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水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水卷材,尤其涉及一种预复合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GB 55030-2022《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规定,明挖法地下工程一级防水等级要求不少于3道防水,且3道防水中需要2道卷涂结合的结构,或2道防水卷材。

CN110387197A公开了一种自粘胶防水卷材,所述自粘胶防水卷材由三层结构组成,三层结构自上到下依次为防水层、自粘胶层和隔离膜,所述自粘胶防水卷材的自粘层内部复合有自粘胶约束材料,在不影响自粘层效果的基础上对自粘层的物料进行分割,有效的防止了自粘层内的自粘胶材料随着气温升高粘度降低而产生的高温自流现象,消除了高温时防水层的鼓泡问题。

但其并未关注实际施工过程中,表面褶皱、粉尘污染等实际施工情况对防水效果的影响。

CN112275530A公开了一种宽幅高分子增效自粘防水卷材及其边部在线涂胶系统,宽幅高分子减粘自粘防水卷材为层级机构,从上到下依次为减粘层、自粘层、主防水层、自粘胶条和转移膜,减粘层宽度小于自粘层,减粘层的一侧与自粘层平齐,另一侧形成自粘层部分露出的搭接边,搭接边上覆盖有隔离膜,自粘胶条规格与搭接边宽度相匹配,设置在宽幅高分子增效自粘防水卷材的主防水层与减粘层和自粘层平齐的一侧,施工时与搭接边相粘接。

但在2道防水卷材进行施工时,按照传统的施工方法,需要先铺设一道防水卷材,再在已铺设好的防水卷材上铺设另一道防水卷材。但目前的施工方法存在至少两个弊端:两道防水卷材分别使用,工序较多,且施工费用较高、效率慢;上下两层防水卷材的粘接处采用自粘或热熔的方式结合,由于卷材表面存在褶皱、灰尘污染等影响,势必存在粘接薄弱点,影响最终的防水效果。

对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实际施工改进的、满足防水卷材抗拉力要求、且有利于提高施工进度与施工效果的预复合防水卷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复合防水卷材,该预复合防水卷材的结构能够克服两道防水卷材分别施工带来的存在褶皱、灰尘污染的不利影响,具有优良的防水效果。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复合防水卷材,所述预复合防水卷材包括第一区段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区段一端的第二区段;

所述第一区段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自粘胶层与第二自粘胶层;

所述第一区段中还设置有至少1层加强层;

所述第一自粘胶层或所述第二自粘胶层远离所述加强层的表面设置第一表层以及第一隔离边膜,所述第一表层于第一区段的相对面设置有第二表层以及第二隔离边膜;

所述第一隔离边膜以及所述第二隔离边膜设置于所述第一区段远离所述第二区段的一端;

所述第二区段包括第一搭接头与第二搭接头;

所述第一搭接头包括第一搭接自粘胶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搭接自粘胶层相对两侧的第一搭接表层与第三隔离边膜;

所述第二搭接头包括第二搭接自粘胶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搭接自粘胶层相对两侧的第二搭接表层与第四隔离边膜;

所述第三隔离边膜与所述第四隔离边膜相对设置。

本发明提供的预复合防水卷材,通过第一自粘胶层、第二自粘胶层、第一搭接自粘胶层以及第二搭接自粘胶层的设置,使第一自粘胶层与第二自粘胶层的总厚度相当于两层常规防水卷材中自粘胶层的厚度,使预复合防水卷材的结构符合GB 55030-2022中需要2道防水卷材的结构要求,在施工时避免了两道防水卷材的分别施工,克服了分别施工带来的表面褶皱、粉尘污染等缺陷。

本发明中,第二区段设置于第一区段的一端,而且,第二区段中第一搭接头与第二搭接头的相对面分别设置第三隔离边膜与第四隔离边膜,避免了第一搭接头与第二搭接头的粘接,使整个预复合防水卷材的形状呈现“Y”型。

示例性的,本发明预复合防水卷材中,第一搭接自粘胶层与第一自粘胶层连接,第二搭接自粘胶层与第二自粘胶层连接;或,第一搭接自粘胶层与第二自粘胶层连接,第二搭接自粘胶层与第一自粘胶层连接。

