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针织面料及生产工艺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37:02


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针织面料及生产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针织面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针织面料及生产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针织面料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针织分为纬编和经编,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家纺等产品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现有的针织面料在具有拉伸性好、透气好等优点的同时,也会由于针织纺线的纤维自身具有溶胀性,会在形成面料后使面料具有缩水的可能,现有的在对面料缩水进行处理时,多通过丝光处理,使纤维提前发生溶胀,从而减少了在成型后的面料发生溶胀的可能,现有的丝光技术较为复杂,需要通过烧碱对布料进行处理,在后续布料对酸性物质的抗性较低,且会对部分的颜料造成影响,使得面料的观赏性较差,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针织面料及生产工艺方法来解决该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针织面料及生产工艺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在对面料缩水进行处理时,多通过丝光处理,使纤维提前发生溶胀,从而减少了在成型后的面料发生溶胀的可能,现有的丝光技术较为复杂,需要通过烧碱对布料进行处理,在后续布料对酸性物质的抗性较低,且会对部分的颜料造成影响,使得面料的观赏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针织面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发热纤维7份~13份,生物基纤维15份~28份,疏水涂料5份~13份,氨纶纤维12份~21份,壳聚糖10份~13份,壳聚糖溶剂10份~15份;

所述氨纶纤维、所述发热纤维与所述生物基纤维之间通过加捻形成复合纺线,所述壳聚糖与所述壳聚糖溶剂混合形成壳聚糖溶液,所述疏水涂料与所述壳聚糖溶液涂抹在复合纺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疏水涂料为膨体聚四氟乙烯,所述膨体聚四氟乙烯用于使所述复合纺线的内部的微纳结构上形成多个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壳聚糖溶剂为醋酸,所述醋酸用于溶解所述壳聚糖,所述醋酸的浓度为1%。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纤维由涤纶与陶瓷粉制成,所述陶瓷粉用于吸收红外线。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基纤维为聚乳酸纤维,所述聚乳酸纤维具有高结晶性,以使所述聚乳酸纤维对外界热量进行阻挡。

进一步地,制备所述新型多功能复合针织面料的原料按其重量份包括:发热纤维12份,氨纶纤维17份、生物基纤维23份,疏水涂料11份,壳聚糖10份,壳聚糖溶剂12份。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重量份将氨纶纤维、发热纤维与聚乳酸纤维螺旋加捻得到复合纺线;

S2、将壳聚糖与醋酸进行混合制成壳聚糖溶液,并将壳聚糖溶液涂抹在复合纺线上,并冷却;

S3、将膨体聚四氟乙烯熔化后涂抹在复合纺线的最外层,并冷却;

S4、将复合纺线通过钩针或纺织机将复合纺线进行纺织,使其形成针织面料。

进一步地,所述膨体聚四氟乙烯方法包括:使用CFC-113溶剂,以有机过氧化物作为引发剂,或用偶氮类引发剂或离子辐射引发,并通过添加链转移剂如甲醇来控制共聚物的平均分子量,使膨体聚四氟乙烯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壳聚糖溶液的使用方法包括:将10份壳聚糖放置在12份的醋酸内,得到壳聚糖溶液,将壳聚糖溶液涂抹在复合纺线上,再将涂抹壳聚糖溶液后的复合纺线置入40度的烘箱中。

进一步地,所述聚乳酸纤维制备方法包括:将玉米淀粉进行发酵,使其形成乳酸,再经缩聚与和熔融纺丝制成。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针织面料及生产工艺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将发热纤维、生物基纤维和氨纶纤维之间加捻构成复合纺线,再通过壳聚糖溶剂将壳聚糖进行溶解,使其形成壳聚糖溶液,将壳聚糖溶液与疏水涂料均匀涂抹在复合纺线外部,增加了复合纺线的防水性,减少了水使各个纤维发生溶胀,通过氨纶的弹性增加了整体复合纺线的延展性,减少了其发生缩水的可能。

