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蓄电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30


蓄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蓄电装置(POWER STORAGE DEVICE)。

背景技术

在特开2007-21399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包含:双极电池,其层叠有多个双极电极;一对保持板,其在双极电极的层叠方向上夹着并保持双极电池;正极端子,其经由一方保持板电连接到双极电池的正极侧;以及负极端子,其经由另一方保持板电连接到双极电池的负极侧。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来说,在从电池模块取出电力的情况下,为了保护诸如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这样的电力取出用的端子螺栓不与其它物体接触,可以考虑用端子罩覆盖该端子螺栓。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想到在连接于端子螺栓的电力取出用的配线要沿着端子螺栓的轴向从端子罩来取出的构成中,在配线使用螺母连接于端子螺栓时,会有发生螺母与配线的共同旋转的情况。

本公开提供一种蓄电装置,在连接于端子螺栓的电力取出用的配线要沿着端子螺栓的轴向从端子罩来取出的构成中,在配线连接于端子螺栓时,能够抑制螺母与配线的共同旋转的发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蓄电装置具备:层叠体,其具有沿着第1方向层叠有包含多个双极电极的电极的蓄电模块;一对集电板,其在第1方向上层叠在层叠体的两端;约束板,其从第1方向夹着并约束层叠体和一对集电板;端子台,其固定有端子螺栓,端子螺栓电连接于至少一个集电板的端子,并向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突出,端子台设置在端子台设置面,端子台设置面是约束板的在与第1方向和第2方向这两者交叉的第3方向和第1方向上延伸的侧面;电力取出用的配线,其固定于端子螺栓;以及端子罩,其安装到端子台。端子罩包含:基体部,其装配到端子台并覆盖端子台,具有使端子螺栓露出的开口;以及罩部,其装配到基体部,至少覆盖开口,基体部具有保持部,保持部与开口相邻设置,对从端子台在第2方向上取出的配线进行保持,保持部具有第1壁和第2壁,第1壁和第2壁从基体部向第2方向突出,并隔着配线彼此相对。

根据该蓄电装置,在端子罩以覆盖端子螺栓的方式装配于端子台的状态下,能够抑制端子螺栓与其它物体的接触,并且将连接于端子螺栓的配线从开口引导到外部。由于在端子罩设置有保持部,因此,引导到外部后的配线会沿着第2方向即端子螺栓的延伸方向被取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穿过开口后的配线被保持在由彼此相对的第1壁和第2壁划定的空间,因此,通过与第1壁或第2壁抵接,配线的共同旋转得到抑制。

也可以是,保持部还具有第3壁,第3壁从基体部向第2方向突出,将第1壁与第2壁连接,保持部呈在面对开口的一侧形成有狭缝的大致筒状。在该构成中,穿过开口后的配线会经由狭缝保持在呈大致筒状的保持部内。

也可以是,约束板具有从第1方向来看与端子台设置面相比向第2方向伸出的一对伸出部,端子台从第1方向来看在一对伸出部彼此之间配置在端子台设置面。在该构成中,伸出部能作为保护端子台的保护壁发挥功能。

也可以是,在罩部装配于基体部的状态下,罩部具有隔着配线与第3壁相对并覆盖狭缝的壁体。在该构成中,由于保持部的狭缝被壁体覆盖,从而能够提高端子螺栓的绝缘性。

也可以是,基体部与罩部是相互卡合固定的。在该构成中,能够将罩部简便地固定于基体部。

也可以是,基体部与罩部是通过铰接部相互连接的。在该构成中,由于基体部与罩部是一体化的,从而例如能够通过罩部容易地覆盖基体部。

也可以是,基体部包含:侧壁,其从第2方向来看包围端子台;以及端部壁,其设置有开口,罩部包含:板状部,其覆盖端部壁;以及突出片,其以覆盖侧壁的一部分的方式从板状部突出,在基体部的侧壁形成有第1卡合部,在罩部的突出片形成有卡合到第1卡合部的第2卡合部。在该构成中,能够通过简易的构成将罩部卡合于基体部。

也可以是,在罩部卡合于基体部的状态下,在基体部的外表面与罩部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从开口连通至端子罩的外部的间隙。在该构成中,能够经由间隙将积聚在基体部的内侧的热引导到外部。

也可以是,基体部的侧壁的外表面具有与第1卡合部相邻的外侧肋。在该构成中,能够提高第1卡合部的强度。

也可以是,基体部的端部壁的内表面具有内侧肋。在该构成中,能够提高基体部的强度。

也可以是,电极包含电极板,电极板在第1方向上具有第1面、以及第1面的相反侧的第2面,层叠体具有蓄电模块,蓄电模块包含:多个电极,其以电极板的第1面朝向相同方向的方式沿着第1方向层叠;以及封闭部,其与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电极一起划定收纳电解质的空间,蓄电模块中包含的电极包括:双极电极,其具有电极板、设置在电极板的第1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以及设置在电极板的第2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正极终端电极,其具有电极板和设置在电极板的第1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电极板的第2面形成了从封闭部露出的电流取出面;以及负极终端电极,其具有电极板和设置在电极板的第2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电极板的第1面形成了从封闭部露出的电流取出面。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例子的蓄电装置的概略图。

