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医疗场所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32:16


一种医疗场所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涉及有限空间空气污染防治技术技术领域,并涉及智能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场所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传染性病毒的能够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消化道传播等途径实现,传染性病毒的传染性强烈,危害强烈,特别是一些初期感染传染性病毒的人群具有症状不明显等特性,使得初期感染者不易被发现和甄别,而医疗场所作为甄别和治疗疾病的场所,容易聚集大量的易感染人群,并且由于医疗场所内流动人员较多,容易导致医疗场所内的空气中悬浮有大量灰尘,悬浮的灰尘易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使悬浮灰尘成为传染性病毒的温床,进而导致医疗场所内病毒数量大幅度增加,使病毒极易在医疗场所大规模爆发。现有医疗场所的空气净化系统采用空气交换的原理祛除空气内的灰尘,但由于医疗场所人员活动较多,导致医疗场所内空气不能进行完整循环,并且现有空气净化系统不能对地面上残留的灰尘进行吸附,导致空气中灰尘含量居高不下。现有医疗场所用空气净化系统多采用一体机净化和中央空气净化两种方式,这两种空气净化方式均通过使用滤芯进行空气净化,由于医疗场所场地较大,人员来往较多,空气中含有的灰尘较多,因此极易造成滤芯快速老化和损耗,使得滤芯容易发生堵塞,导致净化系统的故障率高,净化效果差等问题,并且在更换滤芯过程中需要关闭空气净化系统,导致医疗场所内空气质量急剧恶化,大大增加了空气传染病毒的可能,严重情况下容易导致医疗场所内出现大规模的病毒感染现象。并且现有医疗场所净化系统大多采用单系统的方式运行,当现有医疗场所净化系统的净化机构出现故障时,由于没有备用净化机构的支持,会导致整个医疗场所净化系统的瘫痪,医疗场所空气得不到净化,严重危害医疗场所内人员的身心健康;并且现有医疗场所的空气净化系统大多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处理,才能起到对医疗场所消毒杀菌的作用,因此现有医疗场所的空气净化系统多对某一特点区域进行消毒处理,不能实现对整个医疗场所内空气进行净化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医疗场所进行空气净化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医疗场所持续进行智能空气净化、有效减少耗材消耗、有效降低空气中灰尘含量、能够祛除空气异味、快速对空气内病毒细菌进行消杀且能智能切换净化机构进行空气净化的医疗场所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医疗场所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包括净化系统和与净化系统相配合的控制系统,净化系统包括进风机构和出风机构,进风机构连接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连接有与出风机构相配合的净化机构;进风机构包括多个设置在医疗场所地面和顶棚上的进风口,进风口上均设有进风滤网,进风口内设有与进风口相配合的进风支管,进风支管连接有进风主管,进风支管上均设有进风阀。

优选地,过滤机构包括设置在进风支管上与进风支管相连通的进风支管风机、设置在进风主管上与进风主管相连通的进风主管风机;进风支管内设有滤尘板,滤尘板设置在进风口至进风支管风机之间的进风支管内;滤尘板包括滤尘框和与滤尘框相配合的滤尘网,滤尘框上设置有振动电机;进风支管底端设置有与滤尘板相配合的集尘管,集尘管内设有集尘套环,集尘套环上套设有集尘袋;集尘管侧面设有与集尘袋相配合的集尘口,集尘口上设有集尘口密封盖;集尘管的入口端上设有与滤尘板相配合的集尘槽;集尘管的出口端与进风支管相连接,集尘管的出口端位于进风支管风机至进风主管之间的进风支管上;集尘管的出口端上设有集尘风机。

优选地,滤尘框上套设有与滤尘框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框,固定框上设有滑动凸起;进风支管上设有与固定框间隙配合的滤尘凸环,滤尘凸环内设有与滑动凸起相配合的滑槽,滤尘凸环远离进风口的一端设有与固定框固定连接的连接布;进风支管内设有与滤尘框相连接的滤尘推杆,滤尘推杆活动端上设有防护篷布。

