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高致密度辙叉用钢的生产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30:30


高致密度辙叉用钢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致密度辙叉用钢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辙叉是铁路系统的重要部分,其作用是改变列车的运行轨迹。在服役过程中,辙叉受到列车车轮反复的冲击力和轮轨作用,受力状态极为复杂,服役恶劣。目前,用于生产铁路辙叉的材料主要有高锰钢和贝氏体钢。其中,我国高锰钢辙叉使用占比为50%,但是高锰辙叉存在硬度偏低,服役性能欠佳。近年来,通过采用贝氏体辙叉,其服役性能大幅提高。

目前,辙叉主要采用铸造或是锻造生产。与铸件相比,金属经过锻造加工后能改善其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铸造组织经过锻造方法热加工变形后由于金属的变形和再结晶,使原来的粗大枝晶和柱状晶粒变为晶粒较细、大小均匀的等轴再结晶组织,使钢锭内原有的偏析、疏松、气孔、夹渣等压实和焊合,其组织变得更加紧密,提高了金属的塑性和力学性能。由此,锻造贝氏体辙叉因组织致密,晶粒细化,性能均匀,成为高品质贝氏体辙叉用钢的首选。

然而,现有贝氏体钢辙叉各项力学性能依然无法兼顾,严重制约贝氏体辙叉的大规模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致密度辙叉用钢的生产方法,以进一步改善贝氏体辙叉的力学性能,确保现有在线热处理贝氏体辙叉强韧性同时,提高辙叉运行安全性,满足重载铁路用辙叉用钢。

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致密度辙叉用钢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冶炼、浇铸后获得的钢坯第一次加热至1150~1200℃;S2,采用自由锻将第一次加热后的钢坯锻造为方钢;S3,对自由锻获得的方钢第二次加热至1050~1100℃;S4,采模锻将第二次加热后的方钢锻造为辙叉用钢;S5,对模锻后获得的辙叉用钢进行冷却;S6,对冷却后的辙叉用钢进行回火。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按质量百分比计,辙叉用钢的成分为:0.16~0.35%的C,0.70~2.1%的Si,1.50~2.50%的Mn,0.002~0.020%的P,0.002~0.020%的S,0.30~1.70%的Cr,0.10~0.60%的Mo,0.002~0.70%的Ni,0.01~0.15%的V,0.001~0.004%的Al,其余为Fe,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步骤S1中,第一次加热速率为1.5~2℃/min,保温温度为1150~1200℃,保温200~500min。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步骤S2中,自由锻的始锻温度为1150~1180℃,终锻温度≥950℃,锻造比为1.8~3.5。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步骤S3中,第二次加热速率为2.0~2.5℃/min,保温温度为1050~1100℃,保温100~200min。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步骤S4中,模锻的始锻温度为1050~1080℃,终锻温度≥900℃。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步骤S5中,利用锻造余热对模锻后获得的辙叉用钢进行冷却,开冷温度为750~850℃,采用水冷、水雾或是风冷,以2~5℃/s的冷却速度冷却至200~300℃。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步骤S6中,冷却后的辙叉用钢经矫直加工后,采用200~400℃温度回火,回火时间为5~120h。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辙叉用钢的氮含量为40~60ppm。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浇铸全程进行保护浇铸。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高致密度辙叉用钢的生产方法中,通过采用两火加热模式,设定合理的加热、锻造及热处理参数,不仅提高了贝氏体辙叉强韧性,同时还提高了贝氏体辙叉密度和组织致密性,辙叉运行安全性提高。采用该方法生产的贝氏体辙叉抗拉强度≥1350MPa,延伸率≥12%,奥氏体晶粒为10~15μm,致密度达到0.95~0.98,真密度为7.83~7.85g/cm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致密度辙叉用钢的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锻造用料主要是各种成分的碳素钢和合金钢。正确地选择锻造比、合理的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合理的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合理的变形量及变形速度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有很大关系。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致密度辙叉用钢的生产方法的流程图,方法总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冶炼、浇铸后获得的钢坯第一次加热至1150~1200℃;

