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磁性标识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33:52


磁性标识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铺设于道路的磁性标识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以在车辆侧能够检测的方式铺设于道路的磁性标识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若利用磁性标识器,则除了例如利用沿着车道铺设的磁性标识器进行的自动转向控制、车道脱离警报等各种驾驶支援以外,还存在能够实现自动驾驶的可能性。

然而,能够通过磁性标识器的检测而取得的信息为磁性标识器的有无、车辆相对于磁性标识器在宽度方向上的偏移量、磁极性是N极还是S极等信息,存在能够从磁性标识器侧取得的信息的量、种类不能说得上是充分这样的问题。于是,本申请的申请人提出了具备RFID标签等信息提供部的磁性标识器(参照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02478号公报

专利文献2:WO2017/1878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若是具备上述那样的信息提供部的磁性标识器,则解决信息量不能说得上是充分这样的问题,并能够利用无线通信向车辆侧提供更多的信息。然而,在磁性标识器的周围有可能浸水的雨天等,由于呈现使电波衰减的电磁特性的水分的影响,无线通信的稳定性有可能受损。尤其是,在对信息提供部应用UHF频带的情况下,该问题有可能显著发生。

本发明鉴于所述以往的问题点而完成,提供能够稳定地提供更多的信息的磁性标识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标识器,其铺设于道路,

具有天线的无线标签保持于构成磁产生源的主体,所述天线用于发送或接收用于无线通信的电波,

所述磁性标识器具备将所述无线标签的天线与水分隔离的防护部。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磁性标识器具备无线标签。若是具备无线标签的磁性标识器,则能够利用无线通信向车辆侧提供更多的信息。另一方面,在磁性标识器的周围有可能浸水的雨天等情况下,由于呈使电波衰减的电磁特性的水分的影响,无线通信的稳定性有可能受损。

与此相对,本发明的磁性标识器具备将天线与水分隔离的防护部。若是具备防护部的本发明的磁性标识器,则即便在例如雨天时等在磁性标识器的周围存在水分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无线通信的可靠性。

这样,本发明的磁性标识器为能够稳定地提供更多的信息的具有优异特性的磁性标识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的表示磁性标识器的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的例示车辆检测磁性标识器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的表示磁性标识器的磁铁的图。

图4是实施例1中的RFID标签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例1中的标签的主视图。

图6是实施例1中的表示RFID标签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图7是实施例1中的表示保护罩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1中的保护罩的仰视图。

图9是实施例1中的表示具备保护罩的磁性标识器的截面构造的图。

图10是实施例1中的例示通信性能的评价结果的图。

图11是实施例1中的表示其他磁性标识器的图。

图12是实施例2中的表示第一方案的磁性标识器的立体图。

图13是实施例2中的表示第二方案的磁性标识器的立体图。

图14是实施例2中的金属箔的展开图。

图15是实施例3中的表示片状的磁性标识器的图。

图16是实施例3中的表示RFID标签的图。

图17是实施例3中的表示片状的磁性标识器的截面构造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使用以下的实施例来具体说明。

(实施例1)

本例是涉及具备通过无线通信来提供信息的RFID标签(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 Tag、无线标签)的磁性标识器1的例子。关于该内容,使用图1~图11进行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磁性标识器1例如是沿着车道的中央配置的道路用的标识器。例如,沿着车道的中央配置的磁性标识器1能够利用于车道脱离警报、行车道保持辅助、自动驾驶等各种车辆控制。在该磁性标识器1中,被保护罩4覆盖的状态的RFID标签2保持于圆柱状的磁铁10的一方的端面。

若是装备有检测磁的磁传感器单元35、以及能够与RFID标签2通信的标签读取器单元36的车辆3(图2),则能够在行驶中对磁性标识器1进行磁检测,并且能够通过与RFID标签2之间的无线通信来取得标签信息。作为标签信息,例如存在表示绝对位置的信息、对应的磁性标识器1的辨识信息、交叉路口、分支路等道路信息等。

(磁铁)

