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备及工艺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2:40


一种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备及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备及工艺。

背景技术

增材金属材料被制成板材后,通常需要通过涂装设备对其表面进行喷涂,现有涂装设备在对板材喷涂时,需要先喷涂一面,干燥后,再手动翻转板材喷涂另一面,工艺较为落后,工人劳动量大,且涂装效率低,降低了产能。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备及工艺,主要包括:

喷涂室;

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底部与喷涂室内底壁固定连接;

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设置在第一输送带的下方,所述第二输送带底部与喷涂室内底壁固定连接;

第一喷涂机构,所述第一喷涂机构设置在第一输送带的上方,且与所述喷涂室固定连接;

第二喷涂机构,所述第二喷涂机构设置在第二输送带的上方,且与所述喷涂室固定连接;

金属板材翻转机构,所述金属板材翻转机构设置在第一输送带的右侧,且与所述喷涂室内底壁固定连接,用于将金属板材由第一输送带翻转后置于第二输送带上;

第一烘干机构,所述第一烘干机构设置在第一输送带上方,且置于第一喷涂机构和金属板材翻转机构之间;

第二烘干机构,所述第二烘干机构设置在第二输送带上方,且位于第二喷涂机构远离金属板材翻转机构的一侧。

作为本发明所述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金属板材翻转机构包括与喷涂室内底壁固定连接的一对固定板以及分别与一对固定板相连接的定位组件,一对所述固定板分别位于第二输送带的前后侧,且一对所述固定板之间于第二输送带的上方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且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远离另一个固定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翻转电机,且所述翻转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对称设置有翻转组件,一对所述翻转组件分别靠近一对固定板设置。

作为本发明所述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翻转组件包括旋转件、第一转动板以及夹持件,所述第一转动板位于固定板和旋转件之间,且转动套设在第一转动轴的外部,所述夹持件设置在旋转件远离第一转动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转动板、所述旋转件相连接;

所述旋转件包括固定套接在第一转动轴外部的旋转盘、与旋转盘远离第一转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的旋转套以及与旋转套外侧壁固定连接的转动结构,所述旋转盘的边缘处开设有凹槽;

所述夹持件包括转动套设在第一转动轴外侧的第二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朝向旋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与第二转动板上部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轴一端固定连接的螺杆、与第二转动轴相连接的驱动结构、与螺杆远离第二转动轴的一端螺纹连接的移动套以及与移动套远离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夹板,所述第二转动轴远离螺杆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板转动连接,所述夹板朝向第二转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滑杆,所述导向滑杆滑动贯穿第二转动板设置,所述驱动结构位于第二转动板和第一转动板之间,用于驱动第二转动轴转动。

作为本发明所述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与固定板远离第一转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端活动穿过固定板并固定连接有稳固板,所述稳固板呈“匚”字型结构,且与所述第一转动板适配卡合。

作为本发明所述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动结构包括与旋转套外侧壁固定连接的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杆,所述弧形杆远离第一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且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头端与旋转套中轴线之间的距离一致,所述弧形杆远离旋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回转弧形杆,所述第一回转弧形杆外侧呈弧形阵列固接有若干第一凸齿,所述弧形杆和第一回转弧形杆的半径一致,且圆心均在旋转套的中轴线上。

作为本发明所述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夹板与第一输送带的顶部对应设置,所述夹板竖截面呈倒置的“L”型结构,且夹板远离第一输送带的一端为封闭结构。

作为本发明所述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套接在第二转动轴外部的驱动盘,所述驱动盘位于旋转盘正上方,所述驱动盘周侧呈环形阵列开设有若干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旋转盘顶部适配贴合,所述驱动盘远离第一转动板的一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转杆、第四转杆以及第五转杆,所述第三转杆与第四转杆之间的间隔与第四转杆与第五转杆之间间隔相等,所述第三转杆和第五转杆远离驱动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二回转弧形杆,所述第二回转弧形杆的外侧呈弧形阵列有若干第二凸齿。

