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控制BOF-LF-CC工艺下钢水增氮的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9:34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控制BOF-LF-CC工艺下钢水增氮的方法。

背景技术

BOF-LF-CC即转炉→LF精炼炉→连铸的工艺路线,是当前最常用的品种钢冶炼工艺。一般情况下,从转炉终点到LF出站的钢水中氮元素增加量在40ppm左右,最终连铸中间包钢水氮含量在60ppm左右。

钢中氮的存在降低了钢的韧性和塑性,影响钢板的冲压性能,氮含量高,钢产生应变时效、时效沉淀硬化或时效脆性,造成钢的蓝脆、冷脆,影响钢种的深冲性能、焊接性能、热加工性能,造成铸坯开裂及引起晶间腐蚀。

当前BOF-LF-CC工艺路线的常规处理工艺关键技术如下,转炉出钢过程加入脱氧剂,氩站前期使用大氩气搅拌以使钢包渣与钢液充分反应,LF进站钢液中自由氧含量在30ppm以下,LF前期就开始彻底脱氧、造渣、脱硫。此时,LF出站时钢液中氮含量一般在50ppm以上,不能满足部分高级别品种钢的要求。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冶炼过程中钢水的增氮量成为共性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BOF-LF-CC工艺下钢水增氮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整个冶炼过程中钢水增氮,使增氮量由原来的40ppm左右降低到20ppm以内,显著地提高了N的控制合格率,提高了钢水洁净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控制BOF-LF-CC工艺下钢水增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转炉出钢的钢水,出钢过程中每200t的钢水加入石灰300~800kg,保持钢液中自由氧含量在300ppm以上,加入石灰前钢水氮含量为18~21ppm,出钢结束后钢水氮含量为22~24ppm;

2)钢水在吹氩站杜绝大氩气搅拌,控制氩气压力≤1.5MPa,氩气流量介于50~100L/min之间,钢水不会严重地翻腾,避免了钢水与空气的直接接触,可以控制钢水在氩站的增氮量,吹氩后钢水氮含量为26~29ppm;

3)LF进站,进站前钢水氮含量为28~31ppm,送电前每200t的钢水加入调渣剂200~400Kg埋弧造渣。第一次送电结束后加脱氧剂不低于200kg,再分批加入石灰造渣脱硫,造渣脱硫的过程中调整钢水成分和温度,当钢水成分、温度都满足钢种要求后,再进行钙处理,软吹6~10min后出站,出站钢水的氮含量38~42ppm;

4)随后上台连铸,连铸过程中做好二次氧化防护,首先开浇时向中间包加入200~400Kg碱性覆盖剂和100~200Kg的酸性覆盖剂,再向中间包加入50~100Kg的酸性覆盖剂,要求中间包液面没有发红发亮的现象,连铸后中包钢水氮含量40~45ppm。

可选地,所述调渣剂的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SiO

可选地,所述脱氧剂包括以下质量比的成分:铝块:硅锰合金=1:4~5。

可选地,所述碱性覆盖剂的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SiO

可选地,所述碱性覆盖剂的特性指标为:容重≤0.85g/ml;熔化温度1300-1400℃。

可选地,所述酸性覆盖剂的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SiO

可选地,所述酸性覆盖剂的特性指标为:容重≤0.25g/ml;熔化温度1500-1600℃。

可选地,步骤3)中,每200t的钢水中所述石灰加入量不低于800kg,每批200kg。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本方案,转炉终点到出钢结束的增氮量由原来的9ppm降低到5ppm以下,出钢结束到LF进站的增氮量由原来的17ppm降低到8ppm以下,从第一次送电前到LF出站的增氮量由原来的15ppm降低到7ppm以下,使钢水在前期的冶炼过程中一直保持较高的氧含量,有效地控制了氮含量的增加,满足了高级别品种钢的要求,如热轧车轮用钢、高强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一种控制BOF-LF-CC工艺下钢水增氮的方法限制。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

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控制BOF-LF-CC工艺下钢水增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转炉出钢的钢水,出钢过程中每200t的钢水加入石灰300~800kg,转炉终点钢水氮含量为18~21ppm,出钢结束后钢水氮含量为22~24ppm;

2)钢水在吹氩站杜绝大氩气搅拌,控制氩气压力≤1.5MPa,氩气流量介于50~100L/min之间,吹氩后钢水氮含量为26~29ppm;

3)LF进站,进站前钢水氮含量为28~31ppm,送电前每200t的钢水加入调渣剂200~400Kg埋弧造渣,不加脱氧剂,保持钢水的氧化性可抑制送电过程中的增氮,第一次送电结束后加脱氧剂不低于200kg,再分批加入石灰造渣脱硫,造渣脱硫的过程中调整钢水成分和温度,当钢水成分、温度都满足钢种要求后,再进行钙处理,软吹6~10min后出站,出站钢水的氮含量38~42ppm;

