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血管封堵器。

背景技术

动脉介入手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是指通过经皮穿刺或经股动脉穿刺等方式,将导管等器械引入体内血管,对血管内病变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动脉结束手术结束后,导管等器械从血管中抽离,需要将血管上的开口封堵起来,以达到止血的目的。传统的方式是采用血管封堵器将血管的开口进行封堵,然后利用股动脉压迫器按压手术位置,长时间按压后才能达到彻底止血的效果。

传统的血管封堵器的前端设置有一个细长的针管,针管的端口处塞有止血海绵块,需要进行血管上开口的封堵时,首先将针管插入到患者皮肤上的开口中,利用针管将止血海绵块送到目标血管的开口处,然后利用针管内设置的钢丝将止血海绵块从针管中顶出,止血海绵与血液接触后变成凝膏状,凝结在血管上的开口处并将其封闭。

但是传统的血管封堵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仅利用钢丝对止血海绵块施力,止血海绵块对血管开口处的压力有限,而血管介入手术均针对动脉,动脉血管的血压相对较大,这样在封堵的初期,经常出现止血海绵块无法将血管开口封闭的情况,延长了止血时间,造成患者血液的流失,工作效率相对较低。

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能够快速、方便地进行血管开口的封堵,封堵速度快、封堵效果好的血管封堵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血管封堵器,包括操作壳体1,所述操作壳体1的前端连接有针管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壳体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顶丝滑键3和套管滑键4,所述顶丝滑键3与位于操作壳体1内部的顶丝连接块5连接,顶丝连接块5则与顶丝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管滑键4与位于操作壳体1内部的套管连接块7连接,套管连接块7则与套管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管8位于操作壳体1和针管部2内,所述顶丝6则位于套管8内,

所述顶丝6的前端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聚氨酯翅片9,所述聚氨酯翅片9的整体成弧面状,其边缘为平滑的圆弧面,所述顶丝6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聚氨酯翅片9相匹配的支撑体10,所述支撑体10的两侧设置有与聚氨酯翅片9接触的支撑斜面11,所述针管部2的端口处设置有止血海绵块12,所述止血海绵块12整体呈圆台状,其相对较大的底朝向针管部2的端口方向,在止血海绵块12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13,所述聚氨酯翅片9位于通孔13内,所述套管8的端部设置有推环14,所述推环14位于止血海绵块12的下方,

所述操作壳体1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套管连接块7相匹配的限位板15,所述限位板15的中心处开设有供套管8穿过的开口。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血管封堵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传统的血管封堵器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设计出一种特殊的结构,它采用多层嵌套的结构,即在针管中套接套管,套管中套接顶丝,顶丝前端设置的特殊形状的聚氨酯翅片又套接在止血海绵块的中心孔中,操作时首先将弹性的聚氨酯翅片送入到血管内,待聚氨酯翅片在弹性作用下自然展开后后拉,聚氨酯翅片会从血管的内侧支撑在开口处,此时撑开的翅片可以起到辅助止血的作用,同时在该状态下利用顶丝将止血海绵块顶出,该状态下,翅片与止血海绵块夹在开口处的血管内外两侧,在翅片的支撑作用下,与传统结构相比,止血海绵块可以对血管的开口施加以更大的压力,从而加快止血速度,提高止血的效率;止血海绵块与血管开口接触的部分凝结后,将翅片从血管和止血海绵块中抽出,即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血管开口封堵操作。这种血管封堵器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操作过程简单方便,且封堵效果和效率都要比传统的血管封堵装置更好,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针管部前端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壳体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止血海绵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工作过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工作过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工作过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工作过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工作过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工作过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工作过程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工作过程八的结构示意图。

操作壳体1,针管部2,顶丝滑键3,套管滑键4,顶丝连接块5,顶丝6,套管连接块7,套管8,聚氨酯翅片9,支撑体10,支撑斜面11,止血海绵块12,通孔13,推环14,限位板15。

注:图5至图12中,将聚氨酯翅片9的结构简化为线条,以便于更好地展示聚氨酯翅片9的工作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12所示:一种血管封堵器,包括操作壳体1,所述操作壳体1的前端连接有针管部2,在操作壳体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顶丝滑键3和套管滑键4,所述顶丝滑键3与位于操作壳体1内部的顶丝连接块5连接,顶丝连接块5则与顶丝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管滑键4与位于操作壳体1内部的套管连接块7连接,套管连接块7则与套管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管8位于操作壳体1和针管部2内,所述顶丝6则位于套管8内,