作为本发明所述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当所述夹板与第一输送带对应时,稳固板与第一转动板卡合,凹槽的槽口向上,驱动盘底部与旋转盘不接触,第三转杆竖直向下设置,第一转杆竖直向上设置,且第一转杆与第三转杆朝向第一输送带的一侧活动贴合,第一定位杆与第一转杆朝向第一输送带的一侧贴合,且第一定位杆与第三转杆错开设置,且第二回转弧形杆外侧的第二凸齿与第一回转弧形杆外侧的第一凸齿不啮合;当通过夹板对喷涂件夹持固定时,第一转杆向下设置,第五转杆竖直向下设置,且第二定位杆与第一转杆朝向第一输送带的一侧活动贴合。

作为本发明所述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夹板带动喷涂件翻转180度的过程中,稳固板与第一转动板分离,当解除对喷涂件的固定时,稳固板与第一转动板再次卡合,且在解除固定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凸齿与第二凸齿的啮合作用带动驱动盘转动,当完成解除时,第一凸齿与第二凸齿刚好不再啮合,且此时第一转杆竖直向下,第一定位杆与第一转杆远离第一输送带的一侧活动贴合。

使用如上一种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备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将待喷涂的金属板材放置在第一输送带上,通过第一喷涂机构对第一输送带上输送的金属板材上表面进行喷涂,通过第一烘干机构对金属板材上表面的涂层进行烘干;

步骤二:烘干后的金属板材通过第一输送带输送到一对夹板之间,通过稳固板与第一转动板的卡合作用,对驱动盘进行限位,通过启动翻转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轴以及旋转盘转动,旋转盘通过第一转杆、第二转杆与第三转杆、第四转杆以及第五转杆的配合使用,带动驱动盘转动,驱动盘通过第二转动轴带动螺杆转动,移动套在导向滑杆的限位与导向带动夹板朝向金属板材方向移动,对金属板材进行夹持固定;

步骤三:在金属板材夹持固定后,通过伸缩气缸带动稳固板后退并远离第一转动板,通过弧形槽与旋转盘顶部的贴合作用对驱动盘进行稳定,然后继续通过翻转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轴以及旋转盘转动,旋转盘带动旋转套以及驱动盘转动,旋转套通过第一转杆与第二定位杆的配合使用带动第二转动板转动,第二转动板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第二转动轴通过螺杆、移动套以及夹板带动夹持的金属板材转动,将金属板材翻转到第二输送带的上方;

步骤四:然后通过伸缩气缸带动稳固板前进并与第一转动板卡合,卡合后通过翻转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轴以及旋转盘朝向与之前相反的反向转动,旋转盘通过旋转套带动第一转杆、第二转杆以及第一回转弧形杆转动,在第一回转弧形杆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回转弧形杆上的第一凸齿与第二回转弧形杆上的第二凸齿啮合,并通过啮合作用带动第二回转弧形杆转动,第二回转弧形杆通过第三转杆以及第五转杆带动驱动盘朝向与之前相反的方向转动,驱动盘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移动套在导向滑杆的导向与限位作用下带动夹板后退并远离金属板材,金属板材在重力作用下落到第二输送带上,通过第二喷涂机构对金属板材进行喷涂,通过第二烘干机构对涂层进行烘干;

步骤五:在将金属板材翻转并送到第二输送带上后,通过伸缩气缸带动稳固板后退并远离第一转动板,然后通过翻转电机继续带动第一转动轴以及旋转盘朝向与之前相反的反向转动,旋转盘通过旋转套带动第一转杆转动,第一转杆通过第一定位杆带动第二转动板转动,第二转动板带动整个夹持件转动复位,完成一次翻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对金属板材进行喷涂时,首先通过第一输送带输送金属板材,再输送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喷涂机构、第一烘干机构对金属板材进行喷涂以及喷涂后的烘干,然后通过金属板材翻转机构对金属板材进行自动翻转,不用工人手动翻转,翻转效率高,工人劳动量小,并将翻转后的金属板材送到第二输送带上,通过第二输送带对金属板材进行输送,在输送的过程中通过第二喷涂机构、第二烘干机构对翻转后的金属板材上表面进行喷涂以及喷涂后的烘干,完成喷涂,整体操作简单,能够提高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备的金属板材翻转机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备的金属板材翻转机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备的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备的夹持件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备的夹持件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备的驱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备的旋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备的第二转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备的初始状态时金属板材翻转机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备的对金属板材夹持固定后即将翻转时金属板材翻转机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备的对金属板材翻转后金属板材翻转机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备的即将带动第二转动轴翻转时金属板材翻转机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备的解除对金属板材固定时金属板材翻转机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喷涂室;200、第一输送带;300、第二输送带;400、第一喷涂机构;500、第二喷涂机构;600、金属板材翻转机构;601、固定板;602、第一转动轴;603、翻转电机;604、定位组件;604-1、支架;604-2、伸缩气缸;604-3、稳固板;605、翻转组件;605-1、旋转件;605-11、旋转盘;605-12、旋转套;605-13、转动结构;605-131、第一转杆;605-132、弧形杆;605-133、第二转杆;605-134、第一回转弧形杆;605-135、第一凸齿;605-14、凹槽;605-2、第一转动板;605-3、夹持件;605-31、第二转动板;605-32、第一定位杆;605-33、第二定位杆;605-34、螺杆;605-35、夹板;605-36、导向滑杆;605-37、驱动盘;605-38、弧形槽;605-39、第三转杆;605-40、第四转杆;605-41、第五转杆;605-42、第二回转弧形杆;605-43、第二凸齿;605-44、第二转动轴;605-45、移动套;700、第一烘干机构;800、第二烘干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再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实施例1