图2是示出一个例子的蓄电装置中的Z轴方向的一侧的端部附近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一个例子的蓄电装置中的端子台的附近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一个例子的蓄电装置中的端子台的附近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安装于蓄电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端子罩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一个例子的端子罩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一个例子的端子罩的立体图。

图8是用于说明另一个例子的蓄电装置中的约束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在附图的说明中,对于相同或同等的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在附图中,示出具有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的正交坐标系。以下,有时将Z轴方向作为上下方向进行说明。另外,有时根据各坐标轴的朝向将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作为正侧和负侧进行说明。

图1是一个例子的蓄电装置的概略图。图2是示出一个例子的蓄电装置中的Z轴方向的上侧的端部附近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蓄电装置1例如用作叉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各种车辆的电池。一个例子的蓄电装置1包含:层叠体2,其包含层叠的多个双极电极;集电板5A、5B;绝缘板20A、20B;约束板8;端子台70;以及端子罩100。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将包含双极电极的电极的层叠方向作为Z轴方向,将与层叠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并且是从层叠方向来看的蓄电模块3的长边方向作为Y轴方向,将与层叠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并且是蓄电模块3的短边方向作为X轴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Z轴方向与竖直方向一致,Z轴方向的正侧与竖直方向上侧一致,Z轴方向的负侧与竖直方向下侧一致。

一个例子的层叠体2包含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7个)蓄电模块3和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6个)导电板5C。蓄电模块3是通过层叠包含双极电极的多个电极而构成的。层叠体2由蓄电模块3与导电板5C交替层叠而成。此外,层叠体2也可以仅具有1个蓄电模块3,在这种情况下,不具有导电板5C。蓄电模块3例如是镍氢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等二次电池。但是,蓄电装置1不限于上述二次电池,例如也可以是双电层电容器。在本实施方式中,蓄电装置1是镍氢二次电池。

蓄电模块3的双极电极在作为电极板的一个面的第1面(例如下表面)形成有正极(正极活性物质层),在作为电极板的另一个面的第2面(例如上表面)形成有负极(负极活性物质层)。蓄电模块3包含由双极电极与隔离物交替层叠多个而构成的电极层叠体13(参照图2)。另外,在电极层叠体13的侧面设置有包括框状的绝缘性树脂的密封构件14(封闭部)。即,电极层叠体13的侧面被密封构件14密封。在电极层叠体13的内部,在由在Z轴方向上相邻的电极与密封构件14划定的空间内封入有电解液(电解质)。此外,蓄电模块3在Z轴方向上在两端具备正极终端电极和负极终端电极,正极终端电极和负极终端电极具有正极侧和负极侧的电流取出面13a。电流取出面13a是从蓄电模块3取出电流的面。电流取出面13a是通过从密封构件14露出电极层叠体13的电极而形成的。即,正极终端电极具有电极板和设置在电极板的第1面的正极,电极板的第2面从密封构件14露出,从而形成了电流取出面13a。另外,负极终端电极具有电极板和设置在电极板的第2面的负极,电极板的第1面从密封构件14露出,从而形成了电流取出面13a。

多个蓄电模块3隔着导电板5C在Z轴方向上层叠。在Z轴方向上相互相邻的蓄电模块3彼此经由导电板5C电连接。即,层叠体2是由蓄电模块3与导电板5C交替层叠而构成的。在Z轴方向上相互相邻的蓄电模块3之间,导电板5C形成为矩形板状,以接触的方式配置于彼此相对的电极层叠体13的电流取出面13a之间。

如图1所示,集电板5A、5B在也是层叠体2的层叠方向的Z轴方向(第1方向)上层叠在作为层叠体2的两端的一端和另一端。即,一对集电板5A、5B在作为层叠方向的Z轴方向上配置在夹着层叠体2的位置。一个例子的集电板5A具有:矩形板状的主体部15,其与位于层叠体2的一端的蓄电模块3的电极层叠体13的负极侧的电流取出面13a接触;以及负极端子7(端子),其以主体部15的外缘部15a为基端向Y轴方向突出。例如,负极端子7呈板状,是与主体部15一体地形成的。

集电板5A具有与集电板5B同样的形状。即,集电板5B具有:矩形板状的主体部,其与位于层叠体2的另一端的蓄电模块3的电极层叠体13的正极侧的电流取出面13a接触;以及正极端子6(端子),其以主体部的外缘部为基端向Y轴方向突出。蓄电装置1的充放电经由负极端子7和正极端子6来实施。此外,在一个例子中,负极端子7设置在偏靠X轴方向的正侧的位置,正极端子6设置在偏靠X轴方向的负侧的位置。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集电板5A、5B称为集电板5。

