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腔内血管外科护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介入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

背景技术

腔内血管外科是新兴的微创方法,主要是通过皮肤的小穿刺点或很小的切口,使微创器械进入到血管里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腔内血管外科主要是通过影像学的设备来完成的,比如穿刺技术、导丝技术、导管技术、造影技术、栓塞技术、溶栓技术、球囊扩张、支架技术、放置滤器及弹簧圈的栓塞等介入技术,是一种复杂的体系。

介入术一般是从动脉进入,动脉的伤口不易止血,在介入术后通常需要医护人员使用止血工具来辅助止血,现有技术中存在如申请号为202020075746.X的专利提供了一种介入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一种介入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的结构包括调节杆;调节结构,移动结构,止血结构和固定结构,调节结构固定于调节杆的一端,调节结构包括小齿轮、大齿轮、固定柱和螺杆,小齿轮固定于调节杆的一端,大齿轮与小齿轮之间齿合连接,固定柱安装于大齿轮的内部,螺杆贯穿于固定柱的内部;移动结构安装于螺杆的一端;止血结构安装于移动结构的内部;固定结构安装于移动结构的侧壁;使用时便于固定在手腕上,且能便利地调节止血块压迫的位置。

但是上述专利提供的止血器自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上述止血器适用于桡动脉(位于手腕处,便于固定以及维持有效的压迫状态),但是当患者的桡动脉出现畸形、疤痕或外固定等情况时不能使用,可选用肱动脉进行动脉穿刺,肱动脉直径较桡动脉更粗,周围无伴行静脉,不易误采静脉血。但是肱动脉位于肘窝处,当使用上述止血器进行压迫止血时,止血块与切口处之间会随着患者的手臂弯曲出现压迫止血力度过大的问题,且可能出现止血块与切口之间发生分离对切口造成二次伤害的的情况,故整体的压迫止血工作不易完成。

二、上述止血器在使用过程中,止血块对患者肱动脉切口处进行压迫时,由于肱动脉缺乏硬筋膜及骨酪支撑,仅依靠止血块从切口正面进行压迫的方式存在压迫效果差的问题,此时需要通过加大止血块的压迫力的方式来保证有效的压迫状态,但是较大的压迫力会在长时间后令患者感觉不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入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介入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为弧形板,固定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气囊,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顶面的中段位置之间安装有固定机构,两个所述安装块的一端共同安装有一级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一级位置调节机构上安装有二级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二级位置调节机构上安装有压迫机构一;所述一级位置调节机构用于通过带动二级位置调节机构来调节压迫机构一在固定板长度方向上的位置,所述二级位置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压迫机构一在固定板宽度方向上的位置,所述压迫机构一用于对肱动脉切口处进行定点压迫止血;

所述固定板远离一级位置调节机构的一端连接有压迫机构二,所述压迫机构二用于在患者上臂靠近肘关节的位置进行施压止血。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块的顶面中段位置开设有T形滑槽,所述T形滑槽中滑动安装有T形滑块,所述T形滑块的两端与T形滑槽的两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T形滑块的顶端延伸至安装块的顶面上方,T形滑块的顶面安装有第一安装座;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勾面绑带和毛面绑带,所述勾面绑带和所述毛面绑带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和第三安装座,一个安装块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三安装座,且另一个安装块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与两个所述第三安装座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安装座,两个第二安装座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二,所述滑杆二的外围上滑动安装有调节块;

两个所述第三安装座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转动贯穿对应位置的第三安装座,且第一丝杆贯穿第三安装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丝杆转动的旋钮一;

所述调节块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内螺纹套。

进一步的,所述二级位置调节机构包括螺纹杆一和空心杆,所述内螺纹套在远离调节块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所述螺纹杆一,所述螺纹杆一远离内螺纹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二,所述旋钮二远离螺纹杆一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空心杆,空心杆靠近旋钮二的一端滑动插设有插杆,所述插杆位于空心杆外部的一端与旋钮二固定连接,空心杆与旋钮二之间设置有套设在插杆外围的第二弹簧;