优选地,集尘管内设有集尘推杆,集尘推杆的活动端端部设有与集尘管相配合的集尘管盖,集尘管盖与设置在滤尘凸环顶端的管盖凹槽相配合;滤尘凸环顶端设有与集尘管入口端、滤尘板相配合的凸环凹槽,凸环凹槽内设有挡风推杆,挡风推杆的活动端设有与挡风推杆活动端相垂直的挡风连杆;挡风连杆的一端连接有折叠挡风件,另一端设有与凸环凹槽侧壁滑动连接的挡风滑杆;折叠挡风件包括防风折叠布,防风折叠布的顶端设有与凸环凹槽顶端相连接的上弧型杆、底端设有与挡风连杆相连接的下弧型杆;防风折叠布通过连接线分别与上弧型杆、下弧型杆相连接;上弧型杆的两端底端均设有拉伸弹簧,拉伸弹簧与下弧型杆两端顶端相连接;上弧型杆与滤尘凸环相配合。

优选地,净化机构包括与进风主管、出风主管相连通的净化筒,净化筒内设有两个以上的净化装置;进风主管通过进风换向阀与净化装置相连接;出风主管通过出风换向阀与净化装置相连接;任一净化装置包括与进风换向阀相连接的进风净化管,进风净化管连接有正负离子发生器,正负离子发生器通过出风净化管与出风换向阀相连接;净化筒、进风净化管、出风净化管均为绝缘材料制造。

优选地,正负离子发生器包括与进风净化管、出风净化管相连接的正负离子净化腔和高压直流输出装置,正负离子净化腔靠近进风净化管的一侧设有导风风扇,导风风扇的直径大于进风净化管的直径;正负离子净化腔内壁上设有间隙配合的扇环型正电极板和扇环型负电极板,扇环型正电极板与扇环型负电极板相对正负离子净化腔轴对称,扇环型正电极板、扇环型负电极板均与高压直流输出装置电连接;正负离子净化腔与出风净化管连接处设有环流板,环流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导风孔。

优选地,集尘管内设有与集尘袋相配合的电子压差计;进风支管内设有与滤尘板相配合的电子压差计;正负离子发生器上设有电流传感器;正负离子净化腔设为空心圆台状;正负离子净化腔的大端与进风净化管相连通,小端与出风净化管相连通。

优选地,进风阀、出风阀、振动电机、集尘风机、滤尘推杆、集尘推杆、挡风推杆、正负离子发生器、进风换向阀、出风换向阀、电流传感器、电子压差计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接。

优选地,出风机构包括多个设置在医疗场所侧壁上的条型出风口,条型出风口上设有出风滤网,条型出风口上设有与出风滤网相配合的出风导向器;条型出风口内设有与条型出风口相配合的出风支管,出风支管通过出风主管与净化机构相连接,出风支管上均设有出风阀;出风导向器包括与条型出风口相配合的导向槽,导向槽上设有弧型导风板,弧型导风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导风口;医疗场所的侧壁上设有与弧型导风板相配合的扶手,扶手通过可拆卸连杆与弧型导风板相连接。

优选地,控制系统包括触摸屏,触摸屏内设有中央处理器和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报警器,触摸屏上设有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报警指示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净化系统和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智能空气净化的目的,能够实时对净化系统进行检测,能够实时对净化系统进行调节,防止净化系统故障而导致医疗场所内空气质量下降;进风机构通过多个设置在医疗场所地面上顶棚上的进风口实现,使得进风机构能够对地面和顶棚上的灰尘进行有效吸附,能够有效防止医疗场所内灰尘的堆积,能够进一步减少医疗场所内灰尘的含量,进风滤网的设计能够防止杂物进入进风支管内,进风阀能够对进风支管进行控制。