约束板8在Z轴方向上约束层叠体2和集电板5A、5B。约束板8是具有比从Z轴方向来看的蓄电模块3的面积大一圈的面积的矩形的金属板。约束板8具有:主体部11,其从Z轴方向来看与层叠体2重叠;以及缘部10,其从主体部11向X轴方向延伸,并且从Z轴方向来看不与层叠体2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缘部10设置在X轴方向上的主体部11的两侧。即,主体部11被一对缘部10夹着。缘部10具有:内表面10b,其朝向Z轴方向的内侧;以及外表面10a,其朝向Z轴方向的外侧。主体部11具有:内表面11b,其朝向Z轴方向的内侧(Z轴方向上的蓄电模块3侧);以及外表面11a,其是与内表面11b相反的一侧的面,朝向Z轴方向的外侧(Z轴方向上的与蓄电模块3相反的一侧)。外表面10a以从外表面11a的端缘朝向X轴方向的外侧向Z轴方向的内侧倾斜的方式延伸。内表面10b与内表面11b相比位于Z轴方向的内侧。

一对缘部10是在约束板8的长边方向(Y轴方向)上延伸的外缘部分。一对缘部10配置为从Z轴方向来看不与层叠体2重叠。在各缘部10设置有供螺栓9a插通的多个插通孔10c。如图2所示,一个例子的插通孔10c设置在以使外表面10a沿着XY平面的方式形成的切口状部分。在各缘部10,多个插通孔10c配置为沿着约束板8的长边方向(Y轴方向)相互分开。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插通孔10c从约束板8的长边方向上的缘部10的一端到另一端以等间隔配置。在图示例子中,在缘部10的X轴方向的外端缘形成有向Z轴方向的内侧突出的突出部10d。多个插通孔10c贯通突出部10d。

螺栓9a的头部配置在约束板8A的外表面10a上。螺栓9a的轴部的前端部(螺钉头)从约束板8B的外表面10a突出。在螺栓9a的前端部螺合有螺母9b。螺母9b配置在约束板8B的外表面10a上。从而,多个蓄电模块3、多个导电板5C以及集电板5A、5B被约束板8A、8B夹持。另外,Z轴方向的约束载荷附加于层叠体2。

绝缘板20A、20B将约束板8与集电板5A、5B之间绝缘。在集电板5A与约束板8A之间设置绝缘板20A。绝缘板20A是用于确保集电板5A与约束板8A之间的绝缘性的构件。绝缘板20A例如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形成。另外,在集电板5B与约束板8B之间设置绝缘板20B。绝缘板20B是用于确保集电板5B与约束板8B的绝缘性的构件。绝缘板20B例如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形成。

端子台70固定于设置在约束板8的端子台设置面8a。端子台设置面8a可以是约束板8的主体部11的沿着X轴方向(第3方向)和Z轴方向延伸的侧面。在一个例子的蓄电装置1中,也可以是在约束板8A、8B分别同样地设置有端子台70。在设置于约束板8A的端子台70固定有集电板5A的负极端子7。一个例子的端子台70具有在X轴方向上具有长边方向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台座部71。台座部71例如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形成。在图示例子的台座部71中,X轴方向的两端侧的部分的沿着Y轴方向的大小小于X轴方向的中央部分的沿着Y轴方向的大小。即,台座部71包含:中央部72,其在X轴方向的中央向Y轴方向突出;以及一对端部73、75,其在X轴方向的两端侧比中央部72向Y轴方向凹陷。在台座部71的中央部72设置有向Y轴方向突出的端子螺栓32。

图3是从下侧来看蓄电装置中的负极侧的端子台的附近的立体图。图4是从上侧来看蓄电装置中的负极侧的端子台的附近的立体图。在图3和图4中示出了从蓄电装置1拆下了端子台罩的状态。此外,在一个例子的蓄电装置1中,也可以是在正极端子的附近也具有同样的构成。

如图3和图4所示,负极端子7由于具有第1片部41、第2片部42以及折曲部47,因而从X轴方向来看构成为大致L字型。第1片部41是从Z轴方向来看从作为主体部15的边缘的外缘部15a向Y轴方向延伸的板状的部分。第2片部42是从第1片部41的前端部向端子台70侧(Z轴方向的正侧)沿着层叠方向折曲并装配到端子台70的板状的部分。在第2片部42的大致中央位置形成有在Y轴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43。在该贯通孔43中插通端子螺栓32。第1片部41和第2片部42均与X轴方向平行地扩展。第1片部41与第2片部42的X轴方向的大小相同。折曲部47是将第1片部41与第2片部42连接的部分。折曲部47是通过将构成负极端子7的板材折曲而形成的。

在负极端子7形成缓和作用于该负极端子7的应力的弹簧部50。该弹簧部50在使用端子螺栓32和螺母38将负极端子7以按压于端子台70的状态进行了装配后,能缓和作用于负极端子7的应力。一个例子的弹簧部50包含:弯折部51、延伸部53以及弯折部52。弯折部51形成在负极端子7的Y轴方向的正侧的端部,即形成在外缘部15a与负极端子7相连接的连接部46。弯折部51是使第1片部41在Z轴方向上向端子台70侧弯曲的部分。延伸部53是从弯折部51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部分。弯折部52是使第1片部41从延伸部53的Y轴方向的负侧的端部向与弯折部51相反的一侧弯曲的部分。

如图4所示,端子台70的台座部71通过固定螺栓19固定于约束板8A的端子台设置面8a。在一个例子中,在构成台座部71的一对端部73、75分别形成有在Y轴方向上贯通端子台70的贯通孔。通过使插通于贯通孔的固定螺栓19紧固到约束板8A的端子台设置面8a,台座部71被固定到端子台设置面8a。台座部71至少比蓄电模块3向Y轴方向的负侧突出。