4)随后上台连铸,连铸过程中做好二次氧化防护,首先开浇时向中间包加入200~400Kg碱性覆盖剂和100~200Kg的酸性覆盖剂,再向中间包加入50~100Kg的酸性覆盖剂,连铸后中包钢水氮含量40~45ppm。

表1调渣剂主要成分与指标(%)

表2覆盖剂主要成分与指标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热轧汽车用钢,要求成品氮含量≤50ppm;

转炉出钢钢水量201t,终点氧含量754ppm,终点氮18ppm;

具体步骤如下:

1)出钢过程中加入400Kg石灰,不加任何脱氧剂,抑制出钢过程中空气向钢水中的增氮,出钢结束后钢水氮含量23ppm;

2)在氩站对钢水进行软吹,氩气压力1.2MPa,总流量为60L/min,不进行大氩气搅拌,避免钢水剧烈翻腾,减少钢水与空气的接触;测温1535℃,出站前5min内对钢水进行取样,氩站处理过程中不加任何脱氧剂,测定钢中自由含量527ppm,含氧钢水可以控制吸氮的发生,出站时钢中氮含量29ppm;

3)LF进站时钢中氮含量为31ppm,LF进站后只加入210Kg调渣剂。第一次送电升温15min,随后加入铝块180Kg、硅锰720Kg,分批加入石灰820Kg,每批205Kg,造渣调成分。待成分、温度合格后(具体要求如表3),喂入300m钙线进行钙处理,软吹8min后出站。出站钢水的氮含量38ppm。

4)连铸过程,开浇时加入200Kg碱性覆盖剂和100Kg酸性覆盖剂,本炉钢水打开后加入50Kg酸性覆盖剂,浇铸全过程钢水无裸露,控制中间包钢水吸氮,中包钢水氮含量40ppm。

表3典型热轧汽车用钢LF出站成分与温度要求

实施例2:

工程机械用钢,要求成品氮含量≤50ppm;

转炉出钢钢水量195t,终点氧含量680ppm,终点氮20ppm;

具体步骤如下:

1)出钢过程中加入400Kg石灰,不加任何脱氧剂,抑制出钢过程中空气向钢水中的增氮,出钢结束后钢水氮含量22ppm;

2)在氩站对钢水进行软吹,氩气压力1.2MPa,总流量为60L/min,不进行大氩气搅拌,避免钢水剧烈翻腾,减少钢水与空气的接触;测温1557℃,出站前5min内对钢水进行取样,氩站处理过程中不加任何脱氧剂,测定钢中自由含量510ppm,含氧钢水可以控制吸氮的发生,出站时钢中氮含量27ppm;

3)LF进站时钢中氮含量为28ppm,LF进站后只加入250Kg调渣剂。第一次送电升温12min,随后加入铝块210Kg、硅锰1050Kg,分批加入石灰1000Kg,每批250Kg,造渣调成分。待成分、温度合格后(具体要求如表4),喂入300m钙线进行钙处理,软吹8min后出站。出站钢水的氮含量42ppm;

4)连铸过程,开浇时加入250Kg碱性覆盖剂和150Kg酸性覆盖剂,本炉钢水打开后加入50Kg酸性覆盖剂,浇铸全过程钢水无裸露,控制中间包钢水吸氮,中包钢水氮含量45ppm。

表4典型工程机械用钢LF出站成分与温度要求

实施例3:

热轧汽车用钢,要求成品氮含量≤50ppm;

转炉出钢钢水量205t,终点氧含量690ppm,终点氮21ppm;

具体步骤如下:

1)出钢过程中加入400Kg石灰,不加任何脱氧剂,抑制出钢过程中空气向钢水中的增氮,出钢结束后钢水氮含量24ppm。

1)在氩站对钢水进行软吹,氩气压力1.2MPa,总流量为60L/min,不进行大氩气搅拌,避免钢水剧烈翻腾,减少钢水与空气的接触;测温1542℃,出站前5min内对钢水进行取样,氩站处理过程中不加任何脱氧剂,测定钢中自由含量483ppm,含氧钢水可以控制吸氮的发生,出站时钢中氮含量26ppm。

2)LF进站时钢中氮含量为28ppm,LF进站后只加入250Kg调渣剂。第一次送电升温15min,随后加入铝块190Kg、硅锰950Kg,分批加入石灰1000Kg,每批200Kg,造渣调成分。待成分、温度合格后(具体要求如表3),喂入300m钙线进行钙处理,软吹8min后出站。出站钢水的氮含量39ppm。

3)连铸过程,开浇时加入300Kg碱性覆盖剂和150Kg酸性覆盖剂,本炉钢水打开后加入50Kg酸性覆盖剂,浇铸全过程钢水无裸露,控制中间包钢水吸氮,中包钢水氮含量43ppm。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472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