(2)进风支管风机、进风主管风机能够将医疗场所内空气分别抽入进风支管和进风主管内,经过净化后通过出风主管、出风支管自然排至室内;滤尘板能够对进风支管内的空气进行初步滤尘处理,能够有效去除空气中的灰尘、杂质、絮凝物等固体物质;滤尘框起到固定和支撑滤尘网的作用,滤尘网能够对灰尘进行有效过滤,振动电机能够对滤尘框进行振动作用,能够通过振动将滤尘网上阻挡的灰尘振动下来,使灰尘脱离滤网后落在集尘槽内;集尘管的设置方便对滤尘网上脱落的灰尘进行收集处理,集尘套环的设置方便将集尘管内的灰尘收集到集尘袋内,当集尘袋内的灰尘收集到一定程度后,通过打开集尘口密封盖,通过集尘口将集尘袋取出,并将新的集尘袋固定在集尘套环上,再次进行灰尘的收集,在此过程中不需要停止净化系统的运行,能够实现持续净化空气的目的;集尘风机的设置,当对滤尘板上灰尘进行振动抖落时,打开集尘风机,方便将抖落的灰尘吸入集尘管内,实现对灰尘的有效收集和处理。

(3)设置可拆卸的固定框方便对滤尘板进行更换或维护,滑动凸起与滤尘凸环内的滑槽相配合,起到对滑动的滤尘板进行导向的作用,并且由于滤尘凸环的存在,使得固定框仅通过滑动凸起与滑槽连接,而固定框的其他位置与滤尘凸环间隙配合,因此,在振动电机的振动下,滤尘板能够在滤尘凸环内进行振动,且能够通过振动将滤尘网上过滤的灰尘脱离滤尘网,并落在集尘槽内,方便对振动落下的灰尘进行收集和再处理;连接布的设置能够防止未过滤的空气通过滤尘板与滤尘凸环之间的间隙;滤尘推杆通过带动滤尘框运动,从而实现带动滤尘板移动的目的,防护篷布的设计能减少灰尘对滤尘推杆的损害,延长滤尘推杆寿命,增加滤尘推杆的使用稳定性。

(4)集尘推杆和集尘管盖相配合,能够对集尘管管口部进行封闭,防止空气正常净化时未净化的空气进入集尘管内,管盖凹槽能够隐藏集尘管盖,防止集尘管盖对滤尘板产生影响;凸环凹槽能够容纳挡风推杆和折叠挡风件,防止对正常进行的空气净化产生影响,方便滤尘板通过凸环凹槽下方进行振动集尘动作;挡风连杆不仅能够起到推动折叠挡风件移动的目的,并且能够与挡风滑杆相配合,起到导向挡风推杆的作用;折叠挡风件在滤尘板进行振动除尘动作后展开,阻挡未净化的空气流向滤尘板,使未净化的空气暂时通过集尘管绕过滤尘板流向进风支管,使得滤尘板通过振动除尘后落下的灰尘流向集尘管,方便对滤尘板落下的灰尘进行收集,方便除尘板上的灰尘快速落向集尘袋内;防风折叠布能够伸展和收缩,方便通过挡风推杆的运动带动防风折叠布进行伸缩;上弧型杆和下弧型杆配合连接线,当挡风连杆拉动下弧型杆向下运动时,下弧型杆带动连接线伸展,从而将防风折叠布展开,能够阻挡空气流向滤尘板,当挡风连杆拉动下弧型杆向上移动时,下弧型杆松开对连接线的拖拽,并在两端拉伸弹簧的作用下,防风折叠布开始收缩并进行折叠,防止影响对空气的正常净化作业。

(5)设置两个以上的净化装置,当其中一个净化装置出现损坏、故障或需要维护时,可以及时启用另一个净化装置进行空气净化,使得本发明能够持续进行智能空气净化,能够防止由于净化装置故障造成的空气净化中止现象的发生,从而导致医疗场所内空气质量恶化等问题;进风换向阀和出风换向阀的设置,使得控制系统能够及时调整空气流动的方向,能够进行自动调整空气的流向,方便在遇到故障时,采用另一个净化装置对空气进行净化,防止由于净化装置故障带来的空气净化中止现象的发生;正负离子发生器是一种产生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在空气中进行正负电荷中和的瞬间释放巨大能量从而导致其周围细菌结构的改变和能量的转移,从而导致细菌死亡,实现杀菌的作用;并且能达到高效分解甲醛/苯系物/氨等TVOC及其他气态有机挥发物的作用,从而消除异味;采用正负离子发生器,不仅能够快速杀菌消毒,还能够消除空气内的异味,改善人体呼吸的舒适度。

