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接地屏蔽件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2015年09月23日授权公告的中国专利第CN204668627号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多个端子模组,每个所端子模组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在绝缘本体中的信号端子、固持在绝缘本体中的接地端子及位于绝缘本体一侧的接地板,所述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但接地端子与信号单子设置在同一平面中并且只有一个接地板,不能从周向方向上屏蔽信号端子,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所述第一电连接器1和所述第二电连接器2每通道传输速度可以达到112Gbps或者更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地效果好的电接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用于安装在电路板上并与对接连接器相配合,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多个横向设置的端子模组,每个所述端子模组包括绝缘本体、由绝缘本体固持的若干对信号端子及位于绝缘本体相对两侧的第一接地板及第二接地板,所述端子模组进一步包括固定于所述绝缘壳体中的多个接地端子,所述一对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一对所述信号端子设置在同一平面中,每个所述接地端子设置在与该同一平面相交的平面内,使得同一个所述端子模组的第一接地板、第二接地板与接地端子组合从周向方向屏蔽一对信号端子。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通过将接地端端子设置在于信号端子相交叉的平面中,并别将第一接地板、第二接地板与接地端子相互配合将一对信号端子在整个传输路径上被周向的完全屏蔽,提高了电连接器的屏蔽效果,为高频信号的稳定传输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符合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的第一电连接器及与之配合的第二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第一电连接器及第二电连接器配合前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第一电连接器及第二电连接器配合前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第一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5是图4所示第一电连接器第一接地片和第二接地片的组合图。

图6是图4所示第一电连接器端子组件的部分分解图。

图7是图1所示第一电连接器上视图。

图8是图1所示第二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9是图8所示第二电连接器的端子模组的部分分解图。

图10是图9所示端子模组的另一方向的视图。

图11是图9所示端子模组的进一步的分解图。

图12是图11所示端子模组的另一方向的视图。

图13是图11所示端子模组的信号端子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所示连接器组件的部分信号端子和部分接地屏蔽之间相互配合的立体图。

图15是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件处于配合状态时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6是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件处于配合状态时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7是图14所示的连接器组件处于配合状态时局部放大图。

图18是图15所示的连接器组件处于配合状态时局部放大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第一电连接器 1 第二电连接器 2

第一电路板 3 第二电路板 4

绝缘壳体 10 直头端子 20

屏蔽腔 33 第一接地片 31

第二接地片 32 底壁 11

侧壁 12 收容空间 13

连接器组件 100 安装孔 111

安装缝 112 导引槽 121

固持部 210 安装部 211

对接部 213 固定块 22

第一固持部 310 第一安装部 311

第一对接部 313 平板部 315

接触弹片 319 第二固持部 320

第二安装部 321 第二对接部 323

第一接地脚 317 第二接地脚 327

第一卡槽 318 第二卡槽 328

抵挡部 329 端子模组 40

保持件 60 信号端子 71

接地端子 81 第一接地板 91

第二接地板 92 信号端子对 710

第一绝缘本体 72 第二绝缘本体 50

信号端子组件 70 接地端子组件 80

对接端 73 安装端 74

中间部 75 第一支梁 732

第二支梁 733 本体 731

第一接触凸点 701 第二接触凸点 702

第三接触凸点 703 第一信号端子 711

第二信号端子 712 空气间隙 721

下缘 51 上缘 52

前缘 53 后缘 54

卡持凸棱 521,541,542 后壁 601

上壁 602 卡持槽 610,611,620

卡缘 512,522 第一侧面 56

第二侧面 57 安装槽 560

凹槽 562 凸起 563

接地配合端 83 接地安装端 84

中间区域 85 第一安装框 561

第二安装框 571 孔 565

缝隙 902 接触插片 901

第一平板部 910 第一接触部 911

第一安装脚 913 第二平板部 920

第二接触部 921 第二安装脚 923

接触片 851 第一孔隙 917

第二孔隙 92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7所示,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100,其包括第一电连接器1及与第一电连接器1相互配合的第二电连接器2,所述第一电连接器1安装在第一电路板3上,所述第二电连接器2安装在第二电路板4上。所述第一电连接器1和所述第二电连接器2每通道传输速度可以达到112Gbps或者更高。

所述第一电连接器1包括绝缘壳体10,安装在该绝缘壳体10上的若干直头端子20及多个沿横向方向固持于绝缘壳体10上第一接地片31和多个沿纵向固定固持于绝缘壳体10上的第二接地片32。多个第一接地片31与多个第二接地片32相互交叉以形成若干彼此隔开的屏蔽腔33,所述直头端子20分布在相应的屏蔽腔33中。