参照图1-15,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备,主要包括:

喷涂室100;

第一输送带200,如图1,第一输送带200底部与喷涂室100内底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输送带200的机架上可安装导向结构,用于对金属板材的输送进行导向,使得金属板材能够对应输送到一对夹板605-35之间,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第二输送带300,如图1,第二输送带300设置在第一输送带200的下方,第二输送带300底部与喷涂室100内底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第一喷涂机构400,如图2,第一喷涂机构400设置在第一输送带200的上方,且与喷涂室100固定连接,第一喷涂机构400主要包括位于第一输送带200上方的喷头、与喷涂室100顶部固定连接的漆料桶、与喷头固定连通的连接管以及与连接管相连接的喷涂泵,连接管顶端与漆料桶底部固定连通,对金属板材进行喷涂时,启动喷涂泵,能够将漆料桶内的漆料通过连接管输送到喷头,由喷头喷向金属板材,其主要结构属于现象技术,在此不再详细赘述第一喷涂机构400的具体安装以及工作原理;

第二喷涂机构500,如图2,第二喷涂机构500设置在第二输送带300的上方,且与喷涂室100固定连接,第二喷涂机构500的主要结构与第一喷涂机构400一致,差别在于漆料桶固定在喷涂室100后侧内壁,喷头设置在第二输送带300上方;

金属板材翻转机构600,如图3,金属板材翻转机构600设置在第一输送带200的右侧,且与喷涂室100内底壁固定连接,用于将金属板材由第一输送带200翻转后置于第二输送带300上;

第一烘干机构700,如图2,第一烘干机构700设置在第一输送带200上方,且置于第一喷涂机构400和金属板材翻转机构600之间,第一烘干机构700主要包括位于第一输送带200上方的喷气头、与喷漆头固定连通的通气管、与喷涂室100顶部固定连接的风道、与风道内部固定连接的烘干风机等,其中通气管远离喷气头的一端与风道的一端固定连通,通过启动烘干风机,对喷涂后的金属板材进行烘干,由于主要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细赘述第一烘干机构700安装以及工作原理;

第二烘干机构800,如图2,第二烘干机构800设置在第二输送带300上方,且位于第二喷涂机构500远离金属板材翻转机构600的一侧,第二烘干机构800与第一烘干机构700的主要结构一致,不同的是,喷气头设置在第二输送带300的上方,风道固定安装在喷涂室100内底壁;

具体的,如图3,金属板材翻转机构600包括与喷涂室100内底壁通过罗刷固定连接的一对固定板601以及分别与一对固定板601相连接的定位组件604,一对固定板601分别位于第二输送带300的前后侧,且一对固定板601之间于第二输送带300的上方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602,且其中一个固定板601远离另一个固定板60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翻转电机603,且翻转电机603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602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轴602上对称设置有翻转组件605,一对翻转组件605分别靠近一对固定板601设置。

更进一步的,如图3-4,翻转组件605包括旋转件605-1、第一转动板605-2以及夹持件605-3,第一转动板605-2位于固定板601和旋转件605-1之间,且第一转动板605-2通过轴承转动套设在第一转动轴602的外部,夹持件605-3设置在旋转件605-1远离第一转动板605-2的一侧,且与第一转动板605-2、旋转件605-1相连接;