(6)进风净化管能够将待净化的空气导流至正负离子净化腔内,方便进行空气净化动作;出风净化管能够将净化完成的空气导流至出风主管内,方便对医疗场所内的空气进行置换和更新;导风风扇能够在进风净化管中流动空气的吹动下旋转,旋转的同时能够将进风净化管流出的扩散到正负离子净化腔内,使得未净化的空气填满正负离子净化腔,增加未净化空气与扇环型正电极板、扇环型负电极板的接触面积,方便正负离子净化腔对空气进行净化;间隙配合的扇环型正电极板和扇环型负电极板,能够增加二者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空气的净化处理速度,使得本智能空气净化系统能够实时对医疗场所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和并将净化完成的空气回吹到医疗场所内,完成对医疗场所内空气净化的目的;扇环型正电极板和扇环型负电极板通过高压直流输出装置提供高压电,而在扇环型正电极板产生的正高压电场和扇环型负电极板产生的负高压电场作用下能够对空气进行电离,而后产生大量正离子和负离子,发散到空气中的正负氧离子会成对相互吸引,在相互吸引过程中与病毒细菌相遇就会在其细胞中的电解质中产生电流,达到对病毒细菌的杀灭效果;由于空气电离后产生的负离子量是正离子的1倍以上,所以仍具有负离子的功效,即具有除尘、消烟、消除异味、改善空气的作用;环流板的设置能使净化完成的空气在遇到环流板时,一部分经导风孔流出,另一部分经环流板的阻挡后,会绕正负离子净化腔流动,使正负离子净化腔内的空气始终处于环绕流动状态,进而能够增加空气与扇环型正电极板、扇环型负电极板的接触面积能够增加对空气的净化效率,使得净化完成的空气符合医疗场所空气净化标椎,实现又快又好空气净化的效果。

(7)电子压差计能够实时检测集尘袋两侧、滤尘板两侧的气压差,经过控制系统的实时分析和对比,能够及时发现集尘袋两侧、滤尘板两侧的气压差是否处于预设阈值范围内,当超出预设范围时,通过控制系统的控制,及时启动振动电机对滤尘板进行振动作业,或者及时对集尘袋进行更换或维护,使得本发明能够进行持续的灰尘处理作业;电流传感器的设置使得控制系统能够通过对电流传感器的检测及时发现正负离子发生器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实现实时正负离子发生器工作状态的目的;正负离子净化腔设为空心圆台状,能够增加空气与正负离子净化腔的接触面积,加速对空气的净化,防止未净化的空气流出。

(8)使控制系统能够对进风阀、进风主管风机、出风阀、振动电机、集尘风机、滤尘推杆、集尘推杆、挡风推杆、正负离子发生器、进风换向阀、出风换向阀、电流传感器、电子压差计进行智能控制或智能检测,方便对各个零部件进行控制。

(9)设置触摸屏能够更好的对本智能空气净化系统进行控制,并能够随时通过触摸屏对净化系统进行展示,方便操控和使用;报警器和报警指示灯的设置能够及时对净化系统内出现的故障进行报警声音提醒和报警灯光提醒,使工作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在医疗场所侧壁上设置条型出风口不仅能够减少对地面、顶棚上灰尘的吹动,而且能够将净化完成的空气进行快速传播,加快医疗场所内空气的流动速度;出风导向器的设置能够防止气流直吹,增加人体感受吹动气流的舒适度;出风支管上出风阀能够对出风支管进行控制,方便检修或维修时未净化空气流出;导向槽的设计对条型出风口流动的空气进行导向;弧型导风板上导风口的设计使得净化后的空气能缓速流出,防止空气直吹人体,增加人体的舒适度;扶手的设计方便人员握持,并通过可拆卸连杆的连接增加弧型导风板的稳定性,防止弧型导风板坠落。