所述连接包括,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分别生产后进行的粘接;

或第一自粘胶层与第一搭接自粘胶层为一个整体,第二自粘胶层与第二搭接自粘胶层为一个整体;

或第一自粘胶层与第二搭接自粘胶层为一个整体,第二自粘胶层与第一搭接自粘胶层为一个整体。

示例性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预复合防水卷材时:

移除一张预复合防水卷材的第一隔离边膜与第二隔离边膜,使第一自粘胶层与第二自粘胶层部分暴露,然后与另一张移除第三隔离边膜与第四隔离边膜的预复合防水卷材接触,具体的,第一自粘胶层与第一搭接自粘胶层接触,第二自粘胶层与第二搭接自粘胶层接触。

本发明中,第一隔离边膜、第二隔离边膜、第三隔离边膜与第四隔离边膜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PE膜、PP膜、PET膜或PET镀铝膜。本发明中,加强层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PET无硅膜。

本发明中,第一表层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PE膜、PP膜、PET膜、PET镀铝膜、PVDF膜、PF膜、硅钛膜、铝箔复合膜、不锈钢膜、砂层或聚合物纤维布中的任意一种;第二表层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PE膜、PP膜、PET膜、PET镀铝膜、PVDF膜、PF膜、硅钛膜、铝箔复合膜、不锈钢膜、砂层或聚合物纤维布中的任意一种。第一搭接表层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PE膜、PP膜、PET膜、PET镀铝膜、PVDF膜、PF膜、硅钛膜、铝箔复合膜、不锈钢膜、砂层或聚合物纤维布中的任意一种;第二搭接表层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PE膜、PP膜、PET膜、PET镀铝膜、PVDF膜、PF膜、硅钛膜、铝箔复合膜、不锈钢膜、砂层或聚合物纤维布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改进点在于结构的改进,在此不对材料的选择进行进一步限定,根据应用场景需要进行合理地设置即可。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表层与第一隔离边膜不重叠,且第一表层以及第一隔离边膜的面积=第一自粘胶层远离加强层的表面面积;第二表层以及第二隔离边膜的面积=第二自粘胶层远离加强层的表面面积。

为了便于操作人员去除第一隔离边膜和/或第二隔离边膜,第一隔离边膜和/或第二隔离边膜还设置有便于去除的延伸部,所述第一隔离边膜的面积不包括延伸部的面积,且所述第二隔离边膜的面积不包括延伸部的面积。

本发明中,加强层的长度小于第一区段的长度,即需要使加强层不伸出第一区段远离第二区段的一端。

所述第一区段中加强层的数量为至少1层,例如可以是1层、2层、3层、4层或5层,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区段为第一自粘胶层、第二自粘胶层以及夹设于第一自粘胶层与第二自粘胶层之间的1层加强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离边膜与第三隔离边膜和/或第四隔离边膜的尺寸相同。

本发明使第一隔离边膜与第三隔离边膜和/或第四隔离边膜的尺寸相同,使去除第一隔离边膜后暴露的第一自粘胶层的大小,与去除第三隔离边膜和/或第四隔离边膜后暴露的第一搭接自粘胶层和/或第二搭接自粘胶层的大小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二隔离边膜与第四隔离边膜和/或第三隔离边膜的尺寸相同。

本发明使第二隔离边膜与第四隔离边膜和/或第三隔离边膜的尺寸相同,使去除第二隔离边膜后暴露的第二自粘胶层的大小,与去除第四隔离边膜和/或第三隔离边膜后暴露的第二搭接自粘胶层和/或第一搭接自粘胶层的大小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自粘胶层的厚度为0.5-4mm,例如可以是0.5mm、1mm、1.5mm、2mm、2.5mm、3mm、3.5mm或4mm,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第二自粘胶层的厚度为0.5-4mm,例如可以是0.5mm、1mm、1.5mm、2mm、2.5mm、3mm、3.5mm或4mm,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第一搭接自粘胶层的厚度为0.5-4mm,例如可以是0.5mm、1mm、1.5mm、2mm、2.5mm、3mm、3.5mm或4mm,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第二搭接自粘胶层的厚度为0.5-4mm,例如可以是0.5mm、1mm、1.5mm、2mm、2.5mm、3mm、3.5mm或4mm,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加强层的厚度为0.02mm以上,例如可以是0.02mm、0.03mm、0.04mm、0.05mm、0.06mm、0.07mm或0.08mm,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第一自粘胶层、所述第二自粘胶层、所述第一搭接自粘胶层以及第二搭接自粘胶层中的至少1层是由自粘胶层制备得到的;所述自粘胶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原料:

