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莱卡弹力塑身针织布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8:50


一种莱卡弹力塑身针织布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莱卡弹力塑身针织布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服装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纺织纤维种类很多,通常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棉是一种大宗的天然纤维素纤维,是农业主产品粮、棉、油、蔬菜中唯一解决人类穿、用需求的产品,由棉纤维制成的织物柔软舒适性好,吸湿透气性强,保暖性佳,并且不存在静电等不良反应,而且绿色保健,不会引起人体皮肤不良反应,但是单纯的棉布料的抗褶皱性能差,容易缩水,回弹性能差,导致单纯的棉布料只能作为衣物的填充料使用;氨纶是一种具有高弹性及回复性的功能纤维,只要在织物中加入少量氨纶丝就能极大地提高织物的弹性和回复性,从而改善织物的适体性和抗皱性,是服用类织物增弹的最重要纤维原料,结合棉纤维和氨纶的优点而制成的棉氨纶针织面料不仅柔软、舒适、吸湿、透气、保暖、而且弹性十足,特别适合用于制备贴身内衣及功能性运动类服装.普通的棉氨纶针织面料弹性虽然有一定的弹性及回复性,但是并不能满足某些特殊的高弹性功能织物的要求,比如护膝、护肘、护腰、紧身衣等,这类织物要求超高的弹性和回复性,才能保证在人体运动幅度较大时仍然感觉舒适合体。

现有的超弹布料大多采用其他纤维与氨纶或莱卡混纺,在必要的情况下调整针织机中三角的排布方式以及走针结构,从而改变布料的编织组织结构,使得布料弹力回复性能好,但布料对与氨纶或者莱卡纤维的弹力性能依赖很大,限制了布料的张力大小,不能很好的满足运动束身衣对于塑身运动效果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布料过于依赖氨纶或者莱卡纤维,使得其布料张力有限而无法满足对于塑身运动效果的需求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莱卡弹力塑身针织布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莱卡弹力塑身针织布料,所述针织布料由尼龙纤维和莱卡纤维织成,并具有第一针织层和第二针织层的双面针织结构,所述针织布料上还具有若干同时增加第一针织层和第二针织层回弹张力的张力体,所述张力体经液体莱卡滴塑冷却固化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针织层与第二针织层对应液体莱卡滴塑的位置通过尼龙纤维形成有镂空间隙,所述第一针织层与第二针织层上分别针织有第一滴塑通道和第二滴塑通道,所述第一滴塑通道和第二滴塑通道与镂空间隙连通。

优选的,所述针织布料中尼龙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80-85%,莱卡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15-20%。

一种莱卡弹力塑身针织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主体布料的编织:采用双面针织机针织,上盘的织针以尼龙纤维和莱卡纤维交织单独成圈编织成第一针织层,下盘的织针以尼龙纤维和莱卡纤维交织单独成圈编织成第二针织层,其中第一针织层与第二针织层中的纤维按照织针排列的规律进行局部位置的交织并将两者连接;

S2滴塑位置的编织:上盘的部分织针不吃纱编织而成型第一滴塑通道,与此同时下盘的织针继续吃纱编织,在第一滴塑通道编织宽度达标后,上盘的织针和下盘的织针同时吃纱编织,并且上盘的部分织针将第二针织层中的尼龙纤维拉出一定的高度之后编入第一针织层,下盘的部分织针将第一针织层中的尼龙纤维拉出一定的高度之后编入第二针织层,如此形成镂空间隙,随后上盘的织针吃纱继续编织,下盘的部分织针不吃纱编织而成型第二滴塑通道;

S3布料编织成型:根据S1和S2的编织方式完成所需花形的主体布料的编织;

S4初次滴塑成型:对主体布料进行定位,采用滴塑机将熔融的液体莱卡从第一针织层的一面滴入第一滴塑通道中,并从第二针织层的一面对主体布料进行冷却;

S5二次滴塑成型:将主体布料翻转并再次定位,采用滴塑机将熔融的液体莱卡从第二针织层的一面滴入第二滴塑通道中,并从第一针织层的一面对主体布料进行冷却。

优选的,所述主体布料在步骤S5之后还要经过两面热辊压定型处理,所述热辊压定型的温度为180-200℃。

优选的,在步骤S4和S5中,冷却的方式是在滴塑开始后5-10s向滴塑位置通入冷气。

优选的,所述液体莱卡中掺入有玻璃纤维,所述玻璃纤维的长度为0.2-0.5mm,位于镂空间隙中的所述尼龙纤维的间距小于玻璃纤维的长度。

优选的,在步骤S3之后,主体布料还要经过前处理、染色、后整理定型处理。

一种弹力塑身针织衣,包括采用本发明的针织布料制成,所述张力体位于针织衣的肩胛骨。

一种弹力塑身针织裤,包括采用本发明的针织布料制成,所述张力体包覆针织裤的臀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控制尼龙纤维和莱卡纤维的比例,从而使布料具有良好的弹力回复效果,并且在布料上利用液体莱卡以滴塑的方式成型出的张力体,在拉伸时,张力体具有更大的阻力,必须要用更大的拉力才能产生传统布料相同的变形量,作为服装能够更加贴身,塑身运动效果更好,尤其是作为运动服,其具有更大的市场前景。