综上,本发明通过设置净化系统和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智能空气净化的目的,能够实时对净化系统进行检测,能够实时对净化系统进行调节,防止净化系统故障导致医疗场所内空气质量下降;本智能空气净化系统通过控制系统的智能控制,使其具备对医疗场所内空气进行持续净化的目的,通过过滤机构的设计,使得本智能空气净化系统能够有效减少滤芯等耗材的消耗,通过在医疗场所地面和顶棚上设计进风口,能够对地面和顶棚上堆积的灰尘进行吸附,从而防止灰尘堆积,进而实现降低空气中灰尘含量的目的;通过正负离子发生器的设置,能够对医疗场所空气内的异味进行消除。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折叠挡风件的侧面示意图图;

图4是实施例1中滤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中净化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1中环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1中扇环型正电极板和扇环型负电极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2中环流板的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3中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6中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风阀,2、进风支管风机,3、进风支管,4、集尘管,5、进风导向腔,6、进风主管风机,7、进风主管,8、净化筒,9、出风主管风机,10、出风主管,11、出风导向腔,12、出风支管,13、出风阀,14、出风支管风机,15、滤尘凸环,16、凸环凹槽,17、集尘风机,18、滤尘推杆,19、伸缩篷布,20、滤尘板,21、推杆固定杆,22、集尘袋,23、集尘套环,24、集尘推杆,25、集尘管盖,26、集尘槽,27、管盖滑杆,28、挡风滑杆,29、管盖凹槽,30、电磁阀,1601、挡风推杆,1602、挡风篷布,1603、防风折叠布,1604、连接线,1605、拉伸弹簧,1606、挡风连杆,1607、下弧型杆,1608、上弧型杆,2001、滑动凸起,2002、振动电机,2003、固定框,2004、滤尘框,2005、滤尘网,801、进风换向阀,802、进风净化管,803、正负离子净化腔,804、出风净化管,805、出风换向阀,806、扇环型正电极板,807、风扇支架,808、导风风扇,809、扇环型负电极板,810、环流板,811、导风孔,812、顶端固定绝缘凸起,813、底端固定绝缘凸起,814、负电极板,81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医疗场所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其结构如图1-图8所示,所示,包括净化系统和与净化系统相配合的控制系统,净化系统包括进风机构和出风机构,进风机构连接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连接有与出风机构相配合的净化机构;进风机构包括多个设置在医疗场所地面和顶棚上的进风口,进风口上均设有进风滤网,进风口内设有与进风口相配合的进风支管3,进风支管3连接有进风主管7,进风支管3上均设有进风阀1。过滤机构包括设置在进风支管3上与进风支管3相连通的进风进风支管风机2、设置在进风主管7上与进风主管7相连通的进风主管风机6;进风支管3内设有滤尘板20,滤尘板20设置在进风口至进风支管风机2之间的进风支管3内;滤尘板20包括滤尘框2004和与滤尘框2004相配合的滤尘网2005,滤尘框2004上设置有振动电机2002;进风支管3底端设置有与滤尘板20相配合的集尘管4,集尘管4内设有集尘套环23,集尘套环23上套设有集尘袋22;集尘管4侧面设有与集尘袋22相配合的集尘口,集尘口上设有集尘口密封盖;集尘管4的入口端上设有与滤尘板20相配合的集尘槽26;集尘管4的出口端与进风支管3相连接,集尘管4的出口端位于进风支管风机2至进风主管7之间的进风支管3上;集尘管4的出口端上设有集尘风机17。滤尘框2004上套设有与滤尘框2004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框2003,固定框2003上设有滑动凸起2001;进风支管3上设有与固定框2003间隙配合的滤尘凸环15,滤尘凸环15内设有与滑动凸起2001相配合的滑槽,滤尘凸环15远离进风口的一端设有与固定框2003固定连接的连接布;进风支管3内设有与滤尘框2004相连接的滤尘推杆18,滤尘推杆18活动端上设有防护篷布;上弧型杆1608与滤尘凸环15相配合。集尘管4内设有集尘推杆24,集尘推杆24的活动端端部设有与集尘管4相配合的集尘管盖25,集尘管盖25与设置在滤尘凸环15顶端的管盖凹槽29相配合;滤尘凸环15顶端设有与集尘管4入口端、滤尘板20相配合的凸环凹槽16,凸环凹槽16内设有挡风推杆1601,挡风推杆1601的活动端设有与挡风推杆1601活动端相垂直的挡风连杆1606;挡风连杆1606的一端连接有折叠挡风件,另一端设有与凸环凹槽16侧壁滑动连接的挡风滑杆28;折叠挡风件包括防风折叠布1603,防风折叠布1603的顶端设有与凸环凹槽16顶端相连接的上弧型杆1608、底端设有与挡风连杆1606相连接的下弧型杆1607;防风折叠布1603通过连接线1604分别与上弧型杆1608、下弧型杆1607相连接;上弧型杆1608的两端底端均设有拉伸弹簧1605,拉伸弹簧1605与下弧型杆1607两端顶端相连接。