沥青40-50份;增塑剂5-10份;分散剂0.1-2份;增粘剂18-25份;硅烷改性树脂15-25份;氯盐1-3份;淀粉8-15份;稳定剂0.2-2份;填料10-15份;抗老化剂0.2-1份;

所述氯盐包括氯化锌和/或三氯化铁。

本发明提供的自粘胶料,通过配方的改进,使自粘胶层其具有长时间稳定的低吸水率,且耐水性优良,具有极高的剥离强度以及良好的防水效果;而且,本发明提供的自粘胶料具有蠕变性,其能够缓冲基层变形,保证了预复合防水卷材的完整性,使防水系统的耐久性提升。

本发明提供的自粘胶料的制备原料中,沥青的重量份数为40-50份,例如可以是40份、42份、44份、45份、46份、48份或50份,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提供的自粘胶料中,沥青为自粘胶料组成原料的基础材料,对自粘胶料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

本发明中,沥青与氯盐配合,通过氯盐的使用将部分沥青炭化,有利于形成牢固的碳结合。

本发明提供的自粘胶料的制备原料中,增塑剂的重量份数为5-10份,例如可以是5份、6份、7份、8份、9份或10份,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提供的自粘胶料中,增塑剂的使用改善了自粘胶料的低温性能,提升了其他改性成分与沥青的相容性。

本发明提供的自粘胶料的制备原料中,分散剂的重量份数为0.1-2份,例如可以是0.1份、0.5份、1份、1.5份或2份,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提供的自粘胶料中,分散剂的使用提高并改善了增粘剂以及硅烷改性数值的使用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自粘胶料的制备原料中,增粘剂的重量份数为18-25份,例如可以是18份、20份、21份、24份或25份,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提供的自粘胶料中,增粘剂的使用改善了自粘胶料的粘弹性。

本发明中,通过分散剂与增粘剂的使用,形成了橡胶-沥青空间网状结构,有利于提高所得自粘胶料的粘接强度以及防水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自粘胶料的制备原料中,硅烷改性树脂的重量份数为15-25份,例如可以是15份、16份、18份、20份、21份、24份或25份,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提供的自粘胶料中,硅烷改性树脂的使用增加了自粘胶料中各组分的相容性与曾年作用,并起到了强度补强的有利效果。

本发明中,通过分散剂与硅烷改性树脂的使用,在橡胶-沥青空间网状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橡胶-树脂-沥青空间网状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所得自粘胶料的粘接强度以及防水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自粘胶料的制备原料中,氯盐的重量份数为1-3份,例如可以是1份、1.5份、2份、2.5份或3份,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提供的自粘胶料中,氯盐的使用通过表面扩散与内部扩散,提高了自粘胶料的剥离强度。

本发明中,通过氯盐与沥青的配合,实现了沥青的炭化,实现牢固的碳结合。

本发明提供的自粘胶料的制备原料中,淀粉的重量份数为8-15份,例如可以是8份、10份、12份、14份或15份,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提供的自粘胶料中,通过淀粉的使用对自粘胶料的粘稠度进行调节。

本发明所述淀粉包括天然淀粉和/或变性淀粉。

本发明提供的自粘胶料的制备原料中,稳定剂的重量份数为0.2-2份,例如可以是0.2份、0.5份、0.8份、1份、1.5份或2份,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提供的自粘胶料中,稳定剂能够作为自粘胶料的相容剂,有利于体系的稳定,最终提高了自粘胶料的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的自粘胶料的制备原料中,填料的重量份数为10-15份,例如可以是10份、11份、12份、14份或15份,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提供的自粘胶料中,填料的作为自粘胶料中的骨架,能够增强自粘胶料的强度,并能够提高自粘胶料的耐水性、耐磨性以及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的自粘胶料的制备原料中,抗老化剂的重量份数为0.2-1份,例如可以是0.2份、0.4份、0.5份、0.6份、0.8份或1份,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提供的自粘胶料中,抗老化剂的使用能够有效终结自粘胶料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反应性自由基,有效避免了自粘胶料的裂解。