所述绝缘壳体10包括底壁11及自底壁11的同一侧延伸出来的一对相互间隔设置的侧壁12,所述底壁11与两个侧壁12共同围设形成收容空间13。所述底壁11上包括若干以行和列设置的贯穿底壁11的用以安装直头端子20的安装孔111及以列的设置的安装第二接地片32的安装缝112。所诉侧壁12上设有引导第二电连接器2准确插入收容空间13的导引槽121。

所述直头端子20以若干行及若干列的方式阵列安装于绝缘壳体10的底壁11上,所述直头端子20为用于传递信号的信号端子,并被设置成端子对用以传输一对差分信号。每对所述直头端子20位于一个对应的屏蔽腔33中。每对所述直头端子20包括用于安装在底壁11上的固持部210,自固持部210向下延伸出底壁11的用于安装在第一电路板3上的安装部211及自固持部210向上延伸进入收容空间13的对接部213。所述第一电连接器1进一步包括一体成型在一对直头端子20的固持部210上的固定块22,所述底壁11上的安装孔111与固定块22相互配合将一对直头端子20固定在所述底壁11。当然也可以不需要固定块22将直头端子20直接安装于底壁11。

所述第一接地片31和第二接地片32由片状金属制成,多个所述第一接地片31相互平行,多个所述第二接地片32相互平行。多个所述第一接地片31一体成型于绝缘壳体10中,多个所述第二接地片32组装于绝缘壳体10中。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接地片31与多个第二接地片32相互垂直交叉设置。每个所述第一接地片31包括一体成型于底壁11上的第一固持部310,自第一固持部310向下延伸用于与第一电路板3电性连接的第一安装部311以及自第一固持部310向上延伸进入收容空间13的第一对接部313。所述第一对接部313包括平板部315及从平板部315延伸出的多个接触弹片319。所述接触弹片319从平板部315一体冲压形成,并弯出所述平板部315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二接地片32包括安装于底壁11上的第二固持部320,自第二固持部320向下延伸用于安装在第一电路板3上的第二安装部321以及自第二固持部320向上延伸进入收容空间13的第二对接部323。所述第一对接部313延伸进入收容空间13的尺寸大于所述直头端子20的对接部213延伸进入收容空间13的尺寸,所述第二对接部323延伸进入收容空间13的尺寸小于插头端子的对接部213延伸进入收容空间13的尺寸。所述第一安装部311包括多个第一接地脚317,所述第二安装部321包括多个第二接地脚327,所述第二接地脚327的数量是第一接地脚317数量的至少三倍。当第一电连接器1组装完成后,每对所述直头端子20的安装部211的横向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接地脚317,纵向方向的两侧设有多个第二接地脚327。所述第一固持部310上设有若干开口向下的第一卡槽318,所述第二对接部323上设有若干开口向上的第二卡槽328,所述第一接地片31与第二接地片32通过第一卡槽318与第二卡槽328相互卡合。所述第二接地片32的第二固持部320的两侧分别设有抵挡部329,所述抵挡部329用于自下而上安装所述第二接地片32时与绝缘壳体10限位,以保证各插入底壁11的第二接地片32安装到预定位置。

本发明的第一电连接器1的传输信号的直头端子20在周向方向上被第一接地片31和第二接地片32屏蔽,提高了第一电连接器1的屏蔽效果,并且采用将第一接地片31一体成型与绝缘壳体10,第二接地片32组装绝缘壳体10使得绝缘壳体10结构简单可靠,为高频信号的稳定传输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所述第二电连接器2包括多个横向堆叠设置的端子模组40以及将多个端子模组40固定为一体的保持件60,每个所述端子模组40包括绝缘本体、固持在绝缘本体中的多个信号端子71、固持在绝缘本体中的多个接地端子81及位于端子模组40相对两侧的第一接地板91及第二接地板92。

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多个固持信号端子71的第一绝缘本体72和一个固持接地端子81的第二绝缘本体50,所述信号端子71和接地端子81都是可导电的端子,每个所述第一绝缘本体72固持一对信号端子71组成信号端子组件70,每个所述第二绝缘本体50固持多个所述接地端子81组成接地端子组件80。一对信号端子71一体成型于第一绝缘本体72中。多个接地端子81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50中。

所述信号端子71以信号端子对710的形式设置,每对所述信号端子71用于传输一对差分信号,在同一个端子模组40中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710和接地端子81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每个所述信号端子71包括宽边和窄边,每个所述接地端子81包括宽边和窄边。所述接地端子81的宽边的尺寸大于所述信号端子71的宽边的尺寸。所述信号端子对710宽边设置在同一平面,每个所述接地端子81的宽边设置在与差分信号端子对710所在的平面相交的平面中,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每个接地端子81设置在与差分信号端子对710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平面中。