构成磁性标识器1的主体(磁产生源)的磁铁10(图3)是将作为磁性材料的氧化铁的磁粉分散到作为基材的高分子材料(非导电性材料)中而成的各向同性铁氧体塑料磁体或铁氧体橡胶磁体。将磁粉分散到非导电性的高分子材料中而成的磁铁10具备电传导率低这样的电特性。另外,该磁铁10具备最大能积(BHmax)=6.4kJ/m

直径20mm、高度28mm的圆柱状的磁铁10的表面的磁通密度Gs为45mT(毫特斯拉)。45mT的磁通密度与例如办公室等的白板(white board)、家庭的冰箱的门等上贴附使用的磁体片等的表面的磁通密度相同或为其以下。包含该磁铁10的磁性标识器1在作为车辆3的地板高度的地上高度100~250mm的范围内作用大约8μT以上的磁。例如,若采用具有磁阻元件的精度高的MI传感器等,则能够可靠性高地检测磁性标识器1的磁。

在磁铁10的外周面中的成为RFID标签2的安装面的端面及外周侧面上形成有导电层16。导电层16是通过金属镀敷加工处理形成的厚度0.03mm的铜镀层。该导电层16与磁铁10的外周面相接。然而,如上所述,磁铁10的电传导率低,因此导电层16成为不与磁铁10主体电导通的状态。

(RFID标签)

RFID标签2(图4)是包括将细长的长方形形状的平板(省略图示)呈U字状折弯的金属(导电性材料)制的天线23、以及片状的标签20而构成的电子部件。RFID标签2呈图4中的三边的尺寸A、B、C分别为12mm、7mm、9mm的块体形状。在本例中,由尺寸A和尺寸C规定的表面中的一方成为相对于磁铁10的安装面。

标签20(图5)是在2mm×3mm的大小的标签片200的表面上安装有IC(IntegratedCircuit)芯片201的电子部件。作为用于对叠加于无线通信的电波的信息进行处理的处理部的一例的IC芯片201通过以无线的方式供给到RFID标签2的电力而进行动作,将存储的信息作为标签信息而进行无线输出。标签20优选为UHF带的无线标签。

标签片200是从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膜切出的片状构件。在标签片200的表面上,形成有由银糊剂构成的导电性墨的印刷图案即天线205。天线205呈具有缺口的环状,用于配设IC芯片201的芯片配设区域(省略图示)形成于缺口部分。当将IC芯片201接合于标签片200时,天线205与IC芯片201电连接。

在标签20中,天线205成为从IC芯片201电性延伸设置的状态。该天线205兼具通过来自外部的电磁感应而产生励磁电流的作为供电用的天线的作用、以及无线发送信息的作为通信用的天线的作用。

在RFID标签2中,通过例如注入树脂材料而固定的嵌件成形等,将呈U字状的天线23以横向朝向的状态保持在树脂中(参照图4)。块体形状的RFID标签2的尺寸中的、仅天线23形成的U字的横向宽度所对应的尺寸B(参照图6)与天线23的对应的尺寸一致。其他的尺寸A及尺寸C比天线23大。在RFID标签2中,U字状的天线23中的隔着间隙230而面对的一对平板部231分别相对于块体形状的RFID标签2的外表面呈共面而露出。在本例的RFID标签2中,隔着间隙230而对置配置的一对平板部231成为天线23所具备的任意2个波导部的一例。在本例的RFID标签2中,如图6所示,一对平板部231所面对的间隙230的距离即天线空隙G成为5mm。

在RFID标签2中,片状的标签20以与天线23所成的U字状的内侧的底面233面对的方式,在树脂中被保持。在标签20与天线23之间设置有间隙,两者不电接触而隔着树脂处于电绝缘的状态。在RFID标签2中,从IC芯片201电性延伸设置的标签20的天线205作为初级天线发挥功能,在电非接触的状态下通过静电耦合或电磁耦合等而与天线23耦合。天线23作为中介标签20的天线205收发的电波、并将电波放大而提高电波强度的天线发挥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标签20在RFID标签2中的配设位置,只要是截面为U字状的天线23的内侧的位置即可。也可以是,片状的标签20不与天线23所成的U字状的底面233面对,而以与天线23的彼此面对的平板部231中的任一方面对的方式被保持。而且,也可以是,片状的标签20以与U字状的底面233正交、并且也与彼此面对的平板部231正交的方式被保持。