优选地,所述沥青包括70号沥青和/或90号沥青。

优选地,所述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癸酯(DPHP)和/或对苯二甲酸二辛脂(DOTP)。

优选地,所述分散剂包括改性聚丙烯酸超分散剂。

优选地,所述增粘剂包括有机硅增粘剂。

示例性的,本发明所述有机硅增粘剂为MQ增粘剂,包括由单官能三甲基硅烷与四官能四氯化硅反应形成的MQ增粘剂。

优选地,所述硅烷改性树脂包括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或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优选地,所述稳定剂包括二异丙基黄原四硫醚。

优选地,所述填料的吸油值在70g/100g以下,例如可以是20g/100g、30g/100g、40g/100g、50g/100g、60g/100g或70g/100g,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优选为硅灰石粉。

优选地,所述抗老化剂包括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或聚丁二酸(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乙醇)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的组合包括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与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的组合,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与聚丁二酸(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乙醇)酯的组合,或,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与聚丁二酸(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乙醇)酯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自粘胶料的制备步骤包括:

将沥青和增塑剂进行第一搅拌处理,形成第一混合料;

将增粘剂和第一分散剂加入第一混合料中进行第二搅拌处理;

将硅烷改性树脂和第二分散剂加入第二混合料中进行第三搅拌处理;

将氯盐、淀粉、稳定剂、填料和抗老化剂依次加入所述第三混合料中搅拌均匀,得到所述自粘胶料;

其中,所述分散剂由第一分散剂和第二分散剂组成。

本发明提供的自粘胶料的制备步骤中,第一搅拌处理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进行脱水;通过第二搅拌处理,形成了橡胶-沥青空间网状结构;通过第三搅拌处理,进一步形成了橡胶-树脂-沥青空间网状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所得自粘胶料使其具有长时间稳定的低吸水率,且耐水性优良,具有极高的剥离强度以及良好的防水效果。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将分散剂分两次加入,提升了分散效果,能够得到橡胶-树脂-沥青空间网状结构,而单次全部加入只能得到效果略差的橡胶-沥青结构。而且,本发明在混合硅烷改性树脂之后再加入氯盐,有利于沥青的炭化,便于提高所得自粘胶料的耐水性、剥离强度以及防水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一搅拌处理的温度为140-160℃,例如可以是140℃、145℃、150℃、155℃或160℃,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第二搅拌处理的温度为160-180℃,例如可以是160℃、165℃、170℃、175℃或180℃,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第三搅拌处理的的温度为160-180℃,例如可以是160℃、165℃、170℃、175℃或180℃,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散剂为所述分散剂总量的40%以上,例如可以是40%、45%、50%、55%、60%、65%、70%、75%或80%,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优选为40-60%。

优选地,所述氯盐加入第三混合料中搅拌均匀的温度为150-170℃,例如可以是150℃、155℃、160℃、165℃或170℃,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淀粉加入第三混合料中搅拌均匀的温度为140-160℃,例如可以是140℃、145℃、150℃、155℃或160℃,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稳定剂加入第三混合料中搅拌均匀的温度为130-150℃,例如可以是130℃、135℃、140℃、145℃或150℃,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填料加入第三混合料中搅拌均匀的温度为130-150℃,例如可以是130℃、135℃、140℃、145℃或150℃,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抗老化剂加入第三混合料中搅拌均匀的温度为130-150℃,例如可以是130℃、135℃、140℃、145℃或150℃,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示例性的,本发明所述预复合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采用辊压、刮涂或辊刮等本领域常规的方法,利用自粘胶料形成第一自粘胶层、第二自粘胶层、第一搭接自粘胶层或第二搭接自粘胶层中的至少1层。

