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门拉手装置。特别是涉及构成为在通常状态下,将把手收纳于门板内,在用户从车外打开门时,把手向门板的外侧突出(弹出)的车门拉手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具备在从车外打开门时被把持的把手的车门拉手装置(以下,记载为“现有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通常,车辆的门板由位于车室内侧的内板和位于车室外侧的外板构成。在内板与外板之间设置有空间。现有装置配置在门板内(内板与外板之间)。

现有装置具备基座、把手等。基座是支承把手的支承部件。把手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配置。把手被支承为能够绕沿车辆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轴部件转动。在外板设置有开口部,把手位于该开口部内。把手被扭簧施力,以便其长边方向的一端侧(比第一轴部件靠后方的部分)朝向车室内侧。在通常状态(用户没有与把手接触的状态)下,把手与基座抵接而静止。在该状态下,在把手的外侧面与门板的外侧面的边界部不会产生阶梯差,两外侧面(把手的侧面以及门板的外侧面)位于同一面内。若用户将把手的另一端部(比第一轴部件靠前方的部分)向车室内侧按压,则把手绕第一轴部件转动,把手的一端侧比外板的外侧面更向外侧突出(弹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48631号公报

在上述现有装置中,往往用于将门锁上的按钮式开关与把手的另一端部邻接配置。该按钮式开关包含开关元件(轻触开关)和开关罩。开关元件安装于基座。而且,开关罩以覆盖开关元件的按钮部的方式,安装于开关元件的主体(或者按钮部的表面)。

从车辆的设计性、空气动力特性等观点考虑,在通常状态下,优选开关罩的外侧面与把手的外侧面位于同一面内。因此,需要较高地保持开关元件向基座的安装精度以及开关罩向开关元件的安装精度,车门拉手装置的组装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应对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组装性提高的车门拉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门拉手装置组装于车辆的门板。车门拉手装置具备基座,其固定于上述门板;把手,其能够从上述门板的车室外把持;以及开关装置,其与上述把手邻接配置。

上述把手被上述基座支承为能够绕沿规定方向延伸的第一轴转动,能够从其外侧面与上述门板的外侧面位于同一面内的状态转动,向从上述门板的外侧面突出的状态迁移。

上述开关装置具备配置在上述门板内的开关主体以及覆盖上述开关主体的开关罩。

上述开关罩被上述基座支承为能够绕沿规定方向延伸的第二轴转动,从其外侧面与上述门板的外侧面位于同一面内的状态绕上述第二轴转动,进入上述门板的内侧面并与上述开关主体卡合来切换上述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状态。

在本发明的车门拉手装置中,开关罩直接被基座支承。因此,开关罩的安装位置不易受到开关元件的安装位置精度的影响。即、根据本发明,容易使开关罩的表面与门板的外侧面位于同一面内。即、车门拉手装置的组装性高。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门拉手装置中,上述把手分别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配置,上述第一轴以及第二轴沿车辆高度方向延伸配置,上述开关罩与上述把手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邻接配置,上述第一轴配置在上述把手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与中央部之间,上述第二轴配置在上述开关罩的端部且位于上述把手的一端侧的端部。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门拉手装置中,开关罩与把手的前方邻接配置。该开关罩的转动轴的延伸配置方向与把手的转动轴的延伸配置方向平行。假设,在将开关罩的轴部(第二轴)配置在开关罩的一端侧的情况下,在用户为了使把手弹出而压入把手的前端部时,存在误按压开关罩的端部的担忧。在该情况下,往往开关罩转动而开关元件从断开状态向接通状态迁移。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车门拉手装置中,开关罩的轴部配置在开关罩的端部(把手与开关罩的边界部的附近)。因此,在用户为了使把手弹出而压入把手的一端部时,即使误按压开关罩的端部,由于该部位处于轴部的附近,所以开关罩难以转动。因此,在使把手弹出时,不易产生误使开关元件向接通状态迁移这样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门拉手装置的门(车辆的右侧门)的简图。

图2A是从车室外侧观察图1所示的车门拉手装置的立体图。

图2B是从车室内侧观察图1所示的车门拉手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从车室外侧观察基座的立体图。

图4是图2A的IV-IV剖视图。

图5A是从车室外侧观察开关罩的立体图。图5B是从车室内侧观察开关罩的立体图。

图6A是从车室外侧观察支架的立体图。图6B是从车室内侧观察支架的立体图。

图7A是图2A的VII-VII剖视图,是不是将支架固定于基座的工序的剖视图。图7B是图2A的VII-VII剖视图,是表示将支架固定于基座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A(a)是从车室外侧观察初始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立体图。图8A(b)是从车室内侧观察初始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立体图。

图8B(a)是从上方观察初始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俯视图。图8B(b)是从车室内侧观察初始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9A(a)是从车室外侧观察待机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立体图。图9A(b)是从车室内侧观察待机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立体图。