净化机构包括与进风主管7、出风主管10相连通的净化筒8,净化筒8内设有两个以上的净化装置;进风主管7通过进风换向阀801与净化装置相连接;出风主管10通过出风换向阀805与净化装置相连接;任一净化装置包括与进风换向阀801相连接的进风净化管802,进风净化管802连接有正负离子发生器,正负离子发生器通过出风净化管804与出风换向阀805相连接。正负离子发生器包括与进风净化管802、出风净化管804相连接的正负离子净化腔803和高压直流输出装置,正负离子净化腔803靠近进风净化管802的一侧设有导风风扇808,导风风扇808的直径大于进风净化管802的直径;正负离子净化腔803内壁上设有间隙配合的扇环型正电极板806和扇环型负电极板809,扇环型正电极板806与扇环型负电极板809相对正负离子净化腔803轴对称,扇环型正电极板806、扇环型负电极板809均与高压直流输出装置电连接;正负离子净化腔803与出风净化管804连接处设有环流板810,环流板810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导风孔811。集尘管4内设有与集尘袋22相配合的电子压差计;进风支管3内设有与滤尘板20相配合的电子压差计;正负离子发生器上设有电流传感器;正负离子净化腔803设为空心圆台状;正负离子净化腔803的大端与进风净化管802相连通,小端与出风净化管804相连通。出风机构包括多个设置在医疗场所侧壁上的条型出风口,条型出风口上设有出风滤网,条型出风口上设有与出风滤网相配合的出风导向器;条型出风口内设有与条型出风口相配合的出风支管12,出风支管12通过出风主管10与净化机构相连接,出风支管12上均设有出风阀13;出风导向器包括与条型出风口相配合的导向槽,导向槽上设有弧型导风板,弧型导风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导风口;医疗场所的侧壁上设有与弧型导风板相配合的扶手,扶手通过可拆卸连杆与弧型导风板相连接。

进风阀1、进风主管风机6、出风阀13、振动电机2002、集尘风机17、滤尘推杆18、集尘推杆24、挡风推杆1601、正负离子发生器、进风换向阀801、出风换向阀805、电流传感器、电子压差计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控制系统包括触摸屏,触摸屏内设有中央处理器和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报警器,触摸屏上设有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报警指示灯。