所述空心杆远离旋钮二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之间设置有位置调节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位置调节组件包括第二丝杆、导向座和滑杆一,所述第二丝杆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连接座之间,第二丝杆外围的两端位置与对应位置的连接座之间均设置有角度限位组件,所述第二丝杆的外围上螺纹安装有调节套;

所述连接座的外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导向座,两个所述导向座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第二丝杆同轴设置,两个导向座之间连接有所述滑杆一,滑杆一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弧形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角度限位组件包括圆环和第三弹簧,所述第二丝杆外围的两端位置均套设有所述圆环,圆环与对应位置的连接座固定连接,且圆环与第二丝杆同轴设置,圆环的内壁与第二丝杆的外围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所述第三弹簧,多个第三弹簧关于第二丝杆的轴线周向阵列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压迫机构一包括缓冲座,所述缓冲座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凸块一,两个所述凸块一与所述滑杆一滑动连接,且两个凸块一与所述第二丝杆螺纹连接,两个凸块一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两侧,且调节套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凸块一的内侧转动连接;

所述缓冲座的顶面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形通槽,缓冲座与凸块一所在平面相邻的两个侧面均开设有与所述圆形通槽贯通的方槽,圆形通槽中贯穿式滑动安装有压力调节组件,所述压力调节组件的底端连接有球形连接座,所述球形连接座远离压力调节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远离球形连接座的一端安装有压迫件,安装板中安装有用于在压迫过程中检测安装板受力大小的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调节组件包括空心柱,所述空心柱滑动插设在所述圆形通槽中,空心柱的顶端位于缓冲座的顶面上方,且空心柱的底端位于缓冲座底面的下方,空心柱的外围中段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伸出杆,两个所述伸出杆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方槽中,伸出杆与方槽的顶面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第四弹簧;

所述空心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轴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二,所述螺纹杆二延伸至空心柱的内部,且螺纹杆二与空心柱同轴设置,螺纹杆二远离电机的一端位于空心柱的内部中段位置;

所述空心柱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螺纹杆二的外围螺纹安装有升降环,所述升降环的外围固定连接有凸块二,所述凸块二远离升降环的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限位槽中,升降环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杆,多个所述连杆远离升降环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滑动安装在空心柱中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延伸至空心柱的外部,且升降杆位于空心柱外部的一端与所述球形连接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座上还安装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电机和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后控制电机的正反转。

进一步的,所述压迫机构二包括弹性连接带、空心板和橡胶管,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弹性连接带,所述弹性连接带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空心板,空心板的一侧阵列安装有多个所述橡胶管,所述橡胶管靠近空心板的一端与空心板的内部贯通,橡胶管远离空心板的一端安装有磁性接头,空心板的另一侧阵列安装有多个与所述磁性接头配合使用的磁性连接座,

所述空心板的背面设置有用于对多个橡胶管进行充气和泄气的连接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插杆会随着受力大小向空心杆中做相适应的滑动,从而减缓患者伤口处的压力增加趋势的强度,并且在患者手臂恢复至伸直转态时,在第二弹簧的恢复弹力作用下,插杆也会进行复位,使得患者伤口处受到的压力值回复到初始的大小;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安全性;

2、本发明中第二丝杆会根据受力大小发生一定的转动,同时滑杆一的两端也会在两个弧形槽中做出同步移动,改变了压迫机构一的施力方向,使得压迫机构一的压迫端始终会贴合在患者的伤口处;通过角度限位组件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安全性;

3、本发明中升降杆受力后立刻向空心柱的内部方向移动,在多个第四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空心柱整体上移,使得患者在弯曲时不会对伤口处产生较大的压力,此时压迫件对伤口的压力会变化,压力传感器的感应值发生变化,则电机会启动,令压力值恢复至X;压迫机构一的设置能够使得患者在做出弯曲状态时,压迫件仍然以有效的压力值对伤口处进行压迫,并且在患者手臂弯曲瞬间对增大的压力进行缓冲,避免对患者伤口处造成伤害;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对肱动脉进行压迫止血时止血块与切口处之间会随着患者的手臂弯曲出现压迫止血力度过大的问题,以及避免了可能出现止血块与切口之间发生分离对切口造成二次伤害的的情况。

