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终端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2:25


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终端产业的发展迅速,是近年来技术迭代最快的行业。面临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同时作为操作频率高带来的便携性、可握持的硬性要求,终端的研发始终面临着更多功能、数量更多、尺寸更大的元件,和有限的结构空间之间的矛盾。如何在有限空间里设计出组装更流畅、可靠性更高的终端,是各厂商都在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方面,一些终端设计厂商一直致力于取消手机上的所有接口,达到产品的最佳形态,因此出现了磁吸模组的商用机会。

另一方面,无线充电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在此基础上,搭配磁吸的无线充电模组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目前采用的磁吸搭配无线充电的设计方案比较单一,无线充电位置基本都在电池区域,即终端的中心,这样的设置在使用磁吸无线充电时不方便手持使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终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电池、主板和无线充电组件;其中,所述无线充电组件设置于所述主板所在区域,并且,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在所述主板延伸面上的投影避让所述电池。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还包括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和所述主板相邻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平行于所述主板延伸面设置,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终端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支架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主板相对设置,所述无线充电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包括无线充电模组和对准模组;所述无线充电模组用于接收无线充电器发射的电磁波,所述对准模组用于辅助所述无线充电模组对准于所述无线充电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对准模组为环形,且设置于所述无线充电模组的外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二面设置有凹槽,所述无线充电模组设置于所述凹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对准模组嵌入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二面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对准模组与所述支架通过模内注塑形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对准模组远离所述第一面的表面与所述第二面平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对准模组的侧边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用于将所述对准模组固定在所述支架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对准模组的远离所述无线充电模组的侧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天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还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FPC,所述无线充电组件通过所述FPC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组件还包括屏蔽件,所述屏蔽件设置于所述无线充电模组和所述对准模组之间。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的终端,无线充电组件位于主板所在区域。这样的设置,在进行无线充电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影响用户握持终端进行使用,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考虑主板通常与电池不重合,因此这样可以使得无线充电组件设置的区域与电池所在区域不重合,从而可以在厚度方向上,为电池提供更多的设置空间。例如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增大电池厚度,即可以增加电池容量,提升终端的待机时长。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电池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装了无线充电模组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支架的局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终端产业的发展迅速,是近年来技术迭代最快的行业。面临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同时作为操作频率高带来的便携性、可握持的硬性要求,终端的研发始终面临着更多功能、数量更多、尺寸更大的元件,和有限的结构空间之间的矛盾。如何在有限空间里设计出组装更流畅、可靠性更高的终端,是各厂商都在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方面,一些终端设计厂商一直致力于取消手机上的所有接口,达到产品的最佳形态,因此出现了磁吸模组的商用机会。

另一方面,无线充电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在此基础上,搭配磁吸的无线充电模组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目前采用的磁吸搭配无线充电的设计方案比较单一,无线充电位置基本都在电池区域,即终端的中心,这样的设置在使用磁吸无线充电时不方便手持使用。

磁吸模组通过背胶做到电池盖内面,外形上与无线充电线圈同心定位,无线充电模组通过FPC延伸到主板区域进行连接。将磁吸模组组装到无线充电模组上,从而固定到整机。

在无线充电工作时,磁吸模组可以快速与无线充电器进行适配,通过磁铁作用对中位置,并相互吸附,达到便携的无线充电效果。

组装整机时,需要先将磁吸组装到电池盖或者无线充电模组上,这一过程对位置度要求较高,因此手工贴合至少需要相关治具,或者使用CCD机械手自动抓取位置进行组装,过程较为负责。

本公开提供一种终端,包括:电池、主板和无线充电组件;其中,无线充电组件设置于主板所在区域,并且,无线充电组件在主板延伸面上的投影避让电池。

在本公开中,主板可以靠近终端的第一侧设置。并且,无线充电组件可以设置于主板所在区域。主板所在区域在电池所在平面的投影避让电池。

本公开的终端,无线充电组件位于主板所在区域。这样的设置,在进行无线充电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影响用户握持终端进行使用,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考虑主板通常与电池不重合,因此这样可以使得无线充电组件设置的区域与电池所在区域不重合,从而可以在厚度方向上,为电池提供更多的设置空间。例如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增大电池厚度,即可以增加电池容量,提升终端的待机时长。

在本公开中,将无线充电组件设置在主板所在区域,例如固定主板的支架等位置。这样的设置,可以在终端的制造过程中,将无线充电组件与主板等一并组装,然后再与电池、电池盖(后盖)等进行组装。这样的组装工艺,相较于相关技术,可以省略单独组装无线充电组件的工序。即本公开可以减少组装工艺,节省了制造工序,同时也解决了组装复杂的问题。