而且,关于在标签20与天线23之间设置有间隙、并隔着树脂而两者处于电绝缘的状态的RFID标签2(参照图6),也可以使标签20内置的天线205与天线23电接触。在该情况下,标签20的天线205经由天线23而与导电层16电接触。

(保护罩)

图7的保护罩4为将天线23与水分隔离的防护部的一例,以将在磁铁10的端面保持的RFID标签2覆盖的方式安装。作为保护罩4,可以采用例如PP(PolyPropylene)或PET等树脂材料(高分子材料的一例)所形成的树脂成形件。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保护罩4的形成材料,除了上述以外,也可以利用环氧树脂、硅酮树脂、硅酮橡胶、沥青、或者作为与磁铁10的主体相同的材质的铁氧体塑料磁体、铁氧体橡胶磁体、构成铁氧体塑料磁体、铁氧体橡胶磁体的基材的高分子材料等。

保护罩4呈直径D=27mm、高度H1=17mm的圆柱外形。在保护罩4的一方的端面,穿入设置有用于对RFID标签2及磁铁10的端部进行收容的凹陷41。凹陷41在距端面的深度方向上呈两段构造。在端面侧设置有与磁铁10的外形对应的圆形状的深度H2=3mm的第一段的凹入部411,在该圆形状的凹入部411的底面,设置有用于对块体形状的RFID标签2进行收容的长方体形状的第二段的凹入部即收容部412。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保护罩4,也可以是直径D=30mm、高度H1=25mm的圆柱外形的保护罩。

保护罩4具有在相对于磁铁10液密地装配了时,防止水分向收容部412浸入的液密构造。该液密构造通过收容部412仅在凹入部411的底面处开口、并且凹入部411的内周面与磁铁10主体液密地相接这样的构造来实现。圆柱状的磁铁10的端面与凹入部411的底面之间、以及磁铁10的外周侧面与凹入部411的内周侧面之间中的至少任一方成为液密。

在收容部412中,尺寸Y和尺寸X所成的开口形状呈13mm×10mm的矩形,与圆形状的凹入部411的底面相距的深度Z成为8mm。收容部412的内尺寸相对于RFID标签2的外尺寸(12mm×9mm×7mm)而关于三边全部各增大1mm。通过像这样将收容部412增大一圈,能够吸收RFID标签2相对于磁铁10的安装位置的误差。另外,收容部412的底侧的保护罩4的厚度H3成为从保护罩4的高度H1(17mm)减去凹入部411的深度H2(3mm)、以及收容部412的深度Z(8mm)而得到的6mm。

需要说明的是,收容部412设置于圆形状的凹入部411的中央。因此,保护罩4的径向的厚度在收容部412的角部处最小。如图8所示,从圆形状的凹入部411的中心到收容部412的角部的距离约为8.2mm(6.5的平方与5的平方之和的平方根。勾股定理。),因此在收容部412的外周,直径27mm的保护罩4的径向的最小厚度为大约5.3mm(27mm/2-8.2mm)。

(磁性标识器)

如图9所示,磁性标识器1通过将RFID标签2、磁铁10、保护罩4组合而组装。RFID标签2经由截面为U字状的天线23的平板部231所露出的表面而安装于磁铁10的端面。RFID标签2的安装例如可以是利用具有导电性的粘接材料的粘接接合等化学性的接合,也可以是通过超声波振动对RFID标签2进行励振而接合的超声波金属接合等物理性的接合,也可以是螺纹固定等机械性的接合。

在此,在构成RFID标签2的安装面的磁铁10的端面上形成有导电层16。另一方面,在RFID标签2中,在相对于磁铁10的安装面露出天线23。因此,若如上述那样将RFID标签2接合于磁铁10的端面,则天线23成为与导电层16电接触的状态。磁性标识器1的导电层16与天线23一起,如标签20内置的天线205的外部天线那样发挥功能。