4、本发明中通过压迫机构二和压迫机构一的配合使用,实现对患者进行两级压迫,降低了压迫机构一所需要的工作受力大小,在提高压迫止血工作稳定性的同时也提高了过程中患者的使用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的三维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的三维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中固定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固定机构与固定板之间连接关系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中二级位置调节机构、一级位置调节机构一级压迫机构一之间安装关系的三维结构示意图一;

图7是本发明中二级位置调节机构、一级位置调节机构一级压迫机构一之间安装关系的三维结构示意图二;

图8是图7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9是图1的侧视图;

图10是图9中A-A剖视图;

图11是图10中D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图10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13是图12中E部分的放大图;

图14是本发明中压迫机构二与固定板之间连接关系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中压迫机构二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固定机构,2-二级位置调节机构,3-压迫机构一,4-气囊,5-固定板,6-一级位置调节机构,7-T形滑槽,8-第一安装座,9-勾面绑带,10-安装块,12-毛面绑带,13-第一弹簧,14-T形滑块,15-旋钮一,16-第一丝杆,17-调节块,18-第三安装座,19-内螺纹套,20-螺纹杆一,21-旋钮二,22-第二弹簧,23-插杆,24-空心杆,25-连接座,26-滑杆一,27-第二丝杆,28-缓冲座,29-电机,30-调节套,31-凸块一,32-导向座,33-圆环,34-空心柱,35-球形连接座,36-安装板,37-压迫件,38-滑杆二,39-第二安装座,40-方槽,41-弧形槽,42-第三弹簧,43-螺纹杆二,44-圆形通槽,45-第四弹簧,46-升降环,47-连杆,48-伸出杆,49-连接块,50-升降杆,51-限位槽,52-凸块二,53-压迫机构二,54-弹性连接带,55-磁性接头,56-磁性连接座,57-橡胶管,58-连接头,59-空心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图6~10和图12~1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介入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括固定板5,固定板5为弧形板,固定板5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气囊4,固定板5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10,两个安装块10顶面的中段位置之间安装有固定机构1,两个安装块10的一端共同安装有一级位置调节机构6,一级位置调节机构6上安装有二级位置调节机构2,二级位置调节机构2上安装有压迫机构一3;一级位置调节机构6用于通过带动二级位置调节机构2来调节压迫机构一3在固定板5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二级位置调节机构2用于调节压迫机构一3在固定板5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压迫机构一3用于对肱动脉切口处进行定点压迫止血;

固定板5远离一级位置调节机构6的一端连接有压迫机构二53,压迫机构二53用于在患者上臂靠近肘关节的位置进行施压止血。

如图1、图2、图4、图6和图7所示,一级位置调节机构6包括第二安装座39和第三安装座18,一个安装块10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三安装座18,且另一个安装块10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与两个第三安装座18对称设置的第二安装座39,两个第二安装座39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二38,滑杆二38的外围上滑动安装有调节块17;

两个第三安装座18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丝杆16,第一丝杆16的一端转动贯穿对应位置的第三安装座18,且第一丝杆16贯穿第三安装座1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丝杆16转动的旋钮一15;

调节块17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内螺纹套19。

本发明中在需要将在在固定板5的长度方向进行调节时,医护人员可通过旋钮一15转动第一丝杆16,第一丝杆16的转动会驱动调节块17在第一丝杆16上移动,调节块17的移动带动二级位置调节机构2移动,二级位置调节机构2带动压迫机构一3移动,从而实现调节压迫机构一3的工作位置。