示例性的,当第一自粘胶层与第二自粘胶层之间设置1层加强层时,以刮涂为例,所述预复合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铺设第二搭接表层、第二表层与第二隔离边膜,然后刮涂自粘胶料,形成第二搭接自粘胶层与第二自粘胶层;然后按照结构铺设第三隔离边膜、第四隔离边膜与加强层,然后刮涂自粘胶料,形成第一搭接自粘胶层与第一自粘胶层;刮涂完成后,覆盖第一搭接表层、第一表层以及第一隔离边膜,最后进行冷却定型与收卷。

其他结构以此类推,只要在需要设置自粘胶层的位置通过辊压、刮涂或辊刮的方式设置自粘胶层,通过在设置隔离膜、隔离边膜或加强层的位置铺设对应结构即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预复合防水卷材,通过第一自粘胶层、第二自粘胶层、第一搭接自粘胶层以及第二搭接自粘胶层的设置,使预复合防水卷材的结构符合GB 55030-2022中需要2道防水卷材的结构要求,在施工时避免了两道防水卷材的分别施工,克服了分别施工带来的表面褶皱、粉尘污染等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预复合防水卷材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区段;2,第二区段;

110,第一自粘胶层;111,第一表层;112,第一隔离边膜;

120,第二自粘胶层;121,第二表层;122,第二隔离边膜;

130,加强层;

210,第一搭接自粘胶层;211,第一搭接表层;212,第三隔离边膜;

220,第二搭接自粘胶层;221,第二搭接表层;222,第四隔离边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预复合防水卷材,预复合防水卷材包括第一区段1以及设置于第一区段1一端的第二区段2;

第一区段1包括第一自粘胶层110、第二自粘胶层120以及夹设于第一自粘胶层110与第二自粘胶层120之间的加强层130;

第一自粘胶层110远离加强层130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表层111以及第一隔离边膜112;第一隔离边膜112设置于远离第二区段2的一端;

第二自粘胶层120远离加强层130的表面设置有第二表层121以及第二隔离边膜122;第二隔离边膜122设置于远离第二区段2的一端;

第二区段2包括第一搭接头与第二搭接头;

第一搭接头包括第一搭接自粘胶层210,以及设置于第一搭接自粘胶层210相对两侧的第一搭接表层211与第三隔离边膜212;

第二搭接头包括第二搭接自粘胶层220,以及设置于第二搭接自粘胶层220相对两侧的第二搭接表层221与第四隔离边膜222;

第三隔离边膜212与第四隔离边膜222相对设置;

第一自粘胶层110与第一搭接自粘胶层210为一个整体,第二自粘胶层120与第二搭接自粘胶层220为一个整体;

第一表层111与第一隔离边膜112不重叠,且第一表层111以及第一隔离边膜112的面积=第一自粘胶层110远离加强层的表面面积;第二表层121以及第二隔离边膜122的面积=第二自粘胶层120远离加强层130的表面面积;

第一隔离边膜112与第三隔离边膜212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二隔离边膜122与第四隔离边膜222的尺寸相同。

所述预复合防水卷材沿其水平中心面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自粘胶层110的厚度为2mm,第二自粘胶层120的厚度为2mm,第一搭接自粘胶层210的厚度为2mm,第二搭接自粘胶层220的厚度为2mm,加强层130的厚度为0.075mm。

所述第一自粘胶层110、第二自粘胶层120、第一搭接自粘胶层210与第二搭接自粘胶层220如下自粘胶料刮涂得到;以重量份数计,自粘胶料的制备原料包括:

沥青45份;增塑剂8份;分散剂1份;增粘剂21份;硅烷改性树脂20份;氯盐2份;淀粉12份;稳定剂1份;填料12份;抗老化剂0.6份;

沥青为70号沥青;增塑剂为DPHP;分散剂为改性聚丙烯酸超分散剂(浙江欣奇化工有限公司,PAA-L);增粘剂为由单官能三甲基硅烷与四官能四氯化硅反应组成的MQ增粘剂(山东硅科新材料有限公司,gk-m001);硅烷改性树脂为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氯盐为质量比1:1的氯化锌与三氯化铁的组合;淀粉为变性淀粉(任丘中达化工99%工业级淀粉);稳定剂为二异丙基黄原四硫醚(WILLING WL-101);填料为硅灰石粉;抗老化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