图9B(a)是从上方观察待机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俯视图。图9B(b)是从车室内侧观察待机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10A(a)是从车室外侧观察弹出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立体图。图10A(b)是从车室内侧观察弹出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立体图。

图10B(a)是从上方观察弹出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俯视图。图10B(b)是从车室内侧观察弹出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11A(a)是从车室外侧观察门打开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立体图。图11A(b)是从车室内侧观察门打开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立体图。

图11B(a)是从上方观察门打开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俯视图。图11B(b)是从车室内侧观察门打开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侧视图,是从车室内侧观察初始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13是从车室内侧观察从初始状态到弹出状态的中途的第一阶段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14是从车室内侧观察从初始状态到弹出状态的中途的第二阶段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15是从车室内侧观察从初始状态到弹出状态的中途的第三阶段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16是从车室内侧观察弹出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17是从车室内侧观察从弹出状态到初始状态的中途的第一阶段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18是从车室内侧观察从弹出状态到初始状态的中途的第二阶段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19是从车室内侧观察从弹出状态到初始状态的中途的第三阶段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20是从车室内侧观察从弹出状态到初始状态的中途的第四阶段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21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侧视图,是从车室内侧观察初始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22是从车室内侧观察从初始状态到弹出状态的中途的第一阶段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23是从车室内侧观察从初始状态到弹出状态的中途的第二阶段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24是从车室内侧观察从初始状态到弹出状态的中途的第三阶段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25是从车室内侧观察弹出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26是从车室内侧观察从弹出状态到初始状态的中途的第一阶段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27是从车室内侧观察从弹出状态到初始状态的中途的第二阶段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28是从车室内侧观察从弹出状态到初始状态的中途的第三阶段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29是从车室内侧观察从弹出状态到初始状态的中途的第四阶段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30A(a)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门拉手装置的立体图,是从车室外侧观察初始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立体图。图30A(b)是从车室内侧观察初始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立体图。

图30B(a)是从上方观察初始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俯视图。图30B(b)是从车室内侧观察初始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31A(a)是从车室外侧观察弹出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立体图。图31A(b)是从车室内侧观察弹出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立体图。

图31B(a)是从上方观察弹出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俯视图。图31B(b)是从车室内侧观察弹出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32A(a)是从车室外侧观察门打开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立体图。图32A(b)是从车室内侧观察门打开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立体图。

图32B(a)是从上方观察门打开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俯视图。图32B(b)是从车室内侧观察门打开状态的车门拉手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门拉手装置1(以下,简称为“门拉手装置1”。)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对应用门拉手装置1的门DR的概要进行说明。门DR安装于设置在车辆主体的侧面部的进出口。以下说明中的各种方向表示门DR被关闭的状态的方向。此外,本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作为车辆的右侧门DR的门拉手来实施的例子,但本发明也可以作为其它门的门拉手装置来实施。

门DR具备门板DP以及门框架DF。门板DP由内板DPa和外板DPb构成。内板DPa和外板DPb的外周缘部彼此被接合。将内板DPa以及外板DPb预先冲压成型,以便在内板DPa和外板DPb的外周缘部彼此被接合的状态下,在两者之间形成有空间。即、门板DP呈箱状(或者袋状)。在门板DP的上部安装有作为窗框的门框架DF。

门板DP的前侧的端面经由未图示的铰链组装于进出口的内周部。门板DP绕上述铰链的轴转动而使门板DP开闭。

在门板DP安装有门锁装置DL以及门拉手装置1。

门锁装置DL配置在门板DP内的后部。门锁装置DL具备与设置于车辆的进出口的内周部的撞击器ST卡合,来保持将门DR关闭的状态(全闭状态)的锁定机构LM。锁定机构LM的一部分在设置于门板DP的后端面的开口部内露出。在关闭门DR时,撞击器ST从该开口部进入门板DP内,而锁定机构LM与撞击器ST卡合。

并且,门锁装置DL具备将锁定机构LM与撞击器ST的卡合解除的解除机构RM(释放机构)。解除机构RM包含与锁定机构LM卡合的杆、连杆部件等。解除机构RM经由杆RD与门拉手装置1连结。在门DR被关闭的状态下,若用户拉动门拉手装置1的把手,则经由杆RD驱动解除机构RM,解除锁定机构LM与撞击器ST的卡合。

并且,门锁装置DL具备上锁机构KM。上锁机构KM包含在杆RD与解除机构RM卡合的状态(上锁状态)、和该卡合被解除的状态(解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电动促动器。上锁机构KM的电动促动器由未图示的控制装置(以下称为“ECU”。)驱动。

(结构)

接着,对门拉手装置1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门拉手装置1组装在外板DPb的后部且设置于门锁装置DL的上方的开口部OP

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门拉手装置1包含基座10、手柄20、开关装置30、弹出机构40以及双臂曲柄50。

基座10是支承后述的手柄20、开关装置30、弹出机构40以及双臂曲柄50的支承部件。如图3所示,基座10具备收纳手柄20以及开关装置30的收纳部11。收纳部11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配置。收纳部11具有底壁部11a以及周壁部11b。底壁部11a是与车宽方向大致垂直的壁部。底壁部11a呈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椭圆形。在底壁部11a的前部设置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开口部OP