如图1、图2、图4、图6和图7所示,二级位置调节机构2包括螺纹杆一20和空心杆24,内螺纹套19在远离调节块17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一20,螺纹杆一20远离内螺纹套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二21,旋钮二21远离螺纹杆一20的一端设置有空心杆24,空心杆24靠近旋钮二21的一端滑动插设有插杆23,插杆23位于空心杆24外部的一端与旋钮二21固定连接,空心杆24与旋钮二21之间设置有套设在插杆23外围的第二弹簧22;

空心杆24远离旋钮二2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座25,两个连接座25之间设置有位置调节组件。

二级位置调节机构2中,通过螺纹杆一20的设置,能够将二级位置调节机构2与一级位置调节机构6进行拆卸和安装,在对二级位置调节机构2进行安装时,将两个螺纹杆一20分别对准两个内螺纹套19,接着通过两个旋钮二21同时转动两个螺纹杆一20,使得两个螺纹杆一20分别与两个内螺纹套19螺纹固定连接;当患者在压迫过程中做出手臂弯曲的动作时,压迫机构一3会受到远离患者手臂的压力,此时患者伤口处受到的压力会增大,容易造成患者的不适,甚至对患者伤口处造成二次伤害,而在本发明中,压迫机构一3受力后,插杆23会随着受力大小向空心杆24中做相适应的滑动,从而减缓患者伤口处的压力增加趋势的强度,并且在患者手臂恢复至伸直转态时,在第二弹簧22的恢复弹力作用下,插杆23也会进行复位,使得患者伤口处受到的压力值回复到初始的大小;通过该设置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安全性。

二级位置调节机构2中通过位置调节组件的设置还能够调节压迫机构一3在固定板5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对压迫机构一3的压迫位置实现进一步的调节,能够在一定平面范围内将压迫机构一3的压迫位置进行任意设置,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如图6~8所示,位置调节组件包括第二丝杆27、导向座32和滑杆一26,第二丝杆27转动安装在两个连接座25之间,第二丝杆27外围的两端位置与对应位置的连接座25之间均设置有角度限位组件,第二丝杆27的外围上螺纹安装有调节套30;

连接座25的外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导向座32,两个导向座32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弧形槽41,弧形槽41与第二丝杆27同轴设置,两个导向座32之间连接有滑杆一26,滑杆一26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弧形槽41中。

位置调节组件中,通过转动调节套30带动压迫机构一3进行移动,实现对压迫机构一3的位置调节功能;位置调节组件中的角度限位组件用于柔性限制第二丝杆27发生自转,避免调节套30的转动带动第二丝杆27转动;

当患者的手臂做出弯曲的动作时,2压迫机构一3与患者之间的压力会增大,且压迫机构一3提供的压迫力方向会出现与伤口平面不垂直的状态,此时压迫机构一3的压迫端与患者的伤口处之间存在移动趋势,若出现相对移动,会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而本发明中在压迫机构一3受力后,第二丝杆27会根据受力大小发生一定的转动,同时滑杆一26的两端也会在两个弧形槽41中做出同步移动,改变了压迫机构一3的施力方向,使得压迫机构一3的压迫端始终会贴合在患者的伤口处;通过角度限位组件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安全性。

如图1、图2、图4、图6、图7、图9、图10、图12和图13所示,压迫机构一3包括缓冲座28,缓冲座28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凸块一31,两个凸块一31与滑杆一26滑动连接,且两个凸块一31与第二丝杆27螺纹连接,两个凸块一31分别位于第二安装座39的两侧,且调节套30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凸块一31的内侧转动连接;

缓冲座28的顶面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形通槽44,缓冲座28与凸块一31所在平面相邻的两个侧面均开设有与圆形通槽44贯通的方槽40,圆形通槽44中贯穿式滑动安装有压力调节组件,压力调节组件的底端连接有球形连接座35,球形连接座35远离压力调节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有安装板36,安装板36远离球形连接座35的一端安装有压迫件37,安装板36中安装有用于在压迫过程中检测安装板36受力大小的压力传感器。