端子螺栓32从台座部71中的中央部72的端面向Y轴方向突出。端子螺栓32与Y轴方向平行地朝向Y轴方向的负侧延伸。负极端子7的第2片部42以及连接于配线36的连接端子37以被按压到紧固于端子螺栓32的螺母38的形式装配到该端子螺栓32。

一个例子的连接端子37包含:垫片状部分37a,其中插通端子螺栓32;以及连接部分37b,其连接配线36。配线36也可以压接到连接部分37b。垫片状部分37a呈板状,包含供端子螺栓32插通的贯通孔。连接部分37b相对于垫片状部分37a折曲并延伸。即,垫片状部分37a的延伸方向与连接部分37b的延伸方向是相互交叉的。在图示例子的连接端子37中,在垫片状部分37a沿着XZ平面延伸的状态下,连接部分37b以与XZ平面交叉的方式朝向Y方向的负侧延伸,以使配线36容易沿着Y轴方向。例如可以是,在从Z轴方向来看时,连接部分37b相对于X轴以45度左右的角度交叉。

一个例子的绝缘板20A是由树脂等绝缘性材料形成的构件。绝缘板20A设置在集电板5A与约束板8A之间。绝缘板20A配置为从Z轴方向来看与集电板5A的主体部15的整个区域重叠。从而,通过使绝缘板20A介于集电板5A与约束板8A相对的部位,得以确保集电板5A与约束板8A之间的电绝缘性。

如图3所示,绝缘板20A具有主体部21和壁部24。绝缘板20A的主体部21是配置在集电板5A的主体部15与约束板8的主体部11之间的平板状的部分。主体部21呈在Y轴方向上具有长边方向的长方形状。壁部24从主体部21的沿着X轴方向的外缘部21a朝向上方延伸。壁部24沿着外缘部21a在X轴方向上延伸。

在一个例子的壁部24形成包覆台座部71和固定螺栓19的端子台保护部16(包覆部)。端子台保护部16设置为从壁部24向Y轴方向的负侧突出。端子台保护部16具有在内部收纳端子台70的台座部71的那样的箱形的形状。

端子台保护部16具有:下壁部22,其从主体部21向Y轴方向的负侧延伸;一对侧壁部23、23,其从壁部24向Y轴方向负侧延伸;以及端壁部26,其在下壁部22和侧壁部23、23的Y轴方向的负侧的端部处与壁部24平行地延伸。下壁部22配置为覆盖台座部71的端部。在下壁部22形成有与其它区域相比朝向上方凹陷的凹部27。凹部27从Z轴方向来看是与负极端子7的弹簧部50重复的,收纳弹簧部50。

侧壁部23、23配置为从X轴方向的两侧覆盖台座部71的端部。端壁部26配置为在Y轴方向上覆盖台座部71的端部。端壁部26在台座部71的中央部72的位置以使该中央部72露出的方式开口。另外,在端壁部26的形成有开口的位置形成有与侧壁部23相对的翼壁部26a(参照图2、图4)。将台座部71固定到端子台设置面8a的固定螺栓19能被收纳在由侧壁部23、下壁部22、端壁部26以及翼壁部26a形成的空间内。

另外,端子台保护部16包含卡合壁26b。卡合壁26b是沿着X轴方向的正侧的侧壁部23和端壁部26朝向Z轴方向的负侧突出的壁体。一个例子的卡合壁26b从Z轴方向来看呈L字型。图示例子的卡合壁26b是沿着端壁部26中的比开口靠X轴方向的正侧的部分、并且沿着侧壁部23中的比中央靠端壁部26侧的部分形成的。

接着,说明端子罩。图5是示出安装于蓄电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端子罩的立体图。图6和图7是示出一个例子的端子罩的立体图。一个例子的端子罩100具备基体部110和罩部130。图5示出罩部130相对于基体部110闭合的状态。图6示出罩部130相对于基体部110打开的状态。图7示出基体部110的内侧。

端子罩100安装到蓄电装置1的端子台70,覆盖负极端子7和端子螺栓32。在一个例子中,负极端子7、端子螺栓32、端子台70以及端子台保护部16的大致整体被端子罩100覆盖。连接到端子螺栓32的配线36被端子罩100保持为沿着作为端子螺栓32的轴向的Y轴方向。端子罩100具备:开口128,其用于将连接于端子螺栓32的配线36引导到外部;以及保持部127,其沿着Y轴方向保持从开口128引导到外部的配线36。此外,沿着Y轴方向保持配线36是指,只要是以与XZ平面交叉的状态保持配线36即可,无需使配线36的延伸方向与Y轴方向完全一致。

一个例子的端子罩100由树脂形成。例如,构成端子罩100的树脂也可以具有对蓄电模块3的电解液的耐受性。例如,在蓄电模块3为镍氢二次电池的情况下,作为树脂的材料,可举出聚乙烯、聚丙烯等。