在磁性标识器1中,以覆盖RFID标签2的方式装配保护罩4。磁性标识器1中的保护罩4在构成两段构造的凹陷41的第一段的圆形状的凹入部411中收容有磁铁10的端部,并且在第二段的收容部412中收容有RFID标签2。保护罩4一边伴随凹入部411的弹性变形一边相对于磁铁10的外周面密接地装配,液密性得以确保。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保护罩4的装配方法,也可以利用粘接剂来接合。

对RFID标签2进行覆盖的保护罩4的厚度如上所述,在与RFID标签2的尺寸B(参照图4)的方向相当的圆柱状的磁铁10的轴向上成为6mm,在圆柱状的磁铁10的径向上成为约5.3mm以上。在具备以天线空隙G(间隙230的尺寸)面对的波导部即平板部231的RFID标签2的情况下,RFID标签2的尺寸B的方向的厚度影响天线23的性能。

在磁性标识器1的情况下,当周围浸水而保护罩4的外表面接触到水分时,形成与保护罩4的外表面相接的水分的分界面。该水分的分界面与平板部231面对,因此也在平板部231与水分的分界面之间形成与基于一对平板部231的面对构造形成的天线构造相似的构造。在该情况下,电波的能量的一部分作用于平板部231与水分的分界面之间的面对构造,一对平板部231所成的天线构造接收的电波的能量衰减。并且,作用到水分的分界面所形成的面对构造的电波的能量变换为在水分中产生的涡电流等而被消耗,成为能量损失。

在平板部231与水分的分界面之间的面对构造中的间隙比一对平板部231的面对构造中的天线空隙G(间隙230的尺寸)窄的情况下,存在天线23的性能劣化变得显著的倾向,对此详情见后述。在此,平板部231与水分的分界面的面对构造中的间隙是平板部231与保护罩4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隔,该间隙的距离成为能够将天线23与水分隔离的距离。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一对平板部231中的处于外侧的平板部231与保护罩4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称作能够将平板部231(天线23)与水分隔离的隔离距离Gw。

在本例的保护罩4的情况下,以与磁铁10的端面相接的圆形状的凹入部411的底面为基准的收容部412的深度Z(图7)是8mm。与该深度Z对应的RFID标签2的尺寸B为7mm,因此在相对于磁铁10如外盖那样安装有保护罩4的磁性标识器1中,在圆柱状的磁铁10的轴向上,在RFID标签2与保护罩4之间产生1mm的间隙。

在磁性标识器1中,从天线23的表面所形成的RFID标签2的外表面到保护罩4的外表面的距离成为使保护罩4的厚度6mm与间隙1mm相加得到的7mm。因此,在本例的磁性标识器1的情况下,能够由作为防护部的保护罩4确保的隔离距离Gw成为7mm(参照图9)。

如以上那样组装的磁性标识器1例如收容于向路面30S(参照图2)穿入设置的收容孔31中而埋设。在路面30S的铺路中使用的沥青等铺路材料中,作为骨料而利用沙石等。因此,在路面30S、路面30S的内部形成有无数的孔,经由该孔传递而雨水等浸透的可能性高。并且,当然地,若从路面30S浸透水分,则磁性标识器1的周围浸水,陷入水分接近RFID标签2的天线23的状况。

本例的磁性标识器1具备对RFID标签2进行覆盖的保护罩4。故而,即便磁性标识器1的周围浸水,也能够防止水分接近天线23,能够将天线23与水分隔离。在本例的磁性标识器1中,如上所述,能够将天线23与水分隔离的隔离距离Gw成为7mm。

在此,关于带RFID标签2的磁性标识器1,发明人等进行了与RFID标签2的通信性能相关的各种试验。在试验项目中,包含在使磁性标识器1淹没在水中的状态下计测通信性能的水淹没试验等。并且,发明人等通过将保护罩4的厚度作为参数并使其变更了时的水淹没试验,发现了保护罩4的厚度给通信性能带来大的影响。