如图9,旋转件605-1包括固定套接在第一转动轴602外部的旋转盘605-11、与旋转盘605-11远离第一转动板605-2的一侧固定连接的旋转套605-12以及与旋转套605-12外侧壁固定连接的转动结构605-13,旋转盘605-11的边缘处开设有凹槽605-14,凹槽605-14两侧内壁延长线与旋转盘605-11中心处相交,且夹角为120度;

如图6、图7以及图10,夹持件605-3包括通过轴承转动套设在第一转动轴602外侧的第二转动板605-31、与第二转动板605-31朝向旋转盘605-11的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一定位杆605-32和第二定位杆605-33、与第二转动板605-31上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轴605-44、与第二转动轴605-44一端一体式连接的螺杆605-34、与第二转动轴605-44相连接的驱动结构、与螺杆605-34远离第二转动轴605-44的一端螺纹连接的移动套605-45以及与移动套605-45远离螺杆605-34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夹板605-35,第二转动轴605-44远离螺杆605-34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板605-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夹板605-35朝向第二转动板605-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滑杆605-36,导向滑杆605-36滑动贯穿第二转动板605-31设置,通过设置导向滑杆605-36,能够对移动套605-45以及夹板605-35进行限位,使得两者不会跟随螺杆605-34转动,驱动结构位于第二转动板605-31和第一转动板605-2之间,用于驱动第二转动轴605-44转动。

更进一步的,如图5,定位组件604包括与固定板601远离第一转动板605-2的一侧固定连接的支架604-1,支架604-1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604-2,伸缩气缸604-2的活塞端活动穿过固定板601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稳固板604-3,稳固板604-3呈“匚”字型结构,且与第一转动板605-2适配卡合,通过稳固板604-3与第一转动板605-2的卡合作用,能够提高驱动结构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如图7和图9,转动结构605-13包括与旋转套605-12外侧壁固定连接的第一转杆605-131,第一转杆605-131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杆605-132,弧形杆605-132远离第一转杆605-1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605-133,且第一转杆605-131和第二转杆605-133的头端与旋转套605-12中轴线之间的距离一致,即使得第一转杆605-131和第二转杆605-133的转动轨迹一致,且第一转杆605-131延长线与第二转杆605-133延长线相交于第一转动轴602的中轴线上,且夹角为60度,弧形杆605-132远离旋转盘605-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回转弧形杆605-134,第一回转弧形杆605-134外侧呈弧形阵列固接有若干第一凸齿605-135,若干第一凸齿605-135两端延长线相交于第一转动轴602的中轴线,且夹角为120度,弧形杆605-132和第一回转弧形杆605-134的半径一致,且圆心均在旋转套605-12的中轴线上。

更进一步的,如图8,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套接在第二转动轴605-44外部的驱动盘605-37,驱动盘605-37位于旋转盘605-11正上方,驱动盘605-37周侧呈环形阵列开设有六个弧形槽605-38,弧形槽650-38与旋转盘605-11顶部适配贴合,驱动盘605-37远离第一转动板605-2的一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转杆605-39、第四转杆605-40以及第五转杆605-41,第三转杆605-39与第四转杆605-40之间的间隔与第四转杆605-40与第五转杆605-41之间间隔相等,且夹角均为60度,第三转杆605-39和第五转杆605-41远离驱动盘605-3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二回转弧形杆605-42,第二回转弧形杆605-42的外侧呈弧形阵列有若干第二凸齿605-43,若干第二凸齿605-43的两端延长面相较于第二转动轴605-44的中轴线上,且夹角为240度。