每个所述信号端子71包括沿对接方向延伸出第一绝缘本体72的对接端73、沿安装方向延伸出第一绝缘本体72的安装端74,以及在安装端74与对接端73之间中间部75。所述对接端73垂直于所述安装端74。多个所述信号端子71从安装端74到所述对接端73都为窄边耦合。所述对接端73包括本体731及从本体731向对接方向延伸的一对支梁,其中第一支梁732包括第一接触部,第二支梁733包括第二接触部,所述本体731包括第三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包括第一接触凸点701,所述第二接触部包括第二接触凸点702,所述第三接触部包括第三接触凸点703,所述第一接触凸点701及所述第二接触凸点702沿第一方向即列向放上排列设置,所述第三接触凸点703相对于第一接触凸点701和第二接触凸点702沿垂直于第一方向并且与对接方向相反的方向设置,使得当第二电连接器2与第一电连接器1相配合时,所述第一接触凸点701和第二接触凸点702相对于第三接触凸点703先与第一电连接器1配合。所述第三接触凸点703的面积大于第一接触凸点701和第二接触凸点702的面积总和。所述第一接触凸点701和第二接触凸点702凸起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三接触凸点703凸起的高度小于第一接触凸点701和凸起的高度。所述第一接触凸点701和第二接触凸点702为从第一支梁732和第二支梁733沿垂直于第一方向和垂直于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弯折而成,所述第三接触凸点703为从本体731冲压而成,所述第一接触凸点701、所述第二接触凸点702和所述第三接触凸点703都为向第三方向凸起。所述第一接触凸点701和第二接触凸点702沿第一支梁732和第二支梁733的整个第一方向上凸起,所述第三接触凸点703的周边封闭在所述本体731中。当信号端子71与第一电连接器1的直头端子20相互配合时,三个接触凸点都与直头端子20相互接触,使得在沿对接方向上前后有两个接触点,及位于对接方向相对靠前先接触的第一接触凸点701和第二接触凸点702组成的前触点,和位于相对靠后的第三接触点703组成的后触点,前后两个触点相对于一个触点接触有效解决了高速讯号传输过程中单点接触的电容效应对阻抗匹配的影响,提升了互连之后的阻抗匹配性,改善了插入损耗。

每对所述信号端子71包括第一信号端子711及第二信号端子712,所述第一信号端子71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712的长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本体72上设有将第一信号端子711和第二信号端子712暴露在空气中的空气间隙721,所述空气间隙721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隔的。所述第一信号端子711暴露在空气间隙72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712暴露在空气间隙721中的长度。空气间隙721可以只设置在第一绝缘本体72的一侧,也可以在第一绝缘本体72的两侧都设置。

所述第二绝缘本体50为片状,其包括朝第二电路板设置的下缘51、与下缘51相对的上缘52以及连接上缘52与下缘51的前缘53及后缘54。所述上缘52上设有卡持凸棱521,所述后缘54上设有卡持凸棱541和卡持凸棱542,保持件60包括沿第二绝缘本体50的后缘54及上缘52延伸配合的后壁601及上壁602,所述后壁601上贯通设有收容对应卡持凸棱541的卡持槽610及收容对应卡持凸棱542的卡持槽611,所述卡持槽611可以从后壁601延伸到上壁602上也可以只设置在后壁601上;所述上壁602设有收容对应上缘52卡持凸棱521的卡持槽620,该卡持槽620开口向前并与其他卡持槽610和卡持槽611一起被横向阵列地设置在保持件60上以分别固持一个第二绝缘本体,因此,各端子模组40可以通过保持件60,以实现横向对齐地固定为一体