2、液体莱卡的滴塑是先在布料上针织出第一滴塑通道、第二滴塑通道以及镂空间隙,熔融的液体莱卡从第一滴塑通道进入后逐渐冷却,并流动进入镂空间隙中将部分尼龙纤维熔化,尼龙纤维和玻璃纤维可以降低液体莱卡的流动速度,在配合冷却的同时使得液体莱卡达到第二滴塑通道之前凝固,随后在反向滴塑成型形成张力体,其布料生产制造过程操作简单,而且生产难度低,从而很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

3、通过双面热压辊定型处理,可以保证布料定型之后的平整度,不会出现表面凹凸而影响穿着舒适度的问题,同时两面滴塑之后使得镂空间隙中的尼龙纤维全部熔断,两次滴塑之后的液体莱卡交融在一起,滴塑位置的张力完全由张力体控制,从而保证该位置的抗拉阻力,有效的提升了塑身运动的运动量,健身运动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莱卡弹力塑身针织布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滴塑前主体布料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滴塑前主体布料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1、第一针织层;2、张力体;3、第一滴塑通道;4、第二针织层;5、镂空间隙;6、第二滴塑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莱卡弹力塑身针织布料,针织布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由85%尼龙纤维和15%莱卡纤维编织,并且其是具有第一针织层1和第二针织层4的双面针织结构,同时针织布料上还具有张力体2,其是利用液体莱卡在熔融状态下滴在第一针织层1和第二针织层4,随后冷却固化成型以增大两者的回弹张力,在拉伸时,张力体具有更大的阻力,必须要用更大的拉力才能产生传统布料相同的变形量,作为服装能够更加贴身,塑身运动效果更好。

一种莱卡弹力塑身针织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主体布料的编织:采用双面针织机针织,上盘的织针以尼龙纤维和莱卡纤维交织单独成圈编织成第一针织层1,下盘的织针以尼龙纤维和莱卡纤维交织单独成圈编织成第二针织层4,其中第一针织层1与第二针织层4中的纤维按照织针排列的规律进行局部位置的交织并将两者连接;

S2滴塑位置的编织:上盘的部分织针不吃纱编织而成型第一滴塑通道3,与此同时下盘的织针继续吃纱编织,在第一滴塑通道3编织宽度达标后,上盘的织针和下盘的织针同时吃纱编织,并且上盘的部分织针将第二针织层4中的尼龙纤维拉出一定的高度之后编入第一针织层1,下盘的部分织针将第一针织层1中的尼龙纤维拉出一定的高度之后编入第二针织层4,如此形成镂空间隙5,随后上盘的织针吃纱继续编织,下盘的部分织针不吃纱编织而成型第二滴塑通道6,该编织方式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容易实现的,只需要控制上盘和下盘织针的出针以及出针的高度即可,所以在此不进行赘述;

S3布料编织成型:根据S1和S2的编织方式完成所需花形的主体布料的编织,然后主体布料还要经过前处理、染色、后整理定型处理;

S4初次滴塑成型:对主体布料进行定位,采用滴塑机将熔融的液体莱卡从第一针织层1的一面滴入第一滴塑通道3中,并在滴塑开始后5s从第二针织层4的一面对主体布料进行冷却;

S5二次滴塑成型:将主体布料翻转并再次定位,采用滴塑机将熔融的液体莱卡从第二针织层4的一面滴入第二滴塑通道6中,并在滴塑开始后8s从第一针织层1的一面对主体布料进行冷却,随后布料主体经过两面热辊压定型处理,热辊压定型的温度为19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针织布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由80%尼龙纤维和20%莱卡纤维编织,同时液体莱卡中掺入有玻璃纤维,玻璃纤维的长度为0.2mm,位于镂空间隙5中的尼龙纤维的间距小于玻璃纤维的长度,玻璃纤维在随液体莱卡流动时,由于熔融的液体莱卡温度大于尼龙纤维的熔点,使得部分尼龙纤维熔断,而玻璃纤维的熔点大于熔融的液体莱卡温度,不会出现熔化的情况,并被后续的尼龙纤维阻挡,从而降低了液体莱卡流动,同时对液体莱卡也具有张力,使得液体莱卡流动迟滞并进行冷却凝固,从而更好的进行滴塑成型,并且液体莱卡对第一针织层1和第二针织层4也起到热熔的效果,在填充至第一滴塑通道3、第二滴塑通道6以及镂空间隙5之后,张力体2的表面增大,使得布料的张力也有所提升,尤其是两面滴塑之后使得镂空间隙5中的尼龙纤维全部熔断,滴塑位置的张力完全由张力体2控制,从而保证该位置的抗拉阻力,有效的提升了塑身运动的运动量,健身运动效果显著。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分类

06120115922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