如上所述,一个例子的端子罩100具备基体部110和罩部130。基体部110与罩部130是通过铰接部150相互连接的。基体部110与罩部130例如是通过注塑成型一体地形成的。一个例子的铰接部150是将基体部110与罩部130连接的薄壁的板状部分。由于形成为薄壁,铰接部150具有适度的挠性。

基体部110是装配到端子台70并覆盖端子台70的部分。一个例子的基体部110包含:侧壁110a,其从Y轴方向(第2方向)来看包围端子台70;以及端部壁115,其形成在侧壁110a的Y轴方向的负侧的端部。侧壁110a从Y轴方向来看呈框状,具有在Z轴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1侧壁111和第2侧壁112、以及在X轴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3侧壁113和第4侧壁114。在一个例子中,第1侧壁111位于Z轴方向的正侧,第2侧壁112位于Z轴方向的负侧。另外,第3侧壁113位于X轴方向的正侧,第4侧壁114位于X轴方向的负侧。

第1侧壁111从Z轴方向来看呈大致矩形状。第1侧壁111包含:卡合部121、爪状的卡合部(第1卡合部)122以及外侧肋123。卡合部121形成在与形成于X轴方向的负侧的端壁部26重复的部分。卡合部121包含:板状部121a,其沿着Y轴方向延伸;爪部121b,其从板状部121a的内表面突出。板状部121a兼作第1侧壁111的一部分。在图示例子中,由在第1侧壁111中从Y轴方向的正侧的端缘朝向负侧形成的一对切口部划定了板状部121a。爪部121b卡合到形成于端子台保护部16的端壁部26的上端缘。

卡合部122在第1侧壁111的外表面上形成在X轴方向的例如大致中央。卡合部122从第1侧壁111的外表面沿着Z轴方向突出。外侧肋123形成在第1侧壁111的外表面。一个例子的外侧肋123包含沿着X轴方向形成的第1部分123a以及沿着Y轴方向形成的第2部分123b。第1部分123a形成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例如大致中央。在图示例子中,第1部分123a与卡合部122是相互相邻的。另外,一个例子的第2部分123b形成有一对。例如,第2部分123b分别形成在第1部分123a的X轴方向上的正侧的端部和负侧的端部。第2部分123b形成为从第1侧壁111中的Y轴方向的负侧的端部到正侧的端部。

此外,图示例子的外侧肋123在X轴方向上是与形成有中央部72的位置重复的。因此,一对第2部分123b彼此之间的距离与X轴方向上的中央部72的宽度大致相同。另外,在图示例子中,在一对第2部分123b彼此之间的区域形成有切口状部111a。切口状部111a形成在第1侧壁111的Y轴方向的负侧的端部。例如可以是,切口状部111a在Y轴方向上形成至与形成有第2片部42的位置相同程度的位置为止。

第2侧壁112从Z轴方向来看呈大致矩形状。第2侧壁112包含卡合部125。卡合部125形成在与形成于X轴方向的正侧的端壁部26重复的部分。卡合部125包含:板状部125a,其沿着Y轴方向延伸;以及爪部125b,其从板状部的内表面突出。板状部125a兼作第2侧壁112的一部分。在图示例子中,由在第2侧壁112中从Y轴方向的正侧的端缘朝向负侧形成的一对切口部划定了板状部125a。爪部125b卡合到形成于端子台保护部16的卡合壁26b。

另外,第2侧壁112与第1侧壁111同样地具有卡合部122和外侧肋123。第2侧壁112的卡合部122和外侧肋123的构成是与第1侧壁111的卡合部122和外侧肋123同样的,因此,省略说明。

第3侧壁113从X轴方向来看呈大致矩形状。第3侧壁113包含切口状部126。切口状部126是从Y轴方向的正侧的端缘朝向负侧形成的。在图示例子中,偏靠Z轴方向的负侧形成有切口状部126。例如,切口状部126的Y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侧壁部23的Y轴方向上的长度。即,切口状部126的Y轴方向的负侧的端部是连通到X轴方向的正侧的端壁部26与基体部110的端部壁115之间的空间的。在一个例子中,也可以是连接于端子螺栓32的电压探测用的配线39经由切口状部126取出至端子罩100的外侧。第4侧壁114从X轴方向来看呈矩形状。虽未图示,但第4侧壁114也可以与第3侧壁113同样地具有切口状部。

端部壁115从Y轴方向来看呈大致矩形状,包含形成在X轴方向的中央的面向Y轴方向的开口128。如上所述,开口128是用于将连接于端子螺栓32的配线36取出到外部的部分。因此,一个例子的开口128形成在与端子台70中的设置有端子螺栓32的中央部72重复的区域即X轴方向的中央的位置。在X轴方向上,开口128的宽度大于负极端子7的宽度。另外,在Z方向上,开口128的宽度形成为与第2片部42的宽度相同的程度。通过像这样构成,在从Y轴方向来看时,第2片部42和端子螺栓32从开口128露出到外部。

