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用途变形车。

背景技术

车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一种交通工具,根据用途和使用场所的不同,分为电动自行车、货车、卡丁车和老年代步车等多个种类;而现有的车的用途单一,如电动自行车只能承载一至两人,货车多用于拉货,而卡丁车一般只能用于娱乐等。

为此,现有技术中,若要满足人们的多用途需求,只能按照人们的需求单独购买不同种类的车;造成使用成本的增加;

综上,需要一种能够变形的车以满足人们的多用途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变形车,该多用途变形车能够根据人们的不同需求进行变形,避免因车无法变形而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用途变形车,包括车体、用于驱动车体的电机、用于控制电机的转动,从而控制车体的控制系统、电源和制动系统,车体包括:

第一移动轮组,设置在使用地;

第一转向组件,与第一移动轮组可拆卸式连接;

脚踏组件,包括固定件、第一伸缩组件和支撑横件,固定件与第一伸缩组件滑动连接,支撑横件与第一伸缩组件连接,固定件与第一移动轮组转动连接;

挡板组件,与固定件转动连接;

前置移动轮组,与支撑横件转动连接;

第一座椅组件,与固定件转动连接;

第一连接臂,一端与第一移动轮组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座椅组件转动连接;

第二连接臂,一端与第一座椅组件转动连接;

第二座椅组件,与第一座椅组件转动连接,并与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第二支脚,与第二座椅组件连接;

第二移动轮组,与第二支脚转动连接。

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第一移动轮组包括:

第一移动轮组本体,设置在使用地;

第一支脚,与第一移动轮组本体转动连接;

支杆,与第一支脚连接;

连接工装,为中空结构,支杆与连接工装转动连接,且连接工装与固定件转动连接。

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前置移动轮组包括:

第三移动轮组,位于连接工装的一侧,第三移动轮组与支撑横件转动连接;

第四移动轮组,与第二移动轮组呈对称设置。

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第三移动轮组包括:

第三移动轮组本体,设置在第一移动轮组靠近第一转向组件方向;

转动轴,穿设在第三移动轮组本体上;

转动柱,侧面与转动轴连接;

支座,与转动柱的转动连接;

连接部,连接部为第二伸缩组件,第二伸缩组件一端与支座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横件转动连接;

转向部,包括:转向片,设置在转动柱的侧面;第二伸缩组件,一端与转向片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横件连接;

其中,第二移动轮组和第三移动轮组相同。

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第一座椅组件包括:

伸缩立杆,一端与固定件转动连接;

骑乘车座,与伸缩立杆的另一端连接。

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二转向组件,与前置移动轮组连接。

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三座椅组件,位于第一伸缩组件的上方。

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五移动轮组,与固定件连接,且第五移动轮组上设有第四座椅组件。

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还包括遮挡组件,设置在伸缩立杆上。

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还包括车厢组件,设置在第一伸缩组件上。

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将第一移动轮组、第一转向组件、第一移动轮组、脚踏组件等诸多部件进行改进,其中,第一移动轮组设置在使用地;第一转向组件与第一移动轮组可拆卸式连接;脚踏组件包括固定件、第一伸缩组件和支撑横件,固定件与第一伸缩组件滑动连接,支撑横件与第一伸缩组件连接,固定件与第一移动轮组转动连接;挡板组件与固定件转动连接;前置移动轮组与支撑横件转动连接;第一座椅组件与固定件转动连接;第一连接臂一端与第一移动轮组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座椅组件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臂一端与第一座椅组件转动连接;第二座椅组件与固定件转动连接,并与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支脚与第二座椅组件连接;第二移动轮组与第二支脚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能够根据人们的不同需求对该多用途变形车进行变形,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同时还能减少人们购买不同种类车的成本;

另外,还可以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进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带有外壳的多用途变形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带有外壳的多用途变形车安装有外壳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带有外壳的多用途变形车的前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不带外壳的多用途变形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不带外壳的多用途变形车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不带外壳的多用途变形车前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不带外壳的多用途变形车侧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第一移动轮组、支撑横件和前置移动轮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第一移动轮组和第一转向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支撑横件、转动轴、转动柱、支座、连接部和转向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多用途变形车的一个变化形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多用途变形车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1所示多用途变形车的前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另一变化形态的前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中第五移动轮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中第五移动轮组的前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中又一变化形态的前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车厢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7中车厢组件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体;