所述顶丝6的前端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聚氨酯翅片9,所述聚氨酯翅片9的整体成弧面状,其边缘为平滑的圆弧面,所述顶丝6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聚氨酯翅片9相匹配的支撑体10,所述支撑体10的两侧设置有与聚氨酯翅片9接触的支撑斜面11,所述针管部2的端口处设置有止血海绵块12,所述止血海绵块12整体呈圆台状,其相对较大的底朝向针管部2的端口方向,在止血海绵块12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13,所述聚氨酯翅片9位于通孔13内,所述套管8的端部设置有推环14,所述推环14位于止血海绵块12的下方,

所述操作壳体1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套管连接块7相匹配的限位板15,所述限位板15的中心处开设有供套管8穿过的开口,这里得限位板15可以限制套管8的运动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的血管封堵器的工作过程如下:初始状态下,聚氨酯翅片9位于止血海绵块12内的通孔13内,在止血海绵块12的挤压作用下,两个聚氨酯翅片9与支撑体10上的支撑斜面11接触,同时止血海绵块12位于针管部2的内部,在针管部2的挤压作用下,原本成圆台状的止血海绵块12的外壁与针管部2紧密接触,形成与针管部2的内腔形状相匹配的圆柱状,如图5所示;

需要进行血管封堵操作时,操作者手持着操作壳体1,将针管部2插入到患者皮肤上的开口,让针管部2的前端插入到血管上的开口中,然后推动顶丝滑键3,让顶丝滑键3带动顶丝连接块5和顶丝6一同相对于操作壳体1运动,顶丝6向前方顶出,顶丝6端部的聚氨酯翅片9从止血海绵块12上的通孔13中挤出,并运动到血管中,失去了外力挤压的聚氨酯翅片9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自然舒展,形成如图6所示的状态;

然后把持着操作壳体1,将针管部2整体向外拉出一定距离,当针管部2的前端从血管的开口中退出后,血管壁会自然收缩,血管上的开口口径变小,同时聚氨酯翅片9留在血管中,形成如图7所示的状态;

反向推动顶丝滑键3,带动顶丝6反向运动,聚氨酯翅片9在顶丝6的拉拽作用下与血管内壁接触,并在受力用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由于聚氨酯翅片9本身为弧面状,且其边缘为平滑的圆弧状,因此它与血管内壁接触时,并不会对血管造成损伤,此时聚氨酯翅片9支撑在血管壁的内侧,对血管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形成如图8所示的状态;

向前推动套管滑键4,通过套管连接块7带动套管8朝着针管部2的方向运动,套管8端部设置的推环14与止血海绵块12的端面接触,并将其从针管部2中推出,止血海绵块12按压在血管开口的外壁处,此时,止血海绵块12对血管提供压力,而聚氨酯翅片9为血管提供支撑力,在聚氨酯翅片9的支撑作用下,操作者可以适当加大止血海绵块12的压力,从而让止血海绵块12能够更好地按压在血管开口处,以达到加速止血的目的;而止血海绵块12在失去了针管部2的束缚后,会恢复到原本的圆台状形状,其相对较大的底与血管开口处接触,与圆柱状的止血海绵块相比,与血管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达到提高止血效果的目的,形成如图9所示的状态;

保持上述状态一定时间后,继续朝着远离血管的方向推动顶丝滑键3,通过顶丝6继续拉拽聚氨酯翅片9,由于聚氨酯翅片9具有较大的弹性变形量,因此它能够反向翻折并从血管开口中拉出,形成如图10和图11所示的状态;

聚氨酯翅片安全脱离血管后,继续保持止血海绵块12的按压状态一定时间,止血海绵块12与血液接触后会形成凝膏状,凝结在血管开口处以对开口进行封堵,形成如图12所示的状态;至此,即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血管封堵过程;

操作结束后,止血海绵块12留在人体体内,经过一定时间后止血海绵块12可降解,将针管部2完全从人体中退出即可。

相关技术
  • 一种球囊辅助血管封堵器
  • 一种用于血管外科手术的封堵器械
技术分类

06120116298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