保持部127设置在开口128的边缘。图示例子的保持部127配置在开口128的X轴方向的正侧。保持部127呈在面对开口128的一侧形成有狭缝127s的大致筒状。一个例子的保持部127包含从端部壁115的外表面向Y轴方向突出的第1壁127a、第2壁127b以及第3壁127c。第1壁127a和第2壁127b在与作为开口128和保持部127的并排方向的X轴方向交叉的Z轴方向上形成在隔着配线36彼此相对的位置。如图6所示,一个例子的第1壁127a和第2壁127b可以分别具有沿着XY平面的平板状。此外,也可以是在从Y轴方向来看时,第1壁127a以凸向Z轴方向的正侧的方式弯曲成圆弧形。另外,也可以是在从Y轴方向来看时,第2壁127b以凸向X轴方向的负侧的方式弯曲成圆弧形。

第3壁127c在X轴方向上远离开口128的一侧将第1壁127a与第2壁127b相互连接。如图6所示,可以是在从Y轴方向来看时,一个例子的第3壁127c以凸向X轴方向的正侧的方式弯曲成圆弧形。此外,也可以是在从Y轴方向来看时,第3壁127c将第1壁127a与第2壁127b之间直线状连接。例如可以是,第3壁127c从Y轴方向来看沿着Z轴方向直线状延伸。另外,保持部127也可以不具有第3壁127c。在这种情况下,配线36由第1壁127a和第2壁127b来保持。

也可以是,在保持部127的内侧,端部壁115包含斜坡127d。斜坡127d是从保持部127的内侧部分朝向开口128的边缘向Y轴方向的正侧倾斜的面。另外,在保持部127的内侧形成有向Y轴方向的负侧突出的内部壁127e。内部壁127e将第1壁127a与第2壁127b连接。另外,在Y轴方向上,内部壁127e的高度低于第1壁127a和第2壁127b的高度。例如,内部壁127e与斜坡127d是相互分开的,内部壁127e与斜坡127d相比形成在X轴方向的正侧。

另外,在端部壁115,在从Y轴方向来看与卡合部121重叠的位置形成有开口115a。在X轴方向上,开口115a的大小为卡合部121的板状部121a的大小以上。另外,在Z轴方向上,开口115a的大小为爪部121b的大小以上。在端部壁115,在从Y轴方向来看与卡合部125重叠的位置形成有开口115b。在X轴方向上,开口115b的大小为卡合部125的板状部125a的大小以上。另外,在Z轴方向上,开口115b的大小为爪部125b的大小以上。图示例子的端部壁115在X轴方向上与第3壁127c重复的位置具有阶梯部115c。从而,在X轴方向上,端部壁115中的比阶梯部115c靠正侧的部分115d与比阶梯部115c靠负侧的部分115e相比,是向Y轴方向的负侧鼓出的。

另外,在端部壁115的内表面设置有内侧肋115f(参照图7)。内侧肋115f从端部壁115的内表面朝向Y轴方向的正侧突出。图示例子的内侧肋115f与开口128相比形成在X轴方向的负侧。例如,内侧肋115f在端部壁115中从Z轴方向的正侧端部延伸到负侧端部。

罩部130是覆盖基体部110中的至少开口128的部分。罩部130能装配到基体部110。在图示例子中,罩部130与基体部110能相互卡合固定。一个例子的罩部130包含:板状部131,其覆盖端部壁115;以及一对突出片132、133,其以覆盖侧壁110a的一部分的方式从板状部131突出。图示例子的板状部131从Y轴方向来看呈大致矩形状。另外,在板状部131,在与端子螺栓32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收纳端子螺栓32的前端的收纳部101d。收纳部101d呈向Y轴方向的负侧突出的穹顶状。

板状部131在与保持部127对应的位置具有切口状部141。另外,板状部131具有沿着切口状部141的周缘形成的周壁142(壁体)。周壁142在罩部130闭合的状态下,从侧方(即X轴方向)覆盖保持部127的狭缝127s(参照图5)。一个例子的周壁142包含从板状部131的外表面向Y轴方向突出的第4壁142a、第5壁142b以及第6壁142c(壁体)。第4壁142a和第5壁142b形成于在Z轴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位置。在Z轴方向上,第4壁142a与第5壁142b之间的距离大于保持部127的第1壁127a与第2壁127b之间的距离,即,第1壁127a和第2壁127b能收纳在第4壁142a与第5壁142b之间的空间。

第6壁142c将第4壁142a与第5壁142b相互连接。第6壁142c形成于在罩部130闭合的状态下隔着配线36与保持部127的第3壁127c相对的位置。即,第6壁142c配置为在罩部130闭合的状态下覆盖保持部127的狭缝127s。也可以是,在从Y轴方向来看时,第6壁142c以凸向X轴方向的负侧的方式弯曲成圆弧形。另外,也可以是,第6壁142c从Z轴方向来看以与斜坡127d的倾斜成为平行的方式倾斜。

板状部131具有阶梯部131a(参照图6)。阶梯部131a的位置在罩部130闭合的状态下与开口128的X轴方向的负侧的端部对应。如图6所示,板状部131中的比阶梯部131a靠X轴方向的负侧的部分131d与比阶梯部131a靠正侧的部分131e相比,是向Y轴方向的正侧鼓出的。即,在罩部130闭合的状态下,比阶梯部131a靠X轴方向的正侧的部分131d与比阶梯部131a靠负侧的部分131e相比,会向Y轴方向的负侧鼓出。在Y轴方向上,形成在基体部110的端部壁115的阶梯部115c的高度可以与板状部131的阶梯部131a的高度大致相同。