另外,将无线充电组件设置在主板所在区域,可以避免无线充电组件与电池盖(后盖)直接接触,即可以避免由于与电池盖之间的作用力而导致无线充电组件在电池盖上留下顶印。即本公开的设置,可以避免顶印等外观不良的情况出现,提升了终端的外表美观程度。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电池盖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终端10,包括:主板、无线充电组件20和电池300。

如图1所示,本公开的主板可以靠近终端10的第一侧设置,无线充电组件20设置于主板所在区域。本公开的第一侧可以是终端的任意一个侧边,具体可以根据不同的终端的部件布局来确定具体哪一个侧边作为第一侧边。

例如,若终端为手机,主板靠近手机部的短边设置,即第一侧边可以是手机头部的短边。无线充电组件设置于主板所在区域,即无线充电组件靠近第一侧边设置。

如图1,在本公开中,第一区域11可以为主板所在区域,第二区域12可以为电池所在区域,第三区域13可以为小板所在区域。

通常,主板所在区域与电池所在区域不重合。例如,如图1所示,电池所在区域占据终端的中间位置,主板位于终端的头部区域。根据使用习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使用状态为握持于终端的中间以及下部位置,而不涉及终端的头部位置。

如图2所示,第四区域14即为用户最常使用的握持区域。

如图1和图2所示,主板所在区域位于终端的头部位置,无线充电组件设置于主板所在区域。当终端进行无线充电时,与无线充电设备的连接状态如图2所示,无线充电设备30可以与终端10相吸附。

如图2所示,因无线充电组件位于靠近终端头部的位置,而握持区域位于终端的下部以及中部,则在终端无线充电过程,无线充电设备30即使吸附在终端上,也不会影响用户正常握持使用终端,进而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1所示,在本公开中,主板所在区域在电池所在平面的投影避让电池。即主板所在区域与电池所在区域不重叠。本公开中,无线充电组件设置在主板所在区域,即无线充电组件在主板延伸面上的投影避让电池。

这样的设置,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将无线充电模组设置在电池所在区域的方案,本公开可以使得在终端的厚度方向上,为电池提供了更多的设置空间,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增大电池厚度,即可以增加电池容量,提升终端的待机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中,各个部件并不限于前述实施例中的布局。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小板,则可以设置为电池为与终端的一端,主板位于相对的另一端。

或者,终端的形状为正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时,第一侧可以为终端的任意一个侧边。主板靠近第一侧,而电池则设置在与第一侧相对设置的另一侧。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还包括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模组靠近第一侧,设置于主板所在区域。如图1所示,第五区域40用于设置摄像头模组。在主板所在区域,沿第一侧的延伸方向,摄像头模组与无线充电组件相对设置。具体可以是,摄像头模组与主板相邻设置。

如图1所示,摄像头模组与无线充电组件平行于第一侧边且相互并列设置。在本公开中,如图1和图2所示,摄像头模组可以设置于靠近终端的头部位置。摄像头模组用于拍摄成像,布局于第一侧附近,可以避让用户常使用的握持区域。

摄像头模组与无线充电组件一起设置于主板所在区域,一方面,可以共同避免影响握持区域的握持作用。

另一方面,由于摄像头模组与无线充电组件均布局为避让握持区域,因此,将摄像头模组与无线充电组件均设置在主板所在区域,且并列设置。这样可以减少用户使用时无法握持的位置,相应的,增加了用户可握持区域,便于用户的使用。

日常使用时,摄像头模组靠近第一侧设置,不影响用户的握持。当终端进行无线充电时,与无线充电设备的连接状态如图2所示,无线充电设备30可以与终端10相吸附。

如图2所示,摄像头模组设置在主板所在区域,握持区域位于终端的下部以及中部,则在终端无线充电过程,无线充电设备30即使吸附在终端上,也不会影响用户正常握持使用终端,也不会影响用户使用摄像头模组进行摄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中,摄像头模组并不限于设置在主板所在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也可以设置在小板所在区域,或者其他区域。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主板、无线充电组件20和电池300。

如图1所示,本公开的主板靠近终端10的第一侧设置,无线充电组件20设置于主板所在区域。本公开的第一侧可以是终端的任意一个侧边,具体可以根据不同的终端的部件布局来确定具体哪一个侧边作为第一侧边。

例如,若终端为手机,主板靠近手机部的短边设置,即第一侧边可以是手机头部的短边。无线充电组件设置于主板所在区域,即无线充电组件靠近第一侧边设置。

本公开的终端还可以包括支架,支架平行于电池所在平面,且设置于主板所在区域。在本公开中,终端内部设置支架,用于布置各种元器件。本公开的支架可以是新增设置的支架,也可以是终端内部已有的支架,只要能够满足位于主板所在区域的条件即可。例如,在本公开中,支架可以是天线支架,本公开中的无线充电组件固定在天线支架上。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装了无线充电模组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支架的局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终端的厚度方向上,支架100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101和第二面102,第一面101与主板相对设置,无线充电组件设置于第二面102。