而且,发明人等通过解析或评价水淹没试验的试验结果,从而发现了从天线23的平板部231的表面到保护罩4的外周面的距离、即天线23距水分的隔离距离Gw与天线23的间隙230的距离即天线空隙G之间存在强的相关关系(参照图10)。

图10例示了针对天线空隙G与隔离距离Gw的各组合而实施了水淹没试验时的通信性能的评价结果。在该水淹没试验中,计测了由在水淹没了的磁性标识器1的正上方1m的位置设置的标签读取器单元36而实施了无线通信时的错误率。该图中的A+、A、A-、B的通信性能的评价易懂地显示错误率的情况。A+表示标签读取器单元36与RFID标签2能够没有问题地通信的程度的错误率的情况。A表示虽然与A+相比错误率高但能够没有问题地通信的程度的错误率的情况。A-表示大体能够通信但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等而有可能无法通信的程度的错误率的情况。B表示不能实现稳定的通信的程度的错误率的情况。

在图10的通信性能的评价结果中,显著有如下倾向:在隔离距离Gw比天线空隙G小时,通信变得不稳定。另一方面,有如下倾向:当隔离距离Gw比天线空隙G大时,通信稳定。基于该图可知:作为隔离距离Gw,优选设定与天线空隙G相同的值或超过天线空隙G的值。

本例的磁性标识器1是反映图10的通信性能的评价结果而设计的磁性标识器。该磁性标识器1所具备的RFID标签2的天线空隙G为5mm,另一方面,由保护罩4确保了隔离距离Gw=7mm。对于天线空隙G=5mm进行的隔离距离Gw=7mm的组合成为了作为图10的通信性能的评价结果而得到A+标记的组合。

具备作为防护部的一例的保护罩4的本例的磁性标识器1即便在周围浸水了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天线23与水分充分地隔离,能够维持高的通信性能。因此,根据该磁性标识器1,即便在雨天等环境下,也能够可靠性高地实现与车辆3之间的无线通信。需要说明的是,在RFID标签2的表面中的与磁铁10相接的一侧的表面侧,磁铁10作为防护部发挥功能。在该表面侧,由磁铁10自身将天线23与水分隔离。

在本例中,在构成主体的磁铁10的外周面上直接设置导电层16,但也可以在该导电层16的外周设置用于防止水分的接近的防护部。

也可以是,在磁铁10的外周形成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树脂层,在该树脂层的外侧设置导电层。或者,也可以是,利用树脂材料对设置有导电层16的磁铁10的外周进行涂覆,在涂层的表面配设RFID标签2。也可以代替作为镀层的导电层16,设置由金属箔等形成的导电层。

也可以通过树脂材料等的模塑成形来实现与保护罩4同样的形状。

如图11所示,也可以是,通过嵌件成形等而在磁铁10的内部配置RFID标签2。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以RFID标签2的天线23(平板部231)与磁铁10的外表面(端面)之间的距离即隔离距离Gw比RFID标签2的天线空隙G长的方式,在磁铁10的内部配置RFID标签2。若RFID标签2的天线空隙G为5mm,则优选将配置于内部的RFID标签2的表面与磁性标识器1(磁铁10)的端面之间的距离即隔离距离Gw设为例如6mm。在该磁性标识器1中,磁铁10自身作为将RFID标签2的天线23与水分隔离的防护部发挥功能。

而且,也可以是,以作为RFID标签2的构成部件的天线23及标签20配置于内部的方式,成形出氧化铁的磁粉分散于高分子材料(非导电性材料)中的磁铁10。

(实施例2)

本例是基于实施例1的磁性标识器1而采用片状的RFID标签并且设置有外部天线的例子。关于作为该内容的第一方案及第二方案,使用图12~图14来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例的RFID标签是构成实施例1的RFID标签的片状的标签(图4中的附图标记20)本身。于是,在本例的说明中,记作RFID标签20。

(第一方案)