一对突出片132、133形成在板状部131中的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端缘。即,一对突出片132、133在Z轴方向上彼此相对。在Z轴方向上,一对突出片132、133彼此之间的距离可以与基体部110中的第1侧壁111的外侧肋123与第2侧壁112的外侧肋123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在一对突出片132、133分别形成有与形成在第1侧壁111和第2侧壁112的卡合部122卡合的卡合片(第2卡合部)145。

当通过弯折铰接部150使罩部130中的板状部131的内表面与基体部110中的端部壁115的外表面合在一起时,基体部110会嵌入到一对突出片132、133之间。然后,通过使分别设置在一对突出片132、133的卡合片145与形成在第1侧壁111和第2侧壁112的卡合部122卡合,成为罩部130相对于基体部110闭合的状态。一个例子的卡合片145可以由与卡合部122对应的大小的开口构成。

在罩部130相对于基体部110闭合的状态下,在板状部131的内表面与基体部110中的端部壁115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另外,在第1侧壁111和第2侧壁112的外表面与突出片132、133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与外侧肋123的厚度相应的间隙。即,在罩部130卡合于基体部110的状态下,在基体部110的外表面与罩部130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从开口128连通至端子罩100的外部的间隙。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蓄电装置1具备:层叠体2,其沿着Z轴方向层叠;一对集电板5,其在Z轴方向上层叠在层叠体的两端;约束板8,其从Z轴方向夹着并约束层叠体2和一对集电板5;端子螺栓32,其电连接到集电板5的负极端子7,向与Z轴方向交叉的Y轴方向突出;端子台70,其设置在约束板8中的在X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延伸的端子台设置面8a,并固定有端子螺栓32;电力取出用的配线36,其固定于端子螺栓32;以及端子罩100,其安装到端子台70。端子罩100包含:基体部110,其装配到端子台70并覆盖端子台70,具有使端子螺栓32露出的开口128;以及罩部130,其装配到基体部110,至少覆盖开口128,基体部110具有保持部127,保持部127与开口128相邻设置,对从端子台70在Y轴方向上取出的配线36进行保持,保持部127具有从基体部110向Y轴方向突出并隔着配线36彼此相对的第1壁127a和第2壁127b。

在向蓄电装置1装配端子罩100的情况下,作业者首先在端子罩100打开的状态下将基体部110安装到蓄电装置1。即,使基体部110的卡合部121和卡合部125分别卡合于端壁部26和卡合壁26b。接着,作业者在开口128内使端子螺栓32插通于连接有配线36的连接端子37的垫片状部分37a的贯通孔。然后,通过将螺母38拧紧于端子螺栓32,从而将连接端子37固定于端子螺栓32。在拧紧螺母38时,配线36或连接部分37b可以被保持部127保持。另外,配线36或连接部分37b也可以抵接于斜坡127d和内部壁127e。通过使配线36等抵接于斜坡127d和内部壁127e,能够使配线36等的朝向可靠地沿着Y轴方向。

接着,将罩部130闭合。即,通过弯折铰接部150,使基体部110嵌入到罩部130的突出片132、133之间,罩部130的卡合片145卡合于基体部110的卡合部122。在罩部130闭合的状态下,配线36从保持部127和周壁142的内侧沿着Y轴方向被取出到端子罩100的外部。

这样,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端子罩100以覆盖负极端子7和端子螺栓32的方式装配于端子台70的状态下,既能够抑制端子螺栓32与其它物体的接触,又能够将连接于端子螺栓32的配线36从开口128引导到端子罩100的外部。由于在端子罩100设置有保持部127,因此,取出到外部的配线36会沿着Y轴方向即端子螺栓32的延伸方向被取出。例如,在配线要沿着X轴方向取出到外部的情况下,由于有可能与配线发生干扰,因此,有时难以与端子罩100相邻地配置部件等。在上述的蓄电装置中,由于配线36沿着Y轴方向来取出,因此,例如能够将用于监视压力的传感器等其它部件与端子罩100相邻地配置在端子台设置面8a。

另外,在配线要沿着X轴方向取出到外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通过将保持配线36的突起等设置于端子台来抑制配线36的共同旋转。然而,在如上所述沿着Y轴方向取出配线36的情况下,由于配线36在远离端子台70的方向上延伸,因此,即使在端子台设置了突起,也有可能无法保持配线36。根据上述的蓄电装置1,穿过开口128后的配线36被保持在由彼此相对的第1壁127a和第2壁127b划定的空间。因此,在用螺母38来紧固配线36时,由于配线36抵接于第1壁127a或第2壁127b,从而配线36的共同旋转得到抑制。

保持部127还具有第3壁127c,第3壁127c从基体部110向Y轴方向突出,将第1壁127a与第2壁127b连接,保持部127呈在面对开口128的一侧形成有狭缝127s的大致筒状。在该构成中,穿过开口128后的配线36会经由狭缝127s保持在呈大致筒状的保持部127内。由于形成有狭缝127s,因此,能够在将基体部110固定于蓄电装置1之后,容易地进行配线36的连接。