2、本申请通过膨体聚四氟乙烯为疏水涂料,其为高分子材料,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强酸与强碱发生反应,在使用时,增加了复合面料的稳定性。

3、本申请通过醋酸将壳聚糖进行溶解,在使用时,由于壳聚糖不溶于水,通过醋酸将其溶解,便于将其进行溶解的同时,且醋酸的酸性较弱,减少了制成壳聚糖溶液后对复合面料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针织面料生产工艺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本申请为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针织面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发热纤维7份~13份,生物基纤维15份~28份,疏水涂料5份~13份,氨纶纤维12份~21份,壳聚糖10份~13份,壳聚糖溶剂10份~15份;

氨纶纤维、发热纤维与生物基纤维之间通过加捻形成复合纺线,壳聚糖与壳聚糖溶剂混合形成壳聚糖溶液,疏水涂料与壳聚糖溶液涂抹在复合纺线上;

在进行制作时,将氨纶纤维、发热纤维与生物基纤维之间螺旋加捻,使其之间形成拧成复合纺线,氨纶具有高弹性,增加了复合纺线的弹性,使其在受到水的浸泡时,减少了其发生不可逆的形变的可能,通过发热纤维,增加了复合纺线的保温能力,在使用时,使复合纺线具有保温功能,增加了该复合纺线的功能性,通过生物基纤维作为原料,其原料为生物材料发酵形成,为可回收材料,响应了绿色环保的政策,在复合纺线外部涂设有疏水材料与壳聚糖溶剂,在使用时,通过疏水材料减少复合纺线与水的接触,从而减少复合纺线的缩水,通过壳聚糖溶剂在复合纺线上形成壳聚糖膜,进一步增加了复合纺线的疏水性,减少了该复合纺线缩水的可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使用时,通过增加了复合纺线的疏水性,在使用时,减少了复合纺线本体与水流接触的可能,从而减少了其缩水性,且通过氨纶增加其弹性,在其发生形变时,减少了其发生不可逆的形变的可能,在制作完成后,减少了后续需要进行丝光处理的需要,简化了制作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疏水涂料为膨体聚四氟乙烯,膨体聚四氟乙烯用于使复合纺线的内部的微纳结构上形成多个空间,膨体聚四氟乙烯是一种结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从而使其即使在高温下,也不易与强酸和强碱进行反应,在使用时,通过膨体聚四氟乙烯涂料使得复合纺线具有良好的防水性的可能,也具有较好的防腐蚀能力,增加了该复合纺线的功能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聚糖溶剂为醋酸,醋酸用于溶解壳聚糖,醋酸的浓度为1%,壳聚糖不溶于水,醋酸是弱酸,可以使壳聚糖的氨基质子化,使其可溶,壳聚糖的糖链上的糖苷键会在与醋酸的作用条件下断裂,通过醋酸将其进行溶解,在后续形成溶液后,减少了壳聚糖溶液对复合纺线进行腐蚀的可能,增加了复合纺线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纤维由涤纶与陶瓷粉制成,陶瓷粉用于吸收红外线,陶瓷粉主要由氧化铝与二氧化硅形成,用于吸收外界的红外线,在涤纶上均匀的撒上陶瓷粉,当陶瓷粉吸收外界的热能后,能释放出波长为4-14微米的远红外线,易被人体吸收,使其在使用时,通过外界的红外线进行保暖,提高了该复合纺线的保温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生物基纤维为聚乳酸纤维,聚乳酸纤维具有高结晶性,以使聚乳酸纤维对外界热量进行阻挡,聚乳酸纤维为玉米纤维,由玉米淀粉通过发酵等步骤制成,在进行制作时,原料较为环保,聚乳酸纤维具有高结晶性与高取向度从而具有高耐热性和高强度,且无需特殊的设备和操作工艺,应用常规的加工工艺便可进行纺丝,且聚乳酸纤维具有生物相容性,减少了该复合纺线在作为衣服面料使用时使使用者过敏的可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备新型多功能复合针织面料的原料按其重量份包括:发热纤维12份,氨纶纤维17份、生物基纤维23份,疏水涂料11份,壳聚糖10份,壳聚糖溶剂12份,通过将氨纶纤维、发热纤维与生物基纤维之间的加捻增加了复合纺线的强度,通过将醋酸与壳聚糖形成壳聚糖溶液,将其涂抹在复合纺线上形成壳聚糖膜,使其对复合纺线本体进行保护,与膨体聚四氟乙烯的配合,增加了该复合纺线在成型后的疏水性,减少了水流对该复合纺线的影响。

