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防气体窜漏的焦炉蓄热室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9:31


一种防气体窜漏的焦炉蓄热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焦炉蓄热室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气体窜漏的焦炉蓄热室。

背景技术

焦炉由蓄热室、斜道、炭化室、燃烧室和炉顶五部分组成;蓄热室设置在炉体的下部,上部通过斜道与燃烧室连接,炭化室与燃烧室依次相连,炭化室设置在两燃烧室之间,下部通过斜道与蓄热室相连接,炭化室上部设有炉顶。

焦炉煤气从管砖进入到燃烧室的立火道中,管砖被耐火砖包裹在蓄热室的主墙内,空气经蓄热室主墙和单墙围成的空腔上升至燃烧室立火道中,焦炉煤气和空气在立火道中混合燃烧,燃烧产生的废气下降经蓄热室换热后去烟道和烟囱。由上可知,多种气体都经过蓄热室,且流通方向和途径各异,且焦炉煤气易燃易爆,当发生窜漏和泄漏时,极可能会发生生产事故。

现在运行的焦化厂在生产过程中,焦炉地下室在气体换向时会听到“爆鸣”“放炮”等巨大声响,有些生产运行情况差的企业,还可以从废气开闭器处看见蓄热室墙墙壁上有明火,以上情况都是焦炉设计上不希望出现的异常现象,主要原因就是蓄热室墙出现空缝,气体经过空缝随意窜漏混合燃烧,不仅浪费了能源,还造成了生产安全隐患,因此设计出蓄热室部位的防气体窜漏和防煤气泄漏的结构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焦炉生产的稳定运行,以及生产工人和厂区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气体窜漏的焦炉蓄热室,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不改变耐火砖设计的情况下,通过在耐火砖砖缝内增加金属板的方法,防止蓄热室部位的气体窜漏,消除生产安全隐患,使煤气在预设部位燃烧,达到充分利用能源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气体窜漏的焦炉蓄热室,包括蓄热室主墙、单墙和管砖,管砖被耐火砖包裹在蓄热室主墙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砖外侧包裹有金属方管,所述蓄热室主墙和/或单墙的耐火砖砖缝内设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方管和金属板将蓄热室主墙和单墙的缝隙消除。

所述管砖的顶面与蓄热室主墙的耐火砖的顶面错位砌筑。

所述管砖顶面位于蓄热室主墙耐火砖的二分之一高度处。

所述金属方管为封闭结构,相邻金属方管间由压缝连接,压缝连接处与内部管砖接缝错位设置。

所述金属方管和/或金属板的厚度<0.8mm。

所述金属方管和金属板的从蓄热室的下部到上部连续布置,从机侧到焦侧连续布置。

所述金属方管和/或金属板的材料为奥氏体耐热钢、马氏体耐热钢或碳素体耐热钢中的任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通过在不改变耐火砖设计的情况下,采用在耐火砖砖缝内增加金属板的隔离方案,防止蓄热室部位的气体窜漏,使煤气在预设部位燃烧,达到充分利用能源的目的;

2)只需在砌筑耐火砖的过程中,在管砖外壁和砖缝中放置耐热金属材料,就可以有效防止煤气的泄漏,以及各种气体在主墙内和单墙两侧的窜漏,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沿A-A线剖视图。

图中:1-管砖,2-金属方管,3-蓄热室主墙,4-单墙,5-金属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具体实施例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具体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具体实施例获得其他的具体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具体实施例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无数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

见图1-2,是本发明一种防气体窜漏的焦炉蓄热室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蓄热室主墙3、单墙4和管砖1,管砖1被耐火砖包裹在蓄热室主墙3内,管砖1外侧包裹有金属方管2,蓄热室主墙和单墙的耐火砖砖缝内设有金属板5,金属方管2和金属板5将蓄热室主墙3和单墙4的缝隙消除,可以有效防止煤气的泄漏,以及各种气体在主墙内和单墙两侧的窜漏,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管砖1的顶面与蓄热室主墙3的耐火砖的顶面错位砌筑。管砖1顶面位于蓄热室主3墙耐火砖的二分之一高度处。

金属方管2为封闭结构,相邻金属方管2间由压缝连接,压缝连接处与内部管砖1接缝错位设置。金属方管2和金属板5的厚度<0.8mm,以减少对耐火砖砖缝厚度的影响。金属方管2和金属板5的材料为奥氏体耐热钢、马氏体耐热钢或碳素体耐热钢等耐热钢,也可以由其他薄片状耐高温材料替代。金属方管2和金属板5的从蓄热室的下部到上部连续布置,从机侧到焦侧连续布置。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分类

0612011652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