也可以是,在罩部130装配于基体部110的状态下,罩部130具有隔着配线36与第3壁127c相对并覆盖狭缝127s的壁体(周壁142,特别是第6壁142c)。在该构成中,由于保持部127的狭缝127s被壁体覆盖,从而能够提高端子螺栓32的绝缘性。

也可以是,基体部110与罩部130是相互卡合固定的。在该构成中,能够将罩部130简便地固定于基体部110。

基体部110与罩部130是通过铰接部150相互连接的。在该构成中,由于基体部110与罩部130是一体化的,从而例如能够通过罩部130容易地覆盖基体部110。

也可以是,基体部110包含:侧壁110a,其从Y轴方向来看包围端子台70;以及端部壁115,其设置有开口128,罩部130包含:板状部131,其覆盖端部壁115;以及突出片132、133,其以覆盖侧壁110a的一部分的方式从板状部131突出,在基体部110的侧壁110a形成有卡合部122,在罩部130的突出片132、133形成有卡合到卡合部122的卡合片145。在该构成中,能够通过简易的构成将罩部130卡合于基体部110。

也可以是,在罩部130卡合于基体部110的状态下,在基体部110的外表面与罩部130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从开口128连通至端子罩100的外部的间隙。例如,在负极端子7等端子被端子罩覆盖的情况下,可以想到由于端子因通电而发热,会有在被端子罩覆盖的端子周边积聚热的情况。在上述的构成中,能够经由间隙将积聚在基体部110的内侧的热引导到外部。

基体部110的侧壁110a的外表面具有与卡合部122相邻的外侧肋123。在该构成中,能够提高侧壁110a和卡合部122的强度。

基体部110的端部壁115的内表面具有内侧肋115f。在该构成中,能够提高基体部110的强度。

以上,参照附图详述了实施方式,但具体构成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例如,虽然示出了约束板8的与Y轴方向交叉的端子台设置面8a沿着X轴方向平坦地形成的例子,但端子台设置面8a的形状不限于平坦。图8示出另一个例子的约束板。蓄电装置1也可以具备图8所示的约束板208来代替约束板8。约束板208具有:主体部211,其呈大致矩形板状;以及伸出部218,其与主体部211相比向Y轴方向伸出。图示例子的主体部211具有作为从Z轴方向来看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侧面的端子台设置面208a。另外,主体部211在X轴方向的两端缘具有沿着Y轴方向形成的阶梯部210。阶梯部210是与主体部211相比向Z轴方向的内侧下降的部分。在阶梯部210设置有插通孔10c。

伸出部218在主体部211的端子台设置面208a的X轴方向的两端部向Y轴方向突出。图示例子的伸出部218形成在主体部211的端子台设置面208a中的X轴方向的两端并且包含阶梯部210的位置。伸出部218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但在一个例子中,可以是大致长方体形状。图示例子的伸出部218呈大致长方体形状,其构成为Z轴方向的大小与端子台设置面208a的大小大致相同,X轴方向的大小与端子罩100大致相同,Y轴方向的大小比端子罩100大。

端子罩100从Z轴方向来看在一对伸出部218彼此之间装配于配置在端子台设置面208a的端子台(在图8中未图示)。在图示例子中,一对伸出部218与端子罩100相比向Y轴方向的负侧伸出。也可以是,端子罩100和端子台(在图8中未图示)在一对伸出部218彼此之间偏靠一方伸出部218侧来配置。例如,图示例子的端子罩100和端子台(在图8中未图示)与设置在X轴方向的正侧的伸出部218接近地配置。例如,端子罩100与伸出部218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小于配线36的直径。另外,端子罩100与伸出部218也可以是相互接触的。

像这样,也可以是,约束板8具有从Z轴方向来看从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端子台设置面8a向Y轴方向伸出的一对伸出部218,端子台70从Z轴方向来看配置在一对伸出部218彼此之间。在配线36要沿着X轴方向取出到外部的情况下,由于有可能与配线发生干扰,因此,有时难以与伸出部218接近地配置端子罩100。在本公开中,由于配线36从端子罩100沿着Y轴方向来取出,因此,即使伸出部218与端子台70接近,配线36也不会与伸出部218发生干扰。在伸出部218彼此之间配置有端子台70的情况下,伸出部218能作为保护端子台70的保护壁发挥功能。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包覆设置于Z轴方向的上侧的负极端子的端子罩,但也可以在设置于Z轴方向的下侧的正极端子也设置有具备同样构成的端子罩。另外,关于正极端子,也可以设置与上述的端子罩不同构成的端子罩。

另外,虽然示出了基体部、罩部以及铰接部通过一体成型来形成的例子,但基体部与罩部也可以作为分体来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基体部与罩部也可以通过铰接部连接。铰接部也可以是与基体部或罩部一体地形成。

相关技术
  • 管理装置、蓄电装置、蓄电系统及电气设备
  • 一种蓄电池组在线保持装置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 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用正极活性物质、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用正极、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蓄电装置、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的使用方法和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 用于蓄电池单池的调温装置和用于对蓄电池单池进行调温的方法以及蓄电池模块、蓄电池组、蓄电池及蓄电池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6501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