使用时,出风主管风机9、进风主管风机6、进风支管风机2启动,医疗场所内的空气通过医疗场所地面和顶棚上的进风口进入进风支管3内,其中进风滤网起到阻挡医疗场所内杂物的目的,进风支管3内的空气经过进风阀1,与滤尘板20接触后,空气内的灰尘等杂质在滤尘板20上滤尘网2005的作用下阻挡在滤尘网2005表面,使得空气内的灰尘等杂质与空气分离,除尘后的空气经进风支管风机2继续向进风支管3内流动;电子压差计持续对滤尘板20两侧的压力进行检测,当电子压差计检测到滤尘板20两侧压力超过控制系统预设的阈值范围时,控制系统通过中央处理器向集尘推杆24发出信号,使集尘推杆24伸展,使得集尘管盖25脱离集尘槽26,集尘管盖25远离滤尘板20的一侧设有与管盖滑杆27相配合的管盖凸起,使得集尘管盖25能够通过管盖滑杆27向上移动,当集尘推杆24完全伸展后,集尘管盖25完全进入管盖凹槽29内,因此不会对影响滤尘板20的运动,当集尘推杆24完全伸展后,中央处理器控制进风支管风机2停止,同时启动集尘风机17,使得空气绕过滤尘板20经由集尘管4流向进风支管3,使用集尘袋22暂时进行空气内的灰尘处理动作;而后中央处理器控制滤尘推杆18伸展,滤尘推杆18伸展时,带动滤尘板20运动,套设在滤尘框2004上的固定框2003开始在滤尘凸环15内运动,固定框2003上的滑动凸起2001在滤尘凸环15内的滑槽内运动,方便对滤尘板20进行导向并防止滤尘板20晃动,滤尘推杆18继续伸展,当滤尘推杆18完全伸展后,滤尘板20与集尘推杆24间隙配合且滤尘板20处于集尘槽26上方,滤尘推杆18完全伸展后,中央处理器控制振动电机2002启动,振动的振动电机2002能够将滤尘网2005上的灰尘等杂质抖落,使得灰尘等杂质落向集尘槽26内,振动电动振动一定时间后停止工作,中央处理器控制滤尘推杆18完全缩回至初始位置,固定框2003上设有与滤尘凸环15相配合的伸缩篷布19,防止未过滤的空气通过固定框2003与滤尘凸环15之间的间隙流向进风支管3内部;然后中央处理器控制凸环凹槽16内的挡风推杆1601伸展,挡风推杆1601带动活动端上的挡风连杆1606向下移动,挡风连杆1606一端的挡风滑杆28在凸环凹槽16内滑动,起到导向挡风连杆1606的作用,挡风连杆1606另一端带动折叠挡风件底端的下弧型杆1607向下运动,向下运动的下弧型杆1607移动时,拉动两端的拉伸弹簧1605伸展并带动防风折叠布1603伸展,当挡风推杆1601完全伸展后,防风折叠布1603完全伸展,连接线1604完全展开,下弧型杆1607与滤尘凸环15底端相接触,挡风篷布1602起到保护挡风推杆1601的作用,延长挡风推杆1601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由于上弧型杆1608固定在滤尘凸环15顶端,因此展开后的折叠挡风件能够阻挡空气流向滤尘板20,配合滤尘板20上设置的伸缩篷布19,使得未净化的空气在不经过过滤的情况下不能流出,防止为净化的空气进入净化筒8内;折叠挡风件伸展完成后,在集尘风机17的持续运动下,使滤尘网2005上抖落的灰尘通过集尘槽26流向集尘套环23,并落入集尘袋22内,通过一段时间的集尘后,滤尘网2005上抖落的灰尘完全落入集尘袋22内,中央处理器控制挡风推杆1601完全缩回,使挡风推杆1601带动折叠挡风件缩回至初始位置;中央处理器启动进风支管风机2并关闭集尘风机17,中央处理器控制集尘推杆24完全缩回,此时集尘管盖25位于集尘槽26内,其中推杆固定杆21起到固定集尘推杆24的作用;恢复至正常除尘模式下;当集尘袋22两侧的电子压差计检测到集尘袋22内外两侧的压力超过控制系统预设的阈值范围时,控制系统通过中央处理器通过报警器和报警指示灯发出信号,引起工作人员注意,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更换集尘袋22;滤尘完成后,通过进风支管风机2的空气继续向进风支管3内流动,经进风导向腔5流向进风主管7后,空气流向净化筒8进行净化,流向净化筒8的空气经进风换向阀801流向进风净化管802,在流动空气的带动下导风风扇808开始旋转,其中风扇支架807起到支撑导风风扇808的作用,使得流动的空气旋转进入正负离子净化腔803内,控制系统控制高压直流输出装置分别为扇环型正电极板806、扇环型负电极板809输出电流,扇环型正电极板806与扇环型负电极板809进行正负电荷中和释放巨大能量,从而导致其周围细菌结构的改变和能量的转移,从而导致细菌死亡,实现杀菌净化空气的作用,净化完成的空气通过缓流板上的导风孔811流向出风净化管804,再经过出风换向阀805流向出风主管10;当电流传感器检测到正负离子发生器的电流不在控制系统预设的正常工作的阈值范围时,控制系统控制进风换向阀801、出风换向阀805工作,使待净化的空气经由进风换向阀801流向另一个进风净化管802,经过另一个正负离子净化腔803的净化后,通过另一个出风净化管804流向出风换向阀805,实现不间断空气净化的目的,并且控制系统通过中央处理器通过报警器和报警指示灯发出信号,引起工作人员注意,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对出现问题的正负离子净化器进行维修或更换;净化后的空气通过出风主管10流向出风导向腔11,经过出风导向腔11的分流后,净化后的空气通过出风支管12上的出风阀13流向医疗场所侧壁上的条型出风口,净化后的空气通过条型出风口再经过出风滤网流向出风导向器,由于出风导向器上的导向槽与条型出风口相配合,因此,能够将条型出风口流出的净化空气进行导流,通过导向槽的导流后,净化后的空气沿弧型导风板上的导风口流出,通过导风口的导向,使得净化后的空气扩散到整个医疗场所内,并将未净化的空气向上下两端挤压,使得未净化空气进入进风口内,实现对整个医疗场所内空气净化和置换的目的,从而实现对医疗场所持续进行智能空气净化、有效减少耗材消耗、有效降低空气中灰尘含量、能够祛除空气异味、快速对空气内病毒细菌进行消杀且能智能切换净化机构进行空气净化的作用;其中扇环型正电极板806通过顶端固定绝缘凸起812固定在正负离子净化腔803内,扇环型负电极板809通过底端固定绝缘凸起813固定在正负离子净化腔803内。