并且,基座10具备凸缘部12a、12b、12c(参照图3)。凸缘部12a从收纳部11的前端向前方突出。另外,凸缘部12b从收纳部11的后端部的上侧的周壁部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凸缘部12c从收纳部11的后端部的下侧的周壁部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在凸缘部12a、12b、12c分别设置有在车宽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TH

并且,在基座10的周壁部11b中的上侧的壁部以及下侧的壁部设置有在车辆高度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TH

并且,在基座10的收纳部11的前端部(比开口部OP

此外,在基座10的左面设置有向左方延伸的轴部15a、15b、15c(参照图8B)。上述轴部支承构成后述的弹出机构40的各种杆。轴部15a位于开口部OP

手柄20具备握柄21(参照图2A)。握柄21呈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棒状(柱状)。从门DR的右方观察,握柄21的外形与收纳部11的外形(除了收纳部11的前端部之外的部分的外形)大致相同。具体而言,握柄21的前端呈矩形,后端呈半圆形。在位于比握柄21的前端稍靠后方的部分设置有轴承部22(筒状部)(参照图4)。在该轴承部22与贯通孔TH

臂23通过开口部OP

开关装置30包含轻触开关31、开关罩32以及支架33。轻触开关31在该按钮部朝向右方的状态下,固定于构成空间S1的壁部(参照图4)。轻触开关31经由未图示的线束、母线等与ECU连接。

如图5A、图5B所示,开关罩32具有:罩部321、按钮按压部322以及上下一对轴部323、323。罩部321呈大致板状。从车辆的右方观察,罩部321的外形与收纳部11的前端部的外形大致相同。按钮按压部322设置于罩部321的左面的大致中央部。在按钮按压部322的前端部设置有向前方突出的凸缘部322a。轴部323、323分别在罩部321的左面的后端部的上部以及下部,沿车辆高度方向延伸配置。

如图6A、图6B所示,支架33具有基部331。基部331从开关装置30的右方观察,是呈大致矩形的板状部。并且,支架33具有支承开关罩32的轴部323、323的上下一对轴支承部332、332。轴支承部332、332分别从基部331的右面的后端部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向右方延伸配置。在它们的前端部形成有向后方突出的凸缘部332a、332a。此外,支架33具有限制开关罩32的转动的限位器333。限位器333呈从基部331的右面的前端部向右方突出的拱形状。即、限位器333包含上下一对支柱部333a、333a、和架设在它们的前端彼此之间的桥接部333b。

在轻触开关31固定于空间S1内的状态下,开关罩32的轴部323、323被从轴承部14、14的右方插入轴承部14、14内。接着,如图7A、图7B所示,在支架33从基座10的前方向后方移动,而凸缘部332a、332a覆盖轴承部14、14的状态下,支架33被紧固于基座10。由此,轴部323、323能够不从轴承部14、14脱落地转动。在该状态下,按钮按压部322与轻触开关31的按钮部的表面抵接(对置),并且凸缘部322a被插入由支柱部333a、333a以及桥接部333b围起的空间S2,与桥接部333b抵接。轻触开关31与ECU连接,ECU监视轻触开关31的接通/断开状态。在用户没有使手触摸开关罩32的状态下,罩部321的外侧面和外板DPb的外侧面位于同一面内。而且,在该状态下,轻触开关31的按钮部未被压入。即、轻触开关31是断开状态。若用户从车外按压开关罩32,则开关罩32转动并稍微进入门板DP内侧,按钮按压部322按压轻触开关31的按钮部。由此,轻触开关31成为接通状态。此外,在用户没有使手触摸开关罩32的状态下,凸缘部322a与桥接部333b抵接,开关罩32的前端侧朝向门板DP的外侧的动作(开关罩32的转动)被限制。ECU在门DR被解锁的状态下,若检测出轻触开关31从断开状态向接通状态迁移,则驱动上锁机构KM,对门DR进行上锁。另一方面,ECU在门DR被上锁的状态下,若检测出用户使用未图示的便携式终端(钥匙)进行了解锁操作,则驱动上锁机构KM,对门DR进行解锁。

如图8A以及图8B所示,弹出机构40包含弹出杆41、促动器杆42、电动促动器43、限位器44以及开关45。

弹出杆41是板状部件。弹出杆41具有基部411以及臂412、413、414。基部411被支承为能够绕轴部15a转动。基部411被未图示的扭簧施力,以便在图8B(b)中(从左方观察),顺时针转动。

从弹出杆41的左方观察,臂412、413、414分别从基部411的外边缘部向外侧(轴部15a的径向的外侧)延伸突出。臂412和臂413,从弹出杆41的旋转中心观察,相互向相反方向延伸突出。臂414向与臂412(414)的延伸突出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突出。