所述分散剂为第一分散剂与第二分散剂。

自粘胶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混合沥青与增塑剂,150℃充分搅拌,以进行脱水;

(2)继续混合增粘剂与第一分散剂,170℃充分搅拌,以形成橡胶-沥青空间网状结构;

第一分散剂为分散剂总量的50%;

(3)继续混合硅烷改性树脂与第二分散剂,170℃充分搅拌,以进一步形成橡胶-树脂-沥青空间网状结构;

(4-1)继续混合氯盐,160℃充分搅拌,以催化体系的内聚强度;

(4-2)继续混合淀粉,150℃充分搅拌,以调整自粘胶料的稠度与稳定性,保持体系平衡,降低表面张力;

(4-3)继续混合稳定剂,140℃充分搅拌,提升自粘胶料的粘结性能和耐久性能;

(4-4)继续混合硅灰石粉,140℃充分搅拌;

(4-5)继续混合抗老化剂,140℃充分搅拌,得到自粘胶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复合防水卷材,本实施例中预复合防水卷材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中第一自粘胶层110、第二自粘胶层120、第一搭接自粘胶层210与第二搭接自粘胶层220如下自粘胶料刮涂得到;以重量份数计,自粘胶料的制备原料包括:

沥青40份;增塑剂5份;分散剂0.1份;增粘剂18份;硅烷改性树脂15份;氯盐1份;淀粉8份;稳定剂0.2份;填料10份;抗老化剂0.2份;

沥青为90号沥青;增塑剂为DOTP;分散剂为改性聚丙烯酸超分散剂(浙江欣奇化工有限公司,PAA-L);增粘剂为由单官能三甲基硅烷与四官能四氯化硅反应组成的MQ增粘剂(山东硅科新材料有限公司,gk-m001);硅烷改性树脂为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氯盐为质量比1:0.8的氯化锌与三氯化铁的组合;淀粉为变性淀粉(任丘中达化工99%工业级淀粉);稳定剂为二异丙基黄原四硫醚(WILLING WL-101);填料为硅灰石粉;抗老化剂为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

所述分散剂为第一分散剂与第二分散剂。

除了第一分散剂为分散剂总量的40%,自粘胶料的制备方法的其它步骤与参数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复合防水卷材,本实施例中预复合防水卷材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中第一自粘胶层110、第二自粘胶层120、第一搭接自粘胶层210与第二搭接自粘胶层220如下自粘胶料刮涂得到;以重量份数计,自粘胶料的制备原料包括:

沥青50份;增塑剂10份;分散剂2份;增粘剂25份;硅烷改性树脂25份;氯盐3份;淀粉15份;稳定剂2份;填料15份;抗老化剂1份;

沥青为90号沥青;增塑剂为DOTP;分散剂为改性聚丙烯酸超分散剂(浙江欣奇化工有限公司,PAA-L);增粘剂为由单官能三甲基硅烷与四官能四氯化硅反应组成的MQ增粘剂(山东硅科新材料有限公司,gk-m001);硅烷改性树脂为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氯盐为质量比1:1.2的氯化锌与三氯化铁的组合;淀粉为变性淀粉(任丘中达化工99%工业级淀粉);稳定剂为二异丙基黄原四硫醚(WILLING WL-101);填料为硅灰石粉;抗老化剂为聚丁二酸(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乙醇)酯。

所述分散剂为第一分散剂与第二分散剂。

除了第一分散剂为分散剂总量的60%,自粘胶料的制备方法的其它步骤与参数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复合防水卷材,本实施例中预复合防水卷材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中自粘胶料的制备原料,除了氯盐仅为氯化锌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复合防水卷材,本实施例中预复合防水卷材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中自粘胶料的制备原料,除了氯盐仅为三氯化铁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复合防水卷材,本实施例中预复合防水卷材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中自粘胶料的制备原料组成与实施例1相同;

