加方便快捷的优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在线可更换底流口111的旋流器,如图1至图5所示,还包括排出机构;所述排出机构连通所述旋流器基体11的内部与外界;当所述通断机构控制切断向所述底流口111方向流动的料流时,所述排出机构将所述旋流器基体11内部的料流排出所述旋流器基体11,所述调节机构调节所述底流口111的开度。

在本实施例中,旋流器基体11还设置有排出机构,排出机构用于连通旋流器基体11的内部与外界。当通断机构切断向底流口111方向流动的料流后,由于系统管线仍向旋流器基体11内输送重介悬浮液和原煤,如此会导致旋流器基体11内的压力升高,通过设置排出机构,排出机构能够将旋流器基体11内的重介悬浮液和原煤混合物排出,避免旋流器基体11内部压力过高。

具体的,当通断机构切断向底流口111方向流动的料流后,排出机构也与之启动,用于将料流排出旋流器基体11,同时,操作人员通过调节机构调节底流口111的开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在线可更换底流口的旋流器,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通断机构包括插板21;所述旋流器基体11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旋流器基体11内部与外界的开口,所述插板21与所述旋流器基体11对应设置,所述插板21能够通过所述开口伸入所述旋流器基体11的内部;当所述插板21通过所述开口伸入所述旋流器基体11的内部后,所述插板21能够切断向所述底流口111方向流动的料流。

在本实施例中,通断机构包括插板21,在旋流器基体11上设置有与插板21对应设置的开口,开口的两端分别连通旋流器基体11的内部与外界。插板21能够通过开口插入至旋流器的内部。进一步的,插板21与旋流器基体11对应设置,即将插板21完全插入至旋流器内部后,能够将旋流器基体11的内部分隔为互不连通的两部分,以阻止旋流器基体11内部料流向底流口111的方向流动。

具体的,在使用时,当待分选物料的特性发生改变后,操作人员将插板21通过开口插入至旋流器基体11内,在插板21的作用下,旋流器基体11内部向底流口111方向流动的料流被切断,底流口111处无料流流动,如此,操作人员即可根据待分选物料的特性通过调节机构对底流口111的开度进行调节,当底流口111的开度调节完成后,操作人员再将插板21拔出,旋流器即能够进入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插板21作为通断机构,其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开口处需设置有密封结构,以在插板21未插入时封闭开口,以及在插板21插入后,对插板21以及开口之间进行密封。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可以为油缸、气缸或者电缸等,伸缩机构的伸缩端与插板21相连,用于驱动插板21由开口伸入或者退出旋流器基体11,以实现自动控制料流的通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通断机构采用插板21时,旋流器基体11的溢流口形成上述的排出机构。此时,旋流器基体11内部的料流通过溢流口向旋流器基体11的外部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当采用插板21作为通断机构时,其可以应用在多段旋流器,也可以应用在单段旋流器中。

而针对于多段旋流器(两段或者两段以上)时,还可以将通断机构设置于喉管上。

具体的,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旋流器包括多段所述旋流器基体11,且相邻的两段所述旋流器基体11之间通过喉管连通;位于末端的所述旋流器基体11上设有所述底流口111,位于末端的所述旋流器基体11与上一段所述旋流器基体11之间的喉管为末端喉管12;所述通断机构设置于所述末端喉管12上,且所述通断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末端喉管12的通断。

在本实施例中,旋流器包括多段旋流器基体11,如,两段或者三段等。当旋流器包括两段旋流器基体11时,旋流器即为二段旋流器;当旋流器包括三段旋流器基体11时,旋流器即为三段旋流器。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段旋流器基体11之间通过喉管连通,底流口111设置于末端的旋流器基体11上。为了便于描述,位于末端的旋流器基体11与上一段旋流器基体11之间的喉管为末端喉管12。

以二段旋流器分选原煤为例,为了便于描述,两段旋流器基体11分别为一段基体和二段基体(末端的旋流器基体11),一段基体与二段基体之间的喉管为末端喉管12。

重介质悬浮液通过泵送的方式,从给介口112沿切线方向给入一段基体,并在一段基体内形成内旋流与外旋流,内旋流从一段溢流口排出,外旋流经过末端喉管12沿切线方向给入二段基体,同样在二段基体内形成内旋流与外旋流,内旋流从二段溢流口排出,外旋流从底流口111排出。原煤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入料口113进入一段基体,在旋流器的分选作用下,按密度分选从一段溢流口、二段溢流口、底流口111随重介质悬浮液一块排出,最终分选为精煤(低密度级)、中煤(中间密度级)、矸石(高密度级)。