压力调节组件包括空心柱34,空心柱34滑动插设在圆形通槽44中,空心柱34的顶端位于缓冲座28的顶面上方,且空心柱34的底端位于缓冲座28底面的下方,空心柱34的外围中段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伸出杆48,两个伸出杆48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方槽40中,伸出杆48与方槽40的顶面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第四弹簧45;

空心柱3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29,电机29的输出轴轴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二43,螺纹杆二43延伸至空心柱34的内部,且螺纹杆二43与空心柱34同轴设置,螺纹杆二43远离电机29的一端位于空心柱34的内部中段位置;

空心柱34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51,螺纹杆二43的外围螺纹安装有升降环46,升降环46的外围固定连接有凸块二52,凸块二52远离升降环46的一端滑动安装在限位槽51中,升降环4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杆47,多个连杆47远离升降环46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滑动安装在空心柱34中的连接块49,连接块4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杆50,升降杆50远离连接块49的一端延伸至空心柱34的外部,且升降杆50位于空心柱34外部的一端与球形连接座35固定连接。

缓冲座28上还安装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电机29和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后控制电机29的正反转。

本发明在使用时,先通过固定机构1将固定板5固定在患者前臂上靠近其肘关节的位置,使得压迫机构一3位于肱动脉伤口附近,然后通过一级位置调节机构6和二级位置调节机构2将压迫件37调节至与伤口正对的位置;

设有效压迫状态下安装板36受到的压力为X,则将本发明的预设压力设为X;压迫机构一3中,电机29启动,电机29带动螺纹杆二43转动,螺纹杆二43驱动升降环46在空心柱34中向靠近患者伤口的方向滑动,升降环46通过连杆47和连接块49带动升降杆50向空心柱34的外部方向移动,升降杆50通过球形连接座35和安装板36带动压迫件37移动至将患者伤口处按压的状态,施压过程中,当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达到X时,电机29停止运行;

当患者手臂弯曲时,升降杆50受力后立刻向空心柱34的内部方向移动,在多个第四弹簧45的弹力作用下,空心柱34整体上移,使得患者在弯曲时不会对伤口处产生较大的压力,此时压迫件37对伤口的压力会变化,压力传感器的感应值发生变化,则电机29会启动,使得升降杆50做伸出或者内缩的运动使得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恢复至X;

压迫机构一3的设置能够使得患者在做出弯曲状态时,压迫件37仍然以有效的压力值对伤口处进行压迫,并且在患者手臂弯曲瞬间对增大的压力进行缓冲,避免对患者伤口处造成伤害;本发明中通过压迫机构一3的设置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腔内血管外科是新兴的微创方法,主要是通过皮肤的小穿刺点或很小的切口,使微创器械进入到血管里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介入术一般是从动脉进入,动脉的伤口不易止血,在介入术后通常需要医护人员使用止血工具来辅助止血,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2020075746.X的专利提供了一种介入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使用时便于固定在手腕上,且能便利地调节止血块压迫的位置。

但是上述止血器适用于桡动脉(位于手腕处,便于固定以及维持有效的压迫状态),但是当患者的桡动脉出现畸形、疤痕或外固定等情况时不能使用,可选用肱动脉进行动脉穿刺,肱动脉直径较桡动脉更粗,周围无伴行静脉,不易误采静脉血。但是肱动脉位于肘窝处,当使用上述止血器进行压迫止血时,止血块与切口处之间会随着患者的手臂弯曲出现压迫止血力度过大的问题,且可能出现止血块与切口之间发生分离对切口造成二次伤害的的情况,故整体的压迫止血工作不易完成;

本发明中:

一、插杆23会随着受力大小向空心杆24中做相适应的滑动,从而减缓患者伤口处的压力增加趋势的强度,并且在患者手臂恢复至伸直转态时,在第二弹簧22的恢复弹力作用下,插杆23也会进行复位,使得患者伤口处受到的压力值回复到初始的大小;通过该设置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安全性;

二、第二丝杆27会根据受力大小发生一定的转动,同时滑杆一26的两端也会在两个弧形槽41中做出同步移动,改变了压迫机构一3的施力方向,使得压迫机构一3的压迫端始终会贴合在患者的伤口处;通过角度限位组件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安全性;