2、第一移动轮组;21、第一移动轮组本体;22、第一支脚;23、支杆;24、连接工装;

3、第一转向组件;

4、脚踏组件;41、固定件;42、第一伸缩组件;43、支撑横件;

5、挡板组件;

6、前置移动轮组;61、第三移动轮组;611、第三移动轮组本体;612、转动轴;613、转动柱;614、支座;615、连接部;616、转向部;6161、转向片;6162、第二伸缩组件;62、第四移动轮组;

7、第一座椅组件;71、伸缩立杆;72、骑乘车座;

8、第一连接臂;

9、第二连接臂;

10、第二座椅组件;

11、第二支脚;

12、第二移动轮组;

13、第二转向组件;

14、第三座椅组件;

15、第五移动轮组;

16、第四座椅组件;

17、遮挡组件;

18、车厢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申请人将对图1至17作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附图说明中所指的带外壳和不带外壳仅是便于使人们准确理解本多用途变形车的结构而设置的,外壳这里作一般理解即可,主要其美观的作用,但包括不仅限于此,除美观外的其他具体作用见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10,显示了本发明的多用途变形车的一个实施例,该多用途变形车包括车体1、用于驱动车体1的电机、用于控制电机的转动,从而控制车体1的控制系统、电源和制动系统,该车体1包括第一移动轮组2、第一转向组件3、脚踏组件4、挡板组件5、前置移动轮组6、第一座椅组件7、第一连接臂8、第二连接臂9、第二座椅组件10、第二支脚11和第二移动轮组12;其中,

第一移动轮组2设置在使用地;第一转向组件3与第一移动轮组2可拆卸式连接;脚踏组件4包括固定件41、第一伸缩组件42和支撑横件43,该固定件41与第一伸缩组件42滑动连接,支撑横件43与第一伸缩组件42连接,固定件41与第一移动轮组2转动连接;挡板组件5与固定件41转动连接;前置移动轮组6与支撑横件43转动连接;第一座椅组件7与固定件41转动连接;第一连接臂8的一端与第一移动轮组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座椅组件7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臂9的一端与第一座椅组件7转动连接;第二座椅组件10与第一座椅组件7转动连接,并与第二连接臂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支脚11与第二座椅组件10连接;第二移动轮组12与第二支脚11转动连接;第一移动轮组本体21设置在使用地;第一支脚22与第一移动轮组本体21转动连接;支杆23与第一支脚22连接;连接工装24为中空结构,支杆23与连接工装24转动连接,且连接工装24与固定件41转动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多用途变形车,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现有电动自行车的车体1结构,具体地说,将第一移动轮组2、第一转向组件3、第一移动轮组2、脚踏组件4等诸多部件进行改进,其中,第一移动轮组2设置在使用地;第一转向组件3与第一移动轮组2可拆卸式连接;脚踏组件4包括固定件41、第一伸缩组件42和支撑横件43,该固定件41与第一伸缩组件42滑动连接,支撑横件43与第一伸缩组件42连接;固定件41与第一移动轮组2转动连接;挡板组件5与固定件41转动连接;前置移动轮组6与支撑横件43转动连接;第一座椅组件7与固定件41转动连接;第一连接臂8一端与第一移动轮组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座椅组件7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臂9一端与第一座椅组件7转动连接;第二座椅组件10与第一座椅组件7转动连接,并与第二连接臂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一个例子中,为便于第一移动轮组2、第二移动轮组12、第三移动轮组61或第四移动轮组62的后续维护和本变形车整体的变形,还可以在第一座椅组件7的侧面设置备用轮组,这里的备用轮组可以与上述第一移动轮组2、第二移动轮组12、第三移动轮组61或第四移动轮组62相同,在此不作赘述;第二支脚11与第二座椅组件10连接;第二移动轮组12与第二支脚11转动连接;

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能够根据人们的不同需求对该多用途变形车进行变形,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同时还能减少人们购买不同种类车的成本;另外,还可以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进步;其中,