促动器杆42是板状部件。促动器杆42被支承为能够绕轴部15b转动。促动器杆42具有沿其转动方向延伸的呈短圆弧状的窄缝状的开口部OP

电动促动器43配置在促动器杆42的后方且下方。电动促动器43包含电动马达。电动马达的输出轴沿前方且上方延伸配置,在其前端部安装有蜗轮蜗杆机构。在促动器杆42安装有蜗轮,该蜗轮与电动马达的蜗轮蜗杆机构啮合。电动促动器43的电动马达由ECU控制。

限位器44与促动器杆42的右方邻接配置。限位器44包含引导板441以及头部442。引导板441是与促动器杆42平行的板状部。在引导板441设置有窄缝状的开口部OP

头部442具有基部以及凸缘部。基部是相对于促动器杆42平行的矩形的板状部。在基部的左面设置有向左方突出的圆柱状的凸部P1。凸部P1被插入开口部OP

未图示的螺旋弹簧(压缩弹簧)的一端被基座10支承,该螺旋弹簧的另一端与头部442连接,该螺旋弹簧按压头部442,并向后方且上方(与开口部OP

开关45从弹出杆41的旋转中心观察,配置在下方且后方。开关45是轻触开关,其按钮部朝向弹出杆41的旋转中心侧。开关45与ECU连接,ECU监视开关45的接通/断开状态。

双臂曲柄50是板状部件。双臂曲柄50具有基部511以及臂512、513、514。基部511被支承为能够绕轴部15c转动。基部511被未图示的扭簧施力,以便在图8B(b)中(从左方观察),逆时针转动。

臂512、513、514从双臂曲柄50的左方观察,分别从基部511的外边缘部向外侧(轴部15c的径向的外侧)延伸突出。臂512和臂513沿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突出。臂514配置在臂512与臂513之间。即、臂512(513)与臂514之间的角度是约45°。

(动作)

用户从车外打开门DR时,门拉手装置1如下那样进行动作。

<初始状态>

在用户开始打开门DR的操作以前(初始状态),手柄20被扭簧施力,握柄21收纳于收纳部11并静止(参照图8A)。臂23位于开口部OP

这里,如上述那样,弹出杆41被扭簧在同图中向顺时针方向施力,但该作用力小于手柄20的扭簧的作用力。因此,弹出杆41的臂412的前端部与手柄20的臂23的前面抵接,其移动(弹出杆41的顺时针的转动)被限制。即、弹出杆41在图8A以及图8B所示的初始位置静止。

在该状态下,弹出杆41的臂414从弹出杆41的旋转中心观察,向前方且下方(图中为左下侧)延伸突出。限位器44的头部442与其前端面相对。电动促动器43不进行动作。即、不向电动马达供给电力,其输出轴停止。因此,促动器杆42在同图所示的规定的初始位置静止。即、开口部OP

限位器44的凸部P1通过促动器杆42向开口部OP

臂413从弹出杆41的旋转中心观察,向后方且下方(同图中为右下方)延伸突出。臂413的前端部在同图中从开关45向逆时针方向离开。

此外,在初始状态下上锁机构KM处于上锁状态。即、门DR被上锁。

<向待机状态的迁移>

在初始状态下,若用户使用未图示的便携式终端(钥匙)进行解锁操作,则门拉手装置1向图9A以及图9B所示的待机状态迁移。具体而言,首先,ECU驱动上锁机构KM的电动促动器,使上锁机构KM从上锁状态向解锁状态迁移。并且,ECU驱动电动促动器43,使促动器杆42从图8B(b)所示的初始位置在同图中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并向图9B(b)所示的规定的弹出位置移动,停止电动促动器43的驱动。由此,头部442(凸部P1)的移动的限制被解除。

头部442被螺旋弹簧施力,在图8B(b)中向右上方向移动,如图9B(b)所示,与臂414的前端面抵接而静止。在该状态下,限位器44的螺旋弹簧虽与初始状态相比稍微伸长,但还处于被压缩的状态。

此外,如图9A以及图9B所示,在该待机状态下,握柄21与初始状态相同,收纳于收纳部11。

<向弹出状态的迁移>

在待机状态下,若用户按压手柄20的握柄21的前端部(比轴部件13靠前方的部分),则门拉手装置1向图10A以及图10B所示的弹出状态迁移。具体而言,握柄21在图9B(a)中逆时针转动,到达图10A(a)以及图10B(a)所示的弹出位置(用户能够把持握柄21的状态)。如图10B(b)所示,臂23的前端从初始状态向后方移动,与双臂曲柄50的臂512的前端部抵接。由此,握柄21难以转动。由此,用户能够识别门拉手装置1到达了弹出状态的情况。另外,如上述那样,臂23后退,由此臂414的前端部的移动限制被解除。即、弹出杆41被扭簧施力,在图9B(b)中顺时针转动,到达图10B(b)所示的弹出位置。