在本实施例中,通断机构设置于末端喉管12上,当需要对底流口111更换时,通过通断机构控制末端喉管12断路,料流便不再流向末端的旋流器基体11内流动,也就是说,末端的旋流器基体11内不再有料流流动,此时,操作人员便能够通过调节机构对底流口111的开度进行调节。

可选的,当旋流器为三段旋流器时,三段旋流器基体11依次设置时,末端喉管12为最后一段旋流器基体11与第二段旋流器基体11之间的喉管。当后两段旋流器基体11并联设置时,此时,末端喉管12为两个。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通断机构设置于末端喉管12上,能够无需改变现有的旋流器基体11的结构,便能够实现底流口111开度的在线调节。

可选的,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通断机构包括第一通断阀22,所述第一通断阀22设置于所述末端喉管12上。

通过将通断机构设置为第一通断阀22,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安装方便,同时不需要改变现有旋流器基体11的自身结构,容易对现有的旋流器进行改进。

可选的,末端喉管12上的通断机构也可以参照上述的插板21设置,其同样能够实现控制末端喉管12的通断的目的。

当将通断机构设置于末端喉管12上后,末端旋流器基体11上游的旋流器基体11需要排料,以使旋流器在底流口111更换完成后便能够正常运行,同时还能够避免旋流器基体11内部的压力过高。为此,如图3所示,还包括三通接头25和第二通断阀23;所述三通接头25通过其中两个接口接入所述末端喉管12,所述第一通断阀22位于所述三通接头25和末端的所述旋流器基体11之间;所述三通接头25的另一个所述接口与外界连通,并且设有所述第二通断阀2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三通接头25与第二通断阀23即形成上述的排出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排出机构包括三通接头25和第二通断阀23。其中,三通接头25具有三个接口,其结构为本领域公知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三通接头25通过其中两个接口接入到末端喉管12上,上一段旋流器基体11的料流需通过三通接头25进入到末端的旋流器基体11内。第一通断阀22设置于三通接头25与末端的旋流器基体11之间,以控制料流的在末端喉管12内的通断。进一步的,三通接头25的第三个接口与外界连通,用于第一通断阀22控制末端喉管12断路时能够向外界排料。

在使用时,第一通断阀22打开,第二通断阀23关闭;当需要调节底流口111的开度时,关闭第一通断阀22,打开第二通断阀23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末端喉管12上设置三通接头25,配合第二通断阀23即能够实现向外排料,避免末端的旋流器基体11上游的旋流器基体11内部压力过高等。以及使得旋流器在更换完底流口111后即能够转入正常工作状态。并且,三通接头25结构简单,且其为标准件,成本较低。同时也无需改变现有的旋流器基体11的结构。

或者,为了使末端旋流器基体11上游的旋流器基体11能够排料,还可以设置溢流喉管26以及第三通断阀24作为排出机构。

具体的,如图4和图5所示,还包括溢流喉管26和第三通断阀24;所述第三通断阀24设于所述溢流喉管26上,所述溢流喉管26设于末端所述旋流器基体11上游的所述旋流器基体11上,并且用于连通这个旋流器基体11的内部与外界。

在本实施例中,溢流喉管26设置于末端的旋流器基体11上游的旋流器基体11上,并用于将这个旋流器基体11的内部与外界连通,以能够实现排料。

如,以二段旋流器为例,溢流喉管26设置于第一段旋流器基体11上。

第三通断阀24设置于溢流喉管26上,并用于控制溢流喉管26的通断。旋流器在正常使用时,第一通断阀22打开,第三通断阀24关闭;当需要调节底流口111的开度时,将第一通断阀22关闭,第三通断阀24打开即可。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一通断阀22、第二通断阀23和第三通断阀2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可以采用蝶阀或者闸阀等常见的阀门,并且可配合电动控制实现自动控制阀门的开关,提高旋流器的自动化程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在线可更换底流口的旋流器,如图6至图17所示,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底流口111通过所述调节机构与外界连通,并且所述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所述底流口111开度。