S2,采用自由锻将第一次加热后的钢坯锻造为方钢;

S3,对自由锻获得的方钢第二次加热至1050~1100℃;

S4,采用模锻将第二次加热后的方钢锻造为辙叉用钢;

S5,对模锻后获得的辙叉用钢进行冷却;

S6,对冷却后的辙叉用钢进行回火。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高致密度辙叉用钢的生产方法中,按质量百分比计,辙叉用钢的成分优选为:0.16~0.35%的C,0.70~2.1%的Si,1.50~2.50%的Mn,0.002~0.020%的P,0.002~0.020%的S,0.30~1.70%的Cr,0.10~0.60%的Mo,0.002~0.70%的Ni,0.01~0.15%的V,0.001~0.004%的Al,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在一些实施例中,辙叉用钢的氮含量可以为40~60ppm。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至步骤S2可采用以下参数:第一次加热速率为1.5~2℃/min,保温温度为1150~1200℃,保温200~500min;自由锻的始锻温度为1150~1180℃,终锻温度≥950℃,锻造比为1.8~3.5。通过大的塑性变形,将柱状晶破碎为细晶粒,将疏松压实,才能获得优良的金属组织和机械性能。步骤S3至步骤S4可采用以下参数:第二次加热速率为2.0~2.5℃/min,保温温度为1050~1100℃,保温100~200min;模锻的始锻温度为1050~1080℃,终锻温度≥900℃。通过不同锻造细化晶粒,达到细晶强化获取高致密度辙叉用钢。锻造加工能保证金属显微组织的连续性,使锻件的显微组织与锻件外形保持一致,金属流线完整,可保证贝氏体辙叉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长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5中,利用锻造余热对模锻后获得的辙叉用钢进行冷却,开冷温度为750~850℃,采用水冷、水雾或是风冷,以2~5℃/s的冷却速度冷却至200~3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6中,冷却后的辙叉用钢经矫直加工后,采用200~400℃温度回火,回火时间为5~120h,以消除锻造应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浇铸全程进行保护浇铸,以控制辙叉用钢的氧含量。

根据以上描述,本发明通过不同锻造细化晶粒,达到细晶强化获取高致密度辙叉用钢。辙叉用钢经机械加工制成辙叉。采用该方法生产的贝氏体辙叉抗拉强度≥1350MPa,延伸率≥12%,奥氏体晶粒为10~15μm,致密度达到0.95~0.98,真密度为7.83~7.85g/cm

下面根据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的辙叉用钢经全程保护浇铸,其中实施例1-5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对比例1-4与实施例1-4成分相同。

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辙叉用钢的化学成分/%

实施例和对比例采用不同锻造工艺,其中第一次加热和锻造如表2所示,第二次加热和锻造如表3所示。

表2实施例和对比例第一次加热和锻造工艺

表3实施例和对比例第二次加热和锻造工艺

实施例和对比例锻造后的辙叉用钢,均利用锻造余热,开冷温度为750~850℃,采用水冷、水雾或是风冷,以2~5℃/s,冷却至200~300℃。辙叉用钢冷却、矫直加工后,采用200~400℃温度回火,回火时间为5~120h。

实施例和对比例按照TB/T 2344《43kg/m-75kg/m钢轨订货技术条件》要求,取拉伸试样并检验。同时,对实施例和对比例贝氏体辙叉用钢圆角下10~20mm位置进行奥氏体晶粒度检测,采用OPA-200金属原位分析仪测量贝氏体辙叉用钢致密度。采用型号为3H-2000TD1-K的全自动真密度及开闭率分析仪,测量贝氏体辙叉用钢的致密度。测量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实施例和对比例测量结果

如表4所示,采用该方法生产的贝氏体辙叉用钢抗拉强度≥1350MPa,延伸率≥12%,奥氏体晶粒为10~15μm,致密度达到0.95~0.98,真密度为7.83~7.85g/cm

总体而言,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不仅提高了贝氏体辙叉用钢的强韧性,同时还提高了贝氏体辙叉用钢的密度和组织致密性,辙叉运行安全性提高。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59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