若弹出杆41转动,臂414的前端部从头部442脱离,则头部442通过螺旋弹簧的作用力,在图9B(b)中向右上方向突出。由此,弹出杆41的逆时针的转动被限制,并且臂23的向前方的移动被限制。因此,用户即使将手从手柄20的握柄21离开,握柄21也会在弹出位置静止。

另外,臂413按压开关45的按钮部,开关45从断开状态向接通状态迁移。由此,ECU识别门拉手装置1处于弹出状态的情况。

<向门打开状态的迁移>

在弹出状态下,若用户把持手柄20的握柄21并向近前拉动,则门拉手装置1达到图11A以及图11B所示的门打开状态。具体而言,握柄21在图10B(a)中逆时针转动。由此,臂23的前端向后方移动。双臂曲柄50的臂512的前端部被臂23向后方按压,双臂曲柄50在图10B(b)中顺时针转动,到达图11B(b)所示的门打开位置。此时,与臂513的前端部连结的杆RD向下方移动。由此,解除机构RM被驱动,锁定机构LM与撞击器ST的卡合被解除,门DR打开(成为能够打开)。若用户使手离开握柄21,则握柄21以及双臂曲柄50被扭簧施力而返回弹出位置。如上述那样,臂23向前方的移动被臂412限制,所以握柄21在弹出位置静止。

<向初始状态的迁移(回归)>

ECU若检测出开关45从断开状态迁移到接通状态,则开始经过时间的计测。若该经过时间(计测结果)超过规定的阈值,则ECU驱动电动促动器43,使促动器杆42返回初始位置。由此,限位器44的头部442在图10B(b)中向左下侧(初始位置侧)移动,脱离弹出杆41的臂414。即、弹出杆41的逆时针的转动限制被解除。由此,握柄21被扭簧施力,在图10B(a)中顺时针转动,在图10B(b)中,臂23向前方移动。通过该臂23,将臂412的前端部向前方按压。由此,弹出杆41在同图中逆时针转动,向初始位置返回。

(效果)

假设,在开关罩32被轻触开关31的主体部分支承的情况下,为了使开关罩32的表面与外板DPb的表面位于同一面内,需要较高地保持轻触开关31相对于基座10的安装位置精度以及开关罩32相对于轻触开关31的安装位置精度。与此相对,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关罩32直接被基座10支承。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开关罩32的安装位置不易受到轻触开关31的安装位置精度的影响。即、根据本实施方式,容易使开关罩32的表面与外板DPb的表面位于同一面内。

另外,开关罩32与握柄21的前方邻接配置。该开关罩32的转动轴的延伸配置方向与握柄21的转动轴的延伸配置方向平行。假设,在将开关罩32的轴部323配置在开关罩32的前端侧的情况下,在用户为了使握柄21弹出而压入握柄21的前端部时,存在误按压开关罩32的后端部的担忧。在该情况下,存在开关罩32转动而轻触开关31从断开状态向接通状态迁移,对门DR进行了上锁的情况。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关罩32的轴部323配置在开关罩32的后端部(握柄21与罩部321的边界部的附近)。因此,在用户为了使握柄21弹出而压入握柄21的前端部时,即使误按压开关罩32的后端部,由于该部位在轴部323的附近,所以开关罩32难以转动。因此,在使握柄21弹出时,不易产生误将门DR上锁这样的情况。

并且,在门拉手装置1中,若使握柄21弹出,则弹出杆41与限位器44卡止,暂时保持弹出状态。即、即使用户使手从握柄21离开,握柄21也处于弹出的状态,用户能够再次把持握柄21。例如,用户在关闭门DR的中途,能够把持握柄21而再次打开门DR。

此外,电动促动器43是用于驱动限位器44的装置,不驱动作用比较大的力(扭簧的作用力)的握柄21。因此,能够采用比较小型(低输出(低扭矩))的电动马达。因此,能够使门拉手装置1小型化。

如上述那样,门拉手装置1的组装性以及实用性(操作性)高。

(第二实施方式)

(结构)

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门拉手装置2进行说明。在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门拉手装置1中,构成为在用户按压开关罩32而进行了解锁之后,压入手柄20的握柄21的前端部,由此门拉手装置1从初始状态向弹出状态迁移。与此相对,门拉手装置2构成为若用户按压开关罩32而进行解锁,则门拉手装置2自动地从初始状态向弹出状态迁移。

在门拉手装置2中,代替门拉手装置1的弹出杆41以及促动器杆42,使用图12~图20所示的弹出杆61以及促动器杆62。其它的结构部件与门拉手装置1的结构部件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弹出杆61是板状部件。弹出杆61与弹出杆41相同,具有基部611、臂612、臂613以及臂614。

基部611被支承为能够绕轴部15a转动。从弹出杆61的左方观察,臂612、613、614从基部611的外边缘部向外侧(轴部15a的径向的外侧)延伸突出。臂612和臂613相互向相反方向延伸突出。另外,臂614向与臂612(613)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突出。在臂614的前端部的右面设置有向右方延伸的圆柱状的凸部P2。并且,在臂614的中间部设置有向右方突出的凸部P3。从弹出杆61的左方观察,凸部P3呈大致三角形。凸部P3配置在臂614的边缘部中的与臂612相反的一侧的边缘部。