在图12所例示的磁性标识器1中,在圆柱状的磁铁10的一方的端面上,贴附有直径12mm的大致圆形状的金属箔24,并且保持有片状的RFID标签20。并且,在保持RFID标签20的磁铁10的端面上,设置有厚度5mm的保护罩43。需要说明的是,本例的磁铁10与实施例1的磁铁不同,未在外周面设置导电层。

大致圆形状的金属箔24在磁铁10的圆形状的端面处同心配置。磁铁10的圆形状的端面为直径20mm。故而,直径12mm的大致圆形状的金属箔24的外周缘部位于从磁铁10的端面的外周向内周侧缩进4mm左右的位置。另外,在金属箔24设置有通过中心并且仅一方的端部与外部连通的狭缝状的间隙240。在金属箔24中,形成有隔着宽度3mm的间隙240而面对的2个区域241。该2个区域241在间隙240的另一方的端部侧相连,不分离而连结。

在狭缝状的间隙240的与里侧(底侧)对应的另一方的端部,配置有2mm×3mm大小的片状的RFID标签20。金属箔24在电非接触的状态下与RFID标签20的天线(初级天线。图5中的附图标记205)通过静电耦合或电磁耦合等而耦合,作为外部天线发挥功能。隔着间隙240而面对的2个区域241构成隔着间隙240而对置配置的波导部的一例。在将金属箔24用作外部天线的RFID标签20中,2个区域241的间隙240的宽度3mm成为天线空隙G。

作为防护部的一例的保护罩43从磁铁10的端面延伸设置。保护罩43例如可以使用与磁性标识器1相比在轴向上长且能够无间隙地收容磁性标识器1的圆筒(省略图示)而形成。例如,在该圆筒中收容有磁性标识器1的状态下,向配置有RFID标签20的端面侧填充橡胶材料或树脂材料等,在树脂材料等固化之后从圆筒抽出磁性标识器1,则能够形成图12所例示的保护罩43。

保护罩43的厚度优选设定超过天线空隙G=3mm的尺寸。由此,从作为外部天线发挥功能的金属箔24到保护罩43的外表面的距离即隔离距离Gw能够确保超过天线空隙G=3mm的尺寸。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代替由树脂成形等形成的保护罩43,采用与实施例1相似的外盖类型的保护罩。或者,也可以是,由硅酮橡胶等具有柔软性的材料成形出圆板状的构件,并通过将其粘接接合于磁铁10的端面而设置保护罩。

(第二方案)

如图13所示,也可以将设置有狭缝状的间隙250的金属箔25以卷缠于磁铁10的外周侧面的方式配置,并且在该狭缝状的间隙250中配置片状的RFID标签20。金属箔25如图14的展开图所示,呈横长的大致长方形形状,横向宽度的尺寸成为比磁铁10的周长短的尺寸。因此,在将该金属箔25形成为卷缠于磁铁10的情况下,成为不足磁铁10的周围的整周而在周向上的1个部位形成有间隙的状态。

如图14的展开图所示,在横长的大致长方形形状的金属箔25上,形成有沿着长边方向延伸并且仅一方的端部向外部开口的狭缝状的间隙250。在该金属箔25中,形成有隔着宽度3mm的间隙250而面对的2个区域251。该2个区域251在间隙250的与另一方的端部对应的底侧相连,不分离而连结。

在狭缝状的间隙250的与里侧(底侧)对应的另一方的端部,配置有2mm×3mm的片状的RFID标签20。金属箔25与上述的第一方案同样地,在电非接触的状态下与RFID标签20的天线(初级天线。图5中的附图标记205)通过静电耦合或电磁耦合等而耦合,并作为外部天线发挥功能。隔着间隙250而面对的2个区域251构成隔着间隙250而对置配置的波导部的一例。在将金属箔25用作外部天线的RFID标签20中,2个区域251的间隙250的宽度3mm成为天线空隙G。