在本公开中,与终端的显示面相垂直的方向即为终端的厚度方向。以终端的显示面为正面,显示面的背面为终端的背面。

支架100的第一面与主板相对设置,即主板设置于主板的正面。无线充电组件设置于支架100的第二面,即无线充电组件设置在支架背面。

在本公开中,终端还可以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FPC,无线充电组件可以通过FPC与主板电连接。具体地,如图4所示,无线充电组件20可以通过柔性印刷电路板203与主板电连接,使得无线充电组件和主板之间进行信号传输。

如图4所示,在本公开中,无线充电组件还可以包括屏蔽件204,屏蔽件环绕所述无线充电模组,且所述屏蔽件位于所述无线充电模组和所述对准模组之间,用于避免所述无线充电模组发出的电磁波对所述终端造成干扰。

在本公开中,无线充电模组工作时,主要通过发送电磁波。考虑在实际的充电过程中,外接电源与终端为层叠状态,且相互对准。这样终端的无线充电模组发出的电磁波与外界电源发出的电磁波可以在终端的厚度方向上相遇,从而可以进行交换信号等工作。由于电磁波的辐射范围较大,因此屏蔽件的设置,可以防止无线充电模组发出的电磁波对终端内其他的部件、以及对外界产生干扰和辐射。

另一方面,屏蔽件也可以屏蔽外部,避免终端内部的其他元件和外界其他设备干扰无线充电模组的正常工作。例如,在终端的使用环境中,有许多复杂的干扰源,如外部电场、磁场等,这些干扰源是不可见的。而屏蔽件的设置,可以很好地隔离这些外部干扰源。

另外,在本公开中,无线充电组件还可以包括对准模组,例如可以包括对准磁铁。由于对准磁铁可能对无线充电模组的充电过程产生一些干扰,例如可能会干扰无线充电模组对电磁波的发射或者接收。即屏蔽件的设置,还可以避免对准磁铁对无线充电模组的充电的干扰。

在本公开中,屏蔽件也可以是屏蔽膜或者屏蔽层,本公开不做名称上的限定。本公开的屏蔽件的材料可以包括纳米晶。例如,屏蔽件可以是以纳米晶软磁材料为基础制成的磁场屏蔽材料。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屏蔽件也可以包括其他材料,只要能够满足避免对准磁铁对无线充电模组的工作过程产生的干扰即可。在本公开中,将无线充电组件设置于支架,可以利用支架放置固定无线充电组件,避免无线充电组件在终端的使用过程中出现损伤。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架上设置有天线。这样的设置,既能够满足放置无线充电的需求,还可以设置天线,增加终端的天线频段。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终端需要的天线越来越多,本公开的设置能够满足终端对于天线的需求。

在本公开中,可以根据需要在支架上设置天线。例如,可以设置有LDS天线。具体地,利用激光直接成型技术(Laser-Direct-structuring)形成LDS天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中,支架也可以是终端内部已有的支架。例如,在终端内部,可以利用设置天线的天线后支架作为本公开的支架。这样的设置,减少了新增支架的工艺,有利于简化制造流程,节省材料和成本。

并且,利用终端内部现有的后天线支架设置无线充电组件,而无需另外增加支架,还可以避免由于新增部件导致终端的厚度和长度增加,有利于终端的轻薄化。

如图4所示,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组件20包括无线充电模组202和对准模组201。对准模组201为环形,且设置于无线充电模组202的外周。

在本公开中,无线充电模组202由无线充电线圈形成。对准模组可以包括多个磁铁块,且多个磁铁块环绕无线充电模组。在本公开中,对准模组中轴可以与无线充电模组的中轴相重合。在本公开中,磁铁块可以为烧结的汝铁硼铁块。

当终端通过外接电源进行充电时,无线充电模组用于接收所述外接电源发射的电流,对准模组用于使得所述无线充电模组对准于外接电源。外接电源可以是无线充电设备。

具体地,对准模组可以用于在终端充电时,使得终端的无线充电模组与无线充电设备上的充电线圈对准。例如,终端采用磁铁块作为对准模组,充电设备采用磁铁块作为对准模组,充电时,两个对准模组利用磁铁块相吸,使得终端的无线充电模组与无线充电设备的充电线圈对准,进行充电。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架100的第二面102设置有凹槽103,无线充电模组202设置于凹槽。

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减少终端的厚度,实现终端的轻薄化。具体地,无线充电模组202可以通过双面胶等粘结部件粘结与凹槽内部。