促动器杆62是板状部件。具有基部621以及臂622。基部621沿规定的方向延伸突出。基部621的一端部被支承为能够绕轴部15c转动。在基部621的长边方向的中间部设置有沿其转动方向延伸的窄缝状的开口部OP

臂622的宽度比基部621宽。在臂622的中央部设置有开口部OP

促动器杆62与弹出杆61的右侧邻接配置,凸部P1以及凸部P2分别被插入开口部OP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电动促动器43中,采用输出扭矩比第一实施方式大的电动马达。

(动作)

<初始状态>

在用户开始打开门DR的操作以前(初始状态),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握柄21收纳在收纳部11而静止。臂23位于开口部OP

臂612的前端部与臂23的前面抵接。

从弹出杆61的旋转中心观察,臂614向前方且下方(图12中为向左下侧)延伸突出。电动促动器43不进行动作。即、不向电动马达供给电力,其输出轴停止。因此,促动器杆62在同图所示的规定的初始位置静止。凸部P2与构成开口部OP

限位器44的凸部P1通过促动器杆62而在其可动范围的另一端部(图中为左下侧)静止。头部442与凸部P3的侧面部P3a对置(分离)。限位器44的螺旋弹簧以某种程度被压缩。即、头部442在图12中被螺旋弹簧向上侧按压,但插入到促动器杆62的开口部OP

<向弹出状态的迁移>

在初始状态下,若用户使用未图示的便携式终端(钥匙)进行解锁操作,则ECU驱动上锁机构KM的电动促动器,使上锁机构KM从上锁状态向解锁状态迁移。并且,ECU驱动电动促动器43,使促动器杆62从图12所示的状态在同图中顺时针转动,经由图13~图15所示的状态,而向图16所示的规定的弹出位置移动,停止电动促动器43的驱动。在该过程中,以弹出杆61的凸部P2被促动器杆62推顶的方式,弹出杆61在图12中顺时针转动。由此,臂23的前端被臂612按压而向后方移动。即、握柄21转动,到达弹出位置(用户能够把持握柄21的状态)。在图16所示的弹出状态下,臂23的前端与双臂曲柄50的臂512的前端部抵接。

另外,促动器杆62的开口部OP

另外,从图13的状态,弹出杆61转动,经由图14所示的状态,如图15所示,凸部P3的顶点(侧面部P3a与侧面部P3b的交叉部(棱线))从头部442脱离。于是,头部442通过螺旋弹簧的作用力,如图16所示,向右上方向突出。而且,头部442与凸部P3的侧面部P3b抵接。由此,弹出杆61的逆时针的转动被限制。即、通过臂612限制臂23向前方的移动。因此,即使在不向电动促动器43供给电力的状态下,握柄21也在弹出位置静止。

另外,臂613按压开关45的按钮部,开关45从断开状态向接通状态迁移。由此,ECU识别门拉手装置2处于弹出状态的情况。

<向门打开状态的迁移>

在图16所示的弹出状态下,若用户向近前拉动握柄21,则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从弹出状态向门打开状态迁移。

<向初始状态的迁移(回归)>

在门打开状态下,若用户使手离开握柄21,则握柄21以及双臂曲柄50被扭簧施力而向弹出位置返回。ECU计测从迁移至弹出状态的时刻起的经过时间,若该计测结果超过规定的阈值,则驱动电动促动器43,使促动器杆62在图16中逆时针转动。如图17所示,头部442与侧面部P3b抵接,所以弹出杆61保持静止,促动器杆62开始转动。开口部OP

(效果)

在采用门拉手装置1的情况下,用户必须压入握柄21的前端部,使握柄21弹出。与此相对,在采用门拉手装置2的情况下,若用户对门DR进行解锁,则驱动电动促动器43,握柄21自动地弹出。因此,与门拉手装置1相比,门拉手装置2的便利性高。

(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结构)

也可以代替上述弹出杆61以及促动器杆62,使用图21~图29所示的弹出杆71以及促动器杆72。

弹出杆71是与弹出杆41相同的板状部件,但其板厚比弹出杆41厚。弹出杆71具有多个肋。弹出杆71具有与弹出杆41相同的基部711以及臂712、713、714。但是,与上述弹出杆61不同,在臂714的前端部设置有向“左方”延伸的近似圆柱状的凸部P4。另外,与臂614相同,在臂714的中间部设置有凸部P3。

促动器杆72具有基部721以及臂722。基部721的一端部被支承为能够绕轴部15b转动。在基部721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部的角部设置有沿其转动方向延伸的窄缝状的开口部OP

促动器杆72与弹出杆71的左侧邻接配置,凸部P1以及凸部P4分别被插入开口部OP

(动作)

<初始状态>

在用户开始打开门DR的操作以前(初始状态),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握柄21收纳于收纳部11并静止。如图21所示,臂23位于开口部OP