自粘胶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混合沥青与增塑剂,140℃充分搅拌,以进行脱水;

(2)继续混合增粘剂与第一分散剂,160℃充分搅拌,以形成橡胶-沥青空间网状结构;

第一分散剂为分散剂总量的50%;

(3)继续混合硅烷改性树脂与第二分散剂,160℃充分搅拌,以进一步形成橡胶-树脂-沥青空间网状结构;

(4-1)继续混合氯盐,150℃充分搅拌,以催化体系的内聚强度;

(4-2)继续混合淀粉,140℃充分搅拌,以调整自粘胶料的稠度与稳定性,保持体系平衡,降低表面张力;

(4-3)继续混合稳定剂,130℃充分搅拌,提升自粘胶料的粘结性能和耐久性能;

(4-4)继续混合硅灰石粉,130℃充分搅拌;

(4-5)继续混合抗老化剂,130℃充分搅拌,得到自粘胶料。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复合防水卷材,本实施例中预复合防水卷材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中自粘胶料的制备原料组成与实施例1相同;

自粘胶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混合沥青与增塑剂,160℃充分搅拌,以进行脱水;

(2)继续混合增粘剂与第一分散剂,180℃充分搅拌,以形成橡胶-沥青空间网状结构;

第一分散剂为分散剂总量的50%;

(3)继续混合硅烷改性树脂与第二分散剂,180℃充分搅拌,以进一步形成橡胶-树脂-沥青空间网状结构;

(4-1)继续混合氯盐,170℃充分搅拌,以催化体系的内聚强度;

(4-2)继续混合淀粉,160℃充分搅拌,以调整自粘胶料的稠度与稳定性,保持体系平衡,降低表面张力;

(4-3)继续混合稳定剂,150℃充分搅拌,提升自粘胶料的粘结性能和耐久性能;

(4-4)继续混合硅灰石粉,150℃充分搅拌;

(4-5)继续混合抗老化剂,150℃充分搅拌,得到自粘胶料。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复合防水卷材,本实施例中预复合防水卷材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中自粘胶料的制备原料组成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中自粘胶料的制备方法,除了步骤(2)中的第一分散剂为分散剂总量的30%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复合防水卷材,本实施例中预复合防水卷材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中自粘胶料的制备原料组成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中自粘胶料的制备方法,除了步骤(2)中的第一分散剂为分散剂总量的70%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复合防水卷材,除了所述第一自粘胶层110的厚度为0.5mm,第二自粘胶层120的厚度为0.5mm,第一搭接自粘胶层210的厚度为0.5mm,第二搭接自粘胶层220的厚度为0.5mm,加强层130的厚度为0.07mm,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复合防水卷材,除了所述第一自粘胶层110的厚度为4mm,第二自粘胶层120的厚度为4mm,第一搭接自粘胶层210的厚度为4mm,第二搭接自粘胶层220的厚度为4mm,加强层130的厚度为0.08mm,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预复合防水卷材,本实施例中预复合防水卷材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本对比例中自粘胶料的制备原料组成与实施例1相同;

本对比例中,自粘胶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混合沥青与增塑剂,150℃充分搅拌,以进行脱水;

(2)继续混合增粘剂170℃充分搅拌;

(3)继续混合硅烷改性树脂与分散剂,170℃充分搅拌;

(4-1)继续混合氯盐,160℃充分搅拌,以催化体系的内聚强度;

(4-2)继续混合淀粉,150℃充分搅拌,以调整自粘胶料的稠度与稳定性,保持体系平衡,降低表面张力;

(4-3)继续混合稳定剂,140℃充分搅拌,提升自粘胶料的粘结性能和耐久性能;

(4-4)继续混合硅灰石粉,140℃充分搅拌;

(4-5)继续混合抗老化剂,140℃充分搅拌,得到自粘胶料。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预复合防水卷材,本实施例中预复合防水卷材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本对比例中自粘胶料的制备原料组成与实施例1相同;

本对比例中,自粘胶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混合沥青与增塑剂,150℃充分搅拌,以进行脱水;

(2)继续混合增粘剂与分散剂,170℃充分搅拌,以形成橡胶-沥青空间网状结构;