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在线可更换底流口的旋流器,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多个第一调节口31和多个连接件32;全部所述第一调节口31依次设于所述底流口111处,且沿所述底流口111的排料方向,所述第一调节口31的口径逐级减小;所述连接件32与所述第一调节口31一一对应,所述连接件32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相连,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调节口31相连;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连接件32转动,进而带动对应的所述第一调节口31沿所述第一调节口31的径向方向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多个第一调节口31和多个连接件32。其中,全部第一调节口31依次连通,并且设置于底流口111处。并且,沿底流口111的排料方向,第一调节口31的口径逐级减小。在使用时,通过对不同口径的第一调节口31切换,进而能够调节底流口111的开度。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靠近底流口111的一端为前端,远离底流口111的一端为后端。当底流口111的开度最小时,物料需穿过全部第一调节口31后排出。而当底流口111的开度最大时,即使全部第一调节口31与底流口111分离即可。

进一步的,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连接件32,用于切换不同的第一调节口31。

具体的,连接件32与第一调节口31一一对应,如,第一调节口31为整圆时,连接件32的数量与第一调节口31的数量相同;而当第一调节口31由多段弧形段拼接形成时,连接件32的数量与弧形段的数量相同。

进一步的,连接件32的一端与第一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第一调节口31相连。使用时,第一驱动组件能够驱动连接件32转动,进而能够带动对应的第一调节口31转动,以改变底流口111的开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包括齿轮轴33,齿轮轴33与第一调节口31一一对应,即每个第一调节口31对应设置有一个单独的齿轮轴33进行驱动,连接件32与齿轮轴33相连的一端设置有与齿轮轴33相匹配的齿牙,连接件32与对应的齿轮轴33相啮合,通过驱动齿轮轴33转动,进而带动连接件32转动。

由于第一调节口31设置有多个,将任意相邻的两个齿轮轴33之间间隔设置,能够使相邻的两个齿轮轴33之间不会互相干扰,进而实现各第一调节口31能够独立调节。可选的,每个齿轮轴33均单独配置有轴座,齿轮轴33转动安装于轴座上。并且,为了方便第一驱动组件在各齿轮轴33之间进行位置切换,优选的,全部齿轮轴33同轴设置。

可选的,齿轮轴33还可以通过蜗杆代替。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或者手轮等结构,用于驱动齿轮轴33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驱动组件为驱动电机为例,第一调节口31设置有三个为例。

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输出齿轮,设定初始状态下,输出齿轮与最后端的齿轮轴33相啮合,设定需将底流口111的开度调节至最大。

首先,驱动电机驱动输出齿轮转动,最后端的齿轮轴33开始转动并带动最后端的第一调节口31发生转动。当最后端的第一调节口31转动至预定位置后,驱动电机的输出齿轮沿齿轮轴33的径向方向向远离最后端的齿轮轴33的方向运动,使输出齿轮与最后端的齿轮轴33分离。之后驱动电机的输出齿轮沿齿轮轴33的轴线运动,直至运动至中间位置的齿轮轴33处,之后,输出齿轮沿齿轮轴33的径向方向向靠近中间位置的齿轮轴33的方向运动,使齿轮轴33与中间位置的齿轮轴33相啮合,驱动电机驱动中间位置的第一调节口31转动。当中间位置的第一调节口31转动至预定位置后,驱动电机的输出齿轮重复上述动作,再与最前端的齿轮轴33相啮合,直至驱动最前端的第一调节口31转动至预定位置后,底流口111开度调节完成。

其中,输出齿轮的沿齿轮轴33的径向方向运动,以及沿齿轮轴33轴向方向运动,均可通过如气缸、油缸或者电缸等的伸缩缸驱动驱动电机和输出齿轮整体运动实现。

或者,也可以在输出齿轮与全部齿轮轴33之间设置离合结构等,实现驱动电机的输出齿轮能够与不同的齿轮轴33相啮合。

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在线可更换底流口的旋流器,如图8至图14所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组件48、U型导轨42和多个第二调节口41;全部所述第二调节口41依次设于所述底流口111处,且沿所述底流口111的排料方向,所述第二调节口41的口径逐级减小;所述旋流器基体11与所述第二调节口41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调节口41之间均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二调节口41上均设置有与所述U型导轨42对应的滑动部,所述第二调节口41通过所述滑动部与所述U型导轨42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调节口41滑动至所述U型导轨42的弯曲段422时能够发生翻转;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8与所述U型导轨42相连,并用于驱动所述U型导轨42沿预设轨迹滑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调节口41在所述U型导轨42上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组件48、U型导轨42和多个第二调节口41。其中,全部第二调节口41依次连通,并且设置于底流口111处。并且,沿底流口111的排料方向,第二调节口41的口径逐级减小。在使用时,通过对不同口径的第二调节口41切换,进而能够调节底流口111的开度。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二调节口41上均固设有滑动部,滑动部与U型导轨42相匹配,第二调节口41通过滑动部与U型导轨42滑动连接,以使第二调节口41能够沿U型导轨42的延伸方向滑动。并且,在滑动部的作用下,当第二调节口41滑动至U型导轨42的弯曲段422时,第二调节口41能够实现翻转,以实现对不同口径的第二调节口41进行切换。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U型导轨42包括两段直轨段421和一段弯曲段422,弯曲段422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一个直轨段421。