三、升降杆50受力后立刻向空心柱34的内部方向移动,在多个第四弹簧45的弹力作用下,空心柱34整体上移,使得患者在弯曲时不会对伤口处产生较大的压力,此时压迫件37对伤口的压力会变化,压力传感器的感应值发生变化,则电机29会启动,使得升降杆50做伸出或者内缩的运动使得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恢复至X;压迫机构一3的设置能够使得患者在做出弯曲状态时,压迫件37仍然以有效的压力值对伤口处进行压迫,并且在患者手臂弯曲瞬间对增大的压力进行缓冲,避免对患者伤口处造成伤害。

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在对肱动脉进行压迫止血时止血块与切口处之间会随着患者的手臂弯曲出现压迫止血力度过大的问题,以及避免了可能出现止血块与切口之间发生分离对切口造成二次伤害的的情况。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4和图1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压迫机构二53包括弹性连接带54、空心板59和橡胶管57,固定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接带54,弹性连接带54远离固定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空心板59,空心板59的一侧阵列安装有多个橡胶管57,橡胶管57靠近空心板59的一端与空心板59的内部贯通,橡胶管57远离空心板59的一端安装有磁性接头55,空心板59的另一侧阵列安装有多个与磁性接头55配合使用的磁性连接座56,

空心板59的背面设置有用于对多个橡胶管57进行充气和泄气的连接头58。

本发明在使用时,将空心板59贴在患者上臂下方接着将多个橡胶管57绕过患者上臂,通过磁性接头55和磁性连接座56将橡胶管57的自由端与空心板59固定连接,使得多个橡胶管57缠绕在患者上臂外围,接着通过外接气泵对空心板59中充气,空心板59中的气体会向流向多个橡胶管57中,使得橡胶管57发生膨胀,从而实现对患者上臂进行压迫的目的。

申请号为202020075746.X的专利在使用过程中,止血块对患者肱动脉切口处进行压迫时,由于肱动脉缺乏硬筋膜及骨酪支撑,仅依靠止血块从切口正面进行压迫的方式存在压迫效果差的问题,此时需要通过加大止血块的压迫力的方式来保证有效的压迫状态,但是较大的压迫力会在长时间后令患者感觉不适;本发明中通过压迫机构二53和压迫机构一3的配合使用,实现对患者进行两级压迫,降低了压迫机构一3所需要的工作受力大小,在提高压迫止血工作稳定性的同时也提高了过程中患者的使用舒适性。

实施例3:

请参阅图2~5,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安装块10的顶面中段位置开设有T形滑槽7,T形滑槽7中滑动安装有T形滑块14,T形滑块14的两端与T形滑槽7的两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3,T形滑块14的顶端延伸至安装块10的顶面上方,T形滑块14的顶面安装有第一安装座8;

固定机构1包括勾面绑带9和毛面绑带12,勾面绑带9和毛面绑带12分别与两个第一安装座8固定连接。

通过毛面绑带12和勾面绑带9的设置实现将固定板5固定的目的,在患者进行手臂弯曲时,毛面绑带12以及勾面绑带9与患者手臂之间会出现相对移动趋势,该移动趋势会给患者造成不适,而本发明中,T形滑块14在T形滑槽7中会随着上述移动趋势发生移动,从而降低勾面绑带9和毛面绑带12与患者手臂之间移动趋势的强度,通过该设置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舒适性。

实施例4:

请参阅图8、图10和图11,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角度限位组件包括圆环33和第三弹簧42,第二丝杆27外围的两端位置均套设有圆环33,圆环33与对应位置的连接座25固定连接,且圆环33与第二丝杆27同轴设置,圆环33的内壁与第二丝杆27的外围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三弹簧42,多个第三弹簧42关于第二丝杆27的轴线周向阵列分布。

在第二丝杆27转动时,多个第三弹簧42的弹力会对第二丝杆27的转动进行柔性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5564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