实施例2:

一一种医疗场所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其结构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正负离子净化腔803内壁上未设有扇环型正电极板806和扇环型负电极板809;导风风扇808的扇叶部设为正电极板,导风风扇808的其余部分均为绝缘材料制造,净化筒8、进风净化管802、出风净化管804均为绝缘材料制造;环流板810上设有与正电极板相配合的负电极板814。

实施例3:

一种医疗场所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其结构如图10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出风支管12管上设有出风支管风机14,能够将净化完成的空气快速排出,加快医疗场所内的空气循环速度,进一步增加医疗场所内空气净化时的安全性。

实施例4:

一种医疗场所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环流板810与出风净化管804、正负离子净化腔803间隙配合,环流板810中心设有旋转轴,旋转轴远离环流板810的一端设有旋转齿轮,旋转齿轮与设置在出风净化管804内的旋转电机相连接,旋转电机与控制系统电连接;通过旋转电机带动旋转齿轮转动,使得环流板810能够在出风净化管804内转动,使得净化后的空气通过旋转的环流板810上的导风孔811流出,进而使得旋转的环流板810能够带动正负离子净化腔803内的空气运动,使得正负离子净化腔803内的电荷对空气进行充分电离,实现高效率净化空气的目的。

实施例5:

一种医疗场所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正负离子净化腔803设为螺旋型正负离子净化腔,螺旋型正负离子净化腔内壁上沿螺旋型正负离子净化腔均匀设置有正电极板和与正电极板相配合的负电极板;使未净化的空气沿螺旋型正负离子净化腔经过正电极板、负电极板,使得螺旋型正负离子净化腔内的电荷对空气进行充分电离,实现高效率净化空气的目的。

实施例6:

一种医疗场所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其结构如图11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进风支管风机2和滤尘推杆18之间的进风支管3上设有电磁阀30,电磁阀30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方便控制进风支管3内空气流向,当空气经集尘管4流动时,关闭电磁阀30,阻止空气继续通过滤尘板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不仅限于上述实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医疗场所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
  • 一种医疗场所iT系统智能检测配电柜
技术分类

06120112204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