(3)继续混合硅烷改性树脂,170℃充分搅拌;

(4-1)继续混合氯盐,160℃充分搅拌,以催化体系的内聚强度;

(4-2)继续混合淀粉,150℃充分搅拌,以调整自粘胶料的稠度与稳定性,保持体系平衡,降低表面张力;

(4-3)继续混合稳定剂,140℃充分搅拌,提升自粘胶料的粘结性能和耐久性能;

(4-4)继续混合硅灰石粉,140℃充分搅拌;

(4-5)继续混合抗老化剂,140℃充分搅拌,得到自粘胶料。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预复合防水卷材,本实施例中预复合防水卷材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本对比例中自粘胶料的制备原料组成与实施例1相同;

本对比例中,自粘胶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混合沥青与增塑剂,150℃充分搅拌,以进行脱水;

(4-1)继续混合氯盐,160℃充分搅拌,以催化体系的内聚强度;

(2)继续混合增粘剂与第一分散剂,170℃充分搅拌,以形成橡胶-沥青空间网状结构;

第一分散剂为分散剂总量的50%;

(3)继续混合硅烷改性树脂与第二分散剂,170℃充分搅拌,以进一步形成橡胶-树脂-沥青空间网状结构;

(4-2)继续混合淀粉,150℃充分搅拌,以调整自粘胶料的稠度与稳定性,保持体系平衡,降低表面张力;

(4-3)继续混合稳定剂,140℃充分搅拌,提升自粘胶料的粘结性能和耐久性能;

(4-4)继续混合硅灰石粉,140℃充分搅拌;

(4-5)继续混合抗老化剂,140℃充分搅拌,得到自粘胶料。

对实施例1-11以及对比例1-3提供的自粘胶料的吸水率以及耐水性进行测试,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测试时,首先将自粘胶料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制备自粘胶层的标准试件。

吸水率的测试方法为:在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50±10%的条件下放置24h,分别称量每个试件的初始质量m

吸水率=[(m

耐水性的测试方法为:在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50±10%的条件下放置24h,然后将试件放入符合GB/T 6682-2008规定的三级水中,且浸没在液面以下25mm处,连续浸泡14d±2h,每隔7d换一次水;处理结束后,立即取出观察试件有无裂纹、分层、气泡或破碎等现象。

表1

对实施例1-11提供的预复合防水卷材以及对比例1-3提供的预复合防水卷材的剥离强度以及接缝不透水性进行测试,所得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

剥离强度侧测试方法以及接缝不透水性测试方法按照T/CWA 302-2023《建筑防水材料工程要求试验方法》进行;

对实施例1-11提供的预复合防水卷材以及对比例1-3提供的预复合防水卷材的抗窜水性进行测试,所得结果如表3所示,抗窜水性按照JC/T2428-2017的标准进行测试,其中,抗窜水性越好,表明所得预复合防水卷材中自粘胶层的蠕变性越好。

表2

表3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预复合防水卷材,通过第一自粘胶层、第二自粘胶层、第一搭接自粘胶层以及第二搭接自粘胶层的设置,使预复合防水卷材的结构符合GB 55030-2022中需要2道防水卷材的结构要求,在施工时避免了两道防水卷材的分别施工,克服了分别施工带来的表面褶皱、粉尘污染等缺陷;本发明提供的自粘胶料,通过配方的改进,使其具有长时间稳定的低吸水率,且耐水性优良,具有极高的剥离强度以及良好的防水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所得自粘胶料使其具有长时间稳定的低吸水率,且耐水性优良,具有极高的剥离强度以及良好的防水效果;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将分散剂分两次加入,提升了分散效果,能够得到橡胶-树脂-沥青空间网状结构,而单次全部加入只能得到效果略差的橡胶-沥青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管廊底板预铺反粘型TPO防水卷材的施工方法
  • 一种预铺式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预铺反粘防水卷材的电磁焊接方法
  • 一种预铺式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高分子预铺防水卷材焊接边生产装置及预铺防水卷材
  • 一种预铺式高分子防水卷材与弹性体SBS防水卷材连接节点
技术分类

0612011648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