将作为外部天线发挥功能的金属箔25与水分隔离的防护部的一例即保护罩43(图13)为圆筒状的树脂成形件。圆筒状的保护罩43的厚度例如为5mm,成为超过天线空隙G=3mm的厚度。若将圆筒状的保护罩43外套于磁铁10,则从作为外部天线发挥功能的金属箔25到保护罩43的表面的距离即隔离距离Gw成为超过天线空隙G=3mm的尺寸。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其他结构及作用效果,与实施例1同样。

(实施例3)

本例是基于实施例1而变更为片状的磁性标识器的例子。关于该内容,使用图15~图17来进行说明。

本例的磁性标识器1如图15所示,在磁铁片10的表面保持有片状的RFID标签27。在该磁性标识器1中,作为防护部的一例的保护密封件47以覆盖RFID标签27的方式贴附。

磁性标识器1是呈直径100mm、厚度1.5mm的扁平的圆形状且能够向路面粘接接合的标识器。构成该磁性标识器1的磁铁片10通过将最大能积(BHmax)=6.4kJ/m

如图16所示,RFID标签27采用呈旋涡状卷绕的图案的天线272,由此提高了天线的性能。RFID标签27呈3mm×4mm的片状。对于该RFID标签27,外部天线不是必需的,RFID标签27能够以单体形式与车辆侧通信。在RFID标签27中,旋涡状的天线272的间隙270成为天线空隙G。在该RFID标签27中,该天线空隙G成为0.5mm。

保护密封件47为PP制的直径7mm、厚度1mm的粘接密封件。组合于磁性标识器1之前的保护密封件47处于保持于衬纸的状态。剥离了衬纸的一侧的保护密封件47的表面构成涂布有粘接剂的粘接面,能够相对于磁铁片10直接贴附。

在本例的磁性标识器1的情况下,如图17所示,作为保护密封件47的厚度的1mm的尺寸成为隔离距离Gw。隔离距离Gw超过天线空隙G=0.5mm,因此即使在保护密封件47的表面有水分附着等,RFID标签27的通信性能也不会受损。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磁性标识器1的背面侧,由作为磁铁片10自身的厚度的1.5mm来确保1.5mm以上的隔离距离Gw。在该情况下,关于磁性标识器1的背面侧,磁铁片10自身作为将RFID标签27与水分隔离的防护部发挥功能。

也可以代替本例的保护密封件47,将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模塑层作为防护部的一例而设置于RFID标签27的表面侧。该模塑层的形成区域也可以是磁性标识器1的表面整体,但只要是将RFID标签27覆盖的区域即可,也可以是磁性标识器1的表面的一部分。

而且,也可以是,将实施例2的第一方案的片状的RFID标签(图12中的附图标记20)和设置有狭缝状的间隙240的金属箔(该图中的附图标记24)配置于磁铁片10的表面。此时,若成为天线空隙G的金属箔的间隙为3mm程度,则优选通过将例如4mm程度的厚度的保护密封件或由树脂涂覆等形成的保护层层叠于磁铁片10的表面而形成防护部。需要说明的是,磁铁片10的厚度为1.5mm,因此在磁铁片10的背面(未配置RFID标签的一侧的面)上,也需要设置作为将天线与水分隔离的防护部发挥功能的保护片或模塑层等。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其他结构及作用效果,与实施例1同样。

以上,虽然如实施例那样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的具体例,但这些具体例只不过公开了技术方案所包含的技术的一例。当然,不应该利用具体例的结构、数值等来限定性地解释技术方案的范围。技术方案的范围包含利用公知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等而将所述具体例进行多种多样变形、变更或适当组合而成的技术。

附图标记说明

1 磁性标识器

10 磁铁(主体)

16 导电层

2 RFID标签(无线标签)

20 标签(电子部件)

201 IC芯片(处理部)

205 天线(初级天线)

23 天线

230 间隙

231 平板部(波导部)

3 车辆

35 磁传感器单元

36 标签读取器单元

30S 路面

31 收容孔

4 保护罩(防护部)

412 收容部。

相关技术
  • 磁性标识器以及磁性标识器的利用方法
  • 磁性标识器的施工方法及作业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221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