并且,凹槽的设置,有利于在制造过程中装配无线充电模组和支架,即不需借用其他的定位装置定位无线充电模组的设置部位。

如图5所示,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准模组201嵌入支架100的第二面102设置。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减少终端厚度,实现终端的轻薄化。

具体地,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准模组201与支架100通过模内注塑形成。例如,本公开的对准模组可以采用通过粉末烧结工艺制作钕铁硼磁铁。这样制作的钕铁硼磁铁可以选择先充磁,然后放置到模具中固定,进行塑胶注塑。

并且,支架可以采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等聚酯材料制成,PC等材料的注塑温度最高不超过230℃,而钕铁硼消磁的居里温度在317℃以上,不会对磁性有太大影响。

或者,如支架采用其他注塑温度较高的材料时,也可以先将钕铁硼磁铁进行注塑,然后再对钕铁硼磁铁进行充磁。

本公开的设置简化了组装流程。通过将磁铁注塑进支架进行固定,可以省去对准模组的组装过程,同时,支架的凹槽为无线充电模组预留了胶贴的位置,这样也与对准模组的位置度得到了保证。

本公开的设置,由于支架的材料一般为塑胶,将对准模组注塑进支架,可以同时增加支架的强度。

本方案可以实现搭配有磁吸功能的无线充电器使用,无线充电器可以吸附在手机后盖。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准模组201远离第一面101的表面与第二面102平齐。即本公开中,对准模组201全部嵌入支架100,且对准模组的表面刚好暴露于支架的第二面。

这样的设置,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小终端的厚度,即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终端的轻薄化。并且,由于对准模组的表面暴露于支架,这样的设置还不会对磁铁块的磁力产生影响,即避免影响对准模组的对准能力。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准模组的侧边设置有凸起,凸起用于将对准模组固定在支架中,具体地,如图5所示,对准模组201的底面211与表面212相背设置,对准模组的外侧面位于底面211和表面212之间,且外侧面远离无线充电模组;外侧面向远离无线充电模组的方向设置有凸起213。

凸起213的设置,使得对准模组形成了裙边结构,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对准模组201在支架100内部的嵌入牢固程度。例如,在充电时,对准模组与无线充电设备中的磁铁块相互吸引,即对准模组受到了向外的吸力。

而凸起213的设置,在对准模组受到吸力时,能够避免对准模组的位置发生移动。即裙边结构可以使得对准模组在支架内部的位置更加固定,提升终端的质量。

根据前述实施例,本公开的设置简化了组装流程。通过将磁铁注塑进支架进行固定,可以省去磁吸模组的组装过程,同时,后支架为无线充电模组预留了胶贴的位置(凹槽),与磁吸模组的位置度得到了保证。

本公开的设置,使得无线充电组件中占用终端的空间占用少。本公开在堆叠上节省了磁吸模组的相关厚度,可以在同等条件下,把产品做到更加轻薄,有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

具体地,电池区域一般在手机中间,是用户握持体验最直接的一部分。而磁铁块的厚度最少为0.375mm,在厚度上的叠加会直接影响整机的厚度。在5G手机时代,大电量的需求,导致整机厚度本身已经成为了瓶颈,而磁铁模组的0.375mm空间,实则有些奢侈,导致空间的浪费,影响了堆叠效率,降低了产品力。

并且,本公开的可靠性风险低,磁吸模组不用再与电池盖接触,可以避免顶印、miniloop和UV试验下变色等外观问题。

本公开的终端,主板靠近终端的第一侧设置,无线充电组件位于主板所在区域,即无线充电组件亦靠近第一侧设置。无线充电组件设置在靠近终端侧面的主板所在区域,这样的设置,在进行无线充电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影响用户握持终端进行使用,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无线充电组件设置的区域与电池所在区域没有重叠,可以在厚度方向上,为电池提供更多的设置空间,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增大电池厚度,即可以增加电池容量,提升终端的待机时长。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公开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并不表示特定的顺序或者重要程度。实际上,“第一”、“第二”等表述完全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除非有特殊说明,“连接”包括两者之间不存在其他构件的直接连接,也包括两者之间存在其他元件的间接连接。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的顺序描述操作,但是不应将其理解为要求按照所示的特定顺序或是串行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要求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以得到期望的结果。在特定环境中,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范围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范围来限制。

相关技术
  • 终端信息显示系统、终端信息显示方法以及终端
  • 控制移动终端音量的方法、终端以及移动终端
  • 终端连接和用于终端连接的板装置和制造终端连接的方法
  • 用于终端保护的终端装置、用于该终端装置的终端保护方法、以及终端管理服务器装置
  • 一种应用终端、服务终端及应用终端与服务终端交互方法及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560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