如图1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重量份将氨纶纤维、发热纤维与聚乳酸纤维螺旋加捻得到复合纺线,通过加捻机将氨纶纤维、发热纤维与生物基纤维进行螺旋加捻,将多个氨纶纤维、发热纤维与生物基纤维之间相互拧动,使其形成复合纺线,通过发热纤维使该复合纺线具有保温功能,通过氨纶纤维增加了该复合纺线的弹性增加,通过聚乳酸纤维使制作该复合纺线的原料具有环保性;

S2、将壳聚糖与醋酸进行混合制成壳聚糖溶液,并将壳聚糖溶液涂抹在复合纺线上,并冷却,将壳聚糖制成溶液后,再将其涂抹在复合纺线上,当壳聚糖溶液冷却后,在复合纺线上形成壳聚糖膜,使其具有分离功能,使得复合纺线对水有很好的分离性,减少了复合纺线与水流接触的可能,从而减少了复合纺线内的纤维与水流接触而发生溶胀的可能;

S3、将膨体聚四氟乙烯熔化后涂抹在复合纺线的最外层,并冷却,将膨体聚四氟乙烯涂抹在复合纺线的最外侧,膨体聚四氟乙烯具有高疏水性,且多用于冲锋衣外部的涂料,进一步减少了复合纺线与水流的接触,使复合纺线在使用时,减少了缩水的可能;

S4、将复合纺线通过钩针或纺织机将复合纺线进行纺织,使其形成针织面料,通过钩针或纺织机的方式将复合纺线纺织成布料,便于后续进行售卖或拼接形成衣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使用时,不用通过丝光处理的步骤,简化了制作步骤,加快了该复合纺线的制作流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膨体聚四氟乙烯方法包括:使用CFC-113溶剂,以有机过氧化物作为引发剂,或用偶氮类引发剂或离子辐射引发,并通过添加链转移剂如甲醇来控制共聚物的平均分子量,使膨体聚四氟乙烯成型,CFC-113为三氯三氟乙烷,通过有机过氧化物中大的侧基的加入,降低聚合物的结晶度,减少了其耐开裂性,减少了其表面张力(其表面张力为18.5dyn/cm而水的表面张力为72.75dyn/cm),减少了形成的疏水膜与复合纺线脱落的可能,增加了膨体聚四氟乙烯形成的疏水膜与复合纺线之间的紧密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聚糖溶液的使用方法包括:将10份壳聚糖放置在12份的醋酸内,得到壳聚糖溶液,将壳聚糖溶液涂抹在复合纺线上,再将涂抹壳聚糖溶液后的复合纺线置入40度的烘箱中,因过高的温度会使干燥后的膜呈糊状,过低的温度增加成膜的时间,将壳聚糖膜的冷却温度设置在40度,便于使壳聚糖膜更易成型,当成型后,将复合纺线连通壳聚糖膜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再通过清水多次冲洗,使壳聚糖膜被冲洗至中性,再自然晾干,使复合纺线上贴合有壳聚糖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聚乳酸纤维制备方法包括:将玉米淀粉进行发酵,使其形成乳酸,再经缩聚与和熔融纺丝制成,在乳酸进行反应时,已通过乳酸制备成丙交酯,再制成环状丙交酯,最后再由环状丙交酯开环制备成聚乳酸,再通过熔融纺丝技术使其形成聚乳酸纤维,便于后续进行加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分类

06120115969676