弹出杆71的臂712的前端部712a的后面与手柄20的臂23的前面抵接。

从弹出杆71的旋转中心观察,臂713向后方且下方(图21中为右下侧)延伸突出。电动促动器43不进行动作。即、不向电动马达供给电力,其输出轴停止。因此,促动器杆72在同图所示的规定的初始位置静止。

从弹出杆71的旋转中心观察,弹出杆71的臂713向后方且下方(同图中为右下侧)延伸突出。臂713的前端部在同图中从开关45向逆时针方向离开。

促动器杆72的基部721与臂722之间的角度成为其可变范围的最大值。即、臂722相对于基部721的转动被转动限制机构73限制,以便基部721与臂722之间的角度不会扩大到可变范围的最大值以上。

限位器44的凸部P1通过促动器杆62而在可动范围的另一端部(图21中为左下侧)静止。头部442与凸部P3的侧面部P3a对置(分离)。限位器44的螺旋弹簧以某种程度被压缩。即、头部442虽被螺旋弹簧在图21中向右上侧按压,但插入到促动器杆72的开口部OP

<向弹出状态的迁移>

在初始状态下,若用户使用未图示的便携式终端(钥匙)进行解锁操作,则ECU驱动上锁机构KM的电动促动器,使上锁机构KM从上锁状态向解锁状态迁移。并且,ECU驱动电动促动器43,使促动器杆72从图21所示的初始位置在同图中顺时针转动,经由图22~图24所示的状态,而向图25所示的规定的弹出位置移动,停止电动促动器43的驱动。在该过程中,以弹出杆71的凸部P2被促动器杆72推顶的方式,弹出杆71在图21中顺时针转动。由此,臂23的前端被臂712按压而向后方移动。即、握柄21转动,到达弹出状态(用户能够把持握柄21的状态)。如图25所示,在弹出状态下,臂23的前端与双臂曲柄50的臂512的前端部抵接。

另外,促动器杆72的开口部OP

从图22的状态,如图23所示,弹出杆71进一步转动,如图24所示,若凸部P3的顶点(侧面部P3a与侧面部P3b的交叉部(棱线))从头部442脱离,则头部442通过螺旋弹簧的作用力,在图24中向右上方向突出。而且,如图25所示,头部442与凸部P3的侧面部P3b抵接。由此,弹出杆71的逆时针的转动被限制。即、通过臂712来限制臂23向前方的移动。因此,即使在不向电动促动器43供给电力的状态下,握柄21也在弹出位置静止。

另外,臂713按压开关45的按钮部,而开关45从断开状态向接通状态迁移。由此,ECU识别门拉手装置2处于弹出状态的情况。

<向门打开状态的迁移>

在弹出状态下,若用户向近前拉动握柄21,则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从弹出状态向门打开状态迁移。

<向初始状态的迁移(回归)>

在门打开状态下,若用户使手离开握柄21,则握柄21以及双臂曲柄50被扭簧施力而向弹出位置返回。ECU计测从迁移到弹出状态的时刻起的经过时间,若该计测结果超过规定的阈值,则驱动电动促动器43,使促动器杆72在图25中逆时针转动。如图25所示,头部442与侧面部P3b抵接,所以弹出杆71保持静止,以基部721与臂722之间的角度减少的方式(以促动器杆72弯折的方式),基部721在同图25中开始逆时针转动。如图26所示,开口部OP

(第三实施方式)

(结构)

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门拉手装置3进行说明。如图30A以及图30B所示,门拉手装置3具备与基座10不同的基座10A。另外,门拉手装置3代替限位器44,具备施加与握柄21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的阻力(扭矩)来降低握柄21的转动速度的阻尼机构80。并且,门拉手装置3代替双臂曲柄50,具备双臂曲柄50A。此外,门拉手装置3与门拉手装置1以及门拉手装置2不同,不具备弹出杆、促动器杆以及限位器、以及驱动它们的电动促动器。

基座10A具备与基座10的轴部15a、15c相同的轴部15d、15e。轴部15d位于开口部OP

阻尼机构80包含杆81以及旋转阻尼器82。杆81具有基部811以及臂812。基部811被能够转动地支承于轴部15d。基部811的外周部中的一部分呈圆弧状,在该圆弧部811a设置有与后述的旋转阻尼器82的正齿轮G的齿T2啮合的齿T1。另外,基部811的外周部中的其它一部分呈凸轮形状。即、在该凸轮部811b中,随着从基部811的周向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其径向的尺寸逐渐变大。臂812配置在基部811的外周部中的、圆弧部811a与凸轮部811b之间。从杆81的左方观察,臂812向基部811的径向的外侧延伸突出。在臂812设置有开口部OP

旋转阻尼器82具有壳体821。在壳体821内收纳有转子、以及粘度比较大的油。与转子连结的轴部从壳体向外侧突出。在该轴部安装有正齿轮G。以正齿轮G的中心轴位于轴部15d的后方且上方(图30B(b)中为右上方)的方式,将壳体821固定于基座10A。正齿轮G的齿T2与杆81的齿T1啮合。