进一步的,最前端的第二调节口41与旋流器基体11相连,以及相邻的两个第二调节口41之间相连,使得第二驱动组件48在驱动U型导轨42沿预设轨迹滑动时,全部第二调节口41能够相对于U型导轨42滑动,而并非是随U型导轨42一起沿U型导轨42的预设轨迹滑动。

而最前端的第二调节口41与旋流器基体11之间的连接方式具体为转动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调节口41之间的连接方式具体为转动连接,使得第二驱动组件48在驱动U型导轨42沿预设轨迹滑动时,第二调节口41能够在弯曲段422处发生翻转。

使用时,当需要对第二调节口41进行切换时,第二驱动组件48驱动U型导轨42沿预设轨迹滑动,第二调节口41在旋流器基体11的作用下(相邻两个第二调节口41转动连接,最前端的第二调节口41与旋流器基体11转动连接),第二调节口41通过滑动部在U型导轨42内滑动;当第二调节口41的滑动部滑动至U型导轨42的底端,即弯曲段422时,在弯曲段422的作用下,第二调节口41发生翻转,进而实现第二调节口41的切换。

也就是说,相邻的两个第二调节口41之前转动连接,能够使全部的第二调节口41均能够沿U型导轨42的延伸方向滑动,同时还能够使全部第二调节口41在滑动至U型导轨42的弯曲段422时不会发生分离。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第二调节口41之间,以及最前端的第二调节口41与旋流器基体11之间可通过铰链实现转动连接。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第二调节口41之间,以及最前端的第二调节口41与旋流器基体11之间通过连接块45实现转动连接。

具体的,第二调节口41上设置有轴架,轴架上固设有连接轴43,并且,连接轴43数量的配置为两个,两个连接轴43间隔设置于轴架上,且两个连接轴43平行设置。两个连接轴43的轴端均伸出轴架以形成所述的滑动部,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滑动部为两个连接轴43同一侧的轴端。两个连接轴43同一侧的轴端均滑动安装至U型导轨42中。其中,后一个第二调节口41上前端的连接轴43上转动安装有连接块45,连接块45的另一端与前一个第二调节口41上后端的连接轴43转动连接,进而实现相邻的两个第二调节口41之间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最前端的第二调节口41上的连接块45,其一端与这个第二调节口41前端的连接轴4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旋流器基体11上固设的轴转动连接。

通过设置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连接轴43,由连接轴43的轴端形成的滑动部滑动安装至U型导轨42内,能够实现第二调节口41沿U型导轨42的延伸方向滑动,同时,在滑动至U型导轨42的弯曲段422处时,第二调节口41能够在U型导轨42的弯曲段422的作用下发生翻转。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第二调节口41之间通过连接块45实现转动连接,相较于相邻的两个第二调节口41之间通过铰链实现转动连接,在前一个第二调节口41翻转后,能够与后一个第二调节口41距离更远,避免影响底流口111的正常使用。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滑动部设置为块状结构且呈长条形,同时采用如橡胶等的柔性材质,或者设置两个转轮等,均同样能够实现第二调节口41在弯曲段422处翻转的目的。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连接轴43的轴端与U型导轨42配合,连接轴43的轴端设置有轴承。

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导向杆44,导向杆44固设于旋流器基体11上,导向杆44用于限制U型导轨42的滑动方向,以使U型导轨42沿导向杆44的延伸方向滑动时,第二调节口41能够沿U型导轨42的延伸方向滑动,且滑动至U型导轨42的弯曲段422时能够发生翻转。导向杆44为直杆,导向杆44的延伸方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即可,需保证第二调节口41在U型导轨42上滑动时不会发生卡顿。

进一步的,U型导轨42上设置有通孔,U型导轨42通过通孔滑动安装于导向杆44上,以使导向杆44能够限制U型导轨42的滑动轨迹。

可选的,还可以通过在旋流器基体11上开槽的方式,在U型导轨42上设置与槽对应的滑轮等,同样能够起到限制U型导轨42滑动轨迹的效果。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第二调节口41滑动时的稳定性,U型导轨42设置有两个,两个U型导轨42相对设置,连接轴43的其中一端与其中一个U型导轨42滑动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U型导轨42滑动连接。