使用时,夹板605-35与第一输送带200对应,为初始状态(如图11),初始状态时,稳固板604-3与第一转动板605-2卡合,凹槽605-14的槽口向上,驱动盘605-37底部与旋转盘不接触,即驱动盘605-37底部底部与凹槽605-14对应,第三转杆605-39竖直向下,第四转杆605-40以及第五转杆605-41在第三转杆605-39朝向第一输送带200的一侧,第一转杆605-131竖直向上设置,且第一转杆605-131与第三转杆605-39朝向第一输送带200的一侧活动贴合,第一定位杆605-32与第一转杆605-131朝向第一输送带200的一侧贴合,且第一定位杆605-32与第三转杆605-39错开设置,且第二回转弧形杆605-42外侧的第二凸齿605-43与第一回转弧形杆605-134外侧的第一凸齿605-135不啮合,但位于端头的第二凸齿605-43与位于端头的第一凸齿605-135活动接触。具体使用时,将待喷涂的金属板材放置在第一输送带200上,然后通过第一喷涂机构400对金属板材一面进行喷涂,喷涂后通过第一输送带200输送到第一烘干机构700处,通过第一烘干机构700对涂料进行烘干处理,然后通过第一输送带200将烘干的金属板材输送到一对夹板605-35之间,然后启动翻转电机603,翻转电机603的输出端带动第一转动轴602以及旋转盘605-11转动,旋转盘605-11通过第一转杆605-131带动第三转杆605-39转动60度,第三转杆605-39通过固定环带动第四转杆605-40、第五转杆605-41以及驱动盘605-37转动60度,然后第二转杆605-133带动第四转杆605-40转动继续转动60度,第四转杆605-40带动驱动盘605-37再转动60度,此时第五转杆605-41竖直向下,驱动盘605-37转动时带动第二转动轴605-44转动,第二转动轴605-44带动螺杆605-34转动,移动套605-45在导向滑杆605-36的限位与导向带动夹板605-35朝向金属板材方向移动,对金属板材进行夹持固定;

当通过夹板605-35对喷涂件夹持固定时,通过翻转电机603带动第一转动轴602以及旋转盘605-11继续转动60度(如图12),此时驱动盘605-37不再跟随转动,转动后第一转杆605-131竖直向下,第五转杆605-41竖直向下设置,且第二定位杆605-33与第一转杆605-131朝向第一输送带200的一侧活动贴合;

当通过夹板605-35带动夹持的金属板材翻转时,首先,通过伸缩气缸604-2带动稳固板604-3后退并远离第一转动板605-2,然后通过翻转电机603带动第一转动轴602以及旋转盘605-11转动180度,旋转盘605-11转动时带动第一转杆605-131转动,第一转杆605-131带动第二定位杆605-33转动,第二定位杆605-33带动第二转动板605-31转动,第二转动板605-31带动整个夹持件605-3转动,夹持件605-3中的夹板605-3带动夹持的金属板材转动180度(如图13),实现自动翻转,翻转效率高,且能够降低工人劳动力;

当金属板材翻转后,解除对金属板材的夹持固定时,首先通过伸缩气缸604-2带动稳固板604-3前进并使其与第一转动板605-2卡合在一起,用于提高第一转动板605-2的稳定性,然后通过翻转电机603带动第一转动轴602以及旋转盘605-11朝向与之前相反的方向转动,在旋转盘605-11转动60度时(如图14),第一回转弧形杆605-134外侧的第一凸齿605-135与第二回转弧形杆605-42外侧的第二凸齿605-43开始啮合,继续带动旋转盘605-11带动第一回转弧形杆605-134转动时,通过第一凸齿605-135与第二凸齿605-43的啮合作用,能够带动第二回转弧形杆605-42转动,第二回转弧形杆605-42通过第五转杆605-41等带动驱动盘605-37回转120度(如图15),在驱动盘605-37回转回转时带动第二转动轴605-44以及螺杆605-34转动,移动套605-45在导向滑杆605-36的导向作用下带动夹板605-35后退并远离金属板材,远离后,金属板材在重力作用下落到第二输送带300上,通过第二输送带300进行输送,输送过程中通过第二喷涂机构500对金属板材另一面进行喷涂,喷涂后继续通过第二输送带300进行输送,输送到第二烘干机构800进行涂料烘干处理,操作简单,能够提高产能;当完成解除时,第一凸齿605-135与第二凸齿605-43刚好不再啮合,且此时第一转杆605-131竖直向下,第一定位杆605-32与第一转杆605-131远离第一输送带200的一侧活动贴合;

对夹持件605-3进行复位时,即在夹板605-35后退并远离金属板材时,通过伸缩气缸604-2带动稳固板604-3后退并远离第一转动板605-2,然后通过翻转电机603带动第一转动轴602以及旋转盘605-11继续反向转动,旋转盘605-11转动时通过第一转杆605-131带动第一定位杆605-32转动,第一定位杆605-32带动第二转动板605-31转动180度,第二转动板605-31带动整个夹持件605-3转动180,夹持件605-3带动第一转动板605-2转动180,完成复位,复位时通过伸缩气缸604-2带动稳固板604-3前进并卡合在第一转动板605-2上,整个过程通过PLC控制器进行控制,整体操作简单,能够对金属板材进行自动翻转,不用工人手动翻转,翻转效率高,且工人劳动量小,能够提高产能。