作为优选,前置移动轮组6包括第三移动轮组61和第四移动轮组62,该第三移动轮组61位于连接工装24的一侧,第三移动轮组61与支撑横件43转动连接;第四移动轮组62与第二移动轮组12呈对称设置;在实际使用中,通过前置移动轮组6的设置可以便于后续车体1的变形;另外,通过设置前置移动轮组6还能起到防撞的作用,以提高本多用途变形车的安全性能;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还可以设置更多数量的第三移动轮组61和第四移动轮组62,只要能起到前置移动轮组6的上述作用即可;

具体的,第三移动轮组61包括第三移动轮组本体611、转动轴612、转动柱613、支座614、连接部615和转向部616,该第三移动轮组本体611设置在第一移动轮组2靠近第一转向组件3方向;转动轴612穿设在第三移动轮组本体611上;转动柱613的侧面与转动轴612连接;支座614与转动柱613转动接;连接部615为第二伸缩组件42,该第二伸缩组件42的一端与支座614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横件43转动连接;该转向部616包括转向片6161和第二伸缩组件6162,转向片6161设置在转动柱613的侧面;第二伸缩组件6162的一端与转向片6161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横件43转动连接;其中,第三移动轮组61和第四移动轮组62相同;

在实际使用中,通过上述第三移动轮组本体611、转动轴612、转动柱613、支座614、连接部615和转向部616的设置,不仅可以为后续不同变化形态的车体1起到带动该车体1移动的作用,还可以起到转向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移动轮组61的具体设置仅仅是作为优选,在一些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适合的设置;

而后,作为优选,第一座椅组件7包括伸缩立杆71和骑乘车座72,该伸缩立杆71的一端与固定件41转动连接;骑乘车座72与伸缩立杆71的另一端连接;在实际使用中,该伸缩立杆71除可以起到调节骑乘车座72高度的作用外,还为后续变形提供了基础,具体作用参照下述具体部分内容;

为便于理解,现以上述技术方案为基础,将上述变形车的变化形态作如下说明:

第一步:将第一转向组件3与第一移动轮组2分离,然后将第一移动轮组2朝第二座椅组件10方向向上转动,该第一移动轮经挡板组件5中间的空隙转动至脚踏组件4的固定件41上;

第二步:将前置移动轮组6的第三移动轮组61和第四移动轮组62朝竖直向下方向施力,此时第三移动轮组61和第四移动轮组62由于是与支撑横件43转动连接的,且二者均具有第一伸缩组件42,因此,该第三移动轮组61和第四移动轮组62向竖直向下伸展,并与地面相接触,由于在本步骤之前,前置移动轮组6的第三移动轮组61和第四移动轮组62是折叠的,当将前置移动轮组6的第三移动轮组61和第四移动轮组62朝竖直向下方向施力时,第三移动轮组61和第四移动轮组62二者之间的间距向下转动后而相较于在第二步之前的第三移动轮组61和第四移动轮组62之间的间距要宽;

第三步:水平方向对第三移动轮组61和第四移动轮朝支撑横件43远离第二座椅组件10方向进行拉动,此时,由于第三移动组件和第四移动轮组62与支撑横件43连接,且支撑横件43是与固定件41滑动连接的第一伸缩组件42连接的,因此,第三移动组件和第四移动轮组62和支撑横件43会沿水平方向朝远离第二座椅组件10方向进行移动;

第四步:然后将挡板组件5朝第二座椅组件10方向施力,由于挡板组件5是与固定件41转动连接的,此时该挡板组件5会转动至第一伸缩组件42内间隙;

第五步:将第一移动轮组2、第一座椅组件7、第一连接臂8、第二连接臂9、第二座椅组件10、第二支脚11和第二移动轮组12整体转动90度;需要在此说明的是,本步骤中的整体转动90度是指本步骤中第一移动轮组2、第一连接臂8、第二连接臂9、第二座椅组件10、第二支脚11和第二移动轮组12在第一座椅组件7的带动下,以该第一座椅组件7为轴心水平整体旋转90度;