所述第二绝缘本体50具有在其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56及第二侧面57,第一侧面56上设有安装槽560以及多个与安装槽560贯通的凹槽562,所述安装槽560是从前缘53向第二绝缘本体50内并且自第一侧面56向第二绝缘本体50内凹陷设置,所述凹槽562自第一侧面56向第二绝缘本体50内凹陷并从安装槽560延伸到下缘51。所述凹槽562具有与第一绝缘本体72的长度及宽度大致相同的形状,每个所述凹槽562用于收容固持有一对信号端子71的第一绝缘本体72。第二绝缘本体50包括位于每个凹槽562两边的凸起563,每个接地端子81位于对应的一个凸起563中。使得在竖直方向上各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710的两侧都设有接地端子81。所述接地端子81包括与第一电连接器1相互配合的接地配合端83、安装在第二电路板上的接地安装端84及在接地安装端84与接地配合端83之间的中间区域85,所述接地安装端84延伸超出信号端子71安装端74,所述接地配合端83沿对接方向延伸超出信号端子71的对接端73,以使得信号端子在整个传输路径上得到周向的屏蔽。所述接地端子81的接地中间区域85的宽度尺寸大于第二绝缘本体50的所述第二侧到所述第一侧的尺寸,以使得中间区域85宽度两侧从第二绝缘本体50的第二侧面57及所述凸起563相应侧面暴露,所述中间区域85包括进一步向两侧延伸的接触片851。信号端子71的对接端73及接地端子的接地配合端83以悬臂梁的形式收容在安装槽560中用以与第一电连接器1上的直头端子20配合。

所述第一接地板91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本体50第一侧面56,所述第二接地板92设置在与第一侧面56相对的第二侧面57,所述第二绝缘本体50设有安装所述第一接地板91的第一安装框561和安装有所述第二接地板92的第二安装框571,所述第一安装框561第一接地板91外形轮廓相同,所述第二安装框571与第二接地板92外形轮廓相同,所述第一安装框561从第二绝缘本体50的第一侧面56向第二绝缘本体50凹陷,所述第二安装框571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50的第二侧面57向第二绝缘本体50凹陷,所述第一接地板91的厚度不大于第一安装框561的深度,所述第二接地板92的厚度不大于第二安装框571的深度,优选地,第一安装框561的深度与第一接地板91的深度相同,第二安装框571的深度与第二接地板92的厚度相同,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二绝缘本体50上安装了第一接地板91和第二接地板92之后,每个端子模组40具有相同的厚度,与第二绝缘本体50的厚度相同。第一安装框561内还设有孔565,所述孔565贯穿第二绝缘本体50的第一侧面56和第二侧面57,通常为狭缝状。所述第二接地板92上设有缝隙902,所述第一接地板91包括接触插片901,所述接触插片901延伸穿过孔565并与缝隙902相配合,以将第一接地板91和第二接地板92机械及电性的连接起来。

所述第一接地板91包括第一平板部910、从第一平板部910向对接方向延伸的第一接触部911及从第一平板部910向电路板方向延伸出的第一安装脚913,所述第二接地板92包括第二平板部920及从第二平板部920向对接方向延伸出的第二接触部921及从第二平板部920向电路板方向延伸出的第二安装脚923,所述第一接触部911向对接方向延伸出的长度大于第二接触部921沿对接方向延伸出的长度。所述第一接触部911相对于第一平板部910更靠近第二绝缘本体50,所述第二接触部921与第二平板部920在同一个平面内,所以第一接触部911也更靠近第二接触部921。使得当端子模组40组装在一起后,相邻两个端子模组40的相邻的第一接地板91和第二接地板92的第一接触部911和第二接触部92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平板部910和第二平板部920之间的距离,以便第一电连接器1的第一接地片31的第一对接部313能延伸进入第一接触部911和第二接触部921之间,并与第一接触部911和第二接触部921都机械及电性连接,其中第一对接部313的平板部315与第二接触部921相接处配合,接触弹片319与第一接触部911相互接触配合。所述第一平板部910包括可与接地端子81的接触片851配合的第一孔隙917,所述第二平板部920包括多个可与接地端子81的第二侧的接触片851配合的第二孔隙927。当然也可以是第一接地板91或第二接地板92中一个与接地端子相接触。所述接地端子81与第一接地板91和第二接地板92相互配合形成一周边封闭的屏蔽通道,将位于通道内的一对信号端子71在整个传输路径上在周向方向上完全地的屏蔽,使得一对信号端子71之间的串扰影响将被降为最理想的状态,以达到减少各对信号端子之间信号串扰的目的,可以达到更高速率的信号传输。

当第一电连接器1和第二电连接器2配合后,每对直头端子20与对应的信号端子71相互配合,形成一对信号通路,第一接地片31与相邻两个端子模组的相邻的第一接地板91及第二接地板92均机械连接在一起,第二接地片32和接地端子81相互配合将形成将一对信号通路的直头端子20和信号端子71的在整个传输路径上在周向的方向上完全的被屏蔽,具有较好的屏蔽电磁串扰的效果。并且结构简单可靠,为高频信号的稳定传输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相关技术
  • 用于生产电连接器的方法,特别是用于高密度底座系统的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特别是用于汽车工业的电连接器;以及高密度底座系统
  • 中继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装体以及带有电路基板的电连接器组装体
技术分类

06120113080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