实施例2

参照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夹板605-35与第一输送带200的顶部对应设置时,夹板605-35竖截面呈倒置的“L”型结构,且夹板605-35远离第一输送带200的一端为封闭结构,这样设置的好处时,对金属板材夹持固定并翻转的过程中,金属板材不易从一对夹板605-35之间坠落。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

使用如上一种增材金属材料表面涂装设备的工艺方法为:首先将待喷涂的金属板材放置在第一输送带200上,通过第一喷涂机构400对第一输送带200上输送的金属板材上表面进行喷涂,通过第一烘干机构700对金属板材上表面的涂层进行烘干;然后烘干后的金属板材通过第一输送带200输送到一对夹板605-35之间,通过稳固板604-3与第一转动板605-2的卡合作用,对驱动盘605-37进行限位,通过启动翻转电机603带动第一转动轴602以及旋转盘605-11转动,旋转盘605-11通过第一转杆605-131、第二转杆605-133与第三转杆605-39、第四转杆605-40以及第五转杆605-41的配合使用,带动驱动盘605-37转动,驱动盘605-37通过第二转动轴605-44带动螺杆605-34转动,移动套605-45在导向滑杆605-36的限位与导向带动夹板605-35朝向金属板材方向移动,对金属板材进行夹持固定:在金属板材夹持固定后,通过伸缩气缸604-2带动稳固板604-3后退并远离第一转动板605-2,通过弧形槽605-38与旋转盘605-11顶部的贴合作用对驱动盘605-37进行稳定,然后继续通过翻转电机603带动第一转动轴602以及旋转盘605-11转动,旋转盘605-11带动旋转套605-12以及驱动盘605-37转动,旋转套605-12通过第一转杆605-131与第二定位杆605-33的配合使用带动第二转动板605-31转动,第二转动板605-31带动第二转动轴605-44转动,第二转动轴605-44通过螺杆605-34、移动套605-45以及夹板605-35带动夹持的金属板材转动,将金属板材翻转到第二输送带300的上方:然后通过伸缩气缸604-2带动稳固板604-3前进并与第一转动板605-2卡合,卡合后通过翻转电机603带动第一转动轴602以及旋转盘605-11朝向与之前相反的反向转动,旋转盘605-11通过旋转套605-12带动第一转杆605-131、第二转杆605-133以及第一回转弧形杆605-134转动,在第一回转弧形杆605-134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回转弧形杆605-134上的第一凸齿605-135与第二回转弧形杆605-42上的第二凸齿605-43啮合,并通过啮合作用带动第二回转弧形杆605-42转动,第二回转弧形杆605-42通过第三转杆405-39以及第五转杆605-41带动驱动盘605-37朝向与之前相反的方向转动,驱动盘605-37带动第二转动轴605-44转动,移动套605-45在导向滑杆605-36的导向与限位作用下带动夹板605-35后退并远离金属板材,金属板材在重力作用下落到第二输送带300上,通过第二喷涂机构500对金属板材进行喷涂,通过第二烘干机构800对涂层进行烘干:在将金属板材翻转并送到第二输送带300上后,通过伸缩气缸604-2带动稳固板604-3后退并远离第一转动板605-2,然后通过翻转电机603继续带动第一转动轴602以及旋转盘605-11朝向与之前相反的反向转动,旋转盘605-11通过旋转套605-12带动第一转杆605-131转动,第一转杆605-131通过第一定位杆605-32带动第二转动板605-31转动,第二转动板605-31带动整个夹持件605-3转动复位,完成一次翻转。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装置通过控制器对其实现控制,由于控制器为常用设备,属于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电性连接关系以及具体的电路结构。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相关技术
  • 一种铜合金带材表面处理工艺及铜合金带材表面处理设备
  • 一种光固化增材制造树脂制件的表面防护工艺
  • 一种金属材料增材制造装置及方法
  • 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增材制造特征结构的方法及装置
  • 一种金属材料的增材制造方法及增材制造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586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