第六步:将该第一移动轮组2朝竖直向上方向转动180度,由于第一移动轮是位于脚踏组件4的固定件41上,此时,第一移动轮组2即可与地面相接触;然后调整支杆23和连接工装24的角度,即水平转动90度,以使第一移动轮组2的方向与第二移动轮组12和第三移动轮组61相适配;

第七步:然后再将第一座椅组件7和第二移动轮组12一同朝靠近第三移动轮组61和第四移动轮组62方向水平转动90度,以使第四移动轮组62的方向与第一移动轮组2、第二移动轮组12和第三移动轮组61的方向相适配;

第八步:调整第一连接臂8和第二连接臂9分别与第一座椅组件7的角度,进而使得第三移动轮组61和第四移动轮组62之间的距离与第一移动轮组2和第二移动轮组12之间的距离相等;

至此,即可完成多用途变形车的第一变化形态(板车)。

实施例2

为节省篇幅,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件在此不作过多赘述;如图10至图1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二转向组件13,该第二转向组件13与前置移动轮组6(第三移动轮组61和第四移动轮组62)连接;具体地说,由于第三移动轮组本体611,设置在第一移动轮组2靠近第一转向组件3方向,该第三移动轮组61包括转动轴612、转动柱613、支座614、连接部615和转向部616,该转动轴612穿设在第三移动轮组本体611上;转动柱613与转动轴612的侧面连接;支座614与转动柱613的铰接;

该连接部615为第一伸缩组件42,第一伸缩组件42一端与支座614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横件43转动连接;该转向部616包括转向片6161和第二伸缩组件6162,该转向片6161设置在转动柱613的侧面;第二伸缩组件6162一端与转向片616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转向组件3连接;其中,第二移动轮组12和第三移动轮组61相同;为此,在实际运用中,可将第二转向组件13设置在两个转向组件之间,以实现转向;

至此即可完成多用途变形车的第二变化形态(卡丁车A)。

使用时,人们可坐在第一伸缩组件42上以进行操控。

实施例3

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为提高人们在操控上述第二变化形态(卡丁车A)的舒适性,还包括第三座椅组件14,位于第一伸缩组件42的上方;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三座椅组件14与第一伸缩组件42的具体连接方式在此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安装,如在实际使用中,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将第三座椅组件14设置在第一伸缩组件42上;

在一个例子中,还可以将图1至图3车体1上的外壳拆卸下用于安装在第一伸缩组件42,以增大第三座椅组件14和第一伸缩组件42的接触面积;

至此,即可完成多用途变形车的第三变化形态(卡丁车B)。

实施例4

如图13至图15所示,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五移动轮组15,该第五移动轮组15与固定件41连接,且第五移动轮组15上设有第四座椅组件16;在实际使用中,通过第五移动轮组15和第四座椅组件16以增加乘客的数量;

至此,即可完成多用途变形车的第四变化形态(老年车A)。

实施例5

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还包括遮挡组件17,设置在伸缩立杆71上;在实际使用中,通过设置遮挡组件17,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应对更多的天气状况,如雨天、烈日等;

需要说明的是,该遮挡组件17可以采用现有的雨伞,该伸缩立杆71可以采用现有的伸缩杆,为节省说明书篇幅,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至此,即可完成多用途变形车的第五变化形态(老年车B)。

实施例6

如图16至图17所示,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还包括车厢组件18,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组件42上;

在实际使用中,由于设置在第一伸缩组件42上的车厢组件18可以采用四块等宽的现有板材围合形成一个容纳货物的空间,即车厢组件18;当然,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车体1上设置一个遮挡车体1的外壳,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将该外壳通过卡接或者其他便于拆卸的连接方式设置在车体1上,以便于后续完成变形;

至此,即可完成多用途变形车的第六变化形态(货车)。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系统可包括例如电路板的控制装置、例如电池的能源装置、以及例如车轮驱动的车轮驱动装置(如可分别在第一移动轮组2、第二移动轮组12、第三移动轮组61、第四移动轮组62和第五移动轮组15设置电动车电机,以形成车轮驱动装置),然而应当理解,本发明的重点在于针对车体1变形的改进,上述内容中的电机、控制系统、电源和制动系统为现有的,为节省篇幅,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基于履带车与车轮组合的多用途变形越障车
  • 多用途变形车
技术分类

06120112427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