为了便于第二驱动组件48能够同时驱动两个U型导轨42滑动,在第二驱动组件48的伸缩端设置有导轨架47,两个U型导轨42均固设于导轨架47上。而与导向杆44配合的通孔设置于导轨架47上,实现限制U型导轨42的滑动轨迹。

并且,本实施例中,导向杆44也设置有两个,两个导向杆44平行设置,且均固设于旋流器基体11上。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杆44还对导轨架47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导轨架47通过导向杆44滑动安装于旋流器基体11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48可以为伸缩缸,如油缸、气缸或者电缸等,第二驱动组件48固设于旋流器基体11上。

使用过程中,以初始状态全部第二调节口41均依次连通为例,此时,全部第二调节口41均位于U型导轨42的同一个直轨段421内。第二驱动组件48的伸缩端收缩并驱动导轨架47沿导向杆44的延伸方向滑动,进而实现带动U型导轨42沿导向杆44的延伸方向滑动。U型导轨42在滑动的过程中,第二调节口41通过连接轴43的轴端在U型导轨42内滑动,当滑动至U型导轨42的弯曲段422时,在两个连接轴43的配合下,第二调节口41通过弯曲段422滑动至另一个直轨段421内,且通过弯曲段422的过程中第二调节口41实现翻转,进而实现底流口111开度的调节。

在对底流口111的口径进行调节时,通过控制翻转的第二调节口41的数量,即能够控制最终底流口111的口径。

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在线可更换底流口111的旋流器,如图15至图17所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弹性件52、伸缩件53和多个第三调节口51;全部所述第三调节口51依次设于所述底流口111处,且沿所述底流口111的排料方向,所述第三调节口51的口径逐级减小;所述旋流器基体11与所述第三调节口51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调节口51之间均铰接;所述伸缩件53包括驱动端和活塞端,所述活塞端一端与所述驱动端相连,另一端与远离所述底流口111的第三调节口51铰接;所述弹性件52一端与所述驱动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旋流器基体11相连,所述弹性件52用于支撑所述伸缩件53。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包括弹性件52、伸缩件53和多个第三调节口51。其中,全部第三调节口51依次连通,并且设置于底流口111处。并且,沿底流口111的排料方向,第三调节口51的口径逐级减小。在使用时,通过对不同口径的第三调节口51切换,进而能够调节底流口111的开度。

在本实施例中,最前端的第三调节口51与旋流器基体11铰接,同时,相邻的两个第三调节口51之间铰接,以能够对不同口径的第三调节口51进行切换。

进一步的,伸缩件53包括驱动端和活塞端,其中,活塞端一端与驱动端相连,驱动端能够驱动活塞端伸缩,活塞端的另一端与最后端的第三调节口51铰接。弹性件52一端连接于旋流器基体11的外壁上,另一端与驱动端相连,弹性件52用于对伸缩件53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使用时,初始状态下,全部第三调节口51依次设置于底流口111处。当需要改变底流口111的开度时,驱动端驱动活塞端收缩,最后端的第三调节口51发生转动,在驱动端驱动活塞端收缩的同时,通过机械设备或者人工的方式按压驱动端,使驱动端能够向靠近旋流器基体11的方向运动,以使活塞端收缩时,仅能够带动一个第三调节口51转动,其余的第三调节口51不会随这个正在转动的第三调节口51一起转动。通过驱动端不断的驱动活塞端收缩,配合机械设备或者人工按压驱动端,直至底流口111的开度符合目标开度。

需要说明是,在面对不同位置的第三调节口51时,驱动端的按压程度不同,具体可根据第三调节口51的实际尺寸进行试验或者进行计算获得。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弹性件52为弹簧,其结构简单,强度较高,且使用寿命较长。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弹性件52还可以为具有弹性的橡胶等。

优选的,第一调节口31、第二调节口41和第三调节口51的内部均呈锥形,且均是前一个的小端与后一个的大端相连通,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磨损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调节口31、第二调节口41和第三调节口51可以为一个整体机构,也可以分为多段,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当第一调节口31、第二调节口41和第三调节口51为多段时,其对应的附属结构需对应调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便于更换底流口的旋流器
  • 一种快速更换底流口的旋流器
技术分类

0612011648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