双臂曲柄50A具备基部50A1、臂50A2以及臂50A3。基部50A1被能够转动地支承于轴部15e。臂50A2从基部50A1的外周部向基部50A1的径向的外侧延伸突出。杆RD的前端部与臂50A2的前端部连结。臂50A3从基部50A1的中心部与臂50A2的前端部之间突出。臂50A3沿相对于臂50A2的延伸配置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配置。

另外,开关45配置在轴部15d的前方且上方(图30B(b)中为左上方)。

(动作)

<初始状态>

在用户开始打开门DR的操作以前(初始状态),手柄20被扭簧施力,如图30A以及图30B所示,握柄21收纳于收纳部11并静止。臂23位于开口部OP

<向弹出状态的迁移>

在初始状态下,若用户使用未图示的便携式终端(钥匙)进行解锁操作,则ECU驱动上锁机构KM的电动促动器,使上锁机构KM从上锁状态向解锁状态迁移。

若用户按压手柄20的握柄21的前端部(比轴部件13靠前方的部分),则握柄21在图30B(a)中逆时针转动,到达图31A(a)~图31B(b)所示的弹出位置(用户能够把持握柄21的状态)。在该过程中,臂23的前端从图30B(b)所示的初始位置向后方移动,使杆81在同图中逆时针转动。由于杆81的齿T1与旋转阻尼器82的齿T2啮合,所以杆81转动,由此旋转阻尼器82的轴部旋转。因此,对杆81作用朝向与其转动方向相反的转动方向的扭矩(阻力)。因此,与未搭载旋转阻尼器82的情况相比,握柄21的操作感变重。若臂23与双臂曲柄50A的臂50A3的前端部抵接,则握柄21的操作感进一步变重。因此,用户能够识别门拉手装置3到达了弹出状态。另外,通过凸轮部811b按压开关45的按钮部,而开关45从断开状态向接通状态变化。

<向门打开状态的迁移>

在弹出状态下,若用户把持手柄20的握柄21并向近前拉动,则臂23的前端向后方移动。通过臂23将双臂曲柄50A的臂50A3的前端部向后方按压,双臂曲柄50A在图31B(b)中顺时针转动,并到达图32A以及图32B所示的门打开位置。此时,与臂50A2的前端部连结的杆RD向下方移动。由此,驱动解除机构RM,锁定机构LM与撞击器ST的卡合被解除,门DR打开。在该过程中,杆81在图31B(b)中逆时针转动。由于杆81的齿T1与旋转阻尼器82的齿T2啮合,所以杆81转动,由此旋转阻尼器82的轴部旋转。因此,对杆81作用朝向与其转动方向相反的转动方向的扭矩(阻力)。因此,与为搭载旋转阻尼器82的情况相比,握柄21的操作感变重。

<向初始状态的迁移(回归)>

在门打开状态下,若用户使手离开握柄21,则握柄21以及双臂曲柄50A被扭簧施力而分别转动,向弹出位置返回。并且,握柄21被扭簧施力而转动,向初始位置返回。如上述那样,在门拉手装置3从门打开状态向初始状态返回的过程中,杆81在图32B(b)以及图31B(b)中顺时针转动。此时,与杆81卡合的旋转阻尼器82的轴部旋转。由此,施加针对握柄21的转动(收纳于收纳部11的动作)的阻力。即、握柄21以比较低的低速转动。

(效果)

根据门拉手装置3,能够使握柄21从弹出位置朝向初始位置时的握柄21的转动速度低速化。因此,即使用户使手离开握柄21,在短暂的期间,握柄21处于弹出的状态,用户能够把持握柄21。例如,用户在关闭门DR的中途,能够把持握柄21而再次打开门DR。

(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上述旋转阻尼器82构成为相对于正转(图30B(b)的顺时针方向)以及反转(同图的逆时针方向)中的任一个旋转方向都产生阻力。也可以代替之,采用具备在正转时不产生阻力而仅在反转时产生阻力的锁定机构的旋转阻尼器。由此,能够减轻使握柄21弹出时的操作力,并且能够使握柄21从弹出位置朝向初始位置时的握柄21的转动速度低速化。

附图标记的说明

1、2、3…门拉手装置(车门拉手装置);10、10A…基座;11…收纳部;14…轴承部;20…手柄;21…把手;23…臂;30…开关装置;31…轻触开关;32…开关罩;40…弹出机构;41…弹出杆;42…促动器杆;43…电动促动器;44…限位器;61…弹出杆;62…促动器杆;71…弹出杆;72…促动器杆;73…转动限制机构;80…阻尼机构;81…杆;82…旋转阻尼器。

相关技术
  • 车门拉手结构、拉手本体、拉手安装支架及车辆
  • 车门拉手结构、拉手本体、拉手安装支